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钦定四库全书 |
2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明 |
3  | 太祖皇帝 |
4  | 帝,姓朱氏,名元章,字国瑞,濠州锺离人父世珍,,母陈氏,生四子,帝其季也。年十七歳为僧。二十五起兵滁州,初依郭子兴后,遂渡江克金陵,以次平定东南,移师北伐,凡十有五载而成帝业焉。 |
5  | 洪武元年,秋八月,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
6  | 先是,帝幸汴梁,将营都而未果,及是,既克元都,遂有是命,且下诏将以春秋巡狩,始建六部。 |
7  | 中书省初设四部,掌钱谷、礼仪、刑名、营造之事。至是,定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等官,仍属中书省。 |
8  | 大赦。 |
9  | 仍谕有司,利害当兴革而诏书未载者,具奏以闻。御史中丞刘基致仕。 |
10  | 初,帝北廵,命李善长与基留守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法,基按之,罪当死。彬素附善长,善长请缓其狱,基不听,奏上,竟杀彬。由是善长衔基。及帝还,善长诉基专恣。会基有妻丧,遂告归。 |
11  | 徴元,故官至京师。 |
12  | 既至,帝御奉天门,召问元政得失,马翌对曰:「元有天下,以寛得之,亦以寛失之。帝曰:「以寛得之,则闻之矣,以寛失之,则未之闻也。元季君臣耽于逸乐,驯至沦亾,其失在纵弛,实非寛也。圣王之道,寛而有制,不以废事为寛,简而有节,不以慢易为简,施之适中,则无弊矣」。 |
13  | 帝如北京。 |
14  | 放元宫人。 |
15  | 九月,江西行省参政陶安卒。安博渉经史,帝渡江时,首谒军门陈王道。,吴元年徴诸儒议礼,命安为总裁官,诸礼多所裁定。至是卒,追封姑孰郡公。 |
16  | 冬十月,帝还南京。 |
17  | 十一月,诏使访求贤才。 |
18  | 以孔子五十六世孙希学袭封衍圣公,希大世袭曲阜县知县。 |
19  | 元时衍圣公,秩三品,帝谓礼部曰:「孔子万世师后,嗣秩止三品,弗称其授。希学秩二品,赐银印,置衍圣公官属,立孔顔、孟三氏学、尼山、泗水二书院,复孔氏子孙及顔孟大宗子孙徭役。 |
20  | 手诏召刘基还。 |
21  | 建大本堂。 |
22  | 延儒臣教授太子诸王,上时临幸,商㩁古今,评论经史。 |
23  | 十二月,徐达克太原,元库库特穆尔走甘肃山西。平达既定元都,进取山西,常遇春先下保定、中山、真定,冯胜、汤和下懐庆,度太行取泽潞,库库特穆尔遣将来御,战于韩店,杨璟大败,㑹元帝自开平,命库库特穆尔复大都库库,特穆尔乃引兵出雁门,由居庸以攻北平。达闻之,谓诸将曰:「库库特穆尔逺出,大原必虚。北平有孙都督,足以御之。今乘敌不偹,直擣太原,所谓批亢擣虚者也。彼若还救太原,进退失据,必成擒矣」。诸将皆曰:「善!」乃率师趋太平。库库特穆尔至保安,闻之,果还救。遇春谋于达曰:「我骑兵虽集,歩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若夜袭之,可得志」。达然之,㑹库库特穆尔将呼必勒玛。来约降,请为内应。达夜选精骑袭其营库库,特穆尔方燃烛治兵书,仓卒不知所出,跣一足,乘骣马,从十八骑遁,呼必勒玛降,得甲士四万,遂克太原。乘势收大同,分遣冯胜等狥猗氏、平阳绛,擒其守将榆次平遥。介休以次下,山西悉平。 |
24  | 二年春正月,立功臣庙,帝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徳胜、、耿再成、、华高、丁徳兴、、俞通海、、张徳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荗才、吴复、、茅成、孙兴祖,凡二十二人,立庙鷄鸣山,下死者像,祀生者虚其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徳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徳胜七人配享太庙。 |
25  | 免山东、北平、山西、河南及畿内诸郡田租,倭㓂山东。 |
26  | 二月,诏修《元史》。 |
27  | 大都既克,得元《十三朝实録,乃诏修元史,以左丞相李善长、监修前起居注宋濓、漳州府通判王禕为总裁,徴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寛、、胡翰、陶凯、曽鲁、高启、赵汸等十六人为纂修閲六月书成,而元统以后之史未偹,乃分遣使者十二人,徃北平山东采遗事,明年续修,仍以濓禕总其事 |
28  | 元丞相伊苏侵通州,平章曹良臣撃走之,大军狥山西,北平守偹单弱。曹良臣守通州,兵不满千人,伊苏将万骑营白河,良臣曰:「吾兵少,不可与战,当以计走之」。乃于濒河舟中多立赤帜,亘十馀里,钲鼓声相闻,伊苏惊遁,良臣出精骑逐北百馀里,元兵自是不敢窥北平。 |
29  | 帝耕耤田 |
30  | 三月,徐达克奉元,常遇春克鳯翔,元将李思齐据鳯翔,张思道孔兴、都尔伯等驻鹿䑓,以卫奉元、徐达兵入闗,思道遁去。郭子兴将轻骑直擣奉元,守将弃城走。御史僧格实里、郎中昻克检讨阿什克布哈、三原尹朱春俱抗节死。遂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时关中饥,诏户赈米三石,民大悦。遇春兵至鳯翔,思齐奔临洮。 |
31  | 夏四月,命博士孔克仁授诸子经,功臣子弟俱令入学。 |
32  | 冯胜狥临洮,李思齐降。 |
33  | 时张思道弟良臣守庆阳,徐达㑹诸将议所向,皆曰:「张思道之才不如李思齐,而庆阳易于临洮,请先庆」。阳达曰:「不然,庆阳城险兵精,猝未易㧞,临洮西控羗戎,北界河湟得之,其人足偹战闘物産,足佐军储,蹙以大军,思齐不西走,则束手就降矣。临洮既克于旁郡,何有?」遂度陇克秦州下,伏羗寜逺入巩昌,遣冯胜逼临洮,思齐果不战降。五月甲午朔,日食。 |
34  | 御史中丞章溢卒。 |
35  | 溢与刘基并拜御史中丞。时廷臣伺帝意,多尚严苛,溢独存大体,不以搏击为能。受诏赴闽,择乡兵。行至处州,遭母丧,乞终制,不许。乡兵既集,再乞终制,许之。哀毁卒。帝痛惜,亲撰文祭之。 |
36  | 六月,常遇春克开平,元帝奔和林。先是,遇春下鳯翔,诏还偹北平,以李文忠副之。至是,遇春、文忠帅歩骑九万,败元将江文清于锦州,,败伊苏于全宁,进攻大兴州,分千骑为八伏,守将夜遁,尽擒之,遂㧞开平。元帝北走,追奔数百里,获其宗王齐克慔、平章鼎珠等斩之,凡得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蓟北悉平。秋七月,征虏副将军、鄂国公常遇春卒于军,诏李文忠领其衆。 |
