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劉孺[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ctext:882530
關係 | 對象 | 文獻依據 |
---|---|---|
type | person | |
name | 劉孺 | |
born | 485 | |
authority-wikidata | Q29410895 | |
link-wikipedia_zh | 劉孺 |

劉孺的祖父是劉宋司空劉勔,父親南齊太常劉悛,弟弟劉覽、劉遵。劉孺少年聰明,七歲就懂得寫文章;十四歲時父親逝世,服喪時因為悲傷而十分消瘦,族人都覺得奇異。叔父劉瑱在義興郡帶著他工作,經常安放他坐在側邊,對賓客說:「這小孩子是我家的明珠。」長大後,劉孺樣子俊美、個性通和,但家人不見他的感情。
之後他在本州召迎主簿,從中軍法曹行參軍起家。其時鎮軍沈約聽聞劉孺,就引薦擔任主簿,經常與他遊樂宴會賦詩,大為沈約讚賞。劉孺累遷太子舍人,中軍將軍、臨川王蕭宏主簿,太子洗馬和尚書殿中郎。外任太末縣令,在縣內清明廉潔,還任後除授晉安王蕭綱王友,轉太子中舍人。劉孺喜好文章,思考敏捷,曾為梁武帝寫《李賦》,受詔不久就完成,不作刪改,得到梁武帝稱讚。之後梁武帝在壽光殿設宴,下詔群臣賦詩,當時劉孺張率醉道不能賦詩,武帝拿著劉孺手掌笑說:「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可見他們友愛的程度。
他改任中書郎兼中書通事舍人,很快就轉官太子家令,其餘官職同以前。出任宣惠將軍、晉安王蕭綱長史,領任丹陽尹丞;遷太子中庶子、尚書吏部郎;外任輕車將軍、湘東王蕭繹長史,領任會稽郡丞,因公事免官。不久起用王府記室散騎侍郎,兼任光祿卿。歷任少府卿、司徒左長史、御史中丞,被認為稱職。大通二年(528年),轉為散騎常侍,次年(529年)改官左民尚書,領步兵校尉。到中大通四年(532年),出任仁威將軍、臨川王蕭正義長史、江夏太守,加封貞威將軍。次年(533年),轉寧遠將軍、拜司徒左長史但未成,改授都官尚書,領任右軍將軍。
大同五年(539年),劉孺守任吏部尚書,同年出任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內政務中和,得吏民稱道。大同七年(541年),入朝擔任侍中,領右軍,同年再次出任吏部尚書,因母親逝世辭官,喪期未滿就因過度悲傷而逝世,虛歲五十九,諡孝子。劉孺年輕時和從兄劉苞、劉孝綽齊名;劉苞早逝,劉孝綽數次被黜官,官位不高,只有劉孺顯貴,著有文集二十卷。
文獻資料 | 引用次數 |
---|---|
大清一統志 | 2 |
江南通志 | 2 |
梁書 | 2 |
冊府元龜 | 1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