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七

《卷七》[View] [Edit] [History]

愍怀太子》

1
愍怀太子名遹,字熙祖。初惠帝晚成,武遣才人谢玖给事惠帝,因而有娠。临娶贾妃,遣致西宫,遂生愍怀。与诸王子共戏,惠帝来朝,谓诸王子也,执其手。世祖曰:「是汝儿也。」乃缩手。太子少惠,武帝爱之。六七岁时,帝夜望火,太子牵上衣裾,使入暗中。上问其故,太子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当亲近火光,令人照见也。」此节亦见《类聚》十六。又尝见官养猪肥大不常,复问上何不杀以赐左右,而久费五谷,上即烹之。由是益奇之,常称以为似宣皇帝,亦以东宫无嫡,有托后之意。太康十年,诏曰:「遹既长且仁,何令以遹为陵王。」以广陵临淮为封国,邑五万户。及世祖崩,惠帝即位,立为皇太子,诏曰:「遹尚幼蒙,今出止东宫。虽当师傅群贤之训,其游处左右,宜得正人,与共周旋,能相长益者。」太保卫瓘息、庭、司空马泰息、略、太子太傅杨济息、毖、太子太师裴息、宪、太子少傅张华息、禕、尚书令华廙息、恒、并以道义之门,有严肃之训,其令此六人更共往来。其后,太子好卑居,小马、小牛、令左右骑,断羁勒使堕地,又令人屠肉。已自分齐,手揣轻重斤两不云:「其母本屠家女也。」故太子好之。颇好游宴,或阙朝侍,稍失储副望,洗马江统等谏曰:「宜谘诣保傅,引见宾客,悉得自尽,有增博见益多闻。」东宫旧制,月请钱五十万,以共众用。愍怀太子恒探取三月,以供贱妾。舍人杜钖数谏。太子后取针著锡常坐处毡中,锡上床刺足血流。贾后无子,妬害滋甚。九年月,月晖,赤黄数重。三月十八日,荣阳、河南、颖川、繁霜杀桑,及桃李杏花。尉氏雨血,有声若牛出许昌城。夏,桑生于东宫西厢,日长尺馀,数日枯。日中若飞燕者,积数月。汉中平中,亦有此变,皆为太子也。贾后作颉字髻,太子见易之象也。是时童谣曰:「东宫马子莫聋啌,前至腊月缠汝发。」十一月,天连日大风,发屋折树。十二月二十八日,后遣宫婢赍书与太子云:「陛下昨夜不快,汝可入朝。」太子如令请朝。诏听二十九日入朝,贾后不见,置于别室。使婢陈儛赐枣酒三升,强使饮,太子辞不能饮,而不见听。儛逼之曰:「不孝也。天赐汝酒,而不饮,中有恶物耶?」太子不得已,强饮,遂大醉。又令小婢承福、以纸笔授太子,使书之,曰:「陛下不自了,吾当入了之。」字半不成,后补成之。呈帝,诬奏太子有悖书。废太子为庶人,徙金墉城。考竟太子母淑妃谢玖,及太子幸保林。蒋俊,及三母弟,以千兵防送,幽于许昌宫之别坊。贾后与贾谧等计,早害太子,以绝民望。三月十四日,矫诏使小黄孙虑徙愍怀太子于小坊中,不与食。乃劫服杏子黑丸,其夜薨。或传太子不肯服药。伺至厕,以药杵撞害之。唤声闻于外。贾后扛表以广陵王礼,殡赵王伦诛贾谧,废贾后。帝乃使持节、兼司空、卫尉、伊。策故皇太子曰:「呜呼!维尔少资岐嶷之质,荷先帝殊异之宠。大启土宇,奄有淮陵。朕奉遵遗旨,越建尔储副,以光显我祖宗,祗尔德行,以从保傅。事亲孝敬,礼无违者。而朕昧于凶构,致尔于非之祸,俾申生、孝已,复见于今。赖宰相贤明,人神愤怨,用启朕心,讨厥有罪,咸伏其辜。何补于荼毒冤魂,酷痛哉!是用忉怛悼恨,震动于五内。今追复皇太子,丧礼备制,反葬京畿,祠以太牢,魂而有灵,尚获尔心。」《御览》一百四十八。
2
赵王伦酖杀贾后,帝诏諡遹为愍怀皇太子。《文选·晋纪总论》注。
3
赵王伦既废贾后,皇帝使持节追复皇太子,拜皇孙臧为临淮王,尚为襄阳王,又诏立臧为皇太孙。赵王行太傅,赵王与太孙俱之东宫。文武官属,即转太孙官属。车服侍从,皆愍怀之旧也。到铜駞街,宫人哭,侍从皆哽咽,路人泣焉。赵王伦篡位,太孙废为濮阳王。薨,惠帝复祚,立襄阳王尚为皇太孙。薨,諡冲皇太孙,并追諡前太孙为哀皇太孙。《御览》一百四十九。

陆机》

1
陆机士衡,吴郡人也,少袭父为吴牙门将军。《文选·叹逝赋》注。
2
吴平,太傅杨骏辟机为祭酒,转太子洗马。同上。
3
陆机为郎中令,吴王晏出镇淮南。以机有文学,迁尚书中兵郎,转殿中郎。《书钞》。
4
机以文学转中书郎。《书钞》。
5
赵王篡,诛。禅诏疑机与焉,收付廷尉。机与吴王晏表曰:「禅文本草,今见在中书。一字一迹,自可分别。」《文选·谢平原内史表》注。
6
陆士衡以文学、为秘书监虞浚所请为著作郎,议晋书限断。《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三十四。
7
后成都王颖以机为司马,参大将军军事。《文选·叹逝赋》注。
8
成都王颖讨长沙王乂,使陆机为都督前锋诸军事。《世说》注八。
9
遂为颖所害,临刑年四十有三。《文选·叹逝赋》注。

陆云》

1
陆云字士,少与兄机齐名,号曰二陆。为吴王郎中令,出宰浚仪。有惠政,机被收,并收云。《文选·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注。

