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钦定四库全书 |
2  |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二《经籍考》 |
3  | 集 |
4  | 《忠贞集》十卷 |
5  | 范承谟撰。承谟字觐公,号螺山,镶黄旗汉军人,大学士文程子。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宏文院编修。官至浙闽总督。殉耿逆之难。 |
6  | 赐諡忠贞。 |
7  | 等谨按是集首録。 |
8  | 谕祭文 |
9  | 御制碑文。 |
10  | 御题、祠额,附以《家传》,《祠堂记》为一卷。次《抚浙》、《督闽奏议》各一卷,《吾庐存稿》一卷,《百苦吟》一卷,《画壁遗稿》一卷。 |
11  | 《杂著一卷,附録题跋哀挽诗文三卷。其《画壁诗乃为耿逆拘系时,备受窘毒,守者屏絶笔墨,以桴炭画字壁上,自抒忠愤,后仅存四十七首,为世传诵,刻入吴震《方说铃》中。康熙五十七年,其子时崇复以遗稿进。 |
12  | 呈●。 |
13  |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文,弁诸简首,仰见眷懐忠烈,扶植纲常,千百世下,犹想见其抗节之槩焉!《遂初堂文集》九卷。 |
14  | 杨兆鲁撰。兆鲁字青岩,武进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 |
15  | 《见山楼诗文集 《抚皖治畧》一卷,《抚楚治畧》一卷,《榖城水运纪畧》一卷 |
16  | 杨素藴撰。素藴见《史类》。 |
17  | 素藴自序《水运纪畧》曰:逆藩吴三桂既叛之,明年五月,襄阳总兵杨来嘉及郧阳副将洪福相继叛附,踞房、保二竹间,陷谷城,蹂均州、南漳一路,王师由均南谷三路恢复,房保仍留兵防守,月需米若干,自襄阳至均州南漳,又至房、保康各数百里,并山迳不通,车牛扳藤负重,血流被足,日行不三十里,若雨溜崖石,一蹉跌即人米并堕壑,中雨稍久,即山水突发,湍汹不能飞渡,素藴于十七年四月授郧阳,道首以此为忧,退而思明季,杨嗣昌督师𠞰张献忠,正当此地,其运粮必自有道,日进楚人而访之,有团练长以榖城菜园坪之小河,告乃申报三院,覔舟修纤路,缮塘房,又虑贼巢逼近,拨兵防䕶,其始行也,即减三郡夫十分之三,久则民船人夫争集,自八月至来年三月,可得十运,足各营一嵗之食,即其间民得力耕,故列其经理文告之词于后而记之。 |
18  | 《学源堂文集》十八卷 |
19  | 郭棻撰。棻字快圃,清苑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 |
20  | 《莲龛集》十五卷 |
21  | 李来泰撰。来泰字仲章,号石台,临川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工部虞衡司主事。康熙己未。 |
22  | 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讲,《司勲五种集》二十卷。 |
23  | 王士禄撰。士禄见《史类》。 |
24  |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 |
25  | 吴绮撰。绮见《史类》。 |
26  | 王方岐序曰:绮所著《亭皋集》、《萟香词》、《林》《蕙堂》、《文集》诸编绮没之后,其子夀潜蒐访遗稿,合而编之。《饮和堂集》二十一卷。 |
27  | 姚䕫撰。䕫字胄师,号成葊,山隂人。顺治甲午举人,官安化县知县。 |
28  | 《托素斋集》十卷 |