37  | 遇春师还,次桞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丧归,帝用宋太宗丧赵普故事,临于龙江追封开平王。八月,元兵攻大同,李文忠撃败之。 |
38  | 文忠㑹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阃外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遂出雁门,败元游兵于马邑,擒其平章刘特穆尔。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引数骑入山察视,疑有伏,遽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元兵果乘夜来刦,文忠令坚壁不动,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擒其将图鲁卜,俘戮万馀人,穷追至孟克桑而还。定内侍官制。 |
39  | 谕吏部曰:「内臣但偹使令毋多人驭之之道,当使畏法勿令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矣」。 |
40  | 封王颛为高丽国王。 |
41  | 先是,颛遣使朝贡,且请封,遂有是命。徐达克庆阳,擒张良臣斩之,陜西平。逹自临洮下兰州袭走元豫王,尽收其部落辎重,还出萧关,克平凉。张思道惧,使其弟良臣守庆阳,而自奔宁夏,为库库特穆尔所执,良臣以庆阳降,达遣薛显受之,良臣先出迎,寻复叛,袭伤显达,督兵围之,良臣求援于库库特穆尔库,库特穆尔遣将攻原州,䧟泾阳,为庆阳声援。达遣冯胜扼驿马闗,败其将哈扎噶尔等。良臣被围久,数出战,不利粮乏,絶至煑人汁丸泥咽之,守者遂开门降,良臣父子俱投井引出斩之时元贺宗哲攻鳯翔,指挥使金兴旺与知府周焕婴城守,敌编荆为大箕,形如半舫,五人负之攻城,矢石不能入,投藁焚之,輙扬起,乃置诸藁中,掷著其隙,火遂炽,敌弃箕走,复为地道薄城,攻不已,㑹百户王辂收临洮降卒,还入城共守,敌㧞营去,衆欲追之,辂曰:「未败而还,诱我也」。侦之,至五里坡,伏果发,还师复围城,衆欲走,兴旺叱曰:「天子以城畀我,岂可去耶!」以辂所将皆新附,乃括城中赀令曰:「敌退,当大犒新兵」。新兵喜,恊力固守。持十五日,敌闻庆阳下,乃引去, |
42  | 修《礼书》。 |
43  | 诏举素志高洁、愽通古今、练达时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至京纂修。明年,书成,名《大明集礼》。 |
44  | 九月,置中都。 |
45  | 以临濠为中都,营城郭宫殿,如京师制。 |
46  | 冬十月,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三年春正月,遣徐达、李文忠分兵北伐。时元帝尚在近塞,而库库特穆尔攻兰州,指挥于光力战死。帝以达为大将军,文忠及冯胜、邓愈、汤和副之,分二道出兵。达自潼关出西道,擣定西,取库库。特穆尔文忠自居庸出东道,絶大漠,追元帝。二月,文忠至兴和降其守将。进兵察罕诺尔,擒元平章珠展,次骆驼山,走平章沙布廸音次开平,降平章沙逹哈,等。 |
47  | 吏部请谪有罪于儋崖,不许。 |
48  | 帝曰:「前代谓儋、崖为化,外以处罪人。朕今天下一家,若有风俗未淳,宜更择良吏治之,岂宜居罪人耶?」二月,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 |
49  | 立庙滁州祀之,仍以其三子从祀。夏四月,封子九人为王。 |
50  | 樉为秦王棡为晋王棣为燕王橚为吴王,桢为楚王槫为齐王梓为潭王檀为鲁王从孙守谦为靖江王。 |
51  | 徐达大破库库特穆尔于沈儿峪。达至安定库库,特穆尔退屯沈儿峪,达进军薄之,隔沟而垒,日数交战,库库特穆尔遣精兵千馀人由间道刦东南垒,左丞胡徳济仓猝失措,军惊扰,达亲击却之。徳济,大海子也。达械送京师,而斩其下赵指挥等数人以徇。明日,整兵夺沟,殊死战,大破库库特穆尔兵,擒郯王、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千八百馀人,士卒八万,库库穆特尔仅挟妻子数人遁去,至黄河,得流木以渡,遂奔和林。达自徽州南出一百八渡,至略阳,克沔州,入连云栈,攻兴元,取之。邓愈亦自临洮进克河州。 |
52  | 封陈日熞为安南国王。 |
53  | 元帝殂于应昌。 |
54  | 诏諡之曰顺帝,子阿裕实哩达喇嗣。五月,始设科取士。 |
55  | 时以天下初定,令各行省连举三年,自后三年一举,乡试以八月,㑹试以二月。 |
56  | 李文忠克应昌,获元宻廸哩巴喇送京师。文忠闻元帝殂,督兵兼程进围应昌,克之,元嗣君。 |
57  | 阿裕实哩达喇北走,获其子宻廸哩巴拉及后妃、诸王、官属数百人,并获宋元玉玺、金寳玉册、镇圭、大圭、玉斧等驼马牛羊,无算,穷追至北庆州,而还,道兴州,擒国公江文清等,降三万七千人。至红螺山,又降杨思祖之衆万六千馀人。 |
58  | 是月,旱。六月朔,帝亲祷于山川坛,越五日雨,帝斋于西庑,皇后躬执㸑,为农家食,太子、诸王馈于斋所,帝素服草屦,徒歩至坛席藁曝,日中夜卧于地凡三日,诏省狱囚,命有司访求通经术深明治道者。越五日,大雨。 |
59  | 颁平定朔漠诏于天下,封宻廸哩巴拉为崇礼侯。李文忠㨗奏至,羣臣庆贺,帝命朝臣尝仕元者勿与。翌日,中书省草诏进,帝见有侈大之词,谕改之,宻廸哩巴拉至京师,羣臣请献俘,帝曰:「武王伐殷,用之乎?」省臣对唐太宗尝行之,帝曰:「是待王世充耳。若遇隋之子孙,恐不尔也」。令以本服朝见,赐冠带,母妃皆朝中宫,赐第龙光山。 |
60  | 立开中盐法。 |
61  | 山西行省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商人鬻毕,即以原引赴所在缴之,帝从其请,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偹边储计,道里逺近,自五石至一石有差。 |
62  | 徙苏、松、嘉、湖、杭民无业者田临濠,凡四千馀户,给牛种车粮资遣之,三年不徴税。 |
63  | 秋七月,中书左丞杨宪有罪诛。宪有才辨,裁决明敏,然意刻深,有不足于己者,輙中伤之。在中书欲尽易省中故事,凡旧吏皆罢去,更用己所亲信者。汪广洋为右丞,以宪专决,依违不与较,犹不能得宪意。宪竟逐侍御史刘炳,劾罢广洋,且请徙之广南,帝不从。已,复有所论劾,帝觉其诬,下炳狱,炳吐实,遂诛宪。 |
64  | 冬十一月,大封功臣。 |
