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自英國生物學家zh-hant:湯瑪斯·亨利·赫胥黎; zh-hans: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名為《進化與倫理》()的演講與論文集,此書闡發了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中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
嚴復並未將原著完全翻譯,且加入了許多自己的見解,其中包括zh-hans:斯宾塞; zh-hk:史賓莎; zh-tw:史賓賽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因此被學界定義為譯著。赫胥黎原著後半部認為人類的倫理學不適用于生物進化論,但是嚴複反對這樣的觀點,他認同斯賓塞的學說,認為自然界的進化規律完全適用于人類社會。此書被認為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
特點
該書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12月),首刊於《國聞報》的增刊《國聞彙編》上,次年三月(1898年4月)正式出版。為此,嚴複撰寫《〈天演論〉自序》,又在譯文中加上許多按語,是嚴氏本人的意見。
《天演論》出版後,立即風行全國。除了宣揚演化論思想之外,嚴復也在書中的〈譯例言〉提到了譯事三難:信、達、雅。1897年,嚴複對《天演論》的譯文又進行大修改。嚴複不僅是翻譯《天演論》,還對赫胥黎的原著加以改造和評論。縱觀全書的變動,可大致分為幾項:
• 繼續添加發揮的部份。例如:嚴複在《講演·四·論五》加以發揮:「是豈皆惡而罰之所應加者哉?春秋之楚商臣,其惡為何如惡耶?乃及其身為王者,子伯諸侯,永世克祿;潘崇助之為虐,教人殺父弒君……然而其子孫累業尊顯……回、耕何罪而貧夭?貨、跖何功而富壽?」又如原文舉例提到哈姆雷特,在英國是家喻戶曉,嚴複加譯成「罕木勒特,孝子也。」
• 刪節原文的部份。例如:赫胥黎在《講演·二》的最後一節中有一觀點:「猿與虎的生存鬥爭方法與健全的倫理原則是不可調和的。」細查譯本並沒有翻譯這一節。
• 誤譯。嚴復把貧民(pauper)譯為中產階級。嚴復又將「人事亦足已有功」譯為「人事亦不足有功」,與原文不合。
影響
《天演論》之書流傳深遠,文辭典雅,雕琢駢儷,文章一開始即稱:
zh-cn:梁启超; zh-hk:梁啓超; zh-tw:梁啟超在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三日《清議報》發表文章《自由書·豪傑之公腦》指出:「蓋生存競爭,天下萬物之公理也。既競爭則優者必勝,劣者必敗,此又有生以來不可避免之公例也。」許多書中的口號「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天演進化」等皆成為報章雜誌之專有名詞,使中國學子朗朗上口,如胡適之名就是從「適者生存」而來。陳炯明讀法政學堂時,受《天演論》的影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語流行一時,取字「競存」。鄧鏡人按《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學說,將長子鄧昌明取名「演存」、字「競生」。魯迅在文集《朝華夕拾》中說,在學校生活中最大樂趣是「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
注釋
參考書目
• 黃克武:〈何謂天演?嚴復「天演之學」的內涵與意義 〉。
• 吳展良:〈嚴復《天演論》作意與內涵新詮 〉。
• 蘇基朗:〈有法無天?嚴複譯《天演論》對20世紀初中國法律的影響 〉。
• 俞政,《嚴複著譯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 俞政,《試論<天演論>的意譯方式》,《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第二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