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數據維基 -> 韓昉
韓昉[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ctext:642292

韓昉生于遼道宗太康八年(1082年),其先祖世代為遼國名門望族。韓昉五歲時,父親病逝,他哭得非常哀痛。性淳厚,寬厚待人,韓昉好學,善于寫文章,尤長于草詔。遼天祚帝天慶二年(1112年)壬辰科狀元。補右拾遺,轉為史館修撰。官至少府少監,乾文閣待制加衛尉卿、知制誥。保大二年(1122年),曾受宣宗耶律淳之妻蕭普賢女之命,韓昉偕蕭容出使宋朝,與北宋接觸,奉表稱藩。遼亡入金,很受信用,初為金熙宗童年太傅。天會四年(1126年),韓昉充高麗國信使。高麗奉表稱藩而不肯進誓表。韓昉能言善辯,金太宗命他赴高麗,再三督促高麗進誓表稱藩,高麗仁宗于是如約進獻誓表。韓昉頗得金太宗讚許。天會五年(1127年),加韓昉為昭文館直學士,兼堂後官。再加諫議大夫、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講學士。後任禮部尚書、翰林學士兼太常卿,監修國史。天會十五年(1137年),金熙宗即位,問以唐太宗、唐玄宗得失,對答稱旨。奉命與耶律紹文等編修國史,預修《金先朝實錄》。在禮部任職七年,金朝朝廷禮制,多所裁定,參預金初制度變革,使金王朝制度逐步健全。韓昉為人寬厚,顯貴後,讀書手不釋卷。皇統元年(1141年),改任參知政事,皇統六年(1146年),請求致仕,轉任汴京留守,封鄆國公。不久致仕。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 | 引用次數 |
---|---|
金史 | 13 |
續資治通鑑 | 5 |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 2 |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 5 |
宋史 | 1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