陆喜》

1
陆喜恭仲,仕吴,稍至屯卫校尉。既名族,有德行声誉,好学有才思。《书钞》。

夏侯湛》

1
祖,夏侯威,字季权,历荆兖二州刺史。父,威次子庄,淮南太守。《文选·夏侯常侍诔》注。

潘岳》

1
潘岳安仁《御览》四百六十五。
2
清辩能属文,早辟贾充府太子舍人,出为河阳令,以仕次宜为郎,不得意。时仆射山涛领选,岳内非之。密作谣曰:「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秋,和峤刺促不得休。」《御览》四百六十五。
3
潘岳为杨骏府主簿。骏被诛日,岳取急对人朱振代,夷三族。《文选·西征赋》注。
4
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构愍怀之文,岳之辞。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岳母寒以数戒焉。《文选·闲居赋》注。
5
孙秀诬岳及石崇等为乱,诛之。初岳父文德,为琅邪太守,孙秀为小吏,给使。岳数蹴蹋秀,而不以人遇之也。《世说》注八。
6
初岳母诫岳,以止足之道。及收,与母别曰:「负阳母。」同上。
7
岳母及兄御史释、弟燕令豹等俱被害。《文选·闲居赋》注。
8
潘尼

潘尼》

1
潘尼正叔《书钞》。
2
潘勖元茂。值年荒,部典之家,健儿渠帅,皆素服重名,共相率送迎。道路所在为储,以供行资。勖随主人多少,口率均分,无有尊卑优劣。若所赋已尽,偶有不足,则推己之分以周未遍。父老有颂之曰:「且贵且富,有南山之寿,吾仍得与潘元茂。」又曰:「恩不可忘,无如我潘郎。」《御览》四百七十六。
3
尼闻齐王冏起义,乃赴许昌。冏引为参军,与谋时务,兼管书记。《书钞》。

张载》

1
张载孟阳,随父收在蜀,作剑阁铭。刺史张敏,表之天子,命刻石于剑阁。《御览》五百九十。
2
载才不经史能作晋书。《书钞》。

张亢》

1
张载弟、前乌程令名亢,依蔡邕注明堂月令中台要解,又缀诸说厤数而为厤赞。秘书监荀崧见赞异之云:「信该罗厤表义矣。」《类聚》五。《御览》十六。

江统》

1
江统应元《书钞》。
2
转太子洗马。愍怀太子颇好游宴,江统等谏曰:「宜谘咰保傅,引见宾客,得自尽,有增博见益多闻。」《御览》四百五十三。
3
统以学义著名,为国子博士。《书钞》。
4
江统为黄门郎,作朝会仪。《书钞》。

孙楚》

1
石苞、泰始之初,拜大司马。旧参军于都督无敬,故孙楚抗衡于苞。苞以楚傲,更相表理。参军有敬,自楚始也。《类聚》四十七。
2
孙子荆谓王武子曰:「当枕流漱石。」曰:「石非可漱,流非可枕。」孙曰:「所以枕流浩耳,漱石砺其齿。」《御览》五十一。
3
滕修,南阳人也。《御览》五百五十七。

滕修》

1
吴后置广州,以南阳滕修为刺史,或语修:「虾长一丈。」修不信,人后故至东海,取虾须长四五尺,封以示修。修乃服。《御览》九百五十七。
2
吴平,为广州牧。修在南海积年,为边夷附。卒请葬京师,帝嘉其意,赐墓田一顷。《御览》五百五十七。

马隆》

1
马隆孝兴,东平人也。少有智勇,门寒无仕进路。兖州刺史令孤愚坐事死,举州无敢送丧,唯隆以武吏托称家客,殡送丧葬种柏。三年礼毕,乃还,举州皆惭。《御览》五百五十四。
2
马隆击凉州,为武威太守。之郡,恶虏窟局、机树能等断道围隆。隆作八阵图,地广则鹿角车营竝进,狭则木屋施轮。竝战竝前,虏刜能逼。智谋纵横,出其不意。以磁石累夹,道侧,贼负铁铠不得过,隆兵著牛皮铠得过。贼以为神,故能成功。《御览》三百一、又三百三十七、又三百五十五、又九百八十八。

胡奋》

1
武帝伐吴,以胡奋为平南将军。《御览》二百三十九。
2
武帝诏曰:「射声校尉胡奋,外掌方任,内参九列,不宜同之常例,勿使入直。」《御览》二百四十二。
3
女芳以选入宫,奋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御览》百四十四、又百四十五。
4
咸宁二年,立皇后杨氏,封父骏临晋侯。骏渐骄慢。奋语骏:「卿恃女更豪也。人与天家白婚,未有不灭门者,早晚事耳。」骏曰:「卿女复不在天家耶?」奋曰:「我女与乡女作婢耳,何能增损。」《御览》百四十四、又百九十九。

吾彦》

1
吾彦士则,吴郡人,有文武才干,长八尺馀,膂力如虎。《御览》三百八十六。
2
吾彦给役陆抗,抗欲拔之,患众不听,乃悉请当为将者入坐,以试勇怯。有一狂人拔刀跳梁来向坐中,除者皆走,惟彦独坐,举几御之,狂人乃退。众服其勇。《御览》七百三十九。

赵诱》

1
赵诱为杜曾所害,诱子胤斩曾,食其肝肺。《御览》四百八十一。

周处》

1
周处子隐,吴兴阳羡人。
2
始为中书省事,时女子李忽觉父北叛时杀父,处奏曰:「觉父以偷生,破家以邀福。子圉告归,怀嬴结舌,忽无人子之道。证父攘羊,伤化污俗,宜在投畀,以彰凶逆。俾刑市朝,不足塞责,奏可,杀忽。」《御览》六百四十七。
3
处为御史中丞,奏征虏将军石崇、大将军梁王肜等。正绳直笔,权豪震肃。《初学记》十二。
4
朝廷以处忠烈,欲遣讨氐羌,乃拜建威将军。《文选·关中诗》注。
5
周处、解系、与贼战于六陌。军败,周处死之。《文选·马汧督诔》注。
6
周处讨巨贼,而进军上六陌山。东据水之势,西固梁山之险。大战尽日,斩首万计。后卢播、解系、违军期,独当劲处,弦绝矢竭。后继不及,遂丧战场。《书钞》。
7
赐处朝服一具。《书钞》。
8
给周处母医药。《书钞》。
9
周玘

