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植物类二

《植物类二》[View] [Edit] [History]

·菊》

1
菊为越年生草,古作鞠,春由宿根生,夏至后分植,深秋开花。茎略带木质,叶有缺刻,花冠周围为舌状,中部为管状,列为头状花序。

董小宛耽晚菊》

1
董小宛性耽晚菊,客尝以佳菊曰翦桃红者,贻其夫主冒辟疆,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枝枝具云罨风斜之态。小宛扶病三月,犹半梳洗,见之,甚爱,遂留榻右。每晚高烧翠蜡,以白团回六曲围三面,设小座于花间,位置菊影,极其参横妙丽,始以身入。人在菊中,菊与人俱在影中,回视屏上,顾辟疆曰:「菊之意态尽矣,其如人瘦何!」

景亭北喜菊》

1
景星杓,字亭北,仁和人,性喜菊,花时连畦被畷,斓如霞锦,因自称菊公。寻厌其喧,弃之,而东城人获其遗种以去。数年以后,人犹识为景氏菊也。

杨致轩爱菊》

1
海宁杨致轩太守守知有菊花诗曰:「耐久相看拟入林,澹交也有岁寒心。问渠何苦淩霜出,舍我谁能冒雨寻。东道几时贻绿酒,贫家非分得黄金。只应寂寞西窗下,闲伴诗翁仔细吟。」盖致轩爱菊,日巡行篱落,寝食几为之废也。

洋菊》

1
康熙壬申夏,长洲黄菊盛开,人相传为洋菊,云自海外贾舶所载以至。花具五色,圆者如球,扁者如盘如轮,花瓣皆有筒,或短筒,或长筒,或筒末出瓣如匙,或仅有筒而无瓣。乾隆丙子闰九月,无锡邹小山侍郎一桂奉旨召入内殿,使各为之图,定以佳名,锡以御题。其花名凡三十六种。
2
有曰银佛座者,白花黄心,半筒,瓣末俱超,宛如佛座,叶大尖长,与金佛座皆为上品。有曰金佛座者,鹅黄色,绿心,筒二分,尖瓣上超,花极玲珑,叶尖而密,围大。有曰宫花锦者,金黄色,外深内淡,半筒,瓣末上超,花圆满,微心,不甚显,大迳三寸,旧名含烟铺锦。有曰锦贝红者,朱红色,反瓣,黄色,开足多反抱,红黄相间,形如球,瓣短,交叉叠乱,花不大,梗叶尖细,旧名金背红。有曰雪罗襦者,白花,淡黄心,筒二分阔,瓣平直圆整,反瓣有红丝,叶圆而小,旧名青山挂雪。有曰珊瑚枝者,大红带紫色,黄心,四面有须,筒不见,瓣尖阔,叶带紫色。有曰紫霞绡者,粉紫色,甚娇,花大如盘,檀心凸起,筒长五分,瓣尖阔,形扁,叶尖小,旧名国色天香。有曰七宝盘者,牙色,长筒,料舒瓣二分,如耳挖,黄心,花扁如盘,径三寸,叶少锯。有曰桂丛紫者,紫色,长筒,末略舒,瓣大而少,心径半寸,金黄五出筒,叶嫩绿,花大而扁,旧同紫桂莲。有曰千金笑者,银红色,瓣阔,环抱玲珑,心间五出筒,微黄,不多,露叶尖长而窄。有曰蜜荷花者,淡黄色,心小,二分筒,瓣寸许,阔二分,皆超起,叶尖长,少锯。有曰紫丝莲者,深紫色,花大如盘,黄心,如棋子,二分筒,瓣末俱超起,形扁,径三寸,梗粗,叶长瘦,如鸡脚。有曰檀心晕者,血牙色,近心牙黄,长筒,瓣末如匙,圆三寸,梗细叶圆。有曰雪莲台者,白花,带碧色,瓣末超起,如莲心,黄而小,半筒,叶肥嫩,梗细。有曰雨鹃红者,朱墨色,心圆小而黄,长筒,末如匙,花大如轮,叶尖长,带赤色,梗粗。有曰绒锦心者,淡紫色,心大,径寸,黄金色,五出筒,瓣长,筒如线,不出匙,参差疏落,类桂丛,紫花扁如盘,叶瘦,旧名紫龙须。有曰佛手黄者,嫩黄色,心五出,筒深黄散乱,瓣阔弯环,叶肥泽,梗细。有曰涌金轮者,嫩黄色,大如盘,檀心凸起,深黄,瓣长二寸,筒末出匙,超上,围六寸,肥叶圆劲,旧名黄金针。有曰粉翎儿者,粉色,长瓣,大径三寸,心青黄色,瓣有出心上者,托瓣微红,叶长瘦,如蒿。有曰锦标红心者,朱色,微筒,长瓣,开足下披,心一簇,金黄,叶肥,旧名满心大红。有曰月华秋者,粉红色,心中青外黄,筒二寸,白瓣,里白外红而尖锐,如月华五采,梗细。有曰红玉环者,白花微红,不见筒,瓣长阔,弯环,相纽如连环,圆球,径三寸,旧名玉连环。有曰昭容紫者,深紫色,筒瓣到头如匙,心黄而小,形扁。有曰银丝针者,白花青黄,心极小,瓣如针,花圆,叶细,梗弱,旧名银针,又名银丝莲,乃花形之特异者。有曰秋月白者,白花阔瓣,筒二分,形圆,叶团而短,旧名鹅毛飞。有曰海红莲者,纷红大心,黄色瓣,半筒,末超起,如莲台,叶肥根粗,花扁,径三寸。有曰万点红者,淡粉红,长筒,末作小匙,匙内深红,瓣疏而参错,叶尖,梗细,旧名落红万点。有曰青心玉者,白花而圆,微筒,青黄心,瓣阔,托瓣微红,梗细,叶团小,旧名青心压玉。有曰锦麟祥者,金红半筒,瓣狭而长弯绕,花圆,径二寸,叶如蒿,旧名橘皮红。有曰金赤芾者,大红,心五出,筒带黄色,瓣阔而尖,花扁,径三寸,叶少锯,梗直。有曰鹭鸶管者,粉红阔瓣,大心,淡黄白色,五出筒,如白羽,花扁,径三寸,叶尖长,梗细。有曰朝阳素者,淡紫色,半筒,粉心,五出,心上有瓣,花大而扁,径三寸,叶尖长。有曰金缕衣者,嫩黄,长筒,瓣末出匙,檀心圆小,青茎,大径四寸,叶尖,多居齿,旧名黄鹤楼。有曰紫金鱼者,玫瑰色,长筒,末出匙,心带黄色,花扁,径三寸,叶肥而长,梗细。有曰坠红丝者,银红色,著心处白色,长筒,瓣出半寸,青心如棋子,花大四寸馀,旧名老君眉。有曰金凤丝者,黄色,瓣阔,半筒,叶小,花开最早,其白者名银凤羽。

吴诚斋爱菊》

1
仁和吴诚斋明经钜,雍正时人,性爱菊。某岁冬十月,窗前有菊数本,颜色未脱,香清以远。一日侵晓,风雪大作,花如傅粉,益复可爱,漫成绝句,今录其四于此。诗云:「孤芳原是傲霜枝,雪后看来倍有姿。篱落夜深帘不卷,一肩寒影和陶诗。」「才过重阳花事稀,谁将柳絮撒空飞?黄花也怯西风冷,料理新装鹤氅衣。」「一幅柴桑处士图,著些风雪便橅糊。金英玉屑相辉处,还似从前瘦骨无?」「草亭东畔竹屏西,淡白深黄倚槛齐。最是雪晴春未到,独留香韵傲梅妻。」

八月菊》

1
菊有自伊犁来者,开时最早。乾隆时,平湖沈文恪公初至懋勤殿,见之,因为赋诗,时八月初旬也。

陈云喈嗜菊》

1
嘉庆己未,海宁陈云喈招钱荫庭看菊花,因作诗云:「我愔前年客沧南,南园种菊人争传。乘兴有时挈伴往,马蹄蹀躞淩秋烟。金印银印称冠绝,蜃楼幻夺天工权。沧州有黄金印、白银印、海市蜃楼诸种。此外种类难更仆,五色烂漫东西阡。同人分韵互酬唱,得句往往相争先。客沧州,菊花时屡与兆韶九司马、汪芗圃剌史、祝西涧孝廉相唱和。屈指旧时又一载,别来常与梦魂牵。朅来盐官作小住,菊开刚值重阳天。七塘主人多高致,爱菊成癖如陶潜。分苗别种施灌溉,是何用心勤且专。花神似解主人意,向秋特地争鲜妍。瓦盆罗列二百本,高下位置皆天然。主人爱花兼爱客,殷勤招我重开筵。依花错坐颇自适,鹤翎蟹爪飘樽前。礼数全删觞政宽,快事亲故相周旋。为语主人好爱护,多方搜剔毋弃捐。年年相约作高会,此乐宁非人中仙!」

计寿乔爱菊》

1
菊花种类甚繁,嘉庆时,秀水有计寿乔名楠者,酷好之,尝作《菊说》。其所蓄佳种,来自嘉兴、平湖、海盐、松江、上海、嘉定、湖州、扬州、江宁、湖北各处,惟产于苏州者最下。今将其佳者论之。
2
有所谓松子种者,凡九:曰金粟,曰雪鹤,曰水绿,曰紫蝉,曰金红,曰琥珀,曰银红,曰老肝红,曰新肝红。
3
有所谓宝相种者,凡八:曰西火放,曰东火放,曰青放,曰土黄,曰金莲,曰蜜莲,曰银莲,曰蜜乔银。
4
有所谓细种者,凡五十:曰大玉夹,曰大红剪绒,曰蜡瓣,曰金翦绒,曰绿剪绒,曰小玉夹,曰鹅毛幢,曰红豆幢,曰银翦绒,曰大红芒刺,曰蜜芒刺,曰银芒刺,曰金红芒刺,曰醉仙桃,曰松花鹤翎,曰银红鹤翎,曰金葡萄,曰银红葡萄,曰天仙紫,曰天仙黄,曰天仙锦,曰桃超,曰血牙超,曰龙须幢,曰桂花幢,曰玛瑙夹,曰玉指夹,曰松花夹,曰紫夹,曰珠海夹,曰小金幢,曰蜜幢,曰大红幢,曰银幢,曰金碧玉,曰银红碧玉,曰金丁香,曰银红丁香,曰古色丁香,曰白丁香,曰鸳鸯合,曰桃花球,曰大癞花,曰吉香球,曰鹤塔,曰玉蝴蝶,曰大红松壳,曰金松壳,曰银红松壳,曰白松壳。
5
有所谓中种者,凡二十五:曰锦松超,曰鹅毛球,曰魏红幢,曰乌云幢,曰魏紫幢,曰文君面,曰葛衣,曰锦荔子,曰绿万玉,曰火鍊金,曰雪狮子,曰素辉,曰水天碧,曰胜裙,曰金雀,曰发管幢,曰麦柴幢,曰金珀,曰银珀,曰锦心绣口,曰古色篆,曰鹤顶大红,曰雄黄篆,曰金交丝,曰银交丝。
6
有所谓大花老种者,凡三十八:曰金带围,曰银带围,曰青莲带围,曰蜜带围,曰水红带围,曰玉夔龙,曰金夔龙,曰大红夔龙,曰蜜夔龙,曰银红夔龙,曰紫夔龙,曰金佛座,曰鹅黄佛座,曰银红佛座,曰雪佛座,曰沈香佛座,曰五彩雪球,曰西湖莲,曰紫福莲,曰小桃红,曰大红荷花,曰金荷花,曰银红荷花,曰血牙荷花,曰金红荷花,曰玉荷,曰蜜荷,曰古铜芙蓉,曰黄牡丹,曰蜜牡丹,曰紫牡丹,曰紫祥云,曰紫芝献瑞,曰睡孩,曰金背大红,曰落霞幢,曰金钩,曰金蒲团。
7
有所谓大花新种者,凡五十:曰珠砂莲,色红如朱砂,大似牡丹。曰琥珀莲,色红如琥珀,长瓣,高圆。曰梅红莲,深桃红色。曰紫金莲,色深紫黄。曰库墨莲,深紫,有墨晕。曰玉麒麟,粉红色,圆满瓣细。曰铜雀台,古铜色。曰迎风蝶,花扁长,若粉蝶状。曰紫苑清华,深紫色。曰函关紫气,青莲色。曰宝山楼阁,一名宝山楼台,大红色。曰玉指含香,玉色,阔瓣整齐。曰杨妃新浴,淡红色,极娇嫩。曰醉西施,粉红色。曰月下姣娥,粉红色,瓣尖,色深红。曰陡壑流霞,淡红,杂白瓣,黄瓣。曰冷香博士,净白而品雅。曰墨池烟霞,黑紫,或名墨葵。曰层峦积雪,花高突而瓣细密。曰银红娇艳,黄根红尖,色佳甚。曰春江鸭绿,绿放白花。曰粉黛生春,红放白花。曰点胭脂,玉色,每瓣上有红点洒满。曰海霞烘日,黄色,每瓣有红点。曰驼峰铺锦,驼绒色,每瓣有红绿。曰庆云湛露,银红色,有白点。曰石家锦幛,五色洒金。曰赤瑛盘,大红色,花圆而扁。曰万珠盘,大抵瓣色淡红中有小白瓣攒密。曰藕丝裳,瓣有紫丝。曰日照金轮,深黄色。曰珊瑚树,红珊瑚色。曰鹅群戏水,淡黄色。曰黄月天香,瓣如柱花,稠密结大球。曰松云,松花黄。曰古雪春,瓣如梅花,小绿色。曰藏经球,色如古藏经纸。曰出水芙蕖,如荷花初放,阔瓣。曰湘妃滴泪,如湘妃竹色,有黑点。曰芦花秋月,淡灰色。曰晚霞落照,淡金红色。曰紫云,玫瑰色。曰佛指拈华,黄色,红心,初放如佛手钳状。曰紫罗袍,沐紫色。曰银台堆锦,白瓣,红心。曰露浥青莲,绿边,中白。曰月暎红纱,深红色。曰墨光琉璃,黑紫色。曰济阳红,大红色。曰泥金百合,金色,边中淡黄。

陈韫川嗜菊》

1
陈杞,字韫川,仁和人,家杭州东城蒲场巷。其先世喜菊,至韫川而嗜尤深,凡贮土、留种、分秧、登盆、理缉,护养之法,督僮为之,罔不精究,闻有贵种,必百计以求。重阳节近,位置斗室中,花取少而大,叶取密而鲜,批红判白,察贰廉空,至老不倦,因以菊叟自号。

吴百台好菊》

1
道光甲辰九月,会稽李蒓客侍御慈铭方家居,其宗人挈之至州山吴氏园看菊花。主人吴百台者,少极贫,贩饼为生,嗣为关吏佣,以勤谨为吏所爱,得代其职,积金殆百万。老而归营别墅,园亭极华美,喜宾客,延礼文士,莳花酿酒,尤好菊,畜园丁数人司之,购求佳种,不远千里。花时,则设重锦幔,许人纵观,有能诗者,即出佳楮求品题,侑以美酒。时年几八十矣,长斋奉佛,间亦为五七字句。园中厅事四面环合,其庭皆广十馀亩,列花四庭中,重金叠紫,高出檐外,凡数十万花,多罕觏之品。盆盎清洁,蔽以绛幔,围以锦栏,地衣皆以红锦,华丽绝尘,浓薰喷鼻,如唐、宋时洛阳人家赏牡丹也。

徘徊菊》

1
徘徊菊,淡白,瓣黄。初开时,先吐瓣三四片,只开就一边,开至旬日,方及周徧,花头乃见团圆。字书徘徊为不进,此花之开,亦若是矣。

万寿菊》

1
万寿菊为一年生草,茎高三四尺,叶为羽状复叶。夏开黄花,略带红色,列为头状花序,甚大,花期颇长,且极繁茂。

黑士菊》

1
黑士菊产剑川江右岸枝紫蕊黑,开时花瓣如墨,惟较之蟹爪黄、杨妃面、紫金锭各种为小。

夏菊》

1
夏菊,叶互生,缘边有锯齿,粉、黄、白、蓝皆有之。花瓣分为舌状,内为筒状。

甘菊》

1
甘菊为菊之一种,产杭州者良,花有黄、白二种,单瓣。味甘入药,叶可作羹。

紫云英》

1
紫云英为越年生草,野生,叶似皂荚之初生,茎卧地,甚长,叶为复叶。春暮开花,为螺形花冠,色红紫,间有白者,略如莲花,列为伞状,结实成荚。

荷包牡丹》

1
荷包牡丹为一年生草,庭院多栽植之,茎高二尺许,叶羽状细裂。春月开淡红花,成总状下垂。又名鱼儿牡丹。

鼠麴草》

1
鼠麴草为一年生草,原野甚多,高尺许,叶长,本狭末阔,互生,有白色软毛。春夏之间,茎梢簇生小黄花,列为头状花序,北人称为茸母。宋徽宗诗:「茸母初生认禁烟。」即此。

马蓼》

1
马蓼,一名大蓼,为一年生草,茎高三四尺,略带红色,叶长大,托叶变形为鞘状,边缘无毛。初夏开花成穗,色红。植物学家谓之大马蓼。一种高一二尺,叶为长椭圆形,端尖,鞘叶之缘有细毛甚长,花淡红,古称毛蓼,今亦谓之马蓼。
2
顺治初,钱塘有陈晋明号德公者,尝为《蓼花》诗云:「苦蓼花争发,凄疏十里过。叶垂临水徧,蕊密向船多。湿翠沾新雨,轻红落晚波。最怜生意薄,霜露复如何?」道光时,海宁周啸湄茂才士瀛亦有《蓼花》诗云:「疏红簇簇晓妆时,荻苇相依弱不支。却衬斜阳写图画,祇愁微雨湿胭脂。冷禁风露秋容老,醉卧江湖客梦迟。莫道离披工作态,似伊辛苦有谁知?」

含羞草》

1
含羞草为一年生草,本南美洲产,移植于我国,园圃栽之。茎高七八寸,叶为复叶,总叶柄之顶端常生四枝,下垂,每枝有小叶甚多,略如合欢,触之,则小叶闭合,故名。夏季开淡红色蝶形花,丛集为球状。实成荚,有刺。

黄麻》

1
黄麻为一年生草,多产于北地,茎高二三尺,叶为长卵形,端尖,互生。夏秋之交叶腋开小黄花,五瓣。

雨久花》

1
雨久花为一年生草,产废田水泽中,茎短,叶阔厚有光。夏秋之交,发花茎,花深绿或白,成圆锥花序。花后,茎渐屈,沿叶柄以结实。

荭》

1
荭为一年生草,与蓼同类,茎高五六尺,叶长卵形,端尖,有长柄,茎、叶密生淡红色之毛。秋日开红花成穗。通称荭草。

鸡冠》

1
鸡冠为一年生草,随处自生,茎高二三尺,色赤,叶为长椭圆形,端尖锐,互生。秋开花而小,有红黄白数种,花序状如鸡之冠,故名。子黑细光滑。

凤仙花》

1
凤仙花为一年生草,苗长一二寸,可移植于花坛或盆中,施肥培养。至夏,高可尺馀。叶形椭圆而尖细,叶缘锯状。夏秋之交开花,自叶腋抽出,有单瓣、重瓣之别,重瓣花美,人都悦之。花色赤白紫不等,一花而呈数色者尤贵,芳香似木樨。《南方草木状》谓自大秦国移植南海,是晋时已有此花。《北户录》谓梁大同二年始来中国,误。因其花可染指甲,故又名曰指甲花。