29  | 黎士宏撰。士宏字愧曾,长汀人。顺治甲午举人,官至陜西布政司参政。 |
30  | 《涟漪堂遗稿》二卷 |
31  | 沈峻曾撰。峻曾字窳庵,仁和人。顺治甲午副榜贡生。 |
32  | 《半农斋集》八卷 |
33  | 蒋中和撰。中和字本达,又字眉三,靖江人。顺治乙未进士,官兰阳县知县,迁沧州州判。 |
34  | 《陆宻庵文集》二十卷,《録馀》二卷、《诗集》八卷、《诗馀》四卷 |
35  | 陆求可撰。求可字咸一,淮安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刑部郎中。 |
36  | 《耻躬堂文集》二十卷 |
37  | 王命岳撰。命岳字伯咨,号耻古,晋江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 |
38  | 澹《馀轩集》八卷 |
39  | 孙光祀撰。光祀字怍庭,号溯玉,厯城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
40  | 《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
41  | 宋荦撰。荦见《史类》。 |
42  | 陈廷敬跋曰:荦诗某稿某集者凡三十有四,而文称是焉。西陂者,荦旧庐也。 |
43  | 《南沙文集》八卷,《附録》一卷。洪若皋撰。若皋字虞隣,临海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 |
44  | 《渔洋文畧》十四卷 《蚕尾集》十卷,《续集》二卷,《后集》二卷 |
45  | 王士祯撰。士祯见《史类》。 |
46  | 门人张云章序《文畧》曰:「以先生为今之太白子羙,羣知非溢羙,语以先生之文为昌黎栁州之文容,有或信或不信者。 |
47  | 士祯自序蚕尾集》曰:偶次甲子使粤以前及丁夘以后诗文,稍成卷帙,因以「蚕尾」名集。 |
48  | 等谨按士祯诗文,镂版者甚夥。其诗推重一时古文,虽词章修洁,要非专门,当时自有公论》。《蚕、尾》诸集,乃康熙甲子奉。 |
49  | 命祭告南海后所作诗文,因阻雪东平,望小洞庭,中蚕尾山,悦其清逺,取以名集,犹之渔洋为太湖中小山。 |
50  | 取以自号也。其诗之单行者,别入诗集类中,兹不具録。 |
51  | 《尧峯文钞》五十卷 钝翁《前后类藁》一百十八卷,汪琬撰。琬字苕文,号钝翁,晚居尧峯,因以自号,长洲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左迁兵马司指挥,再升户部主事,康熙己未。 |
52  | 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 |
53  | 《七颂堂集》十四卷 |
54  | 刘体仁撰。体仁见子类。 |
55  | 《雪鸿堂文集》十八卷 |
56  | 李蕃撰。蕃字锡徵,号懒庵,通江人。顺治丁酉举人,官黄县知县。 |
57  | 《暗修斋稿》一卷 |
58  | 萧企昭撰。企昭见《子类》。 |
59  | 《改亭诗集》六卷,《文集》十六卷计东撰。东字甫草,吴江人。顺治丁酉举人《庸书》二十卷。 |
60  | 张贞生撰。贞生见《史类》。 |
61  | 《安序堂文钞》二十卷 |
62  | 毛际可撰。际可字㑹侯,号鹤舫,遂安人。顺治戊戍进士,官彰徳府推官。 |
63  | 等谨按,际可与毛先舒、毛竒龄名望相埒,世称三毛,实则亚于先舒,而逊于竒龄也。初刻诗文曰松皋堂集,此则彚而行之」。又曰:「㑹侯文钞者,乃淳安方楘如所重刻也。 |
