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書史會要卷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 | 《四庫全書》 子部 |
《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書史㑹要》卷六至九、補遺》 | |
1 ![]() | 詳校官中書臣孫溶 編修臣程嘉謨覆勘 |
2 ![]() | 總校官進士臣朱鈐 校對官中書臣陸湘 謄録監生臣王禮 |
《欽定四庫全書》 | |
1 ![]() | 文淵 閣寶 |
《書史㑹要巻六》 | |
1 ![]() | 陶宗儀 撰。 |
《宋》 | |
1 ![]() | 太祖趙氏,諱匡胤,涿州人。仕後周殿前都檢點。受禪即帝位,以英武之姿,開文明之運,嘗有所書詩數幅,天下一統四大字,處分手札楷書、《三行傳》。世人知寳愛子孫,代以文藻,昭回雲漢,有自來矣。 |
2 ![]() | 太宗諱炅,太祖弟載櫜弓矢,垂意翰墨,真草八法,草入三昧,行書無對,飛白入神。評者又謂行草可逼,盛唐但短於風韻耳。嘗出御府所藏歷代真蹟,命侍書王著臨拓,刻板禁中,世謂之「淳化閣帖者是也。 |
3 ![]() | 真宗諱恒,太宗子。善書,甚得晉人風度,評者以為妙在全備八法。 |
4 ![]() | 仁宗諱禎,真宗第六子。天徳純粹,無聲色畋游之好。平居時,御翰墨,特喜飛白,體埶遒勁,可入能品。 |
5 ![]() | 英宗諱曙,太宗曾孫,濮安懿王子。仁宗立,為子善書。 |
6 ![]() | 神宗諱頊,英宗子。厲精求治,尤工筆札。 |
7 ![]() | 哲宗諱煦,神宗子。元祐之治為盛,翰墨亦佳。 |
8 ![]() | 徽宗諱佶,哲宗弟。萬幾之餘,翰墨不倦,行草正書,筆埶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要是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迹求也。 |
9 ![]() | 荊恭肅王元儼,太宗第八子。少竒穎,寡嗜欲,惟喜聚書,好為文辭,頗善二王書,工飛白。 |
10 ![]() | 吳榮王顥,字仲明,英宗次子。天姿穎異,尤嗜學,古圖書,工飛白。 |
11 ![]() | 益端獻王頵,英宗第四子。資表秀拔,眉宇如畫,貫通經傳,留心翰墨,飛白篆籀,皆造其妙。 |
12 ![]() | 冀王惟吉,字國祥,太祖孫,燕懿王德昭子。好學,喜屬文,雅善草隸飛白。真宗嘗次為七卷,御製序。命藏秘閣。 |
13 ![]() | 慈聖光獻皇后曺氏,真定人,周武惠王彬之孫。仁宗后性慈儉,善飛白,蓋習觀昭陵,落筆得其奧妙,是以筆埶飛動所書用慈壽宮寳識之。 |
14 ![]() | 欽聖憲肅皇后向氏,河內人,故宰相敏中曽孫神宗后工行。 |
15 ![]() | 草趙惟和,惟吉弟。雅好學,為詩頗清麗,工筆札。 |
16 ![]() | 趙允寧,字德之,商恭靖王元份子。性嗜學,尤喜讀唐史,通知近朝典故,工隸世南楷法。 |
17 ![]() | 趙仲鸞,濮安懿王允讓孫。官至常州防禦使。喜翰墨。 |
18 ![]() | 趙仲忽,字周臣,宗室也。能草書,筆法圜美。 |
19 ![]() | 趙令穰,字大年,宗室也。游心經史,戲弄翰墨,尤工草書。嘗作小草如聚,□□如撮針鐵,筆遒而法足觀之,使人目力茫然,誠可喜也。 |
20 ![]() | 趙士聴,字明發,宗室也。少好學,喜為文書,師米芾。 |
21 ![]() | 趙子澄,字處度,宗室也。廉介修潔,流落巴、峽四十年,善草隸。 |
22 ![]() | 李煜,字重光,南唐主景第六子。嗣位稱後主入朝,封違命侯,改封隴西郡公。卒,贈太師,封吳王。少聰悟,喜讀書,屬文,工書畫。其作大字,不事筆卷,帛而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復喜作顫掣埶人。又目其狀為「金錯刀」,尤喜作行書,落筆瘦硬,而風神溢出。然乏姿媚,或者以謂煜大字如截竹木小字,如聚鍼釘,似非筆跡所為。又謂筆跡不減栁,誠懸其亦善評者矣。又謂善書有「筆法五字,厭押鉤格,扺用筆雙鉤,則點畫遒勁而盡善,謂之「撥鐙書」。煜得此法,復増二字,曰「導送」。方煜來歸,時藝祖嘗曰:「煜雖有文,只一翰林學士耳。此亦英偉之氣,有以蓋之,故其言如此。 |
23 ![]() | 徐鉉,字鼎臣,揚州廣陵人。仕南唐吏部尚書。隨李煜入朝,官至左散騎常侍。當太宗時直學士院,典誥命稱得體,留心隸書,尤善篆與八分,識者謂自李陽冰之後,續篆法者,惟鉉而已。人跋其書以謂筆實,而字畫勁,亦似其文章。至扵篆籀,氣質髙古,幾與陽冰並馳爭。先又謂鉉書映日視之中心有一縷濃墨至曲折處亦然,乃筆鋒直下,不倒側故耳。嘗奉詔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定許慎《說文》,行扵世,鉉自謂暮年方得■匾法,識者然之。 |
24 ![]() | 徐鍇,字楚金,鉉弟。仕南唐內史舍人,因鉉奉使入宋,憂懼而卒。鍇亦善篆書,以許慎《說文》依四聲譜次為十卷,目曰《說文解字韻譜》,鉉序其首。鍇又集《通釋》四十篇,暢許氏之玄旨,正陽冰之新義,皆《說文》之羽翼也。 |
25 ![]() | 宋綬,字公垂,趙州平棘人。官至參知政事,謚宣獻。作字尤為時所推右。嘗為小字正書整整可觀,真是黃庭經、樂毅論一派之法。國初稱能書者,惟李建中與綬二人。建中之字,肥而重濁,或為時輩譏評,至綬則無間言。蓋其書當扵法度雖清,臞而不弱,亦古人所難到也。 |
26 ![]() | 宋敏求,字次道,綬子。官至龍圖閣直學士。書法溫厚清峻,凡當時巨卿名碣,必得「敏求」字,方以為榮。 |
27 ![]() | 李建中,字德中,其先京兆人。官至司封員外郎、工部郎中。嘗為殿中丞,掌西京留司御史台,至今謂之李西臺。居洛中,以林泉自娛,喜篆、籀、草、隸、八分扵真行,尤精觀其字體。初效王羲之,而氣格不減徐浩。當時士大夫得其書,莫不爭藏以為楷法,作《科斗書》、郭忠恕《汗簡集》以獻,頗見褒美。論者以謂尚有五代衰陋之氣,蓋以其作字淳厚,不飄逸致然。 |
28 ![]() | 蔡襄,字君謨,興化人,官至端明殿學士,謚忠惠。博古尚氣節,工字學,大字,巨數尺小,字如豪髮,筆力位置,大者不失結宻,小者不失寛綽。至扵科、斗、篆、籀、正、隸、飛白、行草,章草、顛草,靡不臻妙,而尤長扵行,在前輩中自有一種風,味筆甚勁,而姿媚有餘。自珍其書,以謂有龍翔鳳舞之,埶識者不以為過,而復推為本朝第一也。論者以謂真行簡札,今為第一,正書為第二,大字為第三,草書為第四,其確論歟。 |
29 ![]() | 蔡京,字符長,與襄同郡而晚出,欲附名閥,自謂為族弟。擢進士第,官至太師、魯國公,以罪徙死。博通經史,揮灑篇翰,手不停輟。性尤嗜書,初類沈傳師。久之,深得王羲之筆意,自名一家。評者謂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扵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襄書為本朝第一,而京可與方駕。 |
30 ![]() | 蔡卞,字符度,京之弟,與兄同年第進士,官至檢校少保,謚文正,髙宗追貶單州團練使。自少喜學書,初為顏行筆,埶飄逸,但圓熟未至,故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長扵大字,厚重結宻,如其為人。 |
31 ![]() | 米芾,字符章,初居太原,後為襄陽人。芾徙吳,以母侍宣仁后藩邸舊恩,曆官至禮部員外郎、知淮陽軍。博文尚古,性好潔,世號水滛,違世異俗。毎與人迕人,又名米顛偉,岸不羈,口無俗語,頎然束帶,一古君子善屬文,不蹈襲一字。崇寧間,除書畫兩學博士,頗厭士論。又詔作黃庭小楷千文以進,旋加褒美。大扺書效王羲之篆宗史,籀隸法師宜官晚年出入規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謂:「善書者只得一筆,我獨有四面」。識者然之。當時名世之流。評其人物,以謂文則清雄絕,俗氣則邁往,凌雲字則超妙入神。然異議者謂其字神鋒太峻,有如強弩射三十里,又如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其為論或如此。且類多行書,世亦罕及。 |
