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四十

《卷四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
3
《选举考》
4
任子
5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四月,命任子帘试于御史台。次年二月,罢帘试。
6
理宗端平元年,诏:「省吏官至朝奉、中散、中奉大夫者,存殁,任子不得过二三人,密院比类一体施行,令有司裁抑参,著为令」。
7
淳佑二年,诏「臣僚世赏不许奏异姓,著为令」。寳佑四年十一月,诏:「开国以来勲臣之裔,有能世济其美而不世其禄者,所在州郡以闻」。
8
辽太宗天显二年十二月,诏选遥辇氏九帐子弟可任官者。
9
等,谨按叶隆礼契丹国之言,契丹任子之法,文武同奏,荫亦有员数,然其制莫可详矣。穆宗应厯五年四月,命郎君萧海瓈世为北府宰相,时萧䕶思为北院枢密使,命世预宰相选,辞曰:臣子孙贤否,未知得一客者使足矣。从之。
10
景宗保宁元年三月,以箫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仍命世预其选。
11
圣宗统和元年九月,以故于越屋只有辅导功,录其子孙。
12
五年,耶律谐理伐宋,获其将康保威,诏世预节度使选。九年六月,诏有没于王事者,官其子孙。太平八年十一月,诏庶孽虽已为良,不得与世选。兴宗重熙十六年二月,诏世选之官,从各部耆旧择材能者用之。
13
道宗清宁二年正月,诏二女古部与世预宰相、节度使之选者,免皮室军。
14
金海陵,贞元二年定荫叙法。
15
熙宗天眷中门荫之制,凡一品至八品,皆不限所荫之人。至是,定一品至七品,各限以数,削八品用荫之制。
16
世宗大定二年二月,定世袭明安、穆昆迁授格。至十七年四月,诏世袭明安、穆昆若出任者,虽年未六十,欲令子孙袭者听。又以明安、穆昆皆国家勤劳有功之人,其世袭官,不宜以小罪夺免。十月,制诸明安父任别职子,湏年二十五以上,方许承袭。章宗承安五年,又定明安、穆昆军前怠慢及鬬殴杀人,遇赦免死,罢世袭制。
17
金史完顔宗宪传》曰:世宗时,有司言诸路明安、穆昆怙其世袭,多扰民,请同流官,以三十月为考。诏下尚书省议,宗宪为平章政事,上议曰:「昔太祖皇帝抚定天下,誓封功臣袭明安、穆昆,今若改为迁调,非太祖约。臣谓凡明安、穆昆,当明核善恶、进贤退不肖,有不职者,其弟侄中更择贤者代之」。帝从其议。
18
又完顔宗尹传》曰:「大定中,宗尹为平章政事,乞令子尼楚赫袭,具明安㑹太尉。守道亦乞合其子神果努袭其穆昆,凡承袭人不识女直字者,勒令习学。世宗曰:此二子,吾识其一习汉字,未习女、直字。自今女直、契丹、汉字曾学其一者,即许承荫。遂著于令。
19
四年五月,诏皇家袒免以上就荫者,依格引试,中选者勿令当儤使」。
20
五年十月,制亡宋官当荫子孙者,并同亡辽官例。诏:「教坊出身人若仕流内职者,与文武同用荫。自馀有勤劳者,赏赐而已,不得典城牧民」。
21
等谨按世宗此诏,葢有鉴于海陵,而发然教坊贱役,而使之任流内职,且同文武用荫,视去正隆时,亦五十步百步之间耳。
22
更定冐荫及取荫者罪赏格。
23
七年五月,命司天台官四品以上改授文武资者,并聼如太医例荫。其制,凡正班荫亦正班杂班,荫杂班。十二年十二月,诏:「自今除名人子孙有在仕者,并取奏裁」。
24
二十九年五月时章宗已即位,勅收录功臣子孙,量才于局分承应。
25
