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唐㑹要卷八十六 |
3  | 宋 王溥 撰 |
4  | 奴婢。 |
5  | 舊制,凡反逆相坐,沒其家為官奴婢一免為畨户,再免為雜戶,三免為良人,皆因赦宥所及則免之。武徳五年,安州刺史李大亮以破輔公祏功賜奴婢百人,大亮謂曰:「汝輩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為賤𨽻乎?」一一皆放還。髙祖聞而嗟賞,更賜奴婢二十人。 |
6  | 顯慶二年十二月,勅放還奴婢為良及部曲、客女者,聽之,皆由家長手書,長子已下連署,仍往本屬申牒除附。諸官奴婢年六十已上及廢疾者,並免刪。永昌元年九月,越王貞收諸家僮勝衣甲者千餘人,于是制王公已下奴婢有數。 |
7  | 如意元年四月十七日,勅逆人家奴婢及縁坐等色入官者,不須充尚食、尚藥驅使。 |
8  | 萬歳通天元年九月勅,士庶家僮僕有驍勇者,官酬主直,並令討擊契丹大足元年五月三日勅,北方縁邊州縣不得畜突厥奴婢。 |
9  | 景龍三年,司農卿趙履溫奏請以隋代畨戶子孫數千家沒為官奴婢,仍充賜口,以給貴倖。監察御史裴子餘以為官戶承恩,始為畨戶,又是子孫不可抑之,奏免之。天寳八載六月十八日,京畿及諸郡百姓,有先是給役在私家驅使者,限勅到五日內,一切送付內侍省,其中有自南口及契劵分明者,各作限約,定數驅使,雖王公之家不得過二十人,其職事官一品不得過二十人,二品不得過十人,三品不得過八人,四品不得過六人,五品不得過四人,京文武清官六品、七品不得過二人,八品、九品不得過一人。其嗣郡王郡王、縣主、國夫人、諸縣君等,請各依本品同職事及京、清資官處分。其有別承恩賜,不在此限。其䕃家父祖先有者,各依本䕃職減比見任之主。其南口請比蜀蠻及五溪、嶺南夷僚之類。大厯十四年五月,詔曰:「邕府歲貢奴婢,使之離父母之鄉,絶骨肉之戀,非仁也,宜罷之」。 其年八月,都官奏:「伏凖格式,官奴婢,諸司每年正月造籍二通,一通送尚書,一、通留本司,並每年置簿㸃身團貎,然後闗金倉,部給衣糧,又凖格式,官戶有受勲及入老者,並從良。比來因循省司,不立文案,伏恐日月滋深,官户逃散,其受勲及入老者,無定數便。請令諸司凖式造籍送省,並孳生及死亡者,每季申報,庶憑勘㑹勅㫖,宜並凖式處分。自今已後有處闕者,委所司奏聞,凖法科罪。元和四年閏三月,勅:「嶺南、黔中、福建等道百姓,雖處遐俗,莫非吾人,多罹掠奪之虞,豈無親愛之戀?縁公私買賣奴婢,宜令所在長吏切加捉搦,并審細勘責,委知非良人,百姓方許文關,有違犯者,凖法處分」。 八年九月,詔:「自嶺南諸道,輒不得以良口餉遺,及將諸處博易,又有求利之徒,以良口博馬並勅所在長吏,嚴加捉搦,如長吏不曾勾當,委御史臺訪察聞奏。長慶元年三月,平盧軍節度使薛平奏:「應有海賊誘掠新羅良口,將到,當管登萊州界及緣海諸道賣為奴婢者。伏以新羅國雖是外蕃,常稟正朔朝貢不絶,與內地無殊,其百姓良口等常被海賊掠賣,于理實難,先有制勅禁斷,縁當營乆蹈域中,承前不守法度,自收復已來,道路無阻,逓相販鬻,其獘尤深,伏乞特降明勅,起今已後,緣海諸道,應有上件賊誘賣新羅良人等,一切禁斷,請所在觀察使嚴加捉搦,如有違犯,便凖法斷。勅旨宜依三年正月新羅國使金柱弼進狀,先䝉恩勅,禁賣良口,使任從所適,有老弱者栖栖無家,多寄傍海村鄉,願歸無路。伏乞牒諸道傍海州縣,每有船次,便賜任歸,不令州縣制約勅旨,禁賣新羅。尋有正勅所言,如有漂寄固合任歸,宜委所在州縣切加勘會,責審是本國百姓,情願歸者,方得放囘寳厯。二年十一月勅:朝官及節度、觀察使,自今已後,並不許更置,私自身驅使。 |