32 ![]() |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州人。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贈光祿寺丞。後生望風內謁,世稱「老蘇先生」。工書,法律不足,氣韻有餘,蜀人本不能書。元祐間,軾始以字畫名世,其流雖出扵晉、唐,其實已濫觴扵洵之泉源矣。 |
33 ![]() |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洵之子。官至端明、翰林侍讀兩學士,贈太師,謚文忠,髙名大節,照映今古。又以翰墨妙天下,少時規模徐浩筆圜而姿媚可喜。中年喜臨顏,真卿真行造次,為之便欲窮本,晚年乃喜。李邕其豪勁多似之,黃庭堅云:「東坡字字可珍,委頓人家蛛絲煤尾敗篋中數十年後,當有餅金懸購者」。又云:「東坡書浙東西士大夫,無不規模,頗有用意精到,得其髣髴。至扵老年下筆,沉著痛快處,遂無一筆可尋」。 |
34 ![]() | 蘇轍,字子由,號潁濱,遺老軾之弟。與兄同登進士科,由尚書右丞進門下侍郎,謚文定。書瘦勁可喜,風味絕髙,真可以兄弟東坡。然特少雍容風氣,當是捉筆甚急,而腕著紙故耳。 |
35 ![]() |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人。官至吏部員外郎。工正楷行,草楷法,妍媚自成,一家草書尤竒偉。嘗自云:「余極喜顏魯公書,時時意想為之,筆下似有風氣,然不逮子瞻逺甚。子瞻為余臨寫魯公十數紙,乃如人家子弟,雖老少不類,然皆有祖父風骨」。又云:「嘗觀漢時石刻篆韻,頗得楷法」。又云:「學書三十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懐素髙閒墨蹟,乃窺筆法之妙。扵僰道舟中,觀長年盪漿,群丁撥擢,乃覺少進,意之所到,輒能用筆。 |
36 ![]() | 石延年,字曼卿,本幽州人,其祖徙居宋城,官至太子中允、秘閣校理。跌蕩不羈劇,飲尚氣節,文詞筆墨,照映流輩。正書入妙品,尤喜題壁,不擇紙筆而得如意。初沿汴而東,繫舟泗水龜山下佛祠釋子,以題殿榜為請。乃為劇飲,卷氈濡墨,作方丈字,人以為絕筆。異時范仲淹誄之曰:「延年之筆,顏筋栁骨,散落人間,實為神物」。其為名流推許如此。 |
37 ![]() | 陸經,字子履,越人。官至集賢修撰。善真行書,前輩髙文必求經書,故經之石刻,殆徧天下。然多作正書,其典嚴以規矩自窘,譬之椎魯如參,厚重如勃,不失為盛德君子。 |
38 ![]() | 王子韶,字聖美,浙右人。官至秘書少監。宿學醇儒,知古今方王安石以字書行扵天下,而子韶亦作《字解》二十卷,大扺與安石之書相違背。喜作正書,至扵三過筆真,可以挂萬鈞之重。蓋其宗褚遂良、顏真卿,而莫年自變為一家耳。 |
39 ![]() | 蘇舜欽,字子美,號滄浪翁。其先世居梓州,後為開封人,官至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少慷慨有大志,工行草,用筆沉著不凡,端勁可愛,評書之流,謂入妙品。當時殘章片簡,傳播天下,美其翰墨者,有「花發上林,月滉淮水」之語。 |
40 ![]() | 蘇舜元,字才翁,舜欽兄,官至尚書度支員外郎。為人精悍任氣節,歌詩亦豪健,善篆籀,亦工草字筆簡而法足書名,與舜欽相後先,蓋是下筆處同一闗鈕也。 |
41 ![]() |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本撫州臨川人,後居金陵,官至丞相,封荊國公,謚曰文,追封舒王。凡作字率多淡墨,疾書初未嘗略經意,惟達其辭而已。然而使積學者盡力莫能到,評者謂得晉、宋人用筆,法美而不夭,饒瘦而不枯瘁。黃庭堅云:「荊公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蕭散閒逺,如髙人勝士,敝衣破履,行乎大車駟馬之間,而目光已在牛背矣。 |
42 ![]() | 劉正夫,字德初,三衢人。登進士第,官至少宰,贈太師,謚文憲。謇謇有大臣節,平日喜學書,多作行法。好與人論字,所書字間有被旨承命為碑刻者,以是傳扵世者絕少,晚年間作逸字。 |
43 ![]() | 周越,字子發,或字清臣,淄州人。官至主客郎中。天聖、慶厯間,以書顯,學者翕然宗之,落筆剛勁,沉著字字不妄作。然而真行尤入妙,草字入能也。越之家昆季子侄無不能書者,亦其所漸者然耶。 |
44 ![]() |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擢進士甲科,官至太師、祁國公,謚正獻。廉潔自刻,考其大節偉如也。好翰墨,至暮年以草書為得意。喜與壻蘇舜欽論書,韓琦嘗以詩謝其書云:「因書乞得字,數幅伯英筋骨羲之膚」。其為當時所重如此。史謂正書、行草皆有法,然以筆跡考之,真行則非所長。 |
45 ![]() | 于琮,毗陵人。學隸書學。《魏受禪碑》,深得其行筆意。 |
46 ![]() | 錢俶,字文德,吳越武肅王鏐之孫,文穆王元瓘之子。初,元瓘有子曰佐嗣位,是為忠獻,未幾而俶特以弟繼其昭穆入朝,封秦王,謚忠懿。方浙右富庻,登豐之久,上下無事,惟以文藝相髙,故俶尤喜書,善顛草,其斡旋盤結,不減古人。太宗評其書,謂可入神品。 |
47 ![]() | 錢惟治,字和世,吳越廢王倧之長子,官至檢校太師。善草隸,尤好二王書,嘗曰:「心能御手,手能御筆,則法在其中矣」。家藏書帖圖書甚多,太宗知之,嘗謂近臣曰:「錢俶兒姪,多任務草書」。因令翰林書學賀丕顯詣其第,徧取視之,曰:「諸錢皆效浙僧亞栖之跡,故筆軟弱獨治為工耳」。 |
48 ![]() | 錢惟演,字希聖,忠懿王俶之子。官至同中書平章事,謚文僖。文辭清麗,扵書無所不讀,家儲文籍侔秘府,書帖亦平平。 |
49 ![]() | 錢昱,字就之,忠獻王佐之長子。官至郢州團練使。善筆札,工尺牘,太宗嘗取觀而賞之。 |
50 ![]() | 錢易,字希白,吳越廢王倧之子。俶歸朝,群從悉補官,易與兄昆不見録,遂刻志讀書。舉進士,官至左司郎中、翰林學士儤直,未滿,卒。喜尋丈大字及《行草》。 |
51 ![]() | 錢昆,字裕之,易之兄。舉進士,官至右諫議大夫。以秘書監老扵家,能詩、書、草、隸書。 |
52 ![]() | 錢勰,字穆父,易之孫。風骨明秀,如圖畫中人。生五歲,日誦千言,工正草書。正書師歐陽率更草書筆,埶字體,深造王大令閫域,評者以謂可入能品。 |
53 ![]() | 錢儇,字智仁,文穆王元瓘養子。建隆初,領彰武節度,加使相。性簡儉,書畫皆入能品。 |
54 ![]() | 章得象,字希言,世居泉州。髙祖仕閩,遂家浦城,官至鎮安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封郇國公,謚文簡。善正草篆書,晚年逾妙,一以魏、晉諸賢為則,楷法殊類王逸少,然篆則不若真草也。 |
55 ![]() | 章友直字伯益。文簡公得象族子。公嘗欲以郊恩奏補,辭不願。嘉祐中,詔與楊南仲篆石經扵大學,除將作主簿,亦固辭友直。既以此書名世,故家人女子亦莫不知,筆法咄咄逼真說者云。自李斯篆法之亡,而得一李陽冰。陽冰之後得一徐鉉,而友直在鉉之門。其猶游、夏云,米芾評其書云:友直書如宮女揷花嬪嬙對鏡,自有一般態。度繼其人者誰歟?襄陽米芾也。 |
56 ![]() | 章敦,字子厚,建州浦城人。父俞,徙蘇州,官至尚書左僕射,封申國公。作書意象髙古,莫年一以魏、晉諸賢為則。此其正書殊類王逸少。 |
57 ![]() | 陽南仲,不知何許人。工篆書。嘉祐中,嘗與章友直篆石,經扵國子監,甚有法度。 |
58 ![]() | 王著,字知微,自言唐相石泉公方慶之後,世家京兆渭南。祖賁入蜀,遂為成都人,仕蜀為主簿,入朝,累遷翰林侍書,加殿中侍御史。善正書,筆跡甚媚,頗有家法。太宗嘗從學書,黃庭堅以謂:「著用筆圓熟,亦不易得,如富貴人家子,非無福氣,但病在韻耳」。著終侍書,而不加學士之名,蓋惜之也。別有翰林學士王著,自是一人。 |
