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數據維基 -> 汪紱
汪紱[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ctext:67112

汪自小由母口授《四書》、《五經》,8齡時戲折竹枝排八卦。24歲在景德鎮畫碗為傭。25歲開始顛沛流離生活,行經長沙、江西、福建等地,甚至頓宿野廟乞食以往。27歲到浙,巧遇楓溪主沈臥菴及姜載臣,得賞識重用,後來更成為世家子弟的老師,武弁王陳素書子等人皆與汪結交,由於他們喜歡談兵,此時汪紱開始涉獵多部兵書經學。
28歲時,得宣州劉景韓中丞相慨捐巨資,把平時談兵心得以及天下兵書輯錄筆記, 刊行成書 《戊笈談兵》 十卷。餘光龍的《雙池先生年譜》提到︰「是書區為十四笈,無總序,惟分序於各笈之前,今缺第九笈及第十四笈,按戊笈談兵之作簡端不著歲月,但考朱筒河學士所作鞋表有雲,在楓嶺營中詩書之外,教之禮射卒伍爭請為弟子後用藝得官以去者有之。又考先生文集在楓嶺時所交遊,如沈臥菴、王陳素書、金廷貴、鄭鶴舫,或將家子,或驍騎職,或客戎幕,或長百夫,竝喜談兵,而第三笈(雲雨風角)及第十三笈(古今陣法)係沈臥菴參則知是書,乃寓楓溪時教訓卒伍及朋友講習而作也,是年臥菴年屆七旬明年庚子乃歸會籍後,雖復來楓溪而先生,雍正丙午哭,王陳素書文稱臥菴益龍鐘老,憊知未必能為,先生參訂著作矣,故年譜序先生著書歲月輙敢斷以是編屬之。」
31歲時, 汪紱嘗雲︰自有知識以來未嘗輟書,然三十以前於經學猶或作或輟,三十以後盡焚其雜著數百萬言而一於經研則參考眾說而一衷於朱子。
65歲,易經詮義成本十五卷,對於不甚滿於朱熹著的周易本義,其門人曰,先生之意只欲作卜筮用而為先儒說道理太多,終是翻這窠臼未盡,不能不致遺憾。
67歲,著讀陰符經一卷、易經如話六卷。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主題 | 關係 |
---|---|
孝經章句 | creator |
易經如話 | creator |
易經詮義 | creator |
春秋集傳 | creator |
書經詮義 | creator |
樂經律呂通解 | creator |
樂經或問 | creator |
理學逢源 | creator |
禮記章句 | creator |
讀讀書錄 | creator |
[+ 其它項目] | creator |
文獻資料 | 引用次數 |
---|---|
清史稿 | 23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2 |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 1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