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七十六

《卷七十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畿輔通志卷七十六
3
忠節義烈附
4
順天府:
5
6
劉 沉字道真,燕國薊人。世為北州名族,博學好古。太保衛瓘辟為掾,領本邑大中正。後以侍中假節討李流。河間王顒請留為軍司,領雍州刺史。及顒遣張方逼京師,沉奉詔馳檄四境,合衆萬餘,與顒督䕶虞夔戰,敗之。顒大懼,急呼張方方,後至襲沉,軍大潰。沉為陳倉令所執,謂顒曰:「知己之願輕,在三之節重,投袂之日,期之必死,爼醢之戮,甘之如薺」。辭義慷慨,遂遇害。
7
北齊
8
鮮于世榮,漁陽人。少沉敏,有器幹。興和二年,為髙祖親信副都督。武平中,封義陽王。後主幸晉陽,令世榮判尚書右僕射,貳北平王北京留後。周師攻鄴,除領軍大將軍。於城西拒戰,師敗被擒,不屈而死。子真,武平末,假儀同三司。
9
10
盧 楚范陽人,大業中為尚書右司郎,當朝正色,為公卿所憚。及帝幸江都,官寮多不奉法,楚糾舉無所避。越王侗稱尊號,封𣵠郡公,與元文都同心夾輔。及王世充作亂,皇甫無逸,呼楚同去,楚曰:「吾與元公約社稷有難,誓與俱死」。今捨去不義,遂為世充所害」。
11
12
蔡廷玉昌平人,與朱泚同里,少相狎,泚為幽州節度,奏署幕府。時幽州兵强,不知上下禮法,廷玉諷泚出金幣禮士歸賦天子,且勸泚入朝,諸校縳廷玉,辱之,無撓詞,泚不忍殺囚,歳餘,曰:「省過否?」對曰:「不殺我,公得名殺我,我得名」。泚待如初。徳宗以泚為涇陽節度,詔廷玉為司馬。泚弟滔傲肆,廷玉屢挫之,滔表請殺廷玉,不從。會滔以幽州叛,帝貶廷玉栁州司戶以慰滔,滔曰:「廷玉得東出洛,我自縳,致支解之」。至藍田驛,左巡使鄭詹追使趨潼關,廷玉告其子曰:「我為天子不血刄下幽州十一城,欲裂其壤而敗於將成。今吏使我出東都,此殆滔計,吾不可以辱國」。至靈寶自投於河,帝憫其忠,厚賻之。
13
五代後唐
14
王思同,幽州人,明宗時,為京兆尹、西京留守。應順二年,潞王從珂反,馳檄諸鎮,思同執其使送京師。愍帝嘉其忠,即以思同為西面行營都部署,討從珂。軍潰,為從珂所執,從珂曰:「罪可逃乎?」思同對曰:「非不知從王而得生,恐終死不能見先帝於地下」。從珂愧其言,竟殺之。
15
16
髙彦暉漁陽人,太祖時,從王師伐蜀,為歸州路先鋒,全師雄之亂,彦暉討之,力戰而死。彦暉老將,諳習邊事,上聞痛惜,命優恤之。
17
張世傑范陽人,初𨽻淮兵中,呂文徳召為小校,累官至保康軍節度。勤王入衛,元遣使說降,世傑斬其使。後從二王入福州,衛王昺拜世傑少傅、樞宻副使,封越國公。元將張𢎞範等攻厓山,颶風敗,世傑舟溺死。
18
19
韓紹勛安次人,趙國公延徴孫也。官東京戶部使,會大延琳叛,被執不屈,賊以鋸解之而死
20
馬肩龍,字舜卿,宛平人,能詞賦,在太學嘗辨宗室從坦殺人之寃,時論義之。後徳順受圍,州將愛伸假肩龍,鳳翔判官,委以守禦,凡受攻二十晝夜,力盡,城陥,遂遇害,詔配食褒忠廟。
21
宋 扆宛平人,正隆進士,官至沁南軍節度使。貞祐二年正月,元兵至懷州城,破死之。劉徳基大興人,貞祐初,特賜進士官。邊邑夏兵攻城,徳基坐㕔事,積薪其旁,謂家人曰:「城破即焚我」。及城,陥家人,不忍縱火,遂被執,脅之降,徳基不屈。或紿夏人曰:「此人素病狂,故敢如此」。徳基曰:「為人當如此耳,吾豈狂耶?」夏人囚之,已而召問徳,基曰:「吾豈茍生者耶?」遂遇害,贈朝列大夫。
22
王 毅大興人,經義進士,官東明令。貞祐二年,東明圍急,毅領民兵數百人拒守。城破,毅猶率衆抗戰,力窮被執。同執者前跪,將降,毅厲聲曰:「忠臣不佐二主,汝乃降乎!」遂不屈而死。贈曹州刺史。
23
李伯淵,寶坻人為金都帥,與崔立守汴立,劫衆降。元軍心憤怨,伯淵結義,士誅,立梟於承天門,祭哀宗。
24
明。
25
杜 竒,北平人。燕王將起兵,徴才雋士入府,竒極諫,當守臣節,王怒,立斬之,并族其家。福王時,贈翰林院檢討,諡貞直。
26
馬 宣北平都指揮使,靖難兵起,殺張昺、謝貴。宣巷,戰不勝,東走薊州,起兵西逆,遇戰不利,退守薊州,出城再戰,又敗,被執,大罵不屈死。建文帝褒恤其家。
27
朱 鑑北平都指揮使守大寜,靖難兵至,諸將皆降,鑑獨力戰不支,被縳,罵不絶口而死儲 福燕山衛軍,年二十,頗好義靖難兵,入挈母妻逃去。成祖即位,詔購戍卒入伍,福在錄中調曲靖衛,仰天哭曰:「我雖一介賤卒,義不為叛逆之臣」。在舟中,日夜泣不輟,竟不食死。
28
黃 綬,平谷人。洪武末,以竒童召見,送國學肄業。宣徳中,成進士,擢山東道御史。英宗北征,切諫不聽,扈駕至土木,死之。
29
薛 綬本䝉古人,祖薛台,洪武中歸附,賜姓薛,累官燕山䕶衛指揮使,遂家昌平。父斌,以靖難功,封永順伯綬。五歳嗣伯長,驍勇善戰。正統中,與成國公朱勇遇冦扵鷂兒嶺,軍敗矢盡,猶持空弓擊賊,賊支解之,謚武毅。
30
吳 瑾嗣父爵為恭順侯,天順初,石亨恃功驕横,上頗疑之。一日,登翔鳳樓,望見亨宅第壯麗,以問諸臣,衆不敢語,瑾獨對曰:「此必王府也,他豈僭擬若此!」英宗愈疑瑾知曹欽謀不軌,詣長安門告變,內廷縳吉祥,且為備。瑾同諸將分道擊賊,戰扵東華門,為欽所害。贈梁國公,謚忠壯。
31
王 鐵字徳威,順天人,嘉靖進士,授常熟令。邑多大猾,鐵貰罪,俾為己用。倭患起,諸大猾咸請効死,乃部署子弟得數百人,分防訓練,繕築城垣,焚賊二十七艘。後再擊倭陥陣中,為所害。贈太僕卿,䕃錦衣百戶,建祠祀之。
32
髙敏學寳坻人。嘉靖進士,任兵科給事中,劾嚴嵩黨趙文華,廷杖死。後帝憫其忠,追贈光禄寺少卿,仍恤其家。
33
宗 禮周道,京衛人。嘉靖中武舉,累官神機營逰擊將軍,奉命禦倭,屢殱賊衆,總督胡宗憲檄禮隨賊所向追勦之,至崇徳縣之皂林,倭衆萬餘猝至,禮所統不過九百人,自寅至午,所殺傷過當,而禮亦身被重創,兼糧盡乏食,後軍無救者,遂力戰而殁。事聞,贈都督同知、䕃一子指揮僉事,謚忠壯。
34
王 敬字子修,延慶右衛人,性亮直孤介,行不類已者,雖貴不與交,初為指揮同知時,與永寜指揮張澄、同逰學正李彜門講孫吳兵法》,彛死,二人厚賻之,言及輒流涕,時人以其志同方陳雷焉。己巳,雲州之役,二人從守備孫剛往援,遇敵戰,敬與懷來百戶陳顯挺身蔽剛剛,敬顯俱死,澄手刄三人,隨亦被害,詔贈祭有差。
35
