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九十九

《卷九十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唐㑹要卷九十九
3
宋 王溥 撰
4
東謝蠻
5
在黔州之西數百里,南接守宮獠,西連夷子,北至白蠻,土宜五榖,無字,刻木為契,散在山谷,依樹為居,無税賦之事,皆自為生業,刀劍不離身,男女椎髻以緋束之,後垂向下,其首領謝元深,世為豪長,謝氏一族,法不育女,自云髙姓,不可下嫁也。
6
貞觀三年,元深入朝,冠烏熊皮冠,若今之髦頭,以金絡額身,披毛帔,韋皮行幐而著履中書侍郎顔師古奏言:「昔武王時,天下太平,逺國歸欵,國史習其事,為王㑹篇,今萬國来朝,至如此輩章服,實可圗寫,今請撰為王㑹圖」。從之以其地為應州,拜元深刺史,𨽻黔州都督府。又有南謝首領謝強與西謝蠻連接,共元深俱來朝,拜為南夀州刺史,後改為荘州。
7
貞元十三年正月,西南蕃大豪長正議大夫、檢校蠻州長史、繼襲蠻州刺史、資陽郡開國公、賜紫金魚袋宋鼎,左右大首領、朝散大夫、前檢校邛州刺史、賜紫金魚袋謝汕,左右大首領、繼襲攝蠻州巴江縣令、賜紫金袋宋萬傳,界首子弟大首領、朝散大夫、䍧州録事參軍謝文經。黔中經畧招討觀察使王礎奏:「前件刺史,建中三年一度朝賀,自後更不許隨例入朝,今年懇訴,稱州接䍧牱,同被聲敎,獨此排擯,竊自慚恥。謹遣隨䍧牱等朝賀,伏乞賜優諭,兼同䍧牱刺史授官。其䍧、牱、蠻兩州,戶口殷盛,人力強大,鄰側諸蕃,悉皆敬憚。請比兩州,毎三年一度朝賀,仍依䍧牱輪環差定,幷以才幹位望為衆所推者,充勅㫖,宋鼎等已改官訖,餘依奏西趙蠻。
8
在東謝之南,其界東至夷子,西至昆明,南至西洱河,山洞深阻,莫知里數。南北十八日行,東西二十三日行。其風俗與東謝同。趙氏世為豪長,有萬餘戶口。貞觀三年,遣使入朝。二十一年,以其地為明州,以首領趙摩為刺史。
9
䍧牱蠻。
10
亦姓謝氏,西至昆明九百里。土氣鬱熱,稻再熟。無徭役,刻木為契,風俗物産與東謝同。
11
貞觀二年,首領謝龍羽遣使朝貢,授䍧牱州刺史,封夜郎郡公。四年十二月,遣使朝貢。
12
開元十年閏五月,大豪長謝元齊死,詔立其嫡孫嘉藝,襲其官封。至十五年,其大豪長趙君道來朝,且獻方物。大厯中,每歲遣使朝貢。及貞元初,朝獻不絶。至七年二月,授其豪長趙主俗官,以其歲初朝貢不絶,褒之也。自七年後至十八年,凡五遣使來朝貢。
13
元和二年五月勅:自今以後,委黔南觀察使差本道軍將充押領䍧牱、昆明等使,至四年正月,又遣使來朝,是月,遣中使魏徳和領其使,幷賫國信物赴䍧牱,仍以璽書賜其王焉。七年十二月,遣使朝貢。九年,復遣使謝注二十人朝貢。十一年正月,遣使來朝,拜其豪長等官,仍賜告身一十六通,遣還。十二月,又遣使二十五人賀正,召對於三殿,仍賜宴及銀器、錦綵等。長慶中,朝貢不絶,寳厯元年十二月,遣使謝良震來朝,自大和五年至㑹昌二年,凡七遣使朝貢,幷賀正皆寵以宴賜,凡外蕃使將至,遣中使郊驛迎勞,既至,恩禮甚厚,將歸亦送,以懐逺人,今悉不書省文也。
14
南詔蠻
15