65  | 先是,徐达、李文忠师还至龙江,帝出劳于江上,越二日,以武成告于郊庙,令大都督府兵部上诸将功绩,帝自定其次第,至是,遂班爵行赏,进李善长韩国公、邓愈衞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已又封汪广洋忠勤伯,御史中丞刘基诚意伯。越三日大晏,翌日,诸臣入谢,帝赐坐华盖殿,从容论取天下之畧,曰:「朕起乡里,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羣雄所为,徒为民害,张士诚、陈有谅尤为巨蠧,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㓂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逺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歩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姑苏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及北定中原,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以库库特穆尔、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馀,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斾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絶势穷,不战而克,然库库特穆尔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
66  | 自正月至十二月,日中屡有黑子,诏求直言。四年春正月,李善长罢,以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 |
67  | 善长貎寛和,而性忮刻。比进封大国,意稍骄,帝颇厌之,以疾致仕。初,帝尝以吏事责善长刘基,言「善长勲旧,能调和诸将」。帝曰:「是数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必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仆」。帝又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立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礼义为权衡,而已不与焉者也」。帝曰:「汪广洋何如?」曰「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然则无逾先生」。对曰:「基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㤙,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及宪、惟庸、广洋皆败如基言。 |
68  | 以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徳为征虏前将军,帅师伐明升。 |
69  | 先是,帝遣平章杨璟招谕明升,令奉国入觐,升牵于羣议,不能决。已而帝遣使假道征云南,升不奉诏,其将吴友仁又数冦兴元,至是,乃下诏伐之,命汤和帅副将军周徳兴,廖永忠等以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傅友徳帅副将军顾时等以歩骑由秦陇趋成都,邓愈督饷给军。 |
70  | 二月,元参政刘益以辽阳降,益为元辽阳行省叅政,籍所部来降。诏立辽阳指挥使司,以益为指挥同知。未㡬,元平章马彦翬、洪保保杀益,右丞张良佐执彦翬杀之,保保走依纳克楚。良佐因权卫事,执彦翬党以献帝,授良佐盖州卫指挥佥事。既念辽阳悬絶纳克楚未靖,乃设辽东都指挥使司,命叶旺、马云往镇之。 |
71  | 夏六月,汤和下重庆,明升降。 |
72  | 帝之遣和友徳也,谕之曰:「蜀人闻我师西伐,必悉精鋭,东守瞿塘,北阻金牛,若出不意,直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必溃,兵贵神速,患不勇耳!」友徳疾驰至陜西,集诸军声,言出金牛,而濳引兵趋陈仓,攀援岩谷,昼夜行抵阶州,败其将丁世珍,克其城,蜀人断白龙江桥,友徳修桥以渡,破五里关,遂㧞文州,进破绵州,将渡汉江,㑹水涨不得渡,友徳命伐木造战舰,欲以军声通瞿塘,乃削木为牌数千,书克阶文,绵日月,投汉水顺流下,蜀守者见之,皆解体,其丞相戴寿等闻阶文绵已破,急分兵援汉州,未至,友徳舟师已逼,大破其守将向大亨于城下,援师胆落,友徳迎撃,大败之,遂㧞汉州。廖永忠兵至瞿塘,阻铁鎻桥,师不得进,永忠宻遣数百人持糗粮水筒,舁小舟逾山度关,出其上流,蜀山多草木,令将士皆衣青蓑衣,鱼贯走崖石间,度已至,帅精鋭出黒叶渡,夜五鼓,分两军攻其水陆寨,水军皆以铁裹船头,置火器而前,黎明,蜀人始觉,尽鋭来拒,永忠已先破其陆寨,将士舁舟出江者,一时并发,皷噪而下,下流之师亦拥舟急击,上下夹攻,大破之,入䕫州,明日和始至,乃分道进,永忠帅舟师直擣重庆,升大惧,羣下劝奔成都,升母彭泣曰:「成都可到,亦仅延旦夕耳!不如早降!」升乃靣缚,衔璧舆榇,率官属降于军门,和等承制抚慰之。友徳进围成都,身中流矢不退,将士殊死战,突其象阵,象反走,躏籍死者甚衆,遂降成都,分兵狥州邑,蜀地悉平, |
73  | 秋七月,以方克勤知济宁府。 |
74  | 克勤为治,以徳化为本,不喜近名,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时诏民恳荒閲,三嵗乃税,吏不俟期徴,民輙弃田去,克勤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等徴发,吏不得为奸,立社学数百区,葺孔子庙堂,延名士为师,弟子繋籍者二千人。盛夏郡将督民筑城,克勤曰:「民方耕,柰何以畚锸重困之?请之中书省,得罢役,㑹天旱,遂大㴻。 |
75  | 封明升为归义侯。 |
76  | 升至京,羣臣请帝御殿受俘,如孟昶降宋故事。帝曰:「升㓜弱,事由臣下与昶异,免其伏地待罪之仪」。授爵归义侯,赐居第。 |
77  | 九月庚戌朔,日食。 |
78  | 设粮长。 |
79  | 诏以田多者为之,督其乡之税粮,以万石为率,设长、副各一人,输以时,至得召见语合,輙蒙擢用。其后官军兑运法行而粮长不废,科敛横溢,滋为民害,其孱弱者复为势豪,所陵躭延逋负,率鬻産以偿,遂至陨身丧家云。 |
80  | 冬十二月,逮汉中,知府费震寻释之。震以贤良徴为吉水知州,寛惠得民。擢知汉中府,嵗凶多盗,震发仓粟十馀万石贷民,盗闻皆来归,邻境民亦争赴震令占宅,自为保伍,籍之得数千家,至是坐事被逮,帝曰:「良吏也!」释之以为牧民者,劝授寳钞局提举。 |