丁乾學天行,本山隂人,占籍宛平、萬厯進士,授檢討。天唘甲子,典江西鄉試,閹勢方熾,欲彈之,念詞臣無言責,乃以試錄代彈文程,策中極論古來宦官之禍,閹聞之,怒甚,矯旨削職,猶銜恨,乃令奸黨髙守謙詐傳駕帖,立時勒死。崇禎初,子聖肇詣闕訟寃,下法司嚴訊,置守謙於法,贈乾學翰林院侍讀學士,聖肇妻為山隂王。思任女名玉瑛,有詩記其事。
36
孫祖夀,字必之,昌平人。舉萬厯武會試,歴官署都督僉事、薊鎮總兵。崇禎時,都城被兵,祖夀已罷官家居,乃散家財,招舊部曲數百人赴援,歿扵陣,帝親為文祭之。祖夀初為把總時,遘危疾,妻張氏割臂以療,絶飲食者七日,祖夀生而妻旋死,遂終身不近婦人,及為大帥,部將有以金遺其子者,卻弗受也。他日來省祖夀,賜之酒,曰:「卻金一事,善體吾心,否則將盡法於汝」。其節槩如此。
37
劉廷訓字式伯,通州人。性謹厚好學,為諸生,以久次貢,除吳橋縣訓導。崇禎十一年我。
38
本朝大兵南下,吳橋令約廷訓出走,廷訓不可,率衆守城,攻益急,令卒亡去。廷訓以幼孫囑浮屠隆貴,已介而趨南門,謂守者曰:「廷訓腐儒,惟舍身報國,二三子盍自便焉!」廷訓哭守者皆哭曰:「公死,我等敢求活!」守三日夜,砲盡城陥,廷訓矢貫𩩲骭,猶疾呼力鬬,連被六矢,乃死入名宦。
39
周騰蛟香河人。崇禎十三年以舉人除汜水知縣。時河南流冦方熾,歳數饑,人相食。或勸騰蛟稱疾母往,騰蛟曰:「君命也,可避乎之任」。未幾,賊至,騰蛟竭力拒守,頗有殺傷。力竭,城陥繫印扵臂,投黃河死。賊去,百姓求得其屍𦵏之。
40
張人龍,遵,化人,為寶豐知縣。崇禎十四年,流賊攻汝州,連陥,寳豐人龍抗節死,妻年少,匿空舍得免。家奴四人欲亂之,妻曰:「主亡我所恃,惟若等耳!」飲以醇酒,四人喜,皆醉,妻宻遣婢告丞,尉勒兵捕殺之,而扶櫬歸里。
41
李 耿毅侯,順天人,崇禎進士,任夀光令,流冦攻城,力禦之,獲賊輒殺而投諸水,崇禎十五年
42
本朝大兵南下,城破,耿著公服縊死城樓上。
43
吳從義本,山隂人。占籍大興初字裕強,夢老人撫其背曰:「歳寒松栢,其在斯乎!」余字爾,歳香因更焉。崇禎庚辰進士,授長安知縣,任二年,舉卓異,未行而督師孫傅庭陣殁,從義請巡撫策戰守以死,誓衆分汛南門。賊攻城西門,先陥衆扶之下,神色不變。或勸出走,從義曰:「城亡與亡,吾將安往?」乃入關壯繆廟,脫甲易冠服,望闕叩頭,赴井死。後贈按察司僉事。
44
阮漢聞字太沖,順天人,讀書喜大節,尤習兵家言,著《尉繚子解、詰、戎踐墨》諸篇。萬厯朝出師援朝鮮,敗扵碧蹄舘,漢聞方弱冠,徒歩走遼東,望黃龍鴨緑,訪聞形勢,慨然有澄清之志,後以事避汴梁王孫西亭,一見即延致邸中,日飲以醇酒,而出所藏秘書,俾盡讀之,以此漢聞,學益進西亭,故好客,四方知名士畢集門下西亭等視之,獨於漢聞有加禮,呼為「先生」,而諸名士亦俱心折漢,聞羣以阮先生稱之,扵是阮先生之名重河南北,西亭死,漢聞鬱鬱不自得,乃徙居尉氏,聚徒敎授。崇禎初,詔舉隠逸,巡按御史李日宣上其名,不報,流冦大起,援𠞰諸將,皆驕蹇不肯辦賊,漢聞憤恨曰:「諸君皆婦人也!」婦人猶有自奮殺敵者」,乃取古來婦女以武勇見者,集為女雲臺書。及賊攻尉氏,漢聞已臥病,猶據床盡地為守禦方略,賊聞其名,下令必生致之,城陥被擒,大罵不屈而死,時年七十。
45
曹鳴鶚大興人,以勇敢稱,官河南道中軍守備,嘗率兵五百,勦流賊數千。賊糾黨數萬,困鶚於趙寨,鶚血戰數晝夜,矢盡馬踣,猶裏瘡歩鬬被執,賊誘降不屈,噴血怒罵,乃支解之。
46
宋一鶴,宛平人。崇禎三年舉扵鄉,授敎諭,以薦選知山東邱縣。累陞汝南兵備道,駐信陽,先後勦定劇賊黃三耀、劉喜才、李萬慶等撫其衆數十萬。進副使,調鄖陽。擢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大破羅汝才等扵豐邑坪,斬首三千餘級,為荆楚第一功。復移駐蘄州,焚舟扼賊渡。賊移而北,一鶴又斷橫江,賊遂不敢渡。一鶴起鄉舉,不十年驟秉節鉞,廷臣不能無忮。又因其為楊嗣昌所薦,疏詆益衆。會以襄陽陥,奪職戴罪。十五年,李自成陥徳安、荊門,一鶴以獻陵為重,趨赴承天,賊已驟至。明年正月,承天陥一鶴自經死。
47
李毓英固安人,以恩貢為武昌通判。崇禎十六年,獻賊渡江陥武昌,毓英闔門自縊死。朱之馮樂三,宛平人,天唘進士,授戶部主事,𣙜税河西,務有羨金,之馮留公帑無所私,歴青州叅議禽,治土豪權貴為請,不聽,遷河東副使,大猾朱全宇潛通流冦,之馮禽殺之,尋擢僉都御史,撫宣鎮。李自成陥大同,宣人洶洶之,馮集文武紳士,於城樓設髙皇帝位,誓衆死,守檢臥內,衣被盡以搞兵,惟留朱衣一襲授中軍官,曰:「有不幸,即以此裏我中官杜勲欵語諷之馮同降之」。馮厲聲叱之,俄而賊大至,勲竟開門納賊入之,馮命轉砲內擊砲,孔皆牢下,鐵釘不可㧞,左右環泣擁之,馮行之,馮曰:「離此一歩,無死所矣!」易朝服南向九叩,懷中出遺奏授提塘范繼稷縋堞下,即解帶自縊死。福王時,贈兵部尚書,謚忠毅。方之馮官山東,以進表入都,家屬留濟南,已而濟南破,妻馮匿姑及子于他所而已,從容投井死。姑李聞之,亦絶粒死之。馮扶柩還,廬墓側,晨昬伏泣者三年。或勸更娶之,馮曰:「宗祊之祀有人矣,且吾妻之死如何者而負之,并懼無以見吾母也!」遂終其身,不復近婦人入名宦。
48
陶宗儀宻,雲人,歴官遼東寜前衛副總兵。崇禎癸未,城陥同弟宗顔、姪熊家、丁文明皆死之。事聞,賜祭,贈鎮國將軍,弟姪等俱贈校尉。
49
王孕懋霸州人,崇禎進士,授户部主事,以廉介稱,累官寜武兵備道副使,甲申,流冦犯寜武,登陴固守,礟擊賊無算,城陥自刎死,婁楊氏亦投井死。
50
張國光,大興人。中崇禎癸酉鄉試,除知商邱縣。闖賊犯境,遣偽官至縣,光斬以殉。後聞京師,陥嘆曰:「今日之難,受君祿者猶活身食肉,與犬豕何別?」國光雖小臣,請從先帝於地下,遂自經死。
51
成。 徳,字元升,懷柔人,舉崇禎四年進士,知滋陽縣,清操絶俗,疾惡若仇,以抗直忤知府知府溫體仁,客也,遂誣徳貪虐,得㫖逮問,徳於道中具疏極論溫體仁罪,不報,徳母張伺體仁長安街,繞輿大罵,拾瓦礫擲之,體仁恚,疏聞於朝,詔五城御史驅逐移徳鎮撫司掠治,杖午門下戍邊,坐贓六千有竒,徳居戍所,七年,用御史詹兆恒薦,起知如臯,尋擢兵部主事,徳以母老三䟽,力辭不允,抵都甫三月,城陥聞帝崩,慟哭,持雞酒奔奠梓宮前,觸地流血,賊露刄脅之,不為動,奠畢歸家,有妹年二十餘未嫁,徳謂曰:「我死,汝何依妹?請先死」。徳稱善,哭而視其縊,繼室霍請繼之,徳痛不及視,入别其母,哭盡哀,出而自縊,母見子女及子婦皆死,亦投繯死。先是,懷柔城破,徳父文桂遇害,家屬盡沒,妻劉在京以徴徳贓急,憂悸死,至是又闔門死難,唯幼子寄友,人家獲存。福王時,贈光祿卿,謚忠毅。
