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九十

《卷九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九十
3
王禮考
4
巡狩
5
等,謹按馬端臨考所載巡狩,訖於宋髙宗紹興三十二年,孝宗以後無聞焉。王圻續通考》載:寧宗嘉定七年四月,幸太乙宮明慶寺禱雨。理宗景定四年,車駕幸太乙宮赴座,官賜醴簪花,有太學生劉黻諫游幸事,今以正史考之,禮志巡幸亦至紹興三十二年而止,餘無可見。若帝紀寧宗幸太乙宮,係嘉定元年閏四月,非七年四月也。理宗幸太乙宮紀無其事,想以劉黻𫝊諫㳺幸疏內,有幸西太乙語,傅會載之耳。又理宗淳祐十年四月己酉幸龍翔宫,亦不足為巡狩之典,故闕焉。若遼史營衞志出有行營,謂之巴納。王圻續通考》以冬巴納在廣平淀,屬巡狩春在鴨子河濼,夏在吐兒山,秋在伏虎林,屬田獵,其實廣平淀,亦有校獵講武事,不得截然分屬也。史稱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嵗以為常,各有行在。又稱建有五京,嵗時巡幸,轉徙隨時,故創立游幸表紀之。今若據表以書,則重見疊出,不可勝載。且前史別之為游幸,則固與古巡狩異矣。茲苐據有事蹟,合典禮者具列於左,餘概從刪。遼太祖三年正月幸遼東。 七年六月,登都庵山,撫其先竒善汗遺跡,徘徊顧瞻而興歎焉。八月,幸龍眉宮,帝取天梯、豪國、愽囉三山之勢於葦淀,射金齪箭以識之,名龍眉宫後神册三年,築都城於其地,即臨潢府九月,發自西樓遼有四樓,在上京者曰西樓,木葉山曰南樓。龍化州曰東樓,唐州曰北樓,嵗時遊獵,常在四樓間。十二月,祠木葉山在遼陽有拜山禮,為祠木葉山之儀,還次昭烏山,省風俗,見髙年,議朝政,定吉凶儀。十二月,燔柴於蓮花濼。
6
神冊元年二月朔,帝在龍化州在潢河之南,受尊號,改元。三年十二月朔,幸遼陽故城。 四年二月脩遼陽故城,以漢民、渤海戶實之,改為東平郡。五月,至自東平郡。 天贊二年二月,如平州以平州為盧龍軍。三年八月,西征,次古單于國,祭阿勒坦伊徳實山,以麃鹿祭。九月,次伊徳實山,以青牛白馬祭天地。 四年五月,清暑,室韋北陘。閏十二月,祠木葉山,又以青牛、白馬祭天地於烏山。 天顯元年正月,駐軍於輝罕城南。二月,以青牛白馬祭天地,幸輝罕城改輝罕城為天福七月,次扶餘府扶餘行宮在城西南兩河之間,後建昇天殿於此,而以抉餘為黄龍府。互詳《物異考》。太宗天顯三年四月,東巡。 四年正月,如昭堝閲約尼氏戶籍氏有九帳,係約尼九汗宮分,三月望,祀群神。四月,至自昭堝。六月,西巡,駐蹕涼陘。七月,祠太祖而東。八月,至自凉陘,九月,如南京先是三年十二月,升東平郡為南京,此其是也。至會同元年十一月,以皇都為上京,府曰臨潢,則又升幽州為南京,南京為東京矣,祠木葉山,尋至自南京。十月,幸諸營閲軍籍,十二月,至南京。 五年三月,駕發南京。五月,如沿栁湖,拜太祖御容於明殿。八月,如九層臺。 六年正月,如南京。七月,東幸。 七年十二月,駐蹕平地松林。 九年閏正月,東幸。十二月,駐蹕百湖之西南。 十年六月,幸頻布里淀,十一月,幸𢎞福寺,見觀音畫像,顧左右曰:「昔與父母兄弟聚觀於此,嵗時未㡬,今我獨来,悲歎不已」,乃自製文題於壁,以極追感之意」。 十二月,如金瓶濼。 十一年正月,如潢河。 十二年四月,觀潢水源。五月,幸頻蹕淀。十二月,東幸。 㑹同元年二月幸遼河東,三月東幸,四月如南京,幸溫泉還宫,三年三月如南京此幽州也。詔扈從擾民者,從軍律,幸薊州,四月,至燕幸留守趙延夀別墅。六月,駕發燕京。冬,駐蹕於傘淀。 四年九月,幸歸化州。 五年二月,如南京。閏三月,駐蹕陽門。冬,駐蹕赤城。 六年八月,如奉聖州。十二月,如南京。 七年九月,北幸。 大同元年正月朔,備法駕入汴,四月朔,發自汴州帝以汴州炎熱水土難居,命改鎮州為中京,以備巡幸臣等。謹按帝紀,祠木葉山者六,天顯六年五月、七年正月十二年十二月,㑹同二年四月不止,天顯四年九月也。如沿栁湖者四,天顯八年五月,九年五月十一年五月,不止五年五月也。蓋習以為常。他若幸凉陘,幸頻蹕淀,幸平地,松林亦如之,故苐就初見者録焉。後倣此。
