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竇申

竇申[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440958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竇申
authority-cbdb171882
authority-wikidataQ45459771
link-wikipedia_zh竇申
竇申8世紀? - 793年,唐朝官員,唐高祖岳父神武公竇毅的七世孫,竇參族子。

竇申官至至京兆少尹,轉給事中。竇參很喜歡他,每每商議任命官員,都諮詢竇申,竇申把信息洩露出去,以招權受賄。竇申被這些官員稱之為喜鵲。唐德宗聽說其事,告誡竇參,說他必被竇申連累,不如讓他擔任外官以掩蓋議論。竇參說:「臣沒有強些的子侄,竇申雖是疏屬,臣平素親近,不忍讓他遠出,我保証他不再犯。」皇帝說:「卿雖自己保証,眾人的議論怎麼說?」竇申也是不改。

兵部侍郎陸贄與竇參有矛盾。吳通微兄弟與陸贄同在翰林,受到德宗信賴。竇申是金吾大將軍、嗣虢王李則之的從父外甥。李則之與竇申及吳通微、吳通玄一起誣陷陸贄。陸贄主持貢舉,他們說陸贄考貢不實。貞元八年(792年),竇參讓董晉推薦竇申為吏部侍郎,唐德宗不高興。這時吳通玄取宗室女為外婦,唐德宗知道他們誣害陸贄,讓人調查出姦情,四月,于是貶李則之為昭州司馬,左諫議大夫知制誥吳通玄為泉州司馬,竇申為道州司馬。四月十一,貶中書侍郎、平章事竇參為郴州別駕,竇申為景州(一作錦州)司戶。即日以陸贄為宰相。次年,竇參再貶驩州。德宗對陸贄說:「竇申、竇榮、李則之應該發遣遠惡之處。」陸贄上奏,竇榮沒有邪僻之事,竇申、李則之應該除名流配。唐德宗將竇申等得配流嶺南。在邕州賜死竇參,杖殺竇申,只有竇榮得免死。其子竇宣孟,官至長沙縣令。

顯示更多...: 注釋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舊唐書3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440958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