52
本朝賜謚介愍
53
金 鉉伯玉,本武進人,占籍大興。祖汝升,南京戶部郎中。父顯,汀州知府。鉉少有大志,以聖賢自期。年十八,舉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除揚州敎授。日進諸生,闡濂、洛正學,雖燕居,言動不茍,諸生嚴憚之。再遷工部主事。中官張彛憲綜戶、工二部,檄諸曹以屬貟禮,見鉉䟽争之彛,憲乃摭火器不中程,落鉉職。鉉杜門謝客,環堵蕭然,學日益邃。或詢以宗旨,正色曰:「日用躬行,未之有,得何宗旨為?」甲申二月,起兵部主事,巡視皇城流冦之變,鉉慟哭趨入朝,解牙牌,北向四拜,投金水河死。母章、妾王弟錝並同日死。福王時,贈太僕少卿,謚忠節。本朝賜謚忠潔。
54
甯承烈養純,大興人。舉於鄉任魏縣敎諭,遷户部司務,進本部貟外郎,筦太倉銀庫。流賊入城,自經於官廨。
55
張檉芳通州人,萬厯進士,歴官吏部郎。流冦之變,為賊所執,脅降不屈,遂遇害。
56
于騰雲順天人為光祿寺署丞,賊至,語其妻曰:「我朝臣,汝亦命婦,可汚賊耶!」夫婦並服命服,從容投繯死。
57
馬象乾字西山,順天人。舉於鄉,除敎諭,陞濮州知州,罷歸里居,賊入,率妻及子女五人並縊死。徐兆任,字伯衛,順天人。崇禎中,由㧞貢知榮陽縣,以廉潔稱。後棄官歸里,敎讀自給。流賊陥京師,與妻張氏及幼子皆投繯死。著有《康山子集》。
58
任之華字仲華,大興人,御史心源子,登武科,除昌平守禦,歸。未幾,都城陥,謂家人曰:「予世受國恩,義在當死」。遂自縊。弟之葑解之,涕泣不語,以間踰墻,縊扵鄰之空舍。
59
張應選字賔虞,順天人,從事內閣,給衛經歴俸。李自成連陥宣大,知勢已去,指屋梁謂友人曰:「國恩難忘,此吾死所也」。京師破,同妻妾子女俱經死。
60
楊 元順天人,官太醫院吏目。城陥與妻吳氏同縊死
61
劉文炳淇筠,孝純皇太后姪也。世家京師。祖應元,贈瀛國公。祖母徐氏,生太后。崇禎初,年已六十餘,封瀛國太夫人。父效祖,封新樂伯,卒,文炳嗣爵,尋晉為侯,弟文燿、文炤皆官都督。初,太后生莊烈帝,甫四齡,以失光廟意遽薨逝。及帝即位,悲哀甚,以遺像未肖,命畫工就太夫人第口授摹之,既成,具法駕迎像奉先殿,然終以不得親養太后為恨,故待劉氏始終有加禮。文炳母杜氏,賢識事理,每戒文炳等曰:「吾家無功徳,直以太后故,受恩至重,而等被輕暖,嚌廿肥,不圖報効,毫末非人也」。文炳等叩頭曰:「謹受訓」。上嘗使文炳視陵,鳳陽宻諭路有所聞,輒報奏,文炳歸奏外臣唯史可法、張國維二人忠正可任以辦賊。文炳性謹厚,不妄交,惟與太學申湛然、布衣黃尼麓、駙馬鞏永固相友善。永固另傳後,湛然詳義烈傳。甲申三月,瀛國夀八十,時李自成已陥宣大,上雖處倥偬,猶命司禮監賜金幣,進文炳兄弟官階。俄而賊圍京師甚急,帝手詔召文炳,文炳入告,母曰:「上召兒兒,不得侍母矣。砲若止,城必不守。母之生死,兒不敢言。哭拜不能起。母拊文炳背曰:兒以死報國,我與而妻而妹,死且得瞑。目指文炤曰:「汝年幼,可無死。奉太夫人。延劉氏後,兄弟相泣拜而去。十九日,砲忽止,杜氏急登樓,女及子婦隨之,先後皆縊死。家人鄭平乃縱火焚樓,文炳別母後,即入見帝曰:「事急矣,茍有不諱,陛下當盡焚三宮。文炳亦焚第一家為忠鬼,從陛下」。上頷之。文炳出與鞏永固同守崇文門,門吏大呼曰:「賊至矣!」文炳彎弓且射,且走,至第第已焚,將赴井,顧影曰:「此靺鞈也,不可以見君父」。於時申湛然。黃尼麓猶在側,湛然脫已幘,授之幘小尼麓,曰:「何不裂幘幘裂?乃冠之」,投井死。文燿守永定門,城破,突出至渾河,馳而歸。尋兄死所。大書一版署井欄曰「左都督劉文燿與兄文炳同殉國處」。亦投井死。文炳叔繼祖,官錦衣衛都指揮同知,城破,與妻左妾李董同日盡節死。劉氏一門死難者四十二人。太夫人匿申湛然家,得免。後聞帝崩,慟哭發病死。文炤初隨母投繯,氣急不能死,挣繯下,拊母背號曰:「母有命,不敢違也!」遂逃去。後流落江、淮間,號雪舫,生一子亦殀,劉氏遂絶。
62
鞏永固字鴻圖,大興人。尚光宗第八女樂安公主,為駙馬都尉,性任俠飲客以為喜,與劉文炳、申湛然、黃尼麓相友善。永固常抗疏請追謚建文帝,又申救薊遼總督趙光忭,於是士大夫翕然稱賢。甲申三月,李自成圍京師,永固與劉文炳入見帝曰:「二祖、列宗之靈在天,不令狂賊得逞。萬一城破,永固無他,唯一死報陛下」。帝黙然久之,曰:「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旋命二人出。丁未,城破,永固自崇文門馳歸於路,手殺數賊。初,公主於十六年薨,停柩內殿。永固聞賊來,預積薪於棺旁,至是,盡取主冠裳及已所愛金鞍置柩上,餘財物悉散家人一蒼頭侍側不去,永固曰:「若何為?」對曰:「待吾主盡節」。永固曰:「義也」。乃命僕執酒,以一盃北面酬地,再拜曰:「永固以死報陛下一盃酬柩前,而自飲一盃。曰:不圖今日,乃更與殿下相見」。遂縱火焚柩,將訖,拔刀自刎死。永固無子,一女許字襄城伯李國楨子,亂後歸李南下,金陵破,隨李歸旗。李卒有悅其色,欲娶之者,令女伯父鞏永基往說女曰:「我先帝之甥,忠臣之女未亡,人不死,以姑在耳。若欲脅我,惟有一死」。即𠢐面斷髪,終不能犯。遂得奉姑,終其身。
63
張慶臻鳳華,世襲惠安伯。甲申,流冦陥京師,謂其子某曰:「吾家世受國恩,惟一死可報爾」。小子其避去,以延宗祀子,曰:「大人死,忠兒當死,孝庸忍避?」臻乃驅妻妾登樓,圍以薪。夜漏下三鼓,命僮僕舉火樓下,父子躍入烈焰中,與妻孥同焚死。本朝順治十年。
64
賜謚予祭
65
衛時春世襲宣城伯,流冦之難,闔家投井死。
66
王國興字熙平,霸州人。以熹宗母戚封新城伯,城陥率妻子自焚死。
67
李若璉,字方山,本山東濟南人,後徙順天。父士茂,官錦衣百户。訓子甚嚴,若璉偶有過,父怒,欲杖殺之。若璉走河南,久之,應武鄉試,得中式,尋中武進士,授錦衣衛千戶。乃因賓親見父,叩頭涕泣請罪。父曰:「姑貰汝,今自改矣」。累遷錦衣衛指揮同知,掌北鎮撫司事。獄有寃者,若璉為反覆陳情,多所開釋。以忤當道,竟降二級。若璉笑曰:「我不以人命易官也」。後起為南鎮撫僉書。李自成犯京師,若璉守崇文門城,陥馳歸,北向叩頭,賦詩有曰:「平生忠孝懷庭訓,肯敎聲名辱品題」。自舉火燒屋,視妻子皆死,乃縊。
68
