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十六國春秋卷九十八 |
2  | 北燕錄一 |
3  | 馮跋 |
4  | 馮跋,字文起,長樂信都人。小字乞直伐,其先畢萬之後也。子孫食采馮鄉,因以為氏。永嘉之亂,跋祖父和避地上黨。父安,雄武有局量,慕容永僭號長子,以安為征東將軍。永為垂所滅,安東徙和龍,家於長谷。跋幼而穎異。及長,懿重少言,仁厚有大度。飲酒至一石不亂。母弟素弗,次丕,次弘,皆任俠放逸,不修行業。惟跋恭慎勤於家產,父母器之。既而家於昌黎,遂同夷俗。所居上毎有雲氣,狀若樓閣,時咸異之。嘗夜見天門開,神光赫然,燭於庭中。永康末,慕容寶僭號,署為殿中左監,稍遷衛中郎將、中衛將軍。初,弟素弗與從兄萬泥及諸少年游於水濱,有一金龍浮水而下,素弗與萬泥曰:「頗有見否。」萬泥等皆曰:「無所見也。」乃取龍而示之,咸以為非常之瑞,慕容熙聞而求焉,素弗秘之,熙怒。及即偽位,密欲誅跋兄弟,跋後又犯熙禁,乃懼禍及,遂與諸弟亡命山澤,毎夜獨行,猛獸為之避路。是時賦役煩數,民不堪命,跋兄弟謀曰:「熙今昏虐彌甚,兼忌吾兄弟。既還首無路,不可坐受誅滅,不若因民之怨,共舉大事,可以建公侯之業。事若不成,死未晚也。」遂與萬泥等二十二人結盟,跋與二弟乘車,使婦人御之,潛入龍城,匿於北部司馬孫護之家,因而殺熙,立夕陽公高雲為主。跋進為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録尚書事,封武邑公。事無大小,皆決於跋兄弟。初,跋燕群僚,忽有血流其左臂,跋惡之,從事中郎王垂因說符命之應,跋戒其勿言。 |
5  | 太平元年,高雲為幸臣離班、桃仁所殺,跋升洪光門以觀變,帳下督張泰、李桑言於跋曰:「此豎勢何所至,請為公斬之。」乃拔劍而下,桑斬班於西門,泰殺仁於庭中,群僚請跋為主。跋曰:「范陽公素弗才略非凡,志於靖難,掃清凶桀,皆公勳也。」索弗辭曰:「臣聞父兄之有天下,傳之於子弟,未聞子弟藉父兄之業而先之者。今鴻業未建,危甚綴旒天工,無曠業係。大兄願上順皇天之命,下副黎庶之心。」跋猶弗許,群臣固請,乃許之,遂以晉太元二十年僭即天王位於昌黎,大赦境內殊死已下。乃下詔曰:「義貴適時,不必改作。故陳氏代姜,不徙齊號。宜即國號曰燕,建元太平。」分遣使者巡行郡國,觀察風俗,追尊祖和為元皇帝,父安為宣皇帝。尊母張氏為皇太后,立妻孫氏為皇后,子永為太子,署素弗為侍中、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仍范陽公。弘為侍中、征東大將軍、尚書右僕射、汲郡公,從兄萬泥為驃騎大將軍、幽平二州牧、廣川公,務銀提為上大將軍、遼東太守、營丘公,孫護為侍中、尚書令、陽平公,張興為衛將軍、尚書左僕射、永寧公,郭生為鎮東大將軍、領右衛將軍、陳留公,從兄子乳陳為征西大將軍、並青二州牧、上谷公,姚昭為鎮南大將軍、司隸校尉、上黨公,馬弗勤為吏部尚書、廣宗公,王難為侍中、撫軍將軍、潁川公,自餘拜授,文武進位各有差。太平二年春二月,加廣川公萬泥開府儀同三司。萬泥與乳陳自以宗室至親,並有大功,謂當入為公輔,久而不得,二人皆憾,阻兵俱叛,跋命將討之,俘斬無遺,遂平萬泥等。秋八月,跋下書曰:「昔高祖為義帝舉哀,天下歸其仁。吾與髙雲義則君臣,恩踰兄弟,其以禮葬。」雲及其妻子立雲廟於韮町,置園邑二十家,四時供薦。冬十一月,以范陽公素弗為大司馬,改封遼西公。以汲郡公弘為驃騎大將軍,改封中山公。 |
