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

《卷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一伏羲氏在位一百十五年,傳十五世。
3
太昊,伏羲氏。
4
帝生于成紀,帝母居于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紀。華胥《古國寰宇記》,藍田縣有華胥氏陵。成紀故城在今甘肅秦州秦安縣。以木徳繼天而王,故風姓有聖徳,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5
都陳《左傳》,陳太昊之墟。鄭樵《通志》伏羲都陳宛邱城是也。 宛邱,今河南陳州府治是始畫八卦。
6
帝徳洽上下有龍馬,說文:龍鱗,䖝之長。玉篇:馬,武獸也。此馬身而龍鱗,故曰龍馬。負圗出于河,孔安國書傳: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朱子河圖論圖之位,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居乎東,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中。乃仰觀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中,觀萬物之宜,始畫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為卦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徳,而卜筮自此生焉。劉恕通鑑外紀:伏羲徳洽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則而象之,乃作易說。本禮緯舍文嘉、羅泌路史、鄭樵通志皆因之。考易大傳:河出圖,洛出書,漢孔安國、劉向父子、班固俱以河圖授羲、洛書,錫禹、宋邵子、朱子並同。今依書傳朱子為據,餘說皆不取。敎民佃漁畜牧。
7
民處草野,逐捕禽獸,茹毛飲血。帝始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伏羲」。養犧牲以充庖㕑,故又曰庖犧」。
8
以龍紀官
9
因龍馬之瑞,故以龍名官,號曰龍師,春官為青龍又曰蒼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黒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偽三墤伏羲以共工為上相,栢黃為下相,朱襄為飛龍氏,昊英為潛龍氏,大庭為居龍氏,渾沌為降龍氏,隂康為土龍氏,栗陸為水龍氏,命官之名與後十五世帝號多同,今不取,作《書契。
10
上古結繩以紀事,帝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11
作甲厯
12
帝始立周天厯度,以定日月列星分度,見晉書天文志。乃作甲厯、日月、嵗時,日主晝月主夜,日月相逐,積三百六十晝夜為一嵗。說見周髀算經。自此而生焉。外紀伏羲有甲厯五運。通志:甲厯起于甲寅。王應麟曰:甲寅之說,葢本通厯。考「大撓」始作甲子,若伏羲時已干支相配,黃帝又何必命官重作乎?今不取。
13
制嫁娶:
14
民男女無別,帝制嫁娶以儷音麗,偶數。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凟。
15
造琴瑟。
16
斲桐為琴,繩絲為絃,絃二十有七絙古登切桑,為三十六絃之瑟而樂音,自是興焉伏羲樂曰立基,亦曰扶來。載《孝經》、《鈎命訣》,今不取
17
帝崩,塟于陳太昊陵在今陳州府懐寧縣西北帝神靈首出,開物成務,立極萬世,在位一百一十有五年而崩,傳十五帝,曰女媧氏佐太昊,正婚姻,以重萬民之判,是為神媒。太昊沒,共工氏作亂,女媧誅之以治天下,命臣隨作笙簧以通殊風。娥陵制:都良筦以一天下之音,破五十絃之瑟為二十五絃,而樂以和栢皇氏,中央氏亦曰中皇、大庭氏具,膺錄也。三辰増輝,五鳯異色,都于曲阜,故魯有大庭氏之庫,亦曰朱顔氏、栗陸氏驪連氏亦曰昆連、渾沌氏亦曰混敦,赫胥氏其時之民,鼔腹而㳺,舎哺而嬉,晝動夕息,渇飲飢食,莫知作善而作惡也,尊盧氏昊英氏又曰子英,有巢氏上古聖人敎民巢居,及其久也,木處而顛,有聖人教之,編槿而廬,緝雚而扉,革有巢之化,故亦號有巢氏朱襄氏又曰子襄、葛天氏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其作樂也。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是謂廣樂,隂康氏無懐氏其民廿食而樂居,懐土而重生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命之曰無懐氏之民,凡一千二百六十年而神農氏作。
18
神農氏在位一百四十年,傳八世,合五百二十年
19
炎帝神農氏
20
