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一百九十九

《卷一百九十九》[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3
帝系考
4
等:谨按: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帝系考凡十卷,首帝号、厯年,次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次后妃,次皇太子皇子,次公主,次皇族,起自轩顼以来,迄乎有宋,凡传世享祚之延促、支分派别之逺近,悉著于篇,诚为考古之助。然皇族卷内仅标大畧,未尝数具命名,厘其系属,犹不免疎阙。今采自宋末至明代辑为续考诸准旧式,惟于皇族则备稽表𫝊,登载靡遗,视马书加详焉。又辽、金、元、明皆无太上、皇明英宗当土木之变,后迎还南内,虽曾尊为太上皇帝,然不数年间,仍然复辟,本非永称,未为典要,则以附入于帝号厯年门云。
5
帝号厯年。
6
宋孝恭懿圣皇帝,讳㬎,度宗嫡子,咸淳六年生。九年封嘉国公,十年甲戍嗣立,时年五岁。本纪作四歳,误。徳佑二年丙子,降于元,降封瀛国公。在位二年,端宗即位,遥尊为孝恭懿圣皇帝。
7
改元一  徳佑二
8
端宗皇帝昰帝昺,皆度宗庶子。昰初封建国公。昺初封永国公,恭帝嗣位,封昰吉王,寻徙益王,昺信王,寻徙广王。恭帝降元,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立昰于福州,以为宋主,改元景炎,封昺衞王。三年戊寅,昰殂,在位三年,年十一岁,号曰端宗。又立昺为主,改元祥兴。二年,己夘,厓山兵溃,陆秀夫负之投海死,是年,元至元十六年。在位二年,年九岁,宋亡。
9
改元二 景炎三 景炎元年,即徳佑二年。 祥兴二 祥兴元年,即景炎三年。
10
等谨按:宋东都九帝起,太祖建隆元年庚申止,钦宗靖康二年丁未,共一百六十八年,南渡九帝起,高宗建炎二年戊申,止帝昺祥兴二年己夘共一百五十二年,前后共三百二十年。
11
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小字多尔济,契丹徳哷勒部实喇伊色哩乡耶律宻拉人。徳祖皇帝长子,唐咸通十三年生,天复元年。岁辛酉,哈陶津汗立,以为本部额尔奇木专征伐。岁癸亥,拜裕悦总知军国事。岁丙寅、十二月,哈陶津汗殂,羣臣奉遗命劝进,明年丁夘正月,即皇帝位,上尊号曰天皇帝,是为元年,时年三十八。至十年丙子梁贞明二年,建元神册,加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显元年丙戍,七月崩。唐庄宗同光四年。在位二十年,年五十五。
12
帝即位九年以前未有年号。十年,始建元神,册改元三。 神册六 天赞四 天显一臣等,谨按神册元年岁在丙子,天显元年帝崩,岁在丙戌,正史与契丹国志纲目二书相符,正史不书甲子,以帝为额,尔奇木在辛酉,嵗于丁邜嵗已即皇帝位,至十年始建元。推之,则神册元年为丙子岁也。但神册正史共有六年,契丹国志止有五年天赞正史止有四年,契丹国志则有六年叶氏以丙戍为天赞六年,以天显为太宗改元非太祖朝事去天赞之一,以补神册而加天显一年,故岁次相符耳。今据正史书之,而列其异同,以备㕘考。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徳光,字徳谨,小字耀库济,太祖第二子,唐天复二年生,天赞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天显元年七月,太祖崩,皇后摄军国事。明年丁亥冬十月,人皇王倍率羣臣请于后,乃即皇帝位,羣臣上尊号曰嗣圣皇帝。天显十三年十月,晋使刘煦、卢重上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徳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乃改元至大同元年丁未二月北汉髙祖天福十二年,改国号大辽。是年四月崩,在位二十一年,年四十六。
13
帝初即位,羣臣请改元,不许,仍以天显纪年,至十三年始改元。
14
改元二。 㑹,同 大同一臣等。谨按正史,天显为太祖年号,太宗仍之,至十三年十一月始改为㑹同元年,共九年又改大同,以太祖天显元年丙戌数之,则大同元年为丁未也。契丹国志云丙戌嵗即位,丁亥改元天显,丁酉改元。㑹同。会同十一年丁未夏四月崩,嵗次相符而年号大异。又考纲目,天福二年丁酉,书契丹改号。辽《国志》同改元会同。明年戊戌,书晋遣使上尊号,是改元在前,上尊号在后也。正史云:天显十三年十一月,晋遣使上尊号,大赦,改元。会同大同元年二月朔,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与《纲目》不符,岂纲目天福二年所书或有误乎?