59 ![]() | 句中正字德元一作世。然,益州華陽人。仕蜀為泰武軍節度掌書記。入朝,官至屯田郎中。精扵字學、古文、篆隸、行草無不工。太宗召對,訪以書法,擢任三館,楷法極可觀。 |
60 ![]() | 句希仲,字袞臣,中正子。以進士起家,官至光祿卿。通訓詁,工篆隸,能傳其父學。 |
61 ![]() | 孫思皓皓,一作陵,國初孫妃弟學歐陽,率更書,甚得體。 |
62 ![]() | 李居簡,官至贊善大夫、直御書院。善草書,凡章草、小草、點畫皆有法,太宗甚愛之。 |
63 ![]() | 王嗣宗,字希阮,汾州人。官至檢校太傅,謚景莊。工習草書而不能精。 |
64 ![]() | 秦觀,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髙郵人。官至國史院編修官。淹該經術書法,有東晉風度。 |
65 ![]() | 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登進士第,官至太常少卿。坡門四君子之一人,文名滿天下,而草書飄逸可觀。 |
66 ![]() | 郭忠恕,字恕先,雒陽人。仕周為博士。入朝太宗,素知其名,召為國子監主簿,能屬文,工篆隸,而楷法尤精,字書忽廢,幾扵中絕,求其如忠恕小楷,不可得也。 |
67 ![]() | 李宗諤,字昌武,深州饒陽人。七歲能屬文,以隸書著名,而不免扵重濁。故歐陽修嘗曰:「書之肥者,譬如厚皮饅頭,食之未必不佳,而世命之為俗物矣」。此亦有激云爾。 |
68 ![]() | 張維,蜀人,始為沙門,後反。初尤善王書,絕得懐素之骨。王嗣宗薦之,召試御書院,維自負其能,入院視諸人書,不覺微哂,眾皆排之,止得隸秘閣為楷法,不就。景德末,書鄭州開元寺新塔碑,直一時之絕也。 |
69 ![]() | 鄭文寳,江表人,官至工部郎中。在江南時,師徐鉉小篆,嘗篆千文以示鉉,不出,一中指甲。鉉嘗曰:「篆難扵小而易扵大,鄭子小篆,李陽冰不及,若大篆可兼爾」。 |
70 ![]() | 李無惑,同安人。官翰林待詔。工篆得撥鐙法,益勁健端妙,世謂無惑書、斯冰之後,未見其比也。 |
71 ![]() |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寧人。舉進士第,官至右司郎中。事母以孝聞。喜親筆硯,始習篆,患其體埶弱。有敎以撥鐙法,仍雙鉤用筆,經半年始習熟,而篆體勁直甚佳。 |
72 ![]() | 尹熙古熙一作希,官翰林待詔,工篆亦得撥鐙法,而所書為一時之絕。 |
73 ![]() | 髙紳 |
74 ![]() | 申革 |
75 ![]() | 葛、湍皆江東人,皆為侍書,皆善篆,與李無惑同時而弗能及也。 |
76 ![]() | 王廣微,字才叔,大名成安人。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小有才而善,附會師宋綬,作小字有法,英宗嘗令書「欽明殿屏微一作淵。 |
77 ![]() | 王臨,字大觀,廣微弟。官至戶部副使。負才氣,議論不阿。小字。師宋綬,大字法石延年魁梧擁腫,乃以筆力豪壯為主,然獨少古意耳。 |
78 ![]() | 王壽卿,字魯翁,陳留人。祖擇之之外甥。工篆,得李陽冰筆意黃庭堅,亟稱其書法云:「非章友直輩所能管攝」。朝廷召至京師,使篆字說辭,以與王氏之學異。後以命李孝揚,而壽卿終身布衣。 |
79 ![]() | 陳晞 |
80 ![]() | 畢仲詢 |
81 ![]() | 李孝揚俱工篆,與王壽卿同時而不及也。 |
82 ![]() | 文勛字安國,不知何許人。官至太府寺丞。善論難劇談,其篆畫方嚴勁正,未嘗妄作一筆。蘇軾銘勛字云:「世人篆字隸體不除如浙人」,語終老帶。吳安國用筆意在隸前汲冡魯壁周鼔秦山。 |
83 ![]() | 文彥博,字寛夫,汾州介休人。官至左僕射,封潞國公,謚忠烈。工書黃庭堅云:余嘗謂潞公云:公書極似蘇靈芝。公曰:「靈芝,墨豬耳」。蓋不肯與靈芝爭長。今觀到洛,為兒子赴許昌,帖筆埶清勁,真不愧古人。 |
84 ![]() | 韓琦,字稚圭,相州安陽人。舉進士,官至右僕射,封魏國公,謚忠獻。後贈魏郡王,工正書師顏魯公,而頗露芒角。 |
85 ![]() | 張次位,官至殿中丞。嘉祐中,詔同篆國子石經》。 |
86 ![]() | 陳堯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後從閬中官至太子太師致仕,謚文惠。少好學,善古隸,自成一家,雖點畫肥重,而筆力端勁,老猶不衰,能為方丈大字,謂之「堆墨八分」。凡天下名山勝處、碑刻、題榜,多公親跡,世或效之而莫能及也。 |
87 ![]() | 陳堯咨,字嘉謨,堯佐弟。官至知天雄府,贈太尉,謚忠肅。工隸書。 |
88 ![]() | 王顧與陳堯佐同時善隸書。 |
89 ![]() | 楊畋善隸書。 |
90 ![]() | 林伯修,莆田人,善大字。 |
91 ![]() | 胡恢,金陵人。官至華州推官。博物強記,善篆隸。坐法失官十餘年。時韓魏公琦當國,恢獻詩自達。魏公憐之,令篆國子監石經,因得復官。 |
92 ![]() | 歐陽修,字永叔,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人。舉進士,官至參知政事,贈太子太師,謚文忠。幼穎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好古嗜學,凡周、漢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研稽異同,謂之《集古録》。因此得古人筆意,遺墨流傳,遒勁可愛,人皆寳之。 |
93 ![]() | 司馬光,字君實,號涑水先生,陜州夏縣人。官至右僕射,贈太師,封溫國公,謚文正。正書不甚善隸書,極端勁,似其為人。黃庭堅嘗跋公書云:「司馬溫公,天下士也,所謂左準繩、右規矩、聲為律、身為度」者。觀其書,猶可想見其風採。 |
94 ![]() | 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後徙江南,遂為蘇州吳縣人。舉進士第,官至參知政事,謚文正。內剛外和性,至考好施,予置義莊以贍族人。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善書得樂毅論,筆意清勁,中有法度,但少肉耳。 |
95 ![]() | 楊億,字大年,建州浦城人。七歲能屬文,太宗召試,下筆立成,即授秘書省正字。官至翰林學士,謚曰文。工小楷。 |
96 ![]() | 王伯忠,近臣也。善行書。 |
97 ![]() | 蔡玠,官至尚書郎,善行書。 |
98 ![]() | 唐異其處士也,善書,世稱與李建中相為左右。 |
99 ![]() |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隱居不仕,謚和靖。先生善行書,筆意殊類李建中,而清勁處尤妙。 |
100 ![]() | 唐詢,字彥猷,杭州錢塘人。官至右諫議大夫。讀書好古,尤精翰墨,學歐陽詢得其仿髴。 |
101 ![]() | 唐韶,字彥範,詢之弟。文章氣格,髙簡疏秀,亦善書。 |
102 ![]() | 唐坰,字林夫,詢之子。熙寕間附王安石,官同知諫院學書。知古人筆意,少所許可,甚愛蘇軾書。 |
103 ![]() | 李隲,字顯夫,成都人。官至朝散大夫。以能書名得真,行草三昧,而真草尤勝,蘇軾嘗師之。 |
104 ![]() | 李時雍,字致堯,號適齋,隲之子,官至殿中丞,工書崇寕間,與米芾同為書學博士。嘗對御書跨鰲二字,字方及半,宮人以花簮之,不覺滿頭,扵是能聲髙壓米芾。又嘗以書出外國敕,以絳紗封臂,不被旨,不許。輒書,能以襟袖濡墨,走筆作大字,當時士夫碑記,多時雍父子之手,蓋其結字嫵媚,雖乏遒勁,然亦自成一家。 |
105 ![]() | 李時敏,字致道,時雍弟。官至朝請郎。克嗣家聲,尤工大字。 |
106 ![]() | 邵和,字仲恭,丹陽人。官至直龍圖閣、知蘇州。工正行,字體清勁。 |