帝起于烈山,帝母曰安登,有神龍之感而生帝于烈山。 烈山,一名厲山,在湖北徳安府隨州北。荊州記:厲郷縣有石穴。昔神農生此,世謂之神農穴。故亦曰烈山氏,長于姜水。在今陜西鳳翔府岐山縣東。《水經注》:岐水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故以姜為姓,以火徳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
21
都陳遷曲阜。皇甫謐《帝王世紀》:炎帝都于陳,又徙魯。《元和志》:曲阜,古炎帝之墟。曲阜,今縣,屬山東兖州府。
22
以火紀官。
23
春官為大火,夏官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中官為中火。
24
初藝,五穀。
25
民茹草木,食禽獸,不知耕稼。帝因天時相地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教民藝五榖而農事興焉。
26
始制醫藥。
27
民有疾病,未知藥石,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復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趨避,由是民無夭札之患,天下宜之,故號「神農氏。
28
立市㕓
29
列㕓于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30
夙沙氏《英賢傳》,炎帝時侯國來歸。
31
諸侯夙沙氏叛,煑海為鹽《說文》:古者夙沙煑海,始謂之鹽。不用。帝命其臣箕文諫而被殺。帝益修厥徳,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來歸。
32
帝崩于長沙今湖南長沙府之茶鄉今長沙府茶陵州,塟茶陵炎帝陵在今湖南衡州府酃縣西
33
帝興萬世生養之利,法省而不煩,威厲而不試其俗,樸重端慤,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従。在位一百四十年而崩,傳八世譙周曰:自神農至榆㒺,相承八代。曰:「帝臨魁。炎帝子在位八十年。帝承,帝臨魁子,在位六十年。帝明帝承子,在位四十九年。帝宜帝明子,在位四十五年。帝來帝宜子在位四十八年。帝裏帝来子又曰帝居在位四十三年。帝榆㒺。帝裏,曾孫神農氏之政,至帝始衰。諸侯攜貳,帝居位之五十五年,諸侯尊軒轅為天子,降封帝于潞。神農氏,遂亾帝。炎帝有別子曰柱佐,帝播種五榖,後世祀以為稷。 裏有孫曰戯。其後有勾龍,為類。頊后土,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後世祀之以配社。凡五百二十年而黃帝氏作。
34
軒轅氏在位一百年
35
黃帝軒轅氏。
36
少典氏神農時諸侯之子母曰附寳,見電光繞斗,感而有孕,生帝于軒轅之邱在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故曰軒轅氏,姓公孫長于姬水,故又以姬為姓,國于有熊即新鄭杜佑《通典》新鄭祝融之墟,黃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故亦曰有熊氏。
37
誅蚩尤史記:索隠,古諸侯號。于涿鹿。山名,在今直隷宣化府保安州南。蚩尤好兵,喜亂,作刀㦸大弩以暴虐天下,兼并諸侯攻炎帝,榆㒺榆㒺,遜居涿鹿,帝乃徴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軍士昬迷帝為指南車以示四方,陳殷曰:車上用子午盤針以定四方,是為指南。遂擒蚩尤而戮之。史記:炎帝欲侵陵,諸侯軒轅乃修徳振兵,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說本大戴禮、五帝徳篇。考左傳,晉文公將勤王,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黃帝,戰于阪泉之兆,然不言其與炎帝戰也。若如戴徳,史遷所云,則放伐之事,軒轅已先行之成湯,何必更有慙徳!且三戰得志,其文尤不雅馴,今不取。諸侯尊帝為天子。
38
帝自涿鹿還,諸侯咸尊帝為天子以代神農氏,因有土徳之瑞,色尚黃,故號曰黃帝。
39
以雲紀官
40
帝初受命,適有雲瑞,乃以雲名官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黒雲,中官為「黃雲,立六相暨史官。
41
帝舉風后太昊之裔,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鴻《史記封禪書》:鬼臾蓲,號大鴻容臾。蓲,音 ,邱以治民,命蒼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制六書。
42
蒼頡觀鳥獸蹄迒之跡,體類象形而制字字有六義:一曰象形,謂日月之類,象形體而為之也。二曰指事,謂上下之類。人在一上為上人,在一下為下,各指其事以為之也,三曰㑹意謂武信之類,止戈為武,人言為信㑹,合人意也四曰轉注謂考老之類,左右相轉以為言也,五曰諧聲謂江、河之類,皆以水為形,以工可為聲也六曰假借謂令長之類,一字兩用也,使天下義理必歸文字,天下文字必歸六書。循蜚紀以蒼頡為史皇,又言剏成文字,天為兩粟,鬼為夜哭。其說迂怪,今不取
