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初露頭角
漢文帝時,郅都踏入仕途,初任郎官,為漢文帝侍從。漢景帝即位後,郅都晉升為中郎將。郅都敢于直諫,能使大臣當朝折服。
郅都有一次隨漢景帝到上林苑,隨行的賈姬如廁時,突然一頭野豬衝進廁所。漢景帝用眼神示意郅都去救賈姬,但郅都手持兵器,只保護在皇帝身旁,並不行動。漢景帝自己拿起武器想要救人,郅都跪在漢景帝前面說:「失掉一個姬妾,還會有另一位姬妾入宮,天下難道會缺賈姬這種女子嗎?陛下如此輕視自己的安危,將社稷和太后置于何地?」漢景帝聽了郅都的話,只好把賈姬丟在一邊,最後野豬也沒有傷人,跑出了廁所。竇太后聽說這件事後很高興,賞賜郅都百金,漢景帝從此開始重用郅都。
鎮壓豪強
西漢初期,朝廷以黃老之術治國,奉行無為而治的國策,致使豪強地主勢力迅速膨脹,有的居然橫行地方,蔑視官府,不守國法。濟南郡的瞷氏宗族共三百多家,強橫奸猾,濟南太守對其無可奈何,于是漢景帝任命郅都為濟南太守,命其前往治理當地豪強。郅都到達濟南郡後,將瞷氏宗族的首惡全部處斬,瞷氏家族其餘的人都嚇得大腿發抖,不敢再違反法度。郅都在濟南郡上任一年後,郡中路不拾遺,周圍十幾個郡的太守都對郅都衷心敬服,視他如上司。
不避權貴
後郅都因功晉升為中尉,統領北軍,掌管京師治安。郅都從不巴結權貴,不看權臣臉色行事。丞相周亞夫官高傲慢,而郅都見到他只是作揖,並不跪拜。文景二帝時期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人民安居樂業,極少有百姓觸犯法律之事,犯法者多為皇親國戚、功臣列侯。郅都執法不避權貴,凡犯法違禁者,不論何官何人,一律依法嚴懲。列侯宗室對郅都是又恨又怕,見他皆側目而視,背後稱他為「蒼鷹」,比喻他執法嚴厲兇狠。
得罪太后
漢景帝庶長子劉榮于前153年被立為太子。前150年,趁其母慄姬失寵之際,劉徹之母王美人暗中唆使大臣向漢景帝讒言。漢景帝大怒,逐廢劉榮為臨江國王。
前148年,劉榮違反法令,私自侵占用于國家社稷的土地修建宮殿,漢景帝召劉榮覲見。劉榮從江陵城北門出發,登車時軸斷車毀。江陵的百姓都私下流著眼淚說:「我王不能回來了。」
劉榮進京後被傳訊到中尉府受審。郅都責訊甚嚴,劉榮恐懼,請求郅都給他刀筆,想寫信直接向漢景帝謝罪,郅都不許。魏其侯竇嬰派人悄悄送給劉榮刀筆,劉榮寫好信後便在中尉府自殺身亡。竇太后得知長孫死訊後大怒,深恨郅都執法嚴苛不肯寬容,準備用嚴厲的刑法處置郅都。漢景帝將郅都罷官還鄉,隨後卻派使者持節任命郅都為雁門太守,讓他從便道直接去赴任,並授予郅都特權,全權處理郡內政務。
雁門太守
漢景帝時期,匈奴騎兵連年南侵騷擾邊境,邊境數郡久不安寧,為此漢景帝任命郅都為雁門太守。匈奴人一向敬佩郅都的節操威名,得知郅都就任雁門太守後驚恐萬分。郅都剛抵達雁門郡,匈奴騎兵便全軍後撤,遠離雁門。至郅都死,都不敢靠近雁門郡。
匈奴人曾用木頭刻成郅都之形的木偶,立為箭靶,令匈奴騎兵騎馬射擊。匈奴騎兵因畏懼郅都,竟無一人能夠射中。
蒼鷹之死
竇太后得知漢景帝再次重用郅都,憤怒異常,下令立即逮捕郅都。漢景帝替郅都辯解,說:「郅都是忠臣」,準備釋放郅都。竇太后不忘孫兒劉榮之死,說:「臨江王難道就不是忠臣嗎?」在她的幹涉下,郅都終于被殺。郅都死後不久,匈奴騎兵重新入侵雁門。
評價
郅都為官忠于職守,公正清廉,對內不畏強暴,敢于對抗豪強權貴;對外積極抵禦外侮,使匈奴聞名喪膽。他為官有一句名言「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是他為官做人的真實寫照。後人對郅都的評價很高:
• 司馬遷在《史記·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中稱讚他:「伉直,引是非,爭天下大體」。
• 漢成帝時,大臣谷永在奏摺中曾論及郅都,說:「趙有廉頗、馬服,強秦不敢窺兵井陘;近漢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上》記載:唐中宗時,右補闕盧俌上疏中稱:「漢拜郅都,匈奴避境;趙命李牧,林胡遠竄」。
以上將郅都與戰國時期趙國的廉頗、趙奢、李牧等將領並列,被稱為「戰克之將,國之爪牙」。
相關條目
• 酷吏
• 寧成
• 周陽由
• 趙禹
• 張湯
• 義縱
• 王溫舒
• 尹齊
• 楊僕
• 減宣
• 杜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