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八
3
《物異考》
4
木異
5
宋理宗景定四年五月,成都太祖廟側大木仆,忽起立,生三芽。 五年七月丙申,知嘉定府洪濤言新繁縣御容殿前枯木再榮。
6
等謹按王圻《續通考》載理宗淳祐九年祠山廟㦸門前桂樹上花一簇,十有四莖,莖開五葉,狀如紅梅。考紀、志皆不載。
7
恭帝德祐二年正月戊辰,寶應縣民析薪中有「天太下趙」四字。
8
遼太宗會同五年十一月己未,武定軍松生棗。聖宗統和十二年三月己巳,涿州木連理。金衛紹王至寧元年,宣宗彰德故園竹開白花如鷺鷥藤。
9
宣宗興定四年,華州渭南縣民裴徳寧家伐樹,破其中,有赤色大字,表裏脗合。
10
有司言與唐大厯中成都瑞木有文「天下太平」者,其事頗同,蓋太平之兆也,乞付史館。
11
元成宗元貞元年,太平路蕪湖縣進榆木,有文曰「天下太平年」。
12
文宗至順三年六月,晉寧、冀州桑災。
13
等謹按。王圻《續通考》載:「世祖至元十九年,處州麗水縣樟樹生梨可食,史不載」。
14
順帝元統二年四月,大名路桑麥災。 至正三年夏,上都大都桑果葉,皆有黃色龍文。 八年九月,奉元路桃杏花。 九年秋,奉元桃杏實。  十二年五月,汴梁祥符縣椿樹結,實如木瓜。 十四年八月,冀寧路榆次縣桃李花。 十五年十一月,汾州介休縣桃杏花。 十六年七月,彰徳李樹結實如小黃瓜。 十七年十一月,汾州桃杏花。 二十一年,明州松樹結實,其大有盈尺者。八月,汴梁祥符縣邑中樹木,一夕皆有濕泥塗之等。謹按王圻《續通考》於二十一年後有云:辛卯夏,松江普照寺僧舍一敝帚開花。又嘉興儒學閽人陶氏磨上木肘,發青條,開白花。又吳江分湖里,鍛工一柳樹,樁以安鐵碪者,且十餘年矣。發長條數莖如葦。十一年,進賢縣瑞竹生」。今考厯代甲子錄》,辛卯係順帝至正十一年,殆是年厯有其事,而王圻誤載於二十一年後,不及檢也。
15
明成祖永樂初,取材川、蜀大木,自出抵江上。先是,四年閏七月,詔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採木於川、廣等處。工部尚書宋禮伐山通路,奏言:「得大木數株,皆尋丈,一夕自出谷中抵江上,聲如雷,不偃一草」。朝廷以為瑞。
16
孝宗𢎞治八年,長沙楓生李實,黃連生黄瓜。 九年三月,長寧楠生蓮花李生豆莢。
17
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十月戊辰,泗水沙中湧出大杉木,圍丈五尺,長六丈餘。
18
穆宗隆慶五年四月,杭州栗生桃。
19
神宗萬厯十八年五月丁卯,祖陵大松樹,孔中吐火,竟日方滅。 二十三年十二月癸亥,皇陵樹巔火出,延燒草木。
20
等謹按,以上二條,互見火異門:熹宗天啓六年四月癸巳,白露著樹如垂綿,日中不散。十月辛酉,南京西華門內有烟無火,三日始滅。禮臣往視,乃舊宮材木,瘞土中,久烟自生,土石皆焦,以水沃之始滅。
21
愍帝崇禎六年五月癸巳,霍山縣有木甑飛墮,不知所自來。 七年二月丁巳,太康門牡丹開者三,太康知縣集邑紳議其事,梁墮而死。
22
草異
23
