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嘉庆五年(1800年)以宛平籍举人,曾替姚文田、孙星衍校书,辑校《平津馆金石萃编》。道光二年(1822年)官建德县教谕,「在任数年,大修学宫,并葺严子陵祠」,道光十四年引疾归。生平好游,足迹几半天下。他研究文字音韵学,一生著书不辍。
著作
著有《说文校议》、《说文声类》、《铁桥漫稿》等书,辑本有:《典语》一卷、《刘氏政论》一卷、《杜氏笃论》一卷、《桓氏世要论》一卷、《蒋子万机论》一卷、《尔雅图赞》一卷、《山海经图赞》二卷、《华阳陶隐居集》二卷、《孝经郑氏注》一卷、《圣贤高士传赞》一卷、《平津馆金石萃编》二十卷、《尔雅一切注音》十卷、《傅子》五卷;积一千二百五十一卷,因卷帙繁浩,不能尽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有严氏手校本《初学记》原稿。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诏开「全唐文馆」,编辑《全唐文》,一时名士鸿儒多被邀请。严氏因已辞官归田,无能为役,心有不甘,慨然曰:「唐之文,盛矣哉!唐以前要当有总集。斯事体大,是余之责也。」以二十七年之功,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定稿《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741卷,收录3000馀家均附作者小传,序中自言「广搜三分书,与夫收藏家秘笈金石文字,远而九译,旁及释道鬼神。起上古迄隋,鸿裁巨制,片语单辞,罔弗综录,省并复叠,联类畸零」,直与《全唐文》相衔接,「清代著述之富,盖无有过之者」。有一子,严六孤,好赌。严可均卒后,其作品都被用来偿还赌债,「乱后不知所终」。
注释
参考书目
• 李士彪、吴雨晴:《辑佚大家:严可均传》
• 陈韵珊、徐德明:《清严可均事迹著述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