野蜀葵》

1
野蜀葵为一年生草,野生,有香气,茎圆,叶为复叶。花小而白,微带淡红,花序如伞形。

千日红》

1
千日红为一年生草,高尺许,茎似海棠,叶长,为椭圆形。秋初开花,色红紫,为头状花序,颇美丽,经久不凋,故有此名。亦有白花者。

茑萝》

1
茑萝为一年生蔓草,茎细长,卷络于他物,叶羽状分裂,裂片如丝。夏日开红花,花冠为长管状,边缘五裂。庭院栽之为观赏品。

吉祥草》

1
吉祥草为湿地自生之多年生草,茎延贴地面,叶丛生其上,长尺馀,狭而尖,有平行脉,叶丛之下复生根须。花淡紫色。人家庭院多种之。

水藓》

1
水藓为池中湿地自生之草,茎长二三寸至五六寸,四围密生细叶,色淡绿。秋时,茎端转成红色,颇美丽。其腐败堆积者,经久即成泥炭。

酢浆草》

1
酢浆草为原野自生之杂草,茎多卧地,叶为掌状复叶,小叶成三角形,有长柄。夏日抽花茎,开五瓣淡黄花。实成蒴,熟则绽裂,飞散种子。

知风草》

1
知风草为原野自生之杂草,高二尺馀,叶细长而尖,有并行脉,叶柄作鞘状,包茎,花小密集,成圆锥花序。此花受微风,即善摇动,故名。广东所出者,丛生若藤蔓,土人视其节以占一岁风候,每一节则一风,无节则无风。

寿草》

1
乾隆时,礼部署有寿草,春开红花,缀如火齐,秋结实如珠。《群芳谱》、《野菜谱》皆未之载,不知其名,或曰即田塍公道老。此草种两家田塍之上,用识界限,犁不及,则一茎不旁生,犁稍侵之,则蔓衍不止,反过于所侵之数,故得此名。草在穿堂之北治事处,阶前甬道之西。相传生自国初,岁久,渐成藤本,后分为二歧,虬枝杈丫,挺然老木矣。曹地山名之曰长春草,特作木栏以护之,陈约园为之图。

半边莲》

1
半边莲,多生沟中,就地延长,每节有根如线,深入地中,极易繁殖,故芟除最难。春开淡紫色小花,花至秋始止。

十样锦》

1
十样锦,秋草也,无花。其茎、叶烦似鸡冠,霜后则叶通红者,名雁来红,一半红者名老少年。惟十样锦于夏月即青红相错,不待霜也。

莸》

1
莸,野生,茎方,高三四尺,臭甚烈。叶为卵形,端尖,有踞齿。秋日开花,紫碧色,为聚伞花序。

荁》

1
荁,叶阔大,端锐,夏开紫花,瓣有线纹,茎、叶柔滑。

荻》

1
荻,与芦同类,生水边,高五六尺,叶稍阔于芦,茎亦较韧,小而中实。萑、菼、鵻、薍、藡、乌蓲、马尾蒹,皆荻之别名。

萩》

1
萩,蒿类,茎高丈馀,叶白似艾而多歧,或谓之牛尾蒿。

水蜡烛》

1
水蜡烛,草本,生野塘间,秋杪结实,宛与蜡烛相似。

青蘦》

1
青蘦叶似地黄,紫花如柰,开于秋日,饶一种冷淡之致,如苾蒭著紫衣,了无艳色。

万年花》

1
万年花为草本,高宗赐以此名。小朵如盏,一茎百朵,色粉红而有红丝,虽久乾枯,颜色不变。

晚香玉》

1
晚香玉,草本之花也,京师有之。种自西洋至,西名土馝盈斯。康熙时植于上苑,圣祖爱之,锡以此名,后且及于江、浙矣。六七月开,茎高三四尺,根如水仙,茎狭长,互生,阔如韭叶,软而下垂,至梢渐短,在顶别成鳞形。叶腋发花,六瓣,色白如萼,暮开朝敛,香颇烈,入夜尤馥郁,故有此称。亦谓之月下香。
2
仁和杨槲巢茂才鸿鉴有咏晚香玉诗,其一云:「卷帘雨过夕阳红,帘底名花放几丛。云翠浅扶银错落,雪香新吐玉玲珑。阿环醉影瑶台上,姑射含娇月殿中。彷佛蓝田携美种,晚凉灌向小楼东。」其二云:「玉质琼枝乍吐芳,肯随夜合落回廊。淡摇凉月浑无影,丽染清风别有香。芳蒂嫩含千朵绿,蕊心微抹一丝黄。倚栏小摘幽芬袭,簪入云鬟正晚妆。」

臭李子杆》

1
臭李子杆,长白山所产,夏日满树皆花。

金钱花》

1
金钱花,草本,秋开花,色黄,似钱,而无棱廓。午开子落,故名子午花,又名夜落金钱。

红叶花》

1
红叶花,长白山所产,木本,高可五六寸,叶如黄杨,花似山茶。其枝头红叶,层层如花朵,故名红叶花。

耐冬花》

1
山东劳山多耐冬花,色殷红,似山茶而小。冬月始盛,开雪中,照耀山谷,弥望皆是。王文简公曰海红花也。

四堕花》

1
四堕花,长白山之白花溪所产,他处无之。木本,叶碧,茎红,高不盈尺,每至六日始开,白花四堕,若灯笼形。积雪之中,独出一枝,宛如梨花带雨,令人可羡。俗名雪里花。

芄兰》

1
芄兰,草本,莞蒲也。蔓生篱落间,茎中有汁如乳,叶长卵形而尖。夏开紫花,子缀如铃,霜后自裂,中如絮。

紫罗襴》

1
紫罗襴,草本,色翠,花紫,如鹿葱,一名高良姜。咸丰时,仁和亮镜仁茂才瞻岳曾于李应辰园中见之,每窠叶数片,疏落可爱,抽花一箭,其状极似兰。

蓝雀花》

1
蓝雀花,草本,如雀,大身,有翼,有尾,有黄心,如两目。曾经御制题咏。

灵犀草》

1
杭州西湖苏小墓,有草曰灵犀,色绛,细如发,经风不摇,直立承露,秋生春死者也。

羊草》

1
羊草,西北边谓之羊胡草,长尺许,茎末圆劲如松针,黝色油润。马食之,肥泽,胜豆粟,黑龙江人于七八月间刈而积之,经冬不变。

地蜈蚣草》

1
地蜈蚣草,生村落田塍间,叶密对生,蔓延如蜈蚣形。延于树上者,又称飞天蜈蚣。

猫儿眼草》

1
猫儿眼草,叶纹如猫儿眼,故名。

蝎子草》

1
塞外有毒草,中人肌肤,毒甚蜂虿,自唐山营逾汗铁木岭而外,徧地有之,俗名蝎子草。芦高四五尺,叶如麻,嫩时可供马秣,经霜则辛蛰不可触。蒙古人谓之曰哈拉垓。

怕老婆草》

1
广西思恩府有怕老婆草,疑即含羞草也。其草每枝发十馀叶,中抽一心,长二寸许,花淡黄,若蒲公英,叶类凤尾,细叶对生于茎,生于阴湿之处,墙角路隅皆有之。人每俯身离草尺许,大声叱之,则其叶对对相合,良久始开,女人叱之则否。或谓此直怕老公耳,非怕老婆也。又偶呵之以气,其叶亦合。以铁箸夹炭火,自上微熨之,亦然。盖一遇阳气,即能合并也。广东惠州山中亦有之,土人号为喝呼草。

桃金娘》

1
桃金娘,粤中草花也,花似梅而微锐,色似桃而倍赤,中茎纯紫,丝为深黄,八九月实熟,青绀若牛乳,味甘可养血。粤讴有曰:「携手南山阳,采花香满筐。妾爱留求子,郎爱桃金娘。」留求子,即使君子也。

苦芦草》

1
莆田人口语,以飓风为风痴,言其四面骤风,有类颠狂也。莆有一种野草,俗呼为苦芦草,茎长叶尖,若今岁叶上结生一节,则来岁作一风痴。郑笑墨试之,辄验。一小草耳,乃能与风信暗合,大奇。

红姑娘》

1
草有曰红姑娘者,丛生塞外山谷间,花后结子成苞,四瓣如铃,中含丹实,状如火齐。亦呼豆瓤儿。

洋金花》

1
洋金花,俗名大喇叭花,草本,高三尺馀,叶卵形,不整齐,花冠为漏斗状,浅紫色,果实有刺状突起。

火草》

1
火草,产武定府麦岔之蛮地。

断肠草》

1
断肠草产于滇、黔,所在有之。有谓其实虫而形特似草者,谰言也。马骡误食之即毙。
2
康熙庚申春,有徽人方姓者,商于都门,与其徒八人,合赀累千金,往江南,次河间之南腰跕,宿焉。八人与骡夫先食,方以持斋独后。忽一人且食且语曰:「断胶草。」如是者三。怪而问之曰:「君知食中有断肠草乎,曷勿食?」方问答间,骡夫已如中恶状,仆地。方急令众人停箸,而自走通衢呼众,召医视之,曰:「中毒也。」急解之,皆苏,而骡夫食独多,遂不救。
3
田山姜少寇雯抚黔时,署中庭砌有草结实,甚红,可玩,询之役人,曰:「断肠草也。」一日,有钗头小鸟,色如鹦鹉,飞啄其上,捕之,甚易驯致,名断肠鸟,惟食断肠草子,不食馀物。

锅铲草》

1
锅铲草,产于滇之竹笆铺,以象形得名。

一把伞草》

1
一把伞草产于滇之分水岭,以象形得名。草虽枯,置之热水中,辄作青色而挺立。

珍珠伞》

1
福建长汀祭旗山有异草,名珍珠伞,周栎园侍郎亮工谓其为莘夫人祭旗时遗伞所化也。

汤西崖咏花木》

1
仁和汤西崖少宰右曾之南荣,有轩三楹,缚竹为篱,植杂卉其中,以为游息偃仰之地,因赋诗以赏之。其一云:「读书惜已老,看花悔不早。平生此二恨,耿耿挂襟抱。七年京城居,庭未见寸草。天机纷六凿,世网触九恼。岂知物外闲,熙春自绢好。形骸嵇叔夜,土木太枯槁。吾师郭林宗,逆旅亦洒扫。」其二云:「枳棘编作篱,薜荔栽为墙。年年贮秋雨,草树半已荒。京国苦风埃,此乐安可望。盆盎得生意,露下明月光。破蛰走百虫,昨来微雨凉。呼童缚竹埤,花乐一两行。」其三云:「文无催我归,海棠破昨梦。牵牛始引蔓,锦带已幂空。纤纤白棣花,万点雪吹冻。胜春如佳人,朱颜酒微中。光随暮色敛,香与晓风送。嬾知世缘疏,静悟物态众。鼠肝与虫臂,扰扰争群动。」其四云:「南园飞胡蝶,翩翩若有情。花房酿游蜂,戢戢如有声。暄妍感时节,辛苦各自营。我来卷帘坐,读书轩南荣。一饷亦云乐,千载如可并。异时王安丰,眸子秋水清。嗟哉营营子,爝火安得明!」

廷希贤主持花木》

1
杭州驻防满洲廷揆,字希贤,居花园巷,爱花卉,尤多菊,黄华紫艳,栽徧东篱。客至看花,题诗满壁,以为笑乐。同时有蔡木龛、沈鉴沧、赵仁寿、陈瑟堂辈,相与品题。自辅国公迂斋将军镇杭,招入军署,主持西园花木,妙手生春,不虚所好矣。

陈石遗忆花木》

1
陈石遗尝居沪上,已而挈眷去。光绪戊戌,乃有《忆高昌庙旧居花木》诗,诗云:「林际春申有草堂,杜陵人去瀼西荒。曾经翦取吴淞水,洗药浇花入小塘。水竹三分屋二分,颇如野鹤所云云。最宜月到风来候,一架银花满院闻。花木成蹊渐渐多,去年日夕眄庭柯。梧桐拱把蕉分绿,拉杂樵苏奈汝何。老梅旧腊开如许,丛菊秋来付阿谁?最有村童偷眼惯,小桃欹侧出疏篱。」

陈石遗恶杂草木》

1
光绪庚子,有拳匪之祸,有识者咸感愤。陈石遗偶坐庭中,见杂草木而恶之,谓皆不祥之物,因作六言诗五首,诗云:「袁粲郊野步屧,何妥门巷屏居。萧萧悲风时起,今我不愁何如?白杨。少游醉卧其下,文长画里青青。二人抑郁以死,劳生大梦可醒。紫藤。宋陵松柏无地,此树乃种山阴。胡为汉南有此,不待雍门沾襟。冬青。看汝垂垂花发,无恙不减田家。我独兄弟分散,豺虎吮血磨牙。紫荆。淮南小山丛生,谁知草木无情。牵动长江万里,风声鹤唳皆兵。桂。

唐花》

1
京师气候寒,花事较南中为迟,然有所谓唐花者,非时之品,十二月即有之,诚足以夺造化而通仙灵。盖皆贮于暖室,烘以火,使之早放,腊尾年头,烂熳如锦,牡丹、芍药、探春、梅、桃诸花,悉已上市矣。唐,一作堂。至光绪时,则上海亦有之。
2
朱古微侍郎祖谋、刘新甫员外恩黻皆有《水龙吟.咏唐花》词。朱云:「梦华不醒愁春,探芳别有千红地。是空是色,瑶姬酒重,维摩病起。羯皷声中,红旛影外,东风凝睇。笑繁华占否?闲蜂浪蝶,空撩乱,冰霜里。闻道唐宫翦彩,好帘栊尽情妆缀。输他烂漫,香云一窖,先春花事。火速年芳,冬烘心性,优昙身世。问高楼怨笛,黄昏叫裂,著梅花未?」刘云:「花宫不耐深寒,群仙偷嫁红尘里。春愁未醒,凭空数到,番风廿四。噀雨痕轻,酿云香润,内家标致。笑贵人金屋,藏娇买艳,浑不解,温存意。过了试灯天气,玉帘空主恩捐弃。当初底事,千熏万沐,催教梳洗。我亦曾经,凤城西畔,略窥芳思。叹龟年老去,凄凉羯鼓,说开元事。」
3
旌德江秋珊大令顺贻则以五排咏之,诗云:「竟有回天力,相逢一笑拈。兽炉生活火,鸳幄闭重帘。鬬巧疑裁锦,漫空任撒盐。三三春未到,七七术能兼。品借蟠根李,香收写韵籨。隋宫悬夜彩,吴客话冰缣。初盛诗原好,温柔境亦甜。禁寒仍爇烛,索笑莫巡檐。宠预东皇借,催烦羯皷严。冬烘同龌龊,秋士感迟淹。鸿本羞因热,蝇难学附炎。不经甘露沃,那畏朔风尖。岂藉吹嘘早,居然色相瞻。化工凭巧夺,花信向人占。躁进英先露,阳回暖暗添。南枝偏耐冷,一任冻云黏。」

花瓶之水》

1
梅、兰之花,插于瓶,隔宿倾水,仍清洌,且有微香。他花则不然,虽牡丹入瓶,经宿,水即臭。

花相间成字》

1
康熙丁亥,圣祖南巡,驾幸松江,农民以菜花与紫荷花草相间种成「万寿无疆」四字,登高望之,灿然分明,上顾而大乐。

阮文达有三花》

1
阮文达在山左,莲有一带四花者。在浙江学署,兰有并蒂及一蒂四花者。嘉庆己未为司农,借居衍圣公赐第,偶于小院种蕉数本,不阅月,发一花,绿苞倒垂,甘露盈萼,招同人相与赋诗。其封翁湘圃老人时方就养在京,属刘梦谷为作《三花图》,自为文记之。

黄山多奇卉》

1
歙之黄山有三十六峰,高出四千仞,其中异卉,尤人世所罕觏。僧雪庄尝绘为图,曹文敏公皆有题咏。其花名颇奇,如见子花、玉手花、龙首花、如意花、小巧花、乾雪花、潇洒花、金坛花、山樱花、油樱花、查卜花、蜜蜡花、天海花、珠伞花、冷趣花、琐琐花、佛灯花、醉仙花、佛顶花、宝轮花、黄晶花、叶叶花、金莲花、宝盖花、美玉花、仙蓼花、巾子花、鹅群花、倚苔花、头油花、冷信花、茶叶花、珠冠花、叶上花、囊环花、玉铃花、梦子花、淡竹花、玉仙花、紫扁花、灵仙花、覆杯花、仙钗花、仙都花、汉节花、因陀罗花、香萱、六月雪、万年果、红锦球、香杜鹃、山绣球、山凤仙、山木香、山玉兰、白翦绒、马兰菊、美人菊、紫霞杯、紫玉簪、仙种桃、秋牡丹、珊瑚鞭、玛瑙鞭、蔚蓝梅、金丝蜡梅等是也。

乌兰本巴之野花》

1
外蒙乌兰本巴沿溪曲路,层折不穷,积雪银白,草皆青绿,有红黄各色野花贴地如锦,蒙人亦不知其名。黄者高四寸,叶如艾,丛生根下,一梗有一花,四瓣,鹅黄,花落则结实,如透骨草子,每丛十馀朵,遍于水次。红者高不盈寸,贴地丛生,一根一花,根细如发,花如丁香,叶亦丛生根下,如马齿苋,香味清洁,其最多者,丛结如绣球花。

野鸡膆内草实作花》

1
有羽灰色鳞纹重可斤许之野鸡,出内蒙古,其膆内常有未化草实,曝之使乾,至春季,和以泥,植之盆中,月馀,即茁长七八寸,开各色花,种类不一,绚烂可爱,皆内地所未见者。惟秋后结实,较前渐细,明春即不能复花。

直隶森林》

1
直隶北部之森林,种类极繁,有菩提树、栎、榛、白杨、松、柏、椎、桦之属,徧地皆是。而枫叶之美丽,尤令人睹之而心旷神怡。夹道皆凤尾草,杂以野花,河滨柳丝下垂,石上青藤蟠结,林中各种禽鸟,无不具备,盖沙漠中之腴地也。其最重者为河流,曰滦河,曰白河,直隶北部之田,赖以灌溉。其不至患水灾者,盖以树木茂盛,能吸收水分,使缓流入大河耳。
2
东陵与五陵山之丛林,广约九百丁方机路密达,每一机路密达合英国一里之八分之五。凡橡树、松树、杉树、椎树、菩提树、凤尾松、落叶松、玄胡藁之大者,遍山谷间。大树之下则有枫杂生,而榛树、葡萄树、凤尾草亦甚蕃茂。其嶙峭之石,又往往为麻蔓草所萦绕。河流之所经,赤杨绿柳,参差左右,浓阴两岸,幽胜天然。其出没鸣啸于其间者,皆名禽怪兽,而不可得之于他处者也。此地之生养,一以河流为凭依,而白河、滦河之水道,皆取求于是。丛林既盛,虽有淫雨,多被吸收,故流于溪涧者,其势潺漫,此洞壑间之小溪细流所以徐徐不疾而又渊渊不竭也。