15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乌云,太祖之孙,让国皇帝长子,太宗爱之如子。大同元年,封永康王。太宗崩,即位,《纲目》书:自立为帝。羣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天禄五年辛亥九月,周太祖广顺元年。自将南伐,祭让国皇帝于行宫,羣臣皆醉。察克反,帝遇弑,在位五年,年三十四,改元一。 天禄五 天禄元年,即大同元年。《契丹国志曰:太宗崩后,燕王赵延夀恨太宗负许伐中国之约,引兵入恒州,帝领兵继入辽,诸将宻议奉帝,帝乃以计锁延夀而自立,以太宗有子在国,已以兄子袭位,又无舒噜太后之命,内不自安。太后闻帝立,发兵拒之。
16
又曰:「帝引兵会北汉主与酋长议于九十九泉诸部皆不欲南帝,强之,行至新州之火神淀,燕王述乾等率兵作乱,弑帝而述乾自立。齐王舒噜逃于南山,大臣奉之以攻述乾等,杀之,立舒噜为帝等。谨按正史云:帝即位,即改大同元年为天禄,故天禄共五年。契丹国志云:即位之年,犹称会同。明年戊申,改天禄,故止四年也。前、后俱无大同年号。纲目于丁未年六月即书契丹改元天禄,与史同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小字舒噜。契丹国志曰:后更名明。太宗长子会同二年,封夀安王。世宗遇害,察克等伏诛,乃即位。羣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应厯十九年己巳三月,宋太祖开寳二年。近侍霄格、盥人华格,庖人锡衮等反,遇弑,在位十九年,年三十九。
17
改元一 应厯十九 应厯元年即天禄五年臣等谨按正史,帝遇弑在十九年二月,是年为宋太祖开寳二年己巳,纲目亦书之,契丹国志则作十八年秋九月注云:宋太祖开寳改元。附録备考: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第二子。穆宗遇害,羣臣劝进,遂即位,上尊号曰天赞皇帝。乾亨四年壬午九月宋太平兴国七年,崩,在位十四年,年三十五,改元二。 保宁十。 乾亨四 保宁元年,即应厯十九年臣等谨按,正史,保宁十年,乾亨四年,其改元时当在保宁十一年冬至,即改本年为乾亨也。契丹国志保宁止有六年,乾亨则有九年,较正史多一年矣。志中并不载崩于何月,颇为疎漏,今皆以正史为据。
18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小字文珠努,景宗长子。乾亨二年封梁王。四年,景宗崩即位,时年十二。初上尊号曰昭圣皇帝,继上尊号曰天辅皇帝。开泰元年,加上尊号曰𢎞文宣武尊道至徳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元年,又加尊号曰睿文英武遵此遵字当误,道至徳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十一年辛未,崩宋天圣九年,在位四十九年,年六十一,改元三。 统和二十九 开泰九 太平十一等,谨按契丹国志,统和三十一年始改开泰,帝崩于太平十年,无十一年。与正史小异合之,皆得在位四十九年,则相同也。
19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雅布济,小字济古尔。契丹国志曰:名珠巴克。圣宗长子。三嵗,封梁王。太平元年,册为皇太子。十一年,圣宗崩即位,时年十六。重熙元年,羣臣上尊号曰文武仁圣昭孝皇帝。重熙十一年,王圻续通考作「十年」,误。加上尊号曰聪文圣武英畧神功睿哲仁孝皇帝二十三年,王圻,续通考作二十年,误。加上尊号曰钦天奉道佑世兴歴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二十四年乙未崩,宋至和二年。。在位二十五年,年四十。
20
改元二 景福一 重熙二十四 景福元年,即太平十一年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字纳琳,小字扎拉,兴宗长子。六嵗封梁王,进封燕赵国王。重熙二十一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预朝政。二十四年,兴宗崩,即位。清宁二年,羣臣上尊号曰天佑皇帝。咸雍元年,加上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畧广智聪仁睿孝天佑皇帝,夀隆七年辛巳崩宋建中靖国元年,在位四十七年,年七十,改元五清宁十。 咸雍十 太康十 大安十 夀隆七 清宁元年,即重熙二十四年。
21
等谨按契丹国志,道宗清宁十年,咸雍三十年无太康,大安二年,号夀隆,作夀昌止六年,无七年。据云帝崩于六年,时为宋元符三年。今考续纲目于建中靖国元年书道宗崩,是年为元符三年之次年,夀隆固当有七年矣。
22