6  | 太平三年春正月,跋下書曰:「自頃多故,事難相尋,賦役繁苦,百姓困窮,宜加寛宥,務從簡易。前朝苛政,皆悉除之。守宰當垂仁惠,無得侵害百姓。蘭臺都官明加澄察。」於是上下肅然。蝚蠕勇斛律遣使獻馬三千疋,求跋女樂浪公主,跋命群臣議之。遼西公素弗等議曰:「前代舊事,皆以宗女妻六夷,宜許以妃嬪之女。樂浪公主不宜下降非類。」跋曰:「女生從夫,千里非逺。朕方崇信殊俗,柰何欺之?」乃以樂浪公主妻之,遣遊擊將軍秦都率騎二千送女歸於蠕蠕。厙莫奚虞出厙真率三千餘落,請交市獻馬千疋,許之,處之於營丘。分遣使者巡行郡國,孤老久病不能自存者,賑穀帛有差。孝弟力田、閨門和順者,皆褒顯之。昌黎郝越、營丘張買、成周刁溫、建徳何纂,皆以賢良擢敘。秋七月,遣太常丞劉軒徙北部人五百戶於長谷,為祖父園邑。以太子永領大單于置四輔都尉。跋勵意農桑,勤心政事,乃下書省徭役,薄賦斂,墯農者戮之,力田者褒賞,命尚書紀達為之條制。毎遣守宰,必親見東堂,問為政事之要,令極言無隱,以觀其志。自是朝野競勸。 |
7  | 太平四年 |
8  | 太平五年,有三石其形若輪,大六圍,見於山澗,月餘而滅。 |
9  | 太平六年夏五月,河間人禇匡言於跋曰:「陛下至徳應期,龍飛東夏,舊邦宗族,傾首朝陽,以日為歲。若聴臣往迎,致之不逺。」跋曰:「隔絕殊域,阻迴數千里,如何可致。」匡曰:「章武郡臨海,船楫可通,出於遼西臨渝不為難也。」跋許之,署匡為遊擊將軍、中書侍郎,厚加資遣。匡尋與跋從兄買、從弟睹自長樂率五千餘戶歸於和龍,署買為衛,尉封陽城伯;睹為太常,封髙城伯。契丹厙莫奚來奔,署其大人為歸善王。跋又下書曰:「今疆宇無虞,百姓寧業,而田畆荒穢,有司不隨時督察,欲令家給人足,不亦難乎?桑柘之益,為資生之本。此土桑少人,未見其利可。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柘二十根。」又下書曰:「聖人制禮,送終有度,重其衣衾,厚其棺槨,將何用乎?人之亡也,精魂上歸於天,骨肉下歸於地,朝終夕壞,無寒煖之期,衣以錦繡,服以羅紈,寧有知乎?厚於送終,貴而改葬,皆無益於亡者,徒有損於生人,是以祖考因舊立廟,皆不改營陵寢。申下境內,自今皆令奉之」。跋弟丕先是避亂在髙句驪,跋召之,以為左僕射,封常山公。秋八月辛丑,魏太宗使謁者于什門來聘,至於和龍,跋遣黃門郎常陋迎之於道,跋為不稱臣,怒而不見。及至,跋又遣陋勞之,什門忿而不入曰:「大魏皇帝有詔,須馮主出受,然後敢入。」跋使人牽逼令入,見跋不拜,跋使人按其項,什門曰:「馮主拜受詔,吾自以賓主致敬,何苦見逼也。」散騎常侍申秀言於跋曰:「陛下接之以禮,而敢驕蹇若,斯不可容也。」中給事馮懿以傾佞得幸,又盛稱其陵傲,以激怒跋。跋曰:「彼各為其主耳,匹夫尚不可屈,況一方之主乎?」乃幽執什門,欲降之,什門於群眾之中回身背跋,披褲後襠以辱之,終不肯降,跋遂留之不遣。久之,隨身衣冠弊壞略盡,蟣虱流溢,跋遺以衣服,拒而不受,和龍人嘆曰:「雖古烈士,無以過也。」冬十月,跋與夏主赫連勃勃連和,勃勃遣御史中丞烏落孤來蒞盟。十二月,遼西公素弗卒。比葬,跋七臨之。是年,跋造刀一口,銘曰「太平」,隸書。 |
10  | 太平七年冬十一月,井竭三日而復,跋殺尚書令孫護弟、昌黎尹伯仁及叱支乙拔等,乃進護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以慰其心。未幾,酖而殺之。又殺遼東太守務銀提,皆以怨望有叛謀也。 |
11  | 太平八年,跋下書曰:「武以平亂,文以經務。寧國濟俗,實所憑焉。自頃喪難,禮壞樂崩,閭閻絕諷誦之音,後生無庠序之教,子衿之歎,復興於今,豈所以穆章王化,崇闡斯文。可營建太學,以長樂劉軒、營丘張熾、成周翟崇為博士郎中,簡二千石已下子弟,年十三已上者教之。」冬十月,初,跋別將厙傉官斌降魏,既而復叛來歸,太宗遣驍騎將軍延普渡濡水擊斌,拔之,遂攻跋幽州刺史漁陽公厙傉官昌、征北將軍闗內侯厙傉官提等,皆斬之,生擒厙傉官女生。 |
12  | 太平九年夏四月,跋遣王特兒等入貢於晉,魏章武太守捕之。五月,晉青州刺史申永遣使浮海來聘,跋使中書郎李扶報之。時自三月不雨,至於六月,跋減膳徹懸,大赦境內殊死已下。冬十一月,蝚蠕大檀遣使獻馬三千疋、羊萬口,跋厚禮其使而遣之。 |
