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六十三 |
3  | 《經籍考》 |
4  | 史 |
5  | 等謹案《雜史》之名,肇於《隋志》,馬端臨《通考》因之,惟陳振孫《書録解題》則立《別史》一門,以處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雜史者,義例誠為最善。然馬氏《雜史類》既列宋《三朝志》,雜史部卷總數於前,復列宋《中興志》,別史部卷總數於後。又目內所載,如《東觀漢記》及高峻《小史》、蘇轍《古史》之類,亦即可列於別史,則其書尚屬相近。今沿馬氏之例,雜史、別史仍彚為一門云。 |
6  | 《宋史藝文志》:別史類一百二十三部,二千二百八十卷。遼、金、元三史不立。《藝文志》散見各紀傳中。《明史藝文志》雜史類二百十七部,二千二百四十四卷宗。 |
7  | 李綱《建炎時政記》三卷 |
8  | 綱字伯紀,邵武人。政和進士,官至太常少卿。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南渡後,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御史所劾,罷為觀文殿大學士。趙希弁曰:「所編自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至八月十八日事。 |
9  | 陳東《靖炎兩朝見聞録》二卷 |
10  | 東,字少陽,鎮江丹陽人。欽宗時,貢入太學。上書請去蔡京、王黼而用李綱。高宗即位,召至行在,又劾黃潛善、汪伯彥為二人所搆,論死。後追贈承信,即又加贈朝奉郎、秘閣修撰。 |
11  | 趙子砥《燕雲録》一卷 |
12  | 子砥,宗室子,官鴻臚寺丞。靖康丁未,隨二帝北行。建炎戊申遁還,高宗命為故官。 |
13  | 王繪《紹興甲寅通和録》一卷 |
14  | 繪、里、貫無考。 |
15  | 等謹案:是書乃高宗紹興四年以和議未成,遣魏良如金繪副之,使還,備録其事。 |
16  | 員興宗《采石戰勝録》一卷 |
17  | 興宗,字顯道,仁壽人,自號九華山人。以薦除敎授召試,擢著作郎、國史編修實録院檢討。乾道中,奉祠去,僑居潤州以終。 |
18  | 王栐《燕翼詒謀録》五卷 |
19  | 栐字叔永,晉陽人。寓居山隂,號求志老。叟嘗官淮北,未詳何職。 |
20  | 等。謹案:栐自序,謂考之國史實録,寳訓、聖政等書,上起建隆,下迄嘉祐,所採凡一百六十二條,皆祖宗良法美政可為世守者。栐之出處,不概見於他書。今考書中所稱云云,知之。 |
21  | 羅泌《路史》四十七卷 |
22  | 泌字長源,廬陵人。乾道中,書成行世。 |
23  | 葉隆禮《契丹國志》二十七卷 |
24  | 隆禮號源林,嘉興人,淳祐進士,歴官秘書丞。宇文懋昭大金國志》四十卷。 |
25  | 懋昭,淮西人。自金歸宋,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閣。端平元年,書成,表上。 |
26  | 郭允蹈《蜀鑑》十卷 |
27  | 允蹈,資州人。 |
28  | 等謹案是書,舊本題曰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方孝孺序,稱宋端平中李文子作然文子所作。序云:「俾資中、郭允蹈輯為一編」,則文子特總其事耳。今訂為允蹈所撰。 |
29  | 呂中大《事記講義》二十三卷 |
30  | 中字時可,泉州晉江人。淳祐進士,遷國子監丞兼崇政殿說書,徙肇慶敎授。 |