7
世宗天祿二年十一月,駐蹕彰武南。 四年九月朔,如山西。 五年正月朔,如百泉湖。夏,清暑百泉嶺。穆宗天厯元年九月,如南京。 三年三月,如應州。冬,駐蹕奉聖州。 四年二月,幸南京。冬,駐蹕杏堝。 五年二月,如褭潭。 七年二月,駐蹕潢河。四月,還上京。 九年五月,如南京。六月,西幸,如懐州。十二月,還上京。 十年八月,如秋山。 十二年六月,祠木葉山及潢河。 十四年二月,如潢河及老林東濼。七月,祀黒山。八月,自磑子嶺還宮。 十五年二月,東幸,十二月,駐蹕黒山平淀等。謹按帝紀,十餘年內,駐蹕潢河凡六,見褭潭及黒山平淀,凡三見,今不悉書。
8
景宗保寧元年十月,東幸褭潭。十一月,祠木葉山,駐蹕鶴谷。 二年正月,如潢河。四月,幸東安。五月,西幸,次盤道嶺。六月,還上京。 三年二月,東幸。八月,如秋山。九月,幸歸化州,如南京。冬,駐蹕金川。 四年夏,駐蹕氷井。七月,如雲州。 五年二月,幸新城。七月,駐蹕燕子城。 六年正月,幸南京。十月朔,還上京。 七年四月,如頻蹕淀清暑秋山。 十年正月,如長濼。四月,西幸。六月,駐蹕沿栁湖。
9
等謹按游幸表,每有為紀所不載者,如保寧元年八月如秋山,二年六月幸塔布城,遂幸東京,三年七月如沿栁湖,十月駐蹕富虎坂,五年正月,如神得湖,如應州,九月駐蹕歸化州西埂坡。六年四月,幸氷井。七年正月,如扎拉淀。八年二月如金瓶濼,十月如長濼,九年正月如鹿堝。十月,如老翁川。十年三月,復如長濼。殆即當時巡厯處而互異也。乾亨元年冬,駐蹕南京。 二年二月,如清河。四月,清暑燕子城。八月,東幸。 三年二月,東幸,復幸南京。十月,如富虎坂。 四年正月,如華林、天柱。八月,如西京。九月,幸雲州。
10
等謹按㳺幸表,元年五月幸惠民湖,八月幸氷井,二年閏三月如南京西幸,十二月如富虎坂,三年四月幸羊城,濼紀不載,今參考之,皆幸南京所過處耳。
11
聖宗統和元年二月,幸聖山。三月,駐蹕遼河之平淀。四月朔,幸東京,復南幸幸夫人烏庫哩第,謁太祖御容,禮畢,幸公主和克丹第如徽州。五月,次永州。六月,還上京。八月,西巡,幸懐州。九月,幸祖州,還上京,如老翁川。十二月朔,幸顯州,復東幸。 二年正月,如長濼。五月,駐蹕沿栁湖。九月朔,駐蹕土河。三年四月朔,祠木葉山。五月,還上京。六月,如栢坡。七月,東幸。八月,次藁城,至顯州,謁凝神殿。幸乾州觀新宮,復西幸。閏九月,行次海上,駐蹕東古山。 四年二月,行次裊里井。四月朔,次南京北郊。五月,發南京。六月,度居庸闗。戊午,幸凉陘。十月,幸南京。
12
等謹按㳺幸表:「統和元年三月,幸甘露等寺,駐蹕長濼及閣甸旁山,五月,幸興王寺,十月,駐蹕老翁川。二年正月,幸近地,二月,如潢河,八月,幸鵞山。三年九月,渡伯哩水。四年五月,如炭山清暑。此皆與紀互異者。若聖宗紀:四年三月,帝與皇太后駐兵拒宋師,及十一月南伐,凡所次及所營之處,皆非巡狩之典,故不載。又二年正月如長濼後,復見於三年正月、四年正月,今亦以習見,削之。五年正月,如華林、天柱,三月朔幸長春宮,四月,清暑氷井,九月,幸南京是冬止焉。 六年四月,如南京幸宋國王休格第。七月,駐蹕於洛河。八月,幸黎園溫湯。九月,幸南京。 七年正月,幸易州,御五花樓撫諭士庶。三月,駐蹕延芳淀。四月還京,駐蹕儒州龍泉。 八年正月,如臺湖十年四月,以臺湖為望幸里,如沈子濼。五月,清暑胡土白山。八月,駐蹕大王州。 九年三月,幸南京。四月,清暑炭山。九月,駐蹕廟城。 十年九月,幸五臺山。 十一年八月,如秋山,十月,駐富虎坂。十二年四月,幸延夀寺。 十四年十二月,幸南京等。謹按《帝紀》:自九年四月清暑炭山後,每年率以為常。十四年四月六月兩如炭山,清暑則更重複,故不書。