107 ![]() | 髙述,丹陽人。 |
108 ![]() | 潘岐,齊安人。皆有文藝,故其風聲氣格,見扵筆墨。間時作蘇軾簡筆,或能亂真遇真識,則亦敗矣。 |
109 ![]() | 文同字可與,梓州梓潼人,世稱石室先生,又自號笑笑先生,錦江道人,舉進士,稍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知陵州、洋州。湖州。方口秀眉,操韻髙潔,善篆隸,行草飛白。又善畫竹,其筆法槎牙勁削,如作枯木怪石,時自有一種風味,議者謂多縱健而少圓熟。 |
110 ![]() | 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舒州人。登進士第,官至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好古博雅,多識竒字。自夏、商以來,鐘鼎尊羿,皆能考定世次,辨測欵識,聞一妙品,雖捐千金不惜。兼綜覽法書,故悟古人用筆意作書有晉人,風格清勁而妍麗。 |
111 ![]() | 薛紹彭,字道祖,長安人。官至秘閣修撰,出為梓潼漕。自謂河東三鳳後人書名亞米芾,符祐間號能書。 |
112 ![]() | 江休復,字鄰幾,開封陳留人。官至尚書刑部郎中,善隸書官。奉符日,嘗至泰山頂視秦所刻石處云:「石頑不可鐫鑿」,不知當時何以刻也。其四面無草木,而野火不能及,故能若此之久。然風雨所剝,其存者纔此數十字而已,可以知其嗜好也。 |
113 ![]() | 葛藴,字叔忱,能屬文,尤長扵詩,又特善書,或以淡墨塵紙戲為之,假古人之名,聞者以傳,而人莫能辯也,惜其蚤亡不大顯扵世。 |
114 ![]() | 王珦,明州鄞縣人。熙寧間,工《篆書證宗要畧》三卷,命為御書院祇侯。 |
115 ![]() |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人。官至祕書監。尤長扵歌詞,正書、行書皆善。 |
116 ![]() | 蔣之竒,字穎叔,官至同知樞宻院事,亦善書。 |
117 ![]() | 呂權,福唐人。元豐間工題署書。 |
118 ![]() | 閻蒼舒正書雄健而有楷,則扁榜尤工。 |
119 ![]() | 陳歸聖官至秘書丞,能篆書尤工,徑丈大字。 |
120 ![]() | 石蒼舒字,雖有骨氣,而失扵麄俗。 |
121 ![]() | 王升,字逸老,自號羔羊居士。工草書,殊有旭顛轉折態度。宣和間,以草書聖經上進,除書録,其書尤為內庭稱賞。 |
122 ![]() | 杜從古,字唐稽,官至禮部郎。宣和中,與米友仁、徐兢同為書學博士。髙宗云:「先皇帝喜書,致立學養士,獨得杜唐稽一人,餘皆體仿,了無神氣」。 |
123 ![]() | 李彭,字商老。其字畫有鍾、王之風。自言法右軍之贍麗,用魯公之氣,骨獵竒峭扵,誠懸體韻,度扵凝式。 |
124 ![]() | 鄒浩,字志完,號道鄉先生,常州人。官至吏部侍郎,謚曰忠。元符間,任諫爭,危言讜論,朝野推仰,亦善書。 |
125 ![]() | 陳瓘,字瑩中,號了翁,南劍州沙縣人。官至右司員外郎。字畫精勁蕭散,有蘭亭典刑。 |
126 ![]() | 沈遼,字睿達,號雲巢,錢塘人。官至太常寺奉禮部,以善書稱。王安石、曾鞏師其筆法,王得其清勁,曾得其真。楷登科,後游京師,偶為人書、裙帶,詞頗不典,傳達禁中,近幸嬪御服之,遂塵乙覽。後奪官流永州,徙池州,卒。 |
127 ![]() | 張察,字通之,成都人。嘗帥鼎州,以篆名,今成都題榜,徃徃察之筆也。 |
128 ![]() | 徐琰,成都貢士,工篆書。宣和初,嘗書「劍南西川四大字字,身長五尺,雄偉可喜。 |
129 ![]() | 吳思孟,字醇翁,官至知夔州,善書。 |
130 ![]() | 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人。官至尚書右僕射,謚文忠。長身偉然,姿采如峙玉,喜草書而不求工。 |
131 ![]() | 張唐英,字次功,商英兄。第進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少攻苦,讀書亦善筆札。 |
132 ![]() | 趙霆,官宣德郎,能篆書。 |
133 ![]() | 孫中官承議郎,能草書。 |
134 ![]() | 鮑慎,由官宣德郎,能行書。 |
135 ![]() | 劉瑗官武勝留後,能隸書。 |
136 ![]() | 董儲宻人善書,蘇軾謂近世亦少其比。 |
137 ![]() | 劉燾,字無言,溫陵人。以草書名世。晚年雖用筆圓熟,然乏秀氣。黃庭堅《題續法帖》云:「劉燾箋題,便不類今人書,使之春秋髙,江東又出一羊,欣薄紹之矣」。 |
138 ![]() | 朱服,紹聖元年,召試中書舍人,上曰:「服文詞可采,書札亦工」。 |
139 ![]() | 晁迥,字明逺,世為澶州清豐人,徙家彭門,官至禮部尚書,謚文元。性樂易寛簡,書法楷正,為時推重。 |
140 ![]() | 葛珣,字叔寳,紹聖間長扵草書。 |
141 ![]() | 杜介善草書,清爽圓媚,誠精絕也。 |
142 ![]() | 雷太簡字簡夫,工書,自云少年時學王右軍樂毅論鍾東亭賀平賊表》、《歐陽率更醴泉銘》,褚《河南聖敎序、魏庻子郭知運碑,顏太師家廟碑後,又見顏行書馬病帖,乞米帖,苦愛重之,但自恨未及其,自然近刺雅安,晝臥郡閣,因聞平羌江暴漲聲,想其波濤,畨畨迅駛,掀搕髙下,蹙逐奔去之狀,無物可寄,其情遽起作書,則中心之想,出筆下矣! |
143 ![]() | 翟靜叔能草書,嘗有跋。米芾游金山龍游寺,題名後草書三行,刻之石筆札,駸駸逼古人。 |
144 ![]() | 翟耆年字伯壽,能清言工篆及八分。 |
145 ![]() | 王仲薿,字豐父,官通議大夫,有風采,善詞翰。 |
146 ![]() | 王鞏,字定國,魏州人。工書小草,頗有髙韻,雖不逮古人,亦可傳扵世也。 |
147 ![]() | 范文度能書有模本,《蘭亭記》,歐陽修以為蔡君謨以書名當世,其稱範君,不為誤矣。 |
148 ![]() | 黃伯思,字長睿,別字霄賓,號雲林子,邵武人。官至秘書郎。天資警敏,長扵考古,正行草隸書皆精。初仿歐、虞,後乃規模鍾、王,筆埶簡逺,有魏、晉風氣。尤精小學,凡字書討論備盡。劉夢得云:「長睿好古,善隸楷法,能得古人用筆意」。 |
149 ![]() | 許采,字師正,吳興人。字畫規模。鍾王殆窺其妙。 |
150 ![]() | 陳昱,官至寺丞。少好學,嘗扵父伯修枕屏效米芾筆跡,書杜甫詩。一日,芾過,伯修見而驚焉,因授以作字提筆法。 |
151 ![]() | 趙竦,字子立。官水曺,文章翰墨,皆見重扵前輩。 |
152 ![]() | 栁淇學書中興頌》,筆力雖未絕勁,而間架已方嚴矣。 |
153 ![]() | 李康年,字樂道,江夏人。好古博雅,而小篆尤精。黃庭堅謂康年晚,寤籀筆,下筆自有可,喜直木曲,銑得之自然。秦丞相斯、唐少監陽冰,不知去樂道逺近也。 |
154 ![]() | 杜庭之善《書》,蘇軾云:「杜庭之書,世所貴重。 |
155 ![]() | 程嗣昌,字孺臣,中山博野人。少喜學書,自謂獨得古人用筆之妙。嘗評近代能書者曰:「蘇才翁書筆埶遲怯,蔡君謨但能模學前人點畫,及能草字而已。周子發書,妙出前輩,至扵草書,殊未得自悟之意。古人自悟者,惟張旭與餘而已」。 |
156 ![]() | 張文正,字義祖,陰城人。自少學書,嘗居一小閣上,杜門不治他事,積三十年不輟,遂以書名。神宗評其草書,為本朝第一。 |
157 ![]() | 吳𡷗,江南人。善隸題,榜有古意。 |
158 ![]() | 何籀,信安人。以隸書知名,嘗書《上饒令顧君祠記》,評者以為非漢人,不能為也。 |
159 ![]() | 袁液,字仙夫,貴戚子姓,而好學趣,尚不凡工書。 |
160 ![]() | 張閱道《善真草》,亦矯然自成,一家風範。 |
161 ![]() | 唐希雅嘉興人書學李煜金錯刀法。 |
162 ![]() | 慎東美字伯筠,工書王逢原贈之詩曰:「鐵索急纒蛟龍僵」,蓋言其字之老勁也。 |