31  | 等謹案是書,皆記北宋時事,間有論斷,足補《宋史》所未備,亦多異同之處可資參証。乃中平日講論稿本,而葉適等為之編次者。前有興國軍教授劉實甫序。 |
32  | 倪思重《明節館伴語録》思,字正甫,歸安人。乾道進士,厯官寳文閣學士,諡文節。 |
33  | 張棣《正隆事迹記》一卷 |
34  | 棣始未無考,書中但稱歸正官,蓋自金入宋者。程卓《使金録》一卷 |
35  | 卓,字從元,休寕人。大昌從子,淳熈進士,厯官同知樞宻院事,贈特進、資政殿大學士,諡正惠、趙萬年《襄陽守城録》一卷。 |
36  | 萬年,里貫,未詳。 |
37  | 張革之《誅呉録》一卷 |
38  | 革之,字西仲,潼川人。 |
39  | 郭士寧《平叛録》一卷 |
40  | 士寧、里貫未詳。 |
41  | 趙與辛巳泣蘄録》一卷 |
42  | 與宗室子官蘄州司理,權通判事。 |
43  | 鄒伸之《使北日録》一卷 |
44  | 伸之、里貫未詳。 |
45  | 陳仲㣲《廣王衛王本末》一卷 |
46  | 仲㣲,字致廣,高安人。嘉泰進士。咸淳中為兵部侍郎。宋亡,從二王入廣厓山,敗後,遁入安南而歿。《南渡録》二卷。 |
47  | 不著撰人名氏。 |
48  | 《竊憤録》一卷 |
49  | 不著撰人名氏。 |
50  | 《禦侮録》一卷 |
51  | 不著撰人名氏。 |
52  | 《咸淳遺事》二卷 |
53  | 不著撰人名氏。 |
54  | 等謹案:《宋史藝文志》不載是書,惟見《明文淵閣書目》、《永樂大典》中所輯,止於咸淳八年。今四庫全書,釐訂其文,編為二卷。 |
55  | 《三朝野史》一卷 |
56  | 不著撰人名氏。 |
57  | 《平巢事蹟考》一卷 |
58  | 不著撰人名氏。 |
59  | 《碧溪叢書》八卷 |
60  | 不著撰人名氏。 |
61  | 等謹案:是編所載凡八種,如蔡絛《北狩行録》、洪皓《松漠紀聞》之類,皆刪節之本耳。名曰《叢書》,實為史家之流別,故附於此。 |
62  | 遼 |
63  | 王鼎《焚椒録》一卷 |
64  | 鼎字虛中,涿州人。清寧進士,官至觀文殿學士。王士禎《居易録》曰:《契丹國志》后妃傳道宗蕭后本傳云:性恬澹寡欲。魯王宗元之亂,道宗同獵,未知音耗,后勒兵鎮帖中外,甚有聲稱,崩葬祖州云云而已。《焚椒録》所記,絶無一字及之。又《録》稱后為南院樞宻使,惠之少女,而《志》云贈同平章事,顯然之女,志言勒兵似嫻武略者,而《録》言㓜能誦詩,旁及經子所載射虎應制諸詩,及回心院詞,皆極工,而無一語及武事。且《本紀》道宗在位四十七年,改元者三,清寧、咸雍、壽昌初無太康之號,而録載乙辛宻奏太康元年十月云云,皆牴牾不合。按《遼史宣懿皇后傳》雖略,而與《焚椒録》所紀同,蓋《契丹志》之踈耳。 |
65  | 金 |
66  | 《大金弔伐録》四卷 |
67  | 不著撰人名氏。 |
68  | 焬王《江上録》一卷 |
69  | 不著撰人名氏。 |
70  | 等謹案:是書所載皆金事,因有焬王之稱,知為金人所撰也。 |
71  | 元 |
72  | 郝經《續後漢書》九十卷 |
73  | 經,字伯常,陵川人。官至翰林侍讀學士,贈昭文館大學士,追封冀國公,諡文忠。 |
74  | 經自序曰:晉平陽侯相陳壽,故漢吏也。漢亡事,晉作《三國志》,以曺氏繼漢而不與昭烈,稱之曰「蜀鄙為偏覇僣偽,於是統體不正,大義不明,紊其綱維,故稱號議論皆失其正。哀帝時,滎陽太守習鑿齒著《漢晉春秋》,謂三國,蜀以宗室為正。魏雖受漢禪,尚為簒晉,平蜀而漢始亡。上䟽請越魏繼漢,以正統體,不用宗。元嘉中,文帝詔中書侍郎裴松之採三國異同凡數十家,以註壽書補其缺漏,辨其舛錯,積力雖勤,而亦不能更正統體。歴南北,隋、唐五季,百有餘歳,列諸三史之後,不復議為也。宋丞相司馬光作《通鑑》,始更蜀曰漢,仍以魏紀事,而昭烈為僣偽。