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
瑞安訓導錢益忠第三子。曾祖錢鳳午,封禮部主事。祖父錢若賡,曾拜臨江府知府,因直言忤明神宗,冤獄三十七年之久,錢若賡之子錢敬忠願以身代,搶救父親,終於取得了神宗的同情,而釋放錢若賡。其家門第忠孝,聞名天下。錢肅樂九歲時寄呈所作文于獄中,錢若賡喜曰:「颺虞翁有孫矣!」故字曰「虞孫」。
生平
崇禎九年丙子科舉人,十年(1637年)聯登丁丑科二甲十四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太倉州知州,嘗攝崑山、崇明二縣,為官清正廉潔,受民擁戴。十五年擢刑部山東司員外郎,尋丁內外艱。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大舉南下,連續攻克揚州府、嘉定、杭州府等南方重要城池。當時錢肅樂身患重病,仍參加貢生董志寧、秀才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鼎、毛聚奎六人(時稱「六狂生」)倡導的抗清集會,並被一致推舉為抗清義軍首領。
監國魯元年(1646年),浙、閩相繼失守,錢肅樂跟隨魯王朱以海轉戰東南沿海諸島嶼。曾力辭吏部尚書,理戶部之職。拜為兵部尚書。
監國魯三年(1648年),錢肅樂病逝於琅岐,遺體被安葬于福清縣黃蘗山麓。魯王聞訊,大為震悼,賜九壇,制文祭之,追贈太保、吏部尚書,謚忠介。
錢肅樂起兵時,同產弟從軍者四人,從子一人,又族弟三人曰肅文、肅度、肅繡。
• 第四弟錢肅圖,字肇一,學者稱為退山先生,累官監察御史。輾轉患難中,為保全宗祀計,五十九歲始舉一子,為錢肅樂後。
• 第五弟錢肅範,字錫九,與兄錢肅圖同入劉中藻軍幕,清軍攻福寧,城陷被執死之。
• 第七弟錢肅遴,字兼三,入張煌言軍中,己亥預長江之役,自江寧之師歸,挈妻亡命崑山,亦以佯狂死。其妻鮑氏有苦節。
• 第九弟錢肅典,丙申赴義死。
• 第十弟錢肅採,字子亮,乙酉年方十二,在軍中。後東西奔走,所至授村童以自給。甲寅卒于淮上。
• 從弟錢光繡,字聖月,錢敬忠少子,明亡自硤石歸甬上,構莖薤菴,闢裓園,築歸來閣,與里中遺民為耆社,感懷家國,漸以憔悴,遂成心疾,竟以憤悶失意自裁。著有《從墓堂詩文集》。
• 錢肅繡,字文卿,錢肅樂同七世祖弟,世所稱「錢八將軍」者也。力可扼虎,射命中,飲酒可數斗,飲愈醉,膽愈壯。官至參將。兵解之後,掩關不出,日痛飲,鬱鬱而卒。
著作
• 《正氣堂集》
• 《越中集》
• 《南征集》
以上著作因戰亂已佚。
錢肅樂的詩文被匯編成《錢忠介公文集》行世。
遺蹟
• 福清縣黃蘗山麓錢肅樂墓,碑文「大明孤臣」四大字。
• 寧波縣學街建有「錢張兩公祠」,並有街道被命名為忠介街。
• 寧波鄞州潛龍巷錢肅樂故居,建于明嘉靖年間,198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
注釋
參考書目
• 李聿求《魯之春秋》卷五《錢肅樂傳》
• 《錢忠介公年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