生平
自幼好學,善於詩文,才氣亞於其兄。李攀龍、汪道昆輩稱為「少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能不為黨同伐異之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舉戊午科順天府鄉試第四十三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聯捷己未科三甲進士。歷任南京禮部主事,陝西、福建提學副使,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其父王忬為嚴嵩所冤殺,兄弟二人相泣號慟,持喪而歸。
隆慶元年(1567年)王氏兄弟進京訟父冤,為其父平反。萬曆十六年(1588年)病卒。《明史》附其傳於王世貞傳後。
著作
王世懋幼時嗜讀《世說新語》,常能發前人未發之覆,他最早提出「世說學」之說。喬懋敬對於王世懋批註本《世說新語》,「亟相賞譽」,乃主持刊刻于豫章。著有《王儀部集》、《二酋委譚摘錄》、《名山遊記》、《奉常集詞》、《窺天外乘》、《藝圃擷餘》等。
事跡
王忬同年鄢懋卿,依附嚴嵩,參與構陷王忬,致其下獄身死。後來,鄢懋卿遣戍回籍。王世懋任江西巡撫時,與鄢懋卿絕不來往。鄢懋卿因此向人指責世懋「薄於世誼」。世懋大怒,致書江西縉紳,細數鄢懋卿之罪惡。
家族
曾祖王輅,贈通議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祖父王倬,通議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父王忬,總督軍務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母鬱氏(封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