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畹》 |
1  | 曾畹,字楚田,寧夏人。 |
《黃竹嶺》 |
1  | 高峰日欲頹,二月入閩來。石突交飛瀑,山空易動雷。無風人急渡,欲雨鳥先回。處處燒田棧,春荒尚未開。 |
《北口峪望蔚州》 |
1  | 匹馬桑乾道,孤城沙漠陰。風高谷口斷,石迸水痕深。野雉銜酸果,神狐嘯暮林。匣中三尺劍,不試夜沈沈。 |
《劉青蓮》 |
1  | 劉青蓮,字華嶽,號藕船,襄城人。貢生。有《七一軒詩》。 |
《有所思寄雨蒼季平兄弟》 |
1  | 問予何所思,渺在千里友。復問思何切,少交今白首。古交淡如水,今交濃如酒。酒濃祇能暫,水淡乃可久。久要百年心,暫好一朝口。敦古君銳先,薄今我怯後。貞堅霜後松,搖落風前柳。兩地各努力,千載期不朽。 |
《劉源淥》 |
1  | 劉源淥,字直齋,安丘人。諸生。 |
《登勞山絕頂望海》 |
1  | 小駐人間七十秋,滄桑幾度不關愁。到來咫尺蓬瀛路,萬里滄波一葉舟。 |
《錢廉》 |
1  | 錢廉,字稚廉,號東廬,鄞縣人。有《東廬遺稿》。 |
2  | |
《閒居》 |
1  | 閉門靜息此禪關,誤寫斜分郭外山。車馬不喧燕市里,松花一枕夢初間。 |
《懷董缶堂》 |
1  | 愛爾篇章好,臨風見古人。詎無千載目,日益故鄉貧。白髮慚滫厚,青鐙拭蠹頻。嗟餘亦寥落,執手倍傷神。 |
《飲宋受谷雲深草堂》 |
1  | 何事勞勞苦問津,能安此日是高人。短屏題遍江楓句,小閣呼回好鳥春。率爾到村披素鞸,便為把臂入林身。今朝我亦漁郎矣,豈必桃源是避秦。 |
《雪中旅懷》 |
1  | 飛花點點落輕裾,一樹寒梅伴影孤。夜與老僧依佛火,午隨清磬入山廚。鄉關迢遞思黃犬,鬚髮摧頹感白駒。自分不材甘世棄,蒲輪曾詔漢家儒。 |
《魏晳嗣》 |
1  | 魏晳嗣,字孝儀,號束園,嘉善人。貢生,官昌化教諭。有《涉園詩鈔》。 |
《秋日游峴山》 |
1  | 峴山突兀凌群峰,直上疑與風雲通。相將共尋曲徑去,屐齒踏破蒼苔封。天高正值秋深候,霅溪練影搖晴畫。隔浦時聞斷雁哀,傍崖忽見驚猿驟。窪尊亭迥長自間,躊躇四顧圍煙鬟。我來此際空好事,猶幸二客同躋攀。木葉飛殘聲策策,參差只剩霜楓赤。欲轉疏林叩上方,晚煙微茫日西匿。 |
《漢皋詠古》 |
1  | 滄浪東注水滔滔,雄郡何年啟漢皋。秋興亭孤銜嶺月,春風樓迥瞰江濤。煙波長使懷鄉切,雲雨空令入夢勞。此日紛紜看世態,忘機深憶丈人高。 |
2  | 郢中自古號名州,地壓襄河擁上游。月冷烏啼梅福宅,春深花發仲宣樓。一時絕調誰能繼,千載雄風尚可求。莫怨顯陵松柏暮,鐘山零落更堪愁。 |
《陳謀道》 |
1  | 陳謀道,字心微,嘉善人。諸生。有《百尺樓稿》。 |
《塞下曲》 |
1  | 征人三十萬,一夕度龍沙。北望天山迥,南臨斗柄斜。雕弓含月影,寶劍拂霜華。會見烽煙靜,鐃歌入漢家。 |
《幽蘭禪院柬西蓮禪師》 |
1  | 連雲高閣鬱崢嶸,俯接澄潭百尺盈。竹映簾前分曉色,泉流石畔起秋聲。初聞仙梵空堂細,卻聽疏鐘下界清。為愛當年飛錫地,中宵長對月華明。 |
《登南屏》 |
1  | 攜屐南屏四望寬,凌空高閣俯清湍。風生古渡千帆急,雨溼秋林萬壑寒。碧海波濤當檻出,滄江煙霧隔城看。百盤樹杪飛流挂,有客登臨興未闌。 |
《曹鑑仁》 |
1  | 曹鑒仁,字馭先,號穀山,金山人。監生,候選州同。有《海棠書屋詩稿》。 |
2  | |
