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徐釚

徐釚[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712267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徐釚
name-style電發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一》:徐釚,字電發,吳江人。
authority-cbdb30590
authority-sinica6581
authority-wikidataQ45418177
authority-wikidataQ11070982
link-wikipedia_zh徐釚
associated-dynastydynasty: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99 集部·詞曲類二 词集下、词选、词话、词谱、南北曲》:國朝徐釚撰。
name-art虹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99 集部·詞曲類二 词集下、词选、词话、词谱、南北曲》:釚字電發,號虹亭,吳江人。
(1635年 - 1708年),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今江蘇省吳江縣)人,明清政治人物。

徐釚於崇禎八年(1635年)十二月初四出生,早年以計東為師,讀書於南州草堂。後入宋實穎門下。少年成名,失意于科考。康熙七年(1668年),好友程康莊任蕪湖郡司馬,招徐釚入幕。十一年,徐釚應計東之邀遂至北京,與朱爾邁、馮溥、周在浚、宋思玉、周綸、王鴻緒、汪懋麟、紀映鍾等有唱酬。龔鼎孳於臨歿謂梁清標曰:「負才子如徐君,可使之不成名耶?」康熙十七年(1678年),朝廷詔博學鴻儒,梁清標薦舉徐釚,康熙十八年(1679年),登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參修《明史》,著俞大猷戚繼光、劉顯、馬芳諸大將軍傳,行文縝密,「一時推大作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因病告假歸里,二十五年(1686年),入京補官翰林院檢討,因與同官爭修改史稿而被外放,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辭歸。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帝南巡至吳江,徐釚偕在籍諸臣接駕。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二十一日,卒。另著有《南州草堂集》、《南州草堂續集》、《詞苑叢談》、《南洲草堂詞話》、《楓江漁父圖詠》等。

顯示更多...: 注釋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主題關係
南州草堂詞話creator
南州草堂集creator
本事詩creator
楓江漁父圖詠creator
詞苑叢談creator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清史稿6
晚晴簃詩匯2
大清一統志2
皇朝文獻通考3
江南通志2
清稗類鈔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6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1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712267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