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總錄部 知禮 |
2  | 夫衣冠中而動作慎,有方之士也。是故君子以禮自防,擇地而蹈,著誠而去偽,別嫌而明微。如衡誠懸,豈輕重之或爽?猶水在器,故方圓而有準。處閨門則宗族序,在朝廷則君臣正。祗庸之德,於是乎生,殆辱之尤,無自而入。信哉!釋回》增美,安上治民舍,禮何以哉?石祁子,衛大夫駘仲之子也。駘仲卒,無米。佑惺子六人,卜所以為後者曰沐,浴佩玉則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執親之喪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衛人以龜為有知也。 |
3  | 季武子,魯大夫武子成寢。杜氏之葬在西階之下,請合葬焉,許之入宮而不敢哭。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來,未之有改也。吾許其大而不許其細,何居命之哭?延陵季子、吳公子也,悶腱、鍍浞匆、病F涑ぷ鈾、澇犰、隊博之間。孔子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往而觀其葬焉。其坎深不至於泉。其斂以時服。既葬而封輪掩坎,其高可隱也。既封,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孔子曰: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乎! |
4  | 陳尊己,魯人。乾昔之子乾,昔寢疾,屬其兄弟而命尊己,曰:「如我死,則必大為我棺,使吾二婢子夾我!」乾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禮也,況又同棺乎!」弗果,殺。 |
5  | 孔子在衛有送葬者,而夫子觀之,曰:「善哉,為喪乎!足以為法矣」。小子識之。子貢曰:「夫子何善爾也?」曰:「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子貢曰:「豈若速反而虞乎?」子曰:「小子識之,我未之能行也」。 |
6  | 仲由字子路,為季氏宰。季氏祭,逮ウ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他曰,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戶,堂事交乎階,質明而始行,晏朝而退。孔子聞之,曰:「誰謂由也而不知禮乎?」 |
7  | 曾參,武城人,與客立於門側,其徒趨而出。曾子曰:「爾將何之?」曰:「吾父死,將出,哭於巷,曰:「反哭爾次。曾子北面而弔焉。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完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完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夫子者,曾子親沒之後,齊嘗聘以為卿而不為也。革,急也。變,動也。幸,睹也。)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猶安也,言苟容,取安也),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