張養所,順天衛世官中天唘武進士,累官錦衣衛指揮使。甲申,流冦陥都城,為賊所執,不屈,死之。劉一松宛平人,虎賁右衛世襲指揮。甲申,流賊陥京師,與妻王氏三女皆縊死。張國維,大興人,崇禎庚辰武進士,授錦衣千戶。甲申,流賊入京師,被執,不屈死。髙文彩宛平人錦衣千户都城陥令妻妾子孫十七人先投繯死,埋扵後園,文彩乃朝服自縊。髙。 甲順天人,錦衣千戶,流冦陥都城,同妻許氏、弟婦劉氏、子婦、王氏女及弟女六人,同縊死。王承恩字君弼,順天人,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京城內外軍務。李自成圍京師,急詔承恩入與語語,宻外不得聞,頃之,命酒同飲,承恩涕曰:「受陛下深恩,惟一死以報萬一!」帝微服持鎗,命承恩從,欲開門出,不果還,至煤山,帝自縊崩。承恩拜哭跪,縊其旁。福王時,贈官三級,謚忠愍。
69
本朝順治十七年,世祖章皇帝御製碑文以旌其墓,又司禮監髙時明城陥自焚,提督京營太監張國元守廣寜門自縊,司禮監李鳳翔守阜城門自殺,司禮監方正化奉命督軍保定城,陥殺賊數十人,被賊殺死。
70
祝洪籙,字芝生,順天人。庠生素節義。李自成陥京師,同妻王氏北面再拜,分左右,從容自縊死。又徐燝,順天學生城陥同妻鄥氏舉家自焚死。又庠生張玉瓚同妻魏氏投井死。蔣士忠同妻黃氏,投金魚池死。魏起元闔門自焚死,藺位卿自縊死。
71
范箴聽大興人,以布衣從髙攀龍講學,魏國公徐永禎延為舘賔,數有規諫,聞賊至,置一棺,臥其上,絶粒七日死。
72
李夢禧,京師布衣,慷慨負志節。甲申三月,城陥與妻杜氏二子、二女、一婢俱縊死。又布衣楊鉉善畫,攜二子赴井死。儒士張世禧與二子懋賞、懋官俱縊死。又宛平京營卒徐道守安定門,冒矢擊賊,城破,墜城死。又順天民閻守義以罵賊,被創而死。其妻李氏前一日投繯死,婢從焉。又宛平民田祥宇闔門自焚死,祥宇或作田大年」。又有周姓者,城陥悲憤搥胸,嘔血數升死。又賣菜傭,不知其姓名。
73
荷菜過東華門,見莊烈帝后梓宮,悲不自勝,乃買酒肉紙錢哭祭,祭畢,觸堦而死。
74
唐文運宻雲人,崇禎甲申,流賊陥都城,文運聞變,慟哭,飲酖死。
75
史可法憲之,大興人。母尹夢文,天祥入其舍而生,幼以孝聞。舉崇禎元年進士,授西安府推官,能聲大著。累遷副使,分巡安慶、池州。監江北軍,屢殱賊衆。擢僉都御史,巡撫安慶等處。可法短小精悍,目爍爍,有光持身亷,接士信,雜處行伍間,與下同勞苦,以故得士死力,先後敗降賊無算。李自成陥京師,可法大慟,頭觸柱,血流被體,縞衣發喪,欲長驅死。賊或勸以當立君圖恢復,可法方議所立,而鳳督馬士英已發兵送福王至儀真,可法乃具箋迎王監國,即拜可法。大學士為馬士英所擠,以閣部督師淮揚,數條上戰守䇿,不報。順治二年,本朝大兵已南下邳、宿,朝臣方訟太子事,左良玉聞之,舉兵東犯,以清君側為辭,朝命可法,并禦良玉、可法馳浦口請陛見,不許,乃還揚州,為髙皇帝位,設祭泣,諭士民共守以死。頃之,我兵至揚州屯斑竹園,可法知勢不可為書,寄母曰:兒宦十八年,辛苦備嘗,不能報効,毫末徒逺離膝下,定省之禮盡缺,不忠不孝,誠無顔立天地間,今揚州不守,兒以身共之矣!望母委之大數,勿過悲傷!兒在九泉,且得瞑目。初可法無嗣,以副將史徳威為義子,至是謂曰:予忝居首輔,受督師之重,不能保境遏敵,縱腦髓塗地,不足以塞責,我死可𦵏,我鍾山之足,仰冀髙皇帝鑒臣苦心,萬一不遂𦵏我梅花嶺可也,及城陥,自刎不死,命徳威刄之。徳威痛哭不敢仰視,叅將張友福奪刀,扶出小東門被執,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師也,可速殺我!勸之降,不從,遂見殺,徳威走免。後數月,徳威求可法,屍不可得,乃以可法衣冠𦵏梅花嶺。
76
米夀圖,字青坪,宛平人。崇禎三年,以恩貢除胙城知縣,治甚有聲。調新鄉,以禦賊功,擢南京御史。極論監軍張若麒罪,若麒迄論死。都城陥馬士英擁立福王,薦用阮大鋮等,朝政日亂,夀圖抗疏論劾,出按四川,為定南王孔有徳所執,令之降,不屈,死之。
77
閻應元,字麗亨,紹興人,徙家通州,以吏員除江南江隂縣典史,禦海冦顧三麻有功,遷廣東英徳縣主簿,道阻未赴,寓居縣之東鄉,應元為人鳳眉面黒,有智略,好騎射,其居東鄉也,率鄉勇千人以保一鎮。順治二年,本朝大兵破江寜,列城皆下江隂,諸生許用倡守城逺,近應者數萬人,典史陳明遇主兵,用徽人邵康公為將,而前都司周瑞龍泊江口相犄角。
78
大兵擊敗之,明遇乃延應元入城,屬以兵事。應元請設髙皇帝位,勵衆以大義,衆皆哭,願以死効大兵力攻城,應元悉計拒守,不能下。守八十日,城中食且盡,我兵乘風雨,以大砲擊城,城崩。應元持短兵接戰,知不敵,至睢陽廟,奮聲大呼,自沉於溪,溪淺,被曵出,死之。陳明遇、許用、邵康公等同日死。
79
顧明楫字心服,順天府學生。魯王駐舟山,為張名振叅軍,順治初
80
「大兵破舟山」,明楫題詩「壁上有「愁魂應傍孝陵歸」之句,扼吭而死,其妻亦自縊死。
81
本朝
82
袁生芝良鄉人,明崇禎丙子舉人。順治初,官商雒道時,山冦賀遙期攻商州,聲言縳獻金,總兵即退,民役惶惑,生芝叱曰:「若執金公,宜先殺我」。州人感其義,乃堅心死守。城破,生芝自經,父某亦戰死,闔門三十二口皆盡節。事平,予䘏贈。
83
張國賢字良輔,宛平人,明崇禎丙子舉人,順治初,為太原寜武關同知、大同總兵姜瓖叛逆,死之。事平,予䘏廕。
84
王任杞大興人,明崇禎壬午舉人,順治初,任辰州知府,南冦侵城,被執不屈,死於府之演武場,闔門四十口,同日縊死。事平,予䘏蔭。
85
何衡泗順天,文安人,明崇禎壬午舉人,順治中,令武岡縣會逆冦陳友龍,陥城殉節,死。張文煇,通州人,明崇禎時官徽寧副使,順治初,改建南。江西,冦起,松關失守,繫印於臂,沉河而死。袁 捷,字咸孚,大興人。任湖廣掌印都司。順治四年,鄖陽逰擊王昌反,劫勒文武附從要捷,曰:「若吾同官,吾何忍殺?若苐從吾,異日富貴共之」。捷大罵曰:「吾頭可斷,志不可屈,恨不能磔賊以報國耳」。昌怒,殺之。事平,予䘏廕。
86
王嘉禎,字維周,宛平人。以武舉歴任興化府逰。擊順治十六年,海冦圍仙逰,嘉禎率兵往援,累戰皆捷。賊切齒傾巢來,禎力戰死之。事平,予䘏廕。
87
賈 質大興人,武進士。歴官江南,操江營逰擊。順治十六年,海賊入犯,分汛𤓰州,力戰而死。
88
贈叅將官其子宗誼。
89
王 辛,字介然,大興人,順治丙戌進士,知江南天長縣。十六年,海冦犯江南,辛誓衆死守,城破被執,不屈死。事平,予䘏蔭。
90
胡其偀,大興人,武進士。歴官四川,撫標逰擊。順治十八年,川冦猖獗,力戰死之。
91
贈叅將廕其子鼎重。
92
