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钦定四库全书 |
2  | 春秋释例巻五 |
3  | 晋 杜预 撰 |
4  | 土地名第四十四之一地名三十八 |
5  | 隠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传曰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
6  | 十一年夏公㑹郑伯于时来传曰夏公㑹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
7  | 宣七年冬公㑹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黒壤传曰盟于黄父公不与盟以赂免故黒壤之盟不书讳之也昭九年春许迁于夷传曰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 |
8  | 十八年冬许迁于白羽传曰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白羽 |
9  | 定十年夏公㑹齐侯于夹谷传曰夏公㑹齐侯于祝其实夹谷 |
10  | 十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传曰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氏 |
11  | 地有二名七十九错综其七释例曰天有列宿之号地有山川之名尚矣与人伦并今其遗文禹贡及山海经载其大略而春秋经国邑之名又详然书契以来歴代七百馀年数千其名号处所因縁改变加以四方之语音声有楚夏文字有异同或一地二名或二地一名或他国之人错得他国田邑县以为己属既难综练且多缪误疑阙自禹贡之经犹与舆地实相错舛况𫝊记杂书而可必据异同端迹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甚衆非精敏兼通不能淹济其始终以独见于千载之表也六合之内山川国邑道涂闗津春秋多见其事盟㑹侵伐各有所趣周旋迂直可得而推日月逺近可得而校然详而究之非书无以志古非圗无以志形坐于堂宇之内瞻天下之广居究古今之委曲可以行可以言可以鉴可以观多识山川分野之别贤愚成败得失之迹虽千载之外若指诸掌圗书之谓也以据今天下郡国县邑之名山川道涂之实爰及四表自人迹所逮舟车所通皆圗而备之然后以春秋诸国邑盟㑹地名各所在附列之名曰古今书春秋盟㑹圗别集疏一卷附之释例愽而备矣春秋地名之变易经传有起发者有经书所改之名则𫝊以实明之迁许于夷实城父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郹氏之比是也经书未改之名𫝊发所改为文而称经以为实者迁许于析实白羽公㑹齐侯于祝其实夹谷之比是也皆谓所在之地旧名絶于当时而史记有遗文者也若二名当时并存则直两文互见黑壌犬丘时来之属是也此皆经传起事之常犹卿大夫名氏互见非例也传曰闺门之外实薰隧者薫隧之地在门外非地名也其明年子産数子析之罪称薫隧之盟是以丘明就于盟文并见薫隧参𫝊微㫖多此学者推以求之其庶几矣疆场之邑一彼一此所属无常如陈之焦夷后为楚邑莒鲁之郓亦无一定故今地名唯以先者为主其变改移易学者可寻而知世人以河东汾隂为齐桓所盟葵丘又为犨县鱼山陂为楚子所次楚师分渉于彭为豫章之彭泽吴人入棘栎为河南之阳翟末学之徒各牙所见若此皆甚多古人之教戒以阙疑苟不广见乃亦不知所疑也今所记注虽事迹相切名号相附而未有显证者皆称今有并以示疑其絶无形类者则阙以待多闻之士焉今所画图本依官司空图据泰始之初郡国为正时孙氏僭号于呉故江表所记特示略咸宁六年吴乃平定孙氏居八郡之地随其宜増广今江表凡十四郡皆贡图籍新国始通文记所载犹未详备若足以审其大略自荆扬徐江内郡县人以各还其旧城故此三州未界大江之表皆改从今为正不复依用司空图也所载愽备则图体广大非儒学世家恐不能有之故复别为小图指举春秋国邑盟㑹以参所在郡县箪食荷担之学约之通焉 |
12  | 地名大凡一千二百一十二其五百五十九阙其百七十周及大小国附庸其三十一阙 |
13  | 八百九十九地名其四百八十一阙 |
14  | 四十四夷其二十一阙四十五山其十二阙五十八水其十四阙鲁地 |
15  | 隠元年鲁 |