13
十五年四月,幸南京,致祭於太宗廟。九月,幸饒州,致奠太祖廟。十月朔,駐蹕駝山。十一月,幸顯州。 十六年正月,如長濼。五月,祭白馬神祠、木葉山。尋還上京。八月朔,東幸。九月朔,駐蹕得勝口。 十七年九月朔,幸南京。十八年正月,還自遂城,次南京。四月,駐蹕於清泉淀。七月,駐蹕湯泉。九月,駐蹕黒河。 十九年九月,駐蹕昌平,幸南京。 二十年三月,駐蹕鴛鴦濼。 二十一年九月,幸女河湯泉改其名曰松林。十月,駐蹕七渡口。 二十二年八月,駐蹕犬牙山。九月,幸南京,祭太祖廟。 二十四年七月,南幸。九月,幸南京。 二十五年十月,駐蹕中京先是正月城七金山,建大定府,號中京。 二十六年四月朔,祠木葉山。五月朔,還上京,駐蹕懐州。十月朔,幸中京。 二十七年四月朔,駐蹕中京營建宮室。八月,北幸。十二月,南幸,又如中京。 二十八年五月朔,如中京,清暑七金山。八月,幸中京。 二十九年四月,清署隆科堝。十月,駐蹕廣平淀。十一月,幸顯州。
14
等:謹按:帝紀,自十五年至二十九年,凡清暑炭山者十一,幸長春宫者二,幸延芳淀者三,如長濼者二,如鴛鴦濼者五,駐蹕七渡河者二。駝山則十五年十月十二月兩見廣平淀,則二十九年十月、十二月兩見,今皆録其初見者。
15
開泰元年正月,駐蹕王子院。二月,駐蹕瑞鹿,原如葦濼。五月朔,還上京。十月,如中京。
16
等謹按:帝紀,統和三十年十月朔,即改元開泰乃㳺幸表,仍稱三十年,而以明年為元年。自是至太平十年,俱遞差一嵗,此史氏之疎也。二年四月,如緬山,十月,駐蹕長濼。 三年正月,如渾河。七月朔,如平地松林。八月朔,幸沙嶺。十月朔,幸中京。四年二月朔,如薩題濼。四月,駐蹕沿栁湖。七月,幸秋山。十月,駐蹕塔喇噶濼。十二月,南巡海徼。還幸顯州。 五年正月,北幸,駐蹕雪林。四月,清暑孤樹淀。八月,自懐州還上京。九月,駐蹕杏堝。 六年正月,如錐子河。四月,如凉陘。五月,祠木葉山、潢河,駐蹕九層臺。九月,還上京。十月,駐蹕逹哩山。十二月,還上京。 七年二月,如渾河。九月,駐蹕中京。 九年二月,如鴛鴦濼。九月,駐蹕金瓶濼。十月,如中京。
17
等謹按帝紀,開泰凡九年內,如緬山者三,如瑞鹿原、薩題濼、逹哩山土河川者各二。今苐録其一,以省繁冗。
18
太平元年正月,如渾河。二月,幸鈸河。四月,清暑緬山。七月,如沙嶺。九月,幸中京。 二年二月朔,駐蹕魚兒濼。三月,如長春州。九月,駐蹕和爾果斯淀。十月,如上京。 三年五月,清暑緬山七月,賜緬山名曰永安十月,駐蹕遼河。 四年正月,如鴨子河二月,詔改鴨子河為混同江,塔魯河為長春河。五月,清暑永安山。七月,如秋山。 五年正月,如混同江。三月,如長春河。九月,駐蹕南京是嵗,燕民以年榖豐熟,車駕臨幸,爭以土物来獻,帝禮髙年,惠鰥寡,賜酺飲,至夕,六街燈火如畫,士庶嬉逰,帝亦㣲行觀之 六年正月,如鴛鴦濼。九月,駐蹕遼河滸。 八年九月,幸中京。 九年正月至自中京,二月,如斡凜河,七月朔如黒嶺。十一月,如顯陵。 十年二月,幸龍化州。四月,如乾陵。五月,清暑柏坡。十月,駐蹕長寧淀。 十一年六月,駐蹕大福河之北。十一月時興宗已即位,謁慶陵,名其山曰慶雲,殿曰望仙即道宗陵也臣等。謹按:《帝紀》,太平七年,如混同江清暑、永安山,俱與五年同游幸表,誤以五年作四年,則由開泰以二年為元年所誤也。又此,十一年中清暑𬗟山駐蹕遼河如魚兒濼,如永安山如混同江,如長春河,皆數見,俱不贅。
19
興宗重熈元年正月,如雪林。四月,清暑,巴納登。八月,駐蹕拉河源。十月,幸中京。 二年正月,東幸。八月,幸溫泉宮。 三年正月如春水,七月如秋山。十月,駐蹕中㑹川。四年正月,如伊蘓布琳。五月,清暑,散水源。十月,如王子城行,柴冊於白嶺。積薪為壇,受群臣玊册,禮畢,燔柴祀天,蘓爾威汗制也。 五年五月,南幸如呼圗哩巴山清暑,十月,幸南京。 六年正月,西幸。十月,駐蹕石寳岡。 七年三月,如蒲河淀,七月如黒嶺。十月如遼河,駐蹕白馬淀。 八年十月,駐蹕東京。