至晦菴先生朱熹為《通鑑》,作《綱目》,黜魏而以昭烈章武之元年繼漢統體始正矣。然而本史正文猶用壽書經,嘗聞縉紳先生餘論,謂壽書必當改作,竊有志焉。中統元年,詔經持節使宋告登寳位,通好弭兵,宋人館留儀真,不令進退,乃破稿發,凡起漢終晉,以更夀書作表紀、傳録諸序議賛。十二年夏五月,借書於兩淮制使殷應雷得二漢三國晉書》,遂作正史,以裴註之異同,通鑑》之去,取《綱目之義例,㕘校刋定,歸於詳實。以昭烈纂承正統魏呉為僣偽。十三年十月書成,年表一卷,帝紀二卷,列傳七十九卷,録八卷,共九十卷,號曰《續後漢書》。奮昭烈之幽光,揭孔明之盛心,祛操丕之鬼蜮,破懿、昭之城府。千載之蔽,一旦廓然矣。呉師道《戰國䇿》校注十卷。 |
75  | 師道,字正傳,蘭溪人。至治進士,官至國子博士,致仕,後授禮部郎中。事蹟具《元史儒學傅》。 |
76  | 等謹案:《漢藝文志》《戰國䇿》與《史記》為一類,《歴代史志》因之,晁公武《讀書志》始改入子部。縱橫家馬考》因之,考《戰國䇿》乃劉向裒合諸記,併為一編。既非一家之言,當為史類。師道是書,補正,鮑彪之注為多。今從《四庫全書》之例載入《史類》,餘並倣此。趙居信《蜀漢本末》三卷。 |
77  | 居信,字季明,許州人。至治中,官至翰林學士承㫖朱彛尊䟦,曰:「明乎陳壽不忘蜀漢之本心,而後可更作蜀漢之史。若信都趙氏《蜀漢本末》一書,其持論謂壽進魏於正統,抑昭烈為僣國,視之與孫權同科。是於三國志未嘗絜其長短,測其用意之深,徒因《綱目》書法而作者也。試取壽之書法,一一表出之則不予。魏以正統昭烈,非僣國,蜀與孫權殊科,灼然見矣。 |
78  | 王鶚《汝南遺事》四卷 |
79  | 鶚,字伯翼,東明人。金正大進士,為左右司員外郎。金亡,歸元,官至翰林學士承㫖。 |
80  | 劉一清《錢塘遺事》十卷 |
81  | 一清,臨安人。 |
82  | 謝朱勝《南宋補遺》 |
83  | 朱勝里,貫始末俱未詳。 |
84  | 等謹案:是書稱南宋中有「宋末之語,當為元人所作。 |
85  | 《東南紀聞》二卷 |
86  | 不著撰人名氏。 |
87  | 劉敏《中平宋録》三卷 |
88  | 敏中,章邱人。至元中,監察御史劾權貴,不報,辭職歸。後起,歴集賢學士,上疏陳十事。遷翰林學士承㫖。卒,諡文簡。 |
89  | 等謹案是書舊題杭州路司獄燕山平慶安撰。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以為劉敏中作。今考卷首周明序,稱平慶安梓行,則此書實為敏中所撰也。《皇元聖武親征録》一卷。 |
90  | 不著撰人名氏。 |
91  | 虞集《平猺記》一卷 |
92  | 集字伯生,號道園,崇仁人。仕至翰林學士,兼國子祭酒。 |
93  | 明 |
94  | 世宗《大狩龍飛録》二卷 |
95  | 明世宗肅皇帝御撰。 |
96  | 權衡《庚申外史》二卷 |
97  | 衡,字以制,號葛溪,吉安人。元末避亂,居彰徳黃華山。明初歸江西,寓居臨川以終。 |
98  | 劉基《洪武聖政記》二卷 《國初禮賢録》一卷。基字伯溫,青田人,元進士,明初聘入禮賢館,參預機宻,拜御史中承論佐命功,封誠意伯。正徳九年,追諡文成。 |
99  | 別本洪武聖政記》十二卷 |
100  | 不著撰人名氏。 |
101  | 《平蜀記》一卷 |
102  | 不著撰人名氏。 |
103  | 《北平録》一卷 《別本北平録》一卷 |
104  | 不著撰人名氏。 |
105  | 張紞《雲南機務鈔黃》一卷 |
106  | 紞字季昭,富平人。洪武初,以通經舉歴官雲南左布政使,召為禮部尚書。 |
107  | 《明高皇后傳》一卷。 |
108  | 不著撰人名氏。 |
109  | 寧王權《漢唐秘史》二卷 |
