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杜驥十三歲時,前去問候同郡韋華的病情,韋華之子韋玄見到杜驥相貌不凡,將女兒許配給他。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滅後秦姚氏政權,杜驥與兄杜坦亦歸晉。該年年末,劉裕東還,以次子劉義真為雍州刺史留鎮長安,杜驥任雍州主簿。次年,因夏國攻關中令關中大亂,晉軍撤出關中,杜驥亦隨而南去。
後劉裕篡晉立宋,於永初三年(422年)授劉義真車騎將軍、南豫州刺史,杜驥又任其行參軍。隨後歷任員外散騎侍郎,江夏王劉義恭的撫軍刑獄參軍,尚書都部郎及長沙王劉義欣的後軍錄事參軍。元嘉七年(430年),宋文帝發動北伐,杜驥加建武將軍,隨到彥之入河南。當時北魏因兵少棄守洛陽,宋遂收復洛陽,杜驥奉命責守洛陽西北角要塞金墉城。當年冬季,魏軍渡河反攻,杜驥以為金墉城荒乏糧不可守,就想南逃,但為免被指棄城出逃,於是故意騙請原來去打撈沉入洛水鍾虞的裨將姚聳夫一軍來,聲稱金鏞堅固糧足,只等姚聳夫兵力協助一同守城。不過姚聳夫見金鏞城狀況後也認為不能守住,於是率眾離去,杜驥於是也跟著棄城。杜驥棄守金鏞,洛陽隨即便失陷,事後杜驥聲稱他原本想要死守,但因姚聳夫離開摧毀軍心,遂無法作戰,將棄城責任推委給姚聳夫。最終宋文帝聽信杜驥的謊言,誅殺了姚聳夫。
戰後,杜驥又任通直郎,射聲校尉。後又任征虜將軍、雍州刺史、武陵王劉駿的諮議參軍。元嘉十七年(440年),杜驥調督青冀二州、徐州之東莞東安二郡諸軍事、寧遠將軍、青冀二州刺史。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杜驥入朝任左軍將軍。至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去世,得年六十四。
性格特徵
杜驥雖於與北魏戰爭時棄城避戰並推委責任予姚聳夫,但其在任青冀二州刺史時在當地很得人心,自晉末至宋末只有羊穆之及杜驥兩個當地刺史得當地人稱頌。
家庭
妻
• 京兆韋氏,韋玄之女。
子女
• 杜長文,長子,早卒。
• 杜叔文,長水校尉,與幼文同被誅。
• 杜季文,第四子,幼文被誅時出逃。
• 杜幼文,第五子,官至散騎常侍,與阮佃夫交結,後被宋後廢帝誅殺。
• 杜希文,幼文弟,幼文被誅時出逃。
注釋
延伸閱讀
參考書目
• 《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