《田家雜詩》 |
1  | 諺云四月天,陰晴最難作。蠶桑及豆麥,其性有好惡。瀕海無桑麻,豆麥乃本務。收之須及時,莫為陰晴誤。晨出碩中田,抱歸日已暮。廣場恣堆積,不妨越宿露。摜床與連耞,籭把諸農具。家人分執事,留精粗使去。所防風揚沙,更畏雨成澍。金氣未堅甲,生芽一似怒。水壯陵土母,為食致泄吐。勤惰爭一刻,此苦欲何訴。 |
2  | 八月露華白,早禾漸可登。晚稻亦欲秀,寒暖貴相應。氣熱漿易涸,過冷漿難凝。不凝實乃細,涸則秕相仍。兩者禾之病,其耗匪斗升。更慮暴風雨,阻勢恣憑陵。花開不得縮,穀脫如騫崩。安得日和煦,穎慄垂青塍。風雨符五十,萬寶效其能。坐候腰鐮出,負任如勿勝。比屋黃廬滿,勞苦安足矜。農富恆有餘,農貧恆不足。七八月之間,青黃不相續。屈指望秋分,新禾未盡熟。捋摔向清晨,婦子趁日暴。氣濕安即堅,微火逼其族。舂之及簸之,為飯僅得粥。所以忍食者,聊以救枵腹。吁嗟光宗好,粒粒滿車簏。非時急取之,十不存五六。窮黎無奈何,食之恨不速。自憐一年勞,且免兒女哭。人言田家樂,我言田家苦。苦樂本無定,材力有良窳。贏者得其三,絀者失其五。此外正平等,僅足持門戶。嗟彼貧窮者,日日食如傴。操券領工本,一釜歸一庾。經年犬馬勞,不足償田主。肉去創益痛,此苦不勝數。借債種荒田,老死安能補。 |
《曹鑒微》 |
1  | 曹鑒微,字微之,一字夕可,號念劬,晚號南村丈人,嘉善人。諸生。有《南村雜詠》。 |
2  | |
《邊詞》 |
1  | 春入中原花滿枝,邊庭春盡柳無絲。交河三月方開凍,流到家鄉恐亦遲。 |
2  | 黃雲萬里雁橫秋,紫塞千山擁戌樓。磧裏月明人盡望,笛聲吹徹古涼州。 |
《任鵬》 |
1  | 任鵬,字培風,江陵人。 |
《月夜書懷》 |
1  | 月色如湖水,幽光冷竹床。懷人雙淚溼,作客五更長。燭影搖空壁,砧聲碎曉霜。不須怨飄泊,今夕始他鄉。 |
《師次辰陽道中》 |
1  | 春漲初添後,谿流濺杜蘅。盤山憐馬力,占雨辨禽聲。萬里伏波地,三軍挾纊情。桃源去漸遠,回首暮煙平。 |
《許國煥》 |
1  | 許國煥,字天章,武岡人。拔貢。有《南村集》。 |
《登金城山》 |
1  | 古木長雲裏,盤回出幾重。夕陽連眾壑,空翠滴諸峰。石倚蒼藤立,泉從碧蘚封。誰攜驚世句,天闕問春容。 |
《行溪上偶至野人家》 |
1  | 春風隨坦步,曉日綠溪邊。藻動魚衝岸,山明鳥破煙。貧家稀餽問,野老忽周旋。已覺和光裏,遲遲近午天。 |
《南樓懷古》 |
1  | 城郭遙臨北斗懸,蒼涼長慨暮雲天。只今老豎樵薪日,正想從官引仗年。亡國社存秋色外,《登樓》賦就夕陽前。金輿石馬賡陳跡,滿目悲風散紫煙。 |
《李嘗之》 |
1  | 李嘗之,字伯艱,平江人。諸生。有《布帆夢》、《綠陽臺》諸集。 |
《白雲洞》 |
1  | 古洞懸岩上,煙蘿十里陰。迷雲無鳥度,絕壑有龍吟。津阻南陽問,臺經許令尋。此中親舊絕,書信久浮沈。 |
《楊誼遠》 |
1  | 楊誼遠,字正伯,昆明人。諸生。有《孤雲居稿》。 |
《樓山道中》 |
1  | 浩歎終何極,悲歌未得休。長星欺短劍,暮雨送清秋。寥遠殘村落,欹斜古戍樓。生涯迷定在,應共野雲浮。 |
《彭印古》 |
1  | 彭印古,字心符,號棲霞,蒙化人。諸生。有《松溪詩集》。 |
《題王中孚寫意》 |
1  | 千峰秋色寒,冷翠生枯樹。疏林挂夕陽,黃葉吹滿路。悠然多古意,我欲此中住。 |
《夜泊》 |