81  | 五年春正月,遣翰林院待制王禕使云南,被执,不屈死。元梁王巴咱尔、斡尔宻镇云南。 |
82  | 大都不守,顺帝北去,王嵗遣使自塞外,达元帝行在,执臣节如故,蜀地既平,天下大定,帝以云南僻逺,难进兵,而王所遣漠北使者苏成适为北平守将所获,乃命禕赍诏,偕成往招谕,王待禕以礼,㑹元主遣托克托徴饷云南,知禕在王所,疑王有他意,胁以危语,王不得已出禕见之,托克托欲屈禕,禕叱曰:「天既讫汝元命,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耶?我奉使逺来,岂为汝屈?」遂自刎,梁王具衣冠敛之。 |
83  | 徙陈理明升于高丽。 |
84  | 或告陈理明,升有怨言,帝曰:「童儒軰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蛊惑,将不能保始终,宜处之逺方,则隙无自生」。乃徙高丽。 |
85  | 遣徐达、李文忠、冯胜等分道征,库库特、穆尔达军败绩,文忠、胜败元兵而还。 |
86  | 帝以库库特穆尔数扰边,命达为征虏大将军,出雁门,趣和林。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居庸,趣应昌。胜为征西将军,出金兰趣甘肃。三月,达先遣都督蓝玉败库库特穆尔于图拉河,五月,库特穆穆尔与贺宗哲合兵拒达于岭北,达军败,死者数万人。胜至兰州,遣副将军傅友徳前驱,再败元兵,㧞甘肃下,额齐讷路,次毕道山,元岐王多尔济巴勒遁去,获其平章昌嘉努,等二十七人。友徳复追至瓜沙州,斩获甚衆。文忠至鄂尔坤河,马中流矢。指挥李荣以所乘马授文忠,而自夺敌马乘之,文忠殊死战,遂破敌。追奔至青海,椎牛飨士而还。 |
87  | 以邓愈为征南将军,讨湖南广西蛮,辰、澧诸蛮作乱,帝命愈往讨,以周徳兴、吴良副之,愈出澧州讨散毛,诸洞蛮徳兴出南宁,讨婪鳯安,。诸州蛮良出靖州讨㑹同、五开、、潭溪,古州诸蛮悉平之。 |
88  | 二月,安南陈叔明弑其王日熞而自立,遣使入贡,却之。叔明簒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主客部已,受表,主事曽鲁取副封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是」。郤其贡,叔明复遣使谢罪,乃命以前王印视事,置茶马司。 |
89  | 户部言陜西、四川茶宜十取其一,以易番马。从之。于诸産茶地设茶课司,定税额,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朶甘、乌斯藏,行茶之地五千馀里,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 |
90  | 三月,免京民役。 |
91  | 时当运输官物,应天府请悉役京民,帝曰:「京民自开国以来,劳费倍于外郡,今兵革渐息,正当休养」。命免其役。未㡬,又赐京民绢,户一匹。 |
92  | 高丽国王遣子弟入国子学。夏六月,作铁榜戒功臣。 |
93  | 帝以功臣不能检,下作铁榜胪目,以申戒之。冬十一月,纳克楚侵辽东。 |
94  | 十二月,诏百官奏事啓皇太子。六年春正月,令天下府州县官入觐,帝谕之曰:「慈祥恺悌,身之徳也。刻薄残酷,徳之贼也。若伪为慈祥,必无仁爱之实,伪为恺悌,必无乐易之诚,尔等勉之」。 |
95  | 选朝天宫道士供事,郊坛,天地、社稷、山川香币,皆令司之。 |
96  | 汪广洋罢为广东行省叅政,时左丞胡惟庸专省中事,广洋无所建白,故黜之。二月,停科举,谕有司察举贤才。 |
97  | 帝初以官多阙员,举人俱免,㑹试赴京听选,又择其年少俊异者张唯、王辉等为翰林院编修,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赞善大夫宋濓为之师,帝政暇亲品,隲其文,日给光禄酒馔,每食,皇太子亲王迭为之主,嵗时赐赉甚厚,至是以所取多后生少年,有文无实,遂罢科举,别令有司察举贤才,以徳行为本,文艺次之,其目曰聪明正直,曰贤良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亷,曰秀才,曰人才,曰耆民,皆礼送京师,不次擢用,而各省贡生亦由太学以进,于是罢科举者十年 |
98  | 始命御史及按察使考察有司,初设六科给事中。 |
99  | 先是,统设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至是始分为六科,各设给事中,后毎科增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一人。三月癸夘朔,日食。 |
100  | 命徐达等帅师镇山西北平。先是,帝命徐达、李文忠练兵山西北平,寻召还,至是以元兵窥塞,乃命达、文忠及冯胜、邓愈、汤和等帅师往镇以偹之。 |
101  | 复以魏观知苏州府,观知苏州府,明教化,正风俗,郡中翕然,课绩为天下最。擢四川行省叅政,以部民乞留,命还任。 |
102  | 夏六月,京师城成。 |
103  | 城周九十六里,门十有三,外城周一百八十里,门十有六。秋七月,以胡惟庸为右丞相。陈宁为御史大夫,自汪广洋罢,惟庸独专省事,帝以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所为多称㫖,遂至大用。宁性残刻。以惟庸荐,擢居宪台,益务威严,帝屡责之,宁不能改。 |
104  | 九月,定有司季报歳报。 |
105  | 初,府州县户口钱粮、学校狱讼,每月具书于册县达州,州达府府,行省类咨中书,吏牍烦碎,而公私之多縻费。又有司决狱,笞五十者县决之,杖八十者州决之,一百者府决之。徒以上具狱送行省或州县受赇,省府弄法,出入轻重,文移驳议,动多淹滞。帝命中书省、御史䑓详议,革月报为季报,以季报之数,类为歳报,凡府州县狱囚,依律断决,毋俟转发,其有违枉,御史、按察使紏劾,天下便之。 |
106  | 冬十一月,潞州贡人参却之。帝曰:「人参得之,甚难,毌重劳民。往者金华进香米,太原进葡萄酒,朕俱止之。国家以养民为务,何口腹累人」。 |
107  | 闰月録已故功臣子孙。 |
108  | 功臣早世恩未及嗣者,録凡二百九人。 |
109  | 定大明律。 |
110  | 先是,帝颁律令,恐民不能周知,命大理卿周祯等为之直解。又令儒臣同刑官讲《唐律》,日进二十馀条。至是,重命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篇目皆凖于唐损益旧律,凡六百有六条。 |
111  | 七年春正月,遣将屯田西北。时河南、山东、北平、陜西、山西及直𨽻淮安诸府,虽有屯田,然尚未广。乃命都督佥事王简等分往诸省,经理屯务。明年,又命李善长、朱亮祖命通源抚谕诸屯,劝课农事。西北田野日辟屯军三分守城七分耕作,人授田五十畆,给牛种,教树植,复租赋,官畆税一斗,民以不困,而军饷益饶。 |