北與邛州接,部落四千餘戶,山有毒草、沙蝨及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干欄。其人美髪為椎髻。土多女少男為婚者,女氏必先買求男族,貧人無以為嫁,女多賣與富人為婢。俗皆婦執役。其王姓朱氏,號為劍荔王。貞觀三年,遣使內附,以其地𨽻渝州。
16
大厯十四年十月,吐蕃率南蠻二十萬衆來冦,一入茂州,過文川,及灌,且入扶、文,過方維、白壩,一入黎、雅,過卭、郲,連陷郡邑,乃發禁兵四千人及幽州兵馬五千人同討,大破之。
17
貞元十年三月,劍南節度使韋臯奏:「雲南蠻王異牟尋領部落兵馬破吐蕃,幷收鐵橋等以來城壘等,擒吐蕃列土王五人,歸降百姓一十二萬人,約計三萬餘户,大小城一十六所,勅㫖宣付所司」。其年七月,詔賜南蠻異牟尋鑄印,一、用黃金銀為窠,其文曰「貞元冊南詔印」。先是,劍南西川節度使韋臯奏,南詔前遣清平官尹求寛獻所授吐蕃印五,二用黃金,今賜印,請以黃金,從蠻夷所重,從之。九月,南詔又使䝉凑羅棟及清平官尹求寛來獻鐸槊、樂浪人劍及吐蕃印八,䝉凑羅。棟異,牟尋之弟也,既朝,見于麟徳殿,上所賜賚甚厚。其年十月,以南詔朝貢使尹求寛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其餘授官各有差。至十一年九月,異弁尋遣使獻馬六十匹,至十二年,韋臯奏于雅州㑹野路,招受得投降蠻首領髙萬唐等六十九人、蠻約七千、戶、二萬口,兼萬唐等先授吐蕃金字,告身五十片。至十四年十二月,南詔異牟尋遣首望大將軍王邱各等賀正,兼獻方物等。至十九年春正月癸丑朔,上御含光殿受南詔朝賀,以其使楊漠龍武為試太僕少卿,授黎州廓清道蠻首領襲恭化郡王劉志寧試太常卿。
18
永貞元年,南詔遣使趙迦寛來赴徳宗山陵,元和二年八月,授南詔使者,鄧傍傳試殿中監,其年十二月,復遣使朝賀。三年十一月,以南詔異牟尋卒,廢朝三日辛未,以諌議大夫段平仲兼御史中丞,持節充冊立南詔及弔祭使,仍命鑄元和冊南詔印,司封員外郎李逢吉副之。至四年正月,以太常卿武少儀兼御史中丞,充冊立及弔祭使。先是,諌議大夫段平仲充使,朝廷以為諌官不合離闕,因罷平仲使少儀,遂有是行冊,異牟尋之子驃信苴,䝉閣勑為南詔,至七年十二月,南詔遣使朝貢。十年十一月,南詔蠻使楊還竒等二十九人來朝,至十三年四月,劍南西川節度使奏,南詔請貢獻助軍牛羊、奴婢等,上發詔褒之,不進獻。太和三年,宰臣杜元穎鎮守西川,以文儒自髙,不練戎事,南蠻乗我無備,入冦黎州,牧守屢陳,皆不信之。十月,黎州陷,十一月,犯我西川騷,刼玉帛子女而去,即日鄰境以状聞,上大怒,貶元穎為邵州刺史,不入,又貶為循州司馬,命東川節度使郜釗代焉。明年春正月,其王䝉嵯顛,以表自陳請罪,兼䟽元穎過失,國家方事柔逺,尋宥過,自後賦貢不絶。
19
開成四年正月,上御龍徳殿入對朝賀正南詔酋趙莫三十七人,賜官告,幷錦綵、銀器、金銀帶衣服等有差。至五年十二月,上御三殿,對歸國等十六人㑹昌。二年正月,三殿對還,蕃南詔酋望張元佐等二十五人。大中八年二月,南蠻遣進犀牛,詔還之。咸通十年十一月,南蠻驃信坦綽酋龍率衆二十萬冦巂州,定邊軍節度都頭安再榮守清溪闗,為賊所攻,再榮退保太度河北,去清溪問二百里,隔水相射,凡九日,定邊軍節度使竇滂勒兵拒之。十二月,驃信遣清平官十餘人來偽和,與竇滂語,次蠻軍船栰競渡,忠武、武寜兵士結陳抗之,蠻軍稍卻,竇滂懼,將自縊於帳中,徐州將苗全緒止之,滂乃宵遁,全緒乃夜入蠻軍,萬弩亂發,軍中大駭,全緒等保軍而還,蠻軍乗勝進攻西川,朝廷以顔慶復為大渡河制劍南應接等使,將兵數萬與忠武武寜之軍合勢,戰于漢川之毘橋,大㨗蠻軍走解西川之圍。