宋孝宗淳熈中,太平州産異麻若靈芝等,謹按王圻《續通考》又載:理宗端平元年八月,紹慶府黃登進對,奏武泰軍因潛藩升紹慶府,登到任後,荷生雙頭十年,永州陶大社圃池中産蓮並頭。黃登屢進諛詞,似不足信,姑《附録》以備考。遼太祖二年八月,幽州進合歡瓜互見《土貢門臣》等。謹按《金史》無草異,可見,王圻《續通考》亦闕。元泰定帝致和五年,禁中芭蕉連理。
24
順帝至正四年,萍鄉州治前鳯凰池蓮生一本,二花駢首並蒂。 六年夏,西澗書院産瑞草丙申、丁酉間,揚州兵火之餘,城中屋址遍生白菜,大者重十五斤,小者亦不下八九斤,有力人所負纔四五顆云。
25
等。謹按厯代甲子圖》,丙申丁酉,乃元至正十六十七、兩年也。
26
明太祖洪武五年六月,嘉瓜生於句容民家句,容民張穀賓家圃,瓜生雙實同蒂,禮部尚書陶凱以獻。
27
穀異野穀竹米附
28
宋髙宗紹興十五年,臨川禾登九穗。
29
郡守晁謙之言足為瑞,應乞宣付史館。寧宗慶元五年夏,房陵民李祖振獲異麥二本,一本五穗,一本二歧。
30
等,謹按馬端臨《通考》載穀異訖於宋徽宗政和二年,今從王圻《續通。考補録二條如右。又圻載嘉定三年、四年瑞麥生所産地及莖穗皆闕,姑附録之。
31
理宗景定元年十二月辛丑,建陽縣嘉禾生,一本十五穗。
32
是時,福建提學李伯玉奏繪圖來,上以皇太子始封於建陽,允為上瑞。詔改建陽為嘉禾縣。四年九月,昌化縣進嘉禾嘉粟。
33
是時明禋、慶成,帝謂休瑞應期,一徳感通之驗」,《詠詩》賜丞相。
34
等謹按。王圻《續通考》又載二年四月,建康言瑞麥五莖各兩歧。三年四月,嚴州言麥生兩穗,附録之」。
35
度宗咸淳四年七月,溫州禾異畝同頴。 六年八月甲申,瑞安府樂清縣嘉禾生。
36
遼穆宗應厯二年九月甲寅朔,雲州進嘉禾,四莖二穗。聖宗統和九年八月癸酉,銅山嘉禾生。 二十年夏,南京、平州麥秀兩歧。
37
道宗太康三年九月癸亥,玉田進嘉禾。金太宗天會三年九月壬午,廣寧府進嘉禾。 四年十月丁未,中京進嘉禾。
38
熈宗皇統三年五月丁巳朔,京兆府貢瑞麥。七月庚辰,太原路亦如之。 四年正月乙丑,陜西進嘉禾十有二莖,莖皆七穗。 五年閏十月壬辰,懷州進嘉禾。海陵貞元元年十一月丙戌朔,定州獻嘉禾。世宗大定二年八月丁卯,永興縣進嘉禾。 四年七月,臨潢府境禾黍穭生。 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真定嘉禾二本六莖,異畝同頴。  二十九年時章宗已即位十月辛丑,沁州、丹州進嘉禾。十二月,河間府進嘉禾。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懷州、河間等處進嘉禾。宣宗興定元年四月,陳州商水縣進瑞麥,一莖四穗。開封進瑞麥,一莖三穗、二莖、四穗。七月,大社壇産嘉禾,一莖十五穗。十月,丹州進嘉禾,異畝同頴。元世祖至元元年十月壬子,恩州歴亭縣進嘉禾,一莖九穗。十一月丁酉,太原臨州進嘉禾,二莖四穗。  四年十月辛未,太原進嘉禾二本,異畝同頴。  六年九月癸丑,恩州進嘉禾,一莖三穗。  七年五月壬戌,東平府進瑞麥,一莖二穗、三穗、五穗者各一本。 十一年七月乙未,興元鳯州進麥,一莖七穗,穀一莖三穗。  十四年八月,襄陽生嘉禾。  十七年十一月甲寅,太原路堅州進嘉禾六莖。 十八年八月壬辰,瓜州屯田進瑞麥,一莖五穗。 二十年九月癸巳,鄂端宣慰司劉恩進嘉禾,同頴九穗七穗、六穗者各一。  二十三年六月,廣元路閬中麥秀兩歧。九月,南部縣生嘉禾,一莖九穗。 二十四年八月癸亥,濬州進瑞麥,一莖九穗。 二十五年八月丙辰,袁州萍鄉縣進嘉禾。 二十六年十二月,寧州民張世安進嘉禾二本。 二十九年二月壬申,澤州獻嘉禾。 三十一年,嘉禾生京畿,一莖九穗。成宗大徳元年十一月辛未,曹州禹城縣進嘉禾,一莖九穗。 九年,嘉禾生應州山隂縣。
