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七
3
选举考
4
贤良方正制科 访求荐举宋宁宗嘉定五年,诏求怀徳抱材之士,诏曰:「方今人才,非止一途,然山林𤱶畆之间,怀徳抱材,不求闻达者,岂无其人?所在监司守臣,愽加采访,具以名闻,毋为文具」。
5
八年九月,诏举士人有节行才识、学术,素为乡党推重不求闻达者。
6
时以明堂大礼成,故有是诏,命监司、帅臣同加搜访,毎路一二人,仍与本州长吏具从来所为事实,所通学术连衔保明奏闻,三省再加访察,如所举不妄,特与擢用。
7
是年三月,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何致坐妄造事端、荧惑衆听,配广西牢城。
8
理宗宝庆元年正月,诏举贤良。
9
至二年正月,召布衣李心传赴阙,授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宝佑二年正月,以饶州布衣饶鲁不事科举,一意经学,补迪功郎、饶州教授。景定元年,以赵景纬、欧阳守道、陈大中有静退之节,授景纬秘书郎、守道史馆校閲大中主管礼兵架阁文字。四年四月,以婺州布衣何基、建宁府布衣徐玑得理学之传,诏各补迪功郎。基授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玑建宁府教授,兼建安书院山长。
10
嘉熈三年,设词学科。
11
臣僚奏词科,实代王言,久不取人,日就废弛,葢试之太严,故习之者少。今欲除愽学宏词,从旧三岁一试外,更降等立科,止试文词,不责记问命题,止分两场引试,须有出身人,就礼部投状献所业。如试教官例,每一岁附铨闱引试,惟取合格不必拘额,中选者,与堂除教授。已系教官资序及京官不愿就教授者。京官减磨,勘选人循一资。他时北门、西掖、南宫舎人之任,则择文墨超卓者用之,其科目则去「宏博」二字,止称「词学科」。从之,至淳佑初仍罢。
12
景定二年,诏礼部、国子监,以有出身人附铨试场应词学科,如嘉熈三年之制。
13
度宗咸淳二年,以太傅陈夀孙言,太学増试宏词科。五年,诏举人材。
14
左史陈懋钦荐人才,王绩翁等三十员。辽圣宗统和十二年十一月,诏郡邑贡明经茂材异等之士。
15
道宗清宁二年六月,诏宰相举才能之士。咸雍六年五月设贤良科。
16
应是科者,令先以所业十万言进。
17
十年六月,御永安殿策贤良。
18
天祚帝乾统二年,闰六月,䇿贤良。
19
金章宗明昌元年三月,初设应制及宏词科。先是,上封事者乞乡以八行贡春官,及设制举宏词,事下尚书省,集百官议,戸部尚书邓俨等谓:「成周乡举里选,法卒不可复,设科取士,各随其时八行者,乃宋人取周礼》之六行,孝友、睦婣任恤,加之中和为八也。凡人之行,莫大于孝亷,今已有取孝亷之法,及民有才能徳行者,令县官荐之,犯十恶奸盗者不得应试,亦六徳六行之遗意也。夫制举宏词,盖天子待非常之士,若设此科,不限进士,并选人试之中选,擢之台阁,则人自勉矣。从之,于是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愽学宏材,达于从政等科,试无常期,上意欲行,即告天下,聴内外文武六品以下职官,无公私过者,从内外五品以上荐于所属,诏试之,若草泽士徳行为乡里所服者,则从府州荐之。凡试,则先投所业策论三十道于学士院,视其词理优者,委官以羣经子史内出题,一日试论三道,如可,则廷试策一道,不拘常务,取其无不通贯者,优等迁擢之。宏词,科试、诏诰、章表、露布、檄书皆用四六,诫谕、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㕘用四六,于毎举赐第后进士及在官六品以下无公私罪者,从在外官荐之,令试策官出题就考,通试四题分二等,上等迁两官,次等迁一官,临时取㫖授之。
20
三年十月,谕尚书省访求博物多知之士,承安二年三月,始定保举徳行才能格,自明昌四年以后,郡县所举徳行才能之士,往往赐同进士出身,或赐及第,而胡光谦则特授将仕郎、太常寺奉礼郎,文商则授国子教授,特迁登仕郎,李奬则给主簿半俸,终身无定例焉,至是定其格,至泰和元年,以徳行才能非进士科所能尽省,臣奏在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賔兴之,所谓万民农工商贾皆是也。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册者,不可胜举,今草泽隐逸,才行兼备者,宜令谋克及司县保举,按察司具闻,以旌用之。时已降令文命,复宣㫖申之。