天祚皇帝,讳延禧,字延宁,小字阿古,道宗之孙,顺宗之子。太康元年生。六嵗封梁王,后进封燕王。大安七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道宗崩,奉遗诏即位,羣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乾统三年,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保大五年乙巳宋宣和七年,为金人完顔罗索等所获,降封海濵王,以疾终,在位二十五年,年五十四,改元三。 乾统十 大庆十 保大五。 乾统元年即夀隆七年。右辽帝九人,太祖神册以前未建,元太宗会同以前,仍天显年号。自世宗以下诸帝,惟圣宗即位逾年,始改统和,馀皆未逾年而即改元者也。起太祖元年丁卯丙寅冬十二月劝进,丁卯正月始行即位礼。止天祚保大五年。乙巳,凡诸帝嗣位之事,皆与纲目所书甲子相符。共二百十九年。契丹国志作起神册元年丙子,止保大四年甲辰,共二百十五年,误。王圻续通考以保大五年为甲辰,亦误。契丹国志曰:太祖称帝,国号大契丹。太宗改元会同,国号,改辽。圣宗开泰改元,复改国号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复改国号大辽。
23
附録本纪曰:耶律淳者,世号为北辽,小字聂哷,兴宗第四孙。保大二年,天祚入夹山,奚王和勒、博林牙耶律逹实等立淳为帝,上尊号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纲目作天福」,疑误,降天祚为湘隂王。淳未几病死,年六十,伪諡曰孝章皇帝,庙号宣宗,遗命遥立秦王,定以存社稷,淳妻徳妃为皇太后,称制,改元徳兴。金兵大至,徳妃奔天徳军,见天祚,天祚怒,诛徳妃,降淳庶人。耶律雅里者,天祚第二子也,字萨兰,保大三年,天祚渡河奔夏,队帅耶律迪里等刼雅里北走,共立为主,遂即位,改元神厯,后以疾卒,年三十。耶律逹实者,世号为西辽,字重徳,太祖八代孙也。保大二年,天祚播越,达实与诸臣立淳为帝,及天祚诛徳,妃逹实不自安,遂自立为王,宵遁北行,得精兵万馀,整旅而西,假道回鹘,西至大食兵,行万里,归者数国,以甲辰嵗二月即帝位,年三十八,号格哷汗,复上汉尊号曰天佑皇帝,改元延庆。后三年,班师东归,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和斯鄂尔多,改元康国,在位二十年,殁,庙号徳宗子。伊兰,年幼,遗命皇后权国后名塔布延,号感天皇后,称制,改元咸清,在位七年。子伊兰即位,改元绍兴,在位十三年,殁庙号仁宗。子幼,遗诏以妹富僧额权国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在位十四年,为爱实拉所杀,仁宗次子珠勒呼即位,改元天禧,在位三十四年,为蛮王库楚类所擒,而袭其位,珠勒呼死,辽絶自达实自立,建号万里之外,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
24
等谨按:淳与雅里,史赞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者也。达、寔擅立茍延,自雄絶域,然皆辽之支属,未尝不履帝位,建鸿号。故节録纪文附载于此。又按王圻续通考凡追尊为帝者,皆附载诸帝之后。今以虽崇帝号,并无歴年,载入,殊不相称,故仍详载于皇子门。
25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徳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讳旻,本讳阿古达,其先为靺鞨氏,附属于辽,号女真,后号女直明史云避辽兴宗讳,故改始祖居完顔部,遂以为氏。帝为世祖第二子,辽咸雍四年生,嵗癸巳,帝兄康宗即世。甲午,辽使帝袭节度使,是年举兵伐辽,大胜之,收国元年乙未正月朔宋徽宗政和五年,辽天祚天庆五年,即皇帝位,建国号曰金。二年十二月,羣臣上尊号曰大圣皇帝。天辅七年癸卯八月,崩宋徽宗宣和五年,在位九年,年五十六。初諡武元皇帝,皇统五年增諡。
26
改元二 收国二 天辅七金史太祖纪曰:「帝曰:辽以賔铁为号,取其坚也。賔铁虽坚,终亦变壊,惟金不变,不壊金之色白完顔,部色尚白,故号大金」。
27
太宗体元应运世徳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乌竒迈,世祖第四子,太祖母弟,辽太康元年生。太祖收国元年,命为安班贝勒。天辅五年,诏贰国政。七年,太祖崩,即皇帝位,天㑹十三年乙卯崩宋髙宗绍兴五年,在位十三年,年六十一,初諡文烈皇帝。皇统五年,増諡,改元一。 天㑹十三 天㑹元年,即天辅七年。熙宗𢎞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本讳哈喇,太祖之孙,景宣皇帝之子,天辅三年生。天㑹十年,命为安班贝勒。十三年,太宗崩,即皇帝位。皇统元年,羣臣上尊号曰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徳皇帝。九年己巳十二月宋绍兴二十年,为平章政事,亮等所弑,在位十五年,年三十一,降为东昏王。世宗大定初,追諡武灵皇帝,庙号闵宗。十九年,増諡。二十七年,改号熙宗。
28
帝初即位,仍称天会,年号至十五年十二月,始诏改明年为天眷。
29
改元二 天眷三 皇统九熙宗本纪曰:「天会八年,安班贝勒杲薨,太宗意久未决,宗干、宗翰以哈喇先帝嫡孙,当立,请之,再三乃许之。安班贝勒者,太宗尝居是官,及登大位,以命弟杲,故定议为储嗣者以是命焉。海陵本纪曰:熙宗以太祖嫡孙嗣位,亮意以为宗干,太祖长子而已,亦太祖孙,遂懐觊觎。萧裕揣知其意,因劝举大事。
30