20
等謹按《帝紀》,九年至十一年,凡所駐蹕處,皆前所習見,故不載。
21
十二年三月,幸南京。五月,幸山西。 十三年十二月,幸西京先是十一月,改雲州為西京。 十四年二月,駐蹕察哩濼。 十五年七月,觀穫如秋山禁扈從踐民田。 十六年三月,如黑水濼。十月,幸中京,謁祖廟。十一月,幸中京。 十七年十月,駐蹕都爾嘉六院官屬,秋冬居此。 十九年三月,駐蹕錫錫淀。六月,幸慶州,謁太安殿。七月,駐蹕科里富僧額。 二十年二月,如蒼耳濼。 二十一年十月,幸顯、懿二州。 二十二年六月,駐蹕胡品山。七月如黒嶺。 二十三年六月,如慶州。十月,駐蹕中京幸新建秘書監,有事於祖廟。 二十四年五月,駐蹕南崖。七月如秋山,次南崖之北峪等。謹按帝紀,無嵗不巡幸,今俱闕其重見者。又三年載正月庚辰,如鴨子河,考河之名已改「混同江」矣。
22
道宗清寧二年九月,幸中京,祭聖宗興宗於㑹安殿。三年二月,如大魚濼。 五年六月朔,駐蹕納克濼。十月朔,幸南京,祭興宗於嘉寧殿。 六年十月,駐蹕藕絲淀。八年六月朔,駐蹕圗古勒。十二月,幸西京。 九年五月,清暑和爾和。七月,如太子山。 十年正月,北幸。九月,幸懐州,謁太宗、穆宗廟。十月朔,駐蹕中京。 咸雍元年十月朔,幸毉巫閭山。 二年正月,幸山榆淀。 三年二月,北幸。 六年正月,如千鵞濼。 八年四月,駐蹕圗埒實。 九年正月,如雙濼。四月,如旺國崖。十月,幸隂山,遂如西京。 十年九月,幸東京,謁二儀、五鸞殿。 太康元年二月,駐蹕大魚濼。四月,如犢山。 三年二月,以中京饑,罷巡幸。四月,泛舟黑龍江。 四年二月,駐蹕繅古野。五年十二月,幸西京。 七年九月,次懷州,又次祖州。大安元年十月,駐蹕好草淀。 二年四月,北幸。九月,還上京。 三年三月,如錦州。九月,駐蹕錫里濟。 四年四月,西幸。 五年五月,駐蹕齊老嶺。 夀隆元年五月,駐蹕特里嶺。 二年正月,駐蹕色哷森。六月,駐蹕薩里布。次年五月,亦駐其地。六月,詔毎冬駐蹕之所,宰相以下構宅,毋役其民。。 五年七月,如大牢古山。 六年七月,如沙嶺。
23
天祚帝乾統三年十月,如中京。 四年十月,幸南京。五年六月,幸哈爾吉。 十年六月,清暑玉邱。 天慶二年十月,駐蹕奉聖州。十一月,幸南京,謁太祖廟。七年九月,帝自燕至隂凉河,十月至中京等。謹按帝紀,金兵相逼後,播遷無定,并非㳺幸,更不可言巡狩矣,故自此至保定年間事,俱削之,四時巡狩。
24
契丹大小內外臣僚并應役次人,及漢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從,漢人樞宻院、中書省惟宰相一人,樞宻院都副承㫖二人、令書十人,中書令史一人,御史臺、大理寺選擇一人扈從,每嵗正月上旬,車駕啟行,宰相以下還於中京居守,行遣漢人一切公事,除拜官僚,止行堂帖權差,俟㑹議行在所,取㫖,出給誥勅,文官、縣令録事以下,更不奏聞,聽中書銓選,武官須奏聞。五月,納涼行在所,南北臣僚㑹議,十月坐冬行在所,亦如之。
25
等謹按營衞志,四時巡狩,即列於巴納之後,是與田獵為一事也。但猶可見巡狩之制,故附録焉。若四時巴納則全屬田獵門,詳見於後金太宗天㑹八年七月如東京溫湯。 十年七月,如中京。十月如興中府。
26
等,謹按《帝紀》,十二年正月復如東京,絶無事跡可見,故闕之。
27
熙宗天眷元年二月,如約羅春水,幸天開殿。四月,朝享於天元殿約羅有混同江行宮,是年以春亭名天元殿,安太祖、太宗、徽宗及諸后御容。春亭者,太祖所常御之所也 三年四月,如燕京。六月,次凉陘。九月,至燕京,親饗太祖廟。 皇統元年九月,至自燕京。 四年二月,如東京,次百泊河春水。五月朔,次薫風殿。九月,復如東京。十月,詔薰風殿二十里內及巡幸所過五里內,並復一嵗。 五年二月,次濟州春水。