薛 溥大城人。順治中,由恩貢知湖廣鄖陽府保康縣,值土冦之變,盡節死,康熙元年
93
贈按察司僉事廕一子入監。
94
李興元若始,遵化州人。累官雲南按察使。康熙十二年冬,吳逆之變,脅授偽職,興元誓死不從,禁之。䝉化踰六年,終不少屈,遂遇害。二子:䕃、秀、竒。秀亦被殺二十一年
95
贈太常寺卿廕其子萃秀入監。
96
楊三知,字筠伯,良鄉人。順治己丑進士,授榆次令,有惠政,擢兵部主事,累遷神木道。會提督王輔臣反,邊將朱龍應之。三知方以代覲,還至保徳,或止之曰:「事亟矣,公無渡河!」三知不聽。抵鎮,日夜為守禦計,而守將孫崇雅開門納賊,執三知勸之降,不從。衆賊手刄相擬,勒取勑印,不予,賊擁之至,署三知紿賊出,急呼妻妾子婦悉投井中,三知別赴一井,賊偵之急,負出之,右臂已折而不死,大罵賊不絶口,賊閉之一室,令卒環守,仍誘之降。一日夜不從,賊怒,闔扉驅卒出,其卒在戶外,聞掊擊,聲殷殷震墻屋,三知罵賊聲乍髙乍下,久之寂然,賊唘扉去,則三知已死,其室無完器,三知體亦無甚傷,不知三知若何死也。事平,贈光祿寺卿,廕一子。
97
王 札平谷人,官鞏昌府岷州撫民同知,值𤞑冦之亂,盡節死事平
98
贈按察司副使。
99
杜懋哲寶坻人,初知長治縣,除驛馬之𡚁,民歌之曰:「漢有召父繼社母,我公之來邑安堵」。遷知岷州,值𤞑冦之變,被執,脅公降,懋哲曰:「我讀聖賢書而臨難茍免乎?」不屈而死,事平。
100
贈按察司副使。
101
張國彦字翼公,大興人,武進士及第,歴官陜西延綏中路副將,駐波羅城,滇、黔變起,糧運斷絶,國彦手刄婢妾五人隨自刎,妻許氏亦自縊,一子從死事平。
102
賜祭葬,廕一子
103
魯 頌字士雅,順天騰驤衛人。武進士,歴任廣東都司。廣賊之亂,對敵陣亡,事聞。
104
特贈都督僉事,賜祭𦵏,廕一子,以守備用
105
永平府:
106
107
陽惠元平盧人,為京西兵馬使,鎮奉天。徳宗初,河南大擾,詔移戍闗東,帝御望春樓誓師勞,遣諸將酒至,神策將士不敢飲,帝問故,惠元曰:「初發奉天,臣帥張巨濟有約,不立功,毋飲酒,臣不敢食其言」。既行,有餽於道,惟惠元軍瓶罍不發,帝咨嘆不已。俄以兵屬李懷光,懷光叛,惠元走奉天,懷光將冉宗追及之,惠元乃披髮呼天,血流出眥,袒裼戰而死。詔贈尚書左僕射。
108
109
傅輔之玉,田人。父霖,官崇義軍節度副使,行部臨潢,沒於陣。輔之以進士授榮陽知縣,元兵至,抗節不屈死。
110
111
周 宏遷安人。至正間,官昌黎令。程思忠之亂,宏率民赴永平拒守,城陥被執,罵不絶口死。
112
才 寛遷,安人,成化進士,坦直曠逹,不拘小節,遇事裁決如流。正徳中,累官工部尚書,代楊一清總制三邊,值敵在河套,寛率師由興武營擊之,狃勝深入,遇伏,中流矢,殁於陣。事聞,贈䘏,謚襄愍,廕子錦衣百戶。
113
張世忠,字顯甫,山海衛人。嘉靖中,歴任山西右叅,將分守老營堡,遇賊入冦,引軍力戰,已被箭猶下馬,褁創疾鬬,殺傷過當,首中二矢而死。事聞,贈右都督,謚忠愍。
114
髙如崧盧龍人,萬厯中,為石門路千總泰寜冦花蕩峪主將陥圍如崧,力鬬,出入陣中者三,敵攢射落馬,剖其心而死。事聞,贈二級,世襲指揮同知。
115
韓原洞字開之,盧龍人,御史應庚子。少為諸生,詩文有竒氣,嘗慷慨悲歌,慕古人以身殉國之義。崇禎庚午,本朝大兵臨城,原洞與友張汝恭出家資募士拒守。城陥汝恭鬬死原洞,拜辭其母,出鬬,亦死。兵去,原洞家人収其屍胸,前書所著《忠國論》,其文不滅。弟原性拒守,榛子鎮亦不屈死。同時諸生殉難者馮繼京、馮聨京、周祚新、羅世傑、羅俊、羅埰、羅圻、胡登龍、胡光奎、田種玉、田福元、田士俊、李光春、丁應掄、李文燦、胡起鴻、劉可廷,武生則張鴻鸞,郡民則李應陽、張俊、郭重光、張宗仁、張禮、李大敬、張尚義、傳守望等,並祀表忠祠。
116
呂鳴雲山海衛人,崇禎時,為揚武營中軍叅將。庚午歳
117
本朝大兵入關,鳴雲守郡城戰死,追贈逰擊將軍。同時死者,中書寥汝欽,通判楊爾俊,醫官陸橘,副總兵焦延慶,指揮僉事張國翰,中軍房應祥,千總牛星耀、仇耀先、卜小峰、梁壯威、胡承祚、張學閔、石可玩等。事聞,詔祀表忠祠。
118
楊開泰山海衛人,崇禎庚午,郡城破,開泰以本路把總率兵偵探,至榆關,戰死。同時死者為山海衛百户楊廷棟。
119
蔡國勲山海衛人,崇禎庚午,以千戶率兵復遵化,力戰歿於陣,督師孫承宗,題賉贈指揮僉事,有山海衛千戶嚴大寛者,從總兵趙率敎援遵化,亦戰死。
120
馮運隆灤州人,由歳貢任河間訓導。崇禎壬午,城陥力戰不屈,死之。入名宦。
121
程維賢山海,衛人,崇禎時,由太學生歴任尚寳司卿,本衛有均徭銀,歳僉𣲖為民擾,維賢言於當事,力除其𡚁,鄉人徳之,甲申之變,僑居天津,土冦竊發,以兵相脅,不屈而死。
122
本朝
123
李昌汴字子遴,豐潤人。順治初,任興縣令。姜瓖之叛,昌汴抗節不屈,罵賊,死事平。
124
贈按察司僉事。
125
馬維熙,字天御,山海衛人。順治初,由㧞貢生任忻州同知,署偏關㕔篆。姜瓖之叛,被執不屈,遇害。事平,贈忻州知州。
126
吕鳴夏山海衛人,鳴雲之兄也。自鳴雲死,鳴夏撫遺孤,恩誼周至,鄉人稱之。順治初,任衛輝太守,以政最遷固原副使。值武大定謀逆,勒兵相脅,鳴夏歴數其罪,罵不絶口,遂遇害。事平。
127
贈光祿寺卿廕一子
128
張師聖盧龍人,順治間以將材任守備,累陞登州副將。海冦入犯,督兵進討,殁於陣。陳柱國盧龍人由行伍補樂亭把總,康熙間,盜襲樂城,柱國赴鬬,中矢,為賊所獲,遇害奉
129
㫖恩賞銀一百兩,以襄葬事入名宦。
130
髙顯辰,字欽思,灤州人,順治初,由㧞貢生,授徳安縣令,遷雲南府同知,與鄉人訣曰:「吳藩久蓄異心,辰此去,當捐軀以報國,決不稍自委隨求活也」。康熙十二年,吳逆果叛,以兵脅降,顯辰不屈,仰藥而死。妻戈氏亦自經。事平,贈太僕寺卿。
131
張朝臣,字鼎望,山海衛人,中康熙十五年武進士,由萬全左衛掌印守備,歴陞浙江處州右營都司。康熙四十八年,衢賊擾境,與恊都司孫竒豹前後夾擊,兵潰遭害。奉
132
贈安逺將軍,廕子衛千總
133
保定府:
134
135
許善心,字務本,髙陽北新城人,仕陳,補撰史學士。禎明二年聘隋,遇髙祖伐陳留賔舘,陳亡,拜通直散騎常侍,善心悲伏殿下,泣不能語,上曰:「我平陳國,惟獲此人,既能懹其舊君,即是我誠臣也」。歴
136
授虞部郎中。及宇文化及弑逆之日,執之朝堂,不舞蹈而出,化及罵云:「敢如此不遜」。遂害之。越王稱制,贈左光祿大夫,謚文節。母范時年九十有二,臨喪不哭,曰:「能死國難,我有兒矣。不食十餘日亦終」。
