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帝乙為帝文丁之子,文丁崩,帝乙即位,仍以殷為都城。《史記》稱此時商朝愈加衰落。帝乙二年,周人伐商。三年,周地地震。十年,征伐人方(東夷)。一說帝乙末年,商朝遷都朝歌(在今河南淇縣)。其在位具體年數尚無定論。帝乙崩,帝辛即位,即「商紂王」。
事蹟
帝乙歸妹
《易經》泰卦六五爻辭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關於此爻辭,學者有不同理解。
顧頡剛
現代史學家顧頡剛考證,這裡記載了不見於史籍的商周聯姻之事。商王文丁晚年,囚殺周族首領季歷,商周關係惡化。季歷之子西伯昌即位後,蓄聚兵力,打算為父報仇。《竹書紀年》記載「帝乙居殷,二年,周人伐商。」此時商王朝人方叛亂,為避免兩面受敵,帝乙決定將胞妹嫁給西伯昌,穩定雙方矛盾,希望能重修舊好。顧頡剛進而指出,《詩經·大明》中的「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即描寫此事。
征伐人方
人方是商代末期東方一個很強大的方國,周代文獻稱為「東夷」。商與人方的戰爭曠日持久,根據帝乙時期甲骨卜辭,其在位期間至少兩次征伐人方。帝辛即位後,繼續與人方進行長期戰爭,雖然最終取得勝利,但因此造成國內空虛,導致國家滅亡。
帝辛繼嗣
帝乙有三子,長子名「啟」(即微子啟),為庶出,故不能繼統,而立正室所出之幼子「辛」(即帝辛/紂)為嗣。《呂氏春秋》則記載啟與受德(即紂)為同母所生,唯微子啟出生時,其母尚為妾,而受德出生時,其母已為正妻。帝乙夫婦本欲立微子啟為嗣,但太史力爭,認為「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最終受德得以繼嗣。呂氏春秋此說存在爭議,一說帝辛即為嫡長子,微子啟、微仲行均為其庶出異母兄。
家庭
父
• 文丁,帝乙之父,商朝國王。
后妃
《太平御覽》引《帝王世紀》稱,帝乙有二妃:正妃尚為妾時生微子啟、微仲行(衍),立為后時生受(辛);又有庶妃生箕子,但古籍對此多有齟齬。
諸子
帝乙有子微子啟、微仲衍及辛,一般無爭議。而箕子是否為帝乙之子,文獻說法不一。
• 微子啟,名啟,帝乙長子。宋國的開國君主,周公東征平定武庚與三監之亂就國於宋。
• 微仲衍,名衍,一名洩,帝乙次子。微子啟卒,衍繼承宋公爵位。孔子是其後人。
• 帝辛(紂王),名辛,一名受、受德,帝乙幼子。帝乙崩,由其繼承王位。
• 箕子,名胥余,庶妃所生。一說為帝文丁子。《史記》稱箕子見紂王無道,殺比幹,於是裝瘋,被廢為奴。武王滅商後,封箕子於朝鮮。
文學
• 《封神演義》第一回提及帝乙,稱其有三子,「壽王」(即紂)為幼子。一日,帝乙遊園,飛雲閣有一梁坍塌,壽王托梁換柱,力大無比,因此被立為太子。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將壽王託孤給太師聞仲。
註釋及參考
參考書目
• (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
• (西漢)司馬遷,《史記》, 中華書局點校本。
•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覽》。
• 《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 胡厚宣、胡振宇,《中國斷代史系列——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 王玉哲,《中國斷代史系列——中華遠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
•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 王輝,《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