110  | 權自號臞仙,太祖第十七子。封寧王。 |
111  | 劉辰《國初事蹟》一卷 |
112  | 辰,字伯靜,金華人。官刑部侍郎。 |
113  | 等謹案:本傳稱永樂初李景隆言辰知國初事,召至預修太祖實録,此即修實録時所進事略草本也。 |
114  | 《奉天靖難記》四卷 |
115  | 不著撰人名氏。 |
116  | 《金㓜孜北征録》一卷 後《北征録》一卷。㓜孜,本名善,以字行,新淦人,建文時舉人,授戶科給事中。靖難,後改翰林檢討,官至大學士,卒贈太保,諡文靖。 |
117  | 等謹案:本傳稱成祖重㓜孜文學,所遇山川要害,輒命記之,㓜孜據鞍起草立就。又稱所撰有《北征前後二録,即此書也。 |
118  | 楊榮後《北征記》一卷 |
119  | 榮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人。建文進士,除翰林院編修。靖難後官至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敏。等謹案:榮以永樂二十二年四月扈從北征,記其徃還始末,乃著此書,編排日月,紀述頗詳,小史摘鈔二卷。 |
120  | 不著撰人名氏。 |
121  | 李賢《天順日録》一卷 |
122  | 賢字原徳,鄧州人。宣徳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逹,劉定之《否泰録》一卷。 |
123  | 定之見經類。 |
124  | 倪謙《朝鮮記事》一卷 |
125  | 謙,字克譲,錢塘人。正統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諡文僖。 |
126  | 張瑄《南征録》一卷 |
127  | 瑄,字延璽,江浦人。正統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李實《出使録》一卷實,字孟城,合州人。正統進士,官至右都御史,以居鄉暴橫,斥為民。 |
128  | 張瓉《東征紀行録》一卷 |
129  | 瓉,字宗器,孝感人。正統進士,官至總督漕運左副都御史。 |
130  | 馬文升《三紀》三卷 |
131  | 文升見《奏議類》 |
132  | 楊瑄《復辟録》一卷 |
133  | 瑄,字廷獻,豐城人。景泰進士,官至浙江按察使。王軾《平蠻録》一卷。 |
134  | 軾,字用敬,公安人。天順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諡襄簡。 |
135  | 袁彬《北征事蹟》一卷 |
136  | 彬,字文質,江西新昌人。以錦衣校尉從英宗北狩,扈蹕而歸。官至掌錦衣衛都督僉事。 |
137  | 楊銘正《統臨戎録》一卷 |
138  | 銘本名哈銘,蒙古人。㓜從其父為通事。英宗北狩,銘與袁彬俱隨侍。及英宗還,始賜姓楊。 |
139  | 李東陽《燕對録》二卷 |
140  | 東陽,字賔之,茶陵人。四歳舉神童,又順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正。 |
141  | 許進《平畨始末》一卷 |
142  | 進,字季升,靈寳人,成化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諡襄毅。呉寛平呉録》一卷。 |
143  | 寛字原博,長洲人。成化壬辰進士第一,官至禮部尚書,諡文定。事蹟具《明史文苑傳》。 |
144  | 等謹案: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別載有黄標《平呉録》一卷,其書見陸楫《古今說海》中,與此同名,而詳略各異,蓋截然二書也,附識於此。 |