周玘》

1
周玘累荐名宰府。《文选·宣德皇后令》注。
2
楚隐王玮

楚隐王玮》

1
楚隐王既诛汝南王亮,寻又云玮矫诏,行斩刑,临死,出其怀中青纸诏书,以示监刑尚书刘颂,流涕而言:「此诏书也。受此而行,谓为社稷,今更为罪,托体先帝,受枉如此,幸见申列,颂亦哽咽。」《御览》五百九十三、《书钞》。
2
赵王伦

赵王伦》

1
赵王伦欲废贾后,而门钥在侍中处,所部司马多木作,有利锯。至期,伦乃命部司锯截关开门。《御览》七百六十三。
2
赵王篡位,欲尊祖为帝。博士马平议称:「京兆府君昔举魏武帝为北部尉,贼不犯界。」《三国志》注一。
3
孙秀,邪国书佐,为赵王伦国侍郎。《御览》二百四十八。
4
齐王冏起义。孙秀多敛苇炬,益储麻油于殿省,为纵火具。《御览》八百六十四、《书钞》。

齐武闵王冏》

1
齐王冏字景治。《文选·谢平原内史表》注。
2
冏少仁惠谦约,好振施。《书钞》。
3
冏在戚属中最有名。《同上》。
4
齐王冏入宫,称诏废贾后。后曰:「诏从我出,此何诏也。」《御览》五百九十三。
5
赵王伦篡位,冏举兵讨伦,临阵斩之。《文选·谢平原内史表》注。
6
齐王冏为大司马。十二月,有白头老人之大司马府,大呼:「有大兵起,不出甲子旬。」即收都卫,考问,竟考死。《开元占经》百十三。
7
齐王冏辅政岁馀,骄矜多过。郑方谏曰:「今王安不虑危,酖于酒色,其失一也。大王檄命,当使天下穆如清风,今则不然,其失二也。四夷交侵,不闻大王赈救之令,其失三也。又与义兵论功未息,其失五也。」冏念忍曰:「孤不能,致五阙,若无子,则终不闻孤之过也。」《初学记》十八。
8
河间王伐齐王冏,火烧观阁,柔千秋、神虎、二宫门。冏盗白虎幡,唱云:「长沙王矫诏。」长沙王更以白幡唱称大司马谋反。《御览》三百四十一。
9
冏败,缚至上前,乂叱左右斩之。《文选·晋纪总论》注。
10
初冏辅政。大安元年,有妇人诣大司马门寄产,吏驱之。妇人曰:「我截齐便去耳。」言毕不见,识者闻而恶之,至二年谋反诛。《御览》三百六十一。
11
长沙厉王乂

长沙厉王乂》

1
乂字士度,封长沙王,拜步兵校尉。《文选·晋纪总论》注。
2
乂性果厉,有成断。《类聚》。
3
侧身下士,以要人誉。同上。
4
与齐王冏相攻。冏败,缚至上前,乂叱左右斩。河间王顒欲废太子覃,立成都王,欲先诛乂,出征连战败走。《文选·晋纪总论》注。
5
马隆子咸,为成都王前锋,统陆机攻长沙王乂于石桥,将士器使严利。长沙王所统官军司马王瑚率众讨咸于马市,咸军坚不动。瑚乃使数十骑与战,下马缚戟于马鞍头,放令向咸,又使数十骑持兵随其后,各刺所放马。马惊,奔咸军,军即坏。瑚因驰逐猛战,临阵斩咸。《御览》二百八十六又八百九十五、《书钞》、事类赋注马。
6
后遂诛之。《文选·晋纪总论》注。
7
成都王颖

成都王颖》

1
颖字章度,封成都王,拜越屯骑校尉。《文选·晋纪总论》注。
2
赵王伦篡位,颖谋举义兵迎天子。《文选·晋纪总论》注。
3
卢志言于成都王颖:「黄桥战亡者,有八千馀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恻。昔周王葬枯骨,况此等致死王事乎!」颖乃造棺八千馀枚,以成都国秩为衣服殓祭,葬于黄桥北,树枳篱为之茔域。又立都祭堂,刊石立碑,纪其赴义之功,使亡家四时祭祀有所。《御览》五百五十七。
4
伦死后,河间王顒废太子覃,立颖为皇太弟。《文选·晋纪总论》注。
5
张方废颖归蕃,遣田徽杀之于邺。《文选·晋纪总论》。

河间王顒》

1
顒少有清名,轻财爱士,兴诸王俱朝。武皇叹顒可为诸国仪表。《书钞》。

东海孝献王越》

1
东海王越从大驾讨邺,军败,轻骑奔下邳。《文选·迎大驾》注。
2
永兴二年,越率天下甲士三万人奉迎大驾还洛。《文选·迎大驾》注。
3
东海王越自阳城帅甲士四万入京邑移徙,次于许昌。以冯嵩为左司马,越领豫州牧。《占经》五。

解系》

1
解系少连,济南人。《文选·关中诗》注。
2
系为雍州刺史。《文选·关中诗》注。
3
解系与孙秀不协,秀诛张华,陷杀系。并欲诛系弟结。梁王肜救之。秀曰:「我于水中蟹尚恶之,况其兄弟耶!」《御览》六百四十五。
4
解结问别驾治中曰:「河北白壤高良,何故少人士?」每以三品为中正。《御览》三十七。

孟观》

1
孟观叔时《文选·关中诗》注。
2
稍迁至积弩将军,封上谷郡公。及关中氐反,诸将败退,乃遣观。《文选·关中诗》注。
3
孟观身当大敌。功盖一时。同上。
4
初夏侯骏上言斩氐帅齐万年。及孟观至,大战数十,生送万年。同上。

牵秀》

1
牵秀字叔成。《三国志》注二十六称按《晋书》。

索靖》

1
索靖幼安,炖煌人。《类聚》七十四。
2
靖为尚书郎,精草法,武帝爱之。时尚书令瓘字伯玉,世号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一台二妙,天下为希。《类聚》七十四。
3
周恢

周恢》

1
周字弘武,汝南人。祖斐、永宁少府,父隆、州从事。恢仕至秦相,秩中二千石。《世说》注五。
2
周馥

周馥》

1
馥为镇东将军,倾心杜夷,引为参军。周馥教曰:「参军杜夷,优游养素。」《文选·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注。