43
制陳法。
44
帝衍握竒亦作機之法《太平御覽》:風后為黃帝衍《握竒圖》,設五旗軍中所建,具五方之色、五麾牙,旗也。以牙為飾,亦具五色,見出軍訣,六毒與纛同。軍中,大旗也,而制其陳熊山獸,春出冬蟄、羆似熊多力、貔豹屬,出貉國、貅猛獸貔類,以為前行路史注此言勇鋭之士,鵰鷙鳥似鷹而大、鶡毅鳥似雉隨陽之鳥鷂属即晨風,以為左右《路史注此言旗之所繪。又命岐伯作鐲形如小鐘以節鼓、鐃似鈴無舌以止鼓革音之器為羣,音長、角形如筒,軍中所吹、靈鞞騎上鼓、神鉦今之銅鑼,以揚徳而建武。
45
立占天官。
46
帝設靈臺,立五官天地、神民,物類之官,以敘五事,命鬼臾蓲、占星、羲和、占日、尚儀、占月、車區、占風。
47
作甲子
48
帝命大撓探五行之情,占斗柄即斗柄東北第七星也所建《史記天官書》,「攝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始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謂之幹子,丑、寅、夘、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謂之枝枝,幹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納音
49
作蓋天即渾天儀及調厯黃帝,厯名命容成作,葢天以象周天之形,因五量起于黃鐘之龠,合龠為合,以十乗之為升斗斛,是為嘉量,定五氣五行之氣,起消息皇侃曰:「陽生為息,隂死為消」。察發斂孟康曰:「春夏為發,秋冬為斂」。以作調厯。嵗紀甲寅日紀甲子,而時節定。是嵗己酉朔旦,日南至,而獲神䇿神蓍也,乃迎日推䇿推算以逆知時日,造十六神,厯積斜音餘,分以置閏,配甲子而設蔀至朔同在日首謂之蔀。于是時恵而辰従定算數即九章算法
50
命𨽻首定數以率其羡,要其㑹而律即律吕數因律起律以數成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長短、量注見上、衡所以任權而平銖。兩斤,石鈞之輕重,由是成焉。
51
造律呂,作《咸池》之樂。
52
帝命伶倫取竹嶰谿之谷昆侖之北谷,㫁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律之最長者,制十二筩以聴鳳靈鳥五采而文其雌凰凰之鳴,其雄鳴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損益相生下生者,三分損一,上生者三分益一為六律。黃鍾、太簇、姑洗、㽔、賓、夷則無射,陽管為律。六呂,大呂、應鍾、南呂、林鍾、仲呂、夾鍾,隂管為呂。又命榮猨鑄十二鐘金音之器以協月筩,于是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徴羽播之以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命大容作雲門、大卷之樂,中春之月,乙卯之辰,日在奎西方。奎十六星,天之武庫始奏之,命曰《咸池》。
53
作冕旒,冠有旒曰冕,垂玉曰旒。正衣裳。
54
帝作冕,垂旒充纊細,綿也,為元衣黃裳,以象天地之正色。旁觀翬翟草木之華,乃染五采為文章,以表貴賤,作器用。
55
命甯封為陶正赤,將為木正,以利器用,揮作弓,夷牟作矢,以威天下,又命共鼓化,狐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邑夷作車,以行四方,服牛乗馬,備物致用,而天下利矣。
56
作合宮。
57
帝廣宮室之制,遂作合宮又曰明庭,以祀上帝,享百神而敷政焉。
58
作貨幣。
59
范金五色之金為貨,制金刀錢,名也,立五幣金刀,泉布帛,以制國用。
60
作《內經》。
61
帝察五氣燥,濕寒溫涼立五運甲巳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洞性命紀,隂陽咨于歧伯而作《內經》,復命俞跗、雷公察明堂究息脈巫彭桐君處方餌,而人得以盡年。
62
敎民蠶
63
西陵氏之女嫘力追切祖為帝元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瘃音逡。祝,寒瘍也之患,後世祀為先蠶。
64
畫野分州,經土、設井。
65
帝方行天下,《史記》:帝拔山通道,未嘗寧居,遷徙往來,以師兵為營衛。東至海,西至崆峒,山名,在今甘肅肅州髙臺縣西南。南至江注詳後。北逐葷粥,《史記匈奴傳:唐、虞以前,有山戎、葷粥、獫狁,居于北蠻。合符釡山,在今直隷宣化府保安州西南。而邑于涿鹿之阿。《括地志》:媯州有涿鹿故城,本黃帝所都 唐媯州,今保安州是。于是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命匠營國邑,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萬國以和。遂經土設井,言其經界如井字也。以塞爭端立步,六尺為步。制畝步百為畝。以防不足,使八家為井,井開四道而分八宅。井一為鄰,鄰三為朋,朋三為里,里五為邑,邑十為都,都十為師。師十為州,分之於井而計于州,故地著猶言土著。而數詳。