8  | 言偃字子游,孔子弟子也。曾子弔於負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婦人而後行禮。從者曰」。曾子曰:「夫祖者且也,其不可以反宿也。從者又問諸子,游曰:「禮與,子飯於牖下,小斂於戶內,大斂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所以即遠也。故喪事有進而無退。曾聞之曰:「多矣乎?予出祖者」。曾子襲裘而弔,子游裼裘而弔。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為習於禮者,如之何?其示呼枚弔也?主人既小斂,袒括渥,佑吻。鞫出襲裘帶徑入。曾子曰:「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 |
9  | 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也。孔子之喪,有自燕來觀者,舍於子夏氏。子夏曰:「聖人之葬,人與人之葬,聖人也,子何觀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焉。馬鬣封之謂也。今一日而三斬,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孔謐腫,鈾悸。橙,酥孫也。子思之,母死於衛。柳若謂子思曰子,聖人之後也,方於子乎觀禮,子盍慎諸。子思曰:吾何慎哉?吾聞之,有其禮。無其財,君子弗行也。有其禮,有其其時,君子弗行也,吾何慎哉?曾子謂子曰,諼嶂,辭字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磯及之。故君子之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三日,杖而後能起。 |
10  | 縣子,魯人也。陳莊子死,赴於魯,魯人欲勿哭。繆公召縣子而問焉。縣子曰:「古之大束,修之問不出境,雖欲哭之,安得而哭之!且臣聞之,哭有二道,有愛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公曰:「然」。「然則如之何而可?」縣子曰:「請哭諸異姓之廟」。於是與哭諸縣氏。 |
11  | 漢石奮為中大夫,過宮門闕,必下車趨見路,馬必軾焉。 |
12  | 後漢馬援為伏波將軍,嘗有疾,梁松友候之,獨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後,諸子問曰:「梁伯孫帝婿,貴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憚之,大人奈何獨不為禮?」援曰:「我乃松父友也,雖貴,何得失其序乎!」 |
13  | 張湛為左馮翊,後告歸平陵,望寺門,而步主簿進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輕」。湛曰:「禮下公門,軾路馬,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父母之國,所宜盡禮,何謂輕哉!」吳虞聳為河間太守,疾俗喪祭無度,弟弊浼酪隕惈尉,柒槐宥已,當時族黨並尊行之。 |
14  | 宋王弘,晉末為會稽王道子驃騎參軍。父雷湮疵,饃メ嶠軍,元顯以為諮議參軍,加寧遠將軍,知記室事,固辭不就。道子復以為諮議參軍,加建威將軍,領中兵,又固辭。時內外多難,在喪者皆不終其哀,惟弘固執得免。 |
15  | 南齊殷磣幀段淖印方,荊州刺史仲堪五世孫斫庖逵鋅誆潘就今,以ㄉ踔刂謂之曰:諸殷自荊州以來,無出卿右者。砹踩荽、鷦唬閡笞,逅ャ渤喜蝗、縹簟H舸酥嘉虛,故不足降。此旨為實,彌不可聞。 |
16  | 梁謝フ初仕宋,為衛將軍長史。明帝嘗敕フ與謝鳳子超宗從鳳莊門入,二人俱至。超宗曰:「君命不可以不往」。乃趨而入。フ曰:「君處臣以禮,進退不入」。時人兩稱之,以比王尊、王陽。 |
17  | 後魏李諧為給事黃門侍郎,遭母憂,還鄉里,徵為素尹,將軍如故。以示覃制未終,表辭朝儀,亦以為優,仍許其讓。 |