28
時右諫議大夫程寀上疏,謂:「古者天子皆有巡狩,無非事者,或省察風俗,或審理寃獄,或問民疾苦,以布宣徳澤。國家肇興,誠恐郡國新民,逐末棄本,習舊染之汙奢,侈詐偽,或有不明之獄、僭濫之刑,或力役無時,四民失業。今鑾輅省方,將憲古行事,願委之長貳,釐正風俗,或置匭篋,以申寃枉,或遣使郡國,問民無告,皆古巡狩之事。如此,則和氣通,天下丕平,可坐而待也」。帝嘉納之。
29
等謹按帝紀,天眷二年、皇統二年、五年、八年,俱有幸天開殿事。又六年有如春水事,今以複見,不書。
30
海陵天徳四年二月,如燕京,次泰州。五月,次臨潢府。六月朔,駐緜山,八月,次於逹斡,九月,次中京。 貞元元年二月,自中京如燕京,三月至燕京初,備法駕等。謹按帝紀及地理志:先是,天眷元年八月,以京師為上京府,曰㑹寧,舊上京為北京,天徳三年四月,詔遷都燕京,至是改元,改燕京為中都,府曰大興,汴京為南京,中京為北京云。
31
正隆六年六月,次南京近郊左丞相張浩率百官迎謁,備法駕入京城是年正月,將如南京,命參知政事李通諭宋使徐度等曰:「昔從梁王軍,樂南京風土,常欲巡幸,今營繕,將畢功,期以二月末先徃河南,帝王巡幸,自古有之,以淮右多隙地,暫欲校獵,其間從兵不踰萬人,況朕祖宗陵廟在此,安能乆於彼乎?汝等歸告汝主,令有司宣諭朕意,使淮南之民無懐疑懼」。二月,發中都。三月,次河南府,幸汝州,溫湯視行宫地,自中都至河南,所過麥皆為空,復禁扈從,毋輒離次及逰賞飲酒,犯者罪皆死,而莫有從者。四月,發河南府,次溫湯,戒扈從毋輒過汝水,是月,自汝州至南京,百官迎法駕入京,世宗大定元年十一月此月前,即正隆六年十月也,如中都十二月至中都,謁太祖廟御殿受朝詔軍士自東京扈從至京師者復三年。 三年六月,觀稼於近郊。 四年正月,如安州春水大雪,詔扈從人舍民家者,人日支錢一百,與其主并有蠲復事,詳賑卹門。九月朔,還都。 六年三月,如西京即大同府因遼舊名,朝謁太祖廟。九月朔,至自西京。 七年閏七月,觀稼於近郊者三。九月,次保州詔修起居注王天祺察訪所經,過州縣官。。十月,還都。
32
等,謹按七年九月次保州,以秋獵也,應入田獵門,然察訪長吏,不失省方之意,故附録於此。八年五月如凉陘。 十年五月,如栁河川。 十二年二月,如順州春水。五月,如百花川,次阻居乆旱而雨,觀稼禁扈從,蹂踐民田。六月,如金蓮川本和爾和八年,改今名,自後頻幸其地。 十八年正月,如春水。二月,次華港,尋還宮。帝巡幸所至,必訪官吏臧否,以玉田簿舒穆嚕沓為能授本縣令 十九年五月,幸太寧宮,駐蹕月餘。 二十年正月,幸石城縣行宮以玉田縣行宫之地,偏林為御林大淀濼,為長春淀二月還都。二十一年正月,次永清縣如春水也。至二十三年正月,詔夾道三十里內被役之民,與免今年租税,仍給傭直,互見賑恤門等。謹按帝紀,二十三年正月如春水,二十四年正月,如長春宮春水,蓋嵗以為常,故不贅録,後倣此。
33
二十四年五月,帝幸上京。海陵,貞元二年還都於燕,削上京之號,止稱㑹寧府,大定十三年七月,復稱上京。
34
先是,二月,帝曰:「朕將徃上京,念本朝風俗重端午比,及端午到上京,則燕勞鄉閭、宗室、父老。三月如上京,皇太子監國,宰執以下奉辭於通州。四月,次廣寧府,次東京,朝謁孝寧宮給復東京百里內,夏秋税租一年,在城隨闕,年七十者補一官,曲赦百里內犯徒二年以下罪,互見賑恤等門。至是,抵上京,居於光興宮,朝謁於慶元宮,宴於皇武殿。帝謂宗戚曰:「朕思故鄉,積有日矣,今既至此,可極歡飲」。君臣同之。
35