10  | 太和二年十月,勅嶺南、福、建、桂管、容、邕管安南等道百姓,禁斷掠買餉遺良口,前後制勅處分重叠,非不明衛中行李元志等,雖云買致數實至多,宜各令本道施行。元和四年閏三月五日及五年九月十八日勅文,切加約勒,仍逐官各差判官奏當司應管諸司所有官戶奴婢等處要典及令文,有免賤從良條,近年雖赦勅諸司,皆不為論,致有終身不霑恩澤,今請諸司諸使各勘官戶奴婢有廢疾及近年七十者,請凖各令處分。其新羅奴婢,伏凖長慶元年三月十一日勅,應有海賊誘掠新羅良口將到,縁海諸道賣為奴婢並禁斷者,雖有明勅,尚未止絶,伏請申明前勅,更下諸道,切加禁止。旨宜依。會昌五年四月,中書門下奏:天下諸寺奴婢,江淮人數至多,其間有寺已破廢,全無僧家奴婢,既無衣食,皆自營生,或聞洪潭管內人數倍一千人已下五百人已上處,計必不少。臣等商量,且望各委本道觀察使差清強官與本州刺史、縣令同㸃檢,具見在口數及老弱嬰孩,並須一一分析聞奏。如先自營生及已輸納者,亦別項分析,深恐無良吏及富豪商人百姓綱。維潛計會藏隐事須,稍峻法令,如有犯者,便以奴婢計估,當二十千已上者,並處極法官人及衣冠奏聴進止,如有人糺告,便以奴婢充賞,待勘知人數,續具條流。其京城委功徳,亦凖此條流,仍具數奏聞勅旨依奏。 |
11  | 其年八月,中書門下奏:「應天下廢寺,放奴婢從良百姓者,今聞有細口,恐刺史已下官人及富豪、衣冠、商人、百姓,計會藏隱,及量與錢物索取勅下後,如有此色,並仰首出,卻還父母。如有依前隱蔽,有人糺告官人已下逺販商人百姓,並處極法。其告事人,每一口賞錢一百千,便以官錢充給,續徴所犯人令填納。勅旨宜依。六年二月勅:山南、江淮間寺家奴婢,比來有勅釐革,或有父母贖男女將歸,歳月既深,今卻捜檢,情非違勅,事恐擾人,如有此色,勘驗有憑,並宜不要進收。自會昌元年以後者,不在此限。 |
12  | 大中五年二月,勅邊上諸州鎮送到投來、吐蕃、迴鶻奴婢等,今後所司勘問了宜,並配嶺外,不得𨽻內地。九年閏四月二十三日,勅:「嶺南諸州貨賣男女,奸人乗之,倍射其利,今後無問公私上客,一切禁斷,若潛出劵書,暗過州縣,所在捜獲,以强盗論,如以男女傭賃與人,責分口食,任於當土五年限為滿,不得將出外界。大順二年四月二十日,勅:天下州府及在京諸軍,或因收獲百姓男女,宜給內庫銀絹,委兩軍收贖,歸還父母。其諸州府,委本道觀察使取上供錢充贖,不得壓良為賤。 |
13  | 道路。 |
14  | 貞觀十四年七月三十日,移五崤道于莎柵,復舊路。開元二十八年正月十三日,令兩京道路並種果樹,令殿中侍御史鄭審充使。天寳三載五月,京兆尹蕭昊奏:「請於要道築甬道,載沙實之,至於朝堂。從之。九月,昊又奏廣之。七年四月,河南尹韋濟奏:「于偃師縣東山下開驛路,通孝義橋。北坡,義堂路也。 |
15  | 廣徳元年八月,勅:「如聞諸軍及諸府,皆扵道路開鑿營種,衢路隘窄,行李有妨,茍狥所資,頗乖法理。宜令諸道諸使及州府長吏,即差官廵檢,各依舊路,不得輒有耕種,并所在橋路,亦令隨要修葺」。 |