1  | 雲散雨初晴,漁鐙數點明。遠鐘敲旅夢,落葉帶秋聲。幔卷星皆動,波恬月不驚。有懷空擊楫,感慨壯心生。 |
《秋興》 |
1  | 林密秋陰遠,寒風落井梧。烽煙四望起,天地一身孤。白石牛堪飯,黃金駿不圖。長歌歸去晚,明月待人沽。 |
2  | 將晚多秋色,楓林醉葉丹。天隨雲變幻,人共月孤寒。筆硯生涯拙,詩書氣味酸。愁懷無可遣,獨把劍來看。 |
《晚歸松溪》 |
1  | 隔橋松影淡,冷翠點雲根。樹色飛嵐氣,山容帶雨痕。霧深多失路,葉落不藏村。迢遞歸來晚,剛同月到門。 |
《贈白溪漁者張子正》 |
1  | 一蓑一笠一壺春,載入煙波醉白蘋。溪底有天常釣月,舟中無地可容塵。扣舷高唱雲山響,倚棹安眠魚鳥鄰。何事彼蒼偏厚汝,慨然相放作閒人。 |
《沈欽圻》 |
1  | 沈欽圻,字得輿,長洲人。諸生。 |
《生祠》 |
1  | 虎丘七里塘,生祠何累累。榱棟高入雲,丹雘紛陸離。連牆與接牖,屹然豎豐碑。下承以贔屭,上蟠以龍螭。華文表德行,大論抒猷為。某公居官日,曲折行其私。析利如秋秧,忘卻民膏脂。文中頌清節,飲水邁伯夷。某公居官日,斷獄無矜疑。五刑任喜怒,罔恤童與耆。文中頌仁愛,皋陶為士師。周覽諛悅文,一例慚恧辭。舊有遺愛人,行政介且慈。行如打包僧,蕭然去官時。士民走相送,各各涕漣洏。誰為建祠宇,惟留後人思。好官無生祠,墨吏有生祠。好官與墨吏,行人知不知? |
《贈徐元歎》 |
1  | 少年為俠客,萬金散盡不少惜。中歲為詩人,遠之楚澤哀靈均。歸來慕隱者,脫棄浮榮如土苴。晚歲依空門,庵名落木歸本根。我來訪君荒山裏,留客晚餐烹菊杞。夜寒襆被擁繩床,月滿空堂疑積水。不是尋常話箭鋒,生平披豁見心胸。卅年無限悲涼事,付與晨鐘暮鼓中。 |
《鄭典》 |
1  | 鄭典,字子韶,餘姚人。有《友陶居士詩集》。 |
《張山人畫松歌》 |
1  | 高堂雲氣晝漠漠,四壁陰森滿丘壑。知是山人十八公,蒼鱗紫甲紛披落。一株如屈鐵,瘦骨崚嶒蘚皮裂。兩株如老龍,尺幅飛騰雷電掣。朱明赤帝烜南訛,烈日未得鞭羲和。耳邊恍有翠濤出,置身忽在嵩山阿。觀者無言俱動色,絹素淋漓滿煙墨。羨君腕底有徂徠,那數秦封與漢植。吾聞古來畫古松,能者無過偃與宏。精神入微妙,化奪天地工。後來好手誰可比,雄姿崷崒將毋同。千年茯苓下結實,此圖莫放仙人入。神物由來鬼欲偷,玉軸金箱好收拾。 |
《送人之楚》 |
1  | 愁眼看君發,荒村野水昏。獨慚花置驛,相送月侵門。楚雨關情思,湘波總淚痕。由來惟此地,遷客易銷魂。 |
《戴碩》 |
1  | 戴碩,字孔曼,號霜崖,桐城人。諸生。有《小園詩》。 |
《鐙下書懷》 |
1  | 照影一鐙紅,高吟四壁空。風清寒雨後,蟲響樹聲中。得病詩應懶,牽懷酒亦慵。懸知孤枕上,夢繞白雲峰。 |
《李其永》 |
1  | 李其永,字漫翁,宛平人。有《賀九山房集》。 |
《西興旅次》 |
1  | 一天月色大江流,半夜西陵古驛樓。道是側身天地裏,祇憑穩睡酒壚頭。年年逐雁無留迹,處處吹笳抵送秋。回首故山人自去,暫將書信附行舟。 |
《不寐書懷》 |
1  | 夜冷鐙難亮,拋書理敝裀。欲將前史闕,夢與古人論。曠感無千載,浮生等一塵。雞鳴頻喔喔,不寐轉傷神。 |
《惘然得句》 |
1  | 過去春光興已非,蕭然環堵閉柴扉。蓬蒿徑野辭車入,風雨天寒斷鳥飛。薄醉未成重貰酒,落花時下更沾衣。此中寂寂原忘世,莫怪京書到更稀。 |
《孫芝蒨》 |
1  | 孫芝蒨,字文徵,號蝶仙,磁州人。貢生。有《腴古齋集》。 |
《牛山遠眺》 |