六月,幸阿勒楚喀水臨漪亭,閲馬於緑野淀。十一月,還宮。 二十五年二月,如春水,四月至自春水是時又有曲赦㑹寧府,并放免租税、老民補官事,發上京五月,次天平山好水川有行宮地,屬臨潢府,是年所命名也七月,發好水川,九月,次轄沙河賜百嵗嫗帛,次遼水,召見百二十嵗,女直老人能道太祖開創事,帝嘉歎賜帛至自上京等。謹按金史,路布逹,𫝊帝將幸上京,大理司直路布逹上書諫,謂人君以四海為家,豈獨舊邦是思?不報。及將發上京,帝謂宰臣曰:「上京風物,朕自樂之,毎奏還都,輒用感愴,祖宗舊邦,不忍捨去,萬嵗之後,當置朕於太祖之側,卿等無忘朕言。迨宗室戚屬奉辭,又謂朕乆思故鄉,甚欲留一二嵗,特以京師天下根本,不能乆於此耳,盖帝之用意,並非在於田㳺也。故考帝紀補録之。
36
二十七年四月,如金蓮川,九月朔還都,帝嘗欲幸金蓮川,有司具辦,薛王府椽,梁襄上疏曰:金蓮川在重山之北,自古極邊荒棄之壤也,氣候特與上京、中都不同,尤非聖躬將攝之所,凡奉養之具,無不逺勞飛輓,其費數倍,至於頓舍之處,軍騎闐塞,主客不分,奪攘蹂躝,未易禁止,輿臺皂𨽻,不免困踣,一夫致疾,染及衆人,夭傷無辜,何異刄殺?秋杪將歸,人疲馬弱,裹糧已空,禇衣已敝,猶且逺幸松林,以從畋獵,設風暴塵漲,宿霧四塞,以致翠華,有崤陵之避,襄城之迷,百官狼狽於道路,衞士参錯於隊伍,當此寧無戒悔乎?所次之宫,殿宇周垣,惟用氊布押宿之官,上畨之士,驅馳饑渇,已不勝倦,更使徹曙巡警,露坐不眠,何以克堪?又行幸所過,山徑阻修,林谷晻靄,上有懸崖,下多深壑,垂堂之戒,不可不思,且燕京之凉,非濟南之比,陛下牧濟南日,每遇炎蒸,不離府署,今九重之內,宴安穆清,何暑可到?議者謂陛下北幸乆矣,每嵗隨駕,大小歌舞而歸,今茲再出,寧有遽不可者?夫事知其不可,猶冒為之則有後患必矣。或又謂往年遼國春水,秋山冬夏,巴納舊人,猶喜談之,陛下效之耳,臣愚以為三代之政,今有不可行者,況遼之過舉哉?且遼之基業根本在山北之臨潢,其所逰不過臨潢之旁,亦無重山之隔,夲朝皇業根夲在山南之燕,豈可捨燕而之山北乎?或又謂前世守文之主,生長深宮,畏見風日,陛下監其如此,不憚勤身,逺幸金蓮,至於松漠,名為坐夏打圍,實欲習勞講武,臣愚以為事貴適中,今過防驕惰之患,先蹈萬有一危之途,何異無病而服藥也?乞發如綸之㫖,回北轅之車,塞雞鳴之路,安處中都,不復北幸,則宗社無疆之休,天下莫大之願也!世宗納之,遂為罷行等,謹按:史書,世宗幸金蓮川者凡七,大定十二年六月十四年五月、十六年四月十八年五月二十年四月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年四月是也。梁襄此諫史𫝊闕其年月,王圻續通考則與二十四年路布逹諫幸上京,合為一事,以為時將幸上京,布逹書奏,不納,後襄上疏極諫,帝為罷行。今考地理志,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舊土,阿勒楚喀水發源於此國,言金曰阿勒楚喀,故名金源,建國之號本此。其水又有混同江、来流河、宋瓦江、鴨子河。若金蓮川則在桓州,屬西京路。世宗改和爾和東川,名曰蓮者連也,取金枝玊葉相連之義,其地有凉陘、查沙、白濼、景明宮、揚武殿在焉。疏中固言其地與上京、中都氣候不同,則金蓮之非上京明矣。且世宗幸上京,為後世巡逰盛典,與漢髙過沛,光武幸南陽,並光史冊,初無罷行之事,王圻畧而不載,乃與諫幸金蓮牽連書之,何未詳考耶?二十九年時章宗已即位,五月,觀稼於近郊,八月還宮自是率以為常。章宗明昌元年正月,如近畿春水,二月至自春水。九月如秋山。十月,至自秋山。
37
《宋濓集》《題王庭筠秋山應制詩》曰:金源之制,每嵗以正月如春水,九月幸秋山,五日之間,羣臣一進起居表,其嚴慎如此之至者,志非在於田逰,將欲修兵政而紓民賦也。道陵如薊門,至秋山,河東王庭筠以翰林修撰扈從左右,應制賦詩,甚被奬眷,蓋自大定以來,累洽重熙,文物聲明,可擬漢唐,故其一時君臣,遇合天施地,受雨露,無際縁物,引興浹於太和,此乃金極盛之時,自當時言之,孰不效上林羽獵以侈大榮?觀而庭筠乃能以秋山不合圍為風,其亦良士也哉!
