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孔昭煥生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正月三十日子時,是衍聖公孔廣棨與夫人何慶霄唯一的兒子,有兩個同母姐妹孔德榮、孔德芳;乾隆八年(1743年)襲衍聖公。乾隆十三年二月,高宗初至曲阜時宣諭:「昔我皇祖,東巡時邁,特頒聖諭,炳若日星。朕仰紹前徽,虔修展謁之禮。」祭祀禮畢至詩禮堂,聽孔氏後裔、孔昭煥的兩位叔祖父孔繼汾和孔繼涑分別講《中庸》和《易經》各章。皇帝下諭旨給衍聖公孔昭煥等人:「念爾等令緒相承,淵源勿替。再申告諭,用是訓行。其務學道敦倫,修身慎行。克稟先師之彞訓,祇遵皇祖之誨言,勿愧為聖者子孫。」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正月,孔昭煥因奏請將孔府廟戶改為民籍而有幹預地方事務之嫌,遂遭高宗嚴斥:「不過倚大學士陳世倌外姻之勢,干與地方公事。其所陳奏,大都發禮部議,又系陳世倌管理,可以互相倚庇。伊系少年之人,理宜安分自守,方可保其安富尊榮之樂。」經署山東巡撫白鍾山查辦,得知孔昭煥早已倚借樂舞廟戶,坐享其利,「不能安分自愛,干與地方公事,更屬顯然」。高宗更警告孔昭煥:「倘仍怙終不悛,再敢干與公事,是則自取罪戾,毋望幸邀格外恩也。」至此,皇帝對衍聖公一族從最初的信任,變為有意防範和控制。乾隆帝念尚屬年少無知的孔昭煥為先聖後裔,著加恩免其革退公爵,命其閉戶讀書。之後,孔昭煥又曾因故被罰俸四次。其中第四次是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七月;由於有呂榮錫假借衍聖公名義彈劾周文楷、又要讓自己父親呂建夏充當孔廟奉祀生一案,孔昭煥因「失察家人書役受賄」,除罰俸外又有「降二級留任」的處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五月,吏部據山東巡撫徐績咨請將孔昭煥開復,高宗卻回應「所辦甚屬非是」;後因高宗「究經辦理差務,且其為人尚無大過,較之伊父孔廣棨,似覺稍勝」而加恩准予孔昭煥開復。孔昭煥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二十八日子時過世,享年四十八歲;由長子孔憲培襲爵。
嘉慶元年(1796年)十一月,孔昭煥的繼配夫人程氏聞知兒媳于氏前往孔林祭掃時,因傳喚不到管勾官楊天祥而將其問責革職;程氏命其將公印交由孔慶鎔生父憲增代管。此事醞釀成婆媳爭奪年幼孔慶鎔的監護權力之爭,最後于氏被認定是「不識大體」;嘉慶帝命孔憲增代理府務直到親生兒子成年為止,又諭示「于氏交伊姑程氏約束,毋任紛爭滋事。」
家庭
• 父:孔廣棨(1713年—1743年),雍正九年(1731年)承襲衍聖公。
• 母:何慶霄(1713年—1782年),字雲華,直隸順天府大興縣人,欽天監春官正何君錫之孫女、禮部左侍郎何國宗次女。
• 元配:陳珠(1735年—1761年),浙江海寧縣人,候選州同陳克光長女。
• 長女:孔楙祉(1755年—1804年),封一品夫人,育有三子。
• 長女婿:方受疇(1755年—1823年),字次耘、號來青,安徽桐城縣人;候選員外郎方觀本長子,官至浙江巡撫、河南巡撫、直隸總督。
• 外孫:方傳秬(1774年—1803年),字碩生、號雲階,廣東候補鹽場大使,有三子二女
• 外孫:方傳科(1776年—1804年),字既庭、號怡雲,有一子一女
• 外孫:方傳秩(1781年—1815年),字序東、號小山,開封府祥河同知、山東候補知府;有一子二女,長女為衍聖公孔繁灝元配夫人
• 嫡長子:孔憲培(1756年—1793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承襲衍聖公;無親生子女,以姪兒孔慶鎔為嗣。
• 長媳:于氏(1755年—1824年),鎮江府金壇縣人,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于敏中第三女。
• 次子:孔憲增(1759年—1812年),字如川、號怡齋,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貤封衍聖公。
• 次媳:袁氏(1759年—1834年),長山人,刑部員外郎袁守詮次女,貤封衍聖公夫人。
• 孫女:孔璐華(1777年—1832年),字經樓,嫁給江蘇儀徵人、太保兼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阮元。
• 長孫:孔慶鎔(1787年—1841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承襲衍聖公。
• 孫子:孔慶鑾(1789年—1853年),字曉坡、號南池,正一品廕生,刑部直隸司員外郎、誥授奉直大夫,晉封資政大夫。有二子二女。
• 繼配:程金(1744年—1806年),江西鉛山縣人,吏部右侍郎程巖長女。
• 三子:孔憲圭(1764年—1832年),字育川、號鎮齋,恩貢生、四氏學教授,候選知縣。無子,以四弟孔憲均長子孔慶鏻為嗣;有一女孔祥保。
• 五子:孔憲堃(1767年—1830年),字載元、號厚齋,恩貢生、南河候補直隸州州判。有一子二女。
• 四女:孔楙全,早殤未婚。
• 側室:余氏
• 四子:孔憲均(1766年—1832年),字如衡、號治齋,恩貢生、候選直隸州州判;襲聖廟六品官,敕授承德郎。有二子一女,長子孔慶鏻出繼給三兄孔憲圭。
• 庶女:
• 次女:孔楙綵,閻學淳繼配夫人,育有一子一女,比丈夫早逝;子閻肇榕,女兒嫁給仁和人吳雝。
• 次女婿:閻學淳(1760年—1829年),字浩持、號檾園,山東昌樂縣人;工部尚書閻循琦第三子,官至安徽省寧國府知府,有一繼子閻兆橒。
• 三女:孔楙蘋,嫁給河南光山縣人、候選中書科中書何長化(山東鹽運使何澤傳次子)
• 五女:孔楙璜,嫁給河南光山縣人、湖南鹽法道胡道鏻(刑部尚書胡季堂次子)
附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