39
武宗至大三年九月,河間等路獻嘉禾,有異畝同頴及一莖數穗,勅繪為圖。
40
仁宗皇慶二年八月,嘉禾生渾源州,一莖四穗。 延祐四年九月己巳,大都南城産嘉禾,一莖十一穗。 七年五月時英宗已即位丁未,饒州鄱陽進嘉禾,一莖六穗。英宗至治元年十月壬子,左丞相拜珠獻嘉禾,兩莖同穗。 二年八月壬申,蔚州民獻嘉禾。
41
泰定帝泰定元年十月,成都穀一莖九穗。順帝至元四年五月,彰徳獻瑞麥,一莖三穗。 至正元年九月,冀寧路嘉禾生,異畝同穎。延平順昌縣嘉禾生,一莖五穗。 三年八月,晉寧臨汾縣嘉禾生,有五穗至八穗者。 十年,彰徳路穀麥雙穗。 十六年,大同路秦城鄉嘉禾生,一莖二穗,五穗,有九穗者,有異莖而同穗者。 十八年,處州山谷中小竹結,實如小麥,饑民采食之。 二十一年,明州象山縣竹穗生實如小麥可食。二十六年五月壬午,洛陽縣康家莊有瑞麥,一莖五穗,三穗,雙穗者甚衆。
42
等謹按王圻《續通考》載:「順帝元統時,唐山民岳園瑞禾有一莖雙穗者,有一本十三穗者,而年次失考。六年,洛陽産瑞麥,有一莖三四穗者,史皆不載。又於二十六年後載「癸巳,大平城北有瑞麥,一莖兩歧」。考厯代甲子圖,當是至正十三年,不應列於二十六年後也。
43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壬辰朔,北平永清衛之龍門生嘉禾,異莖同穗。
44
時成祖封北平,命歛之遣使來進,帝喜,親製詩一章以賜。
45
成祖永樂四年六月丙寅,南陽獻瑞麥。帝諭禮部曰:「比郡縣屢奏祥瑞,獨此為豐年之兆」。命薦之宗廟。
46
世宗嘉靖八年八月,西苑進嘉禾。
47
初十日萬壽節,戶部侍郎劉體乾獻二穗、三穗者共百本,閣臣徐階等表賀。
48
等謹按:王圻續通考》載嘉靖時,嘉禾、嘉穀甚多,蓋其時喜言符瑞,故致此耳。又載始興令楊應隆,祁州人,言其逺祖掘地種竹,忽地中鏗然有聲,得一石甕發之,有物數百個,長三寸餘,見其上下膚如穀形,去膚熟之,真是大米,香美異常,食之者壽,皆百二三十,嵗飲其汁者壽,亦八九十。嘗讀藏經》云:太古之世,穀長五六寸,人壽皆數百嵗。又《圖經》稱崑崙之墟,有木禾食者得上壽,豈其餘粒耶?以無年月可據,附録於此。
49
芝草
50
等,謹按馬端臨《通考》,謂宋草木之瑞,史不勝書,而芝草尤多,皆小人導諛為之。迄於寧宗嘉泰二年,今考《宋史》,嘉泰後無可見者,豈史氏有懲於馬氏之言而削之歟?自後遼代無之,而金、元迄明獻瑞芝者不一,嘉靖間尤甚。蓋時方崇尚青詞,物以類聚,至於臣民競進,數輙盈千。然則芝之為瑞與否,亦槩可覩矣。
51
宋理宗紹定元年,漳州龍江書院,仰髙堂産芝,九莖色如截肪。
52
等謹按王圻續通考又載度宗咸淳四年玉芝生其地,其狀皆闕,不知何所據也。
53
