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古經解鈎沉》卷七 |
3  | 長洲余蕭客撰。 |
4  | 《毛詩》下 |
5  | 豳 |
6  | ,褐毛,布也。 |
7  | 賤者之所服也,今罽亦用為之,韋輝光問,三之日于耜。 |
8  | 三月之時,可預取耒耜修繕之《韓詩》。 |
9  | 四之日舉趾。 |
10  | 至四月,始可舉足而耕也同條桑 |
11  | 條音超沈音義 |
12  | 七月,鳴鵙。 |
13  | 五月,鳴鵙」。王肅謂古五字如七,因訛為之。崔集注。 |
14  | 于貉 |
15  | 狐之類,貉貒,貍也,《義問》 貉子似狸同 |
16  | 鑿冰沖沖。 |
17  | 冰者窮谷陰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為伏。《陰韓詩》。《鴟鴞》。 |
18  | 鴟鴞,鸋鴂,鳥名也。鴟鴞所以愛養其子者,適以病之。愛憐養其子者,謂堅固其窠巢,病之者謂不知。託於大樹茂枝反敷之,葦䓟風至䓟折,巢覆有子則死,有卵則破,是其病也同」。予手拮据。 |
19  | 口足為事曰拮据。《韓詩》蠨蛸 |
20  | 長腳,蜘蛛也。義同。 小蜘蛛長腳者,俗呼為之喜子,義筌 |
21  | 鸛鳴于垤 |
22  | 鸛水鳥巢處知風穴處知雨,天將雨而蟻出壅土,鸛鳥見之長鳴而喜。韓詩。皇駁其馬。 |
23  | 彤《白雜毛》曰:「駁劉芳義證」。「親結其縭」。 |
24  | 縭,帶也。薛章句 |
25  | 《九罭之魚》: |
26  | 九罭,取鰕芘也同,狼䟦其胡。 |
27  | 老狼項下有袋求食,滿腹向前行,乃觸之,退後,又自踏踐,上㚄其尾,進退有患,故詩以况䟦前㚄後。《毛詩、草蟲經》 |
28  | 《小雅》 |
29  | 呦呦鹿鳴。 |
30  | 鹿飲食則皆鳴,相召志不相忌也。《草蟲經》吹笙 |
31  | 夫笙者,法萬物始生,導達陰陽之氣,故有長短。黃鍾之始,象法鳯,凰邯鄲綽,《五經折疑,承筐是將。 |
32  | 承受也薛章句》 |
33  | 常棣。 |
34  | 夫《栘》,《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也。《韓詩序》。《伐木。 |
35  | 伐木廢朋友之道,缺勞者歌,其事同。 飢者歌食勞者歌事《韓詩》。 |
36  | 相彼鳥矣」。 |
37  | 鳥,微物也,薛章句,如月之恒。 |
38  | 恒,古恒翻。沈,音義。 |
39  | 象弭。 |
40  | 毛云:「弭弓反末,以象骨為之」。葢俗說之誤也。《拾遺》。 《左傳》曰:左執鞭。弭弭者,弓之別名,謂以象牙為弓。今西方有以犀角及鹿角為弓者同。 |
41  | 楊栁依依。 |
42  | 依依盛貎薛章句南山有臺。 |
43  | 臺一名夫,須莎草也。言山生臺及莎自蔭,喻人君得賢以自尊也。題綱,和鸞雍雍。 |
44  | 鸞在衡和在軾前。《韓內傳》 和設軾者也,鸞設衡者也。魯訓 升車則馬動,馬動則鸞鳴,鸞鳴則和應《韓詩傳》。 在軾曰和在軛,曰《鸞韓詩》。 |
45  | 厭厭夜飲。 |
46  | 愔愔和悅之貎薛章句菁菁者莪。 |
47  | 蓁蓁盛貎《韓詩》薛《注》 |
48  | 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
49  | 元戎大戎,謂兵車也。車有大戎十乘,謂車縵輪馬被甲衡扼之,上盡有劍㦸,名曰䧟軍之車」,所以冒突先啟敵家之行伍也。韓嬰章句,元老。 |
50  | 元,長也。《韓詩》 |
51  | 東有甫草。 |
52  | 圃,博也,有博大茂草也。《韓詩》,薛君注。 甫,博也。《薛君傳》 |
53  | 駕言行狩。 |
54  | 春曰畋,夏曰獀,秋曰獮,冬曰狩。天子抗大綏,諸侯小綏羣小獻禽其下,天子親射之於門。夫田獵,因以講道。習武,簡兵也。《韓內傳》。四牡,奕奕。 |
