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七唐本紀第七

《卷七唐本紀第七》[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愍皇帝明宗第五子從厚也。為人形質豐厚,寡言好禮,明宗以其貌類己,特愛之。天成二年,以檢校司徒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加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厚妃,孔循女也,安重誨怒循以女妻從厚,三年,罷循樞密使,出從厚為宣武軍節度使明年,徙鎮河東。長興元年,封從厚宋王,徙鎮成德。二年,徙鎮天雄,累加兼中書令
2
四年十一月秦王從榮伏誅。明宗病甚,遣宦者漢瓊召王於鄴,而明宗崩,秘其喪六日。十二月癸卯朔,發喪于西宮,皇帝即位于柩前,群臣見於東階,復于喪位。丙午,成服于西宮。庚戌,登光政門樓,存問軍民。辛亥,殺司衣王氏。癸丑,始聽政。乙卯,殺司儀康氏。丁巳,馮道為大行皇帝山陵使戶部尚書韓彥惲為副,中書舍人王延判官禮部尚書王權禮儀使兵部尚書李鏻鹵簿使御史中丞龍敏儀仗使左僕射權判河南府盧質為橋道頓遞使丁卯,示覃。
3
應順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視朝于廣壽殿。乙亥,契丹使都督沒辣於來。戊寅,大赦,改元,用樂。回鶻可汗王仁美遣使者來。沙州、瓜州遣使者來。乙未朱弘昭馮贇獻錢助作山陵。閏月丙午,冊皇太后甲寅,冊太妃王氏。北京留守石敬瑭獻銀絹助作山陵。二月庚寅,視作山陵。鳳翔節度使潞王從珂反。辛卯西京留守王思同西面行營都部署靜難軍節度使藥彥稠為副。三月丙辰,思同兵潰,嚴衛指揮使尹暉、羽林指揮使楊思權以其軍叛降于從珂。辛酉,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朱弘實癸亥河陽三城節度使康義誠鳳翔行營都招討使王思同為副。西京副留守劉遂雍叛降於從珂,思同奔歸于京師,不克,死之。丁卯,京城巡檢使安從進叛,殺馮贇朱弘昭自殺,從進傳其二首于從珂。戊辰,如衛州。
4
廢帝,鎮州平山人也。本姓王氏,其世微賤,母魏氏,少寡,明宗為騎將,過平山,掠得之。魏氏有子阿三,已十餘歲,明宗養以為子,名曰從珂。及長,狀貌雄偉,謹信寡言,而驍勇善戰,明宗甚愛之。自晉兵戰梁于河上,從珂常立戰功,莊宗呼其小字曰:「阿三不徒與我同年,其敢戰亦類我。」同光二年,為衛州刺史突騎指揮使,戍於石門。討趙在禮,自魏反兵而南,從珂率戍兵自曲陽、孟縣馳出常山以追明宗明宗之南也,兵少,得從珂兵在後,而軍聲大振。明宗入立,拜從珂河中節度使,封潞王。是時,明宗春秋已高,王於諸子次最長,樞密使安重誨患之,乃矯詔河中裨將楊彥溫使圖之。王閱馬于黃龍莊,彥溫即閉門拒之,王止于虞鄉以聞。明宗召王還京師,居之清化里第。重誨數請行軍法,明宗不聽,後重誨見殺,乃起王為左衛大將軍西京留守長興三年,為鳳翔節度使。王子重吉明宗時典禁兵,為控鶴指揮使,愍帝即位,朱弘昭馮贇用事,乃罷重吉兵職,出為亳州團練使。又徙王為北京留守,不降制書而宣授,又以李從璋為代。初,安重誨得罪罷河中,以從璋為代,而重誨見殺,故王益自疑,遂據城反。愍帝遣王思同會諸鎮兵討之,思同戰敗走,諸鎮兵皆潰。
5
清泰元年三月丁巳,王以兵東。庚申,次長安,西京副留守劉遂雍叛于唐,來降。甲子,次華州,執藥彥稠丙寅,次靈寶,河中安彥威、陜州康思立叛于唐,來降。己巳,次陜州。康義誠叛于唐,來降。殺宣徽使孟漢瓊。愍帝出居于衛州。
6
夏四月壬申,入京師,馮道率百官迎王于蔣橋,王辭不見。入哭于西宮,遂見群臣,道拜,王答拜。入居于至德宮。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為鄂王,命王監國。乙亥,皇帝即位。丙子,率河南民財以賞軍。丁丑,借民房課五月以賞軍。戊寅,弒鄂王,慈州刺史宋令詢死之。乙酉,大赦,改元。戊子,殺康義誠藥彥稠五月丙午端明殿學士左諫議大夫韓昭胤樞密使莊宅使劉延朗樞密副使庚戌,馮道罷。天雄軍節度使范延光樞密使甲寅,賜勸進選人、宗子官。六月庚辰,幸范延光及索自通第。秋七月辛亥太常卿盧文紀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丁巳,立沛國夫人劉氏為皇后八月辛未尚書左丞姚顗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許御署官選。九月,契丹寇邊。冬十月戊寅李愚、劉昫罷。十二月己亥雄武軍節度使張延郎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契丹寇雲州。庚寅,幸龍門。
7
旱。
8
二年春二月甲戌范延光罷。己丑,追尊魯國太夫人魏氏為皇太后三月辛丑忠武軍節度使趙延壽樞密使夏五月辛卯宣徽南院使劉延皓樞密使。契丹寇邊。六月癸未,群臣獻添都馬。秋七月丁酉回鶻可汗王仁美使其都督陳福海來。
9
劉延皓罷。九月己酉刑部尚書房暠樞密使乙卯,渤海遣使者來。
10
三年春正月乙未,百濟遣使者來。丁未,封子重美雍王三月丙午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馬胤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夏五月乙卯建雄軍節度使張敬達太原四面都招討使義武軍節度使楊光遠為副。戊申先鋒指揮使安審信叛降於石敬瑭己酉,振武戍將安重榮叛降於石敬瑭壬子,天雄軍屯駐捧聖都虞候張令昭逐其節度使劉延皓六月癸亥,以令昭為右千牛衛將軍,權知天雄軍事。甲戌宣武軍節度使范延光天雄軍四面招討使秋七月戊申,克魏州。壬子,張令昭伏誅。癸丑,彰聖指揮使張萬迪叛降于石敬瑭八月戊午,契丹使梅里來。九月甲辰張敬達及契丹戰于太原,敗績,契丹圍敬達于晉安。戊申,如河陽。冬十月壬戌,括馬,籍民為兵。十一月戊子盧龍軍節度使趙德鈞行營都統丁酉,契丹立晉。閏月甲子楊光遠張敬達,以其軍叛降于契丹。甲戌,契丹及晉人至于潞州。丁丑,至自河陽。辛巳,皇帝崩。
11
嗚呼,君臣之際,可謂難哉!蓋明者慮於未萌而前知,暗者告以將及而不懼,故先事而言,則雖忠而不信,事至而悔,其可及乎?重誨區區獨見潞王之禍,而謀之不臧,至於殞身赤族,其隙自茲。及愍帝之亡也,穴於徽陵,其土一壟,路人見者,皆為之悲。使明宗為有知,其有愧於重誨矣,哀哉!
URN: ctp:ws69578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