东三省森林》

1
东三省多森林,而吉林为尤多。惟其方言,于平地多树者曰林,于山间多树者曰兀集,万木参天,槎丫突兀,排比联络,间不及尺,緜緜亘亘,纵横数十百里,不知纪极,伐山通道,始漏一线天光。秋冬霜雪凝结,不著马蹄,春夏高泞泥淖,低汇波滔。旅行兀集中数日,不得尽其极,蚊蝱攒啮,鸣鸟咿哑,鼯鼪狸鼠之属,旋绕不畏人,微风震撼,则飕飕扬扬,骇人心目,故昼焚青草聚烟以驱蝱,夜据木石燎火以防兽。近年逐渐砍伐,春暖冰融,排木蔽江而下,爇火代薪者,均栋梁材也。至东清铁道,俄人所筑,西比利亚之支线也。则机关车之发动,亦不假煤力,而化以尺长木块。且土人于寒食节,多放火烧山,延及林木,火辄数十日。兀集,亦作阿集,亦作窝集,一作乌稽,一作窝稽,实今之所谓大森林也。
2
延吉所产之最美者曰黄花松,而鱼鳞松次之,此外则尚有油松、赤松、杉松、果松。他若白松、簌松、杨、柳、楷、柞、楸、榆、桦、椵、枫等树材,堪筑宫室制器皿者,亦不一而足。

京城多古树》

1
京城多古树,每一坊巷,必有古而且大之树,约每距离不十丈,必有一株,外人常赞赏之,以其适合都市卫生之法也。且观其种植痕迹,似经古人有心为之者。如太学桧,吏部藤花,卧佛寺娑罗树,慈仁寺松,万寿寺及昌运宫白松,封氏园松,工部营缮司槐及城南龙爪槐,皆极参差蜿蜒之致。宣统时,工部之槐树心已空,而枝叶犹茂,馀则根株尽拔矣。
2
乾隆朝,灵石何道生官工部,有咏槐诗。
3
程周量尝抚慈仁寺松而叹曰:「长安诸贤,率皆未登庾岭,故使诸松浪得盛名。」
4
乾隆辛酉,冢宰甘庄恪公汝来与果毅公讷亲方高坐吏部大堂选官,甫唱名抽签,而甘薨于椅,手犹执笔未落也。讷奏闻,高宗赏银一千两,命所属经纪其丧。其夕,藤花盛开,香三日,较暮春更盛。
5
至乔木之中空者,实以内灌而致。内灌有三,自上垂注而下者曰天灌,自下熏蒸而上者曰地灌,中有受湿之空穴,为湿所注为气所蒸者曰人灌。

皇木厂之木》

1
京师大通桥之南,有皇木厂,属工部,岁遣官致祭。高宗有《皇木谣》,刻石。木旧有屋,后圮,石阑尚存,木半朽,且折为二,然犹高可隐人,作旃檀色,纹如叠云卷浪,扣之有声。

树中有军器》

1
同治壬申,武冈州某乡有老树一,大可合围,枯矣,将断之,不意树心已空,而中有生成木质枪、锤、刀、矛数十事。经里正报官,验之而收诸库。

树中有字》

1
新宁县张村人某折取树上小干,欲以为锄柄,取归,未及用,旋见树干一偏已枯朽,虑不适用,乃折之为薪,见木中有字,其文曰「乡村云字」。「乡村」两字横书,「云字」两字直书。某以为怪也,鸣于众,均不解其故。询其木取自何所,某谓此乃祠侧狗毛虫树干也。众视之,将就枯,因将所存之干折视,复有「日月常临」四字,则直写。

闽粤树叶》

1
闽、粤树叶,黄落者绝少,如松柏,新叶生而旧叶始脱,亦不甚萎黄,梅花开时,且大半带叶也。

松》

1
松为常绿乔木,干耸直多节,皮或粗厚,裂为龟甲状,亦有光滑者,叶细如针,俗呼松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丛生于枝顶,下有多数黄色粉之雄花丛结成球果。经一二年,始熟。木材为用至繁。有赤松、黑松、白松、海松、五须松之别。

金时之松》

1
金章宗手植松,在寿安山西岭上。

江宁有六朝松》

1
江宁两江师范学校西北隅之教习房后,有小园,著称于世之六朝松在焉,巍然挺秀,岁寒后凋,苍翠之色,与盘拏之致,至严冬而益著。然察其枝叶,实为柏而非松。江易园曰:「此树柏干而桧叶,名殆为栝,《书.禹贡》之栝柏是也。」而远近之人则皆呼之为神树。

宋代遗松及梅竹》

1
长白颛图,字象原,尝以御史巡盐两浙。署有小圃,荒秽不治。一日,散步,得断碑,洗而植之,有「宋代遗松」四字,系以长歌,作者姓名已漫漶不可辨。询之老吏,云:「此地向有三友居,不特古干参天,状若虬龙,且有梅有竹,互相掩映。今屋已废而木亦槁,有年矣。」颛慨然兴复,筑室三楹,额仍旧名,徵诗以落之。

报国寺双松》

1
京师报国寺有双松,古树也。康熙时,馀杭严颢亭侍郎沆曾咏之,诗云:「燕山突兀几千载,四百馀年景物改。惟有慈仁双老松,霜皮剥落至今在。其一婆娑势攫地,撑拏诘曲春云靉。一株稍欲干层霄,却顾徘徊意相待。纷翻密叶生风涛,屹立虬根玩真宰。惯看城市变烽烟,几见桑田作沧海。何年绀殿启琳宫,石栏磴道盘虚空。飞花蒙蒙日月静,溜雨黯黯神灵通。大都月市番估集,胡牀翠幕陈西东。哥柴古窰周汉鼎,陆离法物羞雷同。似与双松较年岁,必有真赏窥鸿蒙。日斜人散苍烟重,倒景上殿云珑葱。轩车冠盖谬相叹,肩摩毂击劳过从。吁嗟此松澹荡有真意,只愁化作双虬龙。直上燕山绝壑一往不得见,怅望千峰与万峰。」

金墩五松》

1
仁和龚蘅圃侍御翔麟有《金墩五松歌》,歌云:「金峰之下三家村,村前有阜名金墩。千年一篑鲜崩蚀,五松于此蟠灵根。相传植自李唐代,阅几劫火岿然存。中间神物烦撝呵,待我摩挲留爪痕。一松兀傲四松拱,俨如列辟朝至尊。又若老翁植杖立,骈罗夹侍皆儿孙。萧森肃穆起人敬,之而鳞鬣乌足论。悠悠者多不解事,太息弃置荒郊原。不见大庾岭下开道松,连阴十里摩朝暾。近访土人已莫识,但云旷野榛芜繁。又不见栖霞寺前引路松,六朝留影摇风旛。脱斧斤厄遭霹雳,一旦迹扫空王门。就我所见识其大,慈仁双树非比伦。此松幸得生此地,天荒地老全精魂。吁嗟生物之理固尔耳,树犹如此人何言。耳目不得爱僧绝,乃得长私雨露恩。」

永平试院三松》

1
雍正时,海宁杨畸甫中翰正讲尝于永平试院见三松,因次壁间韵以咏之,诗曰:「地亦不必计西东,时亦不必论春冬。三松挺干自太古,倔强肯受嬴秦封。长河一带遥掩映,乱山万叠围巃嵸。一株独踞前庭中,苍髯秀发非蒙茸,两株离立后轩后,枝交叶接争茏葱。文如虎变各炳炳,顶如车盖皆童童。其实磊砢堕岩谷,其根蚴蟉穿垣墉。翠障终古閟白日,怒涛彻夜号天风。先是一株被磨折,金刀斮断青虬龙。碎鳞败甲委粪壤,蜿蜒无处寻遗踪。皇天后土公覆载,遭逢顺逆偏难同。二松丧匹意萧瑟,琥珀作泪流猩红。同声同气不同死,固将愁苦而终穷。我来松下双眼豁,更看素壁诗铮鏦。南山流水有馀韵,听者何必人非锺。苦难横空盘硬语,枝词芜句空磨砻。近重阳兮秋三序,哉生明矣月一弓。安得图以射洪绢,长携怀袖开心胸。桮阑歌罢三叹息,夕阳古寺来清钟。」

月盘松》

1
裕陵隆恩殿前有月盘松六株,高仅丈馀,平顶如盖,虬枝四散,有丹漆架承之,架六七层,每层可容一席,是可想见松身之古矣。

黄山松》

1
皖南之黄山多松,黄仲则尝作歌以纪之,歌云:「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有时松石不可辨,一理交化千年中。丹砂琥珀共胎孕,亭亭上结朱霞封。人言松相逊石相,即以松论何能穷。沐日浴月晕苍翠,苔色散点周秦铜。蕤绥上偃雨君盖,纠结下固蚪灵宫。鳞张鬣缩爪入肉,万劫避过雷火攻。昔观图画讶未见,到眼更觉描无功。悬崖嵌峒不知数,莘莘纵纵皆鬼工。及至触手膏溢节,极瘦驳处春华同。清泉洗根泻泱漭,瑶草分润生蒙茸。翻嫌石相奇太过,相助为理论始公。青牛伏龟不可得,几辈对此颜如童。明当遍觅茯苓去,短锄碎劚千芙蓉。」

万年松》

1
香山县之凤凰山,有万年松数株,西人架梯取之,其松忽上忽下,随梯转移。西人怒,用鸟枪击之,连发数十枪,卒不能得。松至乾隆时,犹青葱如故。

盆松》

1
彭泽县之小孤山产万年松,高不满尺,历年不见其长,惟冬夏长青,可置盆中。海宁马小眉观察洵有《盆松歌》,用昌黎《山石》韵,诗云:「造化不遗一物微,森然鳞甲浑欲飞。何年束缚寄盆盎,片石瘦瘠苔花肥。不劚其根龟背坼,不髡其顶牛毛稀。平生嗜好不谐俗,苍髯相对忘朝饥。室中图史五千卷,伴我白昼关双扉。天风卷幔声谡谡,夕阴遮户烟霏霏。我闻黄山之松甲天下,枝柯磊落大十围。尔独局束困尺土,界以四面皆垣衣。茅斋自足适啸傲,差免世俗花奴鞿。与尔永结岁寒约,精气莫化青羊归。」

云南多松》

1
云南多老松林,亘百里,林中多生茯苓。腾越南门外金氏家有松,数百年物也,虬枝古干,覆满庭中。

棒松》

1
棒松,产于长白山,其质坚劲异常,可作器。

小赤松》

1
小赤松,一名矮松,产于长白山,叶青枝紫,枝头结子,色赤而香,始终不见下垂,高者八九寸。

黄花松》

1
松花江两岸多黄花松,松花落于江干,所在皆有。其顺而下者,浮于水面,片片如松,故名江曰松花江。

黄蒿松》

1
黄蒿松,叶如蒿,生宁古塔石甸之上,他处所无。

巴颜沟之松》

1
木兰附近之巴颜沟有山,多童,惟兴安岭稍有树。巴颜沟之北多巨松,伐之,从羊肠河流出。热河宫殿之材,皆取给于此。

伊奇松》

1
伊奇松生吉林北伊奇甸子,质瘦劲,少枝叶,以所生地而名也。

俄罗斯松》

1
俄罗斯松,一名老枪菜,抽薹如蒿苣,高二尺许,叶层层,其末层叶叶相抱如球,略似安菘。

落叶松》

1
落叶松之枝干,与赤松无异,针亦青葱如盖,惟霜雪以后,则叶尽脱。其质甚坚,根株历久不朽,沈埋水土中,则更为石,可供磨砺之需,塞外高寒之地多有之。又热河之松,至冬而叶亦落,盖气候冱寒所致也,人呼之曰落叶松。

白松》

1
白松,亦称白皮松,干高者十馀丈,产直隶、陕西、湖北等省,江、浙亦有之。树干光滑,皮色白,叶针形,三针丛生,较黑松、赤松为短,子椭圆而稍扁,大小略同海松子,淡褐色,可食。

杜松》

1
杜松为常绿乔木,高二三丈,叶细长而尖,略似针。夏日开小花,雌雄异株。实圆而肉质,大如豆,熟则色黑。

罗汉松》

1
罗汉松为常绿乔木,山地自生,高数丈,叶狭长互生,花单性。实大如豌豆,熟则色红,下部膨大,如罗汉之服袈裟,故名。其材可供建筑及为器具。
2
福建武定城西五里有狮山,峰截如削,壁立千仞。其颠平敞,里许有泉喷出,潴为小池,池旁罗汉松一株,大数十围,霜柯铁干,世所罕见。

海松》

1
海松产于关东及直隶等处,高数丈,其叶五针丛生,花单性,雌雄同株,有球果长六七寸,子大如巴豆而有三棱。松类中惟此及白松、五须松有子可食。

南山松皮》

1
由伊吾即哈密。至镇西,即巴里坤。路渐上渐高,八十里至南山口,遍山积雪,终古不化。车马视辙迹而行,否则陷入雪窖,竟至灭顶。两边多松林,夭者乔者,皆梁栋材也。南山之北口,数十盘折而下,又二十里,至松树塘,则止宿处也。土人出售松皮,有厚至二尺许者,色若脂,脂文作云霞回薄之状。好事者用作联额,人都不识,洵称异观。龙雨擕过而叹曰:「此松已阅数千万年,而终不免斧戕,致宼爨下烧去。」为之慨然作歌,歌曰:「人生懒出门,谁向穷边走?伊吾望南山,群峰雪近斗。鸿荒初辟此山开,此雪即随天地有。车辙马蹄遵道行,沟渠涧坎模糊平。偶然陷雪莫能救,古称雪窖非虚名。峰颠青松穿云隈,上有太古羲皇苔。东林西麓丈人立,沧桑阅历知几回?秦皇五大夫,汉武三将军,视此罗列如儿孙。撑拄雪窟冻蛟舞,偃蹇银海灵鳖蹲。此行赏松雪,清超乃奇绝。转欲且徘徊,凄风寒似铁。下山陡峻百折盘,半麓一关封泥丸。回看落日照雪岭,祇见积雪不见山。廿里同松塘,山家聚处成一乡。出售山中物,雪莲花共阿魏香。就中一物目罕觏,霞雕云刻胭脂绣。问之乃是古松皮,或寻或尺任人购。我不知山树拥肿大几亩,但惊血色松皮二尺厚。吁嗟乎!空山无人方自寿,饱经霜雪龙鳞皱。拉杂摧烧伐作薪,如何一旦遭倾覆。却看松皮如绛云,截作门榜新且文,腻如紫玉风雨润,悬之炒壁虬螭奔。昔称才大难为用,万古冰霜一春梦。问天何术避摧残,冥心归卧华阳洞。」
2
雨樵尝出以示舒铁云,铁云乃赋长歌以和之,歌云:「赠君以《禹贡》峄阳孤生之桐,不若玉策天陵偃盖之楼松。报我以广寒殿前八万四千户修月之青枝,不若成都诸葛丞相祠堂溜雨四十围老柏之苍皮。我不能穷走邓林逐日三万里,又不能饱餐伏灵御风五百岁,此树婆娑不可见。山不信鱼之大,海不信木之怪,橐駞矗矗以为马肿背。雨樵先生仰天大笑冠绝缨,曰尔不见年老能成精。今虽难见南山松皮之情状,尚有一曲南山松皮之歌行。我读松皮诗,一读再击节。诗大奇于松之皮,松又古于山之雪。雒常树生肃慎国,昔者盖已有此说。不然叔孙殪长狄,身横九亩其色赤,得寸则寸尺则尺。翳惟古龙鳞,羌有古虎文。豹死留皮无其人,牛则有皮儗不伦。瓜皮李皮,茫茫坠绪,不入世系称曾孙。松花万斛散作瀛洲尘,松钗一股聘天女。此其家不贫,死无枝叶生无根。海水倒卷飞昆仑,红桐十番今尚存。神农不敢制为衣,仓颉不知造作纸,吉祥菩萨开炉炼石不敢取作薪。又何况一天王,三君子,五大夫及百虫将军。我虽不见可无憾,尝读先生歌云云。先生之歌感慨悲,此非皮相所能为。叹息斧斤,斫为松柴,亲近文字,题为松牌。松寿不知其几也,奈何与麟皮作鼓龙皮作扇同此灾。先生曷不去吟御沟杨柳都堂槐,或者曲江杏孤山梅,而独短衣匹马过轮台。田园将芜胡不归?濡染大笔题此抑塞磊落之奇材。其奇也若此,客有歌于南山之北,北山之南者,余焉能属而和之哉?客曰否,余曰诺。皮不存,诗乃作。」

扁柏》

1
扁柏为常绿乔木,高者十馀丈,乃柏类之最普通者。叶小如鳞,与茎密接,全不舒放。花单性,雌雄同株。实如球。质理致密,可制家具。其实即柏子仁,可作药。旧亦称侧柏。

钱武肃王手植柏》

1
金华之试院有柏两株,传云为钱武肃王手植,今尚郁森。其一为风力斜倾,稍现婆娑之状。宋人钱端礼有文记其事,当非虚构。

精忠柏》

1
浙江臬署,即岳武穆王之孙珂故宅。宋孝宗既悉岳冤,就其故宅建庙,名曰忠佑。中有流芳亭,精忠柏必当时所植。柏枯已久,剩干丈馀,初不知其化石也。光绪季年,崔永安为臬司,宴同僚署中,见其文理似木,而质与石同,曰:「是殆化石矣。」以铁器击之,火星射出,确已作石。众皆争取,遂成数段。后馀六段,各长尺馀,已迁之西湖岳墓矣。

清奇古怪之柏》

1
苏州邓尉山有司徒庙,在青芝山北,额其门曰柏因社,曰香林第一殿,供邓司徒像。相传神为邓禹,然无碑志可考。或又以为冯异者,谓庙有大柏树,即大树将军也。不知云台诸将何以成神于此?夫山之以邓尉著,犹之孤山之以林处士著,以其为高人之所栖也。顾独以祀邓司徒闻,岂以尉卑官末秩,不如石徒久位尊多金耶?殿东客座楹间,悬铜井山人潘遵祁、归安吴云联各一。铜井山人联曰:「此中祇许鸾凤宿,其上应有蛟螭蟠。」吴云联曰:「清奇古怪画难状,风火雷霆劫不磨。」皆就大柏言也。所谓清奇古怪者,四柏名也。下堦,向堂东,有大柏七株,围以铁栏,而中有四株尤奇拔。一植立如笏,意气端重,厥字曰清。一干尤巨,围十抱,而苍皮左纽,旋螺透顶者,谓之古。其东北隅有一株,稍小,而茎理亦拗旋作螺形也。古之西不数武,有一株,偃茎横卧,而矫举其梢,绿叶毵毵,枝柯侧拏,宛如青狮踞地昂首,髯鬣离披,攫爪欲搏者然。又一株,相去十数武,在此株南者,亦已根仆横地,而矫尾厉角若游龙,生意郁如,则所谓奇与怪也。相传此两株原系一株,为雷所劈,刳而为二。
2
司徒庙之门外,又有紫藤,夭矫凌空,离地十馀丈,附一大树。吴江凌莘庐游此,尝譬之悬度国之铁索桥焉。土人则称之为神舟,殆以其形似欤?