20
乾符元年十二月,南蠻復冦西蜀,詔河東、河西、山南西道、東川之兵赴援,節度使髙駢奏:「西川新舊軍差已衆,況蠻小醜必易,今已道路﨑嶇,館驛窮困,更有軍頓,立見流移,其左神䇿、長武鎮、鄜州、河東所抽兵中,人數不少,況備辦軍食,費損尤多,又縁三道鎮書扼羌戎,邊鄙未寜,望不差發」。詔除河東路兵士,令竇瀚不要差發外,餘三處兵士,委髙駢到日分布驅使。三年十一月,邕州節度使辛讜奏南詔遣使段琷寳等四人通和,詔令答使,許之。至五年七月,讜遣從事徐雲叟通和,凡水陸四十七程,至善闌府,遇驃信華言君上也逰獵尚去雲南一十六程,敘好而還,進南詔錄三卷。
21
東女國。
22
西羌之别種以西海中有女國,故稱東女國也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党項接隔女羅蠻及白狼夷,有十八餘城,王所別居名康延州,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戶口四萬,女王號為賔,就有女官,號曰髙霸,評議國事,在外官寮,並男夫為之,五日一聽政,女王若死,國中多歛錢,動至數萬,更于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為大王,小者為小王,若大王死,則小王繼立,或姑死而婦繼無簒奪,所居皆起重屋,王至九層,國人至六層。其王服青毛裙,下領衫,其袖,委地重女,而輕丈夫文字同于天竺,以十一月為正,毎歲至十月,令巫者賫酒殽詣山中,散糟麥于空,大呪呼鳥,俄頃,有鳥如雉,飛入巫者杯中,因剖其腹視之有一榖,來歲必登,若有霜雪,必多異災,其俗信之,名為鳥卜。武徳中,女王湯滂氏遣使貢方物。永徽七年正月,其國遣女使髙霸、黎文幷其主男三盧等來朝。
23
垂拱五年,其王歛臂遣大臣湯劔左来朝,仍請官號,則天,拜歛臂為左衛員外將軍,仍以瑞錦制蕃服賜之。天授三年,其主俄琰兒爾來朝。萬歲通天元年,又遣使來朝。
24
開元二十九年十二月,其王趙曳夫遣子獻方物。天寳元年五月,命有司宴之于曲江,令宰臣以下同宴,又封曳夫為歸昌王,授左金吾衛大將軍,賜其子帛八十匹,放還。後復以男子為王。
25
貞元九年,其王湯立悉與哥鄰國王董臥庭、白狗國王羅陀忽逋租、國王弟鄧吉、知、南水國王姪薛尚悉曩、弱水國王董辟和、悉董國王湯息賛、清逺國王蘇唐磨、咄霸國王董藐蓬,各率其種落詣劍南西川內附,其哥鄰等國皆散居西山。弱水王即國初,女國之弱水部落,其悉董國在弱水之西,故亦謂之弱水。西悉董王舊皆分𨽻邊郡,祖父例授將軍、中郎、果毅等官,自中原多故,皆為吐蕃所役屬,其部落者大不過二三千,各置縣令數人理之,土有絲絮,歲輸于吐蕃,至是立悉與之同盟,相率獻欵,兼賫天寳中國家所賜官告,共三十九通以進。節度使韋臯處其衆于維、霸、保等州,給以種糧耕牛,咸樂生業,立悉等數國王自來朝,召見于麟徳殿,授立悉銀青光祿大夫、歸化州刺史。