38
五年四月,幸景明宮。五月,次烏蘇薩巴,六月如氷井,如查沙。八月,至自景明宮。
39
先是,四年三月,將幸景明宫,時民饑不可行,御史中丞董師中等上書切諫,謂:「勞民傷財,蓋其小者,今邊鄙不馴,反側無定,必里克巴噶貪暴強悍,深可為慮,何為冒不測之悔哉?」不報。越二日,師中等又上疏,謂「近年水旱為沴,今方春東作,亟遣有司修建行宮,事屬不急,西北二京、臨潢諸郡,比嵗不登,加以民有養馬、簽軍挑壕之役,財力大困,米價甚貴,若扈從至彼,又必増價,恐饑餓之徒將必復有,如曩嵗殺太尉馬、毀太府,𤓰果出忿怨言,起而為亂者,可不畏哉?左補闕許安仁、右拾遺路鐸亦皆上書諫,謂:漢唐雖有甘泉九成避暑之行,然皆去京師不逺,非如金蓮千里之外,鄰沙漠,隔關嶺,萬一有警,何以應變?殊可慮也」。是日,帝御後閤,召師中等賜對,仍諭輔臣曰:「朕欲巡幸山後,無他,不禁暑熱故也。民間缺食處甚多,朕初不盡知,既已知之,暑雖可畏,其忍重民之困哉?」遂罷幸。至是,師中等復先後,两上封事切諫,不報。六年十月,詔以嵗幸春水、秋山,五日一進起居表,自今可十日一進。
40
承安元年五月朔,觀稼於近郊因閲區田。 五年正月,如春水。諭㸃檢司,車駕所至,仍令百姓市易 㤗和元年九月,如秋山等:謹按宋濓題王庭筠應制詩,謂詩序中所云九日,即是年九月丙辰,道陵於是月甲寅發京師,二十九日丙子至自秋山道塗所厯凡二十有三日。其幸香林、平頂山、溫泉等什,皆可以次而推云。又按帝紀:承安三年正月,名都南行宮曰建春四年,凡三幸之泰安二年五月,如泰和宮諭有司曰:金井、巴納不過二三日留止。一、凉厦足矣,若加修治,徒費人力。其藩籬不急之處,用圍幕可也。更泰和宫曰慶寕,長樂川曰雲龍。又勅御史臺:京師拜廟及巡幸所過州縣,止令灑掃,不許以黃土覆道,違者糾之。七月,有司奏還宫日請用黃麾仗,不許。八月,還宫。三年十二月,勅行宫名曰光春,其朝殿曰蘭臯寢殿,曰輝寧四年、五年、八年,並幸其地。又厯年所幸之處,有西園、東園、錦屏山、玊泉山、太極宮等名,并附録之。
41
元世祖中統元年十月,車駕駐錫衮之地命給官錢,雇在京橐駝,運米萬石輸行在所。十二月,至自和州,駐蹕燕京近郊。 四年二月,車駕幸開平。詔北京運米五千石赴開平,其車牛之費並從官給,升開平府為上都。八月,至自上都。自後屢臨幸之
42
等謹按《帝紀》,自中統四年升開平為上都,至至元年間,凡十七幸,不悉書。
43
葉子竒《草木子》曰:世祖以大興府為大都,開平府為上都,每年四月,迤北草青,則駕幸上都,以避暑頒賜於其宗戚,馬亦就水草,八月草將枯,則駕回大都,自後嵗以為常,惟每嵗徃來於兩都間,他無巡狩之事,山岳河海,惟遣使致祭,别無封禪繁縟之禮,震耀古今,然亦莫掩其盛也。
44
至元十八年正月,車駕幸漷州,二月,幸栁林。 二十五年三月,駐蹕野狐嶺如上都也。七月,次蘇尼巴雅爾之地,九月至大都。三十一年時成宗已即位,九月,駐蹕三部落時聖誕節臣等。謹按元史董文同傳,成宗既即位,巡狩賽音布拉之地,翰林承㫖董文同奏巡狩不以時還,無以慰安元元宜趣還京師。帝即日可其奏。成宗元貞元年二月,車駕幸上都。
45
時監察御史崔敬諫巡幸上都,宜御內殿,其畧曰:「世祖以上都為清暑之地,嵗常行幸,閣有大安殿,有鴻禧睿思,所以保養聖躬,適起居之冝,存畏敬之心,若實喇鄂爾多,斯乃先皇所以備宴㳺,非常時臨御之所,今方以孝治天下,屢降徳音,祇行宗廟親祀之禮,雖動植無知,罔不歡悦,而國家多故,天道變更,願大駕還大內,居深宮,嚴宿衞,與宰臣謀治道,萬㡬之暇,則命經筵進講,究古今盛衰之由,緝熙聖學,乃宗社之福也」。
46
大徳三年二月朔,幸栁林。
47
等謹按帝紀,每嵗二月三月幸上都,至九月十月還大都。至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四朝,毎嵗幸上都,俱如之,茲不具載。
48
武宗至大四年時仁宗已即位閏七月,車駕如大都先是元年三月,幸上都。五月,以諸王及畨僧駕者□中擾民,禁之,至是,太后以秋稼方盛,勿令鷹坊駝人衞士先往,庶免害稼擾民,勅禁止之
49
英宗至治二年三月,幸栁林先是正月,建行殿於栁林六月朔,至五臺山禁扈宿衞,毋踐民禾
50
等謹按本紀,泰定帝泰定三月七月,幸大乾元寺,四年二月,狩于漷州。王圻本録之,然考其時,一則勅鑄佛像,一則係行田獵,無闗巡狩,故闕焉。文宗天厯元年十二月,幸大崇恩福元寺,謁武宗神御殿。次年正月,復幸之。 至順元年五月,發大都,次大口,次龍虎臺,六月,至上都至閠七月,駕將還,勅上都兵馬司官二人,率兵士由偏嶺至明安巡邏,以防盗賊,八月,還至京師。 二年五月,幸上都。八月,南還,大都。三年五月,發大都,時巡於上都。
51