金世宗大定五年六月戊子,河南府進芝草十三本得於芝田石上,薦之太廟。甲辰,大安殿楹生芝,其色如玉。 十年正月,鄧州進芝草。 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徐州進芝十有八莖。 二十六年正月庚辰,河南府進芝三本。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懷州、河間等處進芝草等。謹按王圻續通考》載:哀宗天興初,荊王守純府第産玉芝一株,髙五寸許,色紅鮮可愛,既而枝葉津流成血,臭不可聞,剷而復生者再,未幾,有青城之事。
54
元世祖至元二年八月丙子,濟南路鄒平縣進芝草一本。 八年九月癸酉,益都府濟州進芝二本。 十五年四月,濟南歴城進芝。 十九年六月,芝生眉州青城縣景德寺。 二十二年六月辛亥,揚州進芝草。 二十三年四月丁未,江東宣慰司進芝一本。九月,芝産於蒼溪縣。十月庚申,濟寧路進芝二莖。 二十六年三月癸巳,東流縣獻芝。四月甲子,池州貴池縣民王勉勉,志作「逸」。進紫芝十二本。六月丁丑,汲縣民朱良進紫芝。 二十八年三月,芝生鈞州翟陽縣。 二十九年六月,芝生賀州等。謹按王圻續通考載元世祖中統二年八月,濟州進芝二本,殆即至元八年之訛也。又云:「至元八年,武安文廟大成殿産芝,金色九莖叩之,有金玉聲。二十二年十月,長葛、郾城各進芝草,附録於此」。
55
成宗大德五年十二月,興元西鄉縣進芝一本,色如珊瑚。 六年正月,濟南鄒平縣進芝一本,五枝五葉,色皆赤。
56
武宗至大四年時仁宗已即位,芝生國學大成殿。仁宗延祐二年三月,芝生大成殿。 五年七月,大成殿復生芝。
57
順帝至元元年十二月己酉朔,芝生荊門州當陽縣覆船,山一本五榦,髙尺有二寸,一本二幹,髙五寸有半,幹皆兩歧,二本相依附,如珊瑚枝其髙者,結為華蓋慶雲之狀。 五年秋,芝生中書工部之屋梁,一本七幹等。謹按:覆船山生芝草,王圻《續通考》謂為世祖至元時事,則以至元年號相同而致誤,不如《五行志》為可據也。又五年秋芝草生事,圻亦誤為仁宗延祐五年,今皆從志。
58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十月癸丑,禮部進瑞芝凡一千八百六十本,詔廣求徑尺以上者等。謹按《嘉靖實録》:「四十三年八月,御醫王金獻萬壽香山一座,聚芝三百六十本為之,是嵗,天下臣民進瑞芝甚衆,已詳《土貢》。考王圻《續通考》載:嘉靖三十六年十月,諸山獻仙芝一千四百十本,時河南巡撫潘恩等各獻芝不一而足。四十三年,兩廣都御史吳桂芳又進之。四十五年,有芝生於太廟第三室乃睿宗初廟也,因命名玉芝宮云附録》備考青青、青祥。
59
等謹按青𤯝青祥,馬端臨《通考》起於後漢永興二年,迄於唐乾元三年,自後絶無可見。惟王圻《續通考》載:「金章宗泰和二年七月癸丑申刻,日上有氣,內赤外青,須臾乃散。明神宗萬厯二十九年,昭應寺藏經閣上大小瓦獸六,各口吐青氣一道沖天,半時方散,已詳雲氣門,故不贅載。
60
明宣宗宣德元年八月辛巳,東南天有青氣,狀如人义手揖拜。
61
等謹按,自宋迄明見於正史者惟此。
62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八
URN: ctp:ws386984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