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數據維基 -> 藝概
藝概[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ctext:657186

《藝概》是劉熙載晚年作品,劉氏「自六經、子、史外,凡天文、算術、字學、韻學及仙釋家言,靡不通曉。」,自述談藝「好言其概」,故以「概」名書。全書共6卷,分為《文概》三四〇條、《詩概》二八五條、《賦概》一三七條、《詞曲概》一五九條、《書概》二四六條、《經義概》九十五條,共計一二六二條,分別論述文、詩、賦、詞、書法及八股文等文體特性。全書遵循「通道必簡」的精神,本著「舉此以槩乎彼,舉少以槩乎多」,寓「顯缺」於「隱備」的原則,李詳認為此書是繼劉勰《文心雕龍》之後的一部通論文體的傑作。此書的另一特點是淺顯易懂,例如《賦概》記載:「《離騷》東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極開闔抑揚之變,而其中自有不變者存。」。夏敬觀《劉融齋詩槩詮說》:「自來闡明作詩之法,能透徹明曉者,無過於劉融齋《藝槩》中之《詩槩》。融齋主講上海龍門書院十數年,其所作《藝槩》正為從學生徒而發,出言平實,見地頗高,其《詩槩》一門,言作詩之法尤備。」本書有同治十三年的《古桐書屋六種》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標點本。袁津琥有《藝概注稿》。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 | 引用次數 |
---|---|
清史稿 | 3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