1  | 天為人間作畫圖,南巢爭說小姑蘇。登高四望真奇絕,三面青山一面湖。 |
《陳寅》 |
1  | 陳寅,字靖共,大興人。有《主一堂集》。 |
《金陵懷古》 |
1  | 虎踞龍蟠古帝州,長江依舊束東流。六朝歌舞秦淮月,百戰興亡燕子秋。宮闕齊梁迷故土,亭臺王謝總荒丘。年年畫舫游人醉,誰聽中宵杜宇愁。 |
《過勞勞亭》 |
1  | 一望斜陽起暮煙,荒亭餘址草連天。驪歌久已消官道,斷碣空存紀晉年。入眼江花傷過客,懷人春酒滿離筵。依依尚有長隄柳,幾處臨風倍黯然。 |
《俞瑒》 |
1  | 俞瑒,字犀月,吳江人。 |
2  | |
《田居》 |
1  | 仕宦非吾分,力農恆苦飢。閉門多感懷,出門又何之。散慮南林下,徘徊傍清池。芳春二三月,草木含華滋。澤蘭被幽渚,桑枯低柔枝。鳥鳴叢薄間,魚戲生漣漪。輕風颺微薰,坐久不知疲。遙見荷鋤者,行行向東菑。良時既云爾,人事亦有宜。會須各努力,勤惰當自知。行思耦耕計,無令悔失時。歸來陌頭路,草露方沾衣。 |
《吳菘》 |
1  | 吳菘,字綺園,歙縣人。有《娑羅草堂詩》。 |
《集明州司馬靳公大柏亭》 |
1  | 平生知己真不易,安丘謂新安郡丞曹公。北去公西適。雪照秦山雁帶書,夢魂夜夜高平驛。忽來赤堇駐旄旌,四月蒲帆愜良覿。老柏霜皮溜雨寒,饌玉調金晉瓊液。日斜引我展琅函,紙是澄心書鐵畫。宋鐫書。煙雨娥江大米圖,米老《娥江煙雨圖》。松雪蕭疏寫拳石。趙吳興《枯木竹石》。宣和圖史紹聖書,開卷古香紛藉藉。大雅不作吾道卑,公坐樓頭俯百尺。秦青忽奏隴西歌,一聲吹裂梅花笛。人生聚散都晨星,秦越循環總行役。何年玳瑁更開筵,渭城甬水新都客。鐙前強盡手中杯,夜半寒江山月白。 |
《寶山行》 |
1  | 冬青鬱鬱空山裏,種樹何年星在尾。餘哀散作冬青引,弓劍橋山飛不起。月黑林昏鬼搏人,捧香天騎寒食死。玉魚金碗出人間,蘭亭玉匣亦如此。獨憐竺國經可哀,六帝園陵一日毀。嗚呼國家養士百年中,剩得遺民號蒼穹。杜鵑聲碎巖花落,片雲飛出越江東。銀牌竹夾歸何許,白石編同晞髮翁。欲令殺青遍宇宙,長與茲山高嵸巃。前年重梓白石樵詩。 |
《送慄亭汪君歸新安》 |
1  | 禹穴空蒙蒙,溟渤恣遐矚。攜手蒲帆前,瀟灑閱朓朒。天風吹紫濤,扶桑朝一沐。人生轅下駒,局蹐二毛禿。此行既超越,所遇盡敦篤。故人氣誼真,此道讬空谷。石溜蕉花紅,渚白菖蒲綠。客中看客歸,胡以慰幽獨。養親三畝園,定省疏半菽。寄君雙羽翰,中心若轉轂。淼淼江雲馳,片片歸茅屋。 |
《馬潛》 |
1  | 馬潛,字仲昭,桐城人。諸生。有《宕渠叢稿》。 |
《即席送藻如南海柷如西江之役》 |
1  | 蚩尤舊向珠江出,旬始曾經玉枕橫。兩地故人新建節,二難遠道各尋盟。吾儕須裕匡時略,此去羞為乞米行。擊汰揚舲風雪裏,可堪中澤斷鴻聲。 |
《送質宜之館鍾離步江紹聞韻兼寄家兄》 |
1  | 匝歲瘤齋入夢頻,未能聯轡想音塵。陸雲東岳難為弟,應瑒南淮幸有人。此去觀魚濠水上,定同浮白洞庭春。家書漏處君知補,絮語連宵嚼五辛。 |
《峽口道中》 |
1  | 晨出上東門,迤邐來峽口。兩山夾人高,到此如戟手。一關當其中,密樹光冥黝。所以吳朱桓,伏師殲魏醜。地利無古今,有險在能守。明末盜如毛,垂橐肆流走。 |
《重昭王仲扶有贈》 |
1  | 龍眠柳色黯河梁,煙瘴黔中點鬢霜。九載各憐猶故我,一尊相對且他鄉。夭桃艷艷春風靜,古柏森森白晝長。執手早愁分手易,窗前飛絮又茫茫。 |
《羅山柴橋老尼歌》 |
