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將軍(ᡤᡳᡵᡳᠨ ),全稱
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地方將軍。順治初年,清廷添設
寧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升為
寧古塔將軍,是為吉林將軍的前身,盛京和寧古塔的兩位
昂邦章京同為清初鎮守東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直至將軍移駐吉林烏拉城後始改名吉林將軍。
前身寧古塔昂邦章京官階初為正一品,乾隆年間降吉林將軍為從一品武職。
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行東北新政,設吉林省,裁撤吉林將軍,改署吉林巡撫。歷史上吉林將軍一職都由清朝宗室、旗人擔任。
Read more...: 沿革 將軍衙門 轄區 歷任吉林將軍 乾隆朝 嘉慶朝 道光、咸豐朝 同治朝 光緒朝
沿革
清軍入關時設盛京昂邦章京鎮守東北, 後因只設盛京昂邦章京一員難以顧及東北的廣大地區, 最早在順治十年(1653年),朝廷始置寧古塔昂邦章京二人。康熙元年(1662年)改寧古塔昂邦章京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只設一人。康熙十五年(1677年),其治所徙至吉林。吉林烏拉原名「船廠」,以順治十五年(1658年)防俄羅斯造船于此而得名,移駐將軍後始改名吉林烏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式更名為吉林將軍。直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將軍裁撤。
將軍衙門
吉林將軍除了管理軍政、旗務以外,還兼管地方民政、民刑等事宜。設有印務處,以及戶、兵、刑、工等司屬機構。
轄區
吉林駐防將軍下設寧古塔副都統、伯都訥副都統、三姓副都統、吉林副都統、阿勒楚喀副都統、以及非常設的拉林副都統以及琿春副都統。下設協領二十三人、參領一人、佐領百三十七人、防禦八十一人、驍騎校一百四十一人。直至宣統元年(1909年)裁撤駐旗缺改制。咸豐二年(1852年)設水師營總管一人,光緒十四年(1888年)增置一人,宣統二年(1911年)裁撤。
歷任吉林將軍
乾隆朝
嘉慶朝
道光、咸豐朝
同治朝
光緒朝
The text above has been excerpted automatically from Wikipedia - please correct any errors in the
origi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