18  | 唐王治侍中,子敬直,尚帝女南平公主。禮有婦見舅姑之儀。自王姬下降,此事多略,衷唬捍死裰廢,由來久矣。今陛下欽明,動循法制,吾受公主謁見,豈為身榮哉?所以成國家之美耳」。於是夫妻西向坐,公主親執笄行盥饋之道,禮成而退,物議善之。自是公主有舅姑者,備婦禮,自質家病。 |
19  | 李大亮為長安副留守,遇疾,臨終歎曰:「吾聞禮,男子不死婦人之手」。於是命屏婦人。言終而卒。 |
20  | 苗晉卿,上黨壺關人。為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會入計,因陳表請歸鄉里。既至壺關,望縣門而步,小吏進曰:「太守位高德重,不宜自輕」。晉卿曰:「下公門,軾路馬,況父母之國,所宜尊敬,汝何言輕哉!」大會鄉黨,歡飲累日而去。 |
21  | 崔造為建州刺史。興元元年,詔徵至藍田。自以源休之甥,休與朱Г作亂,上疏請罪,不敢赴闕。帝以為有禮,優詔慰勉,拜吏部郎中。 |
22  | 後唐宋令詢,不知何許人也。事閔帝藩邸,知書樂善,動皆由禮。 |
23  | 晉張礪初仕後,唐為翰林學士。未幾,父之妾卒。初,妾在世,礪以久侍先人,左右頗亦敬奉,諸幼子以祖母呼之。及卒,礪疑其事,詞於同僚,未有以對。礪即⒐使殪,督鷓糲芯,尤年不行其服,論情制宜,識者韙之。馬全節為鄴都留守,以元城是桑梓之邑,具白衣闌詣縣庭謁拜,縣令沈遘遘逡巡避之,不敢當禮。全節曰:「父母之鄉,自合致敬,勿讓之也」。州里榮之。 |
24  | ○總錄部 家法 |
25  | 《易》曰:「家人高高,悔厲吉」。《傳》曰:「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蓋夫閨門之內,德範所出,位在乎正,治尚乎嚴,故能致恭肅之美,流敦睦之譽。古之君子,莫不先內治而後施於有政者也。乃有禮同賓饋,法如官司,進止有常,體貌無懈。由是少長咸敘,孝慈兼篤,茂亢宗之德,藹王家之訓,聳人倫之瞻仰,著方來之模楷,非夫仁厚成性,德義居質者,亦何能及是哉!冀缺晉人晉大夫臼季使舍於冀野,冀缺耨其妻,食盍之敬,相待如賓。士會晉人,為大夫家事治。 |
26  | 漢石奮,孝景季年以上大夫祿歸,老於家,子孫為小吏,來歸謁,奮必朝服,見之不名,子孫有過失,不誚讓,為便坐對案不食。然後諸子相責,因長老肉袒固謝罪,改之,乃許。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必冠,申、申如也。僮僕織秩。繅病#ǒ,織志唇髦,貌)唯謹。帝時賜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如在帝前。其執喪,哀戚甚子孫遵教亦如之。奮家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行皆自以為不及。子慶出為齊相。齊國慕其家行不治,而齊國大治 |
27  | 後漢李守通父也,為王莽宗師。卿為人嚴毅,居家如官廷。 |
28  | 鄧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藝,修整閨門,教養子孫,皆可以為後世法。禹位至太傅。 |
29  | 樊重,南陽湖陽人也。性溫厚,有法度,二世共子孫,朝夕禮敬,常若公家。 |
30  | 張湛,字子孝,扶風平陵人。動止有則,居處幽室,必自修整,雖遇妻子,若嚴君焉。位大中大夫。 |
31  | 馮艮,字君卿。志行高整,非禮不動,遇妻子如君臣,鄉黨以為儀表。 |
32  | 仇覽初為蒲亭長,後入太學,學畢,歸鄉里,州郡並請,皆以疾辭。雖在宴居,必以禮自整。妻子有過,輒免冠自責。妻子庭謝候覽,冠乃敢升堂,家人莫敢喜怒聲色之異。 |
33  | 陳紀,字元方,太丘長實之子。兄弟孝,養閨門,搴歪嶠之士,皆推慕其風。位大鴻臚。 |
34  | 司馬防,歷官京兆尹,以年老轉拜騎都尉。養志閭巷,闔門自守。諸子雖冠成人,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所有」。問不敢言,父子之間肅如也。 |