鄧吉,知試大府少卿、兼丹州長史。薛尚悉曩試少府少監、兼霸州長史,董卧庭行至綿州,卒,贈武徳州刺史,命其子利羅為保寜都督府長史,襲哥隣國王,立悉妹乞悉漫,頗有才智,從其兄来朝,封和義郡夫人,其大首領董臥卿等皆授以官。俄又授女國王兄湯厥銀青光祿大夫、試太府卿。清逺王弟蘇厯顛銀青光祿大夫、試衛尉卿、南國王,薛莫庭及湯息讃、董藐蓬、女國唱後湯佛庭美、王鉢南郎唐,並授銀青光祿大夫、試太僕卿。其年,西山松州羌王等二萬餘戶相率內附,其粘信部落主董夢葱、龍諾部落主董辟忽,皆授試衛尉卿,立悉等並赴明年元㑹訖,賜以金帛,各遣還。八月,詔加韋臯統押近界諸蠻及西山國使,其部落至今猶代襲刺史等官,然亦潜通吐蕃,故謂之「兩面羌。
26
婆利國。
27
婆利國者,南荒之國也。在林邑東南,海行可萬里。其地延袤數千里,暑熱恒如國中之盛。夏榖一歲再熟。王姓刹,利邪伽,名䕶路那婆,世有其位。人皆黒色,穿耳附璫。其王戴花飾以真珠,瓔珞,身坐金牀,行則駕象,鳴金擊鼓吹蠡。
28
貞觀四年四月,使至婆利界,有羅刹國,其人極陋,朱髪黑身,獸牙鷹爪,特與林邑人作市,已夜而自掩其面,其國出火珠,狀如水晶,日正午時,以珠承影,取艾衣之,即火出。其年,林邑國來獻,云羅刹國得之,或云出師子國,其國在西海之中,出竒寳,商人到則不見,但署寳物,價直置于洲上,商人依價貨之而去,以其多子,故以為國名。
29
倭國
30
古倭奴國也,在新羅東南,居大海之中,世與中國通。其王姓阿每氏,設官十二等,俗有文字敬佛法,椎髻無冠帶。隋煬帝賜衣冠,令以錦綵為冠飾,衣服之制,頗類新羅,腰佩金花,長八寸,左右各數枚,以明貴賤等級。貞觀十五年十一月,使至,太宗矜其路逺,遣髙表仁持節撫之,表仁浮海,數月方至。自云路經地獄之門,親見其上氣色蓊鬱,又聞呼呌鎚,鍜之聲甚可畏懼也。表仁無綏逺之才,與王子争,禮不宣,朝命而還,由是復絶。
31
永徽五年十二月,遣使獻琥珀、瑪瑙、琥珀、大如斗、瑪瑙,大如五升器。髙宗降書慰撫之,仍云:「王國與新羅接近新羅數為髙麗、百濟所侵,若有危急,王宜遣兵救之。倭國東海嶼中,野人有耶古波、耶多尼三國,皆附庸於倭,北限大海,西北接百濟正,北抵新羅,西南與越州相接,亦頗有絲綿出瑪瑙,有黃、白二色,其琥珀好者,云海中湧出。
32
咸亨元年三月,遣使賀平髙,麗爾後繼來朝貢。則天時自言其國近日所出,故號「日本國」,蓋惡其名,不雅而改之。
33
大厯十二年,遣大使朝楫寜,副使聰逹朝貢。建中元年,又遣大使真人興能、判官調,揖志自明州路奉表獻方物真人,興能蓋其官名也,風調甚髙,善書翰,其本國紙似蠒而𦂳滑,人莫能名。
34
貞元十五年,其國有二百人,浮海至揚州市易而還。永貞元年十二月,遣使真人逺誠等來朝貢。開成四年正月,遣使薛原朝常嗣等来朝貢,大羊同國。
35
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闐,東西千里,勝兵八九萬,結髪氊裘、畜牧為業,地多風雪,氷厚丈餘,物産與吐蕃同,無文字,但刻木結繩而已,豪長死,抉去其腦,實以珠玉,剖其五臓,易以黄金鼻銀齒,以人為殉,卜以吉辰,蔵諸巖穴,他人莫知其所,多殺牸牛草馬以充祭。其王姓姜葛,有四大臣,分掌國事,自古未通中國。貞觀五年十二月朝貢使,至十五年,聞中國威儀之盛,乃遣使朝貢,太宗嘉其逺來,以禮答慰焉。至貞觀末,為吐蕃所滅,分其部衆,散至隟地。