64  | 《午亭文编》五十卷 《午亭集》五十五卷陈廷敬撰。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泽州人。顺治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本名敬,以是科有同名,奉㫖加「廷」字,官至大学士,諡文贞。 |
65  | 等谨按廷敬遭遇。 |
66  | 熙时和声鸣盛,从容载笔,垂四十年,海内羣推燕许大手,实能与王士祯、汪琬并驾齐驱,故二人亦甚重之。《自序》谓得汪、王砥砺之力为多。又曰:于汪王不茍雷同,则其虚衷若谷与不肯随人,歩趋之槩,均可想见,故能回翔馆阁上副。 |
67  | 主知,非偶然也。 |
68  | 《挹奎楼文集》十二卷 吴山鷇音八卷,林云铭撰。云铭见楚词类》。 |
69  | 《经义斋集》十八卷 《澡修堂集》十六卷熊赐履撰。「赐」履见史类。 |
70  | 等谨按:前十八卷乃赐履丁忧家居时所刻。后十六卷则辛未起复,及癸酉致仕,十三年中所作经义、斋、澡、修堂皆。 |
71  | 圣祖仁皇帝《御赐扁额之名、《槐轩集》十卷 |
72  | 王曰髙撰。曰髙字北山,号槐轩,茌平人。顺治戊戌进士,由庶吉士改给事中。 |
73  | 《霞园文集》一卷,《诗集》三卷郑重撰。重字山公,建安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 |
74  | 《荆南墨农全集》 |
75  | 徐喈鳯撰。喈鳯字竹逸,宜兴人。顺治戊戌进士,官永昌府推官。 |
76  | 《静庵集》十二卷 |
77  | 郑日奎撰。日奎字次公,贵溪人。顺治己亥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事。 |
78  | 《读书斋偶存稿》四卷 |
79  | 叶方蔼撰。方蔼字子吉,号訒庵,昆山人。顺治己亥进士第三,官至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諡文敏。 |
80  | 王原祁序曰:方蔼诗宗苏、陆文宗,眉山生平,嗜王士祯之诗,汪琬之文,实兼有二家之长。 |
81  | 等谨按方蔼,以文章受知。 |
82  | 世祖章皇帝荣冠词林后,复䝉圣祖仁皇帝召入。 |
83  | 内廷从容载笔,以 |
84  | 两朝教育之恩,际一时明良之㑹,故其诗文舂容和雅,歌咏升平,洵乎! |
85  | 治世之音蔚,为台阁之望也。《日知堂文集》六卷。 |
86  | 郑端撰。端见史类。 |
87  | 《愿学堂集》二十卷 |
88  | 周灿撰。灿字星公,临潼人。顺治己亥进士,官至南康府知府。 |
89  | 《世徳堂集》四卷 |
90  | 王钺撰。钺见《史类》。 |
91  | 《月岩集》五卷 |
92  | 周礼撰。礼字情畊,号月岩,宜黄人《思诚堂集》二卷 |
93  | 吴琠撰,琠号铜川,沁州人。顺治己亥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端。 |
94  | 等谨按琠此集诗仅五十三首,馀皆奏疏襍文,并督抚楚中时牌示。 |
95  | 圣祖仁皇帝尝 |
96  | 亲书千文,以赐伏读。 |
97  | 御跋云:「琠为人寛厚,和平持已清洁,先任封疆,文武军民受其实恵者,至今颂之,朝中之事,面折廷争必得。 |
98  | 其正则琠生平立朝风,采己可想见。读是集者益见。 |
99  | 圣祖知人善任,洵所谓文以人重者矣。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 《延露词》三卷 《南𣶂集》三卷 |
100  | 彭孙遹撰。孙遹字骏孙,自号羡门生,海盐人。顺治己亥进士,官中书舍人。康熙己未。 |
101  | 召试博学鸿词,擢第一,改编修,官至吏部侍郎。古愚心言》八卷。 |