16  | 鲁国鲁县蔑姑蔑 |
17  | 二名鲁国卞县南有姑蔑城 |
18  | 即 |
19  | 髙平方与县东南有郁即亭二年潜 |
20  | 阙 |
21  | 唐棠 |
22  | 二名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唐即棠本宋地也 |
23  | 七年中丘 |
24  | 琅琊临沂县东北中丘亭八年许田 |
25  | 近许之田 |
26  | 九年防 |
27  | 琅琊防县东南防地十年邓 |
28  | 阙 |
29  | 十一年菟裘 |
30  | 泰山梁甫县南菟裘城社圃 |
31  | 阙 |
32  | 桓三年欢 |
33  | 济北蛇丘县西有下欢亭五年祝丘 |
34  | 阙 |
35  | 六年成 |
36  | 泰山钜平县东南成地七年咸丘 |
37  | 髙平钜野县南有咸亭十一年阚 |
38  | 东平西昌县东南有阚城十二年曲池 |
39  | 鲁国汶阳县北有曲水亭十六年向 |
40  | 阙 |
41  | 十七年趡 |
42  | 阙 |
43  | 奚 |
44  | 阙 |
45  | 庄九年蔇 |
46  | 琅琊缯县北有蔇亭生窦 |
47  | 阙 |
48  | 十年长勺 |
49  | 阙 |
50  | 乗丘 |
51  | 阙 |
52  | 十一年鄑 |
53  | 阙 |
54  | 二十七年洮 |
55  | 阙 |
56  | 二十八年郿 |
57  | 阙 |
58  | 二十九年诸 |
59  | 城阳县也三十一年薛 |
60  | 阙 |
61  | 秦 |
62  | 东平范县北有秦亭三十二年逵泉 |
63  | 阙 |
64  | 闵二年密 |
65  | 琅琊费县北有密如亭夷 |
66  | 阙 |
67  | 僖元年郦 |
68  | 阙 |
69  | 汶阳之田棘 |
70  | 二名汶水北地也济北蛇丘县北棘亭又云兖州龚乡县东北七十五里有棘乡 |
71  | 费 |
72  | 琅琊县也七年甯母 |
73  | 高平方与县东有泥母亭音如甯十七年卞 |
74  | 鲁国卞县二十二年升陉 |
75  | 阙 |
76  | 二十九年昌衍 |
77  | 鲁县东南有昌平亭三十一年济西田 |
78  | 济水西田 |
79  | 重馆 |
80  | 髙平方与县西北有重乡城文七年郚五梧 |
81  | 二名卞县南有郚乡城十一年咸 |
82  | 阙 |
83  | 十二年郓郓田 |
84  | 二名此东郓莒鲁所争者城阳姑幕县南有貟亭或曰郓即貟也疑 |
85  | 十五年句鼆 |
86  | 阙 |
87  | 戾丘 |
88  | 阙 |
89  | 宣八年平阳 |
90  | 此东平阳也泰山有平阳县十八年笙 |
91  | 鲁地也阙或曰境外疑也成二年蜀 |
92  | 泰山愽县西北有蜀亭龙 |
93  | 在泰山博县西南 |
94  | 巢丘 |
95  | 阙 |
96  | 阳桥 |
97  | 阙 |
98  | 九年中城 |
99  | 东海厚丘县西南中乡城十六年壊隤 |
100  | 阙 |
101  | 郓 |
102  | 此西郓昭公所出居者东郡廪丘东有郓城又云今郓州郓城县是鲁西郓也 |
103  | 十八年鹿囿 |
104  | 阙 |
105  | 襄四年蒲圃 |
106  | 场名阙 |
107  | 十年聊 |
108  | 鲁国鲁县东南莝城也十一年五父之衢 |
109  | 鲁国鲁县东南 |
110  | 十二年台 |
111  | 琅琊费县南有台亭十五年刘 |
112  | 阙遇 |
113  | 阙 |
114  | 十六年海陉 |
115  | 阙 |
116  | 十七年桃 |
117  | 鲁国卞县东南有桃虚阳关 |
118  | 泰山钜平县东阳关城旅松 |
119  | 阙十九年武城 |
120  | 泰山南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冢也二十二年御 |
121  | 阙 |
122  | 二十六年高鱼 |
123  | 东郡廪丘县东北高鱼城三十一年阳州 |
124  | 阙 |
125  | 昭四年庚宗 |
126  | 阙 |
127  | 丘莸 |
