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數據維基 -> 閩書
閩書[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ctext:939283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其子何九轉病故,媳婦王承靜自盡殉節,何喬遠精神受到嚴重打擊,開始撰述《閩書》。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成書。
《閩書》一書分二十二門,即《分野》、《方域》、《建置》、《風俗》、《版籍》、《扞圉》、《前帝》、《君長》、《文蒞》、《武軍》、《英舊》、《方技》、《宦寺》、《方外》、《閨閣》、《島夷》、《靈祀》、《祥異》、《萑葦》、《南產》、《蓄德》、《我私》。由於《閩書》體例的獨特性,引發不少爭議,特別是不為朱熹立世家,不為當時官員所喜。崇禎元年(1628)三月,熊文燦出任福建巡撫,對《閩書》有興趣,「以師之志,不異乎聖人」,決定資助其出版,並要求何氏補寫萬曆四十四年至萬曆四十八年之事跡。崇禎二年,終於完成所有補修工作,得以刊印,共一百五十卷。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鄭開極《福建通志》即承襲于《閩書》。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 | 引用次數 |
---|---|
四庫未收書提要 | 1 |
明史 | 1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6 |
千頃堂書目 | 1 |
十國春秋 | 1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