102  | 彭鹏撰。鹏字奋斯,莆田人。顺治庚子举人。康熙甲寅,耿逆之叛,九拒伪命,卒不汚贼平。授三河县知县,官至广东巡抚。 |
103  | 《聊园全集》十五卷 |
104  | 孔贞瑄撰。贞瑄见经类。 |
105  | 《叶忠节遗稿》十三卷 |
106  | 叶映榴撰。映榴字炳霞,号苍岩,上海人。顺治辛丑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武昌叛兵夏包子作乱,映榴死之。 |
107  | 特赠工部侍郎。 |
108  | 赐諡忠节。 |
109  | 等谨按映榴尝与李基和合刻诗集,朱彛尊序之。及殉节后,其子旉、芳彚。裒其诗文,重刻是集,彛尊又为之序。葢映榴之节,足炳霄汉,固不仅其文之足传也已。 |
110  | 《张文贞集》十二卷,《外集》二卷,张玉书撰。玉书字素存,丹徒人,顺治辛丑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贞。 |
111  | 等,谨按玉书文章尔雅簮笔有年所撰拖诺山等二碑详述。 |
112  | 圣武耆定之功,足以昭示万世。其纪平定江南等事彰定,鼎之鸿勲,至为详核至于 |
113  | 《赐逰、玉泉山》等记尤肃雝典丽觉,太平、恺乐之象,溢于简端。其他记述,多有资于掌故,惟遗稿未经删定不? |
114  | 分卷帙、募疏、祭文之属,颇病繁芜。《四库全书》,汰其冗滥,厘为十二卷,则浄洗微瑕,粹然完璧矣。《柴村集》十九卷,《附録》一卷。 |
115  | 邱志广撰。志广字粟海,号洪区,又号蝶庵,诸城人,世居柴村。由贡生官长清县训导。 |
116  | 李澄中序畧曰:舅氏诗文,杂以诙谐,出以调笑,亦觉风流藴藉,罔不宜人。 |
117  | 《晩帘集》七卷 |
118  | 陈箴撰。箴字于宝,龙溪人。由贡生官连城县教谕。《中岩集》六卷。 |
119  | 宋振麟撰。振麟字子贞,号中岩,淳化人。顺治中拔贡生。 |
120  | 《鸿逸堂稿》 |
121  | 王艮撰。艮见经类》。 |
122  | 《止泉文集》八卷 |
123  | 朱泽澐撰。《泽澐见子类》。 |
124  | 《欣然堂集》十卷 |
125  | 陶孚尹撰。孚尹字诞仙,江隂人。官桐城县训导,《梦华子遗集》一卷。 |
126  | 吴坰撰。坰字季野,宣城人。王士祯《居易録》曰:吴坰文学战国、短长,及管、韩、荀卿子作《凖言》,以拟《权书》。其《正学》、《观时》、《敛祸》诸篇,可自作一子。 |
127  | 《荆树居文畧》十卷 |
128  | 李懋绪撰。懋绪字汝时,号止所,江陵人《谷水集》二十二卷。 |
129  | 胡夏客撰。夏客字宣子,海盐人。顺治中诸生等谨按夏客为前明兵部职方司郎中,震亨之子震亨。撰《唐音统籖》时,夏客实司校纂。葢其家藏书最富,稽览既博,才气自豪。是集凡诗二十卷,杂文二卷。里人陈光縡序之,且为之传与笺焉。《杲堂文钞》六卷,《诗钞》七卷。 |
130  | 李邺嗣撰。邺嗣字杲堂,鄞县人。顺治中诸生。黄宗羲序曰:「邺嗣诗文从胸中流出,无比拟皮毛之习。 |
131  | 《孔天徵文集》 |
132  | 孔尚典撰。尚典字天徴,号汶林,江西新城人。顺治中嵗贡生。 |
133  | 懐葛堂又集》十五卷 |
134  | 梁份撰。份字质人,南丰人。《草亭文集》一卷。 |
135  | 彭任撰。任字逊仕,号中叔,宁都人。《孔锺英集》十卷。 |
136  | 孔毓琼撰。毓琼字锺英,江西新城人《孔惟叙集》六卷。 |
137  | 孔毓功撰。毓功字惟叙,江西新城人。《江泠阁文集》四卷,《续集》二卷。 |
138  | 冷士嵋撰。士嵋字又湄,丹徒人懐舫集》三十六卷。 |
139  | 魏荔彤撰。荔彤见《经类》。 |