1  | 肩輿偶憩柴橋旁,茅庵老尼面槁黃。頭垂齒豁手搖杖,延客舉止殊安詳。問渠合是良家子,塞默久之紛涕泗。君不尼詢尼不言,知君欲識滄桑事。尼生神宗最末年,阿舅總戎威北邊。夫婿翩翩美冠玉,雄才逸藻揮雲煙。猶記於歸百兩時,燭花溢路照旌旗。甲第連衢田越境,家僮三百供指頤。爾時邑號繁華窟,橋下千艘聯萬筏。翠幰金鞍漲晝塵,嬌絲脆竹嘈宵月。一朝旬始莽縱橫,治世王與紫薇星。銜枚夜半登陴再,火光燭天血刃腥。吁嗟乎狂賊凶殘越千古,君若聞之淚如雨。老瘠鮮烹解甲羹,小兒臠貯登鞍脯。可憐尼臂斷霜鋒,匍匐深藏白骨叢。偶然不死彼蒼酷,家破夫亡一夢中。迄今八十人誰識,寒無結鶉飢無食。菀枯不敢憶從前,卅年老淚對君栻。 |
《塔山》 |
1  | 夙聞塔山勝,筇枝拄朝暾。陟巘四五重,一徑萬綠繁。曲澗清可鑒,琮琤鳴雲根。陽坡敞古寺,傳有唐梅存。寺北恣幽討,風磴藤蘿捫。兩石相倚薄,中虛成一門。小憩群鼓勇,復訝怪石蹲。偃蓋二丈餘,獨不藉坤元。下劣通人行,頹勢尤驚魂。斑駁呈眾色,片片雲霞痕。拾級體欲疲,兩亭倏高騫。晴嵐生杖底,近峰皆兒孫。荊豫及吳山,黛色如繚垣。義水帶其趾,點綴桑麻村。應接無暇日,徒倚澹忘言。所見過所聞,爛漫傾芳樽。 |
《俞綬》 |
1  | 俞綬,字去文,號澗影,宣城人。諸生。有《澗影詩集》。 |
《送愚山先生秉憲江右》 |
1  | 畫船鐃吹起蒹葭,奉使真同八月槎。雲樹匡廬千笏擁,煙波彭蠡一帆斜。似聞傲吏仍丹筆,應有門生隔絳紗。懶慢故人驪唱後,秋風秋雨小山花。 |
《曹埈》 |
1  | 曹埈,字上衡,金山人。有《嚶鳴軒稿》。 |
《野望》 |
1  | 極目蒼茫裏,商飆動地哀。斷雲低野樹,落日照荒臺。遠渚沙鷗宿,長天塞雁來。干戈知未息,回首獨徘徊。 |
《宿晉陵驛》 |
1  | 迢遞關河此舊游,布帆仍向夕陽收。幹條碧柳臨官路,幾點青山出郡樓。風引玉簫牽客夢,月移銀漢照孤舟。停橈莫話當年事,自愧浮名逐水流。 |
《安駿命》 |
1  | 安駿命,字聽之,無錫人。有《古香齋草》。 |
《早春雪霽過靈趵泉贈玉瞿上人》 |
1  | 地遠塵囂隔,名僧闢勝多。梅留殘雪在,鐘帶亂雲過。汲澗龍潛缽,聽經鶴下坡。蒲團剛坐徹,新月挂藤蘿。 |
《吳麟》 |
1  | 吳麟,字仁趾,休寧人。 |
《和宋秀才詠折花》 |
1  | 今朝蝴蝶多,南園花發遍。佳人競攀折,新妝何婉孌。葉低防罥釵,枝高羞露釧。寧辭纖指勞,但恐牆東見。 |
《舊游》 |
1  | 舊游最憶三茅峰,往來采藥多仙蹤。菖蒲潭上花紫茸,句漏井內丹砂紅。朱顏好駐不肯駐,是時只貪山水趣。誰知一別年向衰,幾日浮生悔虛度。逝將重訪煉金人,昨夢華陽洞中去。 |
《懷吳野人先生》 |
1  | 伯鸞居廡下,元亮老籬邊。隱矣吳夫子,高風齊二賢。賃春常作客,采菊始歸田。想見行吟處,溪流繞數椽。 |
《送陳射文出關省親》 |
1  | 北望雲山氣早秋,煩將一語慰邊愁。時清屢見生還客,會有恩波到白頭。 |
《江剡》 |
1  | 江剡,字東山,嘉定人。有《拙巢詠物詩》。 |
《新燕》 |
1  | 年年逢社日,燕燕到江鄉。門巷誰芳草,人家自夕陽。花翻珠箔雨,泥認畫梁香。無限重來感,關心謝與王。 |
《秋草》 |
1  | 眾芳向衰歇,小草亦淒其。人老西堂候,香銷南國時。感恩空輦道,傷逝舊庭墀。憑杖寒松柏,冰霜好自持。 |
《殘書》 |
1  | 宛委嫏嬛竟若何,一編零落自吟哦。卷中芸葉香銷久,紙上神仙字失多。塵篋丹黃先澤在,破窗鐙火壯心磨。等間鄴架藏偏富,萬軸如新手未摩。 |
