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其父何炯是著名學者。何喬遠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出生于江西安福縣學,少時從父習文,稍長,讀書過目成誦。萬曆四年(1576年)與兄何喬遷同舉丙子科鄉試,中式第七十七名舉人。萬曆十年(1582年)父歿於家。萬曆十四年(1586年)中丙戌科進士,因母林氏去世,乃歸家守孝。萬曆十六年四月,孝滿後選授刑部雲南司主事,每折大獄,人服明允。歷官禮部儀制司郎中。國本之爭,神宗欲封皇長子常洛為親王,而非太子,喬遠力爭其不可。萬曆二十二年(1596年),因屬吏校對奏章失誤,以「奏牘不恭罪」,謫貶添注廣西布政司經歷。
萬曆二十三年(1597年),其妻病亡,遂隱居鏡山(清源山五台峰西南麓),博覽群書,於經、史、子、集,無不賅通,居鄉二十餘年,學者稱之「鏡山先生」,室名自誓齋、天聽閣。居鄉期間開始撰寫《名山記》,後改名《名山藏》,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其子何九轉病故,媳婦王承靜自盡殉節,開始撰述《閩書》。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閩書》150卷成書。泰昌元年(1620年),任光祿寺少卿。天啟二年(1622年),進左通政。天啟三年(1623年),擢升通政使,不久辭官。崇禎二年(1629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崇禎三年以病辭歸,晚年居家將《明實錄》刪為《名山編年》。崇禎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公曆1632年2月10日),去世。贈工部尚書,賜祭葬。
著作
著有《名山藏》109卷、《皇明文徵》74卷、《何鏡山先生全集》72卷、《何喬遠集》、《大禮記》、《文皇佐命三臣傳》、《世廟四諫官記》、《逆藩三記》、《四朝幸閹記》、《獄志》、《膳志》等數十種。
家族
曾祖何賢,壽官。祖父何洪。父何烱,教諭。前母世氏,母林氏。永感下。兄何還、何述(生員)、何喬遴、何喬選、何喬遷(丙子經魁)。有子何九雲,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