128  | 阙 |
129  | 五年蚡泉 |
130  | 阙 |
131  | 塞关 |
132  | 阙 |
133  | 八年红 |
134  | 沛国萧县西有红亭迂逺疑商卫 |
135  | 泰山奉高县西北有卫亭或曰鲁卫西界商宋疑十一年比蒲 |
136  | 阙 |
137  | 泉丘 |
138  | 阙 |
139  | 二十二年昌间 |
140  | 阙 |
141  | 二十五年郈 |
142  | 东平无盐县东南郈乡亭炊鼻 |
143  | 阙 |
144  | 二十七年且知 |
145  | 阙 |
146  | 定五年东野 |
147  | 阙 |
148  | 十年龟隂之田 |
149  | 泰山博县北有龟山田在其北十三年虵逺囿 |
150  | 阙 |
151  | 十四年莒父 |
152  | 阙 |
153  | 霄 |
154  | 阙 |
155  | 哀三年啓阳 |
156  | 琅琊开阳县 |
157  | 五年毗 |
158  | 阙 |
159  | 六年邾瑕 |
160  | 任城亢父县北有邾瑕城七年鄫鄫衍 |
161  | 二名琅琊鄫县 |
162  | 负瑕 |
163  | 高平南平阳县西北有瑕丘城八年阐 |
164  | 东平刚平县北阐乡城东阳 |
165  | 或曰泰山南城县西东安城是也疑蚕室 |
166  | 阙 |
167  | 十一年稷曲 |
168  | 阙 |
169  | 十四年大野 |
170  | 髙平钜野县东北大泽丘舆 |
171  | 泰山南城县西北有舆城十五年输 |
172  | 阙 |
173  | 十七年蒙 |
174  | 东莞蒙隂县西故蒙隂城二十七年平阳 |
175  | 西平阳也高平有南平阳县陵阪 |
176  | 阙 |
177  | 周地 |
178  | 隠元年周雒邑王城郏鄏陌五名河南县西有郏鄏陌也三年温蘓 |
179  | 二名河内温县 |
180  | 成周 |
181  | 河南洛阳县 |
182  | 六年周 |
183  | 扶风雍县东北周城也 |
184  | 八年瓦屋 |
185  | 阙 |
186  | 十一年原 |
187  | 河内沁水县西北原城絺 |
188  | 河内野王县西南有絺城樊阳樊 |
189  | 二名河内野王县西南有阳城隰隰郕 |
190  | 二名河内懐县西南有隰城攒茅 |
191  | 汲郡修武县西北有攒城向 |
192  | 河内轵县西北有地名向上盟孟津 |
193  | 二名河内河阳县南孟津州 |
194  | 河内州县 |
195  | 陉 |
196  | 阙 |
197  | 隤 |
198  | 汲郡修武县北有隤城懐 |
199  | 河内懐县 |
200  | 庄元年单 |
201  | 阙 |
202  | 十六年夷 |
203  | 阙 |
204  | 二十一年酒泉 |
205  | 阙 |
206  | 僖二十四年召 |
207  | 扶风雍县东南有召亭甘 |
208  | 河南县西南有甘水坎欿 |
209  | 河南巩县东地名坎欿也二十九年翟泉 |
210  | 河南洛阳新城县北太仓西南池文十七年邥垂 |
211  | 河南新城县北有邥垂亭成十一年鄄 |
212  | 阙 |
213  | □田 |
214  | 河内懐县西南有□人亭十三年成 |
215  | 阙 |
216  | 襄二十一年轘辕 |
217  | 河南缑氏县东南有轘辕关三十年平畤 |
218  | 阙 |
219  | 昭元年京周 |
220  | 京周长安县西有镐京邑四年景亳 |
221  | 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偃师也岐阳 |
222  | 岐山之南 |
223  | 宫 |
224  | 始平鄠县东有灵台九年阎 |
225  | 阙 |
226  | 頴 |
227  | 阙 |
228  | 十二年郊 |
229  | 阙 |
230  | 十七年甘鹿 |
231  | 阙 |
232  | 二十二年皇 |
233  | 河南巩县西南有黄亭荣锜 |
234  | 河南巩县西有荣锜涧要 |
235  | 阙 |
236  | 饯 |
237  | 阙 |
238  | 扬 |