35  | 魏裴潛清潔守道,每為牧守,而父在京師,出入薄慍等,旱苤田廬,常步行,家人小大,或並日而食。其家教上下相奉,事有似於石,奮其履檢,校度自魏興,少能及者。 |
36  | 常林好學,帶經耕Θ妻。嘗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位光祿大夫。 |
37  | 曹純仍父業,富於財,僮僕人客以百數,純綱紀督御,不失其理,鄉里咸以為能。位議郎,參司空軍事。 |
38  | 吳劉基,字正輿,繇之子也。基遭多難,妻子困苦,潛處味道不以為戚。與群弟居,嘗夜臥早起,妻妾希見其面。諸弟敬憚,事之猶父,不妄交游,門無雜賓。位光祿勳。 |
39  | 晉何曾性至孝,閨門整肅。自少及長,無聲樂嬖幸之好。年老之後,與妻相見,皆正衣冠,相待如賓。已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畢便出。一歲如此者,不過再三焉。位太傅。 |
40  | 庾亮風格峻整,動由禮節,閨門之內,不肅而威,時人或以為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也,位安西將軍。 |
41  | 孫盛性方嚴,有軌憲,雖子孫班白,而庭訓愈峻。位秘書監。 |
42  | 宋謝弘微從叔峻以為嗣事,係親之黨,恭謹過常。伯叔二母歸宗兩姑,晨夕瞻奉,盡其誠敬。內外或傳語通訊,輒正其衣冠。位右衛將軍。 |
43  | 南齊王延之為右光祿大夫、竟陵王師。家訓方嚴,不妄見子弟,雖節歲問訊,皆先冠曰子。倫之見兒子亦然。 |
44  | 劉椅武陵王華征虜參軍,倚脂┮垢舯,諍豉夜燦穭也。淮鴟較麓,倉衣立,然後應。┪勢渚鳴,以唬合蚴帶,未竟。其立操如此。 |
45  | 梁劉潛奉寡嫂甚謹,家內目細必定諮嫂與妻子,朝夕供事,未嘗失禮,人稱之。位豫章內史。 |
46  | 范鬮僕射閾,澤頗朗鹿焉。┚±竇沂鹵叵融。訊後行。 |
47  | 陳王錫為左僕射,兄弟三十餘人,居家篤睦,每歲時饋遺,遍及近親,敦誘諸弟,並稟其規訓。 |
48  | 後魏李敷兄弟敦崇孝義,家門有禮。至於居喪法度,吉凶書記,皆合典則,為北州所稱美。 |
49  | 崔浩,母盧氏,湛孫也。浩著《食經敘》曰:予自少及長,耳目聞見,諸母諸姑所修婦功,無不蘊習酒食。朝夕養舅姑,四時祭祀,雖有功力,不任僮使,嘗手自親焉。昔遭喪亂,饑饉仍臻,食ナ嚌緩,口不能具其物用,十餘年間,不復備設。先妣慮久廢,志後生無知見,而少不習業書,乃口授為九篇。文辭約舉,婉而成章,聰辯強記,皆此類也。位撫軍上將軍。 |
50  | 楊椿弟津,孝友大至,兄弟皆有孫,惟椿有曾孫,年十五六矣。椿嘗欲為之早娶,望見玄孫,自椿子昱以下,率多學尚,時人莫不欽羨焉。一家內男女百口,緦服同爨,庭無間言。魏世以來,惟有盧淵兄弟及椿昆季,當世莫逮焉。椿位太保。 |
51  | 盧度世子淵、昶等父母亡後,百口同居,親從昆弟嘗旦省諸父,出坐別室,至暮乃入。廟府之外,不妄交遊。其相率以禮如此。 |
52  | 許詢,字伯禮,頗有業尚。閨門雍睦,三世同居。吏部尚書李神俊嘗稱其家風。 |
53  | 宋推,字季預,性清嚴,治家如官府。 |
54  | 鄭瓊兄弟雍睦,其諸娣姒亦咸相親愛,閨門之內,有無相通,為時人所稱美。 |
55  | 辛少雍為給事中,性仁厚,有禮義,門內之法,為時所重。少雍卒,妻王氏有德義,與其從子懷仁兄弟同居,懷仁等事之甚謹,閨門禮讓,人無比焉。士大夫以此稱美。 |
56  | 崔挺子孝芬孝嘈,值芐⒁宕群竦芐⒀,菪⒄先亡。孝芬等哭泣哀慟,絕肉蔬食,容貌損瘠,見者傷之。孝嗟確鈽⒎揖順之禮,坐食進退,孝芬不命則不敢也。雞鳴而起,旦參顏色,一錢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需,聚對分給,諸婦亦相親愛,有無共之。始挺兄弟同居,孝芬叔振既亡之後,孝芬等奉承叔母李氏,若事所生,旦夕溫冫青出入啟謹,家事巨細,一以諮決。每兄弟出行,有獲財物,尺寸以上,皆內李氏之庫,四時分賚,李自裁之,如此者二十餘歲。撫從弟宣伯、子朗、如同氣焉。挺弟振,字延根,少有學行,亦居家孝友,為宗族所稱。挺位北海王詳司馬。 |