《黃儀》 |
1  | 黃儀,字子鴻,常熟人。有《紉蘭集》。 |
《歸途即事》 |
1  | 布帆間挂夕陽斜,歷歷煙村樹半遮。四野黃雲鋪稻穗,一溪白雪漲蘆花。烽消遠堠無嘶馬,社散叢祠有噪鴉。滿眼江鄉好風景,錯將書劍寄天涯。 |
《蔡蓁春》 |
1  | 蔡蓁春,字大美,又字象山,號芹溪,宣城人。諸生。有《來認居詩》。 |
《喜談長益方爾止枉集草堂》 |
1  | 輕舠先後自蕪江,謝李如招客到雙。顧我草堂花滿徑,留君春酒月移窗。舊交墓木俱成拱,新接鬚眉各已龐。只恐相逢還易別,更闌小坐對銀釭。 |
《梅枝鳳》 |
1  | 梅枝鳳,字子翔,宣城人。有《石軒集》、《東游草》、《東渚詩集》。 |
《贈別朗先上人兼訊沈耕嵒夫子》 |
1  | 知君湖海意,多為亂離堅。客路看秋葉,江樓起戍煙。歸家言拜母,浪迹豈逃禪。此去蘭溪上,孤懷好與傳。 |
《伏生墓》 |
1  | 九十傳書老博士,鄒侯故國有遺蹤。豐碑不復遭秦火,孤墓依然是漢封。麥秀平疇深雊雉,山空隔嶺遠鳴鐘。只今祠廟荒榛裏,丹壁輝煌照古松。 |
《楊青藜》 |
1  | 楊青藜,字祿客,號石民,濰縣人。副貢。有《石民詩稿》。 |
《泛海宿芙蓉島》 |
1  | 萬頃連欹棹,虛空逗眾靈。波翻龍氣黑,日落蜃煙青。蝶夢回孤島,鵬帆挂遠星。更疑閶闔近,天樂下滄溟。 |
《過周匏庵汶上舊業》 |
1  | 汶水橋東處士家,漆園深處滿煙霞。到來竹閣涼如水,繞徑空餘枳殼花。 |
《馬常沛》 |
1  | 馬常沛,字竹船,安丘人。諸生。有《春草堂集》。 |
《宿南郚贈端衡李丈》 |
1  | 四圍峰欲合,一徑得山村。黃葉全遮屋,清流近到門。煙嵐秋色好,丘壑老人尊。雞黍能留客,桃源未足論。 |
《九月晦日西園分韻》 |
1  | 攜筇迤邐上沙隄,秋老各園萬木淒。細徑常隨松曲折,孤亭直界竹東西。尋幽愛向空林坐,覓句間從落葉題。杳靄青峰看近遠,晴光十里野雲低。 |
《趙作肅》 |
1  | 趙作肅,字齋如,號子雍,益都人。有《見山堂遺詩》。 |
《秋草》 |
1  | 萋迷仍是舊蓬門,獨有寒螿擁露根。已斷池塘春夜夢,空餘野燒古原痕。遙連紅樹千林色,猶藉黃花九日樽。曾是昔游人醉處,不堪霜冷憶王孫。 |
《董道東》 |
1  | 董道東,萊陽人。有《千仞閣詩》、《南游集》。 |
《山居》 |
1  | 那知春欲盡,石徑落花迷。窗靜松濤遠,簾開月影低。山翁能策杖,野鶴自幽棲。園圃少人迹,蒼苔綠滿堤。 |
《朮翼宗》 |
1  | 術翼宗,字石髮,號雪崖,章丘人。諸生。有《雪崖山人詩》。 |
《寄陸石齋先生》 |
1  | 南望江雲暮,名泉何處流。吳城泰伯樹,楚雨晉陵秋。老去留滄海,歸來逐白鷗。太湖如可泛,誰共木蘭舟。 |
《暮春》 |
1  | 一聲啼鳥夕陽斜,寂寂空亭數落花。春不戀人將欲去,小樓疏雨在天涯。 |
《王道直》 |
1  | 王道直,字子端,鳳臺人。有《磊園留草》。 |
《夜雨有懷》 |
1  | 冷風吹幕影,碎雨響蕉聲。伏枕纔成寐,猶來夢裏驚。 |
《張天保》 |
1  | 張天保,字陵川,榆次人。 |
《游白雲山》 |
1  | 臨水如無水,登山不在山。誰人能識此,我意自空間。酒向松間煮,詩從花下刪。柴門何用閉,留待白雲還。 |
《郭振遐》 |
1  | 郭振遐,字中州,臨汾人。有《禹門集》。 |
《旅懷》 |
1  | 昨夜窗欞月一痕,淒涼偏照客中情。關山遠隔三千里,愁聽梅花玉笛聲。 |
