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李延古

李延古[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739326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李延古
authority-cbdb175248
authority-wikidataQ45649900
link-wikipedia_zh李延古
李延古(? - ?),後改名李敬義唐朝末年至後唐官員,出自趙郡李氏,太尉衛公李德裕的孫子,李燁的兒子。

李延古之父李燁,在汴宋幕府,貶為象州立山縣尉。唐懿宗時,赦免後遷居郴州。李德裕餘子都從死貶所。李延古隨父貶至連州,遇赦而還。在乾符年間,擔任集賢校理。擔任浙東從事時,有一人涿道士說他不宜仕進,從此四十三年,才能遇到聖王任用。李敬義深以為然,退歸洛南平泉舊業。被河南尹張全義看重,出入他的門庭,想要給他幕職,李敬義堅辭不就。李德裕為宰相,有大功于唐室,留守洛陽,在平泉置別墅,採天下奇花異竹、珍木怪石。在石頭上刻著:「移吾片石,折樹一枝,非子孫也。」黃巢、秦宗權之亂,洛陽成為灰燼,張全義恢復都邑,李氏花木,多被洛陽人移掘。有醒酒石,李德裕醉後坐在上面,光化初年,被中使監軍得到,置于家園。李敬義向張全義哭著請求。張全義于是在宴會請監軍還給李敬義。監軍忿然大叫:「黃巢敗後,誰家園池完好,豈能只是平泉有石頭。」張全義曾經當過黃巢的部下,以為他罵自己,大怒道:「我今為唐臣,不是巢賊。」于是署奏,打死了監軍。

唐昭宗遷都洛陽,擢升李敬義為司勛員外郎,李敬義因為沒有朝謁,柳璨陷害裴、趙諸族,認為司空圖、李敬義不應該擔任官職。天祐二年六月,唐昭宣帝下敕,前司勛員外郎、賜緋魚袋李延古(李敬義)貶授衛尉寺主簿。張全義託付楊師厚,李敬義前去投靠,于是帶著家族客居衛州。

天祐十二年(915年),李存勖定河朔,史建瑭攻克新鄉,李敬義謁見。李存勖遣使迎至魏州,置北京留守判官承制拜工部尚書,出使王鎔。李敬義的遠祖出自趙郡李氏,見王鎔表示對家鄉父母官德敬意,王鎔派遣判官李翥送《贊皇集》三卷,讓他瞻仰前代碑石,出使完畢,回到太原。監軍張承業不喜歡唐朝宰輔子孫,對待李敬義甚薄,在公宴當面斥責,或指責李德裕德過惡,李敬義不得志,鬱悶憤恨而卒。同光二年,贈右僕射。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全唐文2
資治通鑑1
舊五代史11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739326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