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卷三 本紀第三 |
2  | ○太祖下 |
3  | 元年丙寅,帝大會部眾於斡難河之源,建九斿白纛,即皇帝位。群臣共上尊號曰成吉思合罕。先是,有巫者闊闊出,蒙力克之子也,自詭聞神語,畀帖木真以天下,其號曰成吉思。群臣以札木合僭號古兒罕,旋敗,乃廢古兒罕不稱,而從闊闊出之言,尊帝為成吉思合罕。國語「成」為氣力強固,「吉思」為多數也。 |
4  | 帝大封功臣,以博爾朮為右翼萬戶,木華黎為左翼萬戶,納牙阿為中軍萬戶。豁兒赤以言符命,亦封為萬戶,以博爾忽為第一千戶功。功臣封萬戶、千戶者共八十五人。以忽都虎為札忽,譯言斷事官也。以也客捏兀鄰,領宿衛千人,也孫帖額領箭筒士千人,斡哥連、不合、阿勒赤歹、朵歹、朵豁勒忽、察乃、阿忽台、阿兒孩分領護衛散班八千人,分番入直,是為四怯薛。 |
5  | 是年,命忽必來征合兒魯,者別追古出魯克。 |
6  | 二年丁卯秋,帝親下西夏,入兀剌海城。遣阿勒壇、而剌二人往諭乞兒吉思部。 |
7  | 是年,皇子術赤領右翼軍,征和林西北部族。斡亦剌部長忽都哈別乞迎降。進討禿馬、斡亦剌於失黑失特之地,於是斡亦剌、不里牙特、巴兒渾、兀兒速特、哈卜哈納思、康哈思、禿巴思諸部悉降。乞兒吉思部長也迪亦納勒、阿勒迪額兒、斡列別克的斤亦望風納款,獻白海青、白馬、黑貂等方物。林木中部族失必兒、客思的音、巴亦特、禿哈思、田列克、脫額列思、塔思、巴只吉等亦降。 |
8  | 三年戊辰春,帝至自西夏。 |
9  | 冬十月,金主竟卒,其叔衛王永濟嗣位。帝再討古出魯克、托黑托阿,以斡亦剌部長忽都哈別乞為向導,至也兒的石河。托黑托阿中濟矢死,蔑兒乞部亡。古出魯克奔西遼,其後篡西遼主直魯古而自立。 |
10  | 四年己巳春,畏兀兒部亦都護來降。先是,托黑托阿死,其子忽都等將奔畏兀兒。亦都護不納,與忽都等戰於真河,敗之,以蔑兒乞為帝世仇,遣使來告戰事,帝命阿惕乞剌黑、答兒伯前後再使其國,且片貢獻。亦都護遂遣使貢方物,帝悅,賜大紅衣、金帶以寵之。 |
11  | 五年,庚午秋,帝再伐西夏。西夏主李安全遣基世子遵頊拒戰。敗之,獲其副元帥高令公。復入兀剌海城,獲其太傅鮮卑訛答。至克夷門,又敗夏師,獲其將嵬名令公。進薄中興府,引河水灌城。水決壞其堤,乃班師。遣訛答入城諭西夏主,西夏主納女請和,師還。 |
12  | 遂議伐金。先是,帝貢歲幣於金,金主使衛王永濟受貢於淨州。帝見永濟不為禮,永劉歸,欲請兵會金主,卒不果。及永濟嗣位,詔使來傳言,當拜受。帝問使者曰:「新天子為誰?」曰:「衛王也。」帝遽南向唾曰:「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作,此等懦者亦為之耶!何以拜為?」即乘馬北去。記濟聞之,益怒,遣兵分屯山後,欲俟帝入貢,就害之,然後引兵深入。會金糺軍來降,匯其事,帝遣人伺之,得實,遂與金絕。金邊將納哈買住亦言於永濟曰:「蒙古已併吞鄰部,而修弓矢甲盾不休,行營令男子乘車惜馬力,其意非力我而何?」永濟以為妄言,囚之,至是始釋之。帝復遣使於畏兀兒,徵兵助戰。 |