苟晞》

1
苟唏字道将。《御览》二百四十。
2
惠帝征成都王,为北军中候。同上。
3
晞领兖州牧,暴虐,杀人血,号曰屠伯。人皆怖怵,流入他州。《御览》四百九十二。
4
苟晞为青州刺史,役类赋重,民不堪合。日斩十人,流血成川,号曰展伯。《类聚》。
5
其弟纯,领青州,刑杀尤甚,于晞,百姓号小苟酷于大苟也。《御览》四百九十二。
6
苟晞曰:「淮阳之地,北阻涂山,南枕灵岳。」《文选·钟山诗应西王教》注。
7
石勒锁苟晞颈,以为司马而反杀之。《御览》六百四十四。
8
华轶

华轶》

1
华轶为江州刺史,得江表之欢心,流亡之士,赴之如归。时天子孤危,四方瓦解,轶有匡天下之志,每遣贡献入洛,不失臣节。谓使者曰:「若洛都道断,可输之琅邪王,以明吾之为司马氏也。」《御览》二百五十六。

刘琨》

1
刘琨越石,中山魏昌人,中山靖王之后也。祖迈,有经国之才,相国参军。父璠,太子洗马、侍御史、光禄大夫。琨少称儁朗。《世说》注二、《文选·劝进表》注、六臣本《文选·答卢谌》注。
2
初辟太尉陇西王泰府,未就,寻为博士,未之职。六臣本《文选·答卢谌》注。
3
琨乃是故尚书郭弈外甥,年二十九,为太子掾。书钞》。
4
累迁司徒长史,烔书右丞,迎大驾长安,以有殊勋,封广侯。永嘉中,年三十五,出为并州刺史。《世说》注二、六臣《文选·答卢谌》注。
5
刘聪围晋阳,令狐泥以千馀人为乡导,琨求救猗卢未至。太原太守高峤反应聪逐琨,琨父母年老,不堪鞍马,步担不免为泥所害。《文选·答卢谌》注。
6
琨将讨石勒,琨遣兄子演领兖州。《文选·答卢谌》注。
7
建兴五年,琨使温峤诣江南劝进。《文选·劝进表》注。
8
刘琨表曰:「李术以素论门望,不可与樵采同日也。」《文选·百辟劝进今上笺》注。
9
刘琨曰:「神爽忽然,若己之侍对也。」《文选·齐竟陵陵文宣王行状》注。
10
琨与丞相笺曰:「不得进军者,实因无食。残民鸟散,录召之日,皆披林而至,衣服蓝缕。拥发徒跣,木弓一张,荆矢十只,编草盛粮,不盈二日。夏则桑椹,冬则䝁豆。视此哀叹,令人哀叹,令人气索。恐吴孙韩白,犹或难之,况以琨怯弱凡才,而当率此以殄强寇。」《御览》四百八十六、又散见三十五、及三百四十七。
11
琨为段匹磾所拘,摅畅幽愤,因卢谌赠答。琨与卢志亲善。志子谌,琨先辟之,后为从事中郎。段匹磾领幽州,求为别驾。谌笺诗与琨,故答云云。六臣《文选·答卢谌》注。
12
琨被拘经月,段匹磾所立代郡太守薛闾嵩,与刘琨雁门太守王处,后军谋杀磾奉琨,密作攻具。欲夜袭磾,磾儿强取处女为妾,遂以攻具告磾。磾,遂斩王处、薛闾嵩、及其徒党。《御览》三百三十六。
13
琨竟为匹磾所害。《世说》注二。六臣《文选·答卢谌》注。
14
刘演

刘演》

1
演领兖州,石勒围演于三台,突围得免。后演治廪邱遂不守,兄少子及演妻息尽为所虏。《文选·答谌》注。

祖逖》

1
祖逖士稚,范阳遒人,与弟约将母诣洛,交结人流。逖舅程元良、良弟卫,弟收,竝台郎州郡,有势于洛,更共扶赞两甥,故竝升清途。逖初为司州主簿,举秀才,为大司马齐王掾,有将帅之风。《御览》五百十六。
2
祖逖军大饥,进据食犬邱城。樊雅遣六十馀人入逖营,拔戟,大呼向逖。逖军入夜不知何贼多少,皆欲散走。逖疑非多人,但摧左右拒之。会督护董瞻入,共讨贼,贼散故道出。《御览》三百十五。
3
祖纳

祖纳》

1
祖纳宇士言,范阳遒人,九世孝廉。纳诸母三兄,最治行操,能清言名理,文义可观。为陇西王参军,历太子中庶子廷尉卿,避地江南。《世说》注一、《书钞》。
2
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亦聊用忘忧耳。」隐曰:「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故否泰不穷也,古必有之,今亦宜然。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非凡才所能立。君少长五都,游官四方,华夷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皆行于世,便成没而不朽。当其同时人岂少哉?而了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易》称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俱取散愁,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耳。」乃言之于帝曰:「自古小国,犹有史官,况于大府,安可不置。」因举隐,称清纯亮直,学思沈敏,五经群史,多所综悉,且好学不倦,从善如流。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袖贬与夺,诚一时之儁也。帝以问记室参军锺雅,雅曰:「纳所举虽才,而今未能立也。」事遂停,然史官之立,是纳始也。
3
温峤荐为光禄大夫。《世说》注一。
4
纳尝问梅陶曰:「君乡里立月旦评,何如?」陶曰:「善袖恶贬,则佳法也。」纳曰:「未益。」时王隐在坐,因曰:「《尚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袖贬?」陶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隐曰:「《易》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称家者岂不是官?必须积久,善恶乃著,公私何异?古人有言:贞良而亡,先人之殃,酷烈而存,先人之勋,累世乃著,岂但一月。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盗跖引少,则为清廉。朝种暮获。善恶未定矣。」
5
祖纳清谈平裁,老而不倦。《文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注。
6
梅陶及锺雅数记事,祖纳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如椎。持我钝椎上君利锥皆当摧。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摧。」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椎。」