泰山之三义柏》

1
泰山天门坊之上有曰孔子登临处者,其地有石坊,相距半里许,有蟠地参天之三大树,旁有丹书石碑,刻「三义柏」三字,相传为千年以前物也。

金冬心咏古柏》

1
乾隆庚午八月,金冬心游京师。十月,驱车出国门,至曲阜,展谒孔庙。庙中古柏,皆旧时熟识者,裴回久之,乃作长歌一篇,歌云:「八月飞雪游帝京,栖栖苦面谁相倾?献书孏上公与卿,中朝渐已忘姓名。十月坚冰返堠程,得行便行无阻行。小车一辆喧四更,北风耻作鶡旦鸣。人不送迎山送迎,緜之亘之殊多情。冷光寒翠眉际生,先师儒里瞻尊荣。入庙肃拜安心旌,难香何必列牢牲。告曰艺事通微诚,于戏五经昌且明。吾欲手写承熹平,字画端谨矫俗狞。隶学勿绝用乃亨,刻石嵌壁开暗盲。此间古柏含元精,寿可千岁历戊庚。左围右列如墉城,弗为火夺惟汝贞。旧时熟识毋乖盟,日坐其下繁籁揣,恍然奏乐闻竽笙。」

汪晓园咏古柏》

1
乾隆时,钱塘汪晓园侍郎永锡尝督学江西,按试饶州,见其书院有古柏,乃作诗曰:「古柏出檐际,托根自何年?枝叶半枯槁,无复苍皮坚。一干从西起,嵯岈欲刺天。生枝附其下,尚能摇春烟。三干垂向东,屈折真可怜。倒悬生意绝,空自相纠缠。虫蛇据其穴,鸟雀巢其巅。藤萝缚更急,仅得一线延。物久生变态,此理有固然。谁为驱众侮,庶使朽惫全。」

黄仲则咏古柏》

1
《古柏行》,黄仲则作也,诗曰:「寓斋数椽留十日,如此棱棱一株柏。横看侧看无不奇,合睫相逢梦犹得。阴干澹渗灰星星,上枝翠点针矗矗。晴穹浩荡压其顶,犹自拏空欲腾掷。腹中空洞容万千,岁久元蚼聚成国。夜深冷院萧无人,飞起空中鬬雌霓。归来爪牙青血痕,四顾犹摄狐狸魂。晓来亦如梦初觉,俛见大地盘其根。岂因冰霜始淬厉,不待雷雨方精神。馀膏尚借百草活,坚节讵耻柔条邻。自注:旁有桑数株。倾颓甓甃翳荆蔓,独立相看发长叹。凄凉寂寞谁肯过,日落空墙与君伴。深山大泽斤斧追,重垣绮榭位置卑。黄肠裂出钜鹿野,御史府中鸟夜栖。雕零一一目所见,底用头角犹低垂。苍官倘见明月夜,密迩客窗来赋诗。」

柏著花》

1
道光时,仁和丁心和尝见柏著花而作诗曰:「世间那有著花柏,怪底娇红乱深碧。藤萝附甲始何年?缨络垂身已无隙。直似客喧将主夺,几疑柯改还叶易。飘飘天女散千花,一一红妆登百尺。贞操绝艳两缠緜,老干柔条难擘画。美人无计出手攀,过客有情空目逆。却遇高贤为品题,便作甘棠增爱惜。韦偃笔下未能图,孔明庙前无此迹。莫嫌脂粉污颜色,不碍广平心铁石。」

榈》

1
榈为常绿乔木,出南海、安南等处,色红紫,似紫檀。性坚,作牀几,颇珍贵。

花榈》

1
花榈,榈木之一种也,又名花狸,亦作花梨,海南文木之贵重者。色紫红,微香。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坚理密致者价尤重,可作器皿、扇骨。

蒲葵》

1
蒲葵为常绿乔木,叶作掌状分裂,酷类棕榈,惟蒲葵裂片颇尖,其基部连接不分,棕榈则否,以此为别。其材为用至广,叶可制扇,名葵扇,俗称芭蕉扇,行销极广。

樟》

1
樟,通作章,为常绿乔木,产黔、蜀、闽、广等处。高五六丈,大者十围。叶卵形,有叶脉三条,质硬有光。夏初开花,小而淡黄。实大如碗豆,黄色。其材耸直,肌理甚细,有香,煎之为梓脑。
2
无锡惠山寄畅园有樟树一株,其大数抱,枝叶皆香,千年物也。康熙时,圣祖南巡,每幸园,尝抚玩不置。第六次回銮后,犹忆及之,问无恙否。查慎行诗「合抱凌云势不孤,名材得并豫章无?平安上报天颜喜,此树江南只一株」是也。及圣祖崩,樟亦枯矣。

榧》

1
榧为常绿乔木,干高数丈,略似杉,俗称野杉。叶针形,扁平。花单性,雌雄异株。实大如枣核,两端皆尖。仁可食,制油可燃灯。一名柀子。

紫檀》

1
紫檀为常绿亚乔木,产于热带地,高五六丈,叶为复叶,花蝶形,实有翼。其材色赤,质甚坚重,故入水而沈,作种种器具,颇珍贵。

红木》

1
红木产云南,叶长椭圆形,端尖,开白花,五瓣,微赭。其木质坚色红,可为器。

乌木》

1
乌木为常绿亚乔木,叶长椭圆而平滑,花单性,淡黄,雌雄同株。其木坚实,老者色纯黑,琼州诸岛产之,土人以之析为箸及烟管等物,行用甚广。志称出海南。一名角乌,色纯黑,甚脃。其他类乌木者甚多,皆可作几杖。

蚊母树》

1
蚊母树为常绿亚乔木,高二丈馀,叶为长椭圆形,互生。常有小虫群聚,使叶膨大如囊,虫去则成空壳,故有此称。春暮开细花,仅有绿萼及红色雌雄蕊,而无花冠。其木可为屋材。

七叶树》

1
七叶树为落叶乔木,高四五丈,叶为大小七叶合成,故名。春暮开淡红花,为圆锥花序。结实成蒴,其子可食。质坚致,可为器。

椿》

1
椿为落叶乔木,高三四丈,叶为复叶,嫩时色红,香甘可食,俗名香椿。夏开小白花,结蒴果。其材坚实,可制器具。

榉》

1
榉为落叶乔木,高数丈,叶作长卵形,端尖,有锯齿,花小,淡黄。材质坚固,木理秀美,可作箱箧、几案之用。俗作椐。

山毛榉》

1
山毛榉为落叶乔木,山野自生,高七八丈,树皮淡灰色而平滑,叶阔而尖,背有毛。春日开小花,色淡绿。实以壳斗包之,壳斗下之柄较长于榉。其材可为几案之属。

椅》

1
椅为落叶乔木,高二丈馀,初夏开黄花,累累下垂。叶圆端尖,雌雄异株。实略似天烛,色红或赭,其材可为细巧之器。

桦》

1
桦为落叶乔木,产辽东及西北诸地,嫩江、混同江间尤多。高三四丈,皮白,易剥脱,叶作卵形而尖。花雌雄同株,为穗状花序。皮厚而轻软,有紫黑斑文,古以裹弓干、鞍镫、刀靶等物。曾于吉林乌拉设桦皮屯,采皮入贡。

楸》

1
楸为落叶乔木,干直,上耸,至高处分枝,叶似桐,三尖或五尖。夏开黄绿色细花,结实成荚,长尺馀,下垂,熟则裂开。其材可为棋局。

水杨》

1
水杨为落叶亚乔木,多生水边,叶略似箭镞形,叶柄根部有小托叶。夏开黄绿色穗状花,雌雄异株。其材可制器具,充薪炭。

桐》

1
桐为落叶乔木,皮色粗白,高可三丈,叶圆大,掌状分裂,有长柄。春暮开唇形花,色或紫或白,成大圆锥花序,萼黄褐色。实为两房之蒴果,长寸馀,如枣。其材为琴及箱箧,不生虫蠹。概称白桐,细别之,则花白而叶光滑者为白桐,花紫而叶上密生黏毛者为紫桐。凡白桐通曰桐,梧桐、油桐则否,科属亦各不同。

梧桐》

1
梧桐为落叶乔木,干端直,色青,高三丈许,叶阔大有深缺刻,背有毛。夏日开黄色小花,雌雄同株。果为蓇葖,熟则裂开为叶状,种子生于边缘,可食。其材可制器具,树皮可取油。

新疆胡桐泪》

1
胡桐产新疆,于阗河两岸尤多,形曲,性寒。其树沫下流者,谓之胡桐泪,内地手民制为胶汁,以黏金银饰物,极坚固。

桑》

1
桑为落叶乔木,每岁刈取,故枝干低亚。叶为卵形,肥大,以饲蚕。浙江湖州府所植者最良,谓之湖桑。雌雄花皆为穗状,淡黄绿色。其材可制农具什器,皮可制纸。野生者干高大而叶小。

木棉》

1
木棉为落叶乔木,大合抱,高数丈。花红如山茶,蕋黄色,瓣极厚,结实大似酒杯,絮茸茸如细毳,可作茵褥。
2
闽、粤热地所产木棉,高者七八丈,干端直。春开朱华,状如山茶,结实颇长,中有棉,随风飞散,色黄褐,状如柳絮,可作裀褥,不能纺织。
3
粤之木棉,以二月作花,色殷红。三四月结子,子坼,飞白如絮,盖花与絮本为二也。王文简公诗「竟日红棉作絮飞」,则误以花为絮矣。

化香树》

1
化香树为落叶乔木,生于阴湿之山地,干高七八丈,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无柄,尖长。夏秋之交,开多数雄花而成穗。穗之根部出雌花丛,色淡黄。经冬,实熟,有细鳞如松球,煎汁,可染黑色,谓之化树果。

藤黄》

1
藤黄,海藤树所产之胶汶也。海藤为落叶乔木,产东印度及暹罗等热带地,闽、粤亦有之,高五六丈,叶椭圆对生,花单性,结为浆果。以刀斫树皮,浸水中,渗出黄色质料,即为藤黄,可入药,并为绘画颜料,性有毒。

皂荚》

1
皂荚,亦名皂角,为落叶乔木,随处产生,高三四丈,多刺,叶为羽状复叶。夏开黄色小蝶形花,结实成荚,长扁如刀,用以洗濯衣服。其材木可供器具及薪炭之用。

肥皂荚》

1
皂荚有一种开白花者,结荚较短而粗肥,谓之肥皂荚。取其荚擣烂之,用以濯垢,远胜于寻常之皂荚也。

筱悬木》

1
筱悬木为落叶乔木,原产于欧洲,移植于上海,马路两旁之成行者是也,俗称洋梧桐。高三四丈,叶阔大,作三裂片,锯齿甚粗,基脚有卵形托叶一。春开淡黄绿花,实圆而粗糙。此木最易繁茂,故多植之以为荫。

钓樟》

1
钓樟为落叶亚乔木,山地自生,杭州有之。高丈馀,皮表有黑斑,叶作长椭圆形,背有赤毛,互生。春月开花,花小而色黄,形如伞。实黑大如碗豆。一名乌樟,或作为金钩樟者误。其叶一名蓼浆叶,类榆,有香似樟脑,可避蚁。以叶浸之水中五日,黏质之浆即出矣。

谷》

1
谷为落叶亚乔木,亦作构,略似楮,惟叶深裂而较粗糙。花雌雄异株,雄花列为穗状,如桑,雌花作球形。实熟色红。皮灰白,可制纸。

木栾子》

1
木栾子为落叶亚乔木,无患子之一种。叶为羽状复叶。夏月开黄色之小花,花序如圆锥。实似酸浆,稍小而平,至秋始熟。子坚黑,可穿孔作念珠。

栎》

1
栎为落叶亚乔木,产于北方,山东尤多。高二三丈,叶狭长,有锯齿,类栗。花黄褐色,单性,雌雄同株。实圆而端尖,有壳斗如椀,谓之橡实,一名芧,俗譌称橡子。仁如老莲肉,俭岁食之,丰年取以饲豕。树皮及壳斗,可染皂色,故亦谓之皂斗。其材斜理,宜为薪炭。叶可饲野蚕。古名栩,亦名杼。

橡》

1
乾隆癸未,直隶按察使裴宗锡上疏言:「古北口外山场产波萝树,土人俱伐作薪,不谙养蚕。此树本名橡,入土即生。三四年后,叶可饲蚕。臣前在济东,饬属徧栽,颇有成效」云云。因有上谕交直隶总督举行。

香木结伽南香》

1
伽南香,亦曰奇南香,产于广东琼州诸山。香木为大蚁所穴,蚁食石蜜,遗渍木中,岁久而成。香成而木未死者,谓之生结。木死而成者,谓之糖结。又色如鸭头绿者,谓之绿结。搯之,痕生,释之,痕合,名油结,为伽南最上之品。其木性多而香味少者,谓之虎斑金丝结,寻常所制数珠者皆此类。

阴沈木》

1
阴沈木为施南府属山中产物,必掘地始得之,盖日久而陷入地也。质香而轻,体柔腻,以指甲搯之,即有搯纹,少顷复合,如奇楠。

肉桂》

1
肉桂为常绿乔木,古称牡桂,亦名菌桂,吾国药品所用,以来自安南者为多,然广西浔州府之桂平县亦产之,产于猺山者尤良。树高二三丈,叶为长椭圆形,质厚,有大脉三条,夏时开淡黄色小花,皮多脂,气味辛烈。
2
庋藏之法,须裹以皮纸,悬之睡帐,不离人,不近木。久而发霉,以乾布拭之,味乃不变。若近木,则油走而枯矣。富贵家盛以锡盒,徒饰观耳。

丁香》

1
丁香为常绿乔木,一名鸡舌香,产于两粤,叶长椭圆形,春开紫花,或白花,四瓣。子黑色,以为香料,并供药用。
2
京师国学东厢旧有丁香一株,明嘉靖壬寅已有之。康熙戊戌,昆明谢司业补栽数本。道光壬寅,尚书花沙纳官祭酒时,复补植紫、白二株。

龙脑》

1
龙脑为常绿乔木,一名龙脑香,产于闽、广,高十馀丈,叶为卵形,花为合瓣花冠,其香芬郁。以干中树胶制成一种结晶体,莹白如冰,俗称冰片,又曰梅片。《香谱》云:「绝妙者目曰梅花龙脑。」是也。以之入药,香气和缓,与樟脑之强烈者迥异。

黄檗》

1
黄檗,亦作黄蘖,为落叶乔木,干高三四丈,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夏月开细黄花,雌雄异株。实色黑,大如黄豆。干之内皮色黄,与实并入药,亦作染料。俗称黄柏,省写之譌也。

荔枝》

1
荔枝为常绿乔木,产于闽、粤,四川亦有之,干高三四丈,叶为羽状复叶,有透明之小点。果实外皮有龟甲纹,肉色白,味甘多汁。种类名目甚多。其核细如豌豆,壳赤如丹砂,上有绿线一条者,谓之挂绿,尤珍贵。
2
闽中荔枝,惟四郡有之,而兴化尤奇。树高数丈,大至合抱,形团圝如帷盖,四时荣茂不凋。其干多不圆满,作鸡骨形,虽未抱霜雪,辄作滥铁怪石色。花似木犀,淡黄色,微香。实上圆下锐,大可径寸,壳若罗纹,初青渐红,夏熟时,香气清远,色泽鲜紫,膜如桃花,核如丁香。剖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绛雪,色香与味,俱为果中第一。其结实也,或间岁一实,或全树中惟一方实,莆人谓之歇枝,灌培者识其性,亦岁易其方。性畏寒,山谷间皆不能实。其名称有宋家香、陈家紫、方家红、江家绿、皱玉郎官、红游、丁香、兰寿香、西紫、黄香、瑞堂红、松红、麝囊红、百步香、黄玉、玉尚红等。宋家香树极高大,在莆城宋姓祠前,实如陈家紫而小,甘美无异。此树植自唐代,属王氏。黄巢兵过,欲斧之为薪,王氏媪抱树号泣,贼怜之不伐。后结实,其核周围凹入,若有斧痕,他树独无,老干披苔,高入云际,真神物也。又有一种名火山,夏初先熟,味微酸。邑人林俊有诗云:「侧生幽谷半摧残,烟雨平林五月寒。叹息不逢高著眼,只缘风味带微酸。」
3
粤中荔枝,自挂绿外,当以水晶为第一。吴应逵《荔枝谱》云:「水晶丸,俗名糯米糍,出番禺鹿步之北村,香液与挂绿绝似,而实大核小,食之令人畅然意满,吴石华拟之鲥鱼无骨。」阮文达公云:「此岭南第一品也。」自此,人遂以一品荔呼之。

草荔枝》

1
草荔枝,丛生,朱颗,味甘,似普盘而无子,惟塞外兴安及乌拉有之。圣祖命移植于避暑山庄,锡以今名。较之闽贡,蔑渴生津,未易伯仲,有御制诗咏之。

龙眼》

1
龙眼为常绿乔木,产于闽、广,干高数丈,叶为羽状复叶,夏初开细白花,至秋实熟,圆如弹丸,壳有细纹,肉白如荔枝,味甘,乾鲜皆可食。俗称桂圆,以福建旧兴化府所产者为良。

枸橼》

1
枸橼,俗称香橼,为常绿乔木,枝间有刺,叶似橘而大,实形圆,径三四寸,色黄,皮厚,芳香味酸。《本草纲目》谓即佛手柑。日本田中芳男《有用植物圆说》分为两种。

槟榔》

1
槟榔为常绿乔木,产于热带地,高三丈馀,叶为羽状复叶,小叶之上端作齿啮状。五年始结实,实成房,出于叶中,每房簇生数百,形长而尖。剥其皮,状如肉豆蔻,有紫棕色纹,味涩微甘,可食。台湾有之,称槟榔树。无旁枝,亭亭直上,徧体龙鳞。

桄榔》

1
桄榔为常绿乔木,一作桄桹,产于暖地,大者四五围,高五六丈,叶为羽状复叶,花小,色绿,雌雄同株,为肉穗花序,子如青珠。干内有粉,赤黄色,可食。

橄榄》

1
橄榄,一名谏果,亦称青果,为常绿乔木,产于闽、广,叶为奇数羽状复叶,花攒簇成总状,实尖长,色青,可生食,蜜渍、盐腌均佳。广东所产别有一种,颇大,其核可代木炭之用。

枇杷》

1
枇杷为常绿亚乔木,高二丈馀,叶长椭圆形,锯齿甚细,互生,背有褐色毛甚密。冬开小花,色白五瓣。夏初实熟,形圆色黄,皮有细毛,皮肉淡黄色。
2
枇杷以苏州洞庭山所产者为上,白者为尤佳,曰白沙,红者曰红沙。朱竹垞尝有《明月棹孤舟》词以咏之云:「几阵疏疏梅子雨,也催得嫩黄如许。笑逐金丸,看携素手,犹带晓来纤露。寒叶青青香树树,记东溪旧曾游处。日影堂阴,雪晴花下,长见那人窥户。」
3
南汇西门外九十二圆谈慎卿好花木,尝自赴洞庭山购枇杷数百本,辟地六亩以植之,杀虫施肥无少怠。越五六载,枝叶畅茂,结实年盛一年,若春夏之交,无大风雨,实必绽,味必美,人称之为谈家枇杷。又召楼镇东十二图沈竹君、沈勋琴昆仲亦种枇杷,兼梅、李等十二亩,称万生园,在天打桥南。果熟时,人争购之,与谈园埒。

臭橙》

1
臭橙为常绿亚乔木,高丈馀,叶为卵形,互生,有透明小点,叶柄有翼,与橘叶同。花白色,五瓣,香气清烈,俗称代代花。实圆而黄,冬熟,如留枝间不摘,翌年能变青色,故有回青橙之名。

枸骨》

1
枸骨为常绿亚乔木,高丈馀,叶为卵形,对生,有大锯齿如针状,质厚有光。秋日叶腋开细白花,香气清烈。实为浆果,形椭圆而长,熟则色红紫。古亦称枸,《诗》「南山有枸」是也。

栗》

1
栗为落叶乔木,干高四五丈,叶如箭镞,初夏开花。实有壳斗甚大,刺如猬毛,霜降后熟,外有硬壳,紫黑色,一苞之中,或单或双或三四。仁淡黄色,可食,其材坚致,可制器。