16  | 大厯八年七月勅,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種及斫伐樹木,其有官處勾當填補。 |
17  | 貞元七年八月,商州刺史李西華請廣商山道,又別開偏道以避水潦,從商州西至藍田,東抵內鄉,七百餘里,皆山險,行人苦之,西華役工十餘萬,脩橋道,起官舎,舊時秋夏水盛,阻山澗,行旅不得濟者,或數日,粮絶無所糴,西華通山間道謂之偏路人,不留滯行者為便。太和二年二月,鄭州刺史楊歸厚奏:「當州郭下官路不置在州城內,使命往來,出入非便,伏請凖汝州例置驛路于城西,勅㫖冝依」。 其年,定州奏,當管白石嶺南路管驛險峻,請移于易州西紫荊嶺路修置。從之。開成元年四月,昭義節度使奏請開夷儀山路,通太原、晉州,從之。 |
18  | 大中三年十一月,山南西道節度使鄭渥、鳯翔節度使李玭等奏:「當道先凖勅,新開文川谷路,從靈泉驛至白雲驛共一十所,并毎驛側近置私客舘一所,其應縁什物、糧料、遞乘,並作夫專知官及橋道等開修制置畢,其斜谷路創置驛五所,平州驛一所、連雲驛一所、松嶺驛一所、靈谿驛一所、鳯泉驛一所,並已畢功,訖勅㫖蜀漢道古今欹危,自羊膓九曲之盤入鳥道。三巴之外,雖限戎隔夷,誠為要害,而人御馬匹,常困險難,鄭渥首創厥功,李玭繼成巨績,校兩路之逺近,减十驛之途,程人不告勞,功已大就,偃師開路,祗為通衢,桂陽列亭,止于添驛,此則通千里之險峻,便三川之往來,實為良能,克當寄任,冝依所奏,仍付史館。 |
19  | 四年六月,中書門下奏:「山南西道新開路,訪聞頗不便人,近有山水摧損橋閣,使命停擁,館驛蕭條,縱遣重修,必倍費力。臣等今日延英面奏宣㫖,卻令修斜谷舊路及館驛者。臣等商量,望詔宣敖及鳯翔節度使、觀察使,令速㸃檢計料修置,或縁館驛未畢,使命未可徑通,其商旅及私行任取稳便往來,不得更有約勒。勅㫖依奏。其年八月,山南節度使封敖奏:「當道先凖詔令,臣檢討卻修置斜谷路者。臣當時差軍將領官健人夫併力修置道路橋閣等,去七月二十日畢功,通過商旅騾馬擔馱,往來七月二十二日,已具聞奏訖,其館驛先多摧毀破壊,併功修樹,今並已畢。臣已散牒縁路管界州縣,及牒鳯翔、劍南東、西兩川觀察使,並令取八月十五日以後于斜谷路過使命,謹具如前。勅旨冝依,仍付所司街巷。 |
20  | 開元十九年六月,勅:「京、洛兩都,是惟帝宅街衢坊市固須修築,城內不得穿掘為窰,燒造磚瓦,其有公私修造,不得於街巷穿坑取土」。 |
21  | 廣徳元年九月,勅城內諸街,勿令諸使及百姓輒有種植。永泰二年正月十四日,京兆尹黎幹奏:「京城諸街種植大厯二年五月勅,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墻、接簷造舎等先處分,一切不許並令毀拆,冝委李勉常切勾當,如有犯者,科違勅罪,兼須重罰。其種樹栽植,如聞並已滋茂,亦委李勉勾當處置,不得使有斫伐,致令死損,并諸橋道亦須勾當。 |
22  | 貞元四年二月,勅京城內莊宅使界諸街坊墻有破壊,冝令取兩稅錢,和僱工匠修築,不得科歛人戸。十四年,官街樹缺,所司植榆以補之,京兆尹呉湊曰:「榆非九衢之玩」,亟命易之以槐。 |
