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宣宗道光二十二年秋七月,中英江寧議定條約第三欵:『給予英國香港海島。』香港屬廣州府屬之一島嶼,時為鴉片事,與英戰敗,遂割予英國,其條欵文曰:『一、因大英商鑑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
2  | 文宗咸豐八年夏四月,中俄璦琿條約第一條:『割黑龍江省東北沿邊地贈俄。』初,俄人以康雍間所訂尼布楚及恰克圖通商條約,猶未滿人慾。自尼古剌士即位,舉木喇福岳福為西伯利亞東部總督,一以東略為務,漸下黑龍江,佔其河口,於北岸設兵屯守,殖民其地。咸豐三年、五年、六年屢以兵艦來中國,迫議改定邊界。時政府方苦太平軍之戰事,力不能拒,遣黑龍江將軍奕山與木喇福岳福會議於璦琿城,定以黑龍江為兩國界,竟割東北數千里地予之!今其地為俄阿穆爾省,其條欵文見前清史紀事本末卷四十六璦琿條約中。 |
3  | 十年秋九月,中英北京繼增條約第六欵:『給英國九龍司。』九龍地形為一小土!𦙀又似「販」、「股」字。,南與香港相對。時與英訂北京和約,竟將九龍司地方一區割予英國!其條欵文曰:『大清兩廣總督勞崇光將粵東九龍司地方一區交與大英駐紮,粵省暫充英法總局正使功賜三等寶星巴夏理代國立批,永租在案。茲大清大皇帝定即將該地界付與大英君主,並厯後嗣,併歸英屬香港界內,以其該洪埠麪管轄所及,庶保無事。』冬十月,中俄續約第一欵:『割吉林省迤東沿海地予俄,即烏蘇里江東岸地。』當英法聯軍入北京,俄使伊格那業替福出任調停,至是,和議成,俄以為助,迫政府重訂中俄條約,割讓烏蘇里及松阿察二河迤東之地予之。今其地為俄之東海濱省,俄人並於綏芬河口建海參崴軍港,其條欵文見前清史紀事本末卷四十六北京條約中。 |
4  | 清史紀事本末六 |
5  | 穆宗同治三年秋九月中俄塔城條約成中國喪失額爾齊斯河下游一帶地其地為新疆省 |
6  | 西北沿邊地有齋桑泊在內至光緒九年阿拉克別克河口勘界時悉失之俄收為悉密巴拉庭 |
7  | 斯克地 |
8  | 八年春三月中俄科布多界約成中國喪失阿爾泰泊一帶地卽科布多西北沿邊地時以勘界 |
9  | 失之今為俄多木斯克地 |
10  | 德宗光緒八年秋七月中俄伊犂界約成中國喪失伊犁河下流一帶地有巴爾噶什湖及特穆 |
11  | 爾圖泊在內先是新疆回變俄人佔踞伊犁及天山南路平定要約退兵與定和約以霍爾果斯 |
12  | 河以東地交還中國至是建立界碑俄人收伊犁河下游一帶地為悉密林慶斯克地 |
13  | 十三年冬十月中葡北京條約第一第二欵予葡國澳門澳門土股屬香山縣為廣東海面門户 |
14  | 明嘉靖中卽為葡萄牙人佔踞歲輸租課五百兩自道光二十九年以後迄未交納咸豐七年葡 |
15  | 人來求通商並請立約不許同治元年復請立約由法使哥士耆按照法約酌擬章程恭王奕訢 |
16  | 許之奏入派大臣前赴天津會同三口通商大臣辦理後以爭論澳門設官事並未互換至是因 |
17  | 洋藥稅釐倂徵一案粵督張之洞疏稱非與葡國商辦則澳門之偸漏無從巡緝乃命慶王奕劻 |
18  | 侍郎孫毓汶與葡使羅沙定約五十四款附專約之款竟許割澳門贈予之其第二款文曰一前 |
19  | 在大西洋國(葡萄牙舊稱)京都理斯波阿所訂預立節略內大西洋國永居管理澳門之第二 |
20  | 款大清國仍允無異其第二款文曰一前在大西洋國京都理斯波阿所訂預立節略內大西洋 |
21  | 國允准未經大清國首肯則大西洋國永不得將澳門讓與他國之第三款大西洋國仍允無異 |
22  | 十六年春二月中英藏印條約成讓拉達克地予英拉達克在西藏西北初西克敎徒(溫都敎)由 |