55  | 奕奕盛貎,薛章句儦儦俟俟 |
56  | 趨曰𩣚行,曰騃,薛章句,至于矜寡。 |
57  | 矜,棘冰翻,徐音 各頑翻同。在彼空谷。 |
58  | 穹谷,深谷也薛章句 |
59  | 君子攸芋。 |
60  | 芋,火吾切鄭音。如矢斯棘。 |
61  | 朸,木理也。《韓詩》 朸,隅也。同乃生男子。 |
62  | 太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上下四方韓內傳》,男子生以桑弓,蓬矢六射,上下四方,明當有事天地四方也同。 |
63  | 載衣之裼 |
64  | 裼示之方也。《韓詩》《翼要》,蹙蹙靡所騁。 |
65  | 騁馳也薛章句》 |
66  | 視天夢夢。 |
67  | 夢莫藤切。沈音義 |
68  | 又窘,陰雨。 |
69  | 窘迫也《韓》詩章句 |
70  | 《十月之交》: |
71  | 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陰陽終始際會之歲,於此則有變改之政也。《齊詩內傳》: 孟康《漢書注》,不用其行。 |
72  | 三光考靈曜書》云:「日道出於列宿之外,萬有餘里。謂五星則差在其內,何謂與日同?乘黃道,駁《五經》異義」。 |
73  | 于何不臧? |
74  | 月食非常也,比之日食猶常也,日食則不臧矣。《詩傳》。 |
75  | 雨無正。 |
76  | 雨無極正大夫,刺幽王也。《韓詩序》 雨無政,無衆也。韓嬰章句、淪胥以鋪 |
77  | 薰,帥也。《魯詩》。 熏,帥也。胥,相也。痡,病也。言此無罪之人,而使有罪者相率而病之,是其大甚」。韓詩。 |
78  | 謀猶回遹。 |
79  | 回邪僻也薛章句 |
80  | 曰:「父母且。 |
81  | 且音苟且之且鄭音 |
82  | 躍躍毚兎,遇犬,獲之。 |
83  | 趯趯徃來,貎獲得也,言趯趯之毚兎謂狡,兎數徃來,逃匿其迹,有時遇犬得之韓嬰章句,吹篪。 |
84  | 篪,以竹為之,六孔有底,《五經要義》,出此三物。 |
85  | 天子諸侯以牛,豕大夫以犬,庶人以雞,韓詩。 |
86  | 哆兮侈兮! |
87  | 「侈兮哆兮」,說文作鉹兮,哆兮」。鉹,曲也。一曰鬵鼎,崔集注 |
88  | 投畀有北。 |
89  | 孔子為魯司冦,時誅少正夘,謂佞道已行,亂國政也,佞道未行,章明逺之而已!《韓內傳,將恐。 |
90  | 將辭也,薛章句 |
91  | 佻佻公子。 |
92  | 佻,徒高翻。沈,音義。 佻音勞同終日七襄。 |
93  | 襄反也薛章句 |
94  |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
95  | 太白晨出東方為啟明,昬見西方為《長庚韓詩》 |
96  | 不可以挹酒漿。 |
97  | 言不得其人也」。施士丏說,挹㪺也。 |
98  | 㪺容四升、何𦙍隱義四月。 |
99  | 歎征役也,《韓詩》 |
100  | 亂離瘼矣! |
101  | 瘼,散也,薛章句或不知呌號。 |
102  | 號,呼到翻,徐音 |
103  | 鼓鍾 |
104  | 昭王之時作《韓詩》。 |
105  | 笙磬同音: |
106  | 磬,立秋之樂也。《五經要義》以南: |
107  | 南如《周南》之南,劉●述議以享。 |
108  | 享,許亮翻。徐音 |
109  | 苾芬孝祀 |
110  | 馥香,貎也,薛章句。此有不斂穧。 |
111  | 不斂筥、筥音穧,崔《集注》,君子宜之」。 |
112  | 君子者無所不宜也。《詩》《傳》,有《鶯其羽。 |
113  | 或說有鶯工、羽言,雖小鳥其鶯,然有文章失名義注。 |
114  | 先集維霰 |
115  | 霰,英也。《韓詩》。 霰霙也。薛注徳音來括。 |
116  | 括,約束也,薛章句賓之初筵 |
117  | 衛武公飲酒悔過也」。《韓詩》: |