13  | 六年辛未春,忽必來招降合兒魯,其部長阿兒思蘭與畏兀兒亦都護俱覲帝帝於克魯倫河。亦都護奏曰:「蒙陛下恩賜,願藉袞衣金帶之寵,使臣得預四子之末。」帝感其言,遂以亦都護為義子,尚阿勒敦公主。 |
14  | 二月,帝自將伐金,登克魯倫山,解衣以帶置頂,跑禱於天,誓復俺巴孩罕之仇,使脫忽察兒率三千騎巡西邊,以防後路。 |
15  | 三月,帝渡漠而南,以都別為前鋒。 |
16  | 夏四月,金主遣其西北路招討使粘合合達求和,帝不許,乃使其將獨吉千家奴、完顏胡沙築烏沙堡以備我。 |
17  | 秋七月,帝奄至,千家奴等敗遁,克烏沙堡及烏月營。 |
18  | 八月,帝進克白登城,圍西京。自烏沙堡至此,凡七日。金將紇石烈胡沙虎以麾下突圍走,率三千騎追之,敗胡沙虎於翠屏口,遂克西京及昌、桓、撫等州。金招討使紇石烈九斤、監軍斡奴等率大兵屯於野狐嶺,號四十萬,以完顏胡沙為後援。其裨將巴古失、桑臣二人謂九斤曰:「聞蒙古破扶州,方縱兵大掠,若掩其不備,必獲大勝。」九斤曰:「不然,彼之形勢不易遽破,宜明日馬步俱進,為萬全之計。」次日,帝聞金兵至,方食,投匕箸而起,與九斤等戰於野狐嶺北口之獾兒觜。木華黎先登陷陣,帝率諸軍繼之。九斤等大敗,伏尸遍野。金之精兵、猛將盡沒於此。 |
19  | 九月,完顏胡沙遁至宣平,大兵追擊之,復敗其眾於澮河堡,胡沙僅以身免。 |
20  | 閏九月,帝進克宣德州,薄德興府。軍不利,引還。命皇子拖雷、駙馬赤苦等盡拔德興境內諸堡。 |
21  | 冬十月,者別乘勝入居庸關,游兵至中都城外。金主欲南奔。會糺軍來援,蒙古問鄉民:「糺軍多少?」鄉民紿曰:「二十萬。」者別乃襲金群牧監,驅其馬而還。 |
22  | 是冬,皇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分徇雲內、東勝、武朔、寧、豐、淨等州,俱克之。 |
23  | 七年壬申春正月,金耶律留哥聚眾於隆安,自稱都元帥,遣使來降。 |
24  | 時西京復為金守。秋,帝自將攻之。金將奧屯襄來援,帝誘至密谷口,大敗之,盡殲其眾。帝攻城,為流夭所中,乃徹圍。 |
25  | 冬十二月,者別克東京。先是,者別至東京城下,不攻而退。金人兵已退,不設備,者別率精騎突至,遂克之。 |
26  | 八年癸酉春,耶律留哥自立為遼王,改元元統。 |
27  | 秋七月,帝自將大軍圍德興府,皇子拖雷、駙馬赤古先登,克之。 |
28  | 八月,者別、古亦捏克等略地懷來,金將完顏綱、朮虎高琪拒戰,大敗之。追至居庸關北口,又敗之。金人嚴兵守隘,熔鐵錮關門,布鐵蒺藜百餘里,大軍不能進。帝遣翁吉剌將哈台、布札留攻北口,自率大軍繞出紫荊關。金人以奧屯襄守紫荊。比至,帝已逾隘,敗金於五回嶺,分遣者別、速不台從間道襲居庸南口,克之,金將訛魯不兒等以北口降,遂取居庸,帝駐蹕龍虎台,遣喀台、哈台二將,率五千騎,斷中都援路。 |