榛》

1
榛为落叶乔木,高二三丈,叶甚阔,略圆,端尖,有细齿,春日开花如长穗。其实作苞,一苞一实,味略似胡桃,通称榛子。产宁古塔者,仅三尺许,花夜开,大于车轮。

栜》

1
栜,本作枾,俗作柿,为落叶乔木,叶为卵形,端尖。夏至时开花,色微黄,单性,雄花较小。实圆,径二寸许,八九月熟。未熟时味涩,熟则味甘色红,可作栜并。由涩栜取汁,可作栜漆。
2
福州距城二十里之南郊,有地曰齐坑,齐氏聚族而居之所也。旁有潭,夹种桃花,相传为唐陈处士隐地,旧名道者岩。岩前有栜一株,根如斗,结实如佛手柑,指屈伸层叠,有长五六寸者,皮瓤色味则皆栜也。祥符周栎园侍郎亮工曾得其一,笑谓友人曰:「大力如佛菩萨,至此地亦化为绕指柔矣。」

猴枣》

1
猴枣为栜之别种,叶平滑,叶柄长五分许,表暗绿,里灰白,实小,簇生,可食。

胡桃》

1
胡桃为落叶乔木,河南、陕西等省最多,高二三丈,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夏初开花,雌雄花皆成长穗下垂,淡黄绿色。秋结实,如青桃,熟后沤烂皮肉,取核而食其种子。《博物志》谓张骞使西域还而得,故名。亦称核桃。

枎栘》

1
枎栘为落叶乔木,干高一二丈,叶为椭圆形,面有白毛。春暮开白花,五瓣,狭长。实赤色,大如小豆。旧说谓即唐棣,或云与白杨同类异种,博物学家属之蔷薇科。

枳梖》

1
枳梖为落叶乔木,干高三四丈,可为器具,叶卵形,互生。夏开小白花,实有肉质之柄,色黄肥大,略如鸡爪,俗称鸡爪子,味甘如蜜。又名木蜜。

杏》

1
杏为落叶亚乔木,高丈馀,花、叶均与梅相似,实黄熟,甘而不酸。

叭哒杏》

1
杏仁味皆苦,而叭哒杏独甘。《本草》作巴旦杏,或谓之八达杏。然八达杏本产于西域,今甜杏,北方随处皆有,商贩以来自口外者良,视之甚重,犹藦菇之重口藦也。俗又加口作叭哒杏,日本谓之扁桃。其仁亦有甜苦二种,甜者供食,苦者入药,并制为油及苦扁桃水以治病。吾国入药者,多用寻常杏仁,故遂以此为甜杏之专称耳。

银杏》

1
银杏为落叶乔木,一台公孙树,高者达十丈,叶如扇,有缺刻。春日开小花,色白而带淡绿,单性。秋末结实颇繁,霜后肉烂,取核为果,色白,故或谓之白果,其仁可食。材质坚重,制器不裂。
2
雍正时,杭州报国寺有银杏树,钱塘姚彦晖副贡炳尝咏之,诗曰:「古寺参天树,连蜷野殿阴。兴亡犹在眼,荣悴自无心。志载树无心。碧叶风霜劲,铜柯岁月深。儿童随野拾,零落满平林。」
3
南汇一团镇西有银杏树,高六七丈,围数抱,悬瘿累节。最高者有双枝,垂作斧劈势,风起时,涛声如长松。根中生古藤,大亦合围,龙蟠虬结而上。结实似无花果,累累贯珠。树中又产出数小枝,枝叶青翠,贯四时不改,大有儿孙环绕气象。相传主树为明太祖所植。

苹果》

1
苹果为落叶亚乔木,干高丈馀,叶椭圆,锯齿甚细,春日开淡红花。实圆略扁,径二寸许,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夏秋之交成熟,味甘松。
2
北方产果之区,首推芝罘。芝罘苹果,国中称最,实美国种也。美教士倪费取美果之佳者,植之于芝罘,仍不失为良品,非若橘之逾淮而即为枳也。皮红肉硬,可久藏,然味虽佳而香则逊。人以其原种之来自美国旧金山也,故称之曰金山苹果。

频婆》

1
频婆,一作苹婆,亦称频婆果,即柰之异名,或谓即苹果之异名,广东所产。荚如皂角,长二三寸,子生荚间两旁,老则荚迸开,外红色,内黄色,子皮黑,肉黄,熟则味甘。亦称凤眼果。

林檎》

1
林檎为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椭圆,有锯齿。春暮开花,五瓣,色白,有红晕。夏末果熟,形圆,味甘酸,可食,俗称花红,北方谓之沙果,较大而甘美。日本亦有此称,则指苹果而言也。

李》

1
李为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卵圆而长。春开花,色白,五瓣。实圆,全熟则赤,味略酸。

檇李》

1
嘉兴古称檇李者,以县境新篁区西圣地方有静响寺,寺有李十馀株,实熟时,清香扑鼻,味甚甜,除皮核外,滋润无渣。光绪朝,结果忽稀,有某绅受京友之嘱,而顿失所望,僧不敷分配,绅即置僧于狱。僧既释,伐其树,仅存禅房后园二小株而已。

桃》

1
桃为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椭圆而长,春开花,实夏熟,味甘酸。

水蜜桃》

1
桃为吴乡佳果,其名不一,尤以上海水蜜桃为国中冠,相传为顾氏露香园遗种,花色较淡,实亦不甚大,皮薄浆甘,入口即化,略无酸味。最佳者,每遇雷雨一次,辄有红晕。其树以秋分时铲枝接种,非老本也。越五年,结实始美,惜易蠹蚀,七八年即萎。在城西一带者为真种,移植他处则味减。同治时,南门外数十里之人家,皆种桃为业,顾其味则远不及。西门真种至难得,且每遇熟时,官出票封园,胥吏从中渔利,高其价以售之民,一桃辄百钱,贫士老饕,颇难属餍。光、宣间,惟西门以外有之,其市中所售者,皆来自昆山。

寄书桃》

1
芜湖寄书桃,高仅三四尺许,花色淡,与山桃无异。每熟时,其核自开而仁落,以物实之,则经宿而合,人往往作小诗或书纳之,以饷友,此寄书桃之名所由昉也。种自西蜀来。

羊桃》

1
羊桃,亦作阳桃,广东有之。其树高五六丈,花红色,一蒂数子,七八月间熟,色如蜡,有五棱,亦名五棱。以白蜜渍之,致之北方,可已疟。苏轼诗「恣倾白蜜收五棱」,谓此也。或谓即五敛子。

枣》

1
枣为落叶亚乔木,长二丈许,叶作卵形,互生,花小而黄,实椭圆。产于直隶、山东者,谓之北枣,有红、黑二色,红者味甘美。产于浙江金华者,谓之南枣,形长色紫,味甘微酸,为枣中佳品。

酸枣》

1
酸枣为落叶亚乔木,枣之变种也。干高丈馀,有刺针,叶为长卵形,有三大脉,花小而黄绿,实圆小,熟则红紫,味酸可食。仁入药,俗称酸枣仁。《尔雅》谓之樲。《孟子》「养其樲棘」即此。

芮枣》

1
芮枣出安徽旌德芮姓家祠,仅一树,略如黑枣而差小,味厚。

乐毅枣》

1
乐毅枣产山左,大倍常枣,相传为乐毅伐齐时所遗之种也,丰肌细核,多膏而肥美。

无花果》

1
无花果为落叶亚乔木,吴、楚、闽、粤皆有之。叶大而粗糙,三裂或五裂,花单性,淡红,实为肉果,外部之倒卵囊状者为花托,花多隐于其中。吾人食用之部分,即花托。实熟则紫色软烂,味甘如柿,无核,中有消化蛋白质之成分,可助消化作用。

漳州古树》

1
乾隆初,漳州有一古树,卧孔道,形甚奇,旁以石屋承之,下可容车骑,望之如城闉,如门阙,根株不辨,了了如枨闑,以藤络之,密叶青青,不知何代树也。
2
岱庙之汉柏、唐槐
3
岱庙在泰安城西北,祀东岳泰山之神,秦、汉以来已有之,地方十亩,门閤五六重。大山门之东角为炳灵殿,相传泰山有五子,至圣炳灵为其第三子也。殿前旷地,有汉柏六株,时在季冬,望之已若枯死,至春,则尚苍翠如他树。又有柏数百森列庭中,任举其一,至少数百年,或且千年以上物也。其西角为延禧殿,殿前唐槐一株,一根分三干,一干中劈,石容一人,有明人甘一骥大书「唐槐」二字,碑语有之,故家乔木,其此之谓欤?

榕》

1
榕为常绿乔木,高四五丈,产于闽、广热地,干既生枝,枝复生根,下垂至地,又复为干,故其荫极广。叶椭圆平滑,花淡红,实圆而小,类无花果。

交让木》

1
交让木为常绿乔木,干高丈馀,叶甚长而质厚,面绿,背白,柄赤。初夏开花,小而白,为总状花序。实椭圆,大三分许,熟则黑。新叶出后,旧叶凋落,故取相让之义而有此名。

木犀》

1
木犀,一名岩桂,为常绿亚乔木,庭院多栽植之。叶为椭圆形,对生,秋日叶腋丛生小花,花冠下部连合,色有黄有白,俗称桂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香气浓厚。

榆》

1
榆为落叶乔木,高八九丈,皮褐色,有扁平之裂痕,可剥脱,叶椭圆而大,有锯齿,花淡紫色。花后结实,周围果皮伸长如鸟翅,旧称榆荚,以其形扁圆,垂垂成串,又谓之榆钱。木材坚实,可制器具。

永陵之榆》

1
肇祖永陵享殿侧有榆树一,高数十丈,荫庇神殿,大数围,向东南斜侧,枝干诘屈,状若虬龙,树腰有瘿数百颗。土人云:「每帝后上宾时,其瘿自陨一枚。」

花榆》

1
热河榆木多黄色,其有花者名花榆,色较深,与豆瓣楠相似。

紫榆》

1
紫榆有赤、白二种,白者别名枌,赤者与紫檀相似,出广东,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今紫檀不易得,木器皆用紫榆。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

榔榆》

1
榔榆为落叶乔木,高二三丈,叶椭圆有锯齿,皮有滑汁,秋季开小花,色淡绿,实扁圆有翅。其材可为车轴,皮坚韧,剥之长数尺,古以为緪索。

辛夷》

1
辛夷为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锐如笔,故又谓之木笔。树高数丈,叶似柿叶而狭长,春初开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香味馥郁。白者俗称为玉兰。今植物学家谓辛夷、玉兰,皆为白色,惟玉兰九瓣而长,辛夷六瓣而短阔,以此为别。旧亦名为迎春花。
2
谢小渔大令从朱肯夫按试常德时,木笔花方盛开,肯夫以之命题试士,限用王文简公《秋柳》韵赋七律四首,大令因亦作之,诗云:「香国题碑此摄魂,应教卓立到词门。移根暗记书墙日,布蕊疏传屋漏痕。翡翠戏停林外架,燕支画出坞边村。淩云正有相如赋,点缀甘泉景待论。」「木末芙蓉也拒霜,亭亭直干放银塘。和云入梦都生彩,滴露研经合置箱。簪样格新初学卫,阵图排就不输王。毫端吐出春霞色,散绮真成碎锦坊。」「洗尽铅华练作衣,书裙态度是耶非?山中萼发摛毫早,谷口春残摘艳稀。画日淩空朱有晕,铺云作纸白如飞。数枝乞自韩员外,毛颖传来心未违。」「花高标格剧堪怜,墨妙谁评过眼烟。栏点平泉依醒石,经翻贝叶护兜绵。雕章艳溢群芳谱,弄蕊柔宜弱冠年。书客莫嫌才易尽,曾干气象五云边。」

杨》

1
杨为落叶乔木,与柳相类,惟柳枝下垂,杨枝上挺,以此相别。叶狭长,端尖,背有短毛,灰白色。春开穗状花,雌雄异株,雄黄雌绿。实成白絮飞散,俱与柳同。其一种,叶稍阔厚,下有托叶,果实中著白毛者,谓之水杨,即蒲柳也。《说文》、《尔雅》均以杨为蒲柳,故古人所称之杨,皆指水杨而言。惟陆玑《诗》疏,则谓蒲柳有二种,皮正青者曰小杨,皮红者曰大杨,皆可为箭笴。《古今注》谓蒲柳叶似青杨,叶长。柳叶亦长。虽不能与今说确合,但杨与柳别,杨又自有数种,可无疑矣。旧多与柳合,称为杨柳,《诗》「杨柳依依」是也。以字义言,枝硬而扬起曰杨,枝弱而垂流曰柳。故《夏小正》正月柳稊,三月萎杨,显分二种。但古人二字多通用,如垂柳亦曰垂杨。凡诗词中所云杨柳,多包括各种言之,故通俗皆讹称为一物也。

白杨》

1
白杨为落叶乔木,产北地,往往植之坟茔,俗呼大叶杨。高数丈,叶圆而阔大,有钝锯齿,面青背白,叶柄长,故易动摇,虽遇微风,亦萧萧有声。夏开穗状单性花,色深紫,雌雄异株。其材多用为火柴之梗及小匣等物。

赤杨》

1
赤杨为落叶乔木,生于山中,叶椭圆而长,花似栗,褐色,实似松。材为薪炭,果实、树皮皆可为染料。

柳》

1
柳为落叶乔木,高三四丈,枝细长下垂,去其皮,可编什器,如筐筥之属。叶狭长,花深紫,成穗状,实熟,则絮飞散如雪。旧与杨合称。

潼关西之柳》

1
自潼关而西,柳阴夹道,皆左文襄公宗棠西征时所手植也。柳皆成材,纹赤质坚,可作器具,与皖、豫蒲柳不同。

周保之见红柳》

1
钱塘周保之大令右见红柳而异之,因作诗,和胡息斋太守纪谟元韵,诗云:「白草黄沙怅远游,柔条那系紫骅骝。晴丝自结珊瑚网,新月犹悬琥珀钩。曾伴将军飞赤羽,可怜少妇倚朱楼。谁移南国伤心树,种出金城一段愁。战垒苍茫一望赊,穷边无此不繁华。凄迷何处吹芦管?彷佛深秋见蓼花。绛女漫施飞凤舰,小蛮新试守宫砂。胭脂山下行人少,独敛双眉鬬落霞。」

樱》

1
樱为落叶乔木,叶深绿,卵形,有锯齿。春末开花,五瓣,淡红,最艳丽。多产于日本,以为名花。实为核果,紫红色。亦有重瓣者。吾国之樱桃,亦其一种。

槐》

1
槐为落叶乔木,高二三丈,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花,如蝶形,色黄白,实为长荚,状如连珠,中有黑子,入药。木坚重,可作屋材器具。

莱州府署槐》

1
康熙朝,海宁陈任斋太守廷益由部郎出守莱州,多惠政。署有老槐,僵枯已久,土人相传曰:「太守明,枯槐荣。」至是,果枝叶扶疏。

陈文简咏古槐》

1
海宁陈文简公元龙尝结庐马兰峪之东偏,当门有古槐一株,亭亭独立。行役三载重来,而衡门已圮,老树依然,因忆杜工部「独树老夫家」之句,恰相符合,因用为首句以作诗云:「独树老夫家,衡门静不哗。庭空喧鸟雀,墙隙补并葭。落日枝头挂,疏星叶底遮。徘徊新月上,图画满平沙。」

梅》

1
梅为落叶乔木,早春开花,色有红、白二种。白者初开时微带绿色,亦谓之绿萼梅。叶后花而生,卵形而尖,边有锯齿。果实味酸,立夏后熟,生者青色,谓之青梅,熟者黄色,谓之黄梅。

董小宛爱梅》

1
冒辟疆之水绘园,凡有隙地,皆植梅,冬春之交,蚤夜出入,皆烂漫香雪中。辟疆之姬人董小宛每于含蕊时,先相枝之横斜,与几上军持相受,或隔岁,便芟翦得宜,至花放,恰采入供之。即四时草花竹叶,无不经营绝慧,领略殊清,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至秾艳肥红,则非其所赏也。
2
小宛所居之楼下,有梅一株,每腊有万花,可供三月插戴。某岁移居香俪园,静摄数百枝,不生一蕊,惟听五鬣涛声,增其凄响而已。

腾越千馀年之梅》

1
腾越城中有梅,千馀年物也,尚著花,在鲁家。

香片梅》

1
香片梅之种出会稽,御题王冕画梅诗,以名花新品蒙入奎章藻咏,实可补群芳之所未备也。

瑞金古塍多梅》

1
瑞金县东有古塍,植梅,延数里。乾隆时,仁和邱云泾学正永尝过之,惜其排比类菅麻,为赋长句云:「去年探梅早,一笠孤山巅。今年梅又开,踏花深陇边。梅花不殊花迳别,却忆孤山旧冰雪。孤山秀翠交氤氲,铁干枝枝欹紫旻。屾亭老鹤啄花瘦,飞来只是梅花云。桥头沽酒留犁绿,花香酒香春满腹。朗吟一棹破飞烟,犹带香寒绕诗屋。如今陇上半农家,落实取材还种花。荒塍密植类菅蒯,挨排何处窥疏斜。纵有梅花标格损,鬬雀喳喳蜂衮衮。绕梅百匝转怆神,何因移傍孤山春。」

钱叔美观唐时古梅》

1
滇之黑龙潭有唐时古梅,仁和钱叔美主政杜与余莲泾探梅归,为陈颐道写作障子,录旧作于上,诗云:「疏香拂拂吹面来,黑龙潭上梅花开。紫云吹影落波底,碧琉璃浸红玫瑰。寻山惯骑款段马,叩门不许奚童催。道人揖客山院静,风炉茶沸喧殷雷。老干盘空见须发,苍鳞卧地栖莓苔。蛰龙一睡不复醒,铁笛吹破雪千堆。谁人心携入灵境,传闻天宝当年栽。千年劫火烧不死,支离孕结丹砂胎。人生安得如汝寿,古佛含笑天公猜。老夫十日面青壁,放笔自喜无纤埃。山空杳冥天籁绝,枝底祇有山禽陪。夕阳倒射殿角赤,花光人影相徘徊。鹤声送客入城去,衣上染得朱霞回。」

返魂梅》

1
道光初,阮文达督粤,重修书院,有梅,百馀年物也,碍于建屋,命工移之后院,将枯死矣。一夕,大风雨不止,清晨视之,则依然畅茂,文达因题之为返魂梅。
2
仪徵城东十馀里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干并出,相传为赵宋时物。康熙时,树忽死,垂四十年,复活,枝干益繁,花时,光罩一院,香溢数里,文达因亦题之曰返魂梅。

蔡二梅为梅立嗣》

1
道光时,清远堂蟠梅为德清胜景。梅为蔡正庵中丞手栽,阅百数十年而萎,蔡二梅上舍寿昌续栽之,曰:「为梅立嗣也。」同人皆有诗以张之。

超山古梅》

1
仁和超山有古梅,咸丰时,归安张仲甫中翰应昌于某岁正月十六日与陆子乘往观而作诗曰:「超山山下万重雪,雪径幽寻到山窟。四山盘纡抱一寺,寺前老梅尤奇绝。沟塍棱棱花童童,土气千年厚蟠结。其中古树数十株,兀傲空山忘岁月。旋天踞地恣查牙,根如车轮干如铁。老苔裂作虬鳞飞,迸露肤肌赤于血。穿林越涧观不足,各各意态雄且杰。随花擕酒坐花间,人意花情共蓬勃。一株古松拳龙锺,一株怪石立突兀。一株老龙蟠空霄,一株巨灵劈双阙。其馀纵横尽奇妙,万玉飞腾暗香发。此树阅历几沧桑,直从炎绍溯吴越。山河南渡久销沈,冷月黄昏芳不歇。千岁松鹤千岁仙,自古得天在岩穴。我来花下醉歌狂,遐举欲与尘埃别。归舟一梦醒罗浮,已觉此身有仙骨。」至光绪中叶,闽人高啸桐、林琴南、陈吉士在杭州亦往观之,拏小舟,循浅濑,至超山之北,则沿岸已见柊里许,遵陆至香海楼观宋梅。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诘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年久,苔色幻为铜青。旁列十馀树,皆明产也。至唐玉潜祠下,花乃大盛,纵横交纠,玉雪一色。步高武下,沿梅得径,达馥林麓,近偃陂陁,丛芬积缟,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梅列队,下闻溪声。至山南,花益多于山北,野水古木,渺皛滞翳,小径岐出,为八九道,抵梅而尽。