废帝海陵庶人讳亮,字元功,本讳都尔古讷,辽王宗干第二子。天辅六年生。皇统八年,拜平章政事右丞相。九年,弑熙宗而自立。天徳二年,上尊号曰法天膺运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寻诏去之。正隆元年,上尊号曰圣文神武皇帝。六年辛巳宋绍兴三十一年,自将兵伐宋,兵马都统制完顔元宜反,遇弑。在位十三年,年四十。世宗大定二年,降封海陵王,諡曰炀。二十年,降为海陵庶人,改元三。 天徳四 贞元三 正隆六 天徳元年,即皇统九年。、世宗光天兴运文徳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噜,太祖之孙,睿宗之子,天辅七年生,皇统间,封葛王,正隆三年,封曹国公,留守东京。六年,官属诸军劝进即皇帝位。大定初,羣臣上尊号曰仁明圣孝皇帝。五年,加上尊号曰应天兴祚仁徳圣孝。十一年,又加曰钦文。广武二十九年己酉崩宋淳熙十六年。在位二十九年,年六十七,改元一。 大定二十九 大定元年即正隆六年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玛达格,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大定八年生。十八年,封金源郡王。二十五年,进封原王。二十六年,诏立为皇太孙。二十八年,摄政。世宗崩,即皇帝位。泰和八年戊辰,十一月崩宋嘉定二年。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改元三。 明昌六 永安五 太和八卫绍王,讳永济,更讳允济,小字兴胜,世宗第七子。大定十一年,封滕王。章宗时,进封卫王。章宗崩,无继嗣,平章政事完顔匡等定策𫝊,遗诏立为帝。至宁元年癸酉,为呼沙呼所弑,宋嘉定六年,在位五年,宣宗即位,降封东海郡王。贞佑四年,诏追复卫王,諡曰绍。
31
改元三 大安三 崇宁元 至寜元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讳珣,又赐名从嘉,本名乌达布,显宗长子,大定三年生,初封温国公,泰和八年,进封邢王。升王卫绍王被弑,图克坦铭等迎立之,乃即皇帝位。元光二年癸未十二月,崩宋嘉定十六年。在位十一年,年六十有一。
32
改元三 贞佑四 兴定五 元光二 贞佑元年即至宁元年。哀宗讳守绪,初讳守礼,又讳宁。嘉苏,宣宗第三子,承安三年生。宣宗即位,封遂王。贞佑四年,以皇太子守忠、皇孙铿相继薨,乃立守礼为皇太子。宣宗崩,即皇帝位。天兴三年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宋、元兵入,𫝊位于宗室子承麟,帝自缢于幽兰轩,城溃,诸禁近举火焚之。在位十一年,年三十七。
33
改元三 正大九 开兴元 天兴三臣等,谨按天兴元年即正大九年也,是年正月,改元开兴,四月又改元天兴。
34
又按哀宗传:「位于东面元帅,宗室子承麟,世祖和里布之后也,即皇帝位,是为末帝称贺方毕,而城已溃,遂为乱兵所害,此不成乎君者也,故不书右。金帝九人,起太祖收国元年乙未,终哀宗天兴三年甲午,共一百二十年。
35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姓却特氏,讳特穆津,蒙古部人。父为烈祖,讳伊苏克。依嵗丙寅宋开禧二年,金太和六年,即皇帝位于鄂诺河之源,是为元年。诸王羣臣共上尊号曰青吉斯皇帝。二十二年丁亥崩宋寳庆三年金正大四年,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六。
36
太祖二十二年为丁亥,太宗元年为己丑。其中戊子一年,皇子图类监国。
37
太宗英文皇帝讳谔格台,太祖第三子。太祖崩,后嵗己丑宋绍定二年,金正大六年。以太祖遗诏即位,六年甲午灭金,十三年辛丑崩,宋淳佑元年。在位十三年,年五十有六嵗。辛丑,太宗崩。壬寅春,太皇后鼐玛锦氏称制,起壬寅,止乙巳,凡四年。
38
定宗简平皇帝,讳库裕克,太宗长子。太祖元年生。太宗崩,帝母六皇后鼐玛锦氏临朝,至丙午秋七月宋淳佑六年。会诸王百官议立帝,始即皇帝位。三年戊申,崩宋淳佑八年,在位三年,年四十有三。
39
帝崩于戊申三月至庚戌年,犹未议所立国中无君者三嵗。
40
宪宗桓肃皇帝,讳莽赉扣,太祖之孙,睿宗之长子。太祖三年生,太宗在潜邸,养以为子。定宗崩后,久未立,君辛亥夏宋淳佑十一年,羣臣共推即皇帝位。九年己未崩,宋开庆元年。在位九年,年五十有二。
41
以上诸帝,俱未建元。
42
世祖圣徳神功文武皇帝讳呼必赉,太祖之孙,睿宗第四子,宪宗同母弟。太祖十年生宪宗。八年冬,命帝伐宋。九年九月,师次江北,知宪宗凶问,中统元年庚申宋景定元年。春三月,还至开平,诸王大臣劝进即皇帝位。至元八年辛未,建国号曰大元。十六年己卯,灭宋。二十一年,羣臣上尊号曰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孝光皇帝。三十一年甲午崩,在位三十五年,年八十。国语曰「色辰皇帝」。
43
建元二。 中统四 至元三十一,至元八年建国号,诏曰:「诞膺景命,必有美名。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为秦为汉,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因即所封之爵邑,槩以至公,不无少贬。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号曰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咸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
44