145  | 王鏊《史餘》一卷 |
146  | 鏊字濟之,呉縣人。成化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恪。婁性《明政要》二十卷。 |
147  | 性,上饒人。成化進士。官至南京兵部、武庫司郎中。楊循吉《蘇州府纂修識略》六卷。 |
148  | 循吉,字君謙,呉縣人。成化進士,官禮部主事,《明史文苑傳》附見徐禎卿、傅中。 |
149  | 《秦金安楚録》十卷 |
150  | 金,字國聲,無錫人。𢎞治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諡端敏。 |
151  | 劉昭《東征忠義録》 |
152  | 昭字仲賢,廬陵人。𢎞治進士,官至嘉興府知府。陳洪謨《治世餘聞》二卷。 《繼世紀聞》五卷。洪謨,字宗禹,武陵人。𢎞治進士,官至兵部左侍郎,革除編年 |
153  | 不著撰人名氏。 |
154  | 等。謹案:《浙江通志》載是書為嘉善袁仁撰,而朱彝尊又稱陳洪謨有《革除編年》一書,《明史藝文志》俱無之,未知孰是,今附《識備考》。 |
155  | 都穆《壬午功臣爵賞録》一卷 壬午,功臣別録》一卷。穆,字元敬,呉縣人。𢎞治進士,官至禮部主客司郎中,加太僕寺少卿。 |
156  | 李時《南城召對》一卷 |
157  | 時字宗易,任邱人。𢎞治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康。陸深《南廵日録》一卷。 《北還録》一卷 |
158  | 深字子淵,號儼山,上海人。𢎞治進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卒諡文裕,事蹟具《明史文苑𫝊姜清《秘史》一卷。 |
159  | 清,字源甫,弋陽人。正徳進士,官至尚寳少卿。朱彛尊䟦曰:「紀遜國事者,大約惑於齊東野人之語尤甚者,從亡遺筆致身録》也。弋陽姜清撰《秘史》,稽之故牒,以證其非。幸書成於《致身録》未出之前,顧猶信程濟為有其人,則亦非信史矣。霍韜《明良集》十二卷。 |
160  | 韜見,詔令類。 |
161  | 許相卿《革朝志》十卷 |
162  | 相卿見正史類。 |
163  | 陳沂《維楨録》一卷,《附録》一卷 |
164  | 沂,字魯南,鄞縣人。正徳進士,官至太僕寺卿。童承敘平漢録》一卷。 |
165  | 承敘,字漢臣,沔陽人。正徳進士,官至左庶子。朱紈《戌邊紀事》一卷 |
166  | 紈,字子純,長洲人。正徳進士,官至提督浙閩海防軍務,巡撫浙江右副都御史。 |
167  | 黃佐《革除遺事節本》六卷 |
168  | 佐見經類。 |
169  | 廖道南《楚紀》六十卷 |
170  | 道南,字鳴吾,蒲圻人。正徳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謫徽州府通判,㝷復舊職。 |
171  | 王洙宗《史質》一百卷 |
172  | 洙,字一江,臨海人,正徳進士。 |
173  | 等謹案:洙是書因《宋史》而重編之,自以臆見,別創義例,荒唐悖謬,僂指難窮。今四庫全書,列為存目。以其自明以來,印本已多,恐或存於世,熒無識者之聽,為世道人心之害。故辭而闢之。云李贄《藏書》六十八卷。 《續藏書》二十七卷贄見經類。 |
174  | 等謹案:贄書皆狂悖乖謬,非聖無法。藏書則排擊孔子,別立褒貶,是非顛倒,實為小人無忌憚之尤。今四庫全書,特存其目,盖以深暴其罪焉。總之其書可焚其板可斧,當與王洙之書並加誅斥者也,故附於此。 |