《聽濤亭詩》 |
1  | 平陽郭居士,來築聽濤亭。他日西山上,長松萬疊青。 |
《馬棫士》 |
1  | 馬棫士,字相九,同州人。貢生。有《白樓存草》。 |
《冬陰》 |
1  | 天地三冬半,風煙萬里孤。重陰暗海岳,遠霧失江湖。蕭瑟年光晚,崢嶸歲事徂。形容吾漸老,大業任荒蕪。 |
《登潼關城樓》 |
1  | 歇馬維芳樹,登樓雨正晴。河流當晉曲,山勢入秦平。浪打關門險,砂浮驛路明。西京多事日,不見棄繻生。 |
《同諸兄弟游聖壽寺》 |
1  | 野寺同游處,秋光雨後晴。空階疏樹影,古木亂蟬聲。客至僧還定,時危境自清。暫來忘俗慮,共坐夕陽傾。 |
《侯仁朔》 |
1  | 侯仁朔,合陽人。有《成趣園詩稿》。 |
《郊行》 |
1  | 好路何曾有,無端出里門。詩隨秋草陌,愁入暮鴉村。不飲難謀醉,耽游易斷魂。臨風忘坐久,細月挂黃昏。 |
《葉奕苞》 |
1  | 葉奕苞,字九來,平湖人。 |
《過槜李訪曹秋嶽先生不遇》 |
1  | 誰識跫然空谷音,鴻泥重印費追尋。蠹應驕我藏書穴。雀似知公閉戶心。數驛江淮歸路近,半庭雨雪過年深。相攜不少龍門客,惆悵雲封翰墨林。 |
《陸振淵》 |
1  | 陸振淵,字靜九,號躍庵,嘉善人。諸生。有《魏塘百詠》。 |
《水月禪院》 |
1  | 煙水彌漫際,玲瓏構一庵。浪高翻鶴渚,月轉印龍潭。幡每空中舞,禪宜象外參。緣知名利客,淨土未曾探。 |
《郁永河》 |
1  | 鬱永河,字滄浪,仁和人。諸生。 |
《硫穴》 |
1  | 造化鐘奇構,崇岡湧沸泉。怒雷翻地軸,毒霧撼崖巔。碧澗松長槁,丹山草欲然。蓬瀛遙在望,煮石迓神仙。 |
2  | 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孰知泉沸處,遂使履行難。落粉銷危石,流黃漬篆斑。轟聲傳十里,不是響潺湲。 |
《陸霦勳》 |
1  | 陸霦勛,字漢章,平湖人。 |
《送王東巖大令》 |
1  | 五年威鳳借卑枝,黃紙遙傳檢紫芝。𧾷宛地柳絲迎去馬,撲人花片泛離卮。姓名早動臨軒問,劍佩真從列宿移。他日螭坳簪白筆,御香濃染傍丹墀。 |
《柯宏本》 |
1  | 柯宏本,字聿修,嘉善人。監生。有《鼓應初編》。 |
《客瑞光精舍重過尉堂大師方丈》 |
1  | 今朝少人事,重到尉公房。野水正趨壑,楓林初下霜。餐餘筍蕨供,袖拂旃檀香。餘意亦何讬,巖前興不忘。 |
《春郊》 |
1  | 草細風微二月天,每從雨後過溪邊。春流好待桃花漲,社日初看燕子還。楊柳渡頭低夕照,麥苗隴外起寒煙。登臨自昔多良會,何事空嗟物候遷。 |
《劉清》 |
1  | 劉清,字袪塵,浙江山陰人。有《墨池詩集》。 |
《偶書》 |
1  | 愁是秋所成,經春偏愈劇。耿耿有物存,驅之寡奇策。雖或聽流泉,泉聲更淒激。思欲凌風翔,而不生羽翼。庶幾學神仙,聊用展胸臆。 |
2  | 神仙則謂予,君計胡太迂。靈瑣頗偃蹇,玉京亦崎嶇。三萬六千日,疾於箭脫弧。鏈汞事丹砂,幾人得其珠。鳥申而熊經,徒自瘁厥軀。 |
《月夜宿雲門寺》 |
1  | 攀蘿陟層巒,投宿遠公宅。眾鳥不聞聲,悠然夜方寂。一規月破雲,流輝照虛壁。蕭蕭松影寒,皎皎山光白。蛩號露草清,猿嘯煙林碧。我心素愛間,此來愜所適。逝將謝塵煩,永伴棲元客。 |
《謝德宏》 |
1  | 謝德宏,字子實,晚號龐舟叟,南豐人。有《龐舟集》。 |
《登悠然樓》 |