章宗明昌元年十一月,更定六品官添荫格。时上卦事者乞六品官添荫。吏部言:「天眷中,八品用荫不限所荫之人。贞元中,七品用荫,方限以数。当是时,文始于将仕、武始,于进义以上至七品,儒林、忠显各七阶,许荫一人,至六品承直昭信,计九阶,许荫二人。自大定十四年,文武官下各增二阶,其七品视旧为九阶,亦荫一人,至五品凡十七阶,方荫二人。其五品至三品,并无间越,惟六品不用荫。乞依旧格,五品以上增荫一人,六品荫二人,七品仍旧」制。从之。时又以旧格虽有己子,许荫兄弟侄,而新格禁之,非所以崇孝弟也,遂聼让荫。
26
承安五年五月,定承荫人试弓箭格。
27
泰和元年正月,以大府监孙复言门荫太滥,更定荫叙法,颁行之。
28
至二年定制,凡诸色出身,文武官一品荫子孙至曾孙及弟、兄、侄孙六人,因门荫则五人,二品则子孙至曾孙及弟兄侄五人,因门荫则四人。三品子孙兄弟侄四人,因门荫则三人,四品、五品三人,因门荫则二人,六品二人,七品一人。因门荫则六品、七品皆一人。凡进纳官,正班三品,荫四人、杂班三人,正班武略子孙兄弟二人,杂班明威一人,怀逺以上二人,镇国以上三人。又旧制,司天、太医、内侍长行虽至四品,非特恩换授文武官资不许用荫,以本人见充承荫,难使系班故也。是年,定司天太医迁至四品,换文武官者荫一人,年六十以上,退与患疾身故者,虽非文武官资,除存习本业外,亦聼荫一人止一子者,则不湏习即荫。
29
七年九月,诏:「应荫之家,旁正荫足,其正荫者,未出官而亡,许补荫一人。
30
宣宗贞佑二年四月,诏有司具阵亡人子孙以备録用。兴定二年十一月,定经兵州县职官子孙,非本贯理荫及过期不荫等格。
31
元光元年五月,诏阵亡把军品官子孙十五以上者,依品官子孙例,随局承应。十五以下、十嵗以上者,依品从随局给俸,至成人本局差使。
32
哀宗正大五年二月,诏书死节子孙于御屏,量材官使之。
33
等谨按:哀宗诏有司为死节士,立褒忠庙,又书其子孙于御屏,以备擢用。七年,又诏赐陜西死事之孤盐引及绢,仍量材任使。虽其时迫于危亡,以是为激励人心之计。要之国家劝忠之典,恒必由之,末可以亡国少之也。
34
元世祖中统三年十二月,诏诸路管民总管子弟,有分管州、府、司、县及鹰坊、人匠诸事者,罢之。至元四年,诏:「诸品官正从分等,职官用荫,各止一人。凡诸荫官无论去任致仕身,故其承荫人年及二十五以上者听。凡荫以嫡长子,若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曽元如无,则立嫡长子同母弟及其子孙曽元如无,则立继室所生。如无,则立次室所生,如无,则立婢子絶嗣者旁荫。其亲兄弟各及子孙,如无,则旁荫伯叔及其子孙诸用荫者。孙降子、曽孙降孙婢、生子及旁荫者,皆于合叙品级降一等。其荫子入品职者,各循其资,考流升转,迁自九品,依例迁至三品,止于本等流转。二品以上,选自特㫖。诸职官、荫子之后,若有馀子,不得于诸官府自求职事。
35
五年,定品官子孙儤直铨叙法。
36
三品至七品荫叙人员年二十五以上者,当儤使一年,并不支俸满日,三品至五品子孙量材叙用。六品、七品子,准上铨注监当差使。成宗大德九年二月,支诏,致仕官止有一子应承袭者,免儤使。武宗至大四年,诏职官子孙承荫试一经一史,能通大义者免儤使,不通者遣还习学䝉古、色目愿试者听,仍量进一阶。
37
七年四月,定达噜噶齐子弟承荫之制,诸路达噜噶齐子弟荫充散府诸州达噜噶齐,其散府诸州子弟充诸县达噜噶齐,其诸县子弟充巡检。至成宗大德四年,以上都虎贲司及武卫内诸达噜噶齐亡殁无承袭之例,似为偏员,令察其子孙能者以闻。
38
十五年五月,定军官袭替等次。
39