66
屈軼生于庭鳳,凰巢于閣。麒麟仁獸,毛蟲之長。牡曰麒,牝曰麟。逰于囿,帝順天地之紀,風雨時若,人無夭札,物無疵癘。有草生于庭,佞人入則指之,名曰屈軼。鳳凰巢于阿閣,麒麟逰于苑囿。
67
帝崩于荊山之陽,塟橋山。在今陜西鄜州中部縣西北,亦曰子午山,接甘肅慶陽府真寧縣界,黄帝陵在山上
68
帝採首山在今河南許州襄城縣南之銅鑄三鼎于荊山在今河南、陜州閿鄉縣南之陽,八月既望,鼎成崩焉,其臣左徹感思,取衣冠几杖而廟祀之,帥諸侯羣臣,嵗時朝焉,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疾也,齊速也,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徳配天地,宰制羣動,故民安樂,不使而成,不禁而止,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十有一嵗,有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有四人,曰祁、已、滕、箴、任旬、嬉姞、嬛衣,二姬二酉,別為十二姓,元妃之子,摰嗣位,為少昊氏。
69
金天氏在位八十四年
70
少昊金天氏。
71
名摯亦曰元囂,又曰清陽,已姓黃帝之子,母即嫘祖,感大星如虹,下臨華渚而生帝。自窮桑在曲阜縣北,登帝位,以金徳王天下,故曰金天氏。《史記》:黃帝之子曰元囂,是為青陽,降居江水,不得立。《漢書少昊帝考徳曰:清凊者,黃帝之子清陽也。考少昊之立,見于《左傳》,故《漢書》因之。《史記》之說非是。
72
都曲阜《左傳》,伯禽封于少昊之墟。《帝王世紀》:少昊自窮桑徙曲阜」,以鳥紀官。
73
帝之立也,鳳鳥適至,因以鳥紀官鳳鳥杜預《左傳》注鳯知天時。氏為厯正、元鳥燕也。春分來,秋分去,氏司分伯趙伯,勞也。夏至,鳴冬至止,氏司至青鳥鶬,鷃也。立春鳴立,夏止,氏司唘丹鳥鷩,雉也。立秋來,立冬去,氏司閉,是為厯正之四屬。祝鳩鷦鳩孝鳥氏為司徒雎鳩王鳩鷙而有別。氏為司馬鳲鳩鴶鵴,性均平,氏為司空,爽鳩鷹也,性鷙。氏為司冦鶻鳩鶻鵰春,來冬去。氏為司事,是為鳩聚也,民之官又立五雉雉有五種,為五工正賈逵曰:「西鷷,雉主攻木,東鶅雉主塼埴,南翟雉主攻金北鵗雉主攻皮。伊、洛之南為翬雉,主飾五色,利器用正度量以夷平也,民立九扈扈有九種,為九農正賈逵曰:「春扈趣民耕,夏扈趣民耘秋,扈趣民斂,冬扈趣,民蓋蔵棘扈為果,敺鳥行扈,晝為民,敺鳥宵扈,夜為農,敺獸桑扈為蠶,敺雀老扈,趣民收麥,今不得晏起,以扈止也,民無淫。
74
作《大淵》之樂。
75
帝之御世,諸福之物畢至,爰書鸞似鳯多青韋續字源少。昊作鸞鳯書,立建鼓大鼔也,制浮磬林之竒曰:「磬石取至輕者,故謂之浮」,以通山川之氣,合樂以諧人神,和上下,是曰大淵。
76
帝崩,塟于曲阜少昊陵在今曲阜縣東北
77
帝能修太昊之法,象日月之明,故曰少昊。在位八十四年而崩,年百嵗,嗣位為髙陽氏。
78
髙陽氏在位七十八年
79
顓頊,髙陽氏。
80
姬姓,黃帝之孫。黃帝元妃西陵氏,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即瀘水,今名打沖河,源出西畨,逕四川寜逺府之西昌諸縣,與金沙江合,娶蜀山氏是為女樞感瑶光貫月之祥,生帝,帝年十嵗,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初國髙陽今河南開封府杞縣髙陽城是,故號髙陽氏以水徳,王色尚赤。
81
都于帝邱今直隷大名府,開州有濮陽故城。《漢書地理志》:「濮陽,古帝邱、顓頊墟」。。始以民事紀官。
82
以少昊之子重為木正,曰勾芒,該為金正,曰蓐收,脩熈相,代為水正,曰元冥。又以炎帝之後,勾龍為后土,而帝之孫黎為火正,曰祝融,分治五方,是為五官,命重黎治神人。
83
少昊之衰,九黎《尚書正義》:黎氏九人,當時諸侯之為亂者、亂徳民神,雜揉家為巫,史民凟齊盟,災禍薦臻,帝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輕凟,民用安生。
84
以建寅月為厯元。
85
帝作厯,以孟春之月為元,是嵗,正月朔旦,立春,五星㑹于營室,北方營室二星:一曰元宮,一曰清廟。冰凍始泮,蟄蟲始振,雞始三號,天地萬物,莫不應和,故後世稱帝為厯宗。晉書律厯志》:黃帝作調厯。後顓帝以孟春月為元,遂為厯宗。
86
制九州馬端臨《文獻通考》:顓帝創制九州帝始建九州兖、冀、青、徐、豫、荆揚、雍、梁,統領萬國,北至幽陵即幽州,南至交趾即南交,西至流沙在今安西府敦煌縣西南。地理,今釋即古居延澤也。其沙隨風流行,故名,東至蟠木東海中山,日月所照,莫不砥平也四逺皆平而來服屬
87
作《承雲之樂》。
88
命飛龍氏㑹八風,條風明庶,風清明風,景風涼風閻,闔風不周,風廣莫風,是為八風。之音,為圭水之曲,以召氣而生物。浮金効珍,鑄之為鐘,作五基六英》之樂以享上帝,朝羣侯名曰承雲。帝崩,塟于濮陽。濮陽,注見上。顓帝陵在今河南衛輝府滑縣東北。