57  | 北齊高隆之為太保、錄尚書,寡姊為尼,事之如母,訓督諸子,必先文義,世甚以此稱之。 |
58  | 崔心糊侍中心煲幻,嘔榧藿,允且鹿,謚美吉凶,儀範,為時所稱。位東兗州刺史。 |
59  | 羊烈家傳素業,閨門修飾,為世所稱。一門女不再醮。太和中,於兗州造一尼寺,女寡居無子者並出家為尼,咸存戒行。位驃騎將軍。 |
60  | 後周李和為柱國大將軍。和立身剛簡,老而愈勵,諸子趨事,若奉嚴君。 |
61  | 裴俠撰。九世伯祖貞侯潛傳》,述裴氏清公,欲使後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者,咸付一通。 |
62  | 柳靖,河東解人也。為廣德郡守。隋文帝受禪,遂退居鄉里,閉門自守,子弟奉之,若嚴君焉。其有過者,靖必下帷自責。於是長幼相率,拜謝庭下,靖然後見之,勖以禮法。鄉里亦慕而化之。或有不善者,皆曰:「惟恐柳廣德知也」。 |
63  | 隋柳敏,有高名,好禮篤學,治家如官。位太子太保崔弘度理家如官子弟班,白動行楚,閨門整肅,為當時所稱。位撿校太府卿。 |
64  | 唐李刮,司空閨門之內,肅若嚴君。位太子太師。 |
65  | 崔談ψ,株菟鍰子。賓客,沔之子。家以清儉禮法為士流敬慕,位中書侍郎、平章事。 |
66  | 李晟封西平王,理家以嚴稱,諸子侄非晨昏不得謁見,言不及公事,視王氏甥如己子。嘗正歲,崔氏女歸省,未及階,晟卻之曰:「爾有家,況姑在堂,婦當奉酒供以待賓客」。遂不視,而遣還家。其達禮敦教如此。 |
67  | 郭曜尚父汾陽王子儀長子。曜性孝友廉謹,子儀出征居外,曜當留治其家,少長千人,各得其所。位太子少保。 |
68  | 穆寧子贊,與弟質、員、賞皆以家行人才,為縉紳所仰。贊官達,父母尚無恙,家法清嚴,贊兄弟奉指使,笞責如僮僕,贊最詳謹。至今言家法者,以穆寧為嚴訓之家。寧位秘書監。 |
69  | 晉張仁愿兄仁[A13C]善治家,勤而且約,婦女衣不曳地,什物多歷年所,如新市焉。位大理卿。 |
70  | 周裴羽為左常侍,性謙恭靜守,居家嚴肅,累將命於四方,不渝所履。頃在雒邑,其鄰未嘗聞。一日,言宣言華,故終身無玷,時論多之。 |
71  | 鄭受益,唐宰相餘慶之曾孫也。餘慶生水匯,啐簧,從讜兩為太原節度使,再登相位。從讜兄處誨,為汴州節度使,家襲清儉,深有士風,中朝禮法,以鄭氏為甲。處誨生受益。受益亦以文學致身,累歷臺閣。 |
72  | ○總錄部 矜嚴 |
73  | 容止可觀,傳紀孝熙之德,威儀不忒,《詩》稱宜弟之風。豈君子佩服前訓,淑慎厥躬。方正積中,而端莊發外。風範詳雅,而進退矜嚴,周旋中規,折旋中矩。動有常度,識視而不差。居無隋容,造次而罔失,雖處ウ而必整,抑在野而益嚴。正色詳言,對妻子而無ル。丫友啻ξ,爬子甓必變。遠暴慢於朋友,化真厚於閨門。足以儀表薦紳,鎮靜雅俗。仲尼云:「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其是之謂乎! |
74  | 漢董仲舒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後為膠西王相。俊不疑字曼。 |
75  | 倩,渤海人,為郡文學。武帝末,直指使者暴勝之。至渤海,遣吏請與相見不疑,冠進賢冠帶渚囈#ü懦そ,J姿樸褡、韃⒙孤形,上刻木作山形,刻似蓮花,初生未敷,今大劍木首,其似此),佩環停ù玉環。又有玉停┌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門使解劍不疑曰:「劍者,君子武備,所以衛身不可解。請退」。吏白勝之,勝之開ト延請,望見不疑,容貌莊嚴,衣冠甚偉,勝之ε履起迎。後為京兆尹。 |