112  | 遣总兵官吴祯巡海偹倭倭,屡冦濒海州县,帝遣使往谕其王良怀,良怀遣僧奉表入贡,未几,冦掠如故,乃以祯充总兵官,都督扵显副之,总江阴四卫军出海至琉球大洋,获其兵船,献俘京师。 |
113  | 二月丁酉朔,日食。 |
114  | 修曲阜孔子庙。 |
115  | 立孔顔曾三氏子孙教授,训其族人。夏四月,都督蓝玉㧞兴和。 |
116  | 时元将托音特穆尔守兴和,玉大败其衆于白酒泉,擒国公特尔黙齐及官属五十九人,托音时,穆尔弃城走。 |
117  | 五月,日厯成。 |
118  | 自起兵临濠,至六年冬,征伐、礼乐、政刑及羣臣功过,四夷朝贡皆载焉。既成,名曰《大明日歴》,藏之金匮。六月,汰北方府州县官。 |
119  | 帝以北方郡县民稀事简,命吏部量减河南、北平、山东府州县官三百八人。 |
120  | 秋七月,李文忠㧞髙州。。先是,文忠奉命同徐达以所统将士分布山西北平屯驻,因遣兵出塞,获元平章邓慱罗特穆尔。寻遣禆将至赛音布拉克擒陈安礼至顺宁,斩其将沁珠克垒,至朔州,擒太尉巴延布哈。至是,文忠复自率兵攻髙州,㧞之,斩宗王托克托实哩,擒承㫖伯家奴追奔至氊帽山撃斩鲁王,获其妃及司徒达哈勒济,等。 |
121  | 九月,遣崇礼侯宻迪哩巴拉北归,遣老成宦者二人䕶行,并遗元嗣君书。冬十一月,定服制。 |
122  | 贵妃孙氏薨,勑礼部定服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庶母则无服」。帝曰:「父母之恩一也。低昂若是,不情甚矣」。命儒臣考定宋濓等考古人论服母丧者四十二人,愿服三年者二十八人,服期年者十四人。帝曰:「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人情所安,即天理所在」。乃定制: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嫡子、衆子为庶母,皆齐衰。杖期、五服丧服皆有升降。书成,命之曰孝慈録,颁天下。 |
123  | 髙丽李仁任弑其王颛。 |
124  | 颛无子,以宠臣辛肫之子禑为嗣,于是仁任立禑。八年春正月,诏天下立社学。 |
125  | 帝以都邑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沾教化,命有司更立社学,延师儒,教民间子弟。 |
126  | 河决开封。 |
127  | 坏大黄寺堤百馀丈,集民夫三万馀人塞之。二月,帝耕耤田。 |
128  | 三月,立钞法。 |
129  | 时中外各置局铸钱,有司责民出铜,毁器物输官,颇以为苦,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而不用钱,乃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其等有六:曰一贯、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钞一贯,凖钱一千、银一两,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税课钱粮兼収钱什三、钞什七百文以下,止用钱赐徳庆侯廖永忠死。 |
130  | 初,永忠覆韩林儿之舟于瓜安。帝咎之,及大封功臣,帝曰:「永忠战鄱阳,忘躯拒敌,可谓竒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窥朕意,邀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永忠又素与杨宪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至是坐僭侈失人臣礼,赐死,夏四月,罢营中都。 |
131  | 帝初欲如周,汉制建两京,至是以劳费罢其役。诚意伯刘基卒。 |
132  | 基佐帝定天下,工谋画料事如神,暇则敷陈王道,帝以比张子房,常呼先生而不名,然性刚疾恶,胡惟庸深忌之。初,瓯括间有隙地曰谈洋,为盐盗薮,基奏立巡检司守之,奸民弗便也,合逃军为乱,吏匿不以闻,基令长子琏奏其事,不先白中书省,惟庸方掌省事,怒,使吏讦奏,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廹逐居民以致乱,基坐夺俸,帝初欲相,惟庸基不可,既而惟庸相,基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忧愤疾作,惟庸挟医往视,饮其药,如有物积,腹中遂笃,帝遣使䕶归,居月馀卒。 |
133  | 五月,遣中官赵成使河州。 |
134  | 自钞法行,西畨马至者少,帝遣成赍罗绮及巴茶往河州市之,马稍集,中官奉使自此始。秋七月己未朔,日食。 |
135  | 诏百官奔丧母俟报。 |
136  | 京师地震。 |
137  | 八月,元库库特穆尔卒。 |
138  | 自元时,帝遣使通好于库库,特穆尔库库特穆尔留使者不遣,前后七致书,皆不答。既出塞,复遣人招之,亦不应,帝益心敬之。尝大㑹诸将,问曰:「天下竒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帝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保保,乃竒男子耳」。竟册其妺,为秦王之妃。保保,库库特,穆尔小字也。刘基亦尝言于帝,以库库特穆尔未可轻。及徐达败后,大兵亦稀出塞,库库特穆尔从其主徙金山,至是卒于哈喇诺海之衙庭,其妻毛氏亦自经死。 |
139  | 九月,遣湖广叅政吴云使云南,为所杀。帝以云南未下,冄遣使招谕曾梁王使其臣鐡知院等使漠北,为官军所获。帝释之,命与云偕行。知院等以己奉使被执,且得罪,乃诱云改制书,诈为元使者,绐梁王云以死,拒知院等,杀之。 |
140  | 冬十月,改都卫为都司。 |
141  | 帝初置各部卫指挥使司节制方面,至是诏改为都指挥使司,凡都司十有三,北平、陜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南、辽东、广东、广西、河南行都司三,西安、大同、建宁。十五年,增置贵州、云南二都司。十二月,纳克楚侵辽东,都指挥使马云、叶旺击败之,帝以纳克楚兵必至,勅云等预为偹,未几果至,见备御严,不敢攻越,葢州径趋至金州,指挥韦富、王胜等伏弩城下,擒其骁将,敌大沮沿柞河,遁,旺先引兵扼河,縁河垒氷为墙,沃以水,经宿凝冱如坚,城旁设坑穽,敌至,伏四起,纳克楚急趋连云岛,遇氷城旁走悉䧟穽中,衆大溃,云自城中出,合兵追击,至毕鲁河,斩获无算,纳克楚仅以身免。 |
142  | ,九年春正月,遣汤和帅师镇延安,元将巴延特穆尔为邉患,帝以和为征西将军,防延安。是秋,巴延特穆尔来侵,和使传友徳破擒之,降其衆。 |