29  | 是月,金胡沙虎廢其主永濟弒之,而立豐王弒,改元貞祐。 |
30  | 冬十月,帝自將大軍,攻克涿、易二州。分兵三道:命皇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為右軍,循太行而南,取保、遂、安肅、安、定、邢、洺、磁、相、衛、懷、孟,掠澤、潞、遼、沁、平陽、太原、吉、隰、拔汾、石、欣、代、武等州;皇北合撒兒、斡陳那顏、布札為左軍,循海而東,取平、灤、薊等州;帝與皇子拖雷為中軍,取雄、霸、莫、安、河間、滄、景、獻、深、祁、蠡、冀、恩、濮、開、滑、博、濟、泰安、濟南、濱、棣、益都、淄、濰、登、萊、沂等州。別遣木華黎攻密州。凡克九十餘城,兩河、山東數千里之地,望風瓦解,惟中都及通、順、真定、清、沃、大名、東平、德、邳、海、州十一城堅守不下。 |
31  | 冬十月,三道兵還,合屯大口,以逼中都。 |
32  | 是月,與金將朮虎高琪戰於中都城下,大敗之。金將胡沙虎為高琪所殺。 |
33  | 九年甲戌春正月,帝駐蹕中都北郊。初,金粘罕營中都,於城外築四子城,樓櫓、倉廒、甲仗庫各穿地道通於內城,人笑之。粘罕曰:「不及百年,吾言當驗。」至是,金人分守四城,大兵攻內城,四城兵迭用炮擊之。又開南薰門,櫓、倉廒、甲仗庫各穿地道通於內城,人笑之。粘罕曰:「不及百年,吾言當驗。」至是,金人分守四城,大兵攻內城,四城兵迭用炮擊之。又開南薰門,誘兵人,縱火焚之,死傷甚眾。 |
34  | 二月,帝欲班師,遣阿剌淺入城詔諭金主。 |
35  | 三月,金主遣其平章完顏承暉來乞和,帝復遣阿剌淺報之,諭金主曰:「山東、河北州縣盡為我有,汝所守唯中都耳!天既弱汝,我復迫汝於險,天其謂我何!我今歸,汝不能犒軍,以弭諸將之怒耶?」金主與廷臣會議,其丞相術虎高琪曰:「彼兵力已疲,再與決戰,何如?」完顏承暉曰:「此孤注也,敗則不能復振。不如俟其退,再為戰守之計。」金主從之,奉衛紹王女岐國公主及金帛、童男女五百人、馬三千匹以獻。遣承暉送帝出居庸,至野麻池而返。 |
36  | 是月,大兵克嵐州。 |
37  | 夏五月,金主遷於南京,留其太子守忠守中都。帝聞之,怒曰:「既和而復遷,是有疑心,特以和議款我耳!遣阿剌淺往詰責之。會金糺軍扈我主南遷,至良鄉。金主命輸鎧仗人入官,糺軍怒,殺其帥詳袞,推斫答、比涉耳、札剌兒三人為帥,來請降。時帝避署於魚兒濼、遣石抹明安、撒木合入古北口,與斫答等圍中都。 |
38  | 秋七月,金主召太子守忠赴南京。 |
39  | 冬十月,木華黎克順州。 |
40  | 十二月,木華黎徇遼西諸路,克懿州。錦州張鯨,高州盧琮、金朴等,俱以城降。 |
41  | 是年,始置行省於宣平,以撒木合領之,部署降眾。 |
42  | 十年乙亥春正月丁丑,金右副元帥蒲察七斤以通州降。以七斤為都元帥。 |
43  | 二月,木華黎圍北京。留守奧屯襄先為其部將習烈所殺推寅答虎為帥,寅答虎以城降。以吾也而權北京兵馬都元帥,寅答虎為留守。金興中府元帥石天應降,以天應為興中府尹。帝遣阿剌淺諭金主以河北、山東未下諸城來獻,及去帝號為河南王,金主不從。 |