239  | 阙 |
240  | 领 |
241  | 阙 |
242  | 平畤 |
243  | 阙 |
244  | 京京楚 |
245  | 二名阙 |
246  | 圃车 |
247  | 阙 |
248  | 前城 |
249  | 阙 |
250  | 东圉 |
251  | 河南洛阳县东南有圉乡社 |
252  | 阙 |
253  | 隂 |
254  | 阙 |
255  | 侯氏 |
256  | 阙 |
257  | 溪泉 |
258  | 河南巩县西南有明溪泉汜 |
259  | 阙 |
260  | 解 |
261  | 河南洛阳县西南有大解小解任人 |
262  | 阙 |
263  | 二十三年鄩 |
264  | 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鄩中也平隂 |
265  | 河南河隂县也 |
266  | 泽邑 |
267  | 阙 |
268  | 訾东訾 |
269  | 二名河南巩县西南訾城也墙人 |
270  | 阙 |
271  | 直人 |
272  | 阙 |
273  | 阪道 |
274  | 阙 |
275  | 唐 |
276  | 或曰河南洛阳县东南有唐亭疑西闱 |
277  | 阙 |
278  | 蒯 |
279  | 河南县西南有蒯乡二十四年邬 |
280  | 缑氏县西南有邬聚乾祭 |
281  | 阙 |
282  | 瑕 |
283  | 阙 |
284  | 杏 |
285  | 阙 |
286  | 二十六年尸氏尸 |
287  | 二名河南巩县西南偃师城施谷 |
288  | 阙 |
289  | 渠 |
290  | 阙 |
291  | 禇氏 |
292  | 河南洛阳县南有禇氏亭萑谷 |
293  | 阙 |
294  | 阙塞阙外 |
295  | 二名河南洛阳县西南伊阙巩 |
296  | 河南巩县 |
297  | 莒 |
298  | 阙 |
299  | 圉泽 |
300  | 阙 |
301  | 堤上 |
302  | 阙 |
303  | 擕 |
304  | 阙 |
305  | 彘 |
306  | 平阳永安县东北彘二十九年鄻 |
307  | 阙 |
308  | 鲁县 |
309  | 河南鲁阳县也 |
310  | 定六年冯 |
311  | 阙 |
312  | 负黍 |
313  | 河南阳城县西南有负黍亭狐人 |
314  | 阙 |
315  | 姑莸 |
316  | 阙 |
317  | 七年仪栗 |
318  | 阙 |
319  | 穷谷 |
320  | 阙 |
321  | 八年榖城 |
322  | 河南县西有榖城 |
323  | 简城 |
324  | 阙 |
325  | 盂 |
326  | 阙 |
327  | 哀四年梁 |
328  | 河南有梁县也 |
329  | 霍 |
330  | 河南梁县南有霍阳山邾地 |
331  | 隠元年邾 |
332  | 鲁国邹县翼 |
333  | 阙 |
334  | 僖元年偃 |
335  | 阙 |
336  | 虚丘 |
337  | 阙三十三年訾娄 |
338  | 阙 |
339  | 文十三年绎 |
340  | 鲁国邹县北有绎山襄四年狐骀骀上 |
341  | 二名鲁国番县东南有目骀亭二十一年漆 |
342  | 髙平南阳县东北有漆乡闾丘 |
343  | 髙平南平阳县西有显闾亭昭十九年虫 |
344  | 阙 |
345  | 二十三年离姑 |
346  | 阙 |
347  | 三十一年滥 |
348  | 东海昌虑县所治滥乡城哀二年漷东田 |
349  | 漷水东田 |
350  | 沂西田 |
351  | 沂水西田也 |
352  | 绞 |
353  | 阙 |
354  | 七年茅 |
355  | 髙平县西南有茅乡亭郑地 |
356  | 隠元年郑 |
357  | 荥阳宛陵县西南有新郑城鄢鄢陵 |
358  | 二名颍川鄢陵县 |
359  | 制虢 |
360  | 二名荥阳故虢国 |
361  | 京 |
362  | 荥阳京县也 |
363  | 廪延 |