积善庵梅花》

1
苏州阊门外白莲泾有积善庵,咸丰时,庵之西院有古梅一株,在深翠堂前,堂额为明季高士徐树丕隶书。相传为北宋所植。一本三歧,虬枝蟠曲,高出檐际,花时繁英满空,妙香袭人,此与虎阜后山玉兰之寿正相匹也。

梅林》

1
杭州旗营之梅青书院,旧有梅林,经咸丰庚辛粤寇之乱,荡然无存。蒙古盛恺庭观察元主讲席时,令院生之入泮者,每获隽,植梅二株,未几而蔚然成林矣。

金缕梅》

1
金缕梅为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椭圆,互生,质厚,微皱。早春开花,其色金瓣如缕,远望如蜡梅。产安徽之黄山。

海棠》

1
海棠为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作长卵形,端尖,有锯齿。春日开花,五瓣,淡红,萼红色,略黑。有数种。早春即开,花小,深红,紧著枝上者,谓之贴梗海棠。花梗细长者,谓之垂丝海棠。皆重瓣,不结实。惟西府海棠单瓣结实,实名海红。

极乐寺海棠花》

1
京师西直门外极乐寺海棠,奇品也,相传寺僧以苹果树接种,开时雪肤丹颊,异色幽香,观者莫不欣赏。苹果花本白色,一经胖合,便极双妍。

枯棠生花》

1
康熙辛卯,泾县县丞山东胡隆延郑汉林为塾师,课其二子。时方二月,署中枯棠忽生花五枝,大如牡丹,红艳可爱。郑邀同人赋诗纪瑞,意谓主人必有升擢,主人亦雅自负重,久之无应。乾隆乙未,胡之第二子文伯由县丞仕至安徽巡抚,观风至泾县,策马入旧署,寻觅枯树,已无存者,郑氏子孙亦零落不振,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为徘徊竟日而去。

雪中开海棠》

1
查莲坡有别业在曲周,某岁十月,庭中海棠忽于雪中盛开。津门闺秀许雪棠赋诗以纪之云:「移从香国种无双,几见凌寒夜不降。日映轻红娇带泪,风扶弱质笑迎窗。朱门旧许宜春睡,冷院新看伴玉釭。却恨社公无好句,空教十月渡寒江。」汪西颢《津门杂事》诗云:「不栉书生不画眉,传来艳绝海棠诗。若教玉杵称才子,压倒楼头旧婉儿。」盖指雪棠之过时不嫁也。

法源寺海棠》

1
乾隆时,京师法源寺海棠最盛,秦大樽每于退食后往观之。一日,值休沐,晨餐甫竟,命车即往,而惧主僧见之,诧其数来也,乃不谒主僧,径赴外圃,坐海棠花下以观之。曾有诗曰:「岁唤狂朋三十度,春风欲放海棠颠。」

玉兰》

1
玉兰为落叶亚乔木,高数丈,不易成长。叶与花瓣皆倒卵形,一干一花,皆著于木末。春初开花九瓣,大而厚,色白。隆冬结蕾,而裹以厚苞,其苞密生细毛,花落后,始从蒂中生嫩叶。南方多植之庭园。大一种,花瓣内白外紫者,俗称紫玉兰,植物学家谓即木兰。

夏日开玉兰》

1
国初,有施清者,其家之庭前有玉兰二本,当春槁,力培之,入夏,与菡萏争妍,清乃赋诗以志异。

白兰花》

1
白兰花,木本也,高及丈,枝叶森茂,干苍劲,望之辄疑为桑,有大可数抱者,上海有之。

紫薇》

1
紫薇为落叶亚乔木,高丈馀,树皮极滑泽,叶椭圆形,对生,花红紫或白,花瓣多皱襞,夏日始开,秋季方罢,故又名百日红。

柞》

1
柞为常绿灌木,叶小,有细齿,光滑而坚轫,干及叶腋皆有针刺,其木古以作梳。产于奉天者,约可分为三种。叶大而长绿,形钝圆,缺深,肉厚,叶里有毛,端广底狭者为柞,又名槲,性坚轫,干色灰白,粗糙有毛,所在有之。叶绿尖钝,缺细而浅,形状狭长,光滑无毛,端尖底平,树身亦坚轫,干色黑褐而光者,为尖柞,各地最少。叶形中圆绿,亦钝圆,缺深如柞,叶里无毛,端广底狭,干性及色略如柞,光而无毛,是为春冈柳,又名小叶柞,亦名油尖柞,叶肥枝茂,各地颇多。

莽草》

1
莽草为常绿灌木,生于闽、广、江苏等处,而以广西龙州、百色两处为最多。干高丈许,叶长椭圆形,叶上有透明小点。春日开花,瓣细长,色白微黄。结实成蓇葖,有棱,集为车轮状,气香性毒,古以之杀鼠除蠹,今作香料,并制为油,运销欧美各国,谓之八角油?

山矾》

1
山矾为常绿灌木,野生,大者高丈许,叶椭圆有花,锯齿甚疏。春开白花,有清香。子大如椒,色黄,可为黄色染料。花与海桐花略相似,俗讹称海桐为山矾。
2
山矾亦名瑒花,又名芸香,宋王荆公欲为诗而陋其名,黄山谷为名曰山矾。野人取其叶以染黄,不藉矾而成色,故以名尔。

水蜡树》

1
水蜡树为常绿灌木,山野自生,高五六尺,叶为椭圆形,对生。暮春开小白花,为小圆锥花序,花梗多毛,实紫黑。四川重庆、嘉定等处常就此树养蜡虫,采取枝间白色如粉之物,以制白蜡。

杞柳》

1
杞柳为落叶灌木,山东、河北等处产生尤多,有大叶,细叶之别。大叶为长椭圆形,细叶为线状箭簇形。古以为杯棬。

木贼》

1
木贼为常绿灌木,多年生之隐花植物也,自生于山野间,高二尺许,茎中空,每寸许结节,节间生退化之叶。夏秋之交,茎顶生椭圆形短穗,绿褐色,如笔头。茎粗糙,可用以磨木材、骨角等物。

黄杨》

1
黄杨为常绿小灌木,茎高二尺许,叶为卵形,质厚而柔软,春初开淡黄色小花。其材甚坚致,可制木梳及印版之属。惟性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宋苏轼诗「园中草木春无数,惟有黄杨厄闰年」是也。

芫》

1
芫为落叶灌木,通称芫花,茎高三四尺,春月先开管状小紫花,节节密生,后乃发叶。性有毒,渔者煮之以投水中,鱼死而浮出,故又名鱼毒。

花椒》

1
花椒为落叶灌木,山野自生,高丈许,有刺,香甚烈。叶为羽状复叶,对生。春开小花,黄绿色,雌雄异株。实圆小。

醉鱼草》

1
醉鱼草为落叶灌木,山野自生,茎高二三尺,略似草本,节间有微棱,叶为长卵形,颇大,端尖。夏开管状花,红紫色,列为穗状花序。性有毒,渔人采花、叶以毒鱼,尽死。其花色状气味并如芫花,可毒鱼亦同,惟花开不同时为异耳。

茑》

1
茑为落叶小灌木,寄生于桑、枫、榉、柳等树上,俗概称桑寄生。叶长卵形,厚而有光,背淡紫有毛茸。夏开淡黄色小花,秋初结实如小豆,黄绿色。吸取被寄生各树之养分,多致树枯死。《尔雅》:「寓木,宛童。」《诗》:「茑与女萝,施于松柏。」均指此。

十大功劳》

1
十大功劳为常绿灌木,植于园浦,江西之上饶等处产生最多。高四五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革质无柄,叶缘有锯齿如针。春日干顶叶丛之间,生数花轴,开黄花,结小实,长三分许,熟则紫黑,可入药。

巴豆》

1
巴豆为常绿灌木,多产于巴蜀。高丈许,叶为卵形,端尖,叶脚有蜜腺二。花小,花丛之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色淡黄。实成房,其壳脆薄,熟则分裂,子出,为强烈之泻药。其子可榨油,谓之巴豆油,效用亦同。

栀》

1
栀,本作栀,为常绿灌木,亦名山栀。高丈馀,叶椭圆而厚,夏开白花,实椭圆,色黄,有纵棱五六,可入药,并为黄色染料。

橘红》

1
橘为常绿灌木。橘红者,实之皮也。化州橘红,产广东之化州。州多青礞石,故橘红化痰尤验。相传为仙人罗辨种于石龙腹上,凡九株,各相去数武,以近龙井略偏一株为最。或谓以赖氏园老树所产者为最佳。井在州署大堂之苏泽堂左廊下。龙口相近者次之,城内又次之,城以外则臭味迥殊矣。阮文达公尝撰《化州橘记》。广西孝廉江树则著《橘红辨》,谓橘小皮薄,柚大皮厚,橘熟由青转黄,柚熟透始转黄。闲常坐卧树下,详验其枝叶香味,明明柚也,而混呼之曰橘,且佣其皮曰红,实好奇之过也。

大字香》

1
大字香,木本,长白山产之,状如矮松,高不足二尺,枝黄实红,气味清馥异常,焚之,可以除湿气,杀毒虫,避瘟疫,清脑筋。

牛肝木》

1
松山左右产牛肝木,形同树痈,气清香,与他香不同,焚之,可杀毒虫。

总管木》

1
总管木,琼州黎峒所产,红紫色,中有黑斑,可避恶兽诸毒,故名。黎人若中兽毒,研末敷之,即消,蛇若与之接触,骨即断,闻其香,即颤伏不能动。土人以之作手钏,天足妇女采药入山,下田刈稻,均戴之,一丈之内,蛇避而不近。

南天烛》

1
南天烛,亦称南烛,又称南天竺,为常绿灌木,叶为羽状复叶,互生,花轴生于干之上部。夏开小花,五瓣色白。实圆,丛生秋冬之际。变种甚多,花亦有红色者,实或黄或白。

北天竺》

1
北天竺,丛生塞山绝壁,结实累累,色正赤,类南天竺。高宗赐以名,曰北天竺,并有御制诗咏之。

桧柏》

1
桧柏为常绿灌木,俗称子孙柏,干直立,长丈馀。叶有二种,一略成小箭簇形,一为小鳞片形,分生枝上。花单性,甚小。实作球形,略带肉质。

虞山诗人悼桧》

1
常熟致道观前有古桧七,相传其三为梁时所植。至道光时,则北一株亭亭矗立,高出云表,南一株拳秃下覆,复折而上,西南一株中刳为两,似断而连。馀四株为明隆庆时补植。以其象斗垣之罗列也,故曰七星桧。咸丰丁巳秋,为海风摧折北一株之顶,常熟诗人作歌吊之,欷歔笑傲,各极其致。仁和高子农州同因亦为诗,曰《虞山悼桧歌》。

木莲》

1
木莲为常绿灌木,一名薜荔,蔓生,茎长数尺,叶椭圆,质厚,花细,全隐于花托中,类无花果。实上锐下平,大如杯,内空,色红,俗称木馒头。子曝乾擣碎,可作凉粉,即医书所谓冰浆也。

仙人掌》

1
仙人掌为常绿灌木,产于暖地,干扁阔,有刺,色绿。夏日开花,红黄多瓣。实多毛刺,熟可食。嫩干之液,可去衣垢。

胡颓子》

1
胡颓子为常绿灌木,高丈许,枝繁而稍柔软,叶椭圆,厚而深绿,背密生白色及褐色之鳞片,边成波状。秋冬之际开花,有白色之合片萼。实为长椭圆形,色赤,味酸涩。

柚》

1
柚为常绿灌木,产于闽、广,干高丈馀,枝有刺,叶为长卵形,叶柄有翼状小片,花白,五瓣。实径四五寸,形圆,顶高,色正黄,皮极厚,不易剥脱。种类甚多,味甘者贵。产于广西容县之沙田者,曰沙田柚,尤著名,不酸而甜。江、浙称柚之味酸者曰泡,闽中则凡袖皆称泡,亦作抛。
2
秀水盛柚堂之尊人令龙川时,官舍东西斋各有柚一树,东树瓤微红,西树瓤白而微碧,味更胜,为邑中冠。柚堂携核以归,种之堂北,十七年不花。乾隆丁丑春,柚堂入长安,其岁始花,垂实六,且大,味亦不减于粤。十月归,见馀果二,一投张瓜田徵君。张绘图题诗,并为说以赠。又以其一并徵君说呈于钱香树尚书,钱亦题诗,又别为书。并书诗与说,汇成卷,属百二题诗于左。柚堂,字秦川,为桑弢甫高弟,官淄川知县。

文旦》

1
文旦,为柚之别种,瓤白,味甘,古称香栾。或云皮里淡红者曰香栾,皮里白而瓤淡红者曰朱栾。出长泰县,惟溪东种者为上,其地所种无多,移植他处即不佳。

柑》

1
柑为常绿灌木,干高丈馀,叶为长卵形,花白。初冬结实,形正圆,色黄赤,皮紧纹细,不易剥,瓤多液,甘香沁齿。闽中谓之柑,广东则称为甜橙,而以蜜橘为柑,故俗有高身橙、扁身柑之说。
2
芦柑、红柑
3
漳南产柑橘,其种不一,而颗皆硕大。芦柑为最,红柑次之。芦柑色稍黄,红柑则正赤,皆佳种也。

佛手柑》

1
佛手柑为常绿灌木,产于闽、广,与香橼同种,高丈馀,亦称佛指香橼。叶椭圆,锯齿甚细,叶腋有刺,春开白花,五瓣。夏末实熟,皮黄如柚,形长,上端分歧十馀,如手指,清香袭人,蜜渍可食。

橙》

1
橙为常绿灌木,干高丈馀,叶长卵形,大于橘叶,花白。实经霜早熟,形圆,色正黄,皮粗糙,易剥,瓤味酸,其皮香气甚烈。其出于广东之新会县者,俗亦称之曰新会橙。别有所谓香橙者,为常绿亚乔木,叶稍大于橘,初夏开白花,越岁实熟,径二寸许,皮厚香烈,可作清供。

橘》

1
橘为常绿灌木,干高一二丈,茎有刺,叶作长卵形,端尖,叶柄有翼状小片。花白,五瓣。初冬结实,扁圆,色红或黄,皮薄而光滑,易剥,味微甘酸。产于福建者色红,俗称之曰福橘。其较大而色兼黄赤者,皮粗厚,瓤多液而甘,别称为蜜橘,广东亦谓之柑。

金橘》

1
金橘,一名金柑,为常绿灌木,干高六七丈,产赣、浙、川、广间。叶椭圆,有透明之小点。夏开白花,秋冬实熟,色黄如金,形圆,味甘酸而芳香,生食、蜜渍皆佳。一种成倒卵形者,别称牛奶柑,一曰金枣。

木瓜》

1
木瓜为落叶灌木,干高六七尺,叶为长椭圆形。至春,先叶后花,花分红白二色,颇美艳。实之形椭圆,色黄,小于榠樝,蒂间别有重蒂如乳状。味颇涩而酸,蜜渍可食。

海棠木瓜》

1
海棠木瓜,出江宁明孝陵卫,花如贴梗海棠,实较寻常木瓜大者约十分之二,香澹永,微酢歰,以(上山下黑)鼻烟,陈乾者良。

石榴》

1
石榴,一名安石榴,为落叶灌木,多植之庭院中,高八九尺,叶为长椭圆形,平滑。夏初开花,萼赤,花瓣深红。实为球状,赤色有黑斑,熟则自裂,可食。
2
新疆叶城之石榴,至大,以人之三拳拟之,差相类,每枚有子盈一升,色艳若丹砂,流汁若醴。

郁李》

1
郁李,即唐棣,亦作栯李、奥李,为落叶灌木,高五六尺,叶为箭镞形,有锯齿,嫩时附有白毛。花五瓣,色白。夏月结实,为核果,色紫赤,味酸。花极似梅,吴中谓之爵梅。其材可为器具,仁入药。

常棣》

1
常棣,叶狭长,实如樱桃而圆,有微毛,颇酸,初夏熟。北人呼为棠梨子,唐、宋人或误作唐棣。

山樝》

1
山樝为落叶灌木,园圃多莳之,高五六尺,枝多刺,叶形似尖劈,有锯齿,春暮开小白花。实有赤、黄二色,大者如小林檎,秋熟,可食。

樝子》

1
樝子为落叶小灌木,山野自生,茎高一二尺,枝有刺,叶倒卵形,有托叶。早春先叶后花,黄赤色。实圆,小于木瓜,色微黄,甚酸。

枸杞》

1
枸杞为落叶小灌木,一作枸继,高三尺馀,叶为长椭圆形,互生。夏日叶腋开小花,花冠淡紫。实卵形而尖,色红,可入药,曰枸杞子。出河西及甘州者佳,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食。其根之皮为地骨皮,亦入药,且可浸酒。

越橘》

1
越橘为常绿小灌木,生于高山,茎高五六寸,叶椭圆形,或倒卵形。初夏开花,为总状花序,花冠成钟形,小而淡红。实为浆果,鲜红,形圆,径二三分,味甘酸,可生食,或以盐、糖等渍之。

猕猴桃》

1
猕猴桃为蔓生灌木,山野自生,高二三丈,叶为卵形而阔,端尖锐,质硬有光泽。初夏开绿白色小花,五瓣。实圆,味甘酸,可食。

葡萄》

1
葡萄,一作蒲萄,为蔓生灌木,有卷须,北方多有之。叶掌状分裂,颇平滑。夏初叶腋抽花穗,簇生小花,色黄绿,为长圆锥花序。至秋,实熟,皮紫,绿色,甘美可食,又可制酒。
2
葡萄种类不一,自康熙时哈密等地咸隶版章,因悉得其种,植诸苑籞。其实之色,或白或紫,有长如马乳者。又有一种,大中间有小者,名公领孙。又有一种小者,名琐琐葡萄,味极甘美。又有一种曰奇石蜜良者,回语滋葡萄也,本布哈尔种,西域平后,遂移植于禁中。

梨》

1
梨,本作棃,叶为卵形,端尖。夏初开花,五瓣,色白。实为浆果,大而圆,至秋成熟,皮有细点,以产于直隶之河间、山东之莱阳者为最良。本为乔木,以年年采摘,屈曲其枝,或芟刈之,故多成灌木形。

黄梨》

1
黄梨,闽人谓之地波罗,出泉、漳等府。形如芋,大或及斗,皮成鳞片,内有梗如钉,著肉甚坚,味颇鲜爽,胜羊桃、香蕉之类。周栎园在闽时,每上市,辄购食。广西之邕宁等处亦有之。

楚梨被封禁》

1
楚雄为滇南迤西首郡,产梨绝佳,梨熟,郡县辄将境内梨树封禁,以官价取百数十万颗,送会城,馈上官。

刺梨》

1
刺梨,野生,夏花秋实,干与果多芒刺,味甘酸,食之消闷,煎汁为膏,色同楂梨。黔省四封皆产,移之他境则不生。每冬月,苗女子采以入市货人,得江、浙、楚、豫客买之,苗女喜曰利市,得佳客交易也。本省人为之买,则倍其价。江南人或物色之,则举筐以赠,曰:「爱莫离。」爱莫离者,汉言与尔有宿缘也。或有调戏之者,则大怒曰:「落勿浑。」落勿浑者,汉言无廉耻也。所谓物色之者,非有他意也,乃婉容愉色以问其出处,故喜悦也。