175  | 《哈宻事蹟》一卷,《附趙全讞牘》一卷 |
176  | 不著撰人名氏。 |
177  | 等謹案:是編本不題書名,前載正徳中吐魯畨侵擾哈宻及經略彭澤與王瓊構釁,事後載嘉靖間刑部議讞煽誘諳達叛人趙全等九人奏牘,盖明人雜抄之殘帙也。 |
178  | 柯維騏《宋史新編》二百卷 |
179  | 維騏,字竒純,莆田人。嘉靖進士,授南京戸部主事,未任事而歸。事蹟具《明史文苑𫝊。 |
180  | 鄭曉《今言》四卷 《徴吾録》二卷 遜國君《記鈔》一卷,《臣事鈔》一卷 |
181  | 曉見經類 |
182  | 孫允中《雲中紀變》一卷 |
183  | 允中,魯府儀衛司人,嘉靖進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僉事,為總督劉源清所惡,効罷。尋復原官,致仕。等。謹案,嘉靖時有兩孫允中。其一,太原人,嘉靖進士,官至應天府丞。其一即此孫允中所記嘉靖十二年兵變事,蓋其官山西時也。 |
184  | 陳士元《荒史》六卷 |
185  | 士元見《經》類。 |
186  | 鄧元錫《凾史》上編八十一卷、下編二十一卷 《明書》四十五卷 |
187  | 元錫見經類。 |
188  |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一百卷 |
189  | 世貞,字元美,太倉人。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事蹟見《明史文苑傳》。 |
190  | 徐學謨《世廟識餘》二十六卷 |
191  | 學謨,見經類。 |
192  | 田汝成《炎徼紀聞》四卷 《行邊紀聞》一卷 《遼記》一卷,《龍憑紀略》一卷 |
193  | 汝成,字叔禾,錢塘人。嘉靖進士,官至廣西布政司右參議。事蹟具《明史文苑傳》。 |
194  | 朱睦㮮《聖典》二十四卷 革除《逸史》二卷睦㮮見經類。 |
195  | 等謹案:《明史藝文志》載睦㮮《遜國記》二卷,殆即此書之別名也。 |
196  | 俞大猷《洗海近事》二卷 |
197  | 大猷,字志輔,晉江人。嘉靖中舉武進士,累官右都督,諡武襄。 |
198  | 袁褧《奉天刑賞録》一卷 |
199  | 褧,呉縣人。 |
200  | 等謹案是書舊題懶生袁子,不著其名。以黃虞稷《干頃堂書目》考之,蓋袁褧所撰也。其書皆紀成祖靖難時爵賞誅戮之事。 |
201  | 唐順之《廣右戰功録》一卷 |
202  | 順之見奏議類。 |
203  | 《建文事迹備録》一卷 |
204  | 不著撰人名氏。自序稱嘉靖辛邜太嶽山人,書於水竹村居。 |
205  | 錢徳《洪平濠記》一卷 |
206  | 徳洪本名寛,以字行,餘姚人。嘉靖進士,官至刑部郎中,事蹟具《明史儒林傳》。 |
207  | 尹耕《南泰紀略》一卷 |
208  | 耕,字子莘,蔚州人。嘉靖進士。官至河南按察司僉事。李愷《處苖近事一卷。 |
209  | 愷,字克諧,惠安人。嘉靖進士,官至辰沅兵備副使,方民悅交黎撫勦事略》五卷。 |
210  | 民悅,麻城人,嘉靖進士,官至廣西按察司副使符騐革除遺事》十六卷。 |
211  | 騐,字大充,黃巖人。嘉靖進士,官至廣西按察司僉事。郭世霖《使琉球録》二卷。 |
212  | 世霖,永豐人。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太僕寺卿。《高拱伏戎紀事》一卷 《靖夷紀事》一卷 《綏廣記事》一卷 《防邊紀事》一卷 |
213  | 拱見經𩔗。 |
214  | 《平倭録》 |
215  | 不著撰人名氏。 |
216  | 等謹案:是書紀任環平倭事蹟,不知何人所作,以其為嘉靖癸丑年事,故列於此。 |