順帝元統二年四月,時巡上都,九月,還自上都等:謹按帝紀,自後至元年間,每嵗二三月,時巡上都,至六月還大都,又至正元年至十八年,毎嵗以四月時巡上都,八月還大都,兹不具載。明太祖洪武元年四月幸汴梁,五月改汴梁路為開封府,閠七月至自開封,八月己巳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壬午,幸北京,改大都路曰北平府。 八年四月辛夘,幸中都。丁巳,至自中都。
52
帝謂羣臣曰:「每詢儒者,皆言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朕心不忘。洪武初年定中原,朕即至汴,意在建都,以安天下。及觀民生凋弊,轉輸維艱,恐益勞民」。遂命羣臣㑹議,皆曰:「濠地古之鍾離于此建都,庶合古今之宜。以此更郡名為鳳陽府,立都城土木之役,實勞民力,功將告成,惟上帝后土是鑒」。丁巳,詔罷中都役作。
53
《明法𫝊録》曰:帝之幸中都也,命皇太子、秦王、楚王、靖江王武中都,詔太子贊善、宋濓、長史趙壎等從。既行,帝閲輿地志,得濠梁古蹟,惟塗、荆二山最著,皆在鍾離縣西八九十里間,岡巒相屬,淮水繞荆山之隂,神禹鑿之,水始流兩山間,民免修阻之患,昔人所謂覩河洛者思禹功,此亦一大觀也。皇太子過中都,乃往逰焉,命濓作記,其諸古蹟,濓隨處進說,甚有規益,事畢,還京師。
54
成祖永樂七年二月乙亥,遣使扵巡狩所經州縣,存問髙年八十以上賜酒,肉九十,加帛。辛巳,以北巡告天地、宗廟、社稷。壬午,發京師。三月甲辰,次東平州,望祭泰山。辛亥,次景州,望祭恒山。壬申,至北京先是,元年正月,以北平為北京。六月壬申,察北廵郡縣長吏。 八年九月,幸天壽山先是,七年五月,營山陵於昌平,封其山曰天壽。十月丁酉,發北京。十一月甲戍,至京師。 十一年二月甲子,幸北京。乙丑,發京師,命給事中、御史所過存問髙年賜酒肉及帛。四月己酉,至北京。 十四年九月戊申,發北京。十月癸未,至京師。 十五年三月壬子,北廵發京師。四月己巳,次郯城,申禁軍士毋踐民田稻,有傷者除今年租,或先被水旱逋租,亦除之。五月丙戌,至北京。
55
宣宗宣徳三年八月丁未,帝自將廵邉。九月辛亥,次石門驛,乙夘,出喜峰口大破烏梁海於寛河,癸酉,至自喜峯口。先是,七月丁酉,太師英國公張輔上扈從士馬之數,命行在戸部,每卒給一月行糧,加麥三斗為乾餱,工部給胖襖□鞋。戊戍,命太僕寺選民間所畜官馬,給騎卒。壬寅,命兵部凢扈從文武官及將軍,悉凖永樂中例給腳力馬騾,及其傔從,悉給行糧。勅通州三河、薊州、遵化軍衞,有司諭以將親廵邉,毋科擾軍民,以為進獻,道路可通行足矣,毋勞民修治。勅都督陳景先修灤河橋,癸夘,命少師蹇義等三人、禮部尚書胡濙等六人,各率其屬扈從,仍諭諸將,嚴紀律,申號令,軍容必肅,毋擾百姓。
56
九年九月癸未,自將巡邉,乙酉,度居庸關,丁酉,至洗馬林,閲城堡兵備。十月丙午,還宫。
57
等謹按《帝紀》,正統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四年三月內,並如上。又天順、成化兩朝,有幸南海及西苑事,應入田獵門,故不載。
58
武宗正德十二年八月甲辰,帝㣲服如昌平,丙辰,至自昌平。
59
時大學士梁儲、蔣冕、毛紀於次日乙巳追及於沙河,請囘蹕,不聽。己酉,至居庸關,巡關御史張欽閉關拒命,乃還。
60
等謹按:本紀》,九年二月,帝始㣲行,自十二年後,無嵗不出半,屬㣲行固不得列為巡狩,然興黃鞏等六人諌巡幸之獄,舒芬等百有七人,先跪而後,杖僉事張英,自刄并光,後杖死者十一人,竟畧而不書,不足以昭鍳戒,故特舉一事如右。又按是時江彬欲避衆攘權,因導帝逺逰,帝每㣲服,度闗恭繹。
61
御批《通鑑輯覧曰:江彬因武宗荒嬉無度,覬其所好,導以佚逰,止圖攘權,不顧置其君於險地,且多方蠱惑,使之流連忘返,其情實為叵測。武宗迷而不悟,愎諫獨行,甚至索婦良家載歸,樂妓失徳,無所不至,彬雖旋伏刑誅,而武宗之貽笑千秋,豈能掩乎?世宗嘉靖十八年二月乙夘,幸承天,辛酉,次真定,望於北嶽。丁夘,次衞輝。三月己巳,渡河,祭大河之神。辛未,次鈞州,望於中嶽。庚辰,至承天。甲申,享上帝於龍飛殿,奉睿宗配,秩於國社、國稷,徧羣祀。四月壬子,至自承天。甲子,幸大峪山。丙寅,還宮。九月辛酉,如天夀山。十月丙寅,還宫神宗。萬厯十六年九月甲子,次石景山觀渾河一,丒還宫。
62
等:謹按《帝紀》,神宗自十九年四月享太廟,是後廟祀皆遣代,凡晏處深宮者幾三十載。光、熹以後,朝政多故,絶少廵狩事,故闕如焉。
63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九十
URN: ctp:ws59885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