89
帝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潔誠以祭祀。在位七十八年崩,年九十。一嵗,少昊之孫帝嚳嗣位,是為髙辛氏。
90
髙辛氏在位七十年
91
帝嚳,髙辛氏。
92
姬姓名夋七倫切,少昊之孫,父曰橋極帝,生而神異,自言其名,年十五,佐帝頊,受封于辛,今河南歸徳府商邱縣南有髙辛里。《元和志》:帝嚳初封此,年三十,代髙陽氏為天子,以肇基于辛,故曰「髙辛氏以木徳,王色尚黑」。
93
都于亳,今河南河南府偃師縣西有亳城。《帝王世紀》:契父帝嚳都此」。,作《六英之樂》。
94
命咸黒,典樂為聲歌,名曰「六英。帝崩,塟于頓丘頓丘故城在,今直隷大名府清豐縣西南。帝嚳陵,在今河南衛輝府滑縣東北。帝聰以知逺明以察㣲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恵而信,執中而徧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従服。在位七十年,崩,年百有五嵗。帝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出祀郊禖,見大人之跡,履之震動,有娠,生棄次妃,有娀氏女,曰簡狄春分元鳥降簡狄祈于郊,禖𩾐遺卵,簡狄吞之而孕。生契三妃陳鋒氏女,曰慶都有赤龍之感孕十四月,生堯四妃娵訾氏女曰常儀,生摯。帝崩,摯嗣位《帝王世紀》:摯母于四妃之中班最下,而摯子兄弟年最長,故登帝位。九年,荒淫無度,諸侯廢之,而尊堯為天子,是為陶唐氏。陶唐氏在位一百嵗
95
帝堯陶唐氏。
96
姬姓髙辛氏,次子曰放,勲育于母家伊侯之國今河南汝州伊陽縣,後徙耆亦曰黎,今山西潞安府黎城縣,故曰伊耆氏身長十尺,龍顔日角,眉有八彩,年十三,佐帝摯、封植受封于陶今山東曹州府定陶縣是,又封于唐今直隷保定府,唐縣是,故為陶唐氏年十六。諸侯廢帝摯而尊,為天子以火徳,王色尚白。
97
甲辰,元載帝即位。
98
都平陽,《漢書地理志》:河東郡平陽。應劭曰:堯,都也。平陽故城,在今山西平陽府臨汾縣。命羲和治厯象。
99
羲氏、和氏重黎之後,帝命治厯象授人。時羲、仲居嵎夷東表之地,胡渭《禹貢錐指》,今朝鮮地,理東作,以殷仲春、羲叔居南交交跡之地,地理,今釋今安南國,理南訛化也,以正夏至,和仲居西西極之地,地理今釋流沙以西皆是,理西成以殷仲秋,和叔居朔方北荒之地地理。今釋大漠以北山川攸逺,故稱朔方,以為大界,理朔易朔猶言蘇易,改也,以正冬至乙巳。二載,置閏法。
100
帝既命羲、和治厯、象,四時推候,皆合積一朞,而天有餘度,嵗有餘日,于是又置閏法,嵗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一嵗之常數,日與天會而多五日,有竒為氣,盈月與日會而少,五日有竒為朔虛,合氣盈朔,虚而閏生焉。日月氣候,始參㑹後世章法,三嵗、一閏、五嵗再閏、十有九嵗、七閏為一章。昉于此。金氏履祥曰:「章法雖云氣朔齊,然猶有分秒之餘,至二十七章為會,三會為統,三統為元,積四千六百一十七年,日月皆無餘分,卻得十一月甲子朔子時半冬至,又為厯元矣。
101
置諫鼓,立謗木。
102
置敢諫之鼔,使天下得盡其言,立誹謗之木,使天下得攻其過」。
103
作戒
104
戒曰:戰戰慄慄,日謹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戊申,五載,越裳氏在交阯南。《明史外國傳》:占城國,古越裳地。秦為林邑縣,漢曰象林,晉以後為林邑國,後更號占城來朝。
105
越裳氏重譯來朝,獻大龜蓋千嵗,方三尺餘,背有科斗文記,開闢以來,帝命錄之。時有草生于庭曰蓂莢,十五之前,日生一葉,十五之後,日落一葉,小餘則一葉厭而不落,觀之可以知旬朔。
106
庚戌七載,麒麟逰于郊藪。
107
帝在位七年,民不作忒鴟久《山海經》:蒼梧之野有鴟久注,即鵂鶹。李時珍曰「鴟同鴟,惡鳥也。「久」,《前編》誤作「又」,今改正,逃于絶域麒麟逰于郊藪乙夘。十有二載,巡狩方嶽。
108
帝臨民以十二十二載,巡狩也,一周流五嶽,存鰥寡,賑荒札。一民飢則曰「我飢之一,民寒則曰我寒之一,民罹辜則曰我陷之」。故民戴之如日月,愛之如父母。
109
甲申四十有一載虞舜生。
110
舜之先國于虞《括地志》:故虞城在河北縣虞山之上。酈道元云:堯以女嬪于虞之地也。河北故城在今山西解州平陸縣,系出虞幕《史記》以舜為顓頊五世孫,《路史以五帝中舜獨不出于黃帝,而仍依《史記》以敬康而下為舜之祖。考《左傳》自幕至于瞽瞍,無違命,不言世數及名,今故于幕之下,瞍之上皆闕之。父瞽瞍,盲母握登有大虹之感,生舜于姚墟在今山西蒲州府永濟縣,後居溈汭二水名,在永濟縣首陽山下。南曰溈,北曰汭
111
癸巳五十載,帝逰于康衢。
112
帝逰康衢有童歌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有老人擊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又觀于華華,封人祝曰:「使聖人富夀多男子」。帝曰:「多男多懼,富則多事,夀則多辱。封人曰:天生蒸民,必授之以職,多男而授之職,何懼之有冨而使人分之,何事之有?天下有道,與物皆昌,天下無道,修徳就閒,千嵗厭世,去而上仙乗彼,白雲歸于帝鄉,何辱之?有縣華華山,在今陜西同州府華隂 南