红梨》

1
红梨产兰州,晚秋始熟,皮微赤,俗名苏木梨味甘脆,可储至仲夏不蠹,有大如盂者。

软儿梨》

1
软儿梨,亦产兰州,色黑质软,中含水浆甚富,冬月吸食,甘冽震齿,可解煤毒。

库车梨》

1
库车梨,大盈握,色鲜黄,皮薄如纸,味甘如蜜,入口即化。

桑株庄梨》

1
桑株庄梨,味至美,无核,与库车所产者相类。

佛见喜》

1
东陵后山产梨,曰佛见喜,甘脆异常。

逃军粮》

1
逃军粮者,广西之果名也,酸甜可食,赵炯诗曰:「枝生干挺叶花厚,四月之中花欲然。思嫁海棠浑不睡,梦随豆蔻好相怜。落霞片片明如绣,结实垂垂黑正涎。何有逃军堪采食,时平无那佐炊烟。」

霸王鞭》

1
岭南有树曰霸王鞭,枝干棱棱,望之如鞭。其根入烧酒,酷烈异常,间能毒人。

波罗树》

1
波罗树,原植于广州南海庙中,相传萧梁时,西域达奚司空所种。他处所有,皆自此分出。叶如频婆而光润。生五六年,至径尺,削去其杪,以银针钉腰,即结实。实不以花,自根而干而枝条,皆有实累累。若不实,则刀斫树皮,有白乳涌出,凝而不流,则实,故亦名刀生果。

朱果》

1
朱果,产于长白山,每茎不蔓不枝,高三寸许,无花而果,先青后朱,形同桑椹,味清香而甘酸,远胜桑椹。一名仙果。天池左右颇多,他处无之。

火里冰》

1
直隶有佳果,曰火里冰,小于苹果,大于花红。

英崿秋》

1
奉天产小果,曰英崿秋,香甘可食。

茶树》

1
茶树为常绿灌木,高五六尺,秋日开白花,实三角形。其叶可烹为饮料,古谓之苦茶,又名檟,又名荈,唐时始以充饮。

碧萝春》

1
碧萝春,茶名,产于苏州之洞庭山碧萝峰石壁。初未见异,康熙某年,土人按候而采,筐不胜载,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者争呼为吓杀人香。吓杀人,吴之方言也,遂以为名。自后采茶,悉置怀间。而朱元正家所制独精,价值尤昂。己卯,圣祖驾幸太湖,改名曰碧萝春。

云雾茶》

1
锺山之巅产茶,恒在云雾中,其境为人迹所罕至。山有白云寺,春日采茶,僧必于云雾朦胧时摘之,则叶于盏内自分三层,氤氲起云雾之状。若日出雾散时采之,则否,故所获甚少。丹徒西域外五州山亦产之,但土人不善焙制,故名不著耳。

六安茶》

1
六安茶,产霍山,第一蕊尖,无汁,第二贡尖,即皇尖,皆一旗一枪,即一梗一叶。第三客尖,即一梗两叶。第四细连枝,即一梗三叶。第五白茶。有毛者虽粗,亦为白茶,无毛者即至细,亦为明茶。明茶有耳环、封头等名,皆老叶矣。旧例,于四月八日进贡之后,乃敢发卖。其产茶之地,达八百方里,而仙人冲、黄溪涧、乌梅尖、佛寺、蒙潼湾数处为尤佳。

龙井茶》

1
龙井茶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风篁岭下之龙井。状其叶之细,曰旗枪,有雨前、明前、本山诸名,然所产不多。井之附近所产者亦佳。

岕茶》

1
岕茶,茶名,产于浙江长兴县境,在两山之间,而为罗氏所居,故名岕茶,亦名罗岕,为长兴茶之最佳者。

林茶》

1
康熙时,衡山水月林主僧静音尝馈大兴刘继庄以𨉖林茶叶一包,𨉖,则安切,钻平声,衡人俗字也。蔊菜一瓶。此茶出石罅中,乃鸟衔茶子堕罅中而生者,极灴易得,衡岳之上品也,能助消化。

蒙顶茶》

1
蒙顶,茶名。蒙山在四川名山县西十五里,有五峰,最高者曰上清峰,其巅一石大如数间屋,有茶七株,生石上,无缝罅,相传为甘露大师所手植。产生甚少,明时,贡京师,岁仅一钱有奇。环石别有数十株,曰陪茶,则供藩府诸司,今尚有之。

普洱茶》

1
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府之普洱山,性温味厚,坝夷所种。蒸制后,以竹箬成团裹之。亦有方者,如砖。

乌龙茶》

1
台北产茶,有名乌龙者,略如红茶,粤人多嗜之,尤为输出外洋土货之大宗。

山茶》

1
山茶花,南方各省皆有之,云南尤著,以在会城之归化寺者为第一。其本合抱,花大如盂,为元、明以前物,游宦羁客,多贱别于此,每歌咏之。叶如桂,稍厚而硬,经冬不凋。以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名。花自十月开至二月,种类甚多,有单瓣、重瓣、红白斑数色,皆美艳。其树,通常盆栽者,高仅二三尺,云南则有高至二三丈者。

宝珠山茶》

1
山茶之千叶深红花大心繁者,花簇如珠,名宝珠山茶。吴梅村有咏拙致园宝珠山茶诗,园在苏州。

察尔察》

1
察尔察,形似山茶,其叶可以代茶荈,为准噶尔部所产。

杜鹃》

1
杜鹃为常绿灌木,高三四尺,叶椭圆深绿,茎、叶皆有毛。夏日开红紫花,间有白色者,花冠为漏斗状,边缘五裂甚深,每于杜鹃啼时盛开,故名。

夹竹桃》

1
夹竹桃为常绿灌木,高丈馀,叶作箭镞形,质厚,轮生。夏月开红花,类杜鹃,间有白花。根叶似竹而不劲,性有毒。

茉莉》

1
茉莉为常绿灌木,其种来自波斯,《南方草木状》谓之耶悉茗,则译音也。本与素馨同类,其名亦同,后入我国,始专称尖瓣细瘦者为耶悉茗。南汉以后,又称素馨,而圆瓣者则谓之茉莉。初夏之夜,开小白花,秋尽乃止,香味甚烈,闽、广种之最多。凡香片茶叶,皆此花所窨成者也。佛书谓之鬘华,北土曰柰。《晋书》「都人簪柰花,为织女带孝」,即此,今妇女多戴之。

素馨》

1
素馨为常绿灌木,花似茉莉,而四瓣尖瘦,其种来自西域。《南方草木状》亦谓之耶悉茗,则以西文与茉莉同一字,不分二种也。昔刘王有侍女名素馨,冢生此花,因以得名。盖南汉后始有素馨之名。广州城西之花也,种此者最多。花有黄、白二色,白者香气尤胜,黄者名黄馨,俗亦称金雀花。

牡丹》

1
牡丹为落叶灌木,吾国之特产也,茎高二尺许,亦有高至四尺者。叶为复叶,分裂甚深。夏初开花,径三四寸,有重瓣、单瓣之别,在花中为最艳美。古无牡丹,统称芍药,自唐以来,始分为二。以其花似芍药而干为木,又谓之木芍药,且有牡丹花王、芍药花相之说。

牡丹为国花》

1
一国特著之花,可以代表其国性者,如英之玫瑰,法之百合,日本之樱皆是。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京师极乐寺明代牡丹最盛,寺东有国花堂额,为成哲亲王所书。

牡丹之种类》

1
牡丹种别甚多,有亳州、曹州、法华、洞庭山、平望诸种。
2
亳州种凡二十四:曰太平楼阁,嫩黄,初开,蕊绿色,玉版,耐久,喜肥,易开。曰泥金报捷,花瓣淡黄,花边深黄,初放,蕊金黄色,千叶重叠,难开。曰伍黄,葵黄色,千叶,硬瓣,平头无心,喜阳,不宜肥,难开。曰祁绿,色如菜叶,俗名菜叶绿,起楼,瓣紧密,难开足。曰火楞,深红色,硬瓣,千叶,平头,喜肥,宜阳,难开。曰补天石,白胎翠茎,平头,房小,色如雨过天青,难开,宜阴,不喜肥,贵品也。曰墨奎,黑紫色,灯下视之,如黑绒,千叶,大瓣,平头,喜肥,宜阳,易开。曰花红翠盘,平头,聚心,桃红色,宜阴,易开。曰独占春光,平头,大瓣,淡粉红色,开足,色渐白,易开而早。曰雪塔,花瓣结绣,净白无红根,宜阳,易开。曰青心白,平头,千叶,绿心,易开。曰两交,小瓣千叶,平头,色如雨中海棠,娇艳异常,难开。曰支家大红,大红色,阔瓣,皱叶,平头,软瓣,不耐久,喜肥,宜阳,易开。曰蕊珠,玉版千叶细瓣,瓣边红镶一线,色如羊脂,难开。曰绿耳大红,色深红,平头,于心中抽两绿瓣,品贵,难开。曰瑶池春,白中带微红,平头,千叶,大花,易开。曰魏紫,起楼,大托瓣,深紫,宜阳,喜肥,易开。曰胡白,平头,玉色,易开。曰绿心胡红,平头绿心,银红色,易开。曰胜紫,深紫平头,千叶,花大易开。曰穆家红,桃红色,起楼,大托瓣,宜阳,易开。曰雪夜暎辉,妃色,开足则白,聚心,硬瓣,难开。曰富红,玉版,银红色,千叶,平头,易开。曰魏红,深红,大花,起楼,喜阳,易开。
3
曹州种凡十九:曰黄绒铺锦,细瓣,如卷绒,有四五瓣,差阔,连缀承之,上有金须,布满黄色,即古之镂金黄也。曰庆云黄,色似金葵,中有红瓣,数条挺出,品贵,难开。曰春江漂锦,深梅红色,重楼千叶,花之最触目者,一名珊瑚暎日,曰烟笼紫玉盘,古称油红,花色墨紫,如松烟浓染,最为异色。曰状元红,重叶深红,有紫檀心,贵心,难开。曰紫袍金带,起楼重叠,腰围黄心,簇满,色如玫瑰紫,花中之最贵者。曰朱砂红,深红,一名迎日红,一名蜀江锦,一名醉猩猩。曰墨葵,朱胎碧茎,大瓣,平头,似亳州墨奎,而色略深。曰榴红,千叶楼子,色近石榴,花难开。曰金星雪浪,绿茎黄萼,初放,浅黄花瓣,圆满,黄心攒簇,如培植失宜,难开,单瓣。曰池塘晓月,胎蕊细长而黄,花色似黄而白,平头,千叶,细瓣,难开。曰花红绣球,花头圆满如翦彩叠霞,中红边白,有天机圆锦之比。曰胭脂井,色如胭脂浓染,蕊长,花放如筒,中空,花之奇者也,难开。曰一品朱衣,大红色,阔瓣,平头,色艳,宜阳,喜肥,易开,一名夺翠。曰淡藕丝,绿苞,紫茎,如吴中所染藕色,花瓣中皆有红丝,一名桃红线。曰一捻红,浅红,瓣尖,一点深红,如指捻痕,世俗相传谓唐杨贵妃以匀面馀脂印花上,明年花开,片片有指印迹。曰绛纱笼玉,质本白,而内含浅绀,外则隐有紫晕,一名秋水洛神,品最贵。曰瑞兰,胎茎,花叶皆清浅似兰,最为逸品。曰玉版白,硬瓣,耐开,花叶稀少,中有红心,如莲房,易开。
4
法华种凡四十七:曰范阳大红,深红圆瓣,起楼,玉版,望之有光照耀,瓣边红线环绕,色更深,实为最重之品。曰宝珠,聚心如珠攒簇,花小,本枝不能长大,含蕊时大红,开足为雄黄色。曰火轮,深红带紫晕,花开耐久,瓣厚而坚。曰柳墨,即曹州油红种,而接于芍药根,其色瓣变为深墨,紫而有白,根亦贵重。曰绿蝴蝶,千叶大瓣,含苞,绿如鹦羽,放足,水绿色,每瓣尖仍深绿,形如蝶。曰大红舞青猊,即瑞露蝉结绣,中出五青瓣,难开,含蕊时,须以竹刀划破,性宜阳。曰银红舞青猊,中出五青瓣,一名银红飘锦。曰白舞青猊,即万山雪,花心堆起,瓣细簇如雪团,中抽青瓣。曰紫舞青猊,即青莲飘锦,中抽青瓣。曰西岐白,瓣阔而硬,花大盈尺,高耸无心,花硬紫色,一名素鸾。曰陇东素月,花大,带黄晕,难开。曰高家大红,深红,瓣硬,似范阳,而瓣稍乱,易开。曰萍实生香,花圆,不甚大,色桃红,难开。曰宝石楼台,花大而圆,起楼,中深红,边白。曰紫蝉,深紫千叶,花房紧密,难开。曰羞花伍,玉色,红镶边,千叶,硬瓣,整齐难开。曰清河白,花硬,叶疏,净白无瑕。曰新红娇艳,绣球式,较宝石楼台略淡。曰大红球,平头,大瓣,色深红,难开。曰四面红,红色带紫晕,小瓣。曰紫罗斓,色淡蓝,娇嫩异常。曰祥云捧日,深银红,大花,阔瓣,中有圆心,如莲房。曰姿貌绝伦,淡粉红色,瓣硬,耐久。曰粉球,粉红色,根深紫。曰泼墨,色深墨紫,平头,阔瓣,如墨汁泼之。曰金晶,淡松花色,千叶,得气,起楼,淡黄色。曰太真,淡妃色,开足则白。曰睡儿红,淡红,大瓣,平头,娇艳。曰粉磬,淡青莲色,起楼,易开。曰紫幢,青莲色,起楼,易开。曰富白,花大,起楼,微带红晕。曰香雪,瓣软,纯白,不耐风日,平头,有黄须,易开。曰新紫,深紫,千叶,硬瓣,难开。曰燕雀同春,青蓝色,易种,而花极难开。曰海市,花大,色紫,花极富丽。曰千张灰,藕色,起楼,易开。曰平分春色,桃红色,结绣,开最早。曰砖色蓝,色紫蓝,平头,易开。曰霞光,桃红色,平头,有心,易开,有时极富,变大红色。曰孟白,阔叶,平头,瓣软,不耐风日,易开。曰朱红,似曹州一品,朱衣而略淡,瓣软,易开。曰雉头球,中出两长瓣,如雉羽,色有黄绿淡红点,如洒金。曰紫球,起楼,大花,深紫。曰左紫,平头,大花,色如玫瑰,易开。曰韫玉,淡妃色,花瓣厚,望之如玉有光。曰玉兔天香,淡粉红色,易开。曰银红蝴蝶,千叶,大瓣,开足如蝶状。
5
洞庭山种凡八:曰宁国白,玉版,大花,净白。曰王家大红,深红色,如大红月季。曰翠红妆,娇艳,而平头攒瓣,扁大。曰朝天紫,即天香紫,平头,千叶,有心,易开。曰七宝冠,大红起楼,瓣簇不易开,又谓之绿须火楞。曰卿云红,深红色,大瓣,中有墨须绿心,又谓之小桃红。曰狮头紫,深紫有楼,但花在叶中,不能挺出。曰月下白,淡粉红,有楼,易开。
6
平望种凡五:曰掌花案,深红,千叶,花有光,不易开。曰春闺争艳,粉红色,千叶,聚心,极娟媚。曰斗珠,银红色,下有大托,瓣中皆细瓣,如联珠。曰莲红,花如红莲,瓣挺而香清。曰玉盘红,花大而肩无心,类玉楼春,瓣圆整不乱。

冬月开牡丹》

1
康熙丙午十一月,德清吉祥庵牡丹开十一蕊,士女游赏者甚众。

九月开牡丹》

1
康熙戊戌九月,苏州西禅寺有牡丹一本,叶皆雕落,开花一朵,淡红鲜嫩,杂于菊花丛中。施一山作二绝句以咏之云:「别擅轻红色,重开黄菊时。宝花应说法,无叶亦无枝。」「漫道梨花瑞,兹花瑞若何?我来看霜叶,竟作踏青歌。」

十月开牡丹》

1
钱塘梁秋潭茂才文泓以复园牡丹十月作花,因赋诗云:「谷雨收时翠叶新,已拚隔岁再相亲。傥来富贵原难料,未及开春及小春。」

法源寺牡丹》

1
乾隆朝,京师法源寺有牡丹,颇繁艳。主僧戒律甚严,游人不得携酒。金匮秦大樽太守朝釬官京师时,闻之,笑曰:「远公置酒,佛印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我辈薄劣,固不得发此妄想也。」

黑牡丹》

1
福建惠安县有青山大王庙,阶下多黑牡丹。花开时,有数百朵,皆向大王神像而开,移神像,花亦转面向之。
2
甘州市上所售牡丹价极廉,钱数十文可买一束,而黑、绿两种尤多。

牡丹比将军》

1
青城山丈人观前有牡丹二株,一高十丈,号大将军,一高五丈,号小将军。牡丹向比美人,此忽擅阃外之尊,尤为众香国中生色。

漎溪园牡丹》

1
上海法华镇之牡丹,相传自宋即有之,初盛于吴下,而法华李氏漎溪园尤多异种,为云间冠。所植尤蕃茂,有紫金球、碧玉带二种,最名贵,色香俱胜,其他杂色,亦有数十种。花时,游赏者远近毕至,园主人必张筵宴客。同治时,园废,艺花者亦减矣。是处居人之业是者,类皆植之于田,花开,贮之盆盎,担入城市售卖,值亦廉。色以淡红、深紫二种为多,黄、白者仅见,实皆芍药所接,明岁放花,仍芍药也。

绿牡丹》

1
嘉庆朝,海宁马二槎上舍瀛尝咏盆中绿牡丹,诗云:「数到欧家香满庭,黄瓷斗护小娉婷。东风杨柳春无色,微雨莓苔梦欲醒。仙女低垂鸦鬓碧,花王也学佛头清。沈香日午环妖艳,不羡三郎对画屏。」
2
西安城外八仙庵,唐兴庆宫故址也。光绪庚子,两宫西狩,孝钦后亲往礼佛。庵中牡丹方盛,绿者尤佳,宫监时以折枝插行宫胆瓶中。

金边牡丹》

1
金边牡丹,庐山及江宁某家皆有之。在江宁者,四月盛开,咸丰时已有之,宣统辛亥尚无恙,人以其为异种也。惧或摧毁,乃筑墙于花之四周以保护之。

陕甘牡丹》

1
甘肃牡丹最盛,所在皆有,树高四五尺,立夏开花,大如盘,色有红、黄、白、黑之殊。碧色者惟陕西长安有之。

大如牡丹之花》

1
英人尝至南洲荒岛,见有奇花,其叶周十亩,花大如车轮。归,以其女主维多利亚之名名之。而江西之庐山亦有此花,人莫知其名,程子大谓即维多利亚花之宝相,以《菩萨蛮》词咏之曰:「灵根不伴孤山雪,茜魂偷葬庐山月。绝代本孤清,人间浪得名。不曾邀十姊,共逐风姨死。剩欲访西家,维多利亚花。」

紫荆》

1
紫荆为落叶灌木,丛生,春开紫花,甚细碎,数朵一簇,或生木身之上,或附根上枝下,无花梗。花罢,叶始出。结荚,子甚扁。庭院多植之。

绣球》

1
绣球为落叶灌木,叶为卵圆形,微皱,色深绿。春日开花,五瓣,为头状花序,团栾成球,色多白,间有淡红色。

马缨》

1
马缨,花名,树高者丈许,一名马缨丹,又名山大丹。花大如盘,结蕊时凡数十百朵,每朵攒集成球,与白绣球花相类。首夏时开,初黄色,蕊须如丹砂,将落复黄,黄红相间,光艳眩目,开最盛最久,八月又开。亦名大红绣球,又名珊瑚球。