118  | 左右秩秩 |
119  | 言賔客初就筵之時,賔主秩秩然,俱謹敬也同。 |
120  | 以祈爾爵。 |
121  | 一章為大射崔集註。 |
122  | 以奏爾時 |
123  | 二章為燕射同,威儀反反。 |
124  | 反、蒲板切,鄭音曰:「既醉止」。 |
125  | 賔既醉止,不知其為惡也。《韓詩》及黼。 |
126  | 黼音補徐音 |
127  | 紼纚維之。 |
128  | 纚,繫也。《韓詩》 |
129  | 母教猱升木。 |
130  | 猱,獮猴也,楚人謂之沐猴《草蟲經》。 猱乃豆切,沈音義。 |
131  | 匪伊卷之。 |
132  | 卷其言切沈音義。 |
133  | 中心藏之。 |
134  | 藏音臧,鄭音白華菅兮,白茅束兮。 |
135  | 白華,野菅草也。其性柔刃堪用,取此白華,而將白茅束之。喻申后被褒姒所代惡人蒙善,好人見棄也。題綱。 |
136  | 緜蠻黃鳥。 |
137  | 緜蠻文貎韓詩》、薛君注《大雅》 |
138  | 俔天之妹。 |
139  | 磬,譬也。《韓詩》。 |
140  | 會,甲也。 |
141  | 經、傳訓詁,未有以會為甲者。同異評,緜緜𤓰瓞。 |
142  | 瓞小𤓰韓詩》 |
143  | 自土漆沮。 |
144  | 言公劉自狄而來居杜與漆、沮之地齊詩。周原膴膴。 |
145  | 周原者,岐山陽地,屬杜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杜陽、漢縣扶風有杜陽山,山北有杜陽谷,孔頴《逹譜》 |
146  | 乃立冢土。 |
147  | 冢土,太社也。王肅解 大社也同瑟彼玉瓚。 |
148  | 䘏,音瑟鄭音: |
149  | 魚躍于淵 |
150  | 魚喜樂則踴躍于泉中,薛章句。「神罔時恫」。 |
151  | 無是痛傷其所為者」。自大伯王季。 |
152  | 太伯見王季生,文王知天命之有在去而適吳太王沒而不反,王注。 |
153  | 誕先登于岸。 |
154  | 誕,信也,薛章句,侵阮徂共。 |
155  | 阮徂共皆國名《魯詩》,我陵我阿。 |
156  | 《四平曰陵,薛章句》 曲景曰:《阿韓詩》,經始靈臺 |
157  | 靈臺以望氣,明堂以布政,辟廱以養老教學,三者不同《五經通義》。 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鼈,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臺,但有時臺囿臺也,《五經異義,於牣魚躍。 |
158  | 文王聖徳上及飛鳥下及魚鼈薛章句,於樂辟廱。 |
159  | 天子立辟廱者,何所以行禮樂、宣徳化,教導天下之人,使為士君子養三老,事五更,與諸侯行禮之處也。《五經通義》。 |
160  | 矇瞍奏公。 |
161  | 無珠子曰:「矇珠子,具而無見。曰瞍,薛章句》」。皇王維辟。 |
162  | 師臣者,帝交友,受臣者王,臣臣者霸魯,臣者亡。韓內傳 |
163  | 時維姜嫄。 |
164  | 姜姓原,字韓詩,章句。 |
165  | 以弗無子。 |
166  | 王者十嵗七祭天地。仲春,后妃郊高禖,亦祭天地也」。《五經通義》。 |
167  | 三單相襲也。 |
168  | 止居則婦女在內,老弱次之,強壯在外,言自有備也。述毛 |
169  | 鳯凰于飛。 |
170  | 雄曰:鳯雌曰凰,其雛為鸑鷟、草蟲經。天不湎爾以酒。 |
171  | 夫飲之禮,不脫屨而即序者,謂之禮。跣而上坐者謂之宴,能飲者飲之不能飲者,已謂之醧。齊顔色均衆寡謂之沉,閉門不出者謂之湎,故君子可以宴,可以醧不可以沉,不可以湎《韓詩》。 齊顔色,均衆寡謂之流,閉門不出客,謂之湎薛章句抑 |
172  | 衞武公刺王室,亦以自戒。《韓詩翼要》。 衞武公行,年九十有五,猶使人日誦是詩,而不離於其側,同。 |