44  | 三月,金主遣其將永錫、慶壽、李英等援中都,人負糧三斗,慶壽、英亦負之以率其眾。慶壽至涿州旋風寨。英至霸州青戈寨,皆為大軍所敗。中都援絕,人相食。 |
45  | 夏五月庚申,金右丞相兼都元帥承暉仰藥死,眾以城降。石抹明安入中都,遣使來獻捷。帝駐蹕桓州之涼陘,命忽都虎等按視中都帑藏,以石抹明安為太傅,兼管蒙古、漢軍都元帥。 |
46  | 秋八月,木華黎遣史天倪克平州,又遣史進道等克廣寧府。紅羅山賊帥杜秀降,以秀為錦州節度使。 |
47  | 冬十月,金宣撫蒲鮮萬奴擾遼東,僭號大王。 |
48  | 十一月,耶律留哥來朝。史天祥克興州,擒其節度使趙守玉。 |
49  | 十二月,史天倪克大名府及曹州。張鯨總北京十提控兵,從木華黎南伐。鯨謀反伏誅,其弟致據錦州以叛。是年,取城邑凡八百六十有二。改中都為薊州,改河間路之深州隸真定路,升鼓城縣為晉州,改千滏縣為滏陽縣。 |
50  | 十一年丙子春,帝自魚兒濼還盧朐河行宮,脫崙扯兒必克真定府。 |
51  | 夏四月,金將張開復取河間府、滄、獻、邢、清等州。 |
52  | 六月,張致陷興中府。 |
53  | 秋七月,木華黎敗張致於神木縣,進圍錦州。 |
54  | 八月,木華黎克錦州,張致伏誅。進拔蘇、復、海等州,獲金將完顏眾家奴。帝命撒木合率萬騎,假途西夏,以趨關中。 |
55  | 冬十月,撒木合攻潼關,間道出禁坑。金兵潰走,獲其將尼蘭古蒲魯虎。進略汝州,直抵南京之杏花營。金花帽軍人援,撒木合戰不利。引還。花帽軍者,金蔚州人郭忠所將之義兵也。 |
56  | 十一月,撒木合敗金將蒲察阿里不孫乾澠池,渡河,圍平陽府。金主遣使乞和,帝欲許之,詔撒木合曰:「譬圍場中,獐鹿吾已盡取,只餘一兔,盍舍之。」撒木合請使金主去帝號,金主不從。是冬,蒲鮮萬奴遣使來降。已而復叛,自稱大真國。 |
57  | 十二年丁丑春,木華黎覲帝於土拉河。夏,史天祥擊斬武平賊祁和尚及興州叛將重兒。察罕敗金將夾谷監軍於霸州。帝聞蔑兒乞餘眾入乃蠻境,問:「諸將誰能為我討蔑兒乞者?」速不台請行,帝許之,命脫忽察兒率二千騎同往。速不台至垂河,大敗蔑兒乞,盡殲其眾。托黑托阿子忽都、赤剌溫二人,奔奇卜察克。 |
58  | 秋八月,封木華黎為國王,賜九斿旗,諸將咸聽節制。詔曰:「太行以北,朕自制之;太行以南,悉以付卿。」於是木華黎專征河北,連拔遂城、蠡州。 |
59  | 冬,進克大名府金中山府、趙、邢、威、磁、洺等州守將俱以城降,遂東取淄、濰、登、萊、沂等州。 |
60  | 是年,禿馬特叛。禿馬特酋歹都禿勒死,其妻脫灰塔兒渾率部眾以叛。帝遣博爾忽討之,戰沒。帝怒,議親征。博爾朮等諫,乃使朵兒伯朵黑申往。朵兒伯朵黑申槎山通道,一戰平之,獲脫灰塔兒渾。是年,帝將征貨勒自稱,徵兵於西夏,不應,遂伐之。 |
61  | 十三年戊寅春正月,圍中興府,西夏主李遵頊出走西涼,師還。遣者別討古出魯克。古出魯克篡西遼王直魯古,部眾不服。者別至,遠近響應,古出魯克奔巴達克山,者別獲而殺之。 |
