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十五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會試第八十二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進士。授河南滑縣知縣,有強盜假裝錦衣衛,企圖勒索張佳胤,反被張所制服。擢戶部主事,改兵部職方司主事,遷禮部郎中。以風霾考察,謫陳州同知。歷遷山西蒲州知州。
嘉靖四十三年八月升河南按察司僉事,四十四年七月調雲南提學僉事。隆慶元年二月升廣西左參議,三年六月升河南副使,四年十一月升陝西布政司右參政兼僉事、管理糧餉,五年五月升山西按察使。
隆慶五年(1571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等處地方、總理糧儲提督軍務。萬曆二年二月被劾,調任南京衙門,回籍聽用。
萬曆四年起任南京鴻臚寺卿,四月升南京光祿寺卿,十二月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荊等關,丁母憂歸。七年(1579年)六月以原官巡撫陝西地方,八月改巡撫宣府,九年四月升兵部右侍郎。十年三月杭州東西二大營發生兵變,毆打巡撫吳善言,張佳胤繼任浙江巡撫,定馬文英、劉廷用之亂。十一年八月升兵部尚書協理京營戎政,九月又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總督薊遼。十三年五月加太子太保,閏九月召回兵部理事,賜一品誥命。十四年十二月被彈劾乞休,遂准致仕歸。萬曆十六年(1588年)病卒,贈少保。天啟初,謚襄憲。《明史》有傳。
著作
張佳胤工詩文,為明代文壇「嘉靖後五子」之一。有《崌崍山房集》。
家族
曾祖張逈、祖張曰巽、父張文錦。母沈氏,封太恭人。重慶下。兄宗胤;弟錫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