23  | 太和五年七月,左右廵使奏:「伏凖令式及至徳長慶年中,前後勅文,非三品已上及坊內三絶不合,輒向街開門,各逐便冝,無所拘限。因循既乆,約勒甚難,或鼓未動,即先開,或夜已深猶未閉,致使街司廵檢,人力難周,亦令奸盜之徒,易為逃匿。伏見諸司所有官宅,多是雜賃,尤要整齊,如非三絶者,請勒坊內開門,向街門戸,悉令閉塞。勅㫖除凖令式,各合開外,一切禁斷,餘依其月左街使奏,伏見諸街餔,近日多被雜人及百姓諸軍、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竊慮停止奸人,難為分別,今除先有勅文百姓及諸街鋪守捉官健等舍屋外,餘雜人及諸軍諸使官健舍屋,並令除折,所兾禁街整肅,以絶奸人,勅㫖所折侵街舎,冝令二箇月限移拆,如不礙勅文者,仍委本街使看便冝處分。 九年八月,勅諸街添補樹,並委左右街使栽種價直於京兆府取,仍限八月栽畢,其分析聞奏。 |
24  | 大中三年六月,右廵使奏:「義成軍節度使韋讓,前任宫苑使日,固違勅文于懐真坊西南角亭子西侵街造舍九間,勅㫖韋讓侵街造舍,頗越舊章,冝令毀拆橋梁」。 |
25  | 顯慶五年五月一日,修洛水月堰,舊都城洛水天津之東,有中橋及利渉橋,以通行李。上元二年,司農卿韋機始移中橋,自立徳坊西南,置于安衆坊之左,南當長夏門街,都人甚以為便,因廢利渉橋,所省萬計,然毎年洛水泛溢,必漂損橋梁,倦于繕葺,內使李昭徳始創意,令所司改用石腳鋭其前,以分水勢,自是無漂損之患,至今。先天二年八月,勅天津橋除命婦已外,餘車不得令過。開元九年十二月九日,增修蒲津橋,絙以竹葦,引以鐵牛,命兵部尚書張說刻石為頌。 十九年六月,勅兩京城內諸橋及當城門街者,並將作修營,餘州縣料理。二十年四月二十一日,改造天津橋。 |
26  | 天寳元年二月,廣東都天津橋中橋石腳兩眼以便水勢,移斗門自承福東南抵毓財坊南百歩。 八年二月,先是,東京商人李秀昇,於南市北架洛水,造石橋南北二百歩,募人施財鉅萬計,自五年創其始,至是而畢卜。年十一月,河南尹裴逈請税本府戸錢,自龍門東山扺天津橋東造石堰,以禦水勢,從之。 |
27  | 「大厯五年五月,勅承前府縣並差百姓修理橋梁,不逾旬月,即被毀折,又更差勒修造,百姓勞煩,常以為弊,冝委左右街使勾當捉搦,勿令違犯。如嵗月深乆,橋木爛壊,要修理者,左右街使與京兆府計㑹其事,申報中書門下計料處置,其坊市橋,令當管修理諸街橋,京兆府以當府利錢充修造。其年八月,勅其坊市內有橋,不問大小,各仰夲街曲當管共修,仍令京兆府各差本管官及當坊市所由勾當,毎年限正月十五日內令畢,如違,百姓決二十,仍勒依前令修文武官一切具名聞奏,節級科貶如後,續有破壊,仍令所由時看功用多少,計定數修理,不得輒剰料率,及有隱欺。 |
28  | 貞元元年正月,勅冝令京兆府與金吾計會,取城內諸街枯死槐樹充修㶚滻等橋板木等用,仍栽新樹,充替闗市。 |
29  | 「武徳九年八月十七日詔:「梁闗之設,襟要斯在,義止懲奸,無取苛暴,近代拘刻,禁御滋章,非所以綏安百姓,懐來萬邦者也。其潼闗以東,縁河諸闗,悉冝停其金銀綾絹等雜物,其依格得出闗者,並不須禁」。天授二年七月九日,勅其雍州已西安置潼闗,即冝廢省,洛州南面北面各置闗。 |