凡主兵官有功升擢,其旧职宜别授有功者,若阵亡,许以其子弟承袭」。十七年,诏:「渡江总把、百户有功升迁者,总把依千户,降等承袭,百户无可降,许从本等」。十九年,诏:「元帅、招讨使子孙袭为万户,总管子孙为千户,总把子孙为百户,给元佩金银符,管其元军阵亡者,仍以本等承袭」。二十四年,诏:「凡旧臣勲伐及有战功者,其子弟当先试以小职,若果才能,则大用之」。二十五年定制,军官阵亡者,其子弟许本等承袭,如无能勿授病故者,降二等。其子弟果能,仍于本等用之。二十七年,又制:「民官阵亡与军官一体承袭,军官袭父职,民官子视父职降二等,其孙若弟复降一等」。成宗大德十一年,诏:「色目镇抚已殁,而子㓜择其兄弟之子有能者,依例暂袭,俟其子长,即以职还之」。成宗大德四年,定诸职官荫叙之制。
40
正一品子则正五品,从一品子则从五品,正二品子则正六品,从二品子则从六品,正三品子则正七品,从三品子则从七品,正四品子则正八品,从四品子则从八品,正五品子则正九品,从五品子则从九品,正六品子。流官于巡检内用杂职于省札钱榖官内用。从六品子近上钱榖官正七品子,酌中钱榖官。从七品子。近下钱榖官诸色目人视汉人优一等。达噜噶齐子孙与民官同旁荫,依例降等。
41
陶安曰:有虞世赏,岐周世禄而不世官者,人贤否殊也。逮至周官,以礼乐德行掌国子之教,然犹考艺进退,未尝悉世其官而必任焉。后世荫补法行,或曰显官必公卿子弟为之,以㓜习其业,熟朝廷台阁之仪,或曰骄骜不通古今,无益于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是皆偏见耳。及考汉制,二千石以上得任子弟,择茂亷者补令丞,其法良而未备。今制荫补五品以上,受命于朝,降自六品,省铨掌金榖,且第其上中下以嵗月为差,至满,始受朝命,许典民政。葢治民者为国之大端,理财者经国之要务,将俾因任知学练世,故渉艰难以培其才,然后移以治民,故不得不自理财始,此则古所无也。武宗至大四年閠七月,定军官子弟二十嵗始承袭。仁宗延佑六年,定福建等处承荫人叙用之地,福建两广八番,以江南荫叙海北、海南左右两江则接连荫叙,云南则以四川、四川、甘肃则以陜西,五月命致仕官一子承荫者,验其品格,先为铨注,俾以资奉月,养荣其亲。
42
七年七月时英宗已即位,罢隂阳医匠人承荫,次年三月,又申是,令其艺果精絶者择用之。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定荫叙之制。
43
文官自正从一品至正七品,子孙许荫一人。其荫由正从五品,以至流外之上中、下三等,以次递降,大槩与元制同。而旁荫降等及试补之法,亦略如之。武官爵止六品。其职死者袭,老疾者替,世久而絶,以旁支继。凡袭职子弟年二十者比试,初试不中,受职署事,食半俸二年再试,中者食全俸,仍不中者谪为军。成祖永乐以后,其袭替之制又稍更焉。
44
等谨按:明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后乃渐为限制,在京三品以上,满考著绩,方得请荫,遇国家有大典礼,如登极奉徽号、册后建储、并皇子生,屡有加恩,亦率皆勲戚及政府大臣得之而阵亡克敌,及卒于王事者,或以功荫,或以难荫例,皆録用其子孙,此则终明之世不变者也。至武宗正德五年,以寜夏、山东、河南贼平,大学士李东阳、杨廷和、刘忠、梁储等,各皆晋秩荫子,是时内臣欲大有封殖,而以是饵阁臣,葢自是边功亦推恩矣。故世宗嘉靖间,辅臣以賛元功,往往藉拒虏之功,厚加世赏,即方士亦与恩赉焉。至于内臣受荫,始于英宗,时王振荫其从子山林,并都督指挥,而曹吉祥嗣子钦至封昭武伯,自此貂璫子弟遂滥膺勲爵矣。嘉靖二年,以从龙功,荫太监赵山养子云为锦衣指挥,厥后太监杨璁、邱清、戴义等皆援例以请,而张钦养子李贤荫为锦衣指挥,且命以世袭,廷臣争之不能得。神宗万厯十年,以皇第一子生司礼监冯保荫弟侄都督佥事,意犹未慊,其党张宏、孙隆、张鲸、何进、李佑、张朝軰,亦皆得荫,迄熹宗朝,逆奄肆熖,魏客两家,虽襁褓之子,无不拖朱曵紫,其谬恩冗滥乱政,槩不足述也!