等谨按:世祖至元十二年十二月,丞相呼图克岱尔与百寮请上尊号,不许。是则上尊号之事,迟至二十一年而始许之也。
45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讳特穆津,世祖之孙,裕宗第三子。至元二年,生三十年,受皇太子寳,世祖崩,即皇帝位,大徳十一年,丁未崩,在位十有三年,年四十有二。国语曰「鄂勒哲图皇帝」。
46
改元二 元贞二 大徳十一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哈尚,世祖曾孙,顺宗长子。至元十八年,生大徳,八年,封懐宁王。成宗崩,无子,帝总兵北边,左丞相阿固岱等潜谋推成宗皇后巴约特氏称制。安西王阿南达后妃传作「阿南达寔哩」。辅之帝弟仁宗与太后塔济定计,诛阿固岱等,遣使迎帝即皇帝位。至大二年,羣臣上尊号曰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四年辛亥崩,在位五年,年三十一。国语曰「库鲁克皇帝」。
47
武宗纪曰:「成宗违豫日久,政出中宫成宗后布尔罕,命仁宗与皇太后顺宗妃塔济出居懐州,及仁宗闻讣,与太后俱至京师,安西王阿南达先至,左丞相阿固岱、平章巴特玛琳沁等,潜谋推成宗后称制,阿南达辅之,仁宗言于太后曰:大行晏驾,徳夀已薨徳夀,成宗皇太子,诸王皆疎属,而懐宁王在朔方,此辈变在朝夕,不若先事而发,遂定计诛。阿固岱等即遣使迎帝,改元一。 至大四
48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阿裕尔巴里巴特喇,顺宗次子,武宗之弟。至元二十二年,生武宗。即位,诏立帝为皇太子,武宗崩,即皇帝位。延佑七年庚申崩,在位九年,年三十有六。国语曰「布延图皇帝」。
49
改元二 皇庆二 延佑七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迪巴拉,仁宗嫡子。大徳七年生,延佑三年,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至治元年十一月,羣臣上尊号曰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至治三年癸亥,为齐勤特穆尔所弑。在位三年,年二十一。国语曰「格根皇帝」。
50
改元一 至治三
51
泰定皇帝,讳伊苏特穆尔,显宗长子。至元十三年生大徳。六年,袭封晋王。英宗遇弑,诸王谙达布哈及额森特穆尔奉玺绶迎帝。即位致和元年戊辰崩,在位五年,年三十六。帝虽裕宗长孙以自立,故文宗不为立庙諡,止称为泰定帝。
52
改元二 泰定四 致和元。王禕曰:武宗以兄弟相及,约继世子孙迭居大位,而仁宗惑于憸言,不践宿诺,传位英宗,乃使武宗二子明宗、文宗出居于外。及英宗遇弑,而明宗在北,文宗在南晋邸,乗间入继大统。或谓晋邸非所宜立。虽然,晋王于世祖孙也,于次为长,虽守藩服,尝有盟书,今国统之不继,则求所当立者,舍晋王之系,将谁属耶?然则谓晋王非所宜立亦过也。旧传,英宗之弑晋邸,与闻焉,故其殁不举。请諡升祔之典,明其为贼也。然考之实録,皆不得其实。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实拉,武宗长子,大徳四年生。仁宗时封周王,出镇云南,未就镇,西行至北边。及泰定帝崩,帝弟文宗先立,遣使至北迎帝,帝南还,即位于和宁之北。文宗天歴二年己巳八月,次翁果察图之地暴崩,年三十。国语曰:「呼土克图皇帝」。
53
明宗纪曰:「成宗命武宗抚军北边,成宗崩,武宗入继大统,立仁宗为皇太子,命以次传于帝。及仁宗时,丞相特们徳尔议立英宗为皇太子,又谮帝于两宫,于是封帝为周王,出镇云南,遣就镇。是年冬,帝次延安,图古勒尚嘉努、博罗嘉珲皆周王常侍府官属。及武宗旧臣,皆以出镇之事,由左右构间,请以其故白行省,俾闻之,朝廷遂与数骑驰去。先是,阿斯罕出为陜西行省丞相,及嘉珲等至,即与平章政事塔齐尔、行台御史大夫图鲁卜、中丞托欢发关中兵,分道自潼关、河中府入。已而塔齐尔托欢袭杀阿斯罕嘉珲于河中,帝遂西行,至北边金山西北,诸王察克台等闻帝至,咸率衆来附,至泰定帝,立帝弟圗卜特穆尔,亦以懐王出居建康,及泰定崩于上都都尔苏,専权自用,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惧,时佥枢宻院事雅克特穆尔留守京师,遂谋举义,召集百官,号于衆曰:「武皇有圣子二人,当迎立之」。时帝方逺在沙漠,猝莫能至,乃迎帝弟懐王于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以安衆心,懐王入京师,羣臣请正大统,固让不得,乃即位,是为文宗,改元天厯,诏天下曰:「谨俟大兄之至,遂朕固让之心」。时都尔苏在上都,立泰定子阿尔济雅巴为帝,改元天顺,遣兵犯大都,战屡败,都尔苏乃奉皇帝寳出降两京,道路始通,文宗乃遣使迎帝,诸王皆劝帝南还,遂发北边。天厯二年正月,文宗复遣使见帝于行幄,以文宗命劝进,帝即位于和宁之北,四月,立文宗为皇太子。八月乙酉朔,帝次翁果察图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见。庚寅,帝崩。己亥,皇太子复即位。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明宗之弟。大徳八年,生至治元年,英宗出帝,居于海南。泰定初,召还京师,封懐王。二年,又命出居建康。致和元年,迁江陵。泰定帝崩,雅克特穆尔迎帝至京师,即位。其明年,帝兄明宗即位,封帝为皇太子。明宗崩,帝复即位。至顺元年,羣臣上尊号曰钦天统圣至徳诚功大文孝皇帝,至顺三年壬申八月崩,在位五年,年二十有九,国语曰济雅图皇帝。