30  | 長安二年正月,有司表請税闗市,鳯閣舍人崔融上議曰:「臣伏見有司税闗市事條,不限工商,但是行人盡税者,臣謹按周禮九賦,其七曰:闗市之賦,竊惟市縱繁巧,闗通末游,欲令此徒止抑,所以咸增賦稅。夫闗市之稅者,惟斂出入之商賈,不税往來之行人,今若不論商人通取諸色,事不師古,法乃任情,悠悠末代,于何瞻仰?又四海之廣,九州之雜闗,必據險路,市必憑要津,若乃冨商大賈,豪宗惡少輕死重氣,結黨連羣,喑嗚則彎弓睚眦,則挺劍小有失意,且猶如此,一旦變法,定是相驚,非惟流迸齊人,亦自擾亂殊俗,求利雖切,為害方深,而有司上言,不識大體,徒欲益帑藏、助軍國,殊不知軍國益擾,帑藏愈空,且如天下諸津,舟航所聚,洪舸巨艦,千軸萬艘,交貨往還,昧旦永日,今若江津河口置鋪納税税,則檢覆,覆則遲留,此津纔過,彼鋪復止,非惟國家税錢,更遭主司僦賂,至如闗市之税,史籍有文,秦政以雄圖武力,捨之而不用也,漢武以覇畧英才去之而勿取也,何則?闗為詰暴之所?市為聚人之地,税市則人散,税闗則暴興,暴興則起異圖,人㪚則懐不軌,況澆風乆扇,變法為難,徒欲禁末逰,規小利,豈知失𤣥黙亂大倫乎?古人有言:王者藏於天下,諸侯藏於百姓,農夫藏於庾,商賈藏於篋,惟陛下詳之,必若師興有費,國儲多窘,即請倍算商賈,加斂平人,如此則國保冨強,人免憂懼,天下幸甚! |
31  | 天寳二年十月,勅:「如聞闗已西,諸國興販徃來不絶,雖託以求利,終交通外蕃,因循頗乆,殊非穏便,自今已後,一切禁斷,仍委四鎮節度使及路次所由郡縣,嚴加捉搦,不得更有往來」。 |
32  | 乾元元年八月勅:「大散闗冝依舊令鳯翔收管者。寳應元年九月勅,駱谷子午等路往來行客所將隨身器仗等,今日以後,除郎官、御史、諸州部進奉事官,任將器、伏隨身,自餘私客等,皆須過所,上具所將器,使色目然後放過,如過所上,不具所將器,使色目數者,一切於守捉處勒留」。 |
33  | 元和九年五月,豐州奏中受降城與靈州城接界,請置闗。從之。 |
34  | 十二年二月,時討淮蔡既乆,濟師十倍,賊知其必屈,毎思竊發於中,以緩師期,故有折陵之㦸,爇芻蒿之塲,流矢飛書,往往不絶,蓋闗防之罪也。及平淄青後,簿書獲賞蒲潼闗吏文案,乃明,吏卒取於賊而容其奸也。大中三年七月,涇州節度使康季榮奏:六月二十七日,收原州城及諸闗。其月,邠寧監軍小使張文鋭奏:本道兵馬,今月十三日收蕭闗,六年三月,隴州防禦使薛逹奏:伏奉正月二十六日詔㫖,令臣築故闗,訖聞奏者。伏以汧源西境,切在故闗,昔有隄防,殊無制置,僻在重岡之上,苟務髙深,令移要㑹之口,實堪控扼,舊絶泉井,逺汲河流,今則臨水挾山,當川限谷,危墻深塹,克揚營壘之勢,伏乞改為定戎闗鈐轄往來。臣當界又有南由路,亦是要衝舊水闗,亦請凖前把捉去正月二十七日起功,今月十七日畢,謹畫圖進。上勅㫖:薛逹新置闗城,得其要害,形于圖畫,頗見公忠,冝依所奏」。 |
35  | 市 |
36  | 貞觀元年十月,勅: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七年七月二十日,廢州縣市印。顯慶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洛州置北市,𨽻太府寺。 |
37  | 垂拱二年十二月,勅三輔及四大都督并衝要、當路及四萬戸已上州市令并赤縣錄事並冝省。天授三年四月十六日,神都置西市,尋廢。至長安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又置。開元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又廢其口馬移入北市。 |