21
元世祖中统二年三月,命宣抚司官举文学才识可以从政及茂材异等,列名以闻。
22
至元十三年二月,诏凡山林隐逸名士,所在官司,具以名闻」。
23
时江南初平,故有是诏。其后十八年、二十八年,诏亦如之。
24
元史谔尔根萨里传曰:至元二十一年,谔尔根萨里擢左侍仪奉御,劝帝治天下,必用儒术,宜招致山泽道徳之士,以备任使,帝深嘉纳,遣使求贤,置集贤馆待之,即以谔尔根萨里为集贤馆学士,凡士之应诏者,命馆谷之饮食供帐,车服之盛,皆喜过望,即弗称㫖者,亦请加赉遣还,有官宣徽者,欲隂败其事,故盛陈所给廪饩于内前,帝过问焉,对曰:此一士之日给也」。帝怒曰:「汝欲使朕见而损之耶?十倍此以待天下士,犹恐不至,况欲损之,谁肯来者?
25
二十三年三月,遣侍御史程文海访求江南人材,御史台臣言:「近奉㫖按察司㕘用南人,非臣等所知,宜令侍御史行御史台事程文海与行台官博采公洁知名之士,具以名闻」。帝命賫诏以往。成宗大徳九年,诏求山林间有徳行文学识治道者。仁宗延佑元年正月,勑各省平章为首者及汉人省臣一员,专意访求遗逸,先以名闻,而后致之。七年十一月时英宗已即位,诏举才徳髙迈、深明治道之士,诏曰:「比岁设立科举,以取人才,尚虑高尚之士,晦迹邱园,无从可致,各处其有隠居行义,才徳髙迈、深明治道、不求闻达者,所在官司具姓名行实,牒报本道亷访司,覆奏察问,以备録用」。
26
英宗至治三年正月,命搜访山林隐逸之士。中书平章政事拜住言:「前集贤侍讲学士赵居信、直学士呉澄,皆有徳老儒,请徵用之」。帝喜曰:「鄕言适副朕心,更当搜访山林隠逸之士」。遂以居信为翰林学士,承㫖澄为学士。
27
泰定帝泰定二年九月,遣使宣抚诸道,有晦迹邱园、才堪辅世者,具以名闻。
28
等谨按元时用人,多由荐举,后虽科举间行,而以徵授官者,正未可一二数,其辞不就职而屡召不起者,杜瑛、张特立、杜本、孙辙、何中、武恪皆见隠逸传外,又有赵复、许谦、龙仁夫、刘岳申、韩性、张枢、彭炳、郑玉诸人。玉以忠义著,尤为志节之士。明太祖洪武元年九月,诏起怀才抱徳,隠于巗穴之士。初,帝下金陵,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克婺州,召儒士许元、胡翰等日讲经史治道,克处州,徵耆儒宋濓、刘基、章溢、叶琛至建康,创礼贤馆处之,以濓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溢、琛为营田佥事,基留帷幄预谋议,甲辰三月,勅中书省,自今有能上书陈言,敷宣治道,武畧出衆者,㕘军及都督府,具以名闻,或不能文章而识见可取,许诣阙面陈其事。郡县官年五十以上者,虽练达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选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㕘用之。十年以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其下有司宣布此意,于是州县岁举贤才及武勇谋畧、通晓天文之士,间及兼通书律者,既而严选举之禁,有滥举者逮治之。呉元年,遣起居注呉林魏观等以币帛求遗贤于四方,至是复下诏曰:「天下之事,天下之贤共理之,今贤士多隠巗穴,岂有司失于敦劝欤?朝廷疎于礼待欤?抑朕寡昧,不足致贤,将在位者壅蔽使不上达欤?不然,贤士大夫,㓜学壮行,岂甘没世而已哉?天下甫定,朕愿与诸儒讲明治道,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是年,徵天下贤才至京,授以守令,至冬,又遣文元吉、詹同、魏观、呉辅、赵夀等分行天下访求之。六年二月,诏有司察举贤才。
29