140  | 等,谨按,荔彤为大学士裔介之子。然是集末附自述一篇,中有云:「手注九古经》,望道窥一贯,发微言明大义,不落前儒窠臼」。则未免过于自诩矣」。《秋水集》十六卷。 |
141  | 冯如京撰。如京字紫乙,代州人。顺治中拔贡生,官至广东左布政使。 |
142  | 《偶然云集》十卷 |
143  | 汤之锜撰。之锜字世调,宜兴人。《江南通志》曰:之锜论学,以「周子主静之说为宗,仿髙攀龙复七规《春秋》两会。 |
144  | 《北墅绪言》五卷 |
145  | 陆次云撰。次云见《史类》。 |
146  | 《寻壑外言》五卷 |
147  | 李绳逺撰。绳逺见史类。 |
148  | 《白漊文集》四卷 |
149  | 沈受宏撰。受宏字台臣,太仓人。《芙蓉集》十七卷。 |
150  | 宗元鼎撰。元鼎字定九,号梅岑,江都人。王士祯《渔洋诗话》曰:「元鼎诗以风调胜,酷似才调集,其縁情绮靡,不减西昆丁夘。 |
151  | 不碍云山楼稿》 |
152  | 周纶撰。纶见《子类》。 |
153  | 等谨按是编无目録,亦未载序跋,似非全本天外谈》四卷。 |
154  | 石龎撰。龎字天外,太湖人。《复园文集》六卷。 |
155  | 董闻京撰。闻京字丹鸣,乌程人。官至吉安府知府。《章江集》五卷。 |
156  | 安世鼎撰。世鼎字铸九,镶红旗汉军人。官至江西巡抚,縁事禠职。 |
157  | 《政书》八卷 |
158  | 于成龙撰。成龙见《史类》。 |
159  | 等,谨按,成龙起家令牧,至两膺节钺,所至以清节著名。是书八卷,皆其厯任所纪。平生规画,具著篇中经济鸿才,固非漫无挟持者比也。 |
160  | 抱犊《山房集》六卷 |
161  | 嵇永仁撰。永仁字留仙,别号抱犊山农,无锡人。以诸生佐总督范承谟幕,殉耿逆之难。康熙四十七年,追赠国子监助教。 |
162  | 《古欢堂集》三十六卷,《附黔书》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 |
163  | 田雯撰。雯字子纶,一字纶霞,号山䕬,徳州人。康熙甲辰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至户部侍郎。 |
164  | 赵执信跋曰:子纶诗中无人,然偏师驰突,能自成一队,谈艺者弗能废也」。 |
165  | 王士祯序曰:黔书不一格,有似《考工记》者,有似《公榖》、《檀弓》者,有似《越絶书》者,如观偃师化人之戏。然与《长河志籍考》实,皆祖郭宪《洞冥记》、王嘉《拾遗记》之体。 |
166  | 《读书堂集》四十六卷 |
167  | 赵士麟撰。士麟,云南河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吏部侍郎。 |
168  | 《九谷集》六卷 |
169  | 方殿元撰。殿元字䝉章,别号九谷,畨禺人。康熙甲辰进士,厯官郯城、江寜二县知县。 |
170  | 耿岩《文选》 |
171  | 沈珩撰。珩字昭子,海宁人。康熙甲辰会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己未。 |
172  | 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 |
173  | 《文端集》四十六卷 |
174  | 张英撰。英见经类。 |
175  | 等谨按:英䝉 |
176  | 圣祖仁皇帝特逹之知,簮毫禁闼,荣冠清班,矢音赓唱,歌咏升平,故诗格亦进而益上。是集和平典雅,玉质金相,馆阁诸臣,皆推为词林钜手,至于言情赋景,又多淡逺清微,葢燕、许闳丽之格,与储、孟、髙、旷之体兼而有之者也。健《松斋集》二十四卷,《续集》十卷。 |
177  | 方象瑛撰,象瑛见《史类》。 |