38  | 長安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廢京中市,至天寳八載十月五日,西京成逺營置南市華清宮置北市,景龍元年十一月,勅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其市,當以午擊鼔,二百下而衆大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下散,其州縣領務少處,不欲設鉦鼔,聼之車駕行幸處,即於頓側立市,官差一人權檢校市事,其月,兩京市諸行自有正鋪者,不得於鋪前更造偏鋪,各聼用㝷常一様偏束,諸行,以濫物交易者,沒官,諸在市及人衆中相驚動,令擾亂者,杖八十。 |
39  | 開元二年閏三月勅:諸錦、綾、羅、縠、繡、織成、紬、絹、絲、犛、牛尾、真珠、金鐵,並不得與諸蕃互市,及將入蕃金鐵之物,亦不得將度西北諸闗。 |
40  | 大厯八年七月,勅京城內諸坊市門,至秋成後,冝令所由勾當修補。 |
41  | 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長吏,無得與人争利,先于揚州郅肆貿易者,罷之。先是,諸道節度觀察使以廣陵當南北大街,百貨所集,多以軍儲貨財列置市肆,名托軍用,實私其利息,至是乃絶。 |
42  | 貞元十四年八月,右金吾將校趙洽、田岩並配流天徳軍,時屢有中官于京城市肆強買,人間,率用直百錢,物買人數千錢物,仍索腳價及進奉門戶,謂之宫市。是時呉湊為京兆尹,數上言初為修理,無㡬,中貴人等奏云:「百姓䝉官准戸部格式,其市吏壁師之徒,聼於當州縣供宮人市買,每至市存養,頗獲厚利。呉湊再論奏者凑之金吾舊吏趙洽等,獻計也,故洽等坐焉。湊,代宗元舅,早承恩顧,上即位,復寵遇之,潔㢘謹慎,未嘗不以公忠之言匡啟於上,至是,又以宮市事懇論于上前,事雖不從,時論歸美。 |
43  | 貞元以後,京都多中官市物于㕓肆,謂之宫市,不持文牒,口衘勅命,皆以監估不中衣服絹帛雜紅紫之物,倍髙其估,尺寸裂以酬價,謂之精供,冨商皆匿名深居,陳列㕓間,唯粗厲苦窳市,後又強驅入禁中,傾車罄輦而去,色少不甘,有毆致血流者,中人之出,雖沽漿賣餅之家,無不徹擔塞門以伺其去,蒼頭、女奴,輕車名馬,惴惴衢巷,得免捕為幸,京師之人嗟愁叫,閽訴闕,則左右前後皆其人也。 |
44  | 二十一年二月,赦文:應縁宮市並出正文帖,依時價買賣,不得侵擾百姓。 |
45  | 寳厯二年十月,京兆尹劉栖楚奏:「術者數之妙,苟利于時,必以救患。伏以前度甚雨,閉門得晴,臣請便令後,毎隂雨五日,即令坊市閉北門以禳諸,隂晴三日,便令盡開,使啟閉有常,永為定式」。從之。 |
46  | 開成五年十二月勅:京夜市,宜令禁斷㑹昌二年四月勅,舊課種桑,比有勅命,如能増數,毎嵗申聞近知,並不遵行,恣加剪伐,列於㕓市,賣作薪蒸,自今委所由嚴切禁斷」。六年七月,勅:如聞十六宅置宮市已來,稍苦于百姓,成弊既乆,須有改移,自今已後,所出市一物已上,並依三宮直市,不得損刻百姓。大中三年九月勅:比有無良之人于街市投匿名文書,及于箭上、或旗旛,縱為奸言,以亂國法,此後所由潜加捉搦,如獲此色,使即焚瘞,不得上聞。 |