364  | 二名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城颍 |
365  | 阙 |
366  | 颍谷 |
367  | 阙 |
368  | 五年长葛 |
369  | 颍川长社县北有长葛城制北虎牢 |
370  | 二名河南成臯县 |
371  | 八年祊 |
372  | 琅琊国费县东南有祊城十一年时来郲 |
373  | 二名荥阳县东有厘城邬 |
374  | 河南缑氏县西南有邬聚刘 |
375  | 河南缑氏县西北有刘亭蒍 |
376  | 阙 |
377  | 邘 |
378  | 阙 |
379  | 狐壤 |
380  | 阙 |
381  | 桓五年繻葛 |
382  | 阙 |
383  | 十一年祭 |
384  | 陈留长垣县东北有祭城十二年武父 |
385  | 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武父城十四年东郊 |
386  | 阙 |
387  | 牛首 |
388  | 阙 |
389  | 十五年栎 |
390  | 河南阳翟县 |
391  | 庄三年滑 |
392  | 陈留襄邑县西北有滑亭十四年大陵 |
393  | 阙 |
394  | 二十一年弭 |
395  | 阙 |
396  | 二十三年扈 |
397  | 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二十八年桐丘 |
398  | 颍川许昌县东北有桐丘城闵二年清 |
399  | 荥阳中牟县西有清阳亭僖六年新城密 |
400  | 二名荥阳密县 |
401  | 二十二年柯泽 |
402  | 阙 |
403  | 二十四年汜 |
404  | 此南汜也周公出居于汜楚伐郑师于汜襄城县南汜城是也二十八年践土 |
405  | 阙 |
406  | 衡雍 |
407  | 荥阳卷县所治垣雍城也二十三年函陵 |
408  | 阙 |
409  | 汜 |
410  | 此东汜也秦军汜南晋伐郑师于汜荥阳中牟县南有汜泽 |
411  | 三十三年原圃原 |
412  | 二名荥阳中牟县西有圃田泽郐城 |
413  | 荥阳密县东北有郐城故郐国文元年緜訾 |
414  | 阙 |
415  | 匡 |
416  | 颍川新汲县东北有匡城二年垂陇 |
417  | 荥阳县东有垂陇城八年暴暴隧 |
418  | 二名阙 |
419  | 申 |
420  | 阙 |
421  | 九年狼渊 |
422  | 颍川颍隂县西南有狼陂十三年棐 |
423  | 阙 |
424  | 十七年鯈 |
425  | 阙 |
426  | 宣元年棐林 |
427  | 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北林 |
428  | 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三年郔 |
429  | 阙 |
430  | 南里 |
431  | 阙 |
432  | 九年厉 |
433  | 阙 |
434  | 栁棼 |
435  | 阙 |
436  | 十二年邲 |
437  | 阙又云今郑州管城县东有古邲城也管 |
438  | 荥阳京县东北有管城古管国也荥泽 |
439  | 荥阳县东荥泽 |
440  | 成三年伯牛 |
441  | 阙又云汴州雍丘县北有伯牛城鄤 |
442  | 阙 |
443  | 丘舆 |
444  | 阙 |
445  | 四年汜祭 |
446  | 河南成臯县东有汜水五年虫牢 |
447  | 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亭六年绕角 |
448  | 阙又云汝州鲁山县南有绕角故一名渉城十年修泽 |
449  | 荥阳卷县东有修武亭十二年琐泽 |
450  | 阙 |
451  | 交刚 |
452  | 阙 |
453  | 十三年訾 |
454  | 阙 |
455  | 十六年鸣雁 |
456  | 陈留雍丘县西北有鸣雁亭督扬 |
457  | 阙 |
458  | 制田 |
459  | 荥阳宛陵县东有制泽十七年柯陵 |