113
癸夘六十載,虞舜以孝聞。
114
舜母早喪,瞽瞍更娶妻,生象象,傲瞍惑後妻,愛少子,嘗欲殺舜,舜盡孝悌之道,日以篤謹。年二十,以孝聞,耕于厯山,即雷首山,今曰中條跨蒲州府永濟諸縣界。人皆讓畔,漁于雷澤,在雷首山下,亦曰雷水。人皆讓居,陶于河濱。今永濟縣北有陶城。寰宇記》:舜陶河濱即此。。器不苦窳,作什器猶言什物于夀邱在今山東兖州府曲阜縣東就時謂逐時以販于負夏。鄭康成曰:衞城。所居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115
甲辰,六十有一載洪水命鯀顓帝長子,駱明之子治之,功弗成,時龍門山名,在今陜西同州府韓城縣東北,未開呂梁亦山名,在今山西汾州府永寜州東北,未鑿河出孟門亦山名,在今山西吉州西南之上,江、淮流通河、江、淮注俱詳後,無有平原髙阜。帝求能治水者四岳掌方岳之官,舉鯀,帝乃封鯀為崇伯,使治之。鯀乃大興徒役,作九仞之城,訖無成功。
116
癸丑七十載,舉舜登庸。
117
帝在位七十載,以子朱嚚,訟不可授,乃詢四岳,求遜位,四岳羣臣咸舉舜,帝亦聞之,于是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內行彌篤,二女執婦道九男皆益篤,帝以舜為賢,乃命以位。金氏履祥曰:書稱帝堯克明峻徳以親九族」,若如《史記》世系,則堯之于舜為同髙祖之族,而直妻以二女,豈得謂之克明峻徳,故知堯、舜不同,出于黃帝也。
118
舜舉八,愷八元,和五典,敘百揆,髙陽氏有才子八人,曰:蒼舒、隤敳、檮戭,大臨、龎降、庭堅、仲容、叔達、 。敳,音皚,檮音稠。戭,音演。天下謂之八愷。髙辛氏有才子八人,曰: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天下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濟其羙」,舜舉之使八愷,主后土以揆百事。八元布五教于四方,於是五典克従而無違教,百揆時敘而無廢事甲寅。七十有一載,舜賔于四門流,四凶族。
119
帝鴻氏黃帝之後有不才子,曰渾沌,少昊氏,有不才。子曰窮,竒顓頊氏,有不才,子曰檮杌。縉雲氏黄帝之官,有不才子曰「饕餐,天下謂之四凶」。舜投諸四裔,于是四門穆穆而無凶人。
120
乙夘七十有二載,舜納于大麓,帝使舜入山林,相視原隰,雷雨大至,衆懼失常,舜行不迷。
121
命舜攝位。
122
帝曰:「咨!爾舜,天之厯,數在爾躬。允執厥中,殛鯀于羽山在今江南海州贛榆縣東,放驩兠堯時,司徒杜預以為即渾沌,說不足據于崇山在今湖南澧州永定縣東
123
命禹治水。
124
鯀既殛死,乃命禹為司空,使續父業禹與益顓頊之裔孫曰女修生大業,大業生大費,是為伯益。稷,即,棄也。同受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禹,乘四載,水乗舟,陸乗車,泥乗輴山,乗樏,行山表木,勞身焦思,以水之患莫大于河,濟次之淮與江又次之,乃先治河始壺口,禹導河自積石而施功,則自壺口始,于是闢龍門,鑿厎柱,自孟津而北,疏為九河之積,石山有二:一曰大積石,即今大雪山,在今青海 西南境,禹導河自此,一曰小積石,在今蘭州府河州西北,古唐□山也。壺口山在今山西,吉州西南龍門注見上。厎柱山在今河南,陜州黃河之中有三門,禹所鑿孟津在河南懐慶府孟縣南,今曰河陽渡。九河曰徒駭,太史馬頰覆鬴胡蘇簡潔、鈎盤鬲津,爾雅疏徒駭,是河之本道東出分為八枝也。瀹濟自沇水,濟之上源為沇,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㑹于汶,見沇水,即濟源,出今河南。懐慶府濟源縣王屋山,既 而伏復出,為東西二池,合流至溫縣,潛行絶河。滎即滎澤,亦曰滎瀆,在今開封府滎陽縣南。陶邱地名,在今山東曹州府定陶縣西南。汶水有五:北汶、嬴汶、柴、汶、牟、汶。其一經流曰大汶,出山東泰安府萊蕪縣,與四汶合流,舊自安民亭合濟導淮自桐栢㑹于泗沂。栢桐柏山在今河南。南陽府桐 縣,淮水出其支山,曰胎簪,泗水出。今山東兖州府泗水縣陪尾山四源並發,故名沂水出。今山東沂州府沂山舊沂入于泗,泗入于淮,今為運道所經,俱已改流,不具載導江自岷山別為沱,過九江㑹于漢,匯為彭蠡,東為中江支。岷山在今四川,茂州及松潘衞連亙數千里。其一 曰羊膞嶺,江水所出。沱有二:一在梁州,今四川成都府之郫江,是一在荊州,今湖北荊州府之夏水是。九江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岳州府接長沙、常徳二府界。沅、漸、辰無敘。酉、湘、資、澧九水滙焉,故曰九江。漢水出今陜西漢中府寧羌州嶓冡山,是為東漢水,至湖北之漢陽入于江。彭蠡即鄱陽湖,在今江西南康府與九江、饒州諸府接界。中江江之經流,漢為北江、彭蠡之支為南江皆注諸海,是為四瀆獨發源而注海曰瀆,四瀆修而民宅土矣北條之水入于河,濟南條之水入于江、淮,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丙辰。七十有三載正月朔,舜受終于文祖。
