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屠蘄州。顧天錫舉家逃歸崑山祖居。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十月,顧景星以貢生特授推官。不久,因不附馬士英去職。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入崑山,強征顧景星入軍,以原職隨征。後力辭回里,與雙親居于揚州。順治五年(1648年),顧景星與蕭世忠之女完婚。順治六年,生母明氏逝世,順治七年,與父親顧天錫回到蘄州。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被舉薦應徵博學鴻詞科。後以布衣終老。
顧景星逝世後,在曹寅等親友資助下,兒子顧昌將他的生前著作整理刊刻,是為《白茅堂集》,共46卷。
家族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蘄陽顧氏,先祖顧士征在元明之際由江蘇崑山遷居蘄州。曾伯祖顧問,曾祖父顧闕。祖父顧大訓為藏書家和著述家。祖母馮氏。父親顧天錫,嫡母李氏。生母明氏為妾室。
與曹寅的關係
根據相關文獻,曹寅母親為孫氏。而在顧景星逝世後,曹寅為顧景星撰寫的作品中,稱顧景星為「舅」、「舅氏」。由于無二人親屬關係的確切記載,故中國學界對二人關係有多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曹寅生母並非孫氏,而是顧景星的妹妹顧氏。顧景星為父親顧天錫撰寫的行狀中,記錄了兩個成年的姐妹。其中,顧景星嫡母李氏所生長姐——顧椐嫁庠生蕭鬯,同母妹嫁庠生朱爵。其它資料顯示,顧景星至少有三位同父之妹因夭折而未列入其父母行狀。
現代學者朱淡文為解釋學者不認同顧景星身為明遺民,允許姐妹嫁旗人為妾室的觀點。認為曹寅生母顧氏是顧景星嫡母李氏所生的妹妹,顧景星在《白茅堂集》中對此女身世有所迴避。黃一農不認同朱淡文的觀點。他指出蘄陽顧氏人丁單薄,顧景星父親顧天錫為獨子,顧天錫的堂兄弟均在張獻忠屠蘄州時遇害。同時在《武陵蘄陽顧氏家譜》中,並無女兒嫁予曹氏的記錄。故他推測曹寅生母顧氏不是出于蘄陽顧氏,而是出于崑山顧氏,是顧景星的族姐妹。
此外,如李廣柏、方曉偉則認他與曹寅僅是幹舅甥。
另據王巧林推測,顧景星是《紅樓夢》的原作者。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