143  | 二月,太白昼见。 |
144  | 凡五日、三日复见。 |
145  | 三月,免近畿及山西、陜西、河南、福建、河南、浙江、北平、湖广田租。 |
146  | 夏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陜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设布政司一员,置左右叅政,各一员。后设左、右布政使各一员。复又增置左右叅议。 |
147  | 秋七月癸丑朔,日食。 |
148  | 闰九月,诏求直言。 |
149  | 以五星纂度,日月相刑,故有是诏。 |
150  | 冬十一月,平遥训导叶伯巨应诏言事,下狱死,伯巨上书言三事:「一曰分封太侈二曰用刑太繁三曰求治太速。书上,帝大怒曰:「小子间吾骨肉!」逮下狱,瘐死。 |
151  | 十二月,遣元臣蔡子英归和林子英。元至正中,进士察罕特穆尔辟为叅军,累迁行省叅政。元亡,从库库特穆尔走定西库库特穆尔,军败,子英单骑走闗中,入南山,帝遣人绘形求得之,传诣京师,至江滨亡去,乆之,复被获,械过洛阳,见汤和,长揖不拜,抑之跪不肯,热火焚其须,不为动,其妻适在洛,于英避弗见,至京,授以官,不受,退而上书帝览书益重之,馆之仪曹。忽一夕大哭不止,人问故,曰:「思旧主耳!」帝知终不可夺,命有司送出塞,从其故主于和林。 |
152  | 十年春正月,翰林学士承㫖宋濂致仕,濓年老,帝悯之,予告归。 |
153  | 夏四月,遣邓愈帅师击吐蕃,平之。初,邓愈克临洮,遣员外郎许允徳招谕吐蕃诸族,而以指挥使韦正守临洮,㑹吐蕃来,冦正击降之,既而允徳还元,吐蕃宣慰司何索诺穆温布诣军门降。镇西武靖王伯讷哷亦以诸郡来降,遂移正使守河州。其后吐蕃所部往往邀阻蕃藏贡使,。帝命愈为征西将军,偕都督同知沐英命之,分兵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留兵戍诸要害而还。 |
154  | 五月,诏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议军国重事,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事悉总之,议当然后奏行。六月,诏臣民言事,实封达御前。 |
155  | 秋七月,初置通政使司。 |
156  | 掌出纳诸司文书章奏封驳之事,始遣御史巡按州县,俾询民间疾苦,㢘察风俗,申敎化。九月,以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惟庸居政府,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闗白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广洋浮沈,守位而已。 |
157  | 冬十一月,卫国公邓禹卒。愈征吐蕃,还,卒于夀春,追封宁河王。 |
158  | 十二月乙巳朔,日食。 |
159  | 十一年春正月,封子五人为王椿为蜀王栢湘王桂豫王楧汉王植卫王其后桂改封代楧改封肃。植改封。辽 |
160  | 徴天下布政使及知府来朝,命吏部课其殿最,称职无过者为上赐坐宴,有过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者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毕然后退。朝觐考核自此始。 |
161  | 三月,诏奏事母,先白中书省。 |
162  | 夏四月,元阿育师利达拉卒。子特古斯特穆尔嗣帝遣使往吊,自为文祭之。 |
163  | 秋七月,蘓松、杨台诸府海溢,遣使赈恤。冬十月,河决兰阳。 |
164  | 十一月,总兵官杨仲明讨五闗叛蛮,平之,遣内官吕玉诣其军。 |
165  | 先是,五闗蛮吴面儿作乱,杀靖州卫指挥过兴,诏以辰州指挥使杨仲明为总兵官讨之,既而帝遣内官吴诚往谕仲明及观兵势,及是,仲明讨破诸蛮,面儿逺遁,帝复遣尚履奉御吕玉诣军閲胜是役,帝两使内官至军云。 |
166  | 遣僧宗泐使西域。帝以佛经遗佚,遣泐偕其徒往求之,三年而还。。十二年春正月,始合祀天地于南郊。 |
167  | 帝以分祀天地,情有未安,乃作大祀殿于圜丘坛址,合祀天地。 |
168  | 遣征西将军沐英击洮州畨,大破之。洮州十八族畨酋三副使等叛据纳琳七站地,,帝命英讨之,复命李文忠往筹军事,英至洮州旧城,冦遁去,追击,大破之,擒三副使等,筑城东笼山,置洮州卫。文忠言官军守洮州,饷艰民劳,帝曰:「洮州西控蕃戎,东蔽湟、陇,汉、唐以来,备邉要地,今蕃冦既斥,弃之不守,数年后将复为患,虑小费而忘大虞,岂良䇿哉!」卒置卫守之。 |
169  | 平羗将军丁玉,击松州,畨平之。先是,四川威茂土司董帖里叛,以玉为平羗将军,讨之,玉至威州,贴里降,及是松州平,玉遣指挥髙显城之,遂并潘州于松州置松潘卫。明年,帝以松州逺在山谷屯种不给,命罢之,未㡬,指挥耿忠经畧其地,言松州为畨蜀要害地,军卫不可罢,乃命复置。 |
170  | 秋七月,以李文忠领大都督府事。八月,给致仕官诰勅,复其家秩,三品以上仍旧,四品以下各加一级,给诰勅复其家,终身无所与。 |
171  | 冬十二月,赐汪广洋死。 |
172  | 广洋与胡惟庸同相,惟庸所为不法,广洋知而不言。御史中丞涂节言刘基遇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欺罔,贬海南。舟次太平,赐死。徴元吏部侍郎巴延资中,不至,饮鸩卒。 |
173  | 巴延资中,初为元建昌教授,江西盗起,授分省都事,使守赣州,而陈友谅兵已破赣巴,延资中间道走闽,陈友定素知之,辟为行省员外郎,巴延资中出,竒计収复建昌浮海如元都献㨗,累迁至吏部侍郎,持节发广东何真兵救闽,至则真已降于廖永忠,巴延资中堕马求死不得,折其一足,永忠释之,乃变姓名,浪迹江湖间,帝求之不得,簿録其妻子,巴延资中竟不出,常赍鸩自随,誓不复仕。至是,江西布政使沈立本言于朝,以币聘巴延,资中慨然曰:「死晩矣!」为歌七章,哭其祖父师友,饮鸩死。 |
174  | 十三年春正月,胡惟庸谋反,及其党陈宁、涂节等皆伏诛。 |
175  | 惟庸贪贿弄权,无所畏忌,其定逺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髙数尺,谀者争言瑞气,又言其祖父塜上,夜有光,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吉安侯陆仲亨自陜西归,擅乗传平凉侯费聚,奉命招降,蒙古无功,帝皆切责之,二人惧,惟庸阴以权利脇诱之,令在外収辑军马,又与陈宁坐省中閲天下军马籍,令都督毛骧取卫士刘遇贤、亡命魏文进等为心膂,太仆寺丞李存义者,太师善长弟惟庸婿李佑父也,惟庸阴令说善长,善长惊悸曰:尔言何为者若尔!九族皆灭!」后十馀日,惟庸又令存义告善,长善长不能制,惟庸乃遣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㑹,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㑹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既而节见事不成,遂上变告,帝大怒,命羣臣更讯,复自临问,乃诛惟庸,宁以节本预谋,并诛之,善长、仲亨置不问。 |