125
舜受終于帝始祖之廟,以攝位告齊七政。
126
察也,璿璣玉衡以玉為璣,象天之運,轉以璿珠飾之,象星辰之位。次以玉為橫簫,推其分度時節以窺天,而與璣合。後世渾天儀象,蓋其法也,以齊七政日、月,五星也
127
舉羣祀。
128
類于上帝,禋于六宗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書、六宗之說不一。今従蔡沈《 傳》。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129
覲羣后
130
輯五瑞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子榖、璧男、蒲璧,擇吉月、日覲、四岳、羣牧、班瑞。
131
丁巳,七十有四載,巡守去聲下並同嵗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府泰安縣,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后,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吉凶,軍賔嘉,五玉、三帛元纁、黃,二生羔鴈,一死,贄如五器同五禮之器,卒乃復。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州府衡山縣。如岱禮。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華山,注見前。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恒山在今山西大同府渾源州。如西禮歸,格于藝祖書傳,藝文也。孔穎逹曰:「藝祖、文祖,史變文耳」。,用特特牲謂一牛也
132
流共工古之世官族也。鄭樵曰:共工氏蓋自伏羲之後,子孫承傳以至堯、舜之世。于幽州。順天府宻雲縣東北有共城。《括地志》:舜流共工于此。
133
己未七十有六,載竄三苗,國名:吳起曰: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是也。考三苗即今湖南溪峝諸苗,其種不一,故唐、虞時即號三苗。孔安國以為縉雲氏之子饕餮,是専指一人而言說不足據。于三危,山名,在今安西府敦煌縣南,三峯聳峙如危欲墜,故名。
134
制五刑
135
象以典刑墨、劓、剕、宮、大、辟,五刑之正,流宥五刑五刑可矜遣之逺去,鞭作官刑官府之刑,扑作教刑學校之刑,金作贖刑罪之極輕,眚過誤、災不幸、肆赦、怙有恃、終再犯,賊刑。
136
庚申七十有七載作大章之樂辛酉,七十有八載,神龜出于洛洛水出陜西雒南縣冢嶺山,至河南鞏縣入河。禹治水時,有神龜負文而出,列于背有數,自一至九蔡沈《書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此《洛書》之數也,禹因而第之,以成九類。
137
癸亥八十載,禹治水成功。
138
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始冀州冀為帝都,三面距河,次兖濟河為兖,次青海岱為青,次徐海岱及淮為徐、次揚淮海為揚、次荊荊及衡陽為荊、次豫荊河為豫、次梁華陽,黒水為梁、次雍黒水,西河為雍,通九川九州之川,度九山九州之山,陂九澤九州之澤,任土作貢,則壤成賦,弼成五服甸,侯綏要荒,外薄四海,于是禹錫元圭,告厥成功禹以元圭為贄而告成功,水色黒,故圭以元
139
甲子八十有一載,分十二州,肇十有二州,分冀之東為并州,東北為幽州,青之東北為營州,封十有二山毎州封表一山以為之鎮
140
封諸侯,錫姓氏。
141
封禹于夏《帝王世紀》:禹受封,在河南陽翟陽翟,今開封府禹州是。。錫姓姒氏是為夏后氏,統領州伯,以巡十二部契于商,《括地志》:商洛縣,契所封商、洛故城,在今陜西商州姓子氏是謂商之始祖棄于邰今陜西乾州武功縣有故斄城,棄所封姓姬氏是為周之始祖、四岳共工従孫,為四岳之官于呂今河南汝寧府新蔡縣有大呂亭,古呂國姓姜氏,又加賜伯益,姓嬴氏是為秦、趙之祖。癸未百載,帝崩于成陽故城在今山東。曹州府濮州,塟穀林即成陽。今堯陵在泰安府東平州
142
帝欽明文思,允恭克讓,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瞻之如雲,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窮民,仁昭而義立,徳博而化廣,故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治,在位百有一年而崩,年一百十七嵗,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舜避帝之子于南河之南,今濮州東有偃朱城。《括地志》:舜避丹朱于此,天下不歸帝之子而之舜,舜乃即天子位為有虞氏。
143
有虞氏在位四十八載
144
帝舜有虞氏。
