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王(約前1040年 - 前996年),
姬姓,名
釗,西周第三代天子,
周成王之子。周康王與其父周成王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周康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20年至前996年,此觀點的準確性有待考証。《太平御覽》引《帝王世紀》和《通鑑外紀》均記載周康王在位26年。
顯示更多...: 生平 繼位 統治期間 平定東夷 怠慢楚君 去世 評價 相關條目
生平
繼位
周成王去世前,擔心太子釗不能勝任國事,就命召公奭、畢公高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基。周成王逝世後,召公奭、畢公高率領諸侯,帶著太子釗去拜祭先王的宗廟,用周文王、武王開創基業的艱難反覆告誡太子,讓他力行節儉、戒除貪慾,專心治理國家。太子釗于是繼位,為周康王。
統治期間
周康王繼位後,作《康王之誥》通告天下諸侯,向他們宣揚周文王、武王兩代的功績。周康王還命畢公高寫下督促臣下努力工作的策書,並且派人劃定了首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斗門街道以北)的邊界,讓民眾在不同的村落居住。周康王還曾經在酆宮(周文王廟,今陝西省戶縣東)舉行諸侯大會,史稱「酆宮之朝」。酆宮之朝作為著名的諸侯朝會與夏啟時的鈞台之享、商湯時的景亳之命、周武王時的孟津之誓、周成王時的岐陽之蒐、周穆王時的塗山之會、齊桓公時的召陵會盟、晉文公時的踐土之盟並稱。周康王在位期間主張節儉,晉侯燮修築了華麗的宮殿,周康王便派使者責備晉侯燮的鋪張浪費。周康王還封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于賈(今山西省襄汾縣西賈鄉),建立賈國。
康王十二年六月,周康王親自由鎬京步行至豐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灃河以西)祭祀先祖,沿途由畢公高率軍護衛。周康王在祭祀時作《畢命》,督促畢公高要好好教化商朝的遺民。周康王還喜歡遊歷名山大川、修築城池。廬山有康王谷,山頂有一城名叫釗城,就是為了紀念周康王遊歷至此而取名。婁縣東南九十裏海中有金山城(今上海市金山區境內),由周康王下令修建。
平定東夷
東夷是商、周時期中原居民對黃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總稱。周成王、康王時期,東夷多次發動大規模的叛亂。周康王在位期間,命衛康伯率領殷八師、溓公率領師氏、有司和隨從小國軍隊以及太保召公奭所率軍隊多路出擊,平定了東夷的叛亂。經過此戰,東夷元氣大傷,再無能力發動大規模的叛亂。除此之外,周康王還命衛康伯率軍北征,一直到達涇陽(今陝西省涇陽縣)附近。
怠慢楚君
周康王時,呂尚之子齊丁公、衛康叔之子衛康伯、唐叔虞之子晉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魯公伯禽擔任周朝大臣,共同侍奉周康王,他們都得到了周康王賞賜的珍寶之器,而同時也擔任大臣侍奉周康王的楚君熊繹卻沒有得到。前530年楚靈王提及此事時,仍然感到十分憤慨。周康王怠慢楚君熊繹,最終為楚國在周昭王時期的反叛埋下了禍根。
去世
周康王去世,享年五十七歲,其子周昭王繼位。周昭王統治期間,西周國力開始走向衰落。
評價
周康王與其父周成王統治期間,百姓生活和睦,天下太平,歌功頌德之聲四處興起,「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相關條目
• 周成王
• 成康之治
• 大盂鼎
• 小盂鼎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
來源條目。
King Kang of Zhou (周康王; died 996/78 BC), personal name
Ji Zhao, was the third king of the Chinese
Zhou dynasty. He was a son of his predecessor,
King Cheng. The dates of his reign are 1020–996 BC or 1005–978 BC.
King Kang followed his father's policy and expanded the Zhou territory in the north and west. He also repressed a rebellion in the east. Life prospered in the Zhou dynasty under King Kang's rule.
His was succeeded by his son, King Zhao.
顯示更多...: Family Queens Sons Ancestry
Family
Queens
• Wang Jiang, of the Jiang clan (王姜 姜姓), the mother of Crown Prince Xia
Sons
• Crown Prince Xia (太子瑕; 1027–977 BC), ruled as King Zhao of Zhou from 995–977 BC
Ancestry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
來源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