178  | 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汪懋麟撰。懋麟字季甪,号蛟门,江都人。康熙丁未进士,官刑部主事。 |
179  | 《学文堂集》四十三卷 《别本学文堂集》四十七卷。陈玉璂撰。玉璂字赓明,号椒峯,武进人。康熙丁未进士,官中书舍人。 |
180  | 王晫《今世说》曰:玉璂每读书,至夜分,两眸欲合如綫,輙用艾灼臂,久之成痂,所为诗文,旬日之间,动至盈尺,见者逊其俊才。 |
181  | 《五经堂文集》五卷,《语録》一卷,范鄗鼎撰。鄗鼎见《史类》。 |
182  | 《铁庐集》三卷,《外集》二卷,《后録》一卷,潘天成撰。天成字锡畴,溧阳人,寄籍桐城安庆府学生。 |
183  | 《溧阳县志曰:天成㓜与父母避讐相失,年十五,乞食,行求遇于江西界,百计迎归,佣贩以养,备极艰苦,以其间读书讲业,竟为积学。年七十四,讫穷饿以死。 |
184  | 等。谨按瞿源《涞集》有《潘孝子传》,叙述颇详。葢天成天性真挚,笃志苦行,故文章亦如其人。当时操觚之士,未必重之,而身后之名,昭如日月,洵足为圣朝扶植纲常砥砺名节,而尤难其出。自寒门,食贫终老,古之所为独行君子者,其天成之谓乎。 |
185  | 《纵钓居文集》八卷 |
186  | 应是撰,是见经类。 |
187  | 《残本匏庵遗集》三卷 |
188  | 石璜撰。璜字夏宗,别号匏庵,如皋人。《憺园集》三十八卷。 |
189  | 徐乾学撰乾学见经类。 |
190  | 《榕村集》四十卷 |
191  | 李光地撰。光地见《经类》。 |
192  | 《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録》一卷陆陇其撰。陇其见经类。 |
193  | 陇其从子礼徵,识曰从父平生不为诗古文词,尤以滥刻文集为戒,故易箦时,箧中无遗稿。至康熙辛巳,礼徴乃旁搜广辑,彚成是集,而属侯铨编次焉。 |
194  | 等谨按:陇其学问经术,卓然为国家理学之儒,集中奏议公牍,正其明体达用之学,确然见之行事者,乃列之为《外集》。至诗歌非陇其所长,转列之为内集》,则本末倒置,毋乃非陇其之㫖欤?是编次者之失也。 |
195  | 《皋轩文编》一卷 |
196  | 李光坡撰。光坡见《经类》。 |
197  | 白石山房稿》十三卷 别本白石山房稿》二十六卷 |
198  | 李振裕撰。振裕字维饶,吉水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
199  | 《已畦集》二十一卷,原诗四卷叶燮撰。燮见《史类》。 |
200  | 赵恭毅剩稿》八卷,附《裘萼剩稿》三卷赵申乔撰。申乔,武进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諡恭毅。《裘萼剩稿》其子熊诏撰。熊诏字裘萼,康熙己丑进士第一,官至翰林院侍读。 |
201  | 《藕湾全集》二十九卷 |
202  | 张仁熙撰。仁熙见子类》。 |
203  | 《临野堂文集》十卷 |
204  | 钮琇撰。琇见《子类》。 |
205  | 《芝在堂集》十五卷 |
206  | 刘醇骥撰。醇骥见《经类》。 |
207  | 《立命堂二集》十三卷 |
208  | 嵇宗孟撰。宗孟字淑子,山阳人。官至杭州府知府。沈珩序曰:「已刻赋若干卷,诗若干卷,文若干卷。故编为二集。计赋十二首、诗四百三首、文八十八首,凡七卷。七卷以下附刻各种小集,曰《蠡史》,曰《星路阳秋》,曰《识小笺》,曰《诗拇》,曰《瓯》《乐行》、《旧録》,皆各为一卷。又《诗馀》一卷,曰「《酒古董」。 |
209  | 有《懐堂诗文稿》二十八卷。韩菼撰。菼字元少,号慕庐,长洲人。康熙癸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乾隆三十年。 |