76  | 霍光為大將軍,封博陸侯。為人沈靜詳審,出入下殿門,進止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 |
77  | 後漢李忠初以父任為郎,署中數十人,而忠獨以好禮修整稱。王莽時為新博屬長,郡中咸信之。 |
78  | 侯霸,字君房,為太子舍人,矜嚴有威容。 |
79  | 張湛,字子孝,扶風平陵人也。矜嚴好禮,動止有則,居處幽室,必自修整。及在鄉黨,詳言正色,三輔以為儀表。終太中大夫。 |
80  | 朱暉性矜嚴,進止必以禮,諸儒稱其高,位至尚書令徐防。明帝永平中,舉孝廉,除為郎。體貌矜嚴,占對可觀,帝異之。 |
81  | 刁韙為東海相,常以法度自整,家人莫見其惰容焉。魏郎為尚書,被黨議免,歸家。性矜嚴,閉門整法度,家人不見惰容。 |
82  | 鄧訓雖寬中容眾,而於閨門甚嚴,兄弟莫不敬憚。諸子進見,未嘗賜席,接以溫色。後為護羌校尉。 |
83  | 朱穆,少有英才,學明《五經》。性矜嚴,疾惡不交非類。年二十,為郡督郵。 |
84  | 袁安為人嚴重有威敬,見於州里。初為郡功曹。 |
85  | 茅容,字季偉,陳留人。年四十餘,耕於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夷,平也,踞蹲也,坐愈恭。郭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遂與共言。 |
86  | 侯瑾,敦煌人也。常以禮自持,獨處一房,如對嚴賓焉。州郡累召公車,有道徵稱疾不到。 |
87  | 司馬防性質直,方雖丫友鞜,ν儀不忒,位至騎都尉。 |
88  | 魏崔琰為中尉,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 |
89  | 王朗高才博雅,而性嚴整,慷慨多威儀。位至司空吳呂範為揚州牧,性好威儀,州民如陸遜、全琮及貴公子皆修敬虔肅,不敢輕脫。 |
90  | 晉和嶠,字長輿,少有風蹌驕訟,暮鈽之為人,厚自崇重,有盛名於世。朝野許其能整風俗,理人倫。位至太子太傅。 |
91  | 王劭,字敬倫,美姿容,有風操,雖家人近習,未嘗見其惰替之容,桓溫甚器之。終吳國內史。 |
92  | 孫晷,吳國富春人。恭孝清約,學識有理義。每獨處幽ウ之中,容止瞻望,未嘗傾邪。徵辟,並不就。 |
93  | 庾亮,字元規。年十六,東海王越辟為掾,不就,隨父在會稽,嶷然自守。時人皆憚其方嚴,莫敢造之。 |
94  | 宋謝弘微性嚴整,舉止必修禮度,婢僕之前,不妄言笑。由是尊卑小大,敬之若神。位至侍中。 |
95  | 王敬弘形狀短小,而坐起端方,桓玄謂之「彈棋八勢」。位至左光祿大夫。 |
96  | 王玄謨,性嚴,未嘗妄笑,時人言玄謨眉頭未曾伸。後終於都督。 |
97  | 孔ダ為安陸王冠軍長史,又隋府轉後軍長史,凡二府長史,典簽諮事,不呼前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顏竣為吏部尚書,容貌嚴毅。 |
98  | 謝方明初為高祖主簿,性嚴恪,雖處ウ室,未嘗有惰容,無他技能,自然有雅韻。 |
99  | 范藹,畢之子,幼而整潔,衣服竟歲未嘗有塵點。及曄反,伏誅。 |
100  | 袁粲,字景倩,峻於儀範,清整有風操,自遇甚高。(梁僕射張稷曰:「公見人躒●嫜希┪恢了,就絞討小」。 |
101  | 南齊江軻字伯倫,真嚴有孝行。宗人江蹺恢潦討行院萊尬┘軻,則敬挹焉。 |
102  | 王思遠,立身簡潔。明帝弟季敞性甚豪縱,使詣思遠,令見禮度。都水使者季種嘗曰:「見王思遠終日安坐,不妄言笑,簪帽衣領,無不整潔,便憶丘明士。見明士蓬頭散帶,終日酣醉,吐論縱橫。唐突卿宰,便憶見思」。遠言其兩反也。思遠位至侍中。 |