邵续》

1
邵续为石勒所执,身灌园鬻菜,以供衣食。勒屡遣人察之,叹曰:「此真高人矣,不如是安贵乎。」嘉其清苦,数赐谷帛,每临朝嗟叹,以厉群臣。《御览》九百七十六。
2
段匹磾。
3
建武初,段匹磾推刘琨为大都督,结盟讨石勒,进屯故安县故燕太子丹金台。《文选·鲍明远乐府放歌行》注。
4
文鸯北讨末杯弟于蓟城,段匹磾召弟文鸯还厌次。石虎来先从骑抄城左右,鸯登城临见,不胜其勇,欲出击胡。磾疑有伏,不听出,民出大为胡所杀掠。鸯单将壮士数十骑出击胡,所杀甚多。胡骑退,鸯追蹑,磾率步继鸯,虎伏骑起,磾鸯力战,杀胡数千。鸯还赴磾,磾已散还,鸯所乘马乏顿,虎呼曰:「大兄,久望共同,天不违愿,今日相见,何故复战。」请释杖语,鸯骂曰:「汝为寇久应死,吾兄不能用吾计,故令汝得至此。吾宁死,不忍为汝擒。」遂下马与胡战,矟折,执刀力战不降。虎军四面解马罗披自障,前捉鸯,鸯自辰至申,力极斫杀人而见执也。《御览》四百三十五、又四百六十六。
5
段匹磾降石勒,当著朝服,持晋节,勒亦不问。《御览》六百八十一。

淮南忠壮王》

1
武皇帝男允字钦度,封淮南王。《文选·晋纪总论》注。
2
领中护军。同上。
3
孙秀既害石崇等以惧允,允遂进围相府。相国赵王伦闲门,允兵四胜,陷破无前,息虔伪云:「有助淮南王。」王下车受诏,遂害之。同上。

王导》

1
王导茂弘《文选·让中书令表》注。
2
中宗时为侍中。同上。
3
肃祖即位,敦平,进太保,不拜。同上。
4
后为丞相。同上。
5
王珣

王珣》

1
珣弱冠为桓温所重,王珣与谢玄俱被辟,桓温曰:「谢掾必拥麾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未易才也。」《御览》三百六十四。
2
王劭

王劭》

1
王劭为丹阳尹,善礼仪,操人近习,未尝见其堕替。《文选·齐竟陵文宣于行状》注。

陶侃》

1
陶侃字士衡,鄱阳人。《类聚》七十九。
2
陶侃为吏,鄱阳孝廉与亲友过侃宿。时大雪无草,侃母湛撤床杂蒋,手锉给客牛马,截发以供客。闻者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也。」乃进之于张夔。《世说》注六、《类聚》十七。
3
为郡主簿,夫人病,欲使主簿迎医于数百里。天大寒雪,各辞疾,召侃使行,侃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夫人亦当次母,安有父母之病,而闻迎医不便行也。」《御览》二百六十五。
4
羊晫亦简之。后晫为十郡中正,举侃为鄱阳小中正,始得上品也。《世说》注六。
5
为荆州刺史。陶侃击蜀贼王真,真以钩得上侃青雀舟,侃欲投水,都督王禳苏扶侃入小船,得脱。《御览》七百六十八、《初学记》二十九。
6
陶侃为荆州,与杜弢将王真遥语,真横脚马上,侃说曰:「杜弢为益州刺史,盗用库金,父死不奔丧。君本佳人,何随之,天下无白头贼也。」真闻,下其脚,辞又顺。侃知其意,使降人喻真。真乞得先信,乃截发为信,蜀贼粮尽,真既降而走。《御览》三百七十二。
7
贼杜弢下多蜀人,饥,陶侃多作鬻以待之,于是悉降。同上八百五十九。
8
侃为广州,梦有司马与侃铠者,长史陈协以为司马者国姓也。铠者捍御之器也,节下当进位。泰兴二年,侃加平南将军,俄转都督、湘州刺史。《御览》三百五十五、又三百九十八。
9
敦平,迁陶侃都督荆、雍、益、梁、四州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藏济赖。《类聚》五十。
10
陶侃少长勒整,自强不息,常语人曰:「大禹圣人,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初学记》一、《御览》四百三十一。
11
陶侃平苏峻,除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御览》五百六十七。
12
太尉陶侃,表仓曹参军袁谦为高凉太守。未至百馀里,浦中有密蜂蔽日而下谦船上,谦不觉甚恶。会得留郡文书,贼欲乘虚攻郡,谦欲速赴,明早进西南。卒遇大风发沙,天地晦合,不复得还浦,遂没海中。《事类赋》注蜂、《御览》九百五十。
13
侃临终表曰:「臣少长孤寒,始愿有限,过蒙先朝历世异恩,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启足,当复何恨。但以馀寇未诛,山陵未复,所以愤慨兼怀,唯此而已。犹冀犬马之齿,尚可少延,欲为陛下北吞石虎,西诛李雄,势遂不振,良图永息。临书振腕,涕泗槿流。伏愿遴选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业,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世说》注二。
14
陶侃薨,帝为置石碑,立庙像于武昌西江上。《书钞》。
15
侃少渔于雷泽,梦背上生八翅,飞入天门,见门非常,欲入,不敢入而下。侃后都督八州诸军事。《类聚》七十九、《御览》三百九十八。

温峤》

1
温峤字太真,太原人也。《文选·劝进表》注。
2
建兴二年,峤为刘琨假守左司马、都督上前锋诸军事,讨刘聪。世说》注八。
3
西台除司空右司马。《文选·劝进表》注。
4
刘琨假守左长史。同上。
5
五年。琨使诣江南劝进。同上。
6
峤为丹阳郡尹。《文选·王文宪集》注。
7
后平苏峻之乱。《文选·王文宪集》。
8
郗隆

