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舊唐書 |
條件: 提到「劍南西川節度使」 |
Total 4 |
《卷一十七下 本紀第十七下 文宗下》
8 ![]() | 冬十月壬寅朔。戊申,以東都留守崔元略檢校吏部尚書,兼滑州刺史、義成軍節度使,代李德裕;以德裕檢校兵部尚書,兼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使、檢校司空郭釗為太常卿,代崔群為吏部尚書。丁卯,御史中丞宇文鼎奏:「今月十三日,宰臣宣旨,今後群臣延英奏事,前一日進狀入來者。臣以尋常公事,不暇面論,但見表章,足以陳露。儻臨時忽有公務,文字不足盡言,則咫尺天聽,無路聞達。更俟後坐,動逾數辰,處置之間,便有不及。伏乞重賜宣示,限以狀入者,並在卯前;如在卯後,聽不收覽。自然人各遵守,禮亦得中。」從之。 |
28 ![]() | 十一月己丑朔。丁未,淮南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崔從卒。乙卯,以荊南節度使段文昌為劍南西川節度使。依前檢校左僕射、同平章事。十二月己未朔。乙丑,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檢校右僕射、同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度使。戊辰,內養王宗禹渤海使回,言渤海置左右神策軍事、左右三軍一百二十司,畫圖以進。以尚書右丞崔琯為江陵尹、荊南都團練觀察使。珍王諴薨。乙亥,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來朝。丁未,以前西川節度使李德裕為兵部尚書。責授循州司馬杜元穎卒,贈湖州刺史。 |
50 ![]() | 二月丙子朔。甲申,以司農卿王彥威兼御史大夫,充平盧軍節度使。丁亥,發神策軍一千五百人修淘曲江。如諸司有力,要於曲江置亭館者,宜給與閑地。辛丑,冀王絿薨。癸卯,京師地震。甲辰,以幽州留後史元忠為盧龍節度使。乙巳,劍南西川節度使、檢校左僕射、同平章事段文昌卒。庚申,以劍南東川節度使楊嗣復檢校戶部尚書,兼成都尹、西川節度使。乙丑,以歲饑,河北尤甚,賜魏博六州粟五萬石,陳許、鄆、曹濮三鎮各賜糙米二萬石。庚午,左丞庾敬休卒,廢朝一日。詔曰:「官至丞、郎,朕所親委,不幸雲亡者,宜為之廢朝。自今丞、郎宜準諸司三品官例,罷朝一日。」 |
79 ![]() | 冬十月辛卯朔,詔改天后所撰《三教珠英》為《海內珠英》。戊戌,詔嘉王運、循王遹、通王諶並可光祿大夫、檢校司空,賜勛上柱國,仍依百官例給料錢。安王溶、潁王瀍並給料錢。庚子,慶成節,賜群臣宴於曲江,上幸十六宅,與諸王宴樂。癸卯,宰臣判國子祭酒鄭覃進《石壁九經》一百六十卷。時上好文,鄭覃以經義啟導,稍折文章之士,遂奏置五經博士,依後漢蔡伯喈刊碑列於太學,創立《石壁九經》,諸儒校正訛謬。上又令翰林勒字官唐玄度復校字體,又乖師法,故石經立後數十年,名儒皆不窺之,以為蕪累甚矣。戊申,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為劍南西川節度使,依前同門下侍郎、平章事。甲寅,敕鹽鐵、戶部、度支三使下監院官,皆郎官、御史為之。使雖更改,院官不得移替,如顯有曠敗,即具事以聞。己未,以前西川節度使楊嗣復為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轉運使。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