自元年诏后三年,又谕廷臣曰:「六部总领天下之务,非学问愽洽、才徳兼美之士,不足以居之,虑有隠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至是诏曰:「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鼔刀之徒者,葢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逺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鬛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山林之士,徳行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到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于是遂罢科举,别令有司察举贤才,以徳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其目曰聪明正直,曰贤良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亷、曰秀才、曰人才、曰耆民,皆礼送京师,不次擢用。其后十二年、十三年、十八年,屡诏举行,悉仿此制。
30
十五年五月,遣行人访经明行修之士。八月,命徵至秀才,分六科试用。九月,吏部以经明行修之士郑韬等三千七百馀人入见,令举所知,复遣使徵之,韬等授布政使、参政等官有差。时中外大小臣工,下至仓库、司局诸杂流,皆得推举文学才干之士,其被荐而至者,又令转荐,以故山林巗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耆儒鲍恂、余诠、全思诚、张长年軰年九十馀,徵至京师,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儒士王本、杜斆、赵民望、呉源特置为四辅官,兼太子賔客。贤良郭有道、栾世英、徐景升、李延中、蒋安素、薛正言、张瑞、余应举、马卫、许安、范孟宗、何徳忠、孙仲贤、王福、王清,秀才范敏、曾泰,税户人材、郑沂赫从道儒士赵翥、张子源、张宗徳、呉顒、张璲、王亷、郑孔麟、王徳常、黄桐生,耆儒刘堉、关贤、明经、张文通、阮仲志,聪明张大亨、金思存等,皆立膺显擢,其以渐而跻贵仕者,又无算也。洎科举复设,两途并用,亦未尝畸重轻。至建文、永乐间,荐举起家,有内授翰林外授藩司者,而杨士竒以处士、陈济以布衣,遽命为太祖实録总裁官,其不拘资格类如此。十九年七月,诏举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年七十以下者,郡县礼送京师。
31
谕礼部曰:「古之老者,虽不任以政,至于谘询谋谟,则老者閲歴多而见闻,广达于事情,周于物理,有可资者。比来有司不体朕意,士有耆年,便置不问,岂知老成古人所重?文王用吕尚而兴,穆公不听蹇叔而败,伏生虽老,犹足传经,岂可槩以耄而弃之也?」乃命年六十以上、七十以下者,置翰林以备顾问,四十以上、六十以下者,则于六部及布、按两司用之。三十一年十一月,时惠帝已即位。令内外羣臣各举山林巗穴,怀才抱徳,及优通文学之士。
32
成祖永乐五年六月,勅新城侯张辅等访求交趾人才礼,遣赴京师。
33
宣宗宣徳七年八月,敕京官三品以上举才行文学之士。
34
八年四月,诏有司各举贤良方正一人。至英宗正统元年,行在吏部言:「宣徳间,尝诏天下布、按二司及府、州、县官,举贤良方正各一人,迄今尚举未已,宜止之。帝以朝廷求贤不可止,自今来者,六部、都察院堂上官考试,中者録用,不中者黜之。英宗天顺元年四月,诏处士中有学贯天人、才堪经济隐居、髙蹈不求闻达者,所司具实奏闻。十月,徵江西处士呉与弼至京,命为左谕徳,不受遣行人送归,礼遇特异。至宪宗成化十九年,广东举人陈献章被荐,授翰林检讨,而听其归。孝宗时,浙江儒士潘辰、世宗时南直𨽻生员文徵明、永嘉儒士叶㓜学,皆以荐授翰林院待诏。神宗时,湖广举人瞿九思亦授待诏,江西举人刘元卿授国子监博士,江西处士章潢仅遥授顺天府训导,而直𨽻处士陈继儒、四川举人杨思心等,虽皆被荐,下之礼部而已。孝宗𢎞治十年,令府州县正官保举山林隐逸之士,怀才抱徳,经明行修,衆所推服者,巡按及布、按二司官覆实,奏送吏部量才擢用,如所举不当,保勘官并坐。
35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七
URN: ctp:ws565117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