郗隆》

1
郁隆字宏始,为尚书郎,转左丞,在朝为百寮所惮,后坐泄事免。《初学记》十一。

顾荣》

1
顾荣彦先,吴人也。《文选·赠尚书郎顾彦先》注。
2
顾荣少有圭璋,待采朗澈,仕吴,弱冠举贤良为黄门侍郎。当时后进,尽相推谢,称荣有大才令望。《初学记》十二。
3
入洛为尚书郎。《文选·尚书郎顾彦先》注。
4
顾荣徵拜侍中,见王路塞绝,便乘船而还,过下邳,遂解舫为单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遂得免。《类聚》七十一、《御览》七百七十。
5
元帝初镇江东,以荣为军司马,礼遇甚重。
6
顾荣谓中宗曰:「陆士元,贞正清贵,金相玉质。甘季思,忠款尽诚,加以瞻干殊快。殷庆元、质略有明规,文武可施用。荣族兄公让,明亮守节,困不易操。会稽杨彦明、谢行言、皆服膺儒教,足为民望。贺生,沈潜青云之士。陶恭兄,弟才力虽少,实事极佳。凡此诸人,皆南金也。」中宗纳之。《御览》四百四十五。
7
卒表赠侍中、骠骑将军,仪同三司。荣兄子禺字孟著,少有名望,为散骑常侍,早卒。《三国志》注五十二引《晋书》。

纪瞻》

1
纪瞻字士达。
2
吴平,举秀才,陆机策之。纪瞻答秀才策曰:「周制明堂,所以宗其祖,以配上帝,其正中皆太庙,以顺天时施法令。」《初学记》十三。
3
朝庭称其忠亮雅正,才兼文武,可领军将军。时人素服其严毅,虽恒疾病,六军敬惮之。寻以风病,自表请去官,止宏就谒军事。《书钞》。

辥兼》

1
辥兼字令长,辥莹子,清素有器宇资望。如故上国,不似吴人。历位二宫丞相长史,元帝践阼,累迁丹阳尹、尚书。又为太子少傅。自综至兼,三世傅东宫。《三国志》注五十三。

刘隗》

1
建兴四年,丞相府督军令史凉于伯、刑于建康市,百姓喧哗,咸曰伯冤。御览》八百七十九。刘隗奏曰:「怀情抱恨,虽没不亡。」故有陨霜之应,夜器之鬼。《文选·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
2
隗补丹阳尹,虽在外,而万机秘密皆预闻之。《御览》二百五十二。

刁协》

1
刁协子彝,彝子逵字伯道,弟畅字仲远,次宏字叔仁。各历职州刺史,兄弟子侄竝不治名行,竞修货殖,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义旗初建,宏将谋起兵,宋王遣刘毅诛之。刁氏既富,奴客纵横,上山锢泽,为京口之蠹。宋既诛畅,散其谷帛金钱牛羊,令民称力取之,弥日不尽。时天下饥俭,编户菜蔬,及刁氏之破,百姓充足。

应詹》

1
应詹思远,汝南南顿人,璩曾孙也。为人宏长有淹度,饰之以文才。司徒何劭叹曰:「所谓文质之士。」《世说》注八。
2
詹为南平太守,天门、武陵、竝反,降之。天下分崩,征镇州郡已失城邑,詹独保境,外攘狂狡,内除涂炭,甚便百姓之情。郡人歌曰:「乱离既普,殆为灰朽,侥幸之运,赖兹应后,荫我涂炭,惠隆邱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御览》二百六十一、又四百六十五。
3
应詹为太寸,人歌之曰:「咸若风霜,恩如父母。」《文选·辨命论》注。
4
詹迁光禄勋,王敦将复作逆。明帝问应詹曰:「如何?」詹厉然慷慨答诏曰:「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负戈从戎、不顾族命之祸,以顺讨逆,诚社稷之计也。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如其不然,王室必危。」即日以詹为都督前锋军事,护军将军,同心灭敦。《初学记》十七、《书钞》、《御览》二百三十九。
5
累迁江州刺史。《世说》注八。
6
卒赠镇南将军。《世说》注八。

甘卓》

1
甘卓为扬威将军、历阳内史。《御览》三百六十六。
2
卓为相州刺史。市无二贾。《书钞》。
3
甘卓家金匮鸣,声似槌镜,清而悲。师言金匮将离,是以悲鸣,寻而卓下将周虑等承望敦意害卓。《御览》七百十三。

卞壶》

1
苏峻进攻,壶苦战死之。及二子死,徵士翟汤闻而叹曰:「父为忠臣,子为孝子。忠孝之道,萃于一门,可谓贤哉。」《文选·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注。

孙惠》

1
孙惠以策干东海王越,诡其姓名,自称南岳逸民,劝以勤王,辞义甚美。王以为记室参军,掌文书,豫参谋议。每造檄,或驿马催之,应命立成,皆称旨。《书钞》。

熊远》

1
熊远孝文《初学记》十二。
2
迁御史中丞。中宗每叹公忠,谓远曰:「卿在巿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劲,可谓王臣。」《初学记》十二。

陈頵》

1
陈頵为郡督邮,检获隐匿者三千人,为一州尤最。太守刘享拔为主簿,州辟部从事,乘马车还家,宗党荣之。《书钞》。

郭璞》

1
郭璞景纯,河东闻善人。父瑗,建平太守。《世说》注三。
2
璞消灾转福,扶厄择胜,时人咸言京管不及。同上六。
3
郭璞迁尚书郎,数言便宜,多所匡益。《书钞》。
4
庾冰

庾冰》

1
庾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乃心夙夜,情存治道,宾礼朝贤,升握后进。由是朝野注心,咸曰贤相。《类聚》五十。
2
庾翼

庾翼》

1
庾翼都督江、荆、益、三州刺史,制度规模,每出于人。数年之中,军国充实,人情翕然,称其才明。由是自河以南,皆怀归附。《类聚》五十。
2
翼欲北伐,上疏不从,违诏辄行。至夏口,复上表。庾翼表曰:「襄阳北去河洛,不盈千里。」《文选·齐故安陵昭王碑文》注。

诸葛恢》

1
诸葛焂字道明。《类聚》十九。
2
荀闓道明蔡谟道明,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时人歌之曰:「京师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类聚》十九。

顾悦之》

1
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年,而发早白,上问故,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枊之姿,望风先凋。」《御览》三百七十三。

孔愉》

1
司徒王导以赵胤为护军,孔愉谓导曰:「中兴以来处此位者,周伯仁、应思远。今诚乏才,岂可以赵胤居之。」《书钞》。
2
孔坦

孔坦》

1
孔坦君平,会稽山阴人,世说注二。坦方直而有雅望。同上四。善《春秋》,有文辨,历太子舍人。同上二。
2
苏峻事平,陶侃欲将上用为豫章太守。坦辞母老不行,台以吴郡,吴郡多名族而坦年少,乃授吴兴内史。《世说》注四。
3
孔坦作鬻置门外,呼饥人食之。谓是嗟来,皆无往食之者。《书钞》。
4
孔坦上青曰:「士死知遇,恩令命轻。」
5
累迁廷尉卿。《世说》注二。