460  | 阙 |
461  | 高氏 |
462  | 河南阳翟县西南有高氏亭献童 |
463  | 阙 |
464  | 曲洧 |
465  | 颍川新汲县所治曲洧城襄元年鄫 |
466  | 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鄫城五年城棣 |
467  | 陈留酸枣县西南有棣城七年鄬 |
468  | 阙 |
469  | 鄵 |
470  | 阙 |
471  | 九年戏 |
472  | 阙 |
473  | 隂版 |
474  | 洧津 |
475  | 隂口 |
476  | 阙 |
477  | 十年梧 |
478  | 阙 |
479  | 阳陵 |
480  | 阙传曰诸侯之师还郑而南至于阳陵晋与楚夹颍而军此则阳陵在颍北也或以为襄城舞阳县者非十一年亳城北 |
481  | 阙 |
482  | 萧鱼 |
483  | 阙 |
484  | 向 |
485  | 颍川长社县东北向乡琐 |
486  | 荥阳宛陵县西北有琐侯亭济隧 |
487  | 阙 |
488  | 十六年湛阪 |
489  | 襄城昆阳北有湛水东入汝十八年汾 |
490  | 襄城县东北有汾丘城鱼陵 |
491  | 南阳犨县北鱼齿山上棘 |
492  | 阙 |
493  | 胥靡 |
494  | 阙 |
495  | 献于 |
496  | 阙 |
497  | 雍梁 |
498  | 河南阳翟县东北有雍氏城二十四年棘泽 |
499  | 阙 |
500  | 二十六年城麇 |
501  | 阙 |
502  | 乐氏 |
503  | 阙 |
504  | 二十八年黄崖 |
505  | 黄水之崖 |
506  | 三十年斗城 |
507  | 阙 |
508  | 酸枣 |
509  | 陈留酸枣县 |
510  | 昭元年薫隧 |
511  | 城门外道名 |
512  | 四年钓台 |
513  | 河南阳翟县南有钓台陂五年菟氏 |
514  | 阙 |
515  | 索氏 |
516  | 河南成臯县东有大索城圉 |
517  | 阙传曰晋韩宣子如楚送女韩起反郑伯劳诸圉或以为陈留扶沟县东北有圉城迂逺非 |
518  | 六年柤 |
519  | 阙 |
520  | 二十年萑苻之泽 |
521  | 阙 |
522  | 定四年臯鼬 |
523  | 繁昌县东南有城臯亭哀十三年黄池 |
524  | 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近济水传曰㑹于黄池在县南吴子执子服景伯以还及戸牖然则黄池当在戸牖西北或以为陈留外黄县东沟非矣戸牖 |
525  | 陈留外黄县西北东昏城宋地 |
526  | 隠元年宋商商丘 |
527  | 三名梁国睢阳县也传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又曰宋大辰之虚也然则商丘在宋地或以为漳水之南故殷虚为商丘者非也黄 |
528  | 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十年菅 |
529  | 阙 |
530  | 郜 |
531  | 济隂成武县东南郜城宋邑也今郑取之或以为郜国非也僖二十年郜子来朝则郜非灭也防 |
532  | 高平昌邑县西南有西防城老桃 |
533  | 阙 |
534  | 桓二年稷 |
535  | 阙 |
536  | 十二年榖丘句渎之丘二名阙 |
537  | 虚 |
538  | 阙 |
539  | 龟 |
540  | 阙 |
541  | 十五年袲 |
542  | 沛国相县西南有侈亭庄二十二年蒙泽 |
543  | 梁国蒙县 |
544  | 亳 |
545  | 梁国蒙县西北有亳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 |
546  | 十六年幽 |
547  | 阙 |
548  | 三十二年梁丘 |
549  | 髙平昌邑县西南梁丘乡僖元年柽荦 |
550  | 二名陈国陈县西北有柽城 |
551  | 二年贯 |
552  | 梁国蒙县西北有贳城字与贯字相似或曰齐有贯泽公羊曰贯泽之㑹 |
