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986100"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冊府元龜
條件: 提到「國子祭酒
Total 2

卷五百六十三

25
元帝太興元年三月辛夘,親郊祀饗配之禮。初,尚書令刁協國子祭酒杜夷議,宜須旋都雒邑,乃修之。司徒荀組據漢獻帝居許,即便立郊,自宜於此修奉。驃騎王導、僕射荀崧、太常華常、中書侍郎唐亮皆同組議,事遂施行。其制度皆太常賀循依晉之舊也。
35
永明三年,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求制一代禮樂,於時參議置舊學士十人,止修五禮,諮稟衛將軍、丹陽尹王儉,學士亦分住郡中,製作歷年,猶未克就。及文憲薨殂,遺文散逸,後又以事付國子祭酒何胤,經涉九載,猶復未畢。建武四年,胤還東山,齊明帝敕尚書令徐孝嗣舊事本末,隨在南第東。昏永元中,孝嗣於此遇禍,又多零落。當時鳩斂所餘,權付尚書左丞蔡仲熊驍騎將軍何佟之共掌其事。修禮局住在國子學中門外,東昏之代,頻有軍火,其所散失,又踰大半。天監元年,佟之啟審省置之宜,敕使外詳。時尚書參詳,以天地初革,庶務權輿,宜俟隆平,徐議刪撰。欲且省禮局,併還尚書儀曹。詔旨云:「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承準。但頃之修撰,以情取人,不以學進。其掌知者,以貴總一,不以稽古。所以歷年不就,有名無實。此既經國所先,外可議其人定,便即撰次。於是尚書僕射沈約等參議:「諸五禮各置舊學士一人,人各自舉學士二人相助抄撰其中。有疑者,依前漢石渠、後漢白虎,隨源以聞,請旨斷決,乃以舊學士、右軍記室參軍明山賓掌吉禮,中軍田曹行參軍兼太常丞賀陽掌賓禮,征虜記室參軍陸璉掌軍禮,右軍事,司馬聚掌嘉禮,尚書左丞何佟之總參其事。佟之後以鎮北諮議參軍伏髫ㄑ現艙菩桌頏髫ㄑ扒ü僖暈寰博士繆昭掌凶禮。復以禮儀繁廣,記載殘缺,宜須博論,共盡其致。更使鎮軍將軍丹陽尹沈約、太常卿張充及臣三人同參厥務。臣又奉別敕,總知其事。末又使中書侍郎周舍、庾於陵二人復豫參知。若有疑義,所掌學士,當職先立議,通諮五禮舊學士及參知各言同異,條牒啟聞,決之制旨。疑事既多,歲時又積,制旨裁斷,其數不少。莫不網羅經誥,玉振金聲,義貫幽微,理入神爽。前儒所不擇,後學所未聞。凡諸奏決,皆載篇首,具列聖旨,為不刊之則。洪規盛範,冠絕百王。茂實英聲,方垂千載。寧孝宣之能擬,豈孝章之足云。五禮之職,事有繁簡,及其列纂,不得同時。嘉禮儀注以天監六年五月七日上尚書,合十有二秩一百十六卷,五百四十六條。賓禮儀注以天監六年五月二十日上尚書,合十有七秩,一百三十三卷,五百三十五條。軍禮儀注以天監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上尚書,合十有八秩,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十條。吉禮儀注以天監十一年十一月十日上尚書,合二十有六秩,二百二十四卷,一千五百條。凶禮儀注以天監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尚書,合四十有七秩,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條。大凡一百二十秩,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一十九條。又例副秘ト及五經典書各一通,繕寫校定,以普通五年二月始獲完畢。竊以撰正履禮,歷代罕就,皇明在運,厥功克成。周代三千,舉其成數。今之八千,隨事附益,質文相變,故其數兼倍,猶如八卦之爻,因而重之,錯綜成六十四也。昔文武二王,所以紀綱周室,君臨天下,公旦修之,致太平龍鳳之瑞。自斯厥後,甫備茲目。孔子曰:其有繼周者,雖百世可知。豈所謂齊功比美者歟!臣以庸識,謬司其任,淹留歷稔,允當斯責。兼勒成之初,未遑表上,實由才輕,務廣思力,不周永言,慚總寤寐。自今春繇駕,將親六師,搜尋軍禮,閱其修章,靡不該備。所謂郁郁文哉,煥乎洋洋,信可以懸諸日月,頒之天下者矣。愚心喜忭,彌思陳述。兼前後聯官,一時皆逝,臣雖幸存,老已將及,慮皇世大典,遂闕騰奏,不任下情,輒具載撰修始末,并職掌人所成秩條目之數,謹拜表以聞」。詔曰:「經禮大備,政典載旨,今詔有司按以行事也」。又詔曰:「勉表如此,因革允鶼,甘麓蟊腹,Τ梢刀ǎ,於是乎在。可以脊被八表,施諸百代,俾萬世之下,知在斯文。主者其按以遵行,勿有失墜」。陳宣帝太建五年六月,治明堂。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