谢安》

1
谢安义在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宏以大纲,威怀外著。人皆比之王导,而文雅过之。《御览》四百四十五。

王羲之》

1
王羲之幼有风操,郄虞卿。闻王氏诸子皆俊,令使选壻。诸子皆饰容以待客,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壻也。」问为谁,果是逸少,乃妻之。《御览》八百六十。
2
垩羲之初度江,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与孙绰、许询、谢尚、支遁、等,宴集于山阴之籣亭。《御览》一百九十四。

王逊》

1
王逊为上洛太守,私牛马在郡生驹犊者,秩满以付官,云是郡中所产也。《类聚》。

刘胤》

1
时资江州运漕,而胤以私废公,免官。刘胤商货继路。《文选·后汉皇后纪论》注。

桓伊》

1
伊与谢玄等破秦于肥水,武帝赐桓伊钱百万,袍里千端。《御览》六百九十三。

朱伺》

1
朱伺仲文,小为牙门将陶丹给使。吴平,内徙江夏,便鞍马弓弩刀楯射猎。《御览》三百五十七。
2
石勒攻夏口,朱司衔铁面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皆杀之。竝以磊石弓箭雨下,所向摧破,贼皆抛船上岸,于水边作陈。伺身被数十箭,气色不变。诸军寻至,贼兵便崩退。投水死者百数,夏口之全,伺之勋也。《御览》四百三十五。
3
时杜曾袭扬口,朱伺拒贼于河南。常所用弩,忽禁不发,伺知己必败,后果被伤。《书钞》。

陈寿》

1
陈寿承祚,巴西安汉人。好学善著述。《世说》注七。
2
陈寿举孝廉,为著作郎。《类聚》四十八。
3
陈寿为著作佐郎,迁大著作。《御览》二百三十四。
4
撰三国志。初寿父为马谡参军,诸葛亮诛谡,髡其父头。亮子瞻又轻寿,故寿撰《蜀志》,以爱憎为评也。《世说》注七。
5
寿与张华友善,华重当启转中书郎。荀勖党疾寿、华,语吏部出为长广太守。《类聚》四十八。
6
杜预将之镇,入辞,启曰:「蜀有陈寿,才史通博,宜补黄散之职。」帝曰:「卿何说晚,寿可作治书侍御史不?」预对惟上诏,即手诏用寿治书侍御史。《书钞》。
7
仕至中庶子。《世说》注七。
8
陈寿卒,迢下河南尹华澹,遣吏赍纸就寿门下,写取《三国志》。《类聚》五十八。

虞溥》

1
虞溥为鄱阳内史,劝厉学业,虽严而不猛,宽裕简素,风化大行。白乌集郡庭,止枣树上,就执不动。《类聚》八十七、又九十二、《御览》九百二十。

王铨》

1
王俭字元衡,内史下邳陈劭擅名徐州。劭闻俭年十四善属文,请作祝文,劭谓客曰:「此生为文有可观采。」命为督邮主簿,劭迁给事,俭为定表。《御览》三百八十四。
2
太康六年,荆州送两足虎,时尚书郎索靖议称半虎。博令王铨为文曰:「般般白虎,观舋荆楚,孙吴不逞,金皇赫怒。」《类聚》九十九。
3
中宗诏问王隐曰:「荆州送两足虎,其徵何也?」隐曰:「谨按先臣铨传,太康时两足虎,因作诗以讽,铨意以晋金行也。金在西方,其兽为白虎。虎有四足,犹国有四方。无半势而又见获,将有愍怀之祸也。」《占经》百十六。
4
武帝封杨后父镇军杨骏为临晋侯,后母太原庞为安昌乡君。太学生王铨曰:「侯称临晋,后必制国也。」《御览》百九十九。
5
仕至历阳令,少好学,有著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
6
子瑚字处仲,少重武节,成都王颖举兵向洛,以为冠军参军。同上。
7
马隆子咸,为成都王前锋。统陆机攻长沙王乂于石桥,将士器使严利,长沙王所统冠军司马王瑚率众讨咸于马市。咸军坚不动,瑚乃使数十骑与战,下马缚戟于马鞍头,放令向咸,又使数十骑各持兵随其后,刺所放马。马惊,奔威军,军即坏。瑚因驰逐猛战,临阵斩咸。《御览》二百八十六又八百九五、《书钞》。
8
积功累迁游击将军,与司隶满奋、河南尹周馥等,俱屯大司马门以卫宫。时上官已纵暴,瑚与奋等共谋除之,反为所害。

江逌》

1
孝宗欲于后园修立池苑,江逌谏以强贼未灭,宜精军备,常存俭约,以率群下。《御览》八百二十四。

张轨》

1
张轨为凉州刺史。《御览》三百六十六。
2
太城姑臧,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水经注》四十。
3
汉末,博士侯瑾善内学,语弟子曰:「凉州城西有泉水当竭,当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中有霸者出焉。至魏嘉平中,武威太守条茂起学舍筑阙于此泉,太守填水造起门楼,与学阙相望,至是张氏遂霸河西。」《类聚》六十二、《水经注》四十。
4
炖煌曹祛上言轨老病,更请刺史。见《御览》。阴澹时弱冠,才行忠烈,州请为治中从事。阴澹因率数十人驰诣长安,皆割耳于盘,流血诉枉,得停。《御览》三百六十六、《书钞》。

张骏》

1
凉州张骏增筑四城厢各千步,东城殖园果,命曰讲武场;北城殖园果,命曰玄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门,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拟中夏也。《水经注》四十、《御览》百九十七。
2
江东赐凉州刺史张骏,真金印大袍。《御览》六百九十三。