62  | 三月,木華黎克新城、霸州。 |
63  | 秋八月,石抹明安出紫荊關,獲金經略使行元師事張柔。柔不屈,明安壯而釋之。詔還柔舊職,得以便宜行事。木華黎自太和嶺徇河東,克代、隰二州。 |
64  | 九月,進克太原府。 |
65  | 冬十月,克平陽府。遂定忻、澤、絳、潞、汾、霍等州。 |
66  | 是年,契丹人耶律喊舍等據高麗江東城,遣元帥哈真、副元帥札剌討之。高麗王■〈日育又〉使其僕射趙沖等以兵來會。 |
67  | 十二月,克江東城,喊舍自縊死,斬其偽丞相以下百餘人。高麗王■〈日育又〉來貢方物。 |
68  | 十四年已卯春,帝親征貨勒自彌,以皇弟斡赤斤留守和林。 |
69  | 五月,遣劉仲祿佩金虎符,徵道士邱處機於登州。 |
70  | 六月,帝會諸皇子、大將於也兒的失河,議分兵討貨勒自彌。祃牙之日,雪深三尺。 |
71  | 九月,皇子察合台、窩闊台圍訛剌脫兒城;朮赤西北攻氈的城;諸將阿剌黑等東南攻伯訥特克城;帝與拖雷徑渡錫爾河趨布哈爾。帝至賽爾奴克城,遣丹尼世們諭降之;從間道襲努爾城,遣前鋒將岱爾巴圖諭降之;遂圍布哈爾城。 |
72  | 是年,張柔克金雄、昌、保諸州,敗賈瑀於孔山臺,擒斬之。復敗金恒山公武仙於滿城,拔完城、曲陽、中山諸州縣。於是,深、冀以北,鎮定以東三十餘城悉降。 |
73  | 冬十一月,木華黎克晉安府屠之。金丞相高琪用事;聚精兵於河南,而置河北不問。金主殺高琪。 |
74  | 十五年庚辰春,帝親攻布哈爾。其酋率所部二萬餘人突圍走,追及於阿母河,盡殺之,城民出降。是時,察合台、窩闊台已拔訛剌脫兒,獲其守將伊那克只克,檻送行在誅之。朮赤先攻下八兒真等城,阿剌黑等攻下忽氈等城。 |
75  | 夏五月,進至撒馬爾干城,朮赤等三路之師亦傅城下。貨勒自稱彌蘇爾灘先居撒馬爾干,聞大兵至,遁走,使其將阿爾潑汗嬰城固守。帝遣者別、速不台各率輕騎追蘇爾灘,又使脫所察兒為二將後援。帝自率諸皇子圍撒馬爾干,阿兒潑汗以波斯兵出戰,中伏大敗。康里兵開門出降。阿兒潑汗引親兵突圍走。帝恐康里兵反覆,仍盡誅之,以降將巴克曷勒蔑里克、哀密兒阿米守撒馬爾干。 |
76  | 夏,帝避署於渴石。帝以蘇爾灘母土而堪哈敦在烏爾鞬赤,遣丹尼世們往諭之。土而堪不答,奔馬三德蘭,與蘇爾灘妻俱為者別、速不台所獲。 |
77  | 秋,命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攻烏爾鞬赤。帝自率大軍攻忒耳迷城,克之。進至賽蠻,分軍略巴達克山,以阿母河北之地悉定,遂渡河,攻克巴而黑城。見其城險固。恐為後路之患,墮之。東入塔里堪山,攻諾司雷脫柯寨。遣塔忽等使於金。 |
78  | 冬十月,復遣蒙古塔忽、訛里剌等使於金。十二月,蘇爾灘入嗄比斯海島,聞其母妻被獲,幼子又為帝所殺,心悸而卒。 |