163 ![]() | 韓璠,字景文,開封人,獻肅公絳之孫。風采瓌潤,字畫遒媚。 |
164 ![]() | 杜仲徽作《隸書,漢隸碑刻歲久風雨剝落,故其字無復鋒鋩。仲徽乃用禿筆作隸,自謂得漢刻遺法,豈其然乎! |
165 ![]() | 仲翼官至太府寺丞,善飛白草書。 |
166 ![]() | 劉次莊,字中叟。崇寧中為御史,有書名。工正行,草筆法。出王大令褚河南,而能兼采群書為一家行草差劣。卜築扵淦水之濱東山之麓,所謂戲魚堂是也。臨摹古帖,最得其真,凡草聖不可讀者,以小楷譯之。張舜民評其書,謂如紅蓮新折,潤之以風雨。 |
167 ![]() | 潘師旦官尚書郎,模刻官,帖骨法清勁,今絳帖是也。 |
168 ![]() | 沈文旭,大中祥符間為太子右贊善大夫,善「大」字。 |
169 ![]() | 劉澤,閩人,善「大」字,嘗書「萬安橋」三字在海石上,徑三尺許,有隼尾存筋之法。時蔡襄造橋不自書,則澤書可知矣。 |
170 ![]() | 王惟恭,不知何許人。工篆,嘗與徐鉉等奉詔校定許慎《說文》,行扵世。 |
171 ![]() | 黃公孝,仁宗朝官至太常博士,有詩名,書師王右軍。 |
172 ![]() | 徐易,海州人,能篆、隸。 |
173 ![]() | 安宜之,長安人。工楷書。 |
174 ![]() | 夏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官至樞宻使,封英國公,進封鄭國公,贈太師、中書令,賜謚文正,以言者改謚文莊。資性明敏,多識古文學,竒字至夜,以指畫膚。 |
175 ![]() |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官至同平章事,謚元獻。 |
176 ![]() |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官至樞宻副使,謚孝肅。 |
177 ![]() | 張齊賢,字師亮,曺州寃句人。官至右僕射,謚文定。 |
178 ![]() | 富弼,字彥國,河南人。官至左僕射、鄭國公,謚文忠。 |
179 ![]() |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官至參知政事,贈禮部尚書,謚質肅。 |
180 ![]() | 劉摯,字莘老,永靜軍東光人。官至右僕射,謚忠肅。 |
181 ![]() | 韓絳,字子華,其先真定靈壽人,徙開封之雍丘,忠獻公億之子。官至司空、檢校太尉,致仕康國公。 |
182 ![]() | 韓維,字持國,絳之弟。官至學士承旨。 |
183 ![]() | 石介,字守道,號徂徠先生,兗州奉符人。官至太子中允、直集賢院。 |
184 ![]() | 趙拚,字閱道,衢州西安人。官至參知政事,贈太子少師,謚清獻。 |
185 ![]() | 滕元發,字達道,東陽人。官至龍圖閣學士、知揚州,謚章敏。 |
186 ![]() | 楊傑,字次公,號無為子,無為人。官至禮部員外郎。 |
187 ![]() | 賀鑄,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人,官至倅太平州。 |
188 ![]() | 沈括,字存中,錢塘人。官至光祿少卿。 |
189 ![]() | 毛滂,字澤民,號東堂。元祐中,蘇軾守杭日,滂為法曺。 |
190 ![]() | 劉涇,字巨濟,簡州陽安人。官至職方郎中。 |
191 ![]() | 韓駒,字子蒼,號牟陽,仙井監人。官至中書舎人。 |
192 ![]() | 曽鞏,字子固,稱曰南豐先生,建昌軍南豐人,官至中書舍人。 |
193 ![]() | 范祖禹,字淳甫,一字夢得,成都華陽人。官翰林學士。 |
194 ![]() | 李之儀,字端叔,號姑溪,滄州無棣人,官至通判原州。 |
195 ![]() | 張舜民,字蕓叟,號浮休居士,邠州人。官右諫議大夫。 |
196 ![]() | 蘇幼學,字行之,溫州瑞安人。官至中書舎人。 |
197 ![]() | 劉攽,字貢父,臨江新喻人。官至中書舍人。 |
198 ![]() | 右自晏殊至此,並擅毫翰。其蹟雜見《群玉堂法帖》中,按帖凡十卷,元係安邊所申發朝廷,以著庭東廊為庫,架設之,榜曰群玉石,刻著作佐郎傅行簡書。嘉定元年三月,秘書少監汪逵改建室屋以藏,名曰群玉堂。 |
199 ![]() | 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陸人,後徙開封之雍丘元獻公庠之弟。官至翰林學士承旨,謚景文。 |
200 ![]() | 呂夷簡,字坦夫,先世萊州人,後徙壽州,官至太尉致仕,謚文靖。 |
201 ![]() | 向敏中,字常之,開封人。官至左僕射,謚文簡。 |
202 ![]() | 邵雍,字堯夫,其先范陽人,徙家河南。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嘉祐詔求遺逸,留守以雍應詔,授將作監主簿。後復舉逸士,補潁州團練推官,皆固辭不受命,竟稱疾,不之官。卒,贈秘書省注作郎,賜謚康節。 |
203 ![]() | 楊邦乂,字希稷,吉州吉水人。官至翰林學士,謚忠襄。 |
204 ![]() | 蘇頌,字子容,泉州南安人,徙潤州丹陽縣,官至右僕射,贈司空。 |
205 ![]() | 龐籍,字醇之,單州武城人。官至右僕射,謚莊敏。 |
206 ![]() | 趙挺之,字正夫,宻州諸城人。官至左僕射,謚清憲。 |
207 ![]() | 陳靖,字道卿,興化軍莆田人。官至太常少卿。 |
208 ![]() | 孔文仲,字經父,臨江新喻人。官至中書舎人。 |
209 ![]() | 胡宿,字武平,常州晉陵人。官至樞宻,謚文恭。 |
210 ![]() | 右自宋祁至此,皆工筆札,其蹟雜見鳳墅續法帖中。按帖凡二十卷,石刻藏吉州鳳山書院,乃曽宏父所集者。 |
211 ![]() | 蘇庠,字養直,號後湖。元豐中,居廬山,召不起。胸中本無軒冕,是以風神筆墨,皆自蕭散。 |
212 ![]() | 王曽,字孝先,青州益都人。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官至左僕射,封沂國公,謚文正。書畫皆合格。 |
213 ![]() | 王洙,字原叔,應天宋城人。官至翰林學士,少聰悟博學,通篆隸書。 |
214 ![]() | 梁鼎,字凝止,益州華陽人。官至判西京留司卿。史臺偉姿貌,有介節,工篆籀八分。 |
215 ![]() | 劉筠,字子儀,大名人。舉進士,官至集賢院學士,贈右僕射,謚文恭。好學有文,善筆札。 |
216 ![]() | 邵必,字不疑,丹陽人。舉進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善篆隸。 |
217 ![]() | 陶穀,字秀實,邠州新平人。官至戶部尚書,贈右僕射。博通經史及諸子佛老,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 |
218 ![]() | 鄭諶字本然,不知何許人。草書有■〈巬言、代夫〉光之遺則。 |
219 ![]() | 吳元輔,字正臣,并州太原人。官至定州鈐轄,善筆札。 |
220 ![]() | 宋湜,字持正,京兆長安人。官至給事中,充樞宻使,謚忠定。風貌秀整,筆法遒媚,書帖之出,人多傳效。 |
221 ![]() | 周起,字萬卿,淄州鄒平人。官至知汝州,贈禮部尚書,謚安惠。家藏書至萬卷,能書,集古今人書并所更體法,為《書苑》十卷。弟超,官至主客郎中,亦能書。 |
222 ![]() | 蘇易簡,字太簡,梓州銅山人。官至知陳州,贈禮部尚書。風度竒秀,能筆札。 |
223 ![]() | 趙安仁,字樂道,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中丞,謚文定。生而穎悟,幼時執筆能大字。及長,善楷隸。 |
224 ![]() | 髙繼宣,字舜舉,瓊之子,家世燕人,後居濠州。官至眉州防禦使、知讀書,工筆札。 |