李密》

1
李密令伯,时人称其才辨,召以太子洗马。《书钞》。
2
李兴,密之子,一名安。《三国志》注三十六。

嵇绍》

1
嵇绍延祖,谯国銍人。父康,有奇儁辩。绍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世说》注一。
2
绍雅有文才,时以绍父康被法,选官不敢举。年二十八,山涛启武帝可为秘书郎,帝曰:「绍既如此,便可为丞,世祖发诏,以为秘书丞。」《世说》注二、《初学记》十二。
3
累迁散骑常侍。《世说》注一。
4
惠帝北征,绍以天子蒙尘,驰诣行在所。值王旅不振,败绩于荡阴,百官左右皆奔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帝。兵交,御辇飞箭雨集,遂以见害。《世说》注十、《初学记》十七、《御览》四百十七。
5
东海王越之许,路经荥阳。过嵇绍墓,哭之悲恸,刊石立碑,又表赠官爵。帝乃遣使策赠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印绶,进爵为侯,赐墓田一顷,客一户,祠以少牢。《御览》五百五十七。
6
河南郭象著文称,嵇绍父死在非罪。曾无耿介,贪位,死暗主,义不足多。曾以问郄公曰:「王袖之父亦非罪死,袖尤辞徵,绍不辞用,谁为多少?」郄公曰:「王胜于嵇。或曰:『魏晋所,子皆仕宦。』何以无非也?」答曰:「殛鲧兴禹,禹不辞兴者,以鲧犯罪也。若以时君所杀为当耶?则同于禹。以不当耶?则同于嵇。」又曰:「世皆以嵇见危授命。」答曰:「纪信代汉高之死,可谓见危援命,如嵇偏善其一可也。以备体论之,则未得也。」《御览》四百四十五。

王谅》

1
交州刺史王谅为人梁硕所围,城陷,硕逼夺谅节,谅不与。硕遂断谅右臂,谅正色曰:「死不畏,断臂何有也。」《御览》三百六十九。

范晷》

1
范晷字产长,南阳人。侨居清河,仕为郡五官,后为河内郡丞。时裴叔则为河内郡,知之,为裴所伏,后为侍御史。《御览》二百五十三。

邓攸》

1
邓修字作道。文选·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
2
祖殷、为淮南太守,梦行水边,见一女子,虎在后来。荡断其鞶囊,占者以为水边有女、汝字也,断鞶囊者,新虎头代故虎头也。不作汝阴当汝南也,果迁汝阴太守。《御览》三百九十八、《书钞》。
3
永嘉末、没于石勒,攸遭石勒乱,以路远,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以逃。入草遇贼,又掠其牛马。攸语其妻曰:「吾弟早亡,惟有遗民,今当步走,儋两儿便当尽死。不如弃已儿,抱遗民,吾后犹当有儿。妇从之。」《世说》注一、《御览》四百二十。
4
邓攸去石勒投李矩,借水碓舂于城东。《御览》七百六十二。
5
攸为吴郡太守。吴人饥荒,攸到,表赈贷。台不时听,攸乃辄出仓米,一郡蒙济。不受禄俸,自载粮食,唯饮水而已。后被劾辄出谷,攸叹曰:「善不可为也。」《文选·齐故陆昭王碑文《注、《书钞》、《类聚》八十五、《御览》八百三十七。
6
邓攸为吏部尚书,牧马于家庭,妻子素食,不受一钱。当时清静,内外肃然,迁为中护军。《初学记》十一、《御览》二百四十。

吴隐之》

1
吴隐之母哀毁,尝醎葅,以其味旨,辍而弃之。《御览》九百七十六。
2
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州界有水名贪泉,父老云:「饮此者皆使廉士变贪。」隐之始践境,先到水所,酌而饮,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重千金,若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类聚》五十。
3
及为广州,清操愈励,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寺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御览》九百七十六。

陈劭》

1
陈劭字节良。《初学记》十二。
2
太始六年诏曰:「燕王师劭,清贞洁静,行著邦族。」《初学记》十二。

刘兆》

1
刘兆字延世。《御览》六百一十。
2
兆以《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命世名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雠敌,乃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周礼》有和怨调人之官,作《春秋调人》七万馀言。《御览》六百十、《书钞》。

泛毓》

1
泛毓字稚春,济北人也。敦睦九族。青土号其家,儿无常母,衣无常主也。《文选·奏弹刘整》注。

徐苗》

1
徐苗字叔胄,高密淳于人也。《初学记》十七。
2
曾祖祖,至行咸灵,迄有神人告亭欲崩,苗出,亭崩得免。《御览》百九十四。
3
徐苗少孤,家贫,好学书,昼执耒耜,夜不废读诵。《御览》八百二十三。
4
轻财重义,行人所难者。兄及小弟早卒,鞠养孤寡,隐幼口腹及与妻子兄弟客居四十年。田宅奴婢,推之孤侄,弟亡,临殡,口中有痈,大溃脓血溢,苗竟含去之。其行事类皆如此也。《初学记》十七、《御览》七百四十二。
5
徐苗以永宁三年春亡,遗令、濯内巾浣衣。榆棺杂塼,露车载柩,苇席瓦器而葬矣。《御览》五百五十四。

杜夷》

1
杜夷行齐,庐江人。王敦为刺史,举方正,隐身不仕。镇东军司顾荣等各荐夷于相国府,元帝以为儒林祭酒,帝曾欲省夷,夷深让,帝答曰:「吾与足下,虽情在忘言,然虚迟历载,正以足下羸病,故欲相省。」宁论常仪,敬以为国子祭。酒夷前后十馀表求解,不听,明帝践阼夷,又频表让位。《御览》四百二十四、《类聚》五十三。

左思》

1
左思少好学,司徒陇西王泰辟为祭酒。《书钞》。
2
左思专思〈三都赋〉,杜绝人流之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三十三。
3
左思徙居洛城东,著经始东山庐诗。《文选·招隐诗》注。
4
蔡洪

蔡洪》

1
蔡洪仕至松滋令。《世说》注二。

李充》

1
李充弘度,集有漏刻铭。《文选·新漏刻铭》注。

顾恺之》

1
顾恺之拜散骑常侍,表云:「不悟陛下圣恩所加,登饮常伯之列,饰以貂璫之晖。」《书钞》。

羊琇》

1
齐王出镇,琇谏,武帝以羊琇为太仆卿。逊位,加特进。《类聚》四十九。
2
卒,赠羊琇以辅国将军开府仪同。《御览》二百三十九。
URN: ctp:ws64540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