54
改元二。 天厯二。 至顺三 天厯元年,即致和元年。顺帝本纪:「至元六年六月诏曰:「昔皇祖、武宗升遐之后,祖母太皇太后惑于憸慝,俾皇考明宗皇帝出封云南,英宗遇害,正统寖偏,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朔漠,宗王大臣以地近先迎文宗,暂总机务,继假让位之名,以寳玺来上,皇考推诚不疑,即授以皇太子寳,文宗当躬迓之际,与其臣伊噜布哈、阿哩雅明埒栋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賔,又私图传子,乃构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宗子,遂俾出居遐陬,内懐愧慊,则杀阿哩雅以杜口,上天不佑,随降殒罚,永惟鞠育㒺极之恩,忍忘不共戴天之义。其命太常撤去图卜、特穆尔在庙之主」。
55
邱浚曰:按顺帝纪至元六年诏,则文宗弑逆明矣。史以暴卒书,何夫弑逆大罪也,非真无毫发之疑,何可轻加哉?考文宗崩,有子雅克特古斯,其后舍己子而立明宗之子,宁宗继,又迎宁宗之兄而立之。设使文宗果有弑逆之举,后独不虑立所害之人之子,报讐于我乎?使己无子,不得已尚求诸他,况已有子乎?当时同事雅克特、穆尔辈,亦不虑及此,何哉?意必顺帝憾文宗,谓已非明宗子出于外,欲逞其憾,或者遂从而构之耶?然则文宗谓顺帝非明宗子,是欤?曰:顺帝生朔漠之外,其事之真伪不可知,若谓其为瀛国公之子,则不敢信也。等,谨按明宗之崩,元史、本纪止云:帝暴崩,未尝明言其为文宗所弑也,乃事涉暗昧,羣疑繁兴,如胡粹中则曰:闻之故老。言明宗次翁果察图雅克特穆尔,奉上壐绶。明宗从官有不为之礼者,雅克特穆尔且怒且惧,既而帝暴崩,雅克特穆尔闻哭声,即奔入帐中,取寳玺,扶文宗上马南驰,正史乃言皇太子入哭尽哀,雅克特穆尔以皇后班布尔实命,奉皇帝寳授于太子。其说不合,岂当时忌讳不敢明言欤?明初,权衡作庚申帝大事记曰:文宗疾大渐,召后太子、大臣曰:翁果察图之事,朕生平大错,我死迎立。托欢特穆尔,庶可见明宗于地下。雅克特、穆尔不可,请立宁宗,不逾月即崩。久之,乃奉太后诏,迎托欢特穆尔于静江。此皆与顺帝诏书所谓文宗稔恶不悛,使我皇考饮恨上賔者相合,由是而文宗弑兄之名,千古无以自解。续通鉴纲目书法亦隠然以簒弑为实。惟王圻《续通考》所载邱浚语,尚有不敢过信者。盖明宗、文宗本纪皆无定据,与其过而信也,不如阙疑之为愈矣。
56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伊埒哲伯,明宗第二子。天厯二年封鄜王。文宗崩,皇后导扬末命,申固让初志谓文宗固让大位之志,传位于帝。至顺三年壬申十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崩,年七嵗。
57
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延佑七年,生帝于北方。文宗至顺元年,徙帝髙丽,居大青岛。复诏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移于广西之静江。宁宗崩,文宗后命使迎帝,次年癸酉六月是年本纪尚称至顺四年十月,始改元统即皇帝位。至正二十八年戊申,明兵逼京城,帝北奔。后二年,殂于应昌,在位三十六年,年五十一。明太祖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号曰顺帝。
58
改元三 元统二 至元六 至正二十八顺帝纪曰:文宗崩,雅克特穆尔请文宗后,立太子雅克特古斯,后不从,而立宁宗。宁宗崩,雅克特穆尔复请立雅克特古斯,文宗后曰:「吾子尚幼,托欢特穆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乃迎帝雅克特穆尔见帝,并马徐行,且陈迎立之意。帝畏之,一无所答,雅克特穆尔疑之,故久不得立。太史亦言帝不可立,立则天下乱,故迁延者数月。俄而雅克特穆尔死,后乃定议立帝。
59
等谨按,始谓顺帝非明宗子者,文宗复即位至顺元年之诏也,谓私图传子乃构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帝子者,顺帝至元六年之诏也。其谓为瀛国公子者,《庚申帝记》之作于明初权衡者也。至顺之诏既显诬之而不讳,至元之诏自不得,不直辨之以自明,纶綍所宣,昭著海㝢,民间传播既久,好事者从而傅㑹增益,举其人以实之,此稗官者流,隂挟翰墨,以快已意,乃不经之,尤苟采择之以惑观聴,无识甚矣,是不可以不为之辨,以正野史之谬。
60
右,元帝十四人,起太祖元年丙寅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一百六十三年,起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前一年为宋帝,昺祥兴二年,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八十九年。
61
