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五代史纂誤

五代史纂誤[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61485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work
name五代史纂誤
authority-wikidataQ10881503
link-wikipedia_zh五代史纂誤
ctext-workctp:work:wb68244
creatorperson:吳縝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六 {{藝文二 (史類一)}}》:又《五代史纂誤》三卷
indexed-inwork:宋史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六 {{藝文二 (史類一)}}》:又《五代史纂誤》三卷
    juan-size 3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六 {{藝文二 (史類一)}}》:又《五代史纂誤》三卷
    stated-category 正史
indexed-inwork:直齋書錄解題直齋書錄解題·卷四》:《五代史纂誤》五卷
    juan-size 5
indexed-inwork:文獻通考文獻通考·卷二百·經籍考二十七》:《五代史纂誤》五卷《雜錄》一卷
    juan-size 5
indexed-inwork:郡齋讀書志郡齋讀書志·卷七偽史類史評類職官類》:《五代史纂誤》五卷
    juan-size 5郡齋讀書志·卷七偽史類史評類職官類》:《五代史纂誤》五卷
五代史纂誤》,北宋史學家吳縝著,原書5卷,一說是劉恕之子劉羲仲所著,用於糾舉歐陽脩新五代史》中的錯誤:「歐陽脩《五代史》,義存褒貶,而考証則往往疏舛。如司馬光《通鑑考異》所辨晉王三矢付莊宗等事,洪邁《容齋三筆》所摘失載朱梁輕賦等事,皆訛漏之甚者。」。又《新五代史》記杜曉「開平二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代史纂誤》稱:「今按本紀,開平三年九月辛亥,翰林學士承旨、工部侍郎杜曉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傳不合,未知孰是。」清人邵晉涵《舊五代史考異》亦稱:「杜曉入相之歲,《歐陽史》紀作三年,傳作二年,吳縝已辨其誤。」又如《楊涉傳》云:「祖收,父嚴。」吳縝《纂誤》云:「收與嚴乃兄弟,非父子也。」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湖州知府宇文時中將《五代史纂誤》與《新唐書糾謬》二書合刻於吳興,附於《新唐書》、《新五代史》之末卷。此書於清代已失傳,後從《永樂大典》中輯出5卷,約存原書十之五六。詳見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四十六〈史部二〉。清代吳蘭庭撰《五代史記纂誤補》六卷,是吳縝《纂誤》之續作。

顯示更多...: 參考書目   注釋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3
郡齋讀書志1
文獻通考1
直齋書錄解題1
宋史1
陶廬雜錄1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61485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