137
138
張 興束鹿人,性忠勇,為饒陽禆將。安禄山反,史思明引衆薄城,興擐甲執刀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城破,思明縳之馬前,誘之降。興責以大義,思明怒,鋸解之。
139
140
董元亨,束鹿人,通判貝州。王則據城叛,元亨坐㕔事,賊黨排闥入,左右皆奔潰,賊脅之,元亨據案奮擊,厲聲張目罵,賊遂被害。事聞,仁宗曰:「守法之臣也!」贈太常少卿。
141
142
丁好禮,字敬可,蠡縣人。累官戶部侍郎、京畿漕運使,立漕運成法,人皆便之。尋陞本部尚書,拜參知政事。明兵入京城,或勸其謁大將,好禮叱曰:「我恨無以報國,所欠惟一死耳」。後數日,舁至齊化門,抗辭不屈而死。
143
明。
144
栁 升,新城人,從靖難起兵,歴官都督僉事。永樂中,以征安南有功,累封安逺侯。阿魯台不奉約束,下詔伐之,命升將中軍以從。宣徳。二年,安南復叛,命升討之,屢勝輕敵,至倒馬坡,遇伏,戰死。
145
冦 深,字文淵,唐縣人。為諸生,上言時務。召入胄監,擢刑部主事。累任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勦松潘夷,平之。復提督遼東軍務,威名大振。天順初,進左都御史。逆賊曹欽不法,率御史劾之。欽反,首為所害。賊誅,贈少傅,謚莊愍。子林,以孝聞。
146
楊繼盛,字仲芳,容城人。嘉靖進士,授南吏部主事。師事大司馬韓邦竒,盡通其天文、地理、樂律、太乙、壬竒兵陣之學。遷兵部車駕司貟外劾仇鸞擅開馬市,貶狄道典史。鸞敗,累擢武選司員外郎。疏論嚴嵩十罪五姦,下詔獄。或遺以蚺蛇膽,云「服之可以禦杖」,卻不受,曰:「椒山自有膽,安用蚺蛇哉?」杖訖創甚,破甆碗,刺右股,出血數升。已,復手小刄,割左股腐肉旁觀,咸戰慄不已,卒為嵩、陥論死。西市妻張疏乞代死,為嵩所抑,不得逹。穆宗初,贈太常少卿,謚忠愍,立祠致祀。
147
本朝順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製文二篇,勒石旌之。
148
李 淶容城人,由世廕為保定後衛指揮僉事,歴山西寜武關總兵官。嘉靖中,邊騎數萬入境,巡撫趙時春親擊之,遇伏淶血戰,脫時春,而自與長子松及逰擊李桂等,皆死於八角大䖝嶺。贈少保、左都督,謚忠愍。松贈指揮同知。
149
劉秉仁唐縣人,嘉靖中,由貢生任建昌府檢校,值流賊犯境,戰殁於陣,贈太僕丞,蔭一子入監。孫承宗,字稚繩,髙陽人,萬厯進士,殿試第二,授編修。天唘初,累官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仍掌兵部事,時遼陽、廣寜已為本朝所破,以承宗督理薊遼諸軍務,既至,定軍制,建營舍,練火器,治軍儲,汰逃將,恤難民,又繕寜逺城以守,軍威大振,魏璫黨阻之,乞歸。崇禎中,詔起原官駐通州,調諸將督戰,有功,加太傅,辭不受,尋復歸里。
150
本朝大兵入髙陽,死之,年七十六。子七人銓,髙縣知縣,時在官鉁舉人,戰敗被執,砍臂及胸,終不屈死。鈐先病死,鋡、庠生中三矢,臥積屍側,僕負歸,飲水死。鑰,尚寳司丞,戰殺數人,被執,臠割死。鈰、鎬俱戰死城下。鉁子之沆中書舍人,之滂、庠生皆死之。滂斷腰爪,土深尺許,死鈴子之澋。庠生當承宗,未死時,先被執卒,砍頭墮血,濺承宗衣,承宗笑曰:「真吾孫也!鋡子之浩,尚寳司丞,力戰,矢穴腹貫背死,鑰子之瀗,使養馬不伏沸湯,沃頭面,皮肉糜爛死。兄敬宗子鏘鏘子之、渙之、瀚,從子錬,子之澈、之渼、之泳、之澤皆死,婦女僮僕死者三十餘人。
151
魏克家髙陽人,崇禎舉人,知山東鄒平縣,有善政,尋乞歸里居。
152
本朝大兵破城殉節死。
153
鹿善繼,字伯順,定興人,御史久徴之孫。萬厯進士,授户部主事。天唘初,改兵部,陞郎中。閣臣孫承宗出督師,表為贊畫,布衣羸馬,出入亭障間,與將卒相勞苦。承宗倚若左右手,其拓地四百里,収復數十城堡,善繼之,助為多。崇禎初,遷太常少卿,尋移病去丙子
154
本朝大兵破定興,同薛一鶚守城中,三刄一矢死。事聞,贈大理卿,謚忠節。善繼性至孝,母亡,哭泣衉血,與父共臥起者二十年。子化麟,舉天唘辛酉鄉試第一,伏闕訟父,忠悲哀病卒。孫盡心,崇禎丙子舉人。
155
薛一鶚,字百當,定興人,倅黃州,擢知蘭州,有惠政,州人立石頌徳。崇禎丙子,城潰,怒眦不屈,與鹿太常善,繼同日被難。
156
唐中穎雄縣人,崇禎丙子兵亂,舉家避難。父八旬,病不能行,命中,穎去中,穎泣曰:「生死相依,惟此地也」。城破,死之
157
髙重光字秀恒,大寜中衛人,由貢生為栢鄉敎諭,嵗荒民作亂,重光率健僕吳某出擊之,賊潰,城以完。敘功陞邱縣知縣,廉而有威。崇禎戊寅,邱縣被兵,百姓欲負之逃,重光不可佩,印赴井死,入名宦。
158
張純儒士芳,新安人。以恩貢第一人除臨城訓導。崇禎戊寅
159

本朝大兵至城下,誓死守城城,陥攜兩幼子端坐明倫堂,被執不屈,身受數十創,從城頭擲下兵,去土人。
160
識為邑博扶掖至學宮而死,入名宦。
161
王喬棟弱侯,雄縣人。萬厯進士,知朝邑縣邑。紳王之宷,為魏忠賢,誣坐賕,勒令嚴追喬,棟不忍納印而歸。忠賢誅,陞湖廣糧道,督餉興國州,闖賊大至,城䧟,被執不屈,死之。
162
尹。 洗字浄明,安肅人,天唘進士,由縣令擢給事中,以忤當道外補,未任城䧟,為賊所獲,不屈死。王世琇字昆良,保定大寜衛人,崇禎進士,授歸徳推官。李自成陥陳州,乘勝犯歸徳,世琇時已遷工部主事,將行,慨然曰:「久官其地,臨難而去之,非義也」。遂與同知顔則孔經歴徐一源、商邱知縣梁以樟敎諭夏世英,里居尚書周士樸誓衆堅守,賊攻圍七日城,陥遇害。
163
李乘雲髙陽人,崇禎舉人,知浮山縣,流賊數萬來冦,乗雲手發,一矢斃其魁,衆遂遁,屢遷河南大梁道。李自成陥禹州,乘雲誓死,堅守以食盡,城陥被執使跪,罵不絶聲,縳諸樹,攢射之,仍大罵,斷其舌,亂刄交下而死。事聞,贈光祿卿。
164
許純誠定興人,崇禎中,見時事日亂,棄諸生登武科,授濟寜守備,值土賊熾,擊之,乘勝窮追,賊扼之於險,斷一臂,死其屍不仆,賊莫敢近。事聞,予贈廕。
165
李邁林完縣人,任黽池知縣,崇禎中,流冦破城,不屈遇害。事聞,贈都察院,經歴祀名宦。劉名言,唐縣人,由歳貢為深州訓導。崇禎十五年,城陥死之,入名宦。
166
賀秉鉞字司平,大寜左衛人。狀魁梧有膂力,精騎射。崇禎辛未,一甲三名武進士,歴官天津叅將。壬午,扶父櫬自狼山抵臨清會城,陥巷戰,終日矢盡,被執不屈自殺。