《歴代建元考》曰:顺帝驻应昌一年而殂,国人諡曰惠宗太子阿裕实哩达喇嗣立,改元宣光称北元,凡十一年,諡曰昭宗。髙丽史云:昭宗改元宣光,时洪武十年也。明年,斗察酬特穆尔立,改元天元。朔漠图考》云:洪武元年八月,元主携歴代传国玺,遁出塞。三年,殂于应昌。太子称帝于漠北,传位于子特古斯特穆尔,后为其下伊苏岱尔所弑,其臣复立衮特穆尔。建文三年殂,以果勒齐为汗。永乐改元,遣书招谕,不服。八年,车驾亲征。十二年,再征。二十年,三征,会部长阿噜台弑其主布尼雅寔哩而自立,数侵塞上,至宣徳。九年,为斡拉部所败,阿噜台走死,部落尽离散。斡拉乃遣使入朝,献传国玺,而北元始亡。
62
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徳成功髙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先世家沛,后居濠州之锺离。元至正十二年,时帝年二十四,从郭子兴起兵,二十四年,自立为呉王。二十六年,以明年为呉元年。十八年戊申,相国李善长率百官劝进,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至洪武三十一年戊辰崩,在位三十一年,年七十有一。惠帝即位,諡曰髙皇帝。成祖永乐元年,改諡神圣文武钦明启运俊徳成功统天大孝髙皇帝,世宗嘉靖十七年定諡。
63
建元一。 洪武三十一
64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薨,立帝为皇太孙。太祖崩,即位。建文四年壬午六月,燕王兵入京师。宫中火,帝不知所终,在位四年。
65
改元一 建文
66
等谨按,建文四年七月,成祖即位,革建文年号,仍以本年为洪武三十五年,至神宗万厯二十三年,始诏复年号。然终明之世,虽以诸臣请加庙諡,曾下部议,而上下因循,迄不果行。
67
大清乾隆元年,诏议定諡。
68
本朝之优崇先代,固千古所未有也。
69
又按金川门之变,实録称帝阖宫自焚,中使出其尸于火,越七日,备礼𦵏之,而逊国羣书多云由地道出亡,其指为帝尸者,乃帝之马后也。正统时,帝复归京师大内,久而后殂𦵏西山谷,应泰纪事本末》备书之矣,然后之精于考核者,皆斥之而不敢信。考王世贞曰:出亡与否未可知,即果出亡,必当灭迹以终。所以有此纷纷者,皆縁正统五年杨行祥事误之也。顾起元曰:逊位之事,自郑晓、薛应旗皆以为然。余考之西山不封不树之说,毫无仿髴。若果有𦵏所洪熙而后,禁网已弛,何无一人志其处者?且靖难师至日捕官搜奸,爬梳亡遗,当时谁敢指后尸以诳此两说者,存疑焉可也。葢当兵火扰攘之中,而谓易服潜遯,事出竒诡,不可轻信,革除之际,一切野史所録举,未可据以为实今。
70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直书,不知所终,以之垂示万世,尤得《春秋》传疑之意云尔。
71
成祖启天𢎞道髙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封燕王。建文元年七月,举兵反,以靖难为名。四年壬午,入京师,自立为帝。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北征,至榆木川崩。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有五。上尊諡曰太宗体天𢎞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十七年,定諡号曰成祖。
72
改元一 永乐二十二
73
等,谨按王世贞《弇州史料》曰:「世宗欲罢太宗之配天,而宗祀献帝于明堂以配上帝,故更号成祖。
74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徳𢎞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髙炽,成祖长子。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成祖崩,即位。洪熙元年乙巳崩,在位一年,年四十有八,改元一。 洪熙元
75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寛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仁宗长子。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仁宗初,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宣徳十年,乙卯崩,在位十年,年三十有八。
76
改元一 宣徳十
77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宣宗长子。宣徳三年,立为皇太子。宣宗崩,即位。正统十四年,亲征斡拉,次土木。师溃也,先以帝北去。景帝即位,遥尊为太上皇帝。景泰元年,至自斡拉,入居南宫。景泰八年正月,景帝有疾,石亨、徐有贞等迎太上皇帝复位。天顺八年甲申崩。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年三十有八。
78
改元二 正统十四 天顺八。 天顺元年即景泰八年。《通鉴纲目》三编曰:景帝不豫,廷臣请立太子,不报。及将南郊,召石亨摄祀事,亨与张軏、杨善及太监曹吉祥等谋立太子,不如复上皇,以告许彬共图之。徐有贞、有贞大喜曰:「此不世功也」。至辛巳夜,时方有边警,有贞令軏以备非常为名纳兵长安门外起四鼓,启门纳之,薄南宫城,毁门入,奉太上皇帝至奉天门升座。时百官以景帝将视朝,咸待漏阙下,忽闻南城呼噪震地,咸失色。须臾,有贞出号于衆曰:「太上皇复位矣!」