210  | 赐諡文懿。 |
211  | 朱彛尊序》曰:菼文学临海,朱右所选唐、宋六家《苹村类稿》三十卷,《附録》二卷。 |
212  | 徐倬撰。倬字方虎,号苹村,徳清人。康熙癸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
213  | 圣祖南巡,进所纂《全唐诗録》,《晋礼部侍郎《附録》二卷,其子元正遗稿。元正字子贞,号静园,康熙乙丑进士官。 |
214  | 至工部尚书。 |
215  | 《礼山园文集》八卷 |
216  | 李来章撰。来章见《史类》。 |
217  | 《残本经史绪言》一卷 |
218  | 朱董祥撰。董祥见《经类》。 |
219  | 《南畇文集》十二卷 汤潜庵《文集节要》八卷彭定求撰。定求见《史类》。 |
220  | 等谨按:定求受业于汤斌,斌之学出于孙竒逢,而根柢于姚江。是集留意于文章之有闗学术者,而持论则能持朱、陆之平,无所偏倚。节要八卷,则择其师遗书诸刻中有切于身心者,仿聂豹《南轩节要》之例而纂之者也。 |
221  | 《旭华堂文集》十四卷,《补遗》一卷,《续编》一卷王奂曾撰。奂曾字元亮,别字思显,号诚轩,山西太平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通志堂集》十八卷,《附録》二卷。 |
222  | 纳喇性徳撰性徳见经类兼山堂集》八卷 |
223  | 陈锡嘏撰。锡嘏字介眉,号怡庭,鄞县人。康熙丙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
224  | 《蘧庐草》一卷 |
225  | 黄锺撰。锺字宏音,号蘧庐,如皋人。康熙中诸生。《青门簏稿》十六卷,《附邵氏家録》一卷,《青门旅稿》六卷,《青门剩稿》八卷。 |
226  | 邵长蘅撰。长蘅一名衡,字子湘,武进人。《曝书亭集》八十卷,《附録》一卷。 竹垞文类》二十六卷 |
227  | 朱彛尊撰彛,尊见《史类》。 |
228  | 等谨按赵执信《谈龙録》以彛尊王士祯,为国朝大家,谓王之才髙而学足以副之,朱之学博而才足以运之。葢彛尊茹涵既富,自根柢宏深,实则论其诗固与士祯分途并骛。论其文更在《渔洋文畧》之上。自顺治乙酉迄康熙己丑,凡六十五年之作,具载是集至文类二十六卷,乃未入翰林时所刻。王士祯为作序,极称其永嘉诗》中《南亭》、《西射堂》、《孤屿》、《瞿溪》诸篇,至有《曝书亭集》所未録者,则自悔其少作而汰之也。 |
229  | 《西河文集》一百七十九卷毛竒龄撰。竒龄见《经类》。 |
230  | 门人蒋枢《识畧》曰:先生自康熙三十八年以后,越五年而归,又九年而卒。中间研讲,殆无虚日。所积经集、文集如千卷,既刻而原目未载者。今悉补入,但全集板多残缺,从孙圣临重检校辑,其无从补辑者阙,而有待如经集之《仪礼疑义文集》之《文例、策问表》是也。 |
231  | 等谨按竒龄著述最富,除分载各部外,此一百七十九卷,则当编入集部者也。 |
232  | 陈检讨四六》二十卷 |
233  | 陈维崧撰。维崧见《史类》。 |
234  | 王士祯《古夫于亭杂録》曰:阳羡陈其年诸生时,老于场屋,小试亦多不利己,未博学鸿词之举,以诗赋入翰林,不数年病卒。京师及没,而其鄊人蒋京少景祁刻其遗集,无只字遗失。皖人程叔才、师恭又注释其四六文字以行于世,一以桑梓后进,一以平生未面之人而收拾,䕶惜其文章如此。《孜堂文集》二卷。 |
235  | 张烈撰。烈见经类。 |
236  | 《西堂全集》五十六卷 《鹤栖堂诗稿》五卷,《文稿》五卷 |
237  | 尤侗撰侗,见《史类》。 |