36
烏羅渾國。
37
盖後魏烏洛侯也。今亦謂之烏羅䕶,東與靺鞨南與契丹,北與烏丸為鄰,風土與靺鞨同。
38
貞觀六年,朝貢使至。
39
女國
40
在蔥嶺之西,以女為王,每居層樓,侍女數百五日一聴政,其王若死,無女嗣位,國人乃調歛金錢,還于死王之族,買女而立之,其俗貴女子、賤丈夫婦人為吏職,男子為軍士、女子貴者,則多有侍男,男子貴不得有侍女,雖賤庻之女,盡為家長,猶有數夫焉,生子皆從母姓,男子披髪,以青綠塗面,婦人辮髪而縈之土,宜六畜,多駿馬。貞觀八年十二月,朝貢使至。
41
石國
42
石國,其俗善戰,多良馬。西北去𤓰州六千里。貞觀八年十二月,朝貢使至。
43
顯慶三年,列其地噉羯城為大宛都督府,仍以其王職吐屯攝舍提於屈昭穆為都督。
44
開元初,其蕃王莫賀咄吐屯有功,封為石國王,加特進,尋又冊為順義王。二十九年,其王伊吐屯屈勒遣使上表曰:「臣自干代以來,於國忠赤祇如突厥騎施可汗忠赤之中部落安帖後背天可汗,腳底大起。今突厥屬天可汗在于西頭為患,惟有大石,莫踰突厥。伏乞天恩不棄突厥部落打得大石諸國,自然安帖。天寳初,累遣朝貢,至五年,封其王子那俱車鼻施為懐化王,幷賜鐵劵九載。安西節度使髙仙芝奏其王蕃禮有虧,請討之,其王約降,仙芝使部送去,開逺門數十里,負約以王為俘獻于闕下斬之。自後西域皆怨,仙芝所擒王之子西走,大石,引其兵至怛羅欺城,仙芝軍大為所敗,自是西附于大石。
45
寳應二年及大厯七年,並遣使朝貢吐火羅國。
46
在葱嶺之西數百里,與揖怛離居勝兵五萬。國近吐蕃多男子,少婦人,故兄弟通室,婦人五夫則首戴五角,十夫則首戴十角,男子無兄弟,則與他人結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則終身無婦矣,被服文字與于闐畧同。其有屋類,頗黎山南岩穴中有神馬,國人毎牧馬于其側,産名駒汗血馬,北界接西域大宛之地。
47
貞觀九年五月,朝貢使至。
48
永徽元年,獻大鳥,髙七尺,其色𤣥,足如蛇鼓,翅而行三百里,能噉鐵,夷俗謂之駝鳥。三年,其葉䕶那火烏涅波奉表告立髙宗,遣置州縣,使王名逺到其國所,以理阿緩大城為月氏都督府,仍分其小城為二十四州,以烏涅波為都督。五年,烏涅波遣子伊室達官弩來朝。龍朔元年,授烏涇波使持節月支等二十五州諸軍事、月支都督。
49
麟徳二年,遣其弟祖紇多獻瑪瑙燈樹,兩具髙三尺餘。開元七年,其葉䕶支汗那帝賖上表獻吐火之人,暮闇,請加試騐。八年,獻名馬,及䮫至十二年,遣使獻神藥乾陀婆羅等二百餘品,十七年冊,其首領骨咄祿頓達度為葉䕶,其年,葉䕶遣使獻須那伽,帝釋麥。十八年,遣使獻紅頗梨、碧頗梨青、瑪瑙金精及質汗等藥。天寳八載,其葉䕶失理忙伽羅遣使上表曰:「臣鄰境有一賊號曰:鴹師居在深山,恃其險逺,違背聖化,親附吐蕃,于國內置吐蕃城,投勃律要路與吐蕃擬將兵入境,臣毎憂懼,思破凶徒,望請安西兵馬來助五月,到小勃律,六月到大勃律。伏乞允臣所奏,事若不成,請斬臣七段。縁失蜜王向漢忠赤,特望𠡠書宣殿,使其感恩」。𤣥宗覽表,許之。十二年,又遣使朝貢。