13  | 太平十年夏四月,和龍有赤氣,四塞蔽日,自寅至申,太史令張穆言於跋曰:「此兵氣也,今大魏威制六合,而聘使隔絕。自古未有鄰國接境,不通和好,違義怒鄰,取敗之道,竊懼大軍猝至,必致吞滅,宜還前使,修好結盟。」跋曰:「吾方思之。」五月,太宗東巡至於濡源及甘松,遣征東大將軍長孫道生、安東將軍李先、給事黃門侍郎奚觀率精騎二萬來伐,又遣驍騎將軍延普、幽州刺史尉諾自幽州引兵北趨遼西,為之聲援,太宗屯突門嶺以待之。道生率師襲乙連城,克之,悉虜其眾,進攻和龍。李先乃言於道生曰:「宜密使人人備青草一束,各五尺圍,用填城塹,攻其西南,絕其外援,勒兵急攻,賊必可擒也。」道生不從。跋遣單于右輔古泥率步騎二千候之,去城十五里,遇軍奔還,又遣征南大將軍姚昭及將軍皇甫軌等拒戰,軌中流矢死,跋嬰城固守,魏攻之不克,道生等以跋有備,掠其民萬餘家而去。 |
14  | 太平十一年春三月,穴國遣使來朝,其人多穴居。多豬羊,少牛馬,夏衣魚皮,冬衣豬毛,至於漁獵,常持藥草,自鄣令人不見,俗無尊卑之別,寒則入穴聚。 |
15  | 太平十二年 |
16  | 太平十三年,跋境內地震山崩,洪光門鸛鵲折,又地震,右寢壞,跋問太史令閔尚曰:「比年屢有地動之變,卿可明言其故。」尚曰:「地,陰也,主百姓。震有左右,比震皆向右,臣懼百姓將西移也。」跋曰:「吾亦其慮之。」於是分遣使者巡行郡國,問所疾苦,孤老不能自存者賜以穀帛有差。 |
17  | 太平十四年,宿庫地燃,一旬而滅,觸地生蛆,月餘乃止。 |
18  | 太平十五年,和龍城地徧生白毛,長一尺二寸,月餘而亡。是歲,遼西太守髙讃潛謀叛逆,事洩伏誅。 |
19  | 太平十六年夏,自春不雨,至於五月,有司奏右部王荀妻產妖,傍人莫覺,俄而失之,乃暴荀妻於社,大雨普洽。} |
20  | 太平十七年春二月,北部人趙壽女既嫁,化為男子,娶妻而無子,跋問群臣曰:「此何祥也。」尚書左丞傅權對曰:「西漢之末,雌雞化為雄,陰變為陽,君替臣,僭之象。卒有婦人專寵,王莽簒立,況今女化為男,臣將為君之徵也。」跋曰:「將何以禳之。」權曰:「桑榖生朝,太戊修徳而殷道以興。熒惑守心,宋景責躬而延齡二紀。惟修身崇善,可以轉禍為福耳。」 |
21  | 太平十八年秋八月,太子永卒,立次子翼為太子。跋戒之曰:「吾聞君子以學為本,不學,無以立。尊敬師傅,人倫之始,汝其夙夜虔虔,欽承明訓。」 |
22  | 太平十九年春二月,丁零氐楊道來降。先是,太平初,楊道獵於白鹿山,為契丹所獲流漂塞外,至大難。北及大黎國,逐水草而居。射獵為業,至十月乃收葦為城,水澆令凍髙一大五尺,東北七十八里,西南二十餘里,名陵城,遂居於其中,有眾千餘。至是來降。 |
23  | 太平二十年 |
24  | 太平二十一年春二月,有飄風從征南大將軍上黨公姚昭宅,至司徒中山公弘宅而散。 |
25  | 太平二十二年秋八月,跋寢疾,召中書監申秀、侍中楊哲於內寢,謂之曰:「吾患當不濟,卿等善相吾子,參決萬機。」九月,疾甚,輦而臨軒,命太子翼攝國事,勒兵聴政,以備非常。跋妾宋夫人規立其子受居,惡翼聴政,謂之曰:「主上疾將瘳,奈何便欲代父臨天下乎?」翼性仁弱,遂還東宮,一日三往省疾。宋夫人矯詔遏絕內外,遣閽寺傳問而已,翼及諸子大臣皆不得見,惟中給事胡福獨得出入,專掌禁衛,福慮宋夫人遂成其謀,乃言於司徒錄尚書事中山公弘曰:「主上疾甚,宋夫人專擅,群佞用事,恐一旦不諱,國家殊未得安,不可不為之計也。」弘深然之,於是與壯士數十人裹甲入禁中為亂,宿衛左右皆不戰而散,宋夫人命開東閣,弘家僮庫斗頭勁捷有勇力,踰閣而入,至於皇堂,射殺女御一人,跋驚懼而死。弘遂即天王位,遣使巡城告曰:「天降禍凶,大行崩背,太子不侍疾,群公不奔喪,疑有逆謀,圖危社稷。吾備介弟之親,遂攝大位,以寧國家。百官叩門入者,進階二等。」太子翼率東宮兵出戰,敗績,兵皆奔散,弘遣使賜翼死。跋有子百餘人,弘皆殺之,命宗正馮哲、黃門盧昭典葬事於東宮,葬跋於長谷陵,偽謚文成皇帝,廟號太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