167
賀。 讚,字含章,大寜左衛人,崇禎時武進士,任京營副將,流冦薄京城,率健兒與闖賊大戰髙梁橋,陣殁四十日,家人始得其屍,面目如生。
168
賀。 珍保定人,性忠直,官副將,屯平則門外闖逆入,珍率千騎力戰陥陣,死。
169
金毓峒鶴沖,一字稚鶴,保定完縣人,居郡城。崇禎進士,授中書轉御史。所上寛征徭、誅骫帥、解黨錮、慎銓法諸疏,一時誦之。出按陜西,會趣陜督孫傅庭出戰,毓峒以兵未練宜守,抗疏争之,不納,戰果敗。尋命監李建泰軍。建泰逼留保定流賊偪城,毓峒與郡丞邵宗元、里紳張羅彥等誓死分守,盡出家財募士庀銀牌於城樓,令擊賊者取之。城陥為賊所廹,且戰且走,血淋漓灑道上至城隅三皇廟投井死。妻王氏自縊,從子貢生、肖孫與其弟武舉、振孫俱從守城,振孫挾矢殪一賊,渠及變,躍馬巷戰,手殺數人,賊支解之。先是,毓峒謂肖孫曰:「死易存孤難,汝勉其難者」。肖孫泣而受命。城破時,肖孫子嬰、妻陳氏及婢桂香皆已投井,肖孫獨將毓峒子懋孫憲孫匿窮里空舍,賊大索兩孤肖孫備甞炮烙體,刺剟無完膚,終不言,賊亦義之,舍而去。三日後,乃求毓峒、振孫及其妻、子屍𦵏焉,入名宦
170
張羅俊,字元美,清苑人,都督僉事純臣之子,崇禎進士。弟羅彥,字仲美,一字好我,亦進士。累官光祿卿,降級歸。羅善字舜卿。庠生羅輔,字中堂。武進士。及羅喆兄弟五人,本將家子,有智略,人倚重焉。流賊掠保定,羅俊兄弟詣署知府邵宗元歃血盟,城樓各分堞守。會上命大學士李建泰督師救山西,聞賊輒退。至保定,賊火箭射城樓樓焚,建泰親兵為內應,遂陥。羅俊遇賊,囓其耳,刄交背死。羅輔巷戰,射殺數十人,乃死。羅彥冠帶自經,羅善投井死。羅俊子伸庠生被殺。羅輔妻白氏攜二子、二女投井死。羅彥子晉妻趙氏、妾宋氏、錢氏,幼女及子妻師氏五人投井,趙氏獨後井積,屍欲死不得。家人出之,見晉子,華宗坐地曰:「天欲我存,此孤兒耶?」乃抱匿空室,竟免。羅善妻髙氏攜三女亦投井死。張氏兄弟五人,其四皆死,惟羅喆出,而妻王氏亦死焉。又羅俊伯母李氏年七十七,罵賊死。從弟羅士與妻髙氏、族子震、與妻徐,氏㢲與妻劉氏皆死。一門死者凡二十三人。
171
吕應蛟字西安,保定右衛人,任宻雲副總兵里居,值流冦攻城,總監方正化知其能,延與同守,應蛟奬率士卒戮力分防城,陥猶力戰,手刄十餘,賊死鋒鏑下。同時武臣守備,則張大同並子之垣力戰死。中軍則梁儒秀,鎮撫則管民治,千戶則楊仁政、李尚忠,紀勲趙世貴、劉本源、侯繼先、張守道,百戶則劉朝卿、劉悅、田守正、王好善、強忠武、王爾祉。把總則郝國忠、申錫,俱殉城死。
172
劉忠嗣字藎堂,清苑人,世襲大寜後衛指揮。流賊攻郡,與張羅彥分守東門,賊來誘降,衆意稍移,忠嗣橫劍厲聲曰:「有不拒賊者,膏我劍!」衆奮呼諾,聲震城下,賊驚顧,退五里許。城危,召妹楊千戶妻歸同妻毛氏、子婦王氏暨女閉一室中,俱以弓弦勒死,仍登陴抗賊,城破被執,索其印,大怒,叱咤奪刄殺兩賊,賊衆至,為所縳,剜目劓鼻,支解死。時文運昌字盛,宇亦襲指揮,與妻宋氏同赴井死。又指揮劉洪恩、戴世爵、劉元靖、呂九章、呂炤、李一廣,俱殉難死。
173
髙 涇清苑人,崇禎舉人,以孝聞,城䧟,負母逃,遇賊,求釋母,獨就執,間道赴水死。同時清苑殉節者,舉人則張爾翬、孫從範,不屈死。武進士則陳國政投井死,守備則張大同與子之垣力戰死,平涼通判張維綱罵賊死。貢生則王聨芳為賊所執,不屈死。諸生則王印嘉,號呼巷戰,亂賊殺死,王景矅罵賊,射死,杜日芳投井死。何一中、王絃、王性、吳軾、韓延珍、楊善譽、何光岳、頡學曽、王敬嗣、王繼柱、趙居晉、王昌祚、孫誠、趙世珩、楊拱辰、王建極、阮積學、王世珩、王致中、王祚昌、王建基、劉士廉、周之翰俱殉城死。材官王遵義、醫官吳國寶、王鑛、王之琯俱死,布衣則劉宗向、沙潤明迎刄,死楊強子,刄賊勢屈,自刎死。鄭國寜擊賊不中,被殺死。田仰名、劉自重、張嘉善縊死。李懋倫、王捷、張智、劉養心、朱永寜、胡來獻、胡得銀、黃棟俱拒賊死。
174
劉會昌,字凝極,清苑人,崇禎舉人,與郡丞邵宗元、郡紳張羅彥等誓死守城城,陥賊拽㑹昌至西關,古廟裂眦大罵,賊怒,疊夾三次,然惜其壯氣,百計誘降,終不屈,遂遇害,懸首西市。賊去,百姓環聚呼曰:「此吾鄉劉凝極先生生,不肯棄城死,不肯降賊者也!」共収𦵏之。
175
韓東明
安肅人,舉人,任邠州知州城陥,從容具衣冠,望闕拜畢,辭家廟,赴井死。又有王嘉印,墜城。
176
死,韓紹淹拒賊死。俱安肅人。。
177
陳嘉猷,字忠軒,慶都人。歳貢生,篤學勵行士之逰,其門者多所造就逰庠者七十餘人,皆恂恂濟濟,不問知為陳君弟子。後流冦陥城,殉節死。
178
郭鳴世祁,州人,貢生。方寢疾,聞城陥,衣巾端坐,賊入,持捧奮擊,為賊衆殺死。
179
賀。 誠字九章,大寜司庠生父虎臣,任寜夏總兵戰殁,兄詰得䕃千戶,世襲乏嗣,例及誠誠,以讓弟詮當郡,城陥,家人勸更衣,叱曰:「吾忠臣之子,今更衣,逃何以見!先將軍於地下衣巾,同妻髙氏暨女投井死」。
180
王之珽鳳章,大寜司庠生。流賊偪城,先一日置酒,謂妻子曰:「士不可辱,婦女尤甚,過此以往,再圖家庭之樂,則在泉下矣」。城陥,偕妻齊氏並三子,二女投井死。
181
韓 楓,字湛江,滿城人。庠生以孝友聞,賊薄城,力守五晝夜,城陥下陴,與父訣,猶追殺賊。賊衆至,偕妻王氏投井,賊怒,撅井口,石墜擊之,殮時頭膚俱裂。
182
馮 澤蠡縣人,甲申三月,流冦陥城殉節,死。
183
本朝
184
劉金柱定興人。明崇禎丙子,以諸生隨
185
大兵而東,敎授旗下,順治二年守開州,陞吉安知府。金逆叛不屈死,事聞。
186
贈䘏,詳名宦志。
187
王 顯,字𠂻㣲,慶都人,明崇禎時,副榜貢生,遇變,棄妻全母,聞者稱孝。順治二年,除金谿令,土冦未靖,單騎入巢,降其渠魁。蔡姓者,百姓獲安,後金賊破城遇害。
188
陳宗瞻大寜衛人,徽州知府士章子,性孝友,由貢生知隰州,有勦賊功,後為賊所殺。王家珍,容城人,幼以文章節義自雄。順治二年,由貢生為朔州牧。五年,總兵姜瓖叛,守土者多望風奔竄。家珍以義感動士民,一心固守守備。張為姜內應,開門延賊,珍奮力巷戰,被執不屈,賊支解之,每割一臠,問曰:「降乎?」珍血肉飄零至死,罵不絶聲,全家被害,順治十年。
189
贈山西布政司叅議
190
劉之屏,字方伯,保定左衛人,順治丙戌進士,授夏縣令,會大同總兵姜瓖叛逆,盜賊乗間起中條山,大冦張武犯境,殺掠甚慘,士民皆逃匿山寨中,守陴者僅僕役數人,尋亦散去之,屛埋印於土,公服坐城上,賊至,索印不應,擁至城隍廟殺之,以賊恨其嘗督縣尉捕之,幾窘也。事聞。