145
姚姓曰重華《淮南子》:「舜二瞳子,是為重明,其先國于虞系見前,故曰有虞氏。
146
丙戌元載正月,帝即位。
147
帝服堯喪三年畢,始格于文祖,告即位以土徳,王色尚赤。
148
都蒲坂故城,在今山西蒲州府永濟縣,亦曰虞都城。詢四岳。
149
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
150
咨十二牧
151
帝曰:「食哉!惟時柔逺寛而撫之能邇擾而習之惇徳厚有徳、允元信仁人而難任人,任,古文作「壬」。拒,姦惡也。蠻夷率服」。
152
命九官。
153
命禹宅百揆,棄為后稷,播百穀,契為司徒,敷五教臯陶字庭堅,髙陽氏子,考《路史》以臯陶為少昊之後四世。今依杜預《左傳注》。作士明五刑垂,勾,龍之子作共工,主工師,益作虞,治山澤,伯夷垂之子,或曰四岳。作秩宗,典三禮,䕫亦曰后䕫。典樂,敎胄子龍,《路史》曰:晏龍。納言,出納帝命。
154
封堯子朱于丹今山東青州府臨朐縣東北有丹水,《竹書紀年》「堯處丹朱于丹水」,即此。初,堯讓天下于舜處子朱于丹淵即丹水,為諸侯,至是封朱以奉堯祀,禮樂如之,謂之虞賓,示弗臣也。封弟象于有庳今湖南永州府道州有鼻亭,《水經注》謂之有鼻墟,即有庳也。象雖為諸侯,不為政,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賦焉,建學。
155
太學曰上庠,在西郊小學曰下庠,在國中始養老皇侃曰:「養老之禮四:三老、五更,一也。子孫死王事,養其父祖,二也。致仕之老,三也,庻人之老四也」。
156
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俱以燕禮一獻既畢,皆坐而飲酒
157
禹臯陶陳謨《書》序臯陶矢厥謨,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臯陶謨益稷丁亥」,二載作五絃琴。
158
帝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其詩曰:「南風之薫兮可以觧,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戊子,三載考績。
159
三考黜陟幽明。
160
庚寅五載,作《九韶樂》。
161
䕫為樂正,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重黎欲求益人,帝曰:「一䕫足矣」。于是作《箾》,《韶》樂九成,百獸率舞,鳳凰來儀。
162
辛夘六載,巡狩。
163
帝五載一巡狩,羣后徳讓,貢正聲而九族具成侯貢其正聲,而天子九奏之樂乃具成
164
金氏履祥曰:此採詩作樂之始。
165
己亥十有四載,帝作歌。
166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熈哉!」臯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于時景星出,卿雲興,百工相和而歌。帝乃偶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八伯東陽伯,羲伯南頁,伯羲,伯西,秋伯,和伯,北冬,伯和伯,進稽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宏于一人十有五載,帝載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順經,萬姓允成。於子論樂,配天之靈。遷于賢善,莫不咸聴。鼚乎鼓之,軒乎舞之。菁華既竭,褰裳去之」。
167
丁巳,三十有二載,命禹攝位,帝之子商均不肖。于是命禹攝位,禹讓于臯陶。帝曰:「惟汝諧命之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168
戊午三十有三載,禹受命于神宗,禹受命于堯之廟,率百官若帝之初辛酉,三十有六載有苗三苗餘孽格。
169
時有苗弗率,帝命禹徂征禹,誓師于衆,奉辭伐罪三旬,苗民逆命,益贊于禹,班師振旅,帝乃誕敷文徳,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170
癸酉四十有八載,帝崩于蒼梧山名亦曰九,疑在今湖南永州府寧逺縣,塟零帝舜陵在今寧逺縣東南
171
帝濬哲文明,溫恭允塞,臨下以簡御,衆以寛徳,若天地而靜虛化,若四時而變物,是以四方風動,暢于異類,鳳翔麟至,鳥獸馴徳,年二十以孝聞,三十堯舉之。五十,攝天子事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位四十八年,年百有十嵗,南巡,遂崩于蒼梧之野。三年,喪畢,禹避帝之子于陽城故城在今河南府登封縣,天下諸侯不歸帝之子而歸禹,禹乃即位,為夏后氏。
172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一
URN: ctp:ws19667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