176  | 罢中书省,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帝惩惟庸乱政,罢丞相,以政归六部,分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府,征调则𨽻兵部。后复勅谕羣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事权归于朝廷,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母得置议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
177  | 始南北更调用人: |
178  | 北平、山西、陜西、河南、四川人,于浙江、江西、湖广,直𨽻用之。浙江、江西、湖广,直𨽻人于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用之。广西、广东、福建人,亦于山东、山西、陜西、河南、四川用之。考核不称职及以事降謪者,不分南北,悉于广东、广西、福建、汀、漳、江西龙安、安逺、湖广、郴州之地选用。 |
179  | 沐英袭元将托和齐,等于额齐讷路擒之。元国公托和齐、知院按珠屯和林,帝命英撃之。英至灵州,侦知托和齐等在额齐讷路,遂渡黄河,经宁夏厯贺兰山,渉流沙,七日夜至其境,去敌营五十里,分军为四乗,夜衔枚而进,合围之,擒托和齐,按珠尽获其部曲以归。 |
180  | 三月,减蘓松、嘉、湖粮额。 |
181  | 畆科七斗五升至四斗四升者,减十之二。四斗三升至三斗六升者,概徴三斗五升,其以下仍旧」。 |
182  | 燕王棣之国。 |
183  | 先是,秦、晋二王俱各之国,寻复来朝。及是,燕王始之藩北平。 |
184  | 夏四月,命羣臣各举所知。五月,雷震谨身殿,大赦。 |
185  | 诏免天下今年田租。 |
186  | 六月,雷震奉天门。 |
187  | 帝避正殿省愆,罢王府工役。秋七月,诏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廪膳。九月,置四辅官。 |
188  | 帝以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乃建四辅官,以四时为号,诏天下举贤才,户部尚书范敏荐耆儒王本等,召至,告于太庙,以本及杜佑、龚斆为春官,杜斆、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俱兼太子宾客,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勅以恊賛政事,均调四时。既而斆等相继罢,本坐事诛,复召安然、李干、何显周等代之,然寻卒。干出为知府,显周亦罢此职,遂废。 |
189  | 冬十月,安置致仕翰林学士承㫖宋濓于茂州,道卒。濂孙慎坐胡惟庸党被刑,籍其家,械濓至京师,怒,欲诛之。皇后以濓亲教授太子诸王,乞赦其死,帝意解,发茂州安置。行至夔州,以疾卒。 |
190  | 十四年春正月,元兵侵邉,命徐达御之。先是,元平章鄂勒哲布哈鼐尔布哈犯永平,指挥刘广战殁,千户王辂撃败之,擒鄂勒哲布哈。至是,命达帅汤和等讨鼐尔布哈达,率诸将出塞,传友徳夜袭灰山,,克之。沐英等获全宁四部以归,达仍镇北平。自是每嵗春出冬暮召还以为常。 |
191  | 定赋役籍。 |
192  | 诏:「天下编赋役黄册,凡乡一百,十户为里,里有里长,十户为甲,甲有甲首,歳以里长一人董一里之事,应役一年一周,谓之排年。其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在城为坊,近城曰厢,役亦如里里编一册。册有丁有田,以户为主,册首为图。鳏寡孤独不任役者,附十甲后为畸,零册有四,一进户部。其三,布政司府县各留一焉。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 |
193  | 三月,赦。 |
194  | 秋八月,河决原武。 |
195  | 并决祥符、中牟。九月,命傅友徳等征云南。 |
196  | 帝以云南自恃险逺,遣使招谕,辄为所害,乃以友徳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歩骑三十万徃征之。 |
197  | 冬十月壬子朔,日食。 |
198  | 制法司録囚,㑹翰林春坊官,给事中集议以闻。十二月,命翰林春坊官考騐诸司奏章。 |
199  | 傅友徳等下曲靖元,梁王巴咱尔干尔宻走普宁,自杀。蓝玉、沐英遂克云南。 |
200  | 友徳至湖广,遣都督胡海等由永宁趍乌撒,平凉侯费聚趋普定,友徳、玉英率大军由辰、沅趋贵州,克普定、普安。。梁王遣司徒平章达尔玛将兵十馀万屯曲靖以偹英,谓友徳曰:「彼不意我师深入,若倍道疾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友徳是之,遂进师,来至曲靖数里,忽大雾四塞,冲雾行,阻水而止,则已临白石江矣。顷之,雾霁,达尔玛大惊,友徳欲渡,英曰:「我兵疲,恐为所扼」。乃帅诸军严陈,若将渡者,而竒兵从下流济,出其陈后,张疑帜山谷间,人吹一铜角,元兵惊扰,英急麾军渡江,纵鐡骑𢷬之,生擒达尔玛,俘获万计。友徳自率衆撃乌撒,分遣玉英趋云南,梁王闻败,度不能支,乃走晋宁州之忽纳砦,驱妻子赴滇池死,与其左丞托迪、,右丞鲁尔等俱自杀。玉英师至板桥,右丞观音保以城䧏,玉等整军入城,戒辑军士,秋毫无犯。友徳击破乌撒蛮,遂城之,又克七星闗,以通毕节,。于是东川、乌蒙、𦬆部水西诸蛮皆望风降附。 |
201  | 十五年春正月,命朝觐官各举所知一人。闰二月,蓝玉、沐英克大理,擒土酋叚世属郡悉下。云南平。 |
202  | 先是,景川侯曹震、定逺侯王弼分兵下临安威楚诸路。及是,玉英帅师至大理大理城,倚㸃苍山,,西临洱河,以上下二闗为固,土酋叚世,闻大兵且至,聚衆扼下闗,英攻之不克,乃命王弼等东趋上闗,自以兵缀下闗,为犄角势,别遣胡海夜从间道渡河,绕出㸃苍山后縁崖而上,立旗帜,昩爽军在下闗者望见之,皆欢噪。蛮衆惊乱,英身先士卒,䇿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胡海之师亦自山而下,遂斩闗入㧞,其城世就擒,分兵取鹤庆畧丽江,破石门闗,下金齿,。于是诸蛮部皆下云南平, |