553  | 九年葵丘 |
554  | 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或曰河南汾隂县为葵丘非也经夏㑹葵丘九月乃盟晋为地主无縁欲㑹而不及盟也二十一年鹿上 |
555  | 汝隂有原鹿县 |
556  | 盂 |
557  | 阙 |
558  | 二十三年缗 |
559  | 高平昌邑县东有东缗城二十八年孟诸 |
560  | 梁国睢阳县东北 |
561  | 文十一年承筐 |
562  | 陈留襄邑县西承筐城长丘 |
563  | 阙 |
564  | 十四年新城 |
565  | 梁国榖熟县西有新城宣二年大棘 |
566  | 陈留襄邑县南有棘乡成十六年沙随 |
567  | 梁国寜陵县北有沙随亭 |
568  | 汋陂 |
569  | 阙 |
570  | 夫渠 |
571  | 阙 |
572  | 汋陵 |
573  | 阙 |
574  | 十八年彭城 |
575  | 彭城县也朝郏 |
576  | 阙 |
577  | 城郜 |
578  | 阙 |
579  | 幽丘 |
580  | 阙 |
581  | 靡角之谷 |
582  | 阙 |
583  | 襄元年吕 |
584  | 彭城吕县 |
585  | 畱 |
586  | 彭城畱县 |
587  | 犬丘 |
588  | 阙或曰谯国酇县东北有犬丘城迂廻疑十年訿母 |
589  | 阙 |
590  | 十二年杨梁 |
591  | 梁国睢阳县东南有地名杨梁有杨亭有梁城县昭十三年良 |
592  | 下邳有良城县 |
593  | 二十七年鬼阎 |
594  | 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二十一年横 |
595  | 梁国睢阳县南有横亭南里 |
596  | 阙 |
597  | 厨 |
598  | 阙 |
599  | 鸿口 |
600  | 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新里 |
601  | 阙 |
602  | 公里 |
603  | 阙 |
604  | 赭丘 |
605  | 阙 |
606  | 二十五年曲棘 |
607  | 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定十五年老丘 |
608  | 阙 |
609  | 哀九年雍丘 |
610  | 陈留雍丘县 |
611  | 十一年城锄 |
612  | 阙 |
613  | 十二年弥作 |
614  | 顷丘 |
615  | 玉畅 |
616  | 嵒 |
617  | 戈 |
618  | 锡 |
619  | 上六田宋郑之间隙地也十四年鞌 |
620  | 阙 |
621  | 逢泽 |
622  | 地理志言在荥阳开封县东北逺疑二十六年空泽 |
623  | 阙 |
624  | 连中 |
625  | 阙 |
626  | 空桐 |
627  | 梁国虞县东南有地名空桐有桐亭唐盂 |
628  | 阙 |
629  | 纪地 |
630  | 隠元年纪 |
631  | 东莞剧县 |
632  | 八年浮来 |
633  | 东莞县北有邳乡西有公来山号邳来之间 |
634  | 庄元年郱 |
635  | 东莞临朐县东南有郱城鄑 |
636  | 北海东昌县西有訾城郚 |
637  | 东莞朱虚县东南郚城也三年酅 |
638  | 齐国东安平县 |
639  | 卫地 |
640  | 隠三年卫殷虚 |
641  | 二名汲郡朝歌县 |
642  | 四年清 |
643  | 济北东阿县东北有清亭五年牧 |
644  | 阙 |
645  | 七年楚丘 |
646  | 济隂成武县之西南有楚丘城八年垂犬丘 |
647  | 二名济隂句阳县东北有垂亭桓元年越 |
648  | 阙近垂地 |
649  | 三年蒲 |
650  | 陈留长垣县西南有蒲城十年桃丘 |
651  | 齐北东阿县东南有桃丘十六年莘 |
652  | 阳平县西北有莘亭十八年首止 |
653  | 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城庄十四年鄄 |