23  | 克什米爾東侵掠拉達克自是時相攻擊光緒十四年兩國邊地復搆兵時方與英議藏印界約 |
24  | 拉達克遂歸於英 |
25  | 二十年春正月中英續議滇緬界約成中國喪失雲南省迤西沿邊地野人山以西南及龍川江 |
26  | 潞江下游地為雲南省迤西沿邊地先是英人探勘緬甸北界語使者曰見中國兵所在卽視為 |
27  | 中國地不再入後見八募(新街)孟拱皆無中國兵而大金沙江以外邊地及八募地遂盡棄於 |
28  | 英時千總張天明黃正林扼守老八募(伊拉瓦諦江)野人山以外大金沙江以內皆駐軍之地 |
29  | 英人不敢過問未幾而當道竟撤去其兵且招引外人過大金沙江入野人山於是大金沙江遂 |
30  | 棄於英而野人山之形勢亦不完至訂滇緬界約成野人山以西地龍川江潞江下游地遂盡贈 |
31  | 予英 |
32  | 二十一年夏四月中日馬關條約第二款給日本臺灣全島及澎湖列島臺灣島東臨太平洋澎 |
33  | 湖列島控制臺灣海峽至是與日本訂馬關和約悉割予之其款文見六十四卷甲午戰事和約 |
34  | 中 |
35  | 二十三年春正月中英續議緬甸條約第二第三款劃基工全地及那木喀相近三角地一段予 |
36  | 英二十一年五月與法國訂約以前與英訂緬甸界約所得江洪界內之地予法以為索囘遼東 |
37  | 之報酬英人聞之不悅屢有責言至是始訂約不再索問而改劃界線將工隆全地劃歸英國並 |
38  | 以那木喀相近三角地一段永租予英國其第二款文(上略)那木喀相近有三角地一段西瀕 |
39  | 南莫江之支河及蠻秀嶺之壘周尖高山從此尖高山遵嶺東北至瑞麗江此段地英國認為中 |
40  | 國之地惟是地方乃中國永租與英國管轄其地之權咸歸英國中國不用過問其每年租價若 |
41  | 干嗣後再議具第三欵文自瑞麗江於南算相近轉北之處(瑞麗江與南陽江相會處)綫順南 |
42  | 陽江上行至該江源頭孟哥山約在北緯二十四度七分東經九十八度十五分自此順叢樹山 |
43  | 嶺至潞江與南邁江相會處由此順潞江上行直到科干西北界順接科干東界直抵工隆界上 |
44  | 將工隆會界劃歸英國 |
45  | 二十四年春二月中德膠澳租約第二第三款租予德國膠州初德國與俄法同索還遼東地歸中 |
46  | 國俄人受密約非常之利益法人得南荒甌脱之廣土獨德人向隅上年春德索金門島樞府拒 |
47  | 之德人憤甚又固中俄密約第九條有俄借租膠州之議德人遂欲先發制俄適是年十月山東 |
48  | 曹州鉅野縣德國天主堂敎士二人被殺德卽以海艦駛近膠州灣礮臺守將提督章高元方與 |
49  | 幕賓為蔴雀戲臺兵往報高元曰彼艦偶經此地耳何預吾事俄頃船抵岸卽以照會高元賭方 |
50  | 酣置之及賭倦少憇一幕客啟視始知德人勒令於二十四鐘內將全島讓出高元始大驚傳令 |
51  | 開隊亟出署則德兵已滿衢市隊旣齊將士皆挾空鎗急返庫中取子藥則庫已為敵所佔矣高 |
52  | 元亟詣德將理論德將曰吾奉本國訓條行事實無理之可言汝但全師退出而已高元不許遂 |
53  | 幽之駐京德使海靖迫樞府立約六條強借膠澳附近方百里之地為德國在華屯駐海軍之用 |
54  | 山東全省路礦歸德國承辦其條欵文二大清國大皇帝已允將膠澳之口南北兩面租予德國 |
55  | 先以九十九年為限德國於所租之地應蓋礮台等事以保地棧各項護衛澳口三德國所租之 |
56  | 地租期未完中國不得治理均歸德國管轄以免兩國爭端三月中俄會訂條約第一第二第 |
57  | 六續約第一款租予俄國旅順口大連灣德人旣奪膠澳俄人大憤其使臣巴布羅福遂援例租 |
58  | 借旅順大連及鄰近相連之海面以為準備俄國海軍在中國北方海岸得有根據之地並築鐵 |