225 ![]() | 韓溥,京兆長安人。官至司門郎中。少俊敏,縉紳推重之。尤善筆札,人多藏其尺牘。 |
226 ![]() | 姚鉉,字寳之,廬州合肥人。太平興國進士,官至起居舎人、京東轉運使。雋爽頗尚氣,文辭敏麗,善筆札。 |
227 ![]() | 宗翼,蔡州上蔡人。篤孝恭謹,好學強記,經籍一見即能默寫,學歐陽虞《栁書,皆得其楷法。 |
228 ![]() | 孟玄喆,字遵聖,西蜀昶子。官至泰寧軍節度,封滕國公。幼聰悟,善隸書。 |
229 ![]() | 髙燾,字公垂,號三樂居士,沔州人。篆、隸、飛、白皆造妙。 |
230 ![]() | 李行簡,字易從,同州馮翊人。中進士第,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改給事中。家貧,刻志扵學,聚木葉學書,筆法遒勁。 |
231 ![]() | 李瑋,字公照,錢塘人。尚仁宗女兗國公主,官至駙馬都尉、平海軍節度使。善章草,飛白散隸。 |
232 ![]() | 任誼,字才仲,洛陽人。官至澧州通判,隸書學蔡邕。 |
233 ![]() | 劉松年,字榮祖,涇之子。書學米芾 |
234 ![]() | 王逸民,永康導江人。初為僧,名紹祖。書學黃庭堅。 |
235 ![]() | 丁晞顏,字令子,書畫皆精。 |
236 ![]() | 滕茂實,字秀穎,吳人。初名宗發。政和中擢進士,改今名,官至太學正,善篆。 |
237 ![]() | 鍾離景伯,字公序,善書。 |
238 ![]() | 鍾離權不知何時人,間出接物,自謂生扵漢,而唐呂岩扵吾執弟子禮,雙髻跣足,睥睨物表,自稱天下都散漢」,又稱散人嘗草其所為詩字畫,飄然有凌雲之氣,非凡筆也。亦録詩寄王鞏,多論長生金丹事,終自論其書,以謂學龍蛇之狀,識者信其不誣。 |
239 ![]() | 種放,字明逺,號雲溪醉侯,河南洛陽人。累拜工部郎中,卒贈尚書。書迹有晉人風氣。 |
240 ![]() | 蒲云,漢州綿竹人。幼有方外之趣,布裘笻竹,游山野間,類有道之士。尤喜翰墨,作正書甚古,嘗以雙鉤字寫河上公注《道德經》,筆墨精細,若游絲縈漢,孤煙裊風,連綿不斷。或一筆而為數字,分布勻穏,風味有餘。覽之者,令人有凌虛之意。 |
241 ![]() | 張有,字謙中,吳興人。隱扵黃冠,善篆書法甚古。有所撰《復古編,行扵世。張征云:「昔人作篆,如李丞相、李少監、徐騎省皆寫篆,非畫篆。是故用工至易,如神行乎?中至陳晞、章友直,文勛輩榮豪洩墨如圬,如畫是故筆,癡而無神。近世吳興張有用寫篆法神明意,用到昔人波瀾復古編出,而晞輩廢矣。 |
242 ![]() | 內臣岑宗日,字子文,開封人,慶厯初,以父遺表通籍壁門,然趣向髙逺,不苟合取容扵世,故終九品官而無遺恨。嘗取古之善書者,自漢迄唐凡十有一人,為論以評其書曰:「張芝如班輸構堂,不可増減,鍾繇如盛德君子,容貎若愚語,其眾妙足以爭造化者,羲之也。較其父風,但恨乏天機者獻之也。世南潛、心羲之蓋,若顏子之亞聖,徐浩比肩伯儒,有類仲由之勇態,歐陽詢得其正,故如廟堂衣冠不失動靜,栁公權得其勁,故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懷素之間,逸故翩翩,如真仙真卿之淳謹,故厚重如周勃,至若李邕,則舉動不離規矩,而有虧適通變之道焉。此皆其自得扵心,積學扵外,而其吐論所以不愧古人者歟?然宗旦作字,尤善行書,但銀鉤蠆尾,脫去嫵媚,規模點畫,當是蘇舜欽之亞顧筆力亦窮扵此矣。 |
243 ![]() | 內臣楊日言,字詢直,開封人,喜經、史,工篆、隸八分。 |
244 ![]() | 荊國大長公主,太宗女。幼不好弄,喜圖史,能為歌詩,善筆札。 |
245 ![]() | 魏國大長公主,英宗第二女。嫁左衛將軍王詵。好讀古文章,工筆札。 |
246 ![]() | 越國夫人王氏,端獻王頵之室,作篆隸,有古法。 |
247 ![]() | 和國夫人王氏,宗室趙仲輗室。能詩章,善字畫。 |
248 ![]() | 徐氏藴行,自號悟空道人。臨川蔡敎授。詵之母學虞世南書,得楷法,多手鈔佛書。 |
249 ![]() | 章氏煎友直之女,工篆書傳其家學。友直執筆,自髙壁直落至地,如引繩而煎,亦能如其父。以篆筆畫棋局,筆筆勻正,縱橫如一。 |
250 ![]() | 徐氏清,字靜之,蓬萊女官也。下西里王氏詩,作謝體書,效黃庭堅,妍妙可喜陳無已。詩云:「蓬萊仙子補天手筆妙詩清萬世功。肯學黃家元祐腳,信知人厄匪天窮」。 |
251 ![]() | 朝雲,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蘇軾之侍妾。敏而好義,學軾楷書,頗得其法。 |
252 ![]() | 英英姓王氏,楚州官妓也。學顏魯公書。蔡襄敎以筆法,晚年作大字甚佳。梅堯臣贈之詩曰:「山陽女子大字書,不學常流事梳洗。親傳筆法中郎孫妙盡蠶頭魯公體」。 |
253 ![]() | 楚珍不知姓,彭澤娼女,草篆八分皆工董、史云家藏長沙,古帖標簽,皆其題署。宣和間,有跋其後者曰:楚珍,蓋江南竒男子,初雖豪放不群,終以節顯。吾嘗見其過湖詩,清勁簡逺,有丈夫氣,故知此人胸中不凡」。 |
254 ![]() | 馬眄,徐州營妓也。性惠麗。蘇軾守徐日,甚喜之。能學軾書,得其徬佛。軾嘗書《黃樓賦》未畢,眄竊效書「山川開合」四字,軾見之大笑,畧為潤色,不復易之。今碑四字,乃眄筆也。 |
255 ![]() | 道士陳景元,字太虛,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人。喜讀書,至老不倦。嘗與蔡卞論古今書法,至歐陽詢則曰:「世皆知其體方而莫知其筆圓,卞頗服膺生平,不欲草字,惟喜正書,大扺祖述、王羲之、樂毅論、黃庭經,下逮詢化度寺碑耳。故扵古人法度,粗已贍足。 |
256 ![]() | 道士任玄能,江南人。工篆。 |
257 ![]() | 司馬煉師善大篆及楷。 |
258 ![]() | 釋法暉,政和二年天寧節,以細書經塔來上,作正書如半芝麻粒,寫佛書十部,曰妙法蓮華經、楞嚴經、維摩經、圓覺經、金剛經、普賢行法經、大悲經、佛頂尊勝經、延壽經、仁王護國經,自塔頂起,以至趺坐層級,鱗次不差,豪末恍然如鬱羅蕭臺、突兀碧落,說者謂作此字時,取竅宻室,正當下筆處,容光一點,明而不耀,故至細可書。然其字累數百萬,不容脫落,而始終如一,亦誠其心則有是耶? |
259 ![]() | 釋希白,字寳月,號慧照,大師長沙人,作字有江左風味。慶厯中,嘗以淳化閣帖模刻扵潭之郡齋。 |
260 ![]() | 釋穎彬,廬山人,善王書。 |
261 ![]() | 釋夢貞,闗右人,善栁書。 |
262 ![]() | 釋惠崇,壽春人。善王書。 |
263 ![]() | 釋茂蔣,廬山人,善王書。 |
264 ![]() | 釋苑基,浙東人。善顏書。 |
265 ![]() | 言法華工書,蘇軾嘗云:僕書作意便徬,佛似蔡君謨,得意便似楊風子更放,則似言法華矣。 |
266 ![]() | 都錢塘。 |
267 ![]() | 髙宗諱構,徽宗第九子。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嘗言:「學書惟視筆法精神,朕得王獻之洛神,賦六行置之几間,日閱數十過,覺扵書有所得」。又言:「學書必以鍾、王為法,然後出入變化。李心傳以謂思陵本斆黃庭堅書,後以偽豫,亦能庭堅書,老年間改從右軍。或云初學米芾,又輔以六朝風骨,自成一家。 |
268 ![]() | 孝宗諱眘,太祖宗泒秀王之子,入繼大統,敷文德,求民瘼,明賞罰,惜名器,書有家庭法度。 |
269 ![]() | 光宗諱敦,孝宗第五子。亦能書。 |
270 ![]() | 寧宗諱擴,光宗長子,臨下以簡,御眾以寛,省刑薄,賦書學髙宗。 |
271 ![]() | 理宗諱昀,寧宗侄。尊尚道學,崇重士類,其書亦從髙宗家法中來。 |
272 ![]() | 度宗諱禥,理宗侄福王與芮子。是時權臣持國,帝擁虛器而已,書法體製,不失家敎。 |
273 ![]() | 憲聖慈烈皇后吳氏,開封人,吳宣靖王近之女。髙宗后博習書史,妙扵翰墨。帝嘗書《六經》,賜國子監刊石,稍倦,即命后續書,人莫能辯。 |