238  | 等谨按:侗诗文类多绮靡,恒伤率易。《江南通志》载其全集五十九卷。朱彛尊撰《墓志铭则云「五十四卷彼此互异。鹤栖堂者,康熙己夘」。 |
239  | 圣祖南巡。 |
240  | 御题赐侗者也,故首载侗恭撰御题鹤栖堂记》」,及其子孙纪恩之作,并附録同时投赠诗文于后。朱彛尊所谓《鹤栖堂稿》十卷,合诗文计之,适得其数也。 |
241  | 《遂初堂文集》二十卷,《诗集十五卷,《别集》四卷,潘耒撰。耒见经类。 |
242  | 《抱经斋集》二十卷附《焚馀草》一卷,徐嘉炎撰。嘉炎字华隠,秀水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官至内阁学士。《白茅堂集》四十六卷。 |
243  | 顾景星撰景星见经类》。 |
244  | 《溉堂前集》九卷,《续集》六卷,《后集》六卷、诗馀二卷。孙枝蔚撰。枝蔚字豹人,三原人。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以老病不能入试,授中书舍人。 |
245  | 《丛碧山房集》五十七卷附《诗义固说》二卷,龎垲撰。垲字霁公,号雪崖,任邱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降中书舍人,终建宁府知府。二曲集二十二卷。 |
246  | 李顒撰。顒见《经类》。 |
247  | 卧象《山房集》三卷,《附録》二卷 《白云村集》八卷李澄中撰。澄中见《史类》。 |
248  | 秋锦《山房集》二十二卷 |
249  | 李良年撰。良年字武曾,秀水人。初冒姓虞,名兆潢。康熙己未,尝荐举博学鸿词。 |
250  | 《聪山集》十四卷 |
251  | 申涵光撰。涵光字孚孟,亦作符孟,又曰孟和,自号曰鳬盟永年人,恩贡生。 |
252  | 《思复堂集》十卷 |
253  | 邵廷采撰。廷采字念鲁,馀姚人。康熙初诸生《拙斋集》五卷 |
254  | 朱竒龄撰。竒龄见《经类》。 |
255  | 《张迩可集》四卷 |
256  | 张逺撰。逺字迩可,萧山人,由贡生官缙云县教谕。顾汧序曰:逺诗三变,《蕉园最先《梅庄》次之,云峤则官缙云时所作为最后。三集格调,皆与毛竒龄相近,葢二人同里,得法于竒龄者多云。 |
257  | 《秋水阁文钞》一卷。 |
258  | 陈维岳撰。维岳字纬云,宜兴人。维崧之弟。《梦鼎堂文集》四卷,《若溪集》一卷 |
259  | 任观瀛撰。观瀛字子登,一曰紫登,萧县人。康熙己未进士,官至陜西潼商道。 |
260  | 《居业斋文集》二十卷,《别集》十卷金徳嘉撰。徳嘉字会公,广济人。康熙壬戌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
261  | 《徳星堂文集》八卷,《续集》一卷,《河工集》一卷,《诗集》五卷 |
262  | 许汝霖撰。汝霖字时庵,海宁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
263  | 《素岩文稿二十六篇 |
264  | 王喆生撰。喆生,见子类》。 |
265  | 《周广庵全集》三十八卷 |
266  | 周金然撰。金然字广庵,上海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 |
267  | 《奉使滇南集》 |
268  | 许嗣隆撰。嗣隆字山涛,如臯人。康熙壬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
269  | 《嵗寒堂存稿》十卷 |
270  | 林璐撰。璐字鹿庵,钱唐人诸生。 |
271  |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