47  | 五年八月,州縣職員,令大都督府市令一人,掌市內交易,禁察非偽,通判市事。丞一人,掌判事佐。 一人史一人,師三人。其月勅:中縣戶滿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滿三千戸以上者,並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須置舊來交易繫者,聴依三千戸法置,仍申省諸縣在州郭下,並置市官。 |
48  | 城郭 |
49  | 永徽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和僱雍州夫四萬一千人,修京羅城郭。三十日畢,九門各施觀,明徳觀五門,工部尚書閻立徳為治。 |
50  | 顯慶五年九月,改東明門為賓耀門,西明門為宣耀門。長壽元年九月,神都改造文昌臺,及造定鼎、上東等城門,修築外郭,並鳳閣侍郎李昭徳所制,時人以為能。開元十八年四月一日築京城,九十日畢。二十年,都畿採訪使、御史中丞張倚請整齊都城,侵街墻宇。 |
51  | 二十三年七月,勅:兩京城皇城及諸門并助鋪及京城守把捉兵之處,有城墻,若門樓舎屋,破壊須修理者,皆與所司相知,并量抽當處職掌衛士,以漸修營,若須登髙臨內,即聞奏之。 |
52  | 天寳二年正月二十八日,築神都羅城,號曰金城,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築會城於湯沐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十二年十月十七日,和僱華隂、扶風、馮翊三都丁匠及京城人夫一萬三千五百人,築興慶宮城,並起樓,四十九年畢。 |
53  | 至徳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改丹鳳門為明鳳門,通化門為達禮門,安上門為先天門,及坊名有安者悉改之,㝷並卻如後。 |
54  | 建中元年五月,築奉天城。四年十月,上避難于奉天。初,術士桑道茂奏請城奉天,為王者之居,至是方騐。貞元元年,新作𤣥武門。 |
55  | 九年二月,詔復築鹽州城。先是,貞元三年,城為吐蕃所壊,自後塞外無保障,西戎入冦,既城之後,邊患頓息。元和三年,涇原節度使段佑請修臨涇城,在涇州北八十里,以扼西戎之衝,詔從之。 八年,河東節度使張𢎞靖奏修古舜城。從之。 |
56  | 長慶四年三月,夏州節度使李祐奏:于塞外築烏延、宥州、臨塞、隂河、陶子等五城,以備蕃㓂。 |
57  | 太和元年四月,鳳翔府奏:築臨汧城於汧陽縣西北八十里。 |
58  | 㑹昌六年正月,閑廐宮苑使奏:「苑內諸面苑子等門,共九十四所,今伏縁大禮日,近凖例,鑾駕赴郊廟後,並請鏁閉匙鑰,各令進入,候還宫日,即便請卻開應赴郊廟一物已上,請宣下事件前,並須搬載出盡,其留司官健等,令併支糧料,鑾駕赴郊廟後,不得出入。勅旨依奏。咸通六年四月,西川節度使牛叢奏,扵蠻界築新安城,遏戎州功畢,時南詔蠻入冦姚巂,陳許大將顔復戍巂州,奏築二城。其年秋,六姓蠻攻遏戎州,為復所敗,退去。 |
59  | 唐㑹要卷八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