274 ![]() | 恭聖仁烈皇后楊氏,寧宗后忘其里氏,或云會稽人。楊次山者,亦會稽人,后自謂其兄也。少以姿容選入宮,頗涉書史,知古今書法類寧宗。 |
275 ![]() | 景獻太子詢,燕王九世孫希懌之子,官至保寧軍節度使、臨川郡王,謚莊靖。書法學、髙、孝兩朝。 |
276 ![]() | 趙子晝,字叔問,宗室也。醞藉該洽,蓄書近萬卷,多所親校,過江篆字為第一。 |
277 ![]() | 趙必睾,字伯暐,號庸齋,宗室也。官至奏院宗丞。善隸楷,作《續書辨妄》,以規姜夔之失。 |
278 ![]() | 米友仁,字符暉,小字虎兒,芾之子,官至兵部侍郎。力學,嗜古善書。黃庭堅嘗戲之詩云:「虎兒筆力能,扛鼎,敎字符暉繼阿章」。心畫之妙,得扵家,傳父作子述」。識者謂宋之有元章、元暉,猶晉之有羲之獻之,或謂作斜弩之筆,一字皆成橫欹之埶,此效父體而用心大過耳。 |
279 ![]() | 吳說,字傅朋,錢塘人。髙宗謂紹興以來雜書游絲書,惟錢塘吳說說知信州日,朝辭,上謂曰:「朕有一事,每以自慊。卿書九里松牌甚佳,向日書易之,終不迨卿所書,當令仍舊」。是日降旨,俾根尋舊牌張挂說之,見重扵髙宗如此。 |
280 ![]() | 洪適,字景伯,號半洲,鄱陽人。官至右僕射,謚文惠。篤好漢隸,有《隸纂》、《隸釋》、《隸韻》,皆盡漢刻之本末矣。 |
281 ![]() | 徐兢,字明叔,號自信居士歷陽人。鉉之後,自題保大騎省世家。宣和間嘗為書學博士。渡江,仕髙宗朝。工篆法,以李斯為本。張孝伯謂:「兢書筆力竒古,其沉著處不異鑚刻,若非豪楮所能成。且復陶鎔醞醸,變入小篆,離析偏旁,脗合制字來意,縱橫馳騁,其用無窮」。 |
282 ![]() | 徐林字稚山,兢之兄。 |
283 ![]() | 徐□兢之弟,並以篆名家。 |
284 ![]() | 徐蕆,字子禮,號自覺,居士林之子。工篆、隸、篆宗。家學隸學,逢童子碑。 |
285 ![]() | 張守,字全真,常州人。髙宗朝,參知政事,字畫圓,熟流美世,不多見。 |
286 ![]() | 陳恬,字叔易,陽翟人。為秘書省校書郎。後棄官,上築嵩、華間,號澗上,丈人,能書。 |
287 ![]() | 王利用,字賓王,潼川人。舉進士第,官至夔。憲工書畫,髙宗特愛其書。 |
288 ![]() | 汪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官至翰林學士。博極群書,手不釋卷。工小篆。 |
289 ![]() | 康與之,字伯升,號頤庵,洪州人。南渡初,以文辭待詔金馬門學字,扵陳恬有書傳扵世。 |
290 ![]() |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會稽人。官至寳章閣待制致仕。才氣超邁,尤長扵詩,筆迹飄逸。 |
291 ![]() | 向子諲,字伯恭,號薌林,清江人。官至戶部侍郎。書蹟傳世,人多寳之。 |
292 ![]() | 王安中,字履道,號初寮,書法精俊。 |
293 ![]() | 劉岑,字季髙,能草書,縱逸而不拘,蓋有自得之趣。 |
294 ![]() | 薛尚功,字用敏,錢塘人。官至僉書定江軍節度判官廳事。善古篆,尤好鐘鼎書,有鐘鼎羿器、欵識二十卷及鐘鼎韻七卷,行乎世。 |
295 ![]() | 吳琚,字居父,號雲壑,汴人,憲聖皇后姪,大寧郡王益之子。官至進安節度使,進少保,謚獻惠,世稱「吳七郡王」。性寡嗜好,日臨古帖以自娛。字畫類,米芾以詞翰被遇,孝宗大字極工。 |
296 ![]() | 蔣粲,字宣卿,紹興間,戶部侍郎、敷文閣待制。善行書,亦長扵大字,皆有韻度。得古人用筆意,大者徑尺,小者如蠅頭。怪竒偉麗,獨步一時,議者以粲書圓媚縝宻,然少蕭散。 |
297 ![]() | 胡世將,字承公,常州晉陵人。官至端明殿學士。嘗類集古今石刻為若干卷,名曰《資古録》。所書鐵柱銘,刻扵延真官,邦人習書,多取為楷則。 |
298 ![]() | 單夔官至侍從,仿《唐八分》方勁有體,蓋積習之能非不知而作者嘗師豫章,故書迹間有存焉。 |
299 ![]() | 單煒,字炳文,號定齋居士,沅陵人。以武舉得官,仕至路分博學能文,扵訂考法書,尤精字畫遒勁,得二王法度。 |
300 ![]() | 司馬括,字子開,文正公光之後,寓居豫章,頗長扵隸,亦善行。 |
301 ![]() | 張孝祥,字安國,號于湖,歷陽烏江人。讀書一過目不忘,下筆數刻數千言。紹興中,廷對第一,御覽試策有詞,翰俱美之。褒官至顯謨殿直學士,篆書極工,大字亦佳,楊萬里謂安國書甚真而放。 |
302 ![]() | 胡珵字德輝,書學鍾繇。 |
303 ![]() | 朱昌齡書亦佳。 |
304 ![]() | 范成大,字至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人。擢紹興進士第,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少髙放,以能書稱。字宗黃庭堅、米芾,雖韻勝不逮,而遒勁可觀。 |
305 ![]() | 魏了翁,字華甫,臨邛人。登進士第,官至贈太師,封秦國公,謚文靖,學者稱鶴山先生。善篆,不規規,然繩尺中而有自然之。埶嘗以篆法寓諸隸,最為近古。 |
306 ![]() | 魏克愚,字明已,號靜齋了翁之子。亦工篆。 |
307 ![]() | □埜,字子文,婺州金華人。官至端明,僉樞宻院。善楷隸,行草小楷,深入率更,戶庭「大」字難為致宻,而埜獨有餘,且有位。置漕江西,日徧易諸處扁榜,而以已書張之。 |
308 ![]() | 《周頌》乃益公之後,嘗倅洪,其書清勁,復工扁榜大字。 |
309 ![]() | 虞似良,字仲房,號橫溪,自稱寳蓮山人,吳郡餘杭人。官至監左藏東庫。善篆隸,隸法尤工。家徒四壁,藏漢刻數千本,心慕手追盡。得旨趣其分析波畫,正是偏傍,各有根據,大至數尺,小至繩頭,無不能也。亦能古文竒字。 |
310 ![]() | 謝諤,字昌國,號良齋,清江人。書法似蘇軾而少變其體大扺窘扵舒放。然自成一家,執筆如捉賊,此或近之。 |
311 ![]() | 楊無咎,字補之,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清江人,後寓豫章。髙宗朝以不直秦檜,累徵不起。書多率更,小變其體。江西碑碣多無咎書,小字尤清勁。可喜嘗自題所藏《邕禪師塔銘》後云:「予扵率更為入室上足」。 |
312 ![]() | 甘叔異,字同叔,豫章人。為人豪放,不區區拘引繩墨,以學問稱。雄一郡行書學米,芾草書,學黃庭堅。 |
313 ![]() |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番陽人。能詩文,書法迥脫脂粉,一洗塵俗。有如山人隱者,難登廟堂。嘗著續書譜一篇,以繼孫、過庭之作,頗造翰墨閫域。 |
314 ![]() | 杜良臣,字子卿,豫章人。學問該洽,以小篆見重。一時筆法精妙,考究古學為詳。 |
315 ![]() | 牟益,字徳新。晚年喜篆書,深究古文,嘗取詛楚、石鼓鐘鼎等文為辨證一編,以糾前時釋文之誤。 |
316 ![]() | 曺士冕,字端可,昌谷之後,博參群書,服膺蘭亭。 |
317 ![]() | 張即之,字溫夫,號樗寮,歷陽人,參政孝伯之子,官至直秘閣致仕。以能書聞天下,特善「大」字,為世所重。 |
318 ![]() | 陳讜,字正仲,興化人。官至尚書,與張即之同時,並以書名。 |
319 ![]() | 劉震孫,字長卿,號朔齋,中州人。善「大」字,尤有位置。 |
320 ![]() | 袁坰,字季野,豫章人。學率更書,亦遒媚可愛,但乏氣骨耳。 |
321 ![]() | 張鎰,字季萬,本北人,居滁州善草書。 |
322 ![]() | 祝次仲,字孝友。太末人。善草書。 |
323 ![]() | 姚敦,字公儀,江左人。潛心篆學,得前古遺意。 |
324 ![]() | 鄭元秀善隸書。 |
325 ![]() | 李肩吾,字子我,號蠙州,魏文靖公門人。能書,取隸楷之合於六書者,作《字通》行於世。 |