79  | 是年,木華黎略地至真定府,金恒山公武仙降,木華黎承制授史天倪河北都元帥,以仙副之。濟南嚴實籍大名、彰德、磁、洺、恩、博、滑、濬等州戶三十萬來降。木華黎承制授實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省事。木華黎留實圍東平,分兵徇河北諸州。董俊判官李全以中山叛。 |
80  | 十六年,辛巳春,克諾司雷脫柯寨,屠之。朮赤等攻烏爾鞬赤,屢失利。帝駐蹕塔里堪,朮赤等以軍事來告。帝廉知朮赤、察合台素不合,改命窩闊台總諸軍,并力急攻,克之。召察合台、窩闊台赴塔里堪,使朮赤屯兵鹹海、裏海之間。拖雷渡阿母河,進拔安狄枯、馬魯諸域。進圍你沙不兒城,三月,克之。又進拔海拉脫城,旋奉帝命,會師於塔里堪。 |
81  | 夏六月,宋使苟夢玉來聘。 |
82  | 秋七月。金主使烏庫里仲端來乞和,帝門:「念汝運來,河朔既為我有,關西未下數城,宜割付於我,封汝主為河南王,勿復違也。」帝以蘇爾灘子札刺勒丁據嘎自尼,與阿敏蔑里克兵合,自率三皇子討之。 |
83  | 八月,踰印度固斯大山,至八米俺,命忽都虎扼喀不爾山之隘。忽都虎與札剌勒丁戰於巴魯安,失利。 |
84  | 九月,帝親攻八米俺城,皇孫漠阿圖堪中流矢卒。帝怒,城下之後,遇生物悉屠之,改城名曰卯庫兒幹。帝聞忽都虎失利,疾趨嘎自尼,軍中不及爨,掬米食之。帝至巴魯安,巡視戰地,以諸將不知形勢,自忽都虎以下皆受譴責。時札利勒不已遁,追及於印度河。會日暮,帝命列陣圍之,又使烏克兒古兒札、古都斯古兒札瀕河設伏,截其登舟之路。黎明,大戰,敗其右翼兵,獲阿敏蔑里克。未幾,其右翼亦潰,札剌勒丁以中軍七百人突圍走。帝欲生致札剌勒丁,令軍中毋發矢。札剌勒丁以蓋自蔽,策馬自峭岸投於印度河,泅水而遁。帝見之,以口齕指,謂諸皇子曰:「凡為將者,皆應如此也。」尋遣巴剌土爾台渡河追札剌勒丁,不及而還。 |
85  | 是月,木華黎出河西,克葭、綏德、保安、鄜、坊、丹等州,進圍延安府。 |
86  | 十二月,宋京東安撫使張林來降,以林為滄、景、濱、棣等州行都元帥。 |
87  | 是年,帝遣搠兒馬罕討巴里塔部,遣朵兒伯朵黑申討朵兒別部,遣者別、速不台討康里、奇卜察克等十一部。者別、速不合與奇卜察克兵戰於高喀斯,敗之,獲其部酋之弟玉兒格及其子塔阿兒。 |
88  | 十七年,壬午春,以札剌勒丁未獲,嘎自尼諸城復叛。遣窩闊台討平之。初,巴魯安之敗,海拉脫亦叛,至是帝遣按只吉歹討平之。窩闊台既定嘎自尼,請進玫昔義斯單,帝曰:「隆暑將至,宜遣別將攻之,汝勿往。」 |
89  | 三月,封昆倉山神為元極王,大鹽池神為惠濟王。 |
90  | 夏四月,道士邱處機謁帝於行在。帝聞巴里黑復叛,自將討平之。遂避暑於巴魯安。以西域大定,設達魯花赤監治之。 |
91  | 秋,窩闊台來覲於古南柯而干城。配克部酋薩拉爾阿黑默特來降,並獻軍糧,以地熱,令居民每戶舂黍米百斤,供士卒三人食。帝欲從印度斯單經唐古特而歸,行數城,聞唐古特復叛,又以道路險惡,乃改途,渡質渾河,循故道至撒馬爾干。或曰:左右見一角獸,形如鹿而馬尾,作人言曰:「汝主宜旱還。」帝遂決意班師。帝次布哈爾,召天方教士干曷世甫等述其教規。帝曰:「麥哈禮拜我不謂然,上帝降鑒無所不周,何為拘拘於一地科?」命自後祈禱之文,皆書御名,又命免天方教士賦役。 |
