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王謐年輕有美譽,與桓胤及王綏齊名,曾幫劉裕還過賭債。初拜秘書郎,承襲王協爵位武岡侯,後歷任秘書丞、中軍長史、黃門郎、侍中等職。元興元年(402年),驃騎大將軍司馬元顯討伐荊州刺史桓玄,反被桓玄所敗,王謐奉詔見桓玄,桓玄親信禮待他。桓玄隨後消滅了司馬元顯與其父會稽王司馬道子的勢力,掌握朝權,以王謐為建威將軍、吳國內史,但未至郡又改以為中書令、領軍將軍、吏部尚書。元興二年(403年)遷中書監,加散騎常侍,領司徒。同年桓玄篡位,以王謐兼太保,奉璽綬代表晉安帝禪讓帝位給桓玄。桓玄即位為帝後,封王謐為「武昌縣開國公」,並加班劍二十人作禮遇。
元興三年(404年),劉裕等人起義兵討伐桓玄,桓玄兵敗撤離建康,劉裕遂入建康,置留臺百官。王謐與眾官推劉裕為揚州刺史,劉裕辭讓,並以王謐為侍中、領司徒、揚州刺史、錄尚書事;而王謐就推劉裕為使持節、都督八州諸軍事、徐州刺史。
不過,王謐自以自己受桓玄所寵信,參與了桓玄篡位的行動,並在桓楚擔任了司徒,故此自感十分不安。而劉毅亦常責問王謐「璽綬何在」,正謂當日王謐奉璽綬禪讓帝位予桓玄的事,更令其恐懼。不久,王愉和王綏因自疑而圖謀攻襲劉裕,因陰謀洩露而被劉裕誅殺,王謐堂弟王諶當時就勸說王謐到吳國起兵,對他說:「王綏無罪,而義軍誅殺他,是在除去時望。堂兄你早有名譽,加上地位如此高,能不危險嗎?」王謐因而恐懼出奔。劉裕不久以武陵王司馬遵承制總百官事,並上請司馬遵派人追還王謐。王謐回去後仍以本官受任,並加班劍二十人。
義熙三年十二月戊子日(408年2月5日),王謐去世,享年四十八歲。朝廷追贈侍中、司徒,賜諡號為文恭。
子女
• 王瓘,王謐子。
• 王球,王謐子,字倩玉,在晉官至豫章公世子中軍功曹。在南朝宋歷任高位,官至尚書僕射、領廬陵王師。
• 王琇,王謐子。
• 王氏,王謐女,嫁殷景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