326 ![]() | 朱熹,字符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後寓崇安,又徙建陽之考亭中。紹興進士第,官至煥章閣待制,贈太師,封徽國公,謚曰文,學者稱之曰晦庵先生。熹登第五十年,仕扵外者僅九考,立朝纔四十日,簞瓢屢空,晏如也。善正行書,尤工大字。嘗評諸家書,以謂蔡忠惠以前皆有典刑,及至米元章、黃魯直諸人出來,便自欹斜放縱,世態衰下,其為人亦然。 |
327 ![]() | 劉克莊,字潛夫,號後村,興化人。官至尚書,謚文定,書迹亦佳。 |
328 ![]() | 鄭僑,字惠叔,號回溪,興化人。狀元及第,官至參知政事,贈太師,封郇國公,謚忠惠。善行草,著《書衡》三篇。 |
329 ![]() | 鄭寅,字子敬,僑之子,官至尚書左司,除寳章閣致仕。博極群書,留心翰墨,作《包蒙》七卷,其略曰:「伏羲之八卦,皆當時之古文也。三皇尚忠,五帝尚質,三王尚文,八卦,忠也,古文質也,籀,文也。籀則王降而霸矣。隸其秦之法令書乎?古隸,隸之古文也。八分,隸之籀也。楷,法隸之篆也。飛白,八分之流也。行,楷之行也。草,楷之走也。隸以規為方,草則圓其矩,而六書之道散矣。 |
330 ![]() | 米尹仁,友仁之弟,亦有書名。 |
331 ![]() | 李昭,字晉傑,鄄城人。篆學《三墳記》,甚工。 |
332 ![]() | 鄭昻,字尚明,福州人。善筆翰,嘗撰《書史》二十五卷。 |
333 ![]() | 葉鼎,字和仲,號山澗,古括人。篆隸皆能書。 |
334 ![]() | 顏直之,字方叔,號樂閒居士,吳人。官至中散大夫。杜門不妄交游,專意雅尚,尤工篆書,法度森嚴,可以追蹤徐、張。嘗手寫《集古篆韻》二十卷,今藏雲間朱芾家。 |
335 ![]() | 宋棻,字文芳,錢塘人。 |
336 ![]() | 刁術,字符賓。 |
337 ![]() | 杜茂修 |
338 ![]() | 髙𤻟,字止善,梁溪人。 |
339 ![]() | 陳希愈,字師韓。 |
340 ![]() | 右五人,並善書。 |
341 ![]() |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其先居京兆,後遷洛陽,官至參知政事。 |
342 ![]() | 張九成,字子韶,號無垢居士,其先開封人,徙居錢塘,官至參知政事。 |
343 ![]() |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人。舉進士,官至禮部郎中。 |
344 ![]() | 右三人共擅豪翰,其蹟雜見《群玉堂法帖》中。 |
345 ![]() | 楊萬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官至江東轉運使,贈光祿大夫。髙宗嘗為書「誠齋」二字,學者稱誠齋先生。 |
346 ![]() | 胡安國,字康侯,號草庵居士,建寧崇安人。中進士第,官至給事中兼侍讀,進寳文閣學士,謚文定。 |
347 ![]() | 胡寅,字仲明,號致堂,安國子。擢進士第,官吏部侍郎。 |
348 ![]() | 胡宏,字仁仲,號五峰,寅之弟。 |
349 ![]() | 鄭清之,字德源,慶元鄞人。登進士第,官至左丞相,追封魏王,謚忠定。 |
350 ![]() | 史彌逺,字同叔,四明人。官至左丞相,封越王。 |
351 ![]() | 陳康伯,字長卿,信之弋陽人。官至左僕射,封魯國公,謚文恭。 |
352 ![]() | □璘,字伯玉,古田人。舉進士,官至太常少卿。李綱字伯紀,號梁溪,邵武人,徙居無錫。登進士第,官至尚書左僕射,贈少師,謚忠定。 |
353 ![]() | 劉子翬,字彥沖,號屏山,建州崇安人。贈太師韐之子,官至通判興化軍。 |
354 ![]() | 右十人皆工筆札,其蹟雜見扵鳳墅《續法帖》中。 |
355 ![]() | 楊鎮,字子仁,號中齋,嚴陵人,節度使蕃孫之子。尚理宗女周漢國公主,官至左領軍衛將軍、駙馬都統,謚端孝。喜觀圖史,書學張即之。 |
356 ![]() | 鄭縕,字天和。工篆。 |
357 ![]() | 葛剛正工篆畢。 |
358 ![]() | 良史,字少董,紹興間進士,能寫唐人小楷。 |
359 ![]() | 婁機,字彥發,嘉興人。中乾道進士第,官至參知政事。深扵書學尺牘,人多藏去。所著《漢隸字源》行扵世。 |
360 ![]() |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官至刑部尚書。為文麗宻清嚴,善行草學《急就章》。 |
361 ![]() | 翟汝文,字公巽,潤州丹陽人。官至參知政事。風度翹楚,精扵篆籀。 |
362 ![]() | 丁徳隅中,吳人,晉公謂之孫工篆。 |
363 ![]() | 秦檜,字會之,江寧人。登政和第,官至左僕射,贈申王,謚忠獻。開禧中,追奪王爵,改謚繆厲。能篆書見金陵文廟井欄上,刻其所書「玉兔泉」三字,亦有可觀。雖以一藝之小善,莫掩萬年之遺臭,姑存之,以為奸臣逆賊。懲 |
364 ![]() |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吉之吉水人。舉進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加少保,封信國公。體貎豐偉,美晳如玉,秀眉而長,目忠義,名節炳煥史冊善小篆。嘗見丹書一硯,後云:「紫之衣兮綿綿,玉之帶兮粼粼。中之藏兮淵淵,外之澤兮日宣。嗚呼!磨爾心之堅兮,壽吾文之傳兮」。廬陵文天祥書共四十四字,筆畫貞勁,似其人也。國朝,追謚忠烈。 |
365 ![]() | 林希逸,官至考功員外郎。能書,子泳,亦能篆。 |
366 ![]() | 樓鑰,善大字髙宗時,太學成,奉敕書扁。 |
367 ![]() | 張安國曆陽人學。 |
368 ![]() | 顏書顏汝勳字符老,官至朝請大夫,善筆札。 |
369 ![]() | 魏、宋直號穎峰,山人書宗米芾。 |
370 ![]() | 曲端,字平甫,鎮戎人。官至宣州觀察使,謚「莊閔」。端本武士,而知書,善屬文,長扵兵畧,作字竒偉。 |
371 ![]() | 曺松泉,天台人,攝棗陽倅日,穆陵遣賜督府詩字可尺許曺,乃效李陽冰篆作一圖以賀。又以古篆文十二冊為侑,皆江南之所未見者。古石鼓文尚在卷末。 |
372 ![]() | 戴侗,字復初,永嘉人。亦能篆有所編《六書》,故行扵世。 |
373 ![]() | 葛長庚,自號白玉蟾,閩人。嗜酒,苦吟善草。 |
374 ![]() | 內臣王介,字默庵,亦稱能書。 |
375 ![]() | 劉夫人希,字號夫人。建炎間,掌內翰文字,及寫宸翰字,髙宗甚眷之,亦善畫,上用奉華堂印記。 |
376 ![]() | 楊氏,寧宗皇后妹,時稱楊妹子。《書法類》寧宗馬逺畫,多其所題,往往詩意,闗涉情思,人或譏之。 |
377 ![]() | 胡夫人,自號惠齋居士,平江人。胡尚書與可女,黃尚書子由妻,能草書。雖未有體法,然大書宏放,亦婦人所難。 |
378 ![]() | 翠翹,失其姓,供內翰侍人。字畫媚婉。 |
379 ![]() | 蘇氏,建寧人。淳祐間,流落樂籍,以「蘇翠名能八分書。 |
380 ![]() | 嚴蕊,字幼芳,天台營妓也。善琴奕、書畫、田田。 |
381 ![]() | 錢錢辛棄疾,二妾也,皆因其姓而名之,皆善筆札,常代棄疾答尺牘。 |
382 ![]() | 釋德止,號清谷,善屬文,尤工正書。 |
383 ![]() | 釋省肇一作「徳」肈,廬山人,工行書廬山,多有所書碑刻。 |
384 ![]() | 釋思齊,杭人,書師栁公權,有所書,放生池碑,在杭州。 |
385 ![]() | 釋仁濟字澤翁,書師蘇軾。 |
386 ![]() | 釋從宻,字世踈,長沙人,以草聖為世所稱。 |
387 ![]() | 釋子溫,字仲言,號日觀,居錢塘瑪瑙寺。人但知其畫葡萄,而不知其善草書也。其所畫葡萄枝葉,皆草書法也。 |
388 ![]() | ●欽定四庫全書 |
URN: ctp:ws53922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