217  | 郭應聘《西南紀事》六卷 |
218  | 應聘,字若賓,莆田人。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諡襄靖。 |
219  | 高岱《鴻猷録》十六卷 |
220  | 岱,字伯宗,京山人。嘉靖進士。官至景王府長史。申時行《召對録》一卷。 |
221  | 時行見經類。 |
222  | 焦希程《平夷功次録》一卷 |
223  | 希程,榜姓周,象山人。嘉靖進士,官至貴州兵備副使。張文爟《戰國䇿》、《談棷》十卷。 |
224  | 文爟字維昇,仁和人。 |
225  | 穆文熈《七雄䇿纂》八卷 |
226  | 文熈,字敬止,東明人。嘉靖進士,官吏部員外郎,黃俁卿《倭患考原》二卷。 |
227  | 俁卿,閩人。 |
228  | 《嘉靖倭亂備抄》二卷 |
229  | 不著撰人名氏。 |
230  | 《瀛艖談苑》十二卷 |
231  | 舊本題釣鼇子撰」,不著名氏。 |
232  | 《平黔三紀》一卷 |
233  | 不著撰人名氏。 |
234  | 等謹案:以上三書,不知何人所作,其書皆記嘉靖間事,故並載之。 |
235  | 鄭汝璧《明帝后紀略》一卷 |
236  | 汝璧,縉雲人。隆慶進士,官至兵部侍郎,總督宣大。蕭崇業、謝杰使琉球録二卷。 |
237  | 崇業,雲南臨安人。隆慶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杰,長樂人。萬厯進士,官至戶部尚書,總督倉塲、朱謀㙔《邃古記》八卷。 |
238  | 謀㙔見經類》。 |
239  | 李化龍《平播全書》十五卷 |
240  | 化龍見《奏議類》。 |
241  | 郭子章《平播始末》二卷 |
242  | 子章、里、貫,未詳,萬厯間巡撫貴州,被命與李化龍同討平播州。 |
243  | 范守已《肅皇外史》一卷 |
244  | 守已,字介儒,洧川人。萬厯進士,官至按察司僉事。屠叔方,建文朝野彚編》二十卷。 |
245  | 叔方,秀水人。萬厯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余繼登《典故紀聞》十八卷。 |
246  | 繼登,字世用,交河人。萬厯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諡文恪。 |
247  | 余寅《乙未私志》一卷 |
248  | 寅本字君房,改字僧杲,鄞縣人。萬厯進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
249  | 等謹案:明有兩余寅。其一字仲房,歙縣人,嘗入胡宗憲幕中,非此余寅也。 |
250  | 茅國縉《晉史删》四十卷 |
251  | 國縉,字薦卿,歸安人。萬厯進士,官至監察御史。王士騏《馭倭録》九卷 |
252  | 士騏,字冏伯,太倉人,世貞子。萬厯進士,官至吏部員外郎。《明史文苑》𫝊附載世貞𫝊末。 |
253  | 錢士升《南宗書》六十卷 《遜國逸書》七卷士升見經類。 |
254  | 韓爌《閹黨逆案》一卷 |
255  | 爌,字象雲,蒲州人。萬厯進士,官至大學士。朱鷺建文書法擬》五卷。 |
256  | 鷺,字白民,呉縣人。 |
257  | 等謹案:是書作於萬厯乙未,詔復革除年號之時。 |
258  | 呉瑞登《繩武編》三十四卷 |
259  | 瑞登見編年類。 |
260  | 《北樓日記》 |
261  | 不著撰人名氏。 |
262  | 等謹案是書,蓋記萬厯間寧夏事。北摟者,寧夏鎮城樓也。 |