92  | 秋九月丙午朔,車駕渡阿母河,中途見邱處機,駐蹕於撒馬爾干。金平陽公胡天祚以青龍堡降。 |
93  | 冬十月丙子朔,下詔班師。 |
94  | 十一月,金河中府降,以石天應為兵馬都元帥守之。 |
95  | 十二月,車駕駐忽氈河,察合台、窩闊台自布哈兒來獻獵獲,朮赤以疾不至。 |
96  | 是年,者別、速不含平奇卜察克,其酋遁入斡羅斯。 |
97  | 十八年癸末春正月甲寅,車駕發忽氈河,駐蹕赤兒赤克河。二月庚辰,獵於東山,見大豕射之,馬踣,帝易馬而還。自此兩月不出獵。 |
98  | 三月,國王木華黎卒。 |
99  | 夏,者別、速不台與斡羅斯戰於喀勒吉河孩兒桑之地,大敗之,獲其計掖甫、扯而尼哥等部酋,檻送朮赤誅之。詔以馬十萬匹犒師。 |
100  | 十月,金主殉卒,其太子守緒立。宋復遣苟夢玉來聘。西夏李遵頊傳位於子德旺。 |
101  | 十九年甲申夏,帝避暑額兒的失之地。初,帝遣者別、速不台追蘇爾灘,命之曰:「事定之後,由奇卜察克回至蒙兀兒斯單,與我相見,然後全師東返。」至是,者別、速不台來告捷,請遵前命,覲帝於行在。未幾,者別中道卒。 |
102  | 秋七月,嗣國王孛魯伐西夏,克銀州。 |
103  | 冬,皇孫忽必烈、旭烈兀來迎,忽必烈射一兔,旭烈兀射一山羊以獻。帝進次布哈蘇赤忽之地,大犒三軍,支金帳以宴之。帝命堵將取石壓行帳,以免傾覆,烏布赤不從,會獵,又不從眾合圍,帝怒,囚烏布赤於營中三日,既而宥之。 |
104  | 二十年乙酉春,帝至和林行宮,分封諸子:以和林之地與拖雷,以葉密爾河邊之地與窩闊台。以錫爾河東之地與察合台,以鹹海西貨勒自彌之地與朮赤。 |
105  | 二月,武仙以真定叛,襲殺史天倪。 |
106  | 三月,史天澤復真定,武仙敗走。 |
107  | 夏六月,史天澤敗宋將彭義斌於贊皇,獲之。 |
108  | 秋,帝親征西夏。初,西夏主偽降,請納質子,且言願助兵西討。及徵兵於西夏,其大將阿沙敢卜對使者曰:「俟大國兵敗,吾師方出。」帝怒,西夏主乃陰結漠北諸部酋,為拒守之計。至是,帝自將伐之,假道於畏兀兒。 |
109  | 冬十月,武仙入真定,史天澤奔槁域。 |
110  | 十一月,帝獵於阿兒不合之地,墮馬,遂不豫。駐蹕於搠斡兒合惕,遣使責西夏主拒命。 |
111  | 是年,皇子朮赤卒。 |
112  | 二十一年丙戌春,帝駐蹕汪古答蘭呼圖克之地,感惡夢,時諸孫在側者惟亦孫哥。遣使召窩闊台、拖雷至。次日,帝屏諸將及從官,謂窩闊台、拖雷曰:「我殆將死矣。我為汝等創業,無論東、西、南、北,皆有一歲程。我遺命無他,汝等欲禦敵廣土眾民,必合眾心為一,方能永享國祚。我死,奉窩闊台為主。」又曰:「我享此大名,死無所憾,我願歸於故土。察合台雖不在側,當不至背我遺命。」言畢,麾二子出。 |