50
乾元元年七月,與西域九國遣兵助國討逆,詔宗令赴朔方行營。
51
曇陵國。
52
即吐火羅之屬國也,居大州中,其風俗土宜與吐火羅同。
53
貞觀十六年,遣使朝貢康國。
54
本康居之苗裔也。其王本姓溫氏,其人土著役屬於突厥,先居祁連之北昭武城,為匃奴所破,南依葱嶺,遂有其地,枝庻強盛,分王鄰國,皆以昭武為姓氏,不忘本也。俗多蒲萄酒,勝兵三千人,深目髙鼻,多鬚髯,生子,必以蜜納口中,以膠置手,內欲其成長,口常甘言,持錢如膠之粘物,習書,善賈争,分銖之利,男子二十,即送之他國,来過中夏,利之所在,無所不至,以十二月為歲首,有婆羅門為其占星候氣,以定吉凶,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潑盛為戯樂。
55
武徳七年,其王屈木支遣使獻名馬。貞觀九年七月,獻獅子,太宗嘉其逺來,使秘書監虞世為之賦。十一月,又獻金桃、銀桃,詔令植于苑。永徽中,其國頻遣使告,為大石所攻,兼徵賦稅。顯慶三年,髙宗遣果毅董寄生列其所居城為康居都督府,仍以其王拂呼縵為都督。
56
萬歲通天元年,則天封其大首領篤沙鉢提為王。鉢提尋卒,又冊立其子泥涅師師。神龍中,泥涅師師卒,又冊立其子突昏。
57
開元初,屢遣使獻鏁子甲、水晶珠、越諾及侏儒人胡旋女子兼狗豹之類。十九年,其王烏勒王表請封其子咄曷為曹國王,黙啜為永國王,許之。二十七年,烏勒卒,遣使冊咄曷,襲其父位。
58
天寳三載,又封為欽化王,其母可敦封為郡夫人。十一載、十三載,並遣使朝貢。
59
盤盤國。
60
在林邑東南海曲中,與狼牙之修國為隣,習俗與扶南畧同,以路逺不與中國通,梁大同時來朝貢。貞觀九年,朝貢使至。
61
朱俱婆國
62
在葱嶺之北二百里,勝兵三千人。其俗崇飾佛法,文字同於婆羅門西,與盤陀為鄰。去𤓰州三千八百里。貞觀十一年十二月,朝貢使至。
63
甘棠國
64
在大海之南,崑崙人也。貞觀十年,與朱俱婆朝貢同日至,太宗謂羣臣曰:「南荒西域,自逺而至,其故何哉?」房𤣥齡曰:「當中國乂安,帝徳遐被也」。太宗曰:「誠如公言,向使中國不安,何縁而至?朕何以堪之?觀此蕃使,益懐畏懼,所望公等匡朕不逮也。罽賔國。
65
在葱嶺之南,其地有涇水,皆南流,注于南海。人皆乗象,土宜種稻,多甘蔗、葡萄、草木,凌寒不死,尤信佛法。南去舍衛國三千五百里,罕通上國,聞中夏有聖君,故遣使来朝。
66
貞觀十一年,遣使至,上謂長孫、無忌曰:「朕即位之初,有上書者,或言人主必須威權獨運,不得委羣下,或欲耀兵振武,攝服四夷,維魏徵勸,朕偃武興文,布徳施惠,中國既安,逺人自服,朕從其語,天下大寜,絶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重譯,相望于道路,此皆魏徵之力也,朕之任用,豈不得人?」二十二年,其國遣使獻俱物頭花丹白相,問其香逺聞。
67
永徽二年,獻褥特䑕,喙尖尾赤,能食蛇。顯慶三年,訪其國俗云:「王始祖磬薛,今王曰曷襭,支父子傳位已十二代」。其年,列其城為修鮮都督府。龍朔初,授其王修鮮等十一州諸軍事兼修鮮都督。開元七年,遣使獻《天文經》及《秘要藥方》。八年,詔遣冊其王為葛羅達支特勒。二十七年,其王烏散特勒灑以年老,上表請嫡子拂䔉罽婆罽嗣位,許之,仍降使冊命。天寳四載,又冊其子㪍匐凖為襲罽賔及烏萇國王,仍授右驍衛將軍。
