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54284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舊五代史
條件: 提到「尚書左丞
Total 1

明宗紀二

6
六月戊子,前襄州節度使李紹珙起復,依前襄州節度使,仍復本姓名曰劉訓。以皇子河中留後從珂河中節度使,百僚表賀。以翰林承旨兵部尚書知制誥盧質檢校司空荒,皆天也;法制與悖亂,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充同州節度使己丑,以使部尚書、判太常卿李琪御史大夫;以禮部尚書崔協太常卿、判吏部尚書銓事;以御史中丞崔居儉兵部侍郎;以太子賓客蕭頃禮部尚書。中書奏:「請以九月九日皇帝降誕日為應聖節,休假三日。」從之。故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尚書令齊王張全義太師,以前尚書右丞崔沂尚書左丞丙申,新州留後張庭裕、雲州留後高行珪並正授本軍節度使。丁酉,詔曰:「四夷來王,歷代故事,前後各因強弱,撫制互有典儀。大蕃須示于威容,即于正衙引對;小蕃但推于恩澤,仍于便殿撫懷。憲府奏論,禮院詳酌,皆徵故實,咸有明文。正衙威容,未可全廢;內殿恩澤,且可常行。若遇大蕃入朝,即準舊儀,于正殿排比鋪陳立仗,百官排班,于正門引入對見。」時百僚入閣班退後,卻引對朝貢蕃客,御史大夫李琪奏論之,下禮院檢討,而降是命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