45
惠帝建文元年六月,诏録故湖广行省参政呉云子黼为国子生。
46
以云死事云南故也。先是,太祖洪武初,设立太学,取文武一品至七品子充,其中亦间有及于七品之下者,葢世禄之义,已具于此矣,至帝复有是诏。自后凡死难御敌阵亡及没于王事不问,其官品外内皆得荫,遂为永制,而经筵进讲、储闱、辅导考满及効绩勤劳,各皆有荫子入监之例。宣宗时,臣僚时有乞令其子入监读书者,帝验其材质,试其文理之可教者,许之。英宗天顺元年,从礼部议,在京三品以上之子,奏愿入监读书者,务令从科目出身,不许歴事。宪宗成化初,诏大臣三品以上子孙,许送三人入监,依监例出身,随又令官非年久有声绩者不许。十八年,又诏京官三品以上政绩显著者,荫一子入监,仍先试能通本经、四书大义者。乃许。孝宗𢎞治十年,定制,京官三品以上已经考满给诰命者,许一子免考送监。如未及一考,并劾退及年逺者、或杂流出身者,俱不许。武宗正德元年,诏:「东宫讲读旧臣子孙乞恩荫叙者,偹查祖父年劳已及三年,于中书舍人内习字出身。未及三年,送国子监读书。八年,诏东宫侍班官三年荫一子,入监读书。十六年,世宗即位,诏凡文武官死于忠谏者,荫一子入监读书。嘉靖三十年,诏大臣应荫子送监而未有子者,以亲弟改荫。神宗万厯十二年,诏:「三品官日讲年久开陈有劳者,虽未考满,许荫一子入监读书。
47
等谨按,太祖取品官子孙充国子生,葢仿古太学之教,非荫也。荫子入监,实自惠帝録,呉黼始,后代递加推广,而赏延之泽弥宏矣。
48
孝宗𢎞治十年,诏:「荫子未仕亡殁,许其补荫。若应得荫子恩而身故,许其子孙自陈,其有子而愿荫其兄弟子者听」。
49
至武宗正德八年,定制,补荫只许一人,已补而又故者毋得再补。穆宗隆庆五年,诏凡以荫入监后中科目者,仍令补荫一人」。神宗万厯十一年,诏:「凡荫子未仕而故年逺亲尽者,毋得补荫」。
50
等谨按旧制,凡嫡长子孙,先由録荫国子生,后以军功改授锦衣卫千百户者,许以嫡次子孙补荫,葢明时文武二荫文荫,如国子生,中书舍人、尚寳丞、光禄丞、通政、知事、大理评事之类,大抵文臣三品以上子孙为之,武荫则勲戚之家与阃帅及文臣有军功者,其荫如锦衣各卫千百户指挥、佥事、同知及都督、指挥、佥事之类,或世袭,或一世二世,皆酌其功之小大,取㫖裁定,无常制焉。至尚书朱浚子绍祖之授通政司参议祭酒宋讷子,复祖之授国子司业,大学士胡广子穜尚书金忠子达之授翰林检讨尚书,吕震子熊、刘㑺子奎,陈洽子枢侍郎,仪智子、铭铭子泰、俞山子诰之授给事中及仪铭,复以给事中改检讨,金达复以检讨改给事中,皆特㫖,非荫典也。
51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
URN: ctp:ws636494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