654  | 东郡鄄城二十七年城濮 |
655  | 阙 |
656  | 闵二年荧泽 |
657  | 战而又及河则非河南荧泽阙共 |
658  | 滕 |
659  | 卫别邑也曹 |
660  | 卫下邑僖十三年咸 |
661  | 东郡濮阳县东南有咸城 |
662  | 十五年匡 |
663  | 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匡城十八年菟圃 |
664  | 阙 |
665  | 訾娄 |
666  | 阙 |
667  | 二十三年五鹿 |
668  | 卫县西北地名有五鹿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 |
669  | 二十八年敛盂 |
670  | 阙 |
671  | 襄牛 |
672  | 阙 |
673  | 酅 |
674  | 阙 |
675  | 宛濮 |
676  | 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近濮水三十一年帝丘 |
677  | 古帝颛顼之墟故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墟东郡濮阳县是也 |
678  | 文元年戚 |
679  | 顿丘卫县西戚城在枯河东又相州临河县东有戚城也宣十二年清丘 |
680  | 东郡濮阳县东南有清丘成二年鞫居 |
681  | 阙 |
682  | 新筑 |
683  | 阙 |
684  | 六年针 |
685  | 阙 |
686  | 七年马陵 |
687  | 阳平元城县东南有地名马陵襄十四年近关 |
688  | 阙 |
689  | 丘宫 |
690  | 阙 |
691  | 阿泽 |
692  | 济北东阿县西南有大泽十九年柯 |
693  | 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二十年澶渊 |
694  | 顿丘县南繁污地二十六年茅氏 |
695  | 阙 |
696  | 圉 |
697  | 阙 |
698  | 西鄙懿氏 |
699  | 戚城西北有懿氏城羊角 |
700  | 东郡廪丘县所治羊角城又滑州东南有羊角故城昭十三年平丘 |
701  | 陈留长垣县西南平丘城二十年平夀 |
702  | 阙 |
703  | 死鸟 |
704  | 阙 |
705  | 定四年武父 |
706  | 传曰封畛土畧自武父以南则武父卫之北境也非河南武父其地阙无处也 |
707  | 有阎之土 |
708  | 阙 |
709  | 相土之东都 |
710  | 阙 |
711  | 六年豚泽 |
712  | 阙 |
713  | 七年沙璅 |
714  | 二名阳平元城县东南有沙亭八年瓦 |
715  | 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曲濮 |
716  | 阙 |
717  | 鄟泽 |
718  | 阙 |
719  | 十三年垂葭郹氏 |
720  | 二名髙平钜野县西南有郹亭十四年牵脾上梁之间二名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盂 |
721  | 阙 |
722  | 哀二年鐡 |
723  | 戚城南有铁丘 |
724  | 十一年犂 |
725  | 阙 |
726  | 外州 |
727  | 阙 |
728  | 巢 |
729  | 阙 |
730  | 郧 |
731  | 阙 |
732  | 少禘 |
733  | 阙 |
734  | 十六年平阳 |
735  | 东郡燕县东北有平阳亭十七年藉圃 |
736  | 阙 |
737  | 二十五年彭 |
738  | 阙 |
739  | 泠 |
740  | 阙 |
741  | 城锄外里 |
742  | 二名阙 |
743  | 二十六年平庄之上阙 |
744  | 春秋释例巻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