68
乾元元年,又遣使朝貢,流鬼國。
69
去京師一萬五千里,邊北海多溫澤,有漁鹽之利,地氣沍寒,毎堅氷之後,以木廣六寸,長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踐層氷,遂及奔獸,俗多狗,以其皮毛為裘褐,勝兵萬人,南與萬設靺鞨鄰接,未嘗通聘中國。
70
貝觀十四年三月,重譯而來朝,貢史國。
71
居近獨莫水北,與康國同域,中有神祠,毎祭羊十口,自隋以來,國漸強盛,乃創置使為城郭,都邑二萬餘家。貞觀十六年正月,朝貢使至。
72
顯慶三年,遣果毅董寄生列其所治為祛、沙州,以其王昭武失阿曷為刺史。
73
開元十五年,其王阿忽必多延屯遣使獻胡旋女子及豹。二十七年,多延屯卒,冊立其子阿忽鉢為王。二十九年,其王斯謹提立首領勃帝,未施朝貢。天寳中,詔使其國為來成國,其那色波國亦謂之「小史國」,為「史國」,役屬拂菻國。
74
一名大秦,在西海之國北,東南與波斯接,地方萬里,列城四百,邑居連屬,其宮室柱梲,多以水晶琉璃為之,有貴臣十二,共理國正事,常使一人將嚢隨王車,百姓有事者,即以事投嚢中,王至宮省,發理其枉直,其王無常人,簡賢者立之,國有災異,及風雨不時即廢之。有鳥似鶴,其毛綠色,常在王邊倚枕上坐,每進食有毒,其烏輒鳴,戶十萬餘,南臨大海,城東面有一大門,髙二十丈,飾以黃金,凡有大門三重,第二大門之樓,懸一金秤,以金丸十二枚,係于衡端以候日之十二,時焉,為一金人,其大如人,立於側,毎至一時,其金丸輒落,鏗然發聲,金人即應聲引唱,以紀日時,毫釐無差,其殿以瑟瑟為柱,黃金為地象,牙為門扇,香木為棟梁,無瓦,以白石,末塗屋上,如玉石焉。盛夏之時,引水潛上,屋四簷,飛溜激氣成,凉風有羊生于土中,其國人候其欲萌,乃築墻以院之,防外獸所食,然其臍與地連,割之則死,惟人著甲走馬,及擊銅鼓以駭之,其羊驚鳴而臍絶,便逐水草,諸珍寳多出其國,隋焬帝常欲通之,竟不能致。貞觀十七年,其王波多力遣使獻赤頗璃石、綠金精等物,後臣大食國。
75
乾封元年,遣使獻底陀伽。大定二年,復遣使朝貢。開元十年正月,遣吐火羅大首領獻獅子二、羚羊二。四月,又遣大徳僧來朝。
76
烏萇國
77
在中天竺南,一名烏枝那,地方千餘里,百姓殷實。人性懦弱,頗詭詐,尤工禁呪之術。篤信佛法,與天竺同,而天竺不及之,自古未通中國焉。
78
貞觀十六年十一月,朝獻使,至開元八年四月,遣使冊立其王,時大食東與烏萇隣境,扇誘為虐,其王與骨咄王俱位,王皆守節不應,亦潛輸欵誠,𤣥宗深美之,故並降冊命。
79
陀洹國
80
吐火羅西北,其王姓察失利,字婆那。其國海行五月至廣州。土無蠶桑,以白疊朝霞布為衣榖,有稻麥。俗皆樓居,謂之「干欄。父母死,停喪在室,輒數日不食。燔屍之後,男女並剔頭臨池先浴,然後進食。
81
貞觀十八年,遣使來朝貢。
82
唐㑹要卷九十九
URN: ctp:ws11302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