59  | 路從營口鴨綠江中閒接至濱海方便之處其第一欵文曰中國允將旅順口大連灣暨附近水 |
60  | 面租予俄國惟此項所租斷不侵中國大皇帝主此地之權第二欵文曰因以上緣由所租地段 |
61  | 之界經大連灣迤北酌視旱地合宜保守該段所需應相離若干里卽准相離若干里其確切界 |
62  | 限以及此約各項詳細俟此約畫押後在聖彼得堡會同許大臣刻卽商訂另立專條此界線商 |
63  | 定後所有劃入租界線內之地及附近水面專歸俄國租用其第六欵文曰兩國政府相允旅順 |
64  | 一口旣專為武備之口獨准華俄船隻享用而於各國兵商船隻以為不開之口至於大連灣除 |
65  | 口內一港亦照旅順口之例專為華俄兵艦之用其餘地方作為通商口岸各國商船任便可到 |
66  | 續第一欵文曰按照原約第二條租與俄國之旅順口及大連灣遼東半島陸地其北界應從遼 |
67  | 東西岸亞當灣之北起穿過亞當山脊至遼東東岸皮子窩灣北盡處止租界附近水面及陸地 |
68  | 週圍各島均歸俄國享用並議定租地限期以二十五年為滿此約租界實為遼東半島非止旅 |
69  | 大也夏四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准英國展擴香港對面九龍地址咸豐十年英法聯軍 |
70  | 之役已割九龍司地方千七百餘里給予英國至是因德俄紛紛索租膠旅英使竇納樂遂籍口 |
71  | 於均勢之局迫議展擴九龍租地李鴻章抗議無效請無築礮臺於山上亦不允約成其條文大 |
72  | 致准展九龍界址二千方里作為新租之地並歸英國管轄以為保衛香港地方之用而大鵬灣 |
73  | 深州灣海面皆在內租期亦定九十九年五月中英議租威海衛專條租予英國威海衛時英 |
74  | 人復索威海以抵制俄人東亞海權時日兵已將退出遂轉以予英其條文曰今議定中國政府 |
75  | 將山東省之威海衛及附近之海面租予英國政府以為英國在華北得有水師合宜之處並保 |
76  | 護英商在北洋之貿易租期應按照俄國駐守旅順之期相同 |
77  | 二十五年冬十月中法廣州灣租約第一第三款租予法國廣州灣並兩海島先是法人助中國 |
78  | 索還遼東僅獲滇邊隙地之報酬自德佔膠澳俄租旅大英索威海復迫政府開西江一帶通商 |
79  | 口岸將壟斷利權法人見事急遂因廣州附近有法國兵官為游匪所戕亦效德人故智先闖入 |
80  | 廣州灣而後議租借政府無以拒其請命提督蘇元春與法國全使議訂租界約七條第一條文 |
81  | 曰因和睦之由中國國家將廣州灣租與法國國家作為停船躉煤之用定期九十九年惟在其 |
82  | 租界之內訂明所租情形於中國自立之權無礙第三欵文曰於九十九年期內所租之地全歸 |
83  | 法國一國管轄以免兩國爭執 |
84  | 三十一年秋七月日俄樸子茅斯和約第五欵俄割讓庫頁島(庫頁之庫字從厂讀若賖俗呼 |
85  | 作庫如猶大之譌猶太爪哇之誤瓜蛙)之半予日本庫頁島一名樺太島又名薩哈連島在中 |
86  | 國黑龍江口乾隆五十五年因遺忘而喪失其地以後俄國屢次侵庫頁島與日本紛爭不已光 |
87  | 緒元年以千島交換為名佔其全島自是日本海沿岸之北方亞細亞一帶盡歸於俄至二十九 |
88  | 年日俄釁起俄師連敗日人於是年六月爭據庫頁全島於是俄人停戰乞和議約於美國朴子 |
89  | 茅斯城俄人割庫頁島北緯五十度以南之地讓予日本管領是島遂為日俄分有之其欵文大 |
90  | 略謂庫頁島日俄各得一半惟兩國均不能建立礮臺又不能用之為行軍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