1  | 何須郊外覓林丘,車馬喧闐境自幽。鐘鼓聲傳無吏至,風帆影過有江流。到床山色開青眼,入夢花香笑白頭。不似桃源迷故路,武陵漁父得重游。 |
《塗始》 |
1  | 塗始,字脩人,天門人。 |
《夜歸》 |
1  | 水聲離閘小,鐙火隔林微。驟雨移山去,羈人趁夜歸。村因滑徑遠,星為濕雲稀。遙想溪橋外,蒼煙冷竹扉。 |
《襄陽南樓作》 |
1  | 賦罷高樓對夕暉,途窮歲晚悵誰依。碧雲紅葉鄉關遠,白髮青衫故舊稀。野戍秋深花盡落,中原日暮雁孤飛。西風莫遣嚴霜下,客在天涯未授衣。 |
《黃道開》 |
1  | 黃道開,字圯書,漢陽人。諸生。有《培風堂集》。 |
《春望》 |
1  | 愁極一高望,輕風卵色天。美人孤嶼外,春夢落花前。徑暖迷蝴蝶,山晴響杜鵑。此中誰可共,顧影自蹁躚。 |
《李必果》 |
1  | 李必果,字仁熟,漢陽人。諸生。有《穩帆集》。 |
《京邸與程石門話舊》 |
1  | 猶是長安道,重逢淚滿襟。所嗟人事改,非為客愁深。握手無多語,相期獨此心。詩名傳輦下,不用碎瑤琴。 |
《陳之駓》 |
1  | 陳之駓,字桃文,攸縣人。貢生。有《島孫集》。 |
《吉王府遺址》 |
1  | 寂寞龍孫去,蕭條鶴苑空。掖庭存夾道,孤殿受斜風。草色傷春綠,殘陽覆地紅。遙遙北隅上,猶見數株楓。 |
《彭廷梅》 |
1  | 彭廷梅,字湘南,攸縣人。官河內縣丞。有《擊空吟》。 |
《冬初同謝皆人韓欽甫侍慎郡王貫臺應教》 |
1  | 虛空靜無塵,微風動修竹。疏影瀉翠陰,簌簌聲斷續。短景延冬晷,野徑餘秋菊。相對澹忘言,千古成香谷。 |
《南徐從舅氏陳滄洲先生看月和韻》 |
1  | 元霜搗得色淒清,珠比精華玉比瑩。幾向人間分晦朔,方從天上見虧盈。龍光氣肅金山寺,海水氛迷鐵甕城。我欲憑虛凌斗極,頻招子晉夜吹笙。 |
《黃應蘭》 |
1  | 黃應蘭,字紉生,號漪園,饒平人。諸生。 |
《旅思》 |
1  | 浮蹤泛梗一身輕,落落難勝客路情。秋夢飄搖成鴈影,天涯愁寂但猿聲。孤城落日行人遠,古道西風倦馬鳴。雲裏帝鄉方入望,肯將仗策負平生。 |
《陳周禮》 |
1  | 陳周禮,字心之,號癡山,廣東海陽人。有《自怡草》。 |
《游丹砂寺》 |
1  | 幾曲橫塘路,尋游到上方。侵階芳草綠,落壁燕泥香。佛貌依山古,鐘聲帶月長。名心此俱寂,幽興讬空王。 |
《陳藝衡》 |
1  | 陳藝衡,字博之,號寄亭,廣東海陽人。有《愛園草》。 |
《偶題》 |
1  | 攜手東橋話未休,可堪回首作波流。月明猶憶花前夜,風冷難勝竹外秋。剔盡蘭膏希入夢,披來玉版倦書愁。芳蹤別後無尋處,一任蒹葭白滿洲。 |
《聞笛》 |
1  | 美人擲簾坐,初月照林寂。時見亂松間,清風數聲笛。一聲牽一絲,凌空寒欲滴。頃刻愁紛來,連宵理不直。 |
《山中訪舊》 |
1  | 不辭途九折,獨向此林間。一樹看人老,孤雲仍自閒。泉聲涼到榻,草色碧堆山。攜手岩深處,月高話未還。 |
《和硯村侄暘村即事詩》 |
1  | 深林人靜野花妍,雲裏相留欲暮年。暫出新詩開笑口,休題生事到荒田。約尋梅過鄰村路,遲載酒來臘月天。溪北漁翁曾舊識,重游不用買舟錢。 |
《周瓚》 |
1  | 周瓚,字黃在,大姚人。官翰林院孔目。 |
《柳絮曲》 |
1  | 點點覺春深,飛飛恨不禁。露沾疑妾淚,風散比郎心。曉月隋堤畔,殘陽灞水陰。年年飄蕩處,腸斷《白頭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