蔷薇》

1
蔷薇为落叶灌木,枝茂多刺,高四五尺,叶为羽状复叶,小叶作椭圆形。花五瓣而大,有红、白、黄等色,颇美艳。

野蔷薇》

1
野蔷薇,似蔷薇而花小,有淡红、纯白二种,皆单瓣,芬芳过之。药肆用以制蔷薇露者,即此物也。

玫瑰花》

1
玫瑰花为落叶灌木,高二三尺,有刺,叶为羽状复叶,作椭圆形,绝类蔷薇,惟茎较短。花紫萼绿,亦有白芯,花托为台状,外生密刺,香气清烈,可制香水,蒸露,浸酒,和糖。

香水花》

1
香水花为落叶灌木,原产欧洲,光绪时,移植于上海。高三尺许,有刺,叶为羽状复叶。花大而重瓣,色红,或紫或白,颇类蔷薇,故亦称为西洋蔷薇。萼及花梗皆有香,蒸花瓣取油,可制香水,故名。

笑靥花》

1
笑靥花为落叶灌木,干丛生,高五六尺,叶作卵形,微有锯齿。春暮开小白花,重瓣丛聚如小球,缀为长穗状,望之若堆雪。

羊踯躅》

1
羊踯躅为落叶灌木,俗称黄杜鹃,干高四五尺,枝、叶多毛,叶为倒卵形。春日先新叶开花,为漏斗状花冠,色黄,花较杜鹃为大,列为短总状花序。

山踯躅》

1
山踯躅,一名映山红,俗称红踯躅,为杜鹃之一种,干较低,为小灌木,叶倒长卵形,枝叶皆有毛。夏初开红花,较杜鹃略早,瓣亦五裂。

琼花》

1
琼芯为珍异植物,落叶灌木也,开于春夏之交。昔惟扬州后土祠有一株,世传为唐人所植,叶柔平莹泽,花大瓣厚,色淡黄,清馥异常。后土祠在宋为蕃厘观,曾筑无双亭于花旁。仁宗时,尝从观中移植禁苑,逾年而枯,载还扬州,复活。元至元中枯死,道士金雨瑞以聚八仙补植其地,凡元人称琼花者,皆八仙也。江西赣州府城之吉南赣宁道署有此花,世以其罕有,甚珍贵之。宣统庚戌,南洋劝业会开会于江宁,园艺圃中有琼花一株,灿烂如锦,香极清微,大如尺许之盘,闻即以接木法移自江西赣州道署之本树者,怀献侯尝见之。

八仙花》

1
八仙花为落叶小灌木,高四五尺许,叶对生,椭圆平滑。花大而美艳,多数丛集如圆球,故又称聚八仙。其萼能变数种颜色。俗谓之洋绣球。

玉蕊》

1
玉蕊之条蔓如荼蘼,冬凋夏茂,柘叶紫茎,久之而根株合抱成树。花苞初甚微,经月渐大,暮春方八出,须如冰彩上缀金粟,花心复有碧筒,状类胆瓶,其中别抽一英,出众须上,散为十馀,犹刻玉然,花名玉蕊者以此。与琼花、瑒花同为白色,而其实各异。唐人甚重此花,唱咏者颇多,周益公集有《玉蕊辨证》一卷。

粉团花》

1
粉团花为落叶灌木,叶略成圆形,有锯齿,多皱纹,生细毛。夏初开白花,雌雄花丛集成集球,直径达二寸许。

铁线莲》

1
铁线莲,状如灌木而蔓生,以叶柄缠物上升,合九小叶,成一复叶。夏月开紫花或白花,千瓣细狭,开时由外向内,以渐而舒,未到花心辄谢。

芙蓉》

1
芙蓉为落叶灌木,干高四五尺,叶掌状浅裂,柄长互生。秋半开花,大而美艳,有红白黄等色。又莲花亦称芙蓉,故芙蓉又称木莲,亦名木芙蓉。

三日醉芙蓉》

1
岭南产芙蓉,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红,又次日深红者,曰三日醉芙蓉。

蜡梅》

1
蜡梅为落叶灌木,叶为长卵形,对生。冬时开花,外黄,内略带紫色。原名黄梅,本非梅种,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类,花瓣似捻蜡所成,故名。

珠兰》

1
珠兰为常绿小灌木,一名金粟兰,亦称珍珠兰,植于园圃,茎高二三尺,有节,叶椭圆而厚,稍类茶。花黄绿,圆而甚小,无花被,为穗状花序,香气浓郁。

水木樨》

1
水木樨为灌木,枝软叶细,自根丛生。夏开细黄花,颇类木樨,中多细须,香亦微似。

迎春》

1
迎春为小灌木,茎上部纤细,延长如蔓,叶为复叶。早春开黄花,六瓣,先叶而发,为春花中最早者,故名。

木香》

1
木香为蔓生植物,茎长,常攀附他木,叶为羽状复叶,小叶之数凡五,有细锯齿。春暮开花,小而色白,香甜可爱,花大而黄者,香未微逊。

红豆》

1
红豆,亦名相思子,产于岭南,木质蔓生,干高丈馀,叶为羽状复叶。秋开小花,花冠为蝶形,色白或淡红。实成荚,子大如豌豆,微扁,色鲜红,胜珊瑚,亦有半红半黑者。相传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故名,唐以来诗人多咏之。其木理似槐,大者斜锯之,有细花云,亦曰鸡翅木,以其纹似也。
2
扬州方雨村如川家园有红豆树,沿称娑罗树,实红豆也。红豆难种,二十馀年乃花,又三年乃实。花心中一丝如缕。或以药中赤小豆为红豆,非也。焦理堂谓红豆亦譌为娑罗树。新安汪氏娑罗园中生此树,大可合抱,结实红色,珊瑚、火齐,无以过之,亦即红豆耳。

紫藤》

1
紫藤为蔓生木本植物,茎缠络于他物,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春暮开蝶形花,紫色,为总状花序,长三尺下垂。实成长荚,蔓甚坚强,可束物,皮之纤维可制丝织布。

拙政园之珠藤花》

1
苏州拙政园饶花木,海宁陈素庵相国之遴手植之宝珠山茶为最著。又有珠藤花一株,花开时,累累如垂璎珞,端忠愍公方抚吴时,勒碑识之。又因花日蕃盛,旧建之花棚攀附几遍,而珠藤犹擢颖抽条不已,因植木为新棚,绵亘十馀丈,直抵河干。顾此花殊有傲骨,来岁吐葩时,或攀墙而上,或绕屋而过,无一著花于新棚者。忠愍闻之,窘甚,因复撤其棚。

紫葳》

1
紫葳,一名凌霄花,蔓生木本,茎出气根甚多,攀缘他物,高达数丈,叶为羽状复叶,有锯齿。夏秋之间开花,赭黄色,瓣之下部连合成管状,花有毒。

甘肃贝多树》

1
西宁府城西北四十里,有塔尔寺,土人呼为塔儿寺。寺有贝多树数株,大皆十围。一叶上有自然佛像,作端坐状。喇嘛甚宝之,建高屋,庇其四周,屋皆覆以金瓦,上留孔罅,微漏天日,其树身以黄缎重重裹之。蒙人入寺礼佛后,必焚香膜拜树下。若欲乞一叶,必献数金于喇嘛,谓为请佛一尊。

菩提树》

1
广州光孝寺有菩提树,相传汉之虞仲翔曾读书其下。近虽仅馀枯干,然吾国城市之树,固无有逾于此者矣。嘉庆丁巳六月,广州飓风大作,树拔起,粤抚陈大文命树工栽之,培以豆谷腴泥,树复生。年馀复槁。寺僧往南华寺,分其种,仍栽故处,亦翘然葱倩矣。《五代.僭伪传》云:「乾德五年夏,光孝寺菩提树为大风所拔。」南汉林衢《光孝寺》诗云:「旧煎诃子泉犹冽,新种菩提叶又繁。」据此,则树已屡易,固非达摩之手植矣。

哈密瓜》

1
哈密瓜种类甚多,有圆而扁状如阿浑之帽,皮瓤均绿,脆如梨,甘如醴者,上品也,次者为白瓤,皆宜旋摘旋食。其可致远之品,则为瓤红色黄者,久藏土中,可至翌年二月,故又谓之曰冬瓜。
2
瓜体甚钜,长尺许,两端皆锐,可晒为脯,芳鲜历久不变。自哈密臣服以来,每岁常充供献,朝士始尝此味,前未有也。
3
瓜自蒂至脐,白筋密布,如织如縠,如绣如络,虽利刃非可猝入。肉黄明如缎,无渣滓。

王瓜》

1
王瓜为多年生蔓草,一名土瓜,以卷须攀附他物,叶如掌状,浅裂,面背皆粗糙。花单性,雌雄异株,夏开白花,下为管状,上作五瓣,边缘分裂如丝。实椭圆而长,皮亦粗涩,根味如薯蓣。

西瓜》

1
乾、嘉以前,桂林诸属无西瓜,惟荔浦有之,每一瓜,需钱五六十文。欲得之者,必于未熟前,先以钱质之老圃,乃如期可得。且其候极迟,至中秋,各官署方以瓜相饷遗也。

土鲁番西瓜》

1
土鲁番在哈密之西,其地产西瓜最佳。每熟时,人往摘瓜,必相戒勿语,若一闻人声,则尽拆裂,无完者,相传如此,不足信也。

马铃瓜》

1
西瓜之小者,俗称马铃瓜,上海有之。

南瓜》

1
南瓜,果类植物,有卷须,引蔓甚繁,一蔓辄延长数丈,节节有根,近地即入土。茎中空,叶为心脏形。夏日开黄花,单性,雌雄同株。实扁圆,或长,有纵沟数条。煮熟,可食,子亦为食品。其种本出南番,故名南瓜。

甜瓜》

1
甜瓜之茎细长,以卷须络于他物,叶掌状浅裂。夏开黄花,雌雄同株。实椭圆,有纵路,长三四寸,有青、黄、白等色。味甜美,有香气,俗称香瓜。

揽瓜》

1
揽瓜,形类倭瓜而小,内生筋丝,酱腌、蜜饯皆宜。食时,以箸揽取出之,似缕切者。

芭蕉》

1
芭蕉,一名绿天,叶长可及丈,广可及尺,望之如树。朱竹垞尝为《疏影词》以咏之,词云:「是谁种汝?把绿天一片,檐牙遮住。欲折翻连,乍卷还抽,有得愁心如许。秋来惯与羁人伴,惹多少冷风凄雨。那更堪一点疏灯,绕砌暗虫交诉。待把蛛丝拭却,试今朝留与个人题句。小院谁来,依旧黄昏,明月暂飞还去。罗衾梦断三更后,又一叶一声低语。拚今番尽翦秋阴,移种樱桃花树。」

红蕉》

1
红蕉,一名美人蕉,形似芭蕉而小,闽、广多有之。花如莲蕊,叶叶递开,红赤夺目,久而不谢,名百日红。

甘蕉》

1
甘蕉为多年生植物,产于广东、台湾,全形类芭蕉而茎较高,可二丈许,顶上丛生大叶十馀。初夏,自叶之中央抽出花丛,开多数淡黄花。实长四五寸,形似皂荚,排偶而生,一枝满百,可重十斤。性极寒,初青后黄,肉质柔软,有香气而甘,含营养料甚富。别有一种,结实长六七寸,亦颇甘美,其茎可分擘如丝,以灰湅之,可纺为絺綌,谓之蕉葛。

朱蕉》

1
朱蕉,叶芭蕉而干棕竹,亦名朱竹,叶绀色,生于干上。干有节,自根至杪,一寸三四节,或六七节,甚密。然多一干独出,无旁枝者,通体铁色,微朱。以其难长,故又名铁树。广州提学署有之。

凤尾蕉》

1
凤尾蕉,一名凤尾松,亦曰铁蕉,俗亦称为铁树。高丈馀,茎有鳞片被之,叶生茎顶,长大坚劲,羽状分裂,类凤尾,故名。雌雄异株,雌花丛生,雄花如松球,长二尺。

竹》

1
竹为多年生植物,种类不一,高者四五丈,圆而直,亦有方者。中空有节,质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叶状如箭镞,有并行脉。春月生笋,外裹以箨,可食。

慈竹》

1
慈竹,竹之丛生子母相依者,长干中耸,群筱外护,向阳则茂,亦谓之子母竹。出四川。四月生笋,笋端下垂,如柳丝。

箬竹》

1
箬竹,亦竹类,高三四尺,茎中空,细长有节,叶阔而长,边缘稍白,裹粽制笠,需用至繁,笋亦可食。

观音竹》

1
雁山五珍有观音竹,形小叶长,翠润夺目,植岩石上,经冬不凋。

沙摩竹》

1
沙摩竹根蟠节大,翠绿可爱,一年生三番笋,节上复生小笋。种者断竹留节,横埋于地,活即生笋。三年后,高二三丈,盖大而易生之竹也。

佛杖竹》

1
福建永定武平山中产竹,每节皆有佛像,面目口鼻惟妙惟肖。土人用以为杖,谓之定光佛杖。龙崖亦产之。或云,犹不仅此两处也。

筷子竹》

1
广东罗浮山有筷子竹,竹小而劲,截之可为箸。

台湾之竹》

1
台湾之竹,其根及筱以至叶,节节皆生倒刺,往往牵发毁肌,察之,皆根之萌也,故植地即生。

竹之开花结实》

1
宋说部言竹六十年一开花。道光初,南海县有竹开花,结实如米,其花中含细穗,若丝缕穿成者,淡青色,长二三寸,既花即死。咸丰丁巳五月,江西玉山县署中,竹尽花,千竿矗矗,叶尽焦黄,阖邑次第皆然,竹亦因而死。而己酉之江宁,辛酉之绍兴,同治庚午之武昌,竹亦皆花。江宁、绍兴之竹,不知其年。未几,被粤寇。武昌则无他异,竹亦未六十年也。
2
竹实,亦名竹米,颇烦小麦。竹开花最不易,有时开花结实,全林即枯死,以地下茎展拓无所,而其地又乏养料也,故竹实亦罕见。

笋》

1
笋竹根所生之芽也,外有箨包裹,渐长,则箨解而生枝叶为竹。嫩时可食,笋亦作笋。
2
笋之种类甚多,皆生于春末夏初。燕笋,燕来时所生,形长细而味稍逊。其在孵鸡雏时生者名孵鸡笋,色淡黄,形短而肥。他笋虽佳,细嚼之,微苦,惟此笋味甘而清,质嫩无滓,为上海异品。然有一种形色近而味殊恶劣者,名黄金鐧,然亦能乱真。

冬笋》

1
冬笋盛产于闽、浙,其味之鲜洁者,推浙之龙游,次则杭州、宁波、泗安,而产汉口者味最劣。

文竹》

1
文竹,非竹也,干有节如竹枝,叶形肖松针,高仅尺许,而小枝凡十馀层,枝似线,叶细于发,翠色欲滴,非草非木。赵伯英尝蓄两盆,状尤绝异,一作冬岭乔松形,一作晴川远树形。

瓶花结实》

1
光绪辛卯春,丹徒张侣霜家宅后辟一园,约可四五亩,徧植花草。园建一亭,曰怡然。亭下小池,水清可镜。度梁而西,穿石穴南出,曰绿竹轩,侣霜读书处也。一日,侣霜拾梅花之落地者,置池中,除染泥者寸馀,插之于瓶,时灌以水,灿烂可观。至七日,则花渐萎落。又逾三四日,侣霜晨起,觉花落处有细小之青翠物,近视之,则实也。

明开夜合草》

1
明开夜合草,产塞外山中,结实累累,色映红,状如秋海棠,中含红珠,晨放暮敛,故名。

翠云草》

1
翠云草为多年生之隐花植物,生于山地,高五六寸,茎细长,多枝,叶密布如鳞片,青翠可爱。各枝皆在一平面上,与卷柏不同。道光时,俞少卿茂才恭仁尝有《翠云草》诗云:「片云吹堕碧玲珑,散入堦沿草色中。千本脆经凉雨滴,一痕寒逐晓山空。偶因淡远疑成水,但有飘零总是风。恰被游丝闲绊住,年年晴翠扑帘栊。」

贯众》

1
贯众为隐花植物,生于林野之阴处,高二尺许,叶为羽状复叶,互生于中轴,叶背有圆形不规则之子囊群,簇生其上。地下茎弯曲,有毛茸覆之,入药。

绿珊瑚》

1
绿珊瑚为隐花植物,产于福建、台湾等处,有枝无叶,嫩翠丛簇。桠杈如珊瑚,甚脆,折之,有毒汁,沾体即腐烂。以其多种田旁,故又名为护田草。

地钱》

1
地钱,苔类,产阴湿地,无根、茎、叶之别,仅绿色之扁平体黏著于地。雌雄异株,雌株作破伞形,雄株盘状体,皆有柄。扁平体上,处处有凹陷形,中生绿色小芽,为繁殖之用。形略如钱,故古有苔钱之称。

蕨》

1
蕨为羊齿类植物,地下茎甚长,春时出嫩叶,其端卷曲如拳,后成复叶,长三四尺。叶之背面,子囊丛聚,赤褐色。叶嫩时可食,茎中多淀粉,可作粔籹。

芝》

1
芝,菌类,寄生于已枯之树木,其体如菌状,盖之上面有云纹,黑褐色,下面淡褐色,有细孔,柄紫赤。其质坚硬光滑,有青、赤、黄、白、黑、紫六色。古以为瑞草,一名灵芝,又名紫芝。长白山之芝盘峰顶多产之。
2
乾隆时,海宁李焦馀茂才科尝作《古朴产芝歌》,歌云:「厥草厥木本殊质,灵芝古朴迥非匹。天生地长之功不到斯,何以攒青簇翠之树忽产芝?或者仙真瑶鹤来此集,偶洒琼液凝寒结。又或书带馀秀所郁勃,一枝甲坼焕五色。合欢之瑞那足论,椿树之祥洵有神。争如古而朴者秀而灵,三花九畹萃一庭。」

紫芝》

1
东陵后山多紫芝,可植以瓷盆,供之几案。

茯苓》

1
茯苓为菌类之一种,生松林中,成块,大如拳,皮黑而皱,肉白微赤。其包根而质松者,别名茯神。皆入药。

猪苓》

1
猪苓为菌类植物,生于枫树,其块黑如猪矢,故名。表皮深褐色,内部黄褐色。入药。

雷丸》

1
雷丸,竹根所生之菌也,大小如栗,略似猪苓而圆,皮黑内白,坚实,可入药。

冬虫夏草》

1
冬虫夏草为菌类,寄生于土中蝼蛄等之死体,冬时发生菌丝,至夏则菌长成,虫体腐烂,为其养料。菌长四五寸,无伞,下粗上细,黑褐色,可入药。

肉苁蓉》

1
肉苁蓉为寄生植物,生于高山,茎为肉质,长尺馀,作短柱状,叶细如鳞。茎叶皆黄褐色,花亦同色,夏日丛生于茎之上部,为唇形花冠。茎入药,为补剂。

萍》

1
萍为水面浮生之小植物,一名水萍,亦称浮萍,叶状体扁平而小,面背俱青,有一须根下垂。又有叶状体较大,而面青背紫,下垂多数须根者,为紫萍,一名薸,俗称为紫背浮萍。
URN: ctp:ws24417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