263  | 陳邦瞻《宋史記事本末》十卷 《元史紀事本末》四卷。邦瞻,字徳逺,高安人。萬厯進士,官至兵部左侍郎,陳治本吕允昌、朱錦明寳訓》四十卷。 |
264  | 治本官南京禮部郎中允昌,官工部郎中、錦官禮部主事。三人。里、貫俱未詳。 |
265  | 張鼐《吳淞甲乙倭變志》二卷 |
266  | 鼐,字世調,華亭人。萬厯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
267  | 謝陛季《漢書》五十六卷 |
268  | 陛字少連,歙縣人。 |
269  | 蔣之翹《晋書》別本一百三十卷 |
270  | 之翹,字楚穉,秀水人。 |
271  | 朱彛《尊靜志居詩話》曰:「之翹居射襄城,詳對楚詞,晋書韓栁文集,鏤版以行。又輯《檇李詩乗搜録》,鄉黨先正詩無遺,晚年無子,書籍散佚,詩乘亦亡。 |
272  | 郭之竒《稽古編年》五十五卷 |
273  | 之竒,掲陽人。崇禎進士。 |
274  | 髙斗《樞守麋紀畧》一卷 |
275  | 斗樞,字象先,鄞縣人。崇禎進士。官至湖廣按察使。 |
276  | 孫慤《唐紀》 |
277  | 慤字士元,華容人。 |
278  | 《唐大章書系》十六卷 |
279  | 大章,字士一,仙㳺人。天啟中貢生。 |
280  | 劉振《識大録》 |
281  | 振,字自成,宣城人。 |
282  | 李澤長《從龍譜》 |
283  | 澤長,無錫人。 |
284  | 諸葛元聲《兩朝平攘録》五卷 |
285  | 元聲,會稽人。 |
286  | 陸夢龍《挺擊始末》一卷 |
287  | 夢龍見經類。 |
288  | 《虐政集》一卷 《邪氛集》一卷 《倒戈集》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
289  | 楊惟休《泰昌日録》一卷 |
290  | 惟休字叔度,豐城人。天啟中監生。 |
291  | 陳繼儒《建文史待》 |
292  | 繼儒,字仲醇,松江華亭人,事蹟具《明。史隠逸𫝊戴笠《永陵𫝊信録》六卷。 |
293  | 笠,字耕野,呉江人。 |
294  | 沈謏《事辭輯餘》 |
295  | 謏,歸安人。 |
296  | 曹參芳《遜國正氣紀》二卷 |
297  | 參芳,里貫未詳。 |
298  | 茅元儀《嘉靖大政類編》二卷 《平巢事蹟考》一卷元儀,字止生,歸安人。崇禎時,以薦授翰林院待詔,㝷參孫承宗軍務,改授副總兵官。以兵譁下獄,遣戍漳浦而卒。 |
299  | 趙元祉《定保録》 |
300  | 元祉,無錫人。 |
301  | 茍廷詔《蜀國春秋》十八卷 |
302  | 廷詔,字宣子,成都人。崇禎時舉人。 |
303  | 文秉《先撥志始》二卷 |
304  | 秉,字蓀符,呉縣人,大學士震孟子。 |
305  | 李光壂《守汴日志》一卷 |
306  | 光壂,祥符人。崇禎十五年以守城功,由貢生議敘知縣。 |
307  | 等謹案是編紀崇禎癸未李自成攻開封事,分日編敘,所載頗詳。 |
308  | 蔣平階《束林始末》一卷 |
309  | 平階,字大鴻,華亭人。 |
310  | 《高廟紀事本末》一卷 |
311  | 不著撰人名氏。 |
312  | 《談徃》一卷 |
313  | 不著撰人名氏。 |
314  | 等謹案明代紀載之書,莫多於靖難革除,以及北狩復辟時事。今所編録,均依撰人年代為次,而不序其事之先後。且雜史一門,兼包衆體,本難條析,是以不復類分焉。 |
315  |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六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