173  | 不讎: |
174  | 讎承呪切鄭音 |
175  | 於乎小子!」 |
176  | 嗚嘆,辭也。薛章句:滌滌山川。 |
177  | 湯時,大旱,使人禱于山川。《韓詩傳》。 君親之南郊,以六事謝過,自責曰:政不一,與民失職,與宮室榮,與婦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倡與同?宮室崇與同,旱魃為虐」。 |
178  | 《傳》曰:「魃,天旱鬼也」。《箋》曰:「旱氣生魃,天有常,神人死,為鬼。不審,旱氣生魃,奈何?答曰:魃,鬼人形,眼在頂上,天生此物則將旱。天欲為災,何所不生,而云有常神者耶?韋曜問」。 |
179  | 仲山甫徂齊。 |
180  | 封於齊《韓詩》 鄧展《漢書注》韓侯受命。 |
181  | 諸侯世子三年喪畢,上受爵命於天子,所以名之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不絶也。《韓內傳》」。 上受爵命於天子,乃歸即位。何明?爵天子有也?臣無自爵之義同。 |
182  | 幹不庭芳 |
183  | 幹,正也,謂以其議非而正之。薛章句。王錫、韓侯。 |
184  | 「諸侯有徳,天子錫之。韓《詩》」。《炰鼈》: |
185  | 炰,甫九翻,徐音。 |
186  | 溥彼韓城。 |
187  | 今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王注燕師所完。 |
188  | 燕北燕國同 |
189  | 釐爾圭瓚。 |
190  | 釐音賚,徐邈音 |
191  | 自召祖命。 |
192  | 予小子使爾繼召公之後,受命者必以其祖命》之詩傳 |
193  | 內訌。 |
194  | 訌古紅切,鄭音。《周頌》: |
195  | 清廟 |
196  | 頌言成也,一章成篇,宜列徳故,登歌《清廟》」一章也。《詩傳》。 |
197  | 於穆不已。 |
198  | 大哉,天命之無極而美周之禮也」。孟仲子《論》。 |
199  | 假以溢我。 |
200  | 溢音諡。毛音鄭音徐邈音肇禋 |
201  | 禋,音烟,徐音 |
202  | 無封靡于爾邦。 |
203  | 靡,好也薛章句 |
204  |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
205  | 岐道雖僻,而人不逺《韓詩傳》。 徂徃也。夷,易也。行,道也。彼百姓歸文王者,皆曰:岐有易道,可徃歸矣。易道,謂仁義之道而易行,故岐道險阻而人不難薛《傳》。 |
206  | 以此訂大王、文王之道。 |
207  | 訂,直丁翻。沈音義。 |
208  | 《昊天有成命》 |
209  | 天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其佐曰《五帝《五經通義》。 |
210  | 薄言震之,莫不震疊。 |
211  | 振猶奮也,薛章句 薄,辭也。莫,無也。震,動也。疊,應也。美成王能奮舒文、武之道而行之,則天下無不動而應其政教。《薛傳,執競武王。 |
212  | 執服也。《韓詩》 |
213  | 鐘鼓喤喤。 |
214  | 喤,音宏徐音。 |
215  | 貽我來牟。 |
216  | 大麥也,薛章句。 |
217  | 播厥百穀。 |
218  | 穀類非一,故言百也。薛章句振鷺于飛,于彼西雝。 |
219  | 鷺,潔白之鳥」。西雍》,文王之雍也。言文王之時,辟雍學士,皆潔白之人也。薛章句多稌。 |
220  | 稌,勑古翻。徐音 |
221  | 文武維后 |
222  | 禘取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廟。《韓內傳》《書》。 |
223  | 克昌厥後 |
224  | 昌文,王名,此祭文王之詩也。周人以諱事神,不應犯諱,當音處亮翻。舊音 |