203  | 夏四月,杀大理寺卿李仕鲁。帝颇好释氏,教诏徴东南戒律僧数建法㑹于蒋山,应对称㫖者,辄召入禁中,赐坐,讲论时,寄以耳目诸僧怙宠,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设左右善世阐教等,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柰何舍圣学而崇异端!」章数上,不聴。仕鲁性刚介,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遂乞骸骨,置笏帝前。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 |
204  | 免畿内、浙江、江西、河南、山东田租,置锦衣卫。 |
205  | 初置拱卫司管领校尉,已改为亲军都尉府而设仪鸾司,至是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
206  | 五月,帝诣国子监释奠于先师。帝初以应天府为国子学,至是改学为监,亲行释菜礼,命祭酒吴顒等进讲,遂亲说《尚书大禹臯、陶谟洪范》大㫖,赐宴还。 |
207  | 流广平府吏王允道于岭南。允道请开磁州鐡冶,帝曰:「朕闻治世无遗贤,不闻无遗利。今军器不乏,若复设此,必重扰民」。杖之,流海外。秋八月,复行科举。 |
208  | 三年一行为定制,时虽复行科举,而监生与荐举人才,叅用者居多,尝擢监生刘政等六十四人为布政、按察使、叅政及副使等官,或用为御史、给事中,而荐举之途尤广,贤良郭有道、秀才范敏、曽泰、税户人才、郑沂、儒士赵槩,皆起家为尚书,其他由布衣登大僚者,不可胜数。 |
209  | 皇后马氏崩。 |
210  | 后寝疾,羣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药不效,陛下能不以妾故而杀诸医乎?」疾革,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遂崩 |
211  | 九月,塟孝慈皇后。 |
212  | 选僧、侍诸王。 |
213  | 髙后崩,诸王奔丧将还,帝命各以一僧与之,令诵经修佛事。吴僧道衍,先以宗泐荐名在燕府籍中,见燕王棣,即深相纳,数以竒谋进,棣甚信任之。冬十月,更定都察院官制。 |
214  | 初,吴元年置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中丞及侍御史等官,后罢台,设都察院,都御史秩正七品,分监察御史为十二道秩正九品,至是升都御史正二品。御史正七品。 |
215  | 十一月,置殿阁大学士。 |
216  | 以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沉为东阁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徴。耆儒鲍恂余诠等为之以辅导太子,秩俱正五品。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㸔,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偹顾问而已。 |
217  | ,十六年春二月,始令天下学校嵗贡士于京师,三月,传友徳师选,命沐英留镇云南。 |
218  | 其后沐氏遂世镇云南。 |
219  | 复鳯阳、临淮二县民,世世无所与。秋八月壬申朔,日食。 |
220  | 十七年春三月,曹国公李文忠卒。文忠疾,帝亲临视。及卒,御制文祭之,追封岐阳王。 |
221  | 颁科举条式。 |
222  | 子午邜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㑹试乡试中式者,各布政使司送礼部㑹试,㑹试中式者赴殿试。 |
223  | 秋七月,禁内官预外事勅诸司。母通内官监文,移盱眙人献天书诛之。 |
224  | 八月,河决开封杞县。 |
225  | 冬十月,河南、北平水,遣赈之。闰月,诏天下刑狱,刑部、都察院详议,大理寺覆谳奏决。。十八年春二月,雷电雨雪,诏臣民极言得失。 |
226  | 太傅、魏国公徐达卒。 |
227  | 先是,太隂犯上将,帝心恶之,时达在北平召还,至是病卒,帝为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赐塟锺山之隂,御制神道碑文以纪其功。三月,始选进士入翰林及为庻吉士。 |
228  | 帝廷试进士,擢一甲丁显等为翰林院修撰,二甲冯京等为编修,吴文等为检讨,命进士观政于诸司,其在翰林院承勅、监中书六科者曰「庻吉士,在六部都察院诸司者仍称进士。 |
229  | 定翰林官品员。 |
230  | 先是,翰林官无常员,亦无定秩,至是更定品员,著为永制。 |
231  | 秋七月,遣使封髙丽国王禑。先是,髙丽贡使数至,帝皆不纳,已而帝谕政府:「令遣官往视嗣王何如,政令安在?若政令如前,嗣王不被拘囚,则可许所请,否则必讨无赦。及是,禑又上表请袭爵并乞故王諡,乃遣使封之,赐故王颛諡。。 |
232  | 九月,古州蛮乱,命楚王桢率汤和讨平之。先是,吴面儿既遁,帝谕杨仲明不必穷追。至是,面儿复冦古州,乃命桢率和讨之。和至古州,击平乱蛮,擒面儿送京师,诛之,桢还藩。 |
233  | 冬十月,颁《大诰》于天下。 |
234  | 帝患民狃元习,徇私灭公,乃辑官民过犯条为《大诰》,其目有十,颁学宫以课士,里置塾师教之。囚有能读《大诰》者,罪减等。其后复命刑官撮《大诰》条目要略附载于律,谓之律诰」,而《大诰》所载诸峻令,未尝轻用云。十一月,免河南、山东、北平、湖广田租。 |
235  | 十二月,平缅,宣慰使思伦发叛。 |
236  | 先是,大兵下金齿,平缅壤,地相接,思伦发惧请降,诏以为宣慰使,寻又命兼统麓川之地。至是,思伦发反,率衆十馀万冦景东,都督冯诚御之,㑹天大雾,官军失利,千户王升战死。。十九年夏六月,诏有司存问髙年。 |
237  | 贫民年八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九十以上,歳加帛一疋、絮一斤,有田産者罢给米。应天鳯阳冨民年八十以上赐爵社,十九十以上乡士。天下富民年八十以上、里士九十以上社士,皆与县官均礼,复其家。 |
238  | 秋七月,诏举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年六十以上者,置翰林偹顾问六十以下于六部、布、按二司用之。 |
239  | 冬十二月癸未朔,日食。 |
240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