79
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英宗即位,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郕王监国。九月,命即皇帝位。天顺元年己丑,仍废为郕王。寻崩。在位八年,年三十。諡为郕戾王。宪宗成化十一年,诏复皇帝号,上尊諡。
80
改元一 景泰八 八年正月,即改天顺。纲目三编曰:初,荆州训导髙瑶上言,追加景帝庙号,章下廷臣议,久不次,遂寝。其后御史杨守随亦请改諡,下廷议,大学士商辂极言当复。至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乃下诏曰:朕叔郕王践祚,戡乱保邦,奸臣谗构,请去帝号。先帝寻知诬枉,深懐悔恨,以次折奸于法,不幸上賔,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郕王可仍旧皇帝号,寻上尊諡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81
等谨按:天顺时,钦天监请,革除景泰年号,不从宪宗时虽复帝号,而其后景帝实録仍书郕戾王,附于英宗实録之后。神宗万歴十六年,诏令改正,而上下因循诏勑多不奉行,终明之世,卒未改也。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徳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英宗留斡拉,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英宗复位,仍立为皇太子。英宗崩,即位。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有一。
82
改元一 成化二十三
83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徳敬皇帝,讳佑樘,宪宗第三子。成化十一年立为皇太子。宪宗崩,即位。𢎞治十八年乙丑崩,在位十八年,年三十有六,改元一。 𢎞治十八
84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徳显功𢎞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𢎞治五年,立为皇太子。孝宗崩,即位,正徳十六年辛巳,崩于豹房。在位十六年,年三十有一,改元一。 正徳十六
85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宪宗之孙,兴献王之长子。嗣封兴王,于武宗为从弟。武宗崩,杨廷和定策启皇太后,以遗诏迎立之。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崩,在位四十五年,年六十,改元一。 嘉靖四十五
86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寛仁显文光武纯徳𢎞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八年封裕王。世宗崩,即位。隆庆六年壬申崩,在位六年,年三十有六,改元一。 隆庆六
87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穆宗崩,即位万厯。四十八年庚申七月崩,在位四十八年,年五十有六。
88
改元一 万厯四十八
89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万厯二十九年,立为皇太子。神宗崩,即位。泰昌元年九月朔崩,是年即万厯四十八年,因光宗立未逾年,故以七月以前为万厯,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年三十有九,改元一。 泰昌元 泰昌元年即万厯四十八年等谨按光宗疾大渐,鸿胪寺丞李可灼以红丸进,帝服一丸,觉暖润舒畅,复进一丸,明日崩。阁臣方从哲拟㫖赏李可灼银五十两,御史王安舜首争之,乃改票镌俸,红丸之案,遂与梃击移宫,列成三案。终明之世,奸党借以荼毒清流者,多由于此。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光宗崩,即位。天启七年丁卯崩,在位七年,年二十三。
90
改元一 天启七
91
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天启二年封信王。熹宗崩,即位。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李自成陷京师。帝崩。在位十七年,年三十有五。明亡。是年我大清兵破贼。
92
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师,始定帝諡号。
93
改元一 崇祯十七
94
右明十五帝起,太祖洪武元年戊申,止愍帝崇祯十七年甲申,凡二百五十七年。
95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URN: ctp:ws52839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