113  | 三月,自將諸軍,拔西夏黑水等城。敗其將阿沙敢卜於賀蘭山,獲之。 |
114  | 夏,避暑於渾垂山。詔封功臣戶口食邑為十投下,以國王孛魯為首。克西夏、甘、肅等州。 |
115  | 秋七月,西夏主李德旺卒,從子晛立。大軍克西涼府及搠羅、河源等縣,遂踰沙陀,至黃河九渡,拔應昌等縣。 |
116  | 九月,李全執張林以叛。郡王帶孫圍全於益都。 |
117  | 冬十一月庚申,帝親攻靈州,西夏主李晛率五十營來援。丙寅,逆擊之。時河冰已合,諸將從冰上渡河。西夏主敗遁。帝曰:「李晛經此敗,不能復振矣。」丁丑,五星聚於西南。帝駐蹕鹽川州。 |
118  | 十二月,國王李魯遣李喜孫諭李全,為全部將所殺。西夏亦集乃路來降。 |
119  | 二十二年丁亥春,帝留兵圍中興府,自率師渡河,攻積石州。 |
120  | 三月,克洮、河二州及西寧縣。分遣斡真那顏克信都府。 |
121  | 是月,李全降。 |
122  | 夏四月,帝駐蹕隆德縣,進拔德順等州。 |
123  | 五月,克臨洮府,遣唐慶等責歲幣於金。 |
124  | 閏月,避暑於六盤山。 |
125  | 六月,金遣完顏合周、奧屯阿虎來請和。帝謂群臣曰:「朕自去歲五星聚之時。已許不殺略,遽忘下詔耶?今可布告中外,令彼行人亦知朕意。」 |
126  | 是後,西夏主上表乞降,貢黃金佛及童男女、駝馬、金銀器,備九九之禮。帝允之,賜西夏主名失都兒忽,譯言正直也。西夏主乞展期一月後入朝。帝遣脫崙扯而必慰諭之。是時,帝已不豫,密諭左右:「我死,勿發喪,俟西夏主來,即殺之。」 |
127  | 秋七月,帝駐蹕清水縣之西江。壬午,帝疾甚。已丑,崩於靈州。帝臨崩,渭左右曰:「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途於宋,金,宋之世仇也,必許我,則由唐、鄧直搗大梁。金雖撤潼關之兵以自救,然千里赴援,士馬俱疲,吾破之必矣。」言乞而崩,年七十有三。 |
128  | 西夏主來朝;托言帝有疾,不能見,令於帳外行禮。越三日,諸將遵遺命殺之。西夏亡。 |
129  | 諸皇子奉梓宮還漠北,至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乃發喪,葬起輦谷。先是,帝道過起輦谷,見一大樹,愛之,盤桓樹下良久,謂從者日:「異日必葬我於此。至是有述前命者,遂葬樹下焉。」 |
130  | 至元三年冬十月。追謚聖武皇帝,廟號太祖。至大二年冬十一月,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史臣曰:「天下之勢,由分而合,雖阻山限海、異類殊俗,終門於統一。太祖龍興朔漠,踐夏戡金,蕩平西域,師行萬里,猶出入戶闥之內,三代而後未嘗有也。天將大九州而一中外,使太祖抉其藩、躪其途,以窮其兵力之所及,雖謂華、夷之大同,肇於博爾濟錦氏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