225  | 亦右文母。 |
226  | 婦人以隨從為義,夫貴於朝,婦貴於室,故得蒙夫之諡。《五經通義》。 |
227  | 《鞗》,革有鶬。 |
228  | 鶬鴰胎生,孔子渡江,見而異之。《韓內傳》:孔子渡江見之,異衆莫能名。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鴰兮鶻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鶬鴰也」。《韓詩》 |
229  | 自求辛螫。 |
230  | 羣臣無肯牽引扶助我,則自得辛螫之毒同異評 |
231  | 拚飛維鳥 |
232  | 翻飛貎,薛章句。 |
233  | 俶載南畝。 |
234  | 俶,始也。載,事也。言用我之利,始事於南畝也。王注」。 |
235  | 有椒其馨。 |
236  | 椒子肖切徐音 |
237  | 百室盈止。 |
238  | 王者藏於天下,諸侯藏於百姓。《韓詩》。絲衣其紑,載、弁、俅、俅。 |
239  | 靈星為立尸,故云絲衣」。其會弁俅,《俅傳》言王者祭靈星,公尸所服之衣也。《五經通義》,自堂徂基。 |
240  | 明堂在南方七里之郊。《韓詩說》鼐、鼎及鼒。 |
241  | 鼐《小鼎魯詩說》。 |
242  | 酌 |
243  | 勺之笑切劉昌宗音魯頌 |
244  | 有驒 |
245  | 驒白馬黑髦《韓詩》思樂泮水 |
246  | 水圓如璧。諸侯曰:「泮宮者,半於天子宮也,明尊卑有差,所化少也」。失名訓。 泮水者,泮之言半也。天子曰辟雍,謂以土雍水,外員如辟,故曰辟雍。義取四方來觀者平均耳。泮宮水,雍其半,葢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水也。《五經通義》」。《閟宮》: |
247  | 是禖宫也。孟仲子論泰山巖巖 |
248  | 泰山,五岳之長,羣神之主,故獨封泰山,告平於天,報神功也。《五經通義》,奚斯所作。 |
249  | 是詩公子奚斯所作《韓詩薛君傳》 奚斯魯公子,言其新廟奕奕然盛也。薛章句孔曼且碩 |
250  | 曼,長也同。 |
251  | 《商頌》 |
252  | 商頌亦羙襄公韓詩章句廣川書䟦三。 嗟嗟烈祖! |
253  | 殷中宗、周成宣王皆以時毁魯詩說,亦有和羮。 |
254  | 鉶羮,有菜鹽豉,其中菜,為其形象,可食,因以鉶為名。劉楨問。 |
255  | 天命𤣥鳥,降而生商。 |
256  | 湯之先為契,無父而生契。母與姊妹浴於𤣥丘,水有燕,銜卵墮之,契母得,故含之,誤吞之,遂生契《詩傳》 |
257  | 奄有九有: |
258  | 九域,九州也,薛章句。大禘也。 |
259  | 王者諸侯所以三年以祫,五年以禘,何三年一閏?天道小偹,故三年一祫,祫皆取未遷廟主合食。太祖廟中,五嵗再閏,天道大偹,故五嵗一禘。禘者禘也。取已遷廟主合食太祖廟中,五經通義至于湯齊。 |
260  | 湯為天子十三年,年百嵗而崩,葬於徴,今扶風徴陌是也」。《韓內傳》 |
261  | 為下國駿厖。 |
262  | 駿,驪馬也。《齊詩》 厖母項切徐音陟彼景山。 |
263  | 文王創基至魯、僖間,《商頌》不在數矣,孔子刪《詩》時,錄此五章,豈無意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我有嘉客,亦不夷懌,豈能忘哉?景山、商墳墓之所在也,商邑之大,豈無賢材哉?松栢芃芃,在於斵而遷之,方斵而敬,承之以用之爾!松柏小材有挺而整,布衆楹大材有閑而靜别,既各得施,則寢成而孔安矣。拱成羣材而任以成國,則人君高拱仰成矣,是綢繆牖戶之義也。《六萟論。 |
264  | 是斷: |
265  | 取松與柏薛章句。 |
266  | 《古經解鈎沉》卷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