191
特贈按察司僉事,廕其子迎皓為上林苑署丞。
192
李 淐字北海,定興人。順治五年,知渭源縣,轉臨洮同知。未任值逆𤞑之變,殉節,死事平
193
贈按察司僉事,廕一子光祿監事。
194
陳上年,字祺公,清苑人,順治己丑進士,孝友有志節,歴官廣西布政司,叅議逆冦,破梧州,廹以官力拒不受,幽死事聞,賜䘏。
195
張所藴髙陽人,由武舉歴官湖廣、襄陽守備,勦賊衝鋒死於陣康熙間。
196
贈都司僉事予祭𦵏
197
章 倫山隂人,寄籍清苑,以州同發往雲南試用,雍正八年,於攸樂縣協辨城工,途值思普逆冦悖,叛被圍,倫罵賊不屈,被害。事平,贈雲南知州,祭𦵏如例,廕一子,入監
198
沈 洪山隂人,入籍安肅,任雲南新平縣典史,署揚武壩巡檢。雍正八年,新平逆猓作叛,洪率兵奮勇抵禦,賊衆力戰不敵,被害。事平,贈縣主簿,祭𦵏如例
199
河間府:
200
南北朝魏
201
京 諒字修賢,河間人。好學,強識,孝文妙選僚佐,諒與隴西李仲尚、趙郡李鳳起等同時被選。正光中,為徐州州行臺,至彭城,屬元法僧反,脅諒不從,遂遇害。諡曰忠侯。
202
明。
203
周 東字伯震,阜城人。成化甲辰進士,歴官大理寺少卿。奉命勘事陜西,寘藩之變,殉節死。事聞,予祭葬。
204
王允長,吳橋人。由鄉舉歴官河南,分守道流。冦數萬突至,允長堅守城不能攻,叛將王紹禹假稱援兵,入城為內應,城遂陥。允長率弟允才巷戰,允才鬬死,允長撞死城下。事聞,贈允長光祿寺卿,賜祭𦵏,廕一子入監。
205
李禎宁任邱人,萬厯進士。累官山西按察使,罷歸。崇禎十一年
206
賈太初河間人田進士,官襄陽知縣,以憂歸。崇禎十一年,城破,死之
207
范景文,字夢章,吳橋人。萬厯進士。授東昌推官,署其門曰「不受囑,不受餽」,時人謂之「二不公」。擢吏部主事,上疏請革弊政,魏璫惡之。周順昌被逮,景文力救,幾及禍。崇禎初,累官南京兵部尚書。時闖賊蹂𨈆豫、楚,將順流南下。景文綢繆戰守,定營制,治樓船,練火器,壁壘一新,賊不敢渡江。楊嗣昌奪情輔政,黃道周等交諫獲罪。景文論救,亦削籍。尋起刑工部尚書。十七年拜東閣大學士。賊已逼都城,帝召諸臣集議,景文曰:「聨絡人心,堅守待援,此臣所知,他非敢議」。城陥傳。帝已幸南京,景文望闕再拜,賦絶命詞,有「翠華迷草露,淮水漲烟澌」之句,遂投龍泉巷大井中死。福王時,贈太傅,諡文貞。
208
本朝賜諡文忠,建祠祀之。
209
孟兆祥,字允吉,交河人。天唘進士,授大理評事,擢吏部貟外郎。時軍興多故,莊烈帝宵衣視事,或至夜分。未寢,士大夫方矜門戶,締鈎黨唯兆祥不附和聲氣,不受請託。尋以事忤權閹,降行人,屢遷刑部右侍郎。李自成逼京師,兆祥分守正陽門城。陥或勸之還邸,兆祥厲聲曰:「社稷已覆,吾將安之!」仰天大慟,望闕叩頭曰:「臣力止此矣!」遂自經於城樓下。妻何氏,聞難,亦縊死。福王時,謚忠貞。
210
本朝賜謚忠端」
211
孟章明絅宜,兆祥子,崇禎進士。生平以忠孝自許,人謂其父子為蒼松勁栢。方兆祥守正陽門,章明侍側,兆祥顧謂曰:「我為大臣,義不茍活,汝未受職,可免也」。章明曰:「人生大節,唯君與父。君父既死,何以生為?」兆祥既縊,章明歸殮畢,謂妻王氏曰:「吾將從大人於地下」。王氏曰:「夫死,妾請從」。章明以頭搶地。曰:「謝夫人,然夫人盍先死?」王氏遂縊。章明為絶命辭,取緋衣加妻,身亦自衣,朝服縊死。福王時,謚節愍。本朝賜謚忠僖
212
劉伯驂河間人,以拔貢任西華令。崇禎末,流冦攻城,糧盡援絶城,陥曰:「吾為印官,當與城存亡」。遂不屈而死。
213
本朝
214
曲良貴,獻縣人。順治初,由貢生任興安知州。姜瓖叛逆,盡力禦守,以衆寡不敵,城陥罵賊死。事聞。
215
予贈
216
竇 豸吳橋人,善騎射,胆略過人。順治初,土賊竊發,有梁逰擊者在于家,集被圍,𡧘率壯丁二十餘人往援之,圍解,梁將因言於有司,使團練鄉兵,賊畏之不敢犯。秋雨後,賊勢復大,豸獨當數騎,賊遶圍之,短兵格鬬,中攢矢死。
217
劉澤厚,字敉安,吳橋人。年十五,隨母省王外父於河南。適流冦陥城,澤厚負母以逃。與賊格鬬,身被重創,卒,脫母於難。順治十六年,成進士,授四川江安令,有惠政。時十三家餘孽未靖,剽掠至縣,澤厚督家丁迎敵,遂死於陣。康熙五年,特贈按察司僉事,蔭一子入監。
218
天津府。
219
220
鮑 宣,字子都,渤海髙成人,好學明經。哀帝初,徴為諌大夫,是時丁、傅子弟並進董賢貴幸,宣上書切諫,上以宣名,儒優容之,復拜為司𨽻,尋以罪下廷尉、太學諸生千餘人,守闕上書,乃減罪,王莽秉政,隂除漢忠直臣不附已者,宣及何武等皆遇害。
221
巴 肅,字恭祖,渤海髙城人。初察孝亷,歴貝邱長,遷拜議郎。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坐黨禁錮。後中常侍曹節收之,肅自載詣縣,縣令解印,綬與俱去。肅曰:「為人臣者有謀不敢隠,有罪不逃刑」。遂被害。
222
223
楊 乘文載,滄州人,至正初,為介休縣尹,民饑為盜,乘招之,皆棄兵頓首,願為良民。累官江浙行省左右員外郎,免官,寓居松江。張士誠據平江,遣張經招之,乘讓經曰:「平日讀書云何?」經俯首不能對,乗整衣冠自經死。
224
明。
225
殷尚質天津人,由武科歴任遼東總兵官。嘉靖中,遇敵赴鬬,兵盡援絶,歿於陣。事聞,贈少保,諡忠勇。
226
李崇徳青縣人,由舉人歴任戶部員外郎,崇禎十一年
227
本朝大兵破縣殉節死。
228
本朝
229
王正志靜海人。累官延綏巡撫僉都御史,軍政修飭,邊境肅然。後順治五年,姜瓖搆逆,城守月餘,力竭,城陥死之。事平,特贈左都御史,廕一子
230
王顯謨,天津人,任漳州同知。海冦破城被執,賊怒其不屈,埋其身,露首餓死。事聞。
231
贈按察司副使蔭姪元翰太和知縣。
232
周天命天津人,任天津叅將,順治初,土冦作亂,率兵往勦,血戰而死,事平。
233
贈䘏,官其弟明命都司經歴入名宦。
234
李尚賢慶雲人,順治年,巨冦圍城,賢持兵符踰圍出,赴鹽山求援,遇冦,搜得其書,賢紿賊曰:「我當叩門獻城」。賊信之,及至城下,曰:「奉使無狀,被賊所執,今死矣!賊單弱,堅守城,萬無虞也!」賊怒,殺之。
235
畿輔通志卷七十六
URN: ctp:ws563647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