103  | 梁范岫恭敬嚴恪,進止以禮,位至金紫光祿大夫。王茂為中權將軍,居處方正,在一室衣冠儼然,雖僕妾莫見其惰容。 |
104  | 何敬容為太子中庶子。性矜莊,衣冠尤事鮮麗,每公庭就列,容止出入。 |
105  | 後梁柳洋,河東解人。少有文學,以禮度自居,與王俱以風範方正為當時所重。位至吏部尚書。 |
106  | 陳蕭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儼然,雖造次之間,必由法度。釋褐著作郎。 |
107  | 顧野王少篤學,至性知名,在物無過辭失色,觀者貌似不能言,及其勵精履行,皆人所莫及。位終光祿卿。後魏封軌,善自修潔,儀容甚偉。或曰:「學士不事修飾,此賢何獨如此?」軌聞,笑曰:「吾聞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後為賢?」言者慚退。位至征虜將軍。 |
108  | 常爽嚴正,有志跛浼,胰速琢ノ,闖⒓其寬誕之容。後為宣威將軍。 |
109  | 裴粲為弘農太守,免官。曾詣清河王懌下車始進,便屬暴雨。粲容步舒雅,不以г濡改節。懌乃令人持蓋覆之,歎謂左右曰:「何代無奇人!」 |
110  | 北齊崔瞻,字彥通,清河東武城人。聰明強學,有文情,善容止,神采嶷然,言不妄發。年十五,刺史高昂署主簿。 |
111  | 劉俗盅逵,⑴沓僑誦院,暝S型。重身長六尺,容止可觀。雖暱友密交,朝夕遊處,莫不加敬。位至睢州刺史。 |
112  | 趙將父彥深,有七子,將最知名,沈敏有父風。溫良恭儉,雖妻子亦未嘗怠慢,終日儼然。位為散騎常侍。 |
113  | 後周長孫紹遠,魏太師雅之子。性寬容,有大度,望之儼然,朋儕莫敢襄狎。位至少司空。 |
114  | 唐瑾,為中大夫,兼內史。瑾性方重,有風格,退朝休暇,常著衣冠以對妻子,遇迅雷烈風,雖閒夜宴寢,必起冠帶端笏危坐。 |
115  | 長孫僉,少方正,有操行,狀貌魁梧,神彩嚴爽,雖在私室,終日儼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雖貴遊造門,亦不與相見。及為大行臺尚書,兼相府司馬。嘗與群公侍坐於太祖,及退,太祖謂左右曰:「此公閒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其所失」。後為荊州總管,嘗詣闕奉事,時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類也。 |
116  | 裴遂,河東聞喜人。性方嚴,為州里所推挹。為從事中郎。 |
117  | 隋令狐熙性嚴重,有雅量,雖在私室,終日儼然。不妄通賓客,凡所交結,必一時名士。起家吏部上士。 |
118  | 唐李諼,太常卿,歷工部尚書、東都留守。風儀秀整,所歷皆以威重見稱。 |
119  | 韋陟,自幼風標整峻,獨立不群,位至吏部尚書。 |
120  | 韋斌好修整,尚文藝,容止嚴厲,有大臣體。位至太常少卿。 |
121  | 鄭黎の河南尹迎送中使,皆有常處。吏窺之,馬足差跌不出三五步。 |
122  | 崔郾資質偉秀,神情雅重,人望愛之,終不可洽,不知者以為事高簡,拘靜默耳。終於浙江觀察使。 |
123  | 令狐楚威儀儼整,望之若不可犯。性寬厚愛重,而門無雜賓。嘗與從事笱嚶,鋟膠ㄓ蟹,搶嗯賈烈蛄。⒚徹去筵席,毅形語色,故累居重任,正直之稱如初。 |
124  | 梁趙凝為襄州節度使,氣貌甚偉,好自修檢,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鑒,前後照之。對客之際,烏巾上微覺有塵,即令侍妓持紅拂以拂之,人有誤犯其家諱者,往往遭其賈楚,其方嚴也如是。 |
125  | 後唐趙光逢風神秀異,從微至著,動守規簡,見者肅然,議者器之。自為玉界尺,位至司空、平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