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封江夏王
刘义恭小时候聪明颖悟,长得也很俊美,故受到父亲的锺爱,宠冠诸子,亦经常被父亲带在身边。宋少帝景平二年二月乙未(424年3月19日),出监南豫豫司雍秦并六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代替庐陵王刘义真镇守历阳(今安徽和县)。同年,徐羡之等废少帝,立义恭三兄宋文帝刘义隆继位,文帝于元嘉元年八月甲辰(424年9月24日)封义恭为江夏王,食邑五千户,又加使持节,进号抚军将军,赐鼓吹一部。
出镇外地
元嘉三年正月丁卯(426年2月9日),持节转监南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南徐州刺史。不久进监为都督。元嘉六年(429年),义恭散骑常侍、持节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元嘉九年六月壬寅(432年8月11日),改任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元嘉十六年正月戊寅(439年2月12日),进位司空,仍任南兖州刺史。
宰辅重臣
元嘉十七年十月戊午(440年11月13日),文帝诛杀司徒、彭城王刘义康亲信刘湛等,义康亦被逼外任江州刺史,文帝以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侍中、都督扬南徐兖三州诸军事,领太子太傅。元嘉二十一年二月己丑(444年3月28日),进位太尉,领司徒。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又加领国子祭酒。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北伐北魏,刘义恭解国子祭酒并出镇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总统诸军,不过北伐军攻战不利,反让魏军突入反击,南攻至瓜步(今江苏南京六合区),义恭在魏军逼近彭城时意欲弃城出奔,但在张畅的建言下,决意坚守。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魏军队撤离时经过彭城,刘义恭因畏惧敌军而不敢追击,受到宋文帝的斥责,降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同年六月己巳(451年7月30日),义恭兼领南兖州刺史,增督南兖豫徐兖青冀司雍秦幽并十一州诸军事,兼前都督扬州及南徐州共都督十三州,移镇盱眙。。元嘉二十九年十二月辛未(453年1月22日),改任大将军、南徐州刺史。
倒戈建义
元嘉三十年二月,刘劭弑父篡位,即位就召义恭到来。以义恭为太保,督新划的会州诸军事,不久加领大宗师。刘劭篡位后,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及会稽太守随王刘诞等分别起兵讨伐刘劭,并奉武陵王为主。四月,讨伐刘劭的军队逼近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劭就怀疑义恭,特意命他住在尚书下省,另命义恭诸子住侍中下省。当时刘劭想杀掉三镇留在建康的家属,义恭与何尚之成功劝阻。当时萧斌及刘劭弟始兴王刘浚劝刘劭派水军与讨伐军决战,义恭见讨伐军水军简陋难战,故特意提出以逸待劳作拖延,并博得刘劭取信。后两军于新亭交战,义恭一直跟随刘劭,未能脱身。至刘劭败后,义恭谋取石头城,但因萧斌等先守而不果,于是藉派往东堂选将的机会骑马出东掖门,到东冶渚用预先准备的船渡过秦淮河。义恭佐官及故吏二千多人也随其出奔,但刘劭所派追兵很快就到,那时义恭才刚好渡河,这些随行者大多都被杀,义恭诸子亦为刘劭派刘浚所杀。义恭到后即上表劝刘骏即位为帝,刘骏遂于四月己巳(453年5月20日)即位,任命刘义恭为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徐二州刺史。五月,刘劭等众兵败被擒,变乱平息。刘浚出逃遇到刘义恭,下马请罪,刘义恭带刘浚回京,在途中将他斩首。五月壬辰(6月12日),改任太傅,领大司马。
义恭虽为太傅,但孝武帝不想拜太傅,于是暗示相关部门上奏君主无需对臣下作拜礼的依据,只在立太子后下令东宫文案都要先让义恭过目。孝建元年(454年),刘义宣等人起兵失败,义恭见孝武帝有意削弱宗室,故请省录尚书一职,获准。孝建二年春,义恭获进督东扬州及南兖州;十月壬午(455年11月19日),又领扬州刺史,义恭坚决辞让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殊礼待,又解持节都督及侍中。
废立之谋
孝建三年(456年)七月,义恭卸任扬州刺史,让予孝武帝宠爱西阳王刘子尚;同年十月丙午(456年12月7日),进位太宰,领司徒。大明三年三月癸巳(459年5月13日),加任中书监。大明六年五月壬寅(462年7月5日),卸任司徒。大明七年十二月己未(464年1月13日),加任尚书令,解中书监。大明八年闰五月壬寅(464年6月24日),领太尉。当月,孝武帝去世,遣诏命义恭解尚书令,加中书监,并命他与尚书令柳元景共主政事;另命沈庆之掌军事、颜师伯掌尚书、王玄谟掌外监。
大明八年闰五月庚申(464年7月12日),宋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刘义恭加录尚书事。不过,义恭虽然身居宰辅之位,亦有遣诏,但却奉承孝武帝宠臣戴法兴等,政事都由法兴等掌握,徒具虚名。不过很快前废帝就将法兴诛除,接著就本性尽现,屡行荒淫残暴之事,刘义恭与柳元景及颜师伯等人密谋废帝,但一直都未有决定。永光元年八月癸酉(465年9月18日),废立之事为沈庆之所揭发,前废帝亲自率领羽林兵前往刘义恭的府第,动手肢解刘义恭,掏出肠胃,又挑取眼睛,以蜜渍之,谓之「鬼目粽」。刘义恭的四个儿子、尚书仆射颜师伯、骠骑大将军柳元景、廷尉刘德愿等人也一并被处死。
宋明帝即位后,追赠刘义恭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丞相、领太尉,谥以文献王,后更在泰始三年(467年)获陪祭庙庭。
性格特徵
• 刘义恭为人谨慎怕事,虽然历任高职,长居宰辅之位,但很多时候都不是自己主事。早在他接替四兄彭城王刘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时,就因为知道文帝与义康之间有主相之争,故上任后都退避,只奉行文书,决策都全由文帝,亦让文帝安心。孝武帝时亦小心奉承,如主动求省录尚书职,退避扬州刺史以让皇帝宠子,又在雍州刺史海陵王刘休茂起事平息后上表请削诸王内外实权。孝武帝在位后期对诸臣苛暴,义恭就更加以卑屈言辞事奉,以讨孝武欢心,每当有符瑞都会上美赋称颂,又曾以石头城生三支脊茅事屡劝封禅,哄得孝武帝大悦。前废帝即位之初,身为遗诏辅政的义恭亦奉承掌权既久的戴法兴、巢尚之等人,甚至怕了他们,只具空名。元嘉北伐守彭城时亦见其畏敌之心。
• 刘义恭奢侈,在其出任荆州刺史时,宋文帝就因而特别下诏告诫他要戒掉骄奢之性,要求他要节约,不要过份赏赐身边宠臣,节制嬉戏游乐以及少纳女嫔。不过,义恭回朝后,相府二千万钱的年俸义恭亦常常不够用,要文帝每年额外给他一千万钱。他又心意不定,嗜好常转,屡屡迁宅,亦赏赐过度,臣下只要得宠,一日甚至能取得一两百万钱。孝武帝晚年对义恭的给俸已经十分丰厚,但义恭还是不够用,常在民间赊数,百姓写书求还钱时只在信背写「原」字。
• 义恭涉猎文辞,更擅长骑马以及通音律,出游可远行三、五百里,孝武帝亦任由他,曾远行至吴郡,登虎丘山,又到无锡乌山望太湖。
家庭
妻
• 琅邪王氏,王僧虔堂姐
子女
• 南丰县王刘朗:出继少帝,为刘劭所杀
• 江夏宣王刘睿:为刘劭所杀
• 新吴烈侯刘韶:为刘劭所杀
• 平都怀侯刘坦:为刘劭所杀
• 江安愍侯刘元谅:为刘劭所杀
• 兴平悼侯刘元粹:为刘劭所杀
• 刘元仁:为刘劭所杀
• 刘元方:为刘劭所杀
• 刘元旒:为刘劭所杀
• 刘元淑:为刘劭所杀
• 刘元胤:为刘劭所杀
• 刘某:为刘劭所杀
• 江夏愍王刘伯禽:为刘子业所杀
• 永修殇侯刘仲容:为刘子业所杀
• 永阳殇侯刘叔子:为刘子业所杀
• 刘叔宝:为刘子业所杀
• 嘉兴县主,嫁南齐司徒从事中郎王琛
• 刘氏,嫁王僧虔